重工转债,2017年过去了

2023-03-27 09:00:04 137阅读

重工转债,2017年过去了?

你问对人了,如果是高手,就应该和我一样,根本没有开仓机会,两年的震荡市,你又不是机构要做交易量做通道费,券商自营盘赔钱都无所谓只要能做出成交量就可以换种方法盈利,真正的高手就像一名阻击手,潜伏不动,当风向(大势),湿度,可见度,都明确的时候一枪击毙敌人,节约子弹,券商看见我算吐血等赚我交易费能饿死。出手就大概率赚钱,不然不出手

炒股厉害的人有什么共同点吗?

为什么散户总是亏钱!解释的通俗点就是:

重工转债,2017年过去了

第一,散户没有足够的认知分辨出“真便宜”和“假便宜”;

第二,散户不考虑到自己的能力圈范围,比如机构可以忍受30%~50%以上的回撤,并且可以做好仓位管理,越跌越买,而散户不行。

又好比机构可以耐心等待3年~5年后那个目标价格出现而大幅获利,但是大部分散户没有这个耐心。买的时候认为自己可以做到,买了以后却提早放弃出局。

第三,散户完全没有独立思考能力,容易人云亦云,股票涨的时候认为逻辑是正确的,股票跌的时候就没有逻辑完全情绪化交易

投资失败的根本因素,是选股的错误,散户们大多不能识别风险与机会。选股是投资过程中的第一项任务,也是最重要的流程。

选股是最耗时费力的,也是最见水平的。有人挑的股票,一年能涨一倍,而且常能抓住牛股。有的人选的股票,一个月能跌30%,还不断踩雷。可以说只要选股能做好,投资就成功60%了。

有人选股靠自己,有人选股依赖别人。如果决定自己炒股,就不要过分看重别人的意见,分析方法和投资逻辑参考一下即可。如果想让别人来推荐股票,不如直接去买基金。向别人打听来的股票,一般你也拿不住,因为最开始就没有主心骨,一有风吹草动就慌了。

新股申购一年未中正不正常?

证券市场上的新股中签率与投资者的资金量、发行新股本身的发行量,还有投资者的运气好坏都有关系。首先,资金量大的投资者可申购数量多,则中签率相对较高;其次,不同的新股发行量不同,投资者持有相同的资金,中签率的高低也不同,目前市场上新股的平均中签率大概在万分之一至百分之一的区间内波动,发行量大的新股中签概率会高很多。

除此之外,中新股带有一定程度的运气因素,即使市值很高的投资者也未必就能经常中到,市值百万在如今的证券市场中并不算是大客户,因此一年没中新股是非常正常的。

新股的申购规则

一个账户只能申购一只新股一次,并且同一账户不能重复申购,沪市的新股每1000股对应1万元的股票市值,深市新股每500股对应1万元的股票市值。也就是说,在申购沪市和深市新股时,市值100万元均可以获得100个申购号,申购股数分别为10万股和5万股。市值百万的投资者一般可以顶格申购大部分的中小盘新股,但是像差点上市的蚂蚁集团这类的大盘股,顶格申购上限为317000股,投资者就无法顶格收购了。

申购新股成功后,券商会自动划转客户账户中的闲置资金,投资者一定要保证账户中有足够的申购金额,不然就浪费了大好的赚钱机会,资金划转后等到新股上市,账户中就会显示新股的额度。

新股中签率下降的原因

首先,随着股市投资者的市值不断提高,市值百万的投资者在市场上早已不算大客户了,尤其在面对专业金融机构时,在资金量上完全没有占到任何便宜。基金经理手握几十亿的投资资金,取得了大部分的申购额度,个人要想在新股申购的市场上中奖自然是越来越难。

另外,沪深两市的市值不能通用,一百万左右的资金分配在两个市场中,无形中也降低了单个市场的申购竞争力。最后,由于近年来入市的散户投资者越来越多,一些资金量少但是运气极佳的散户也会从新股申购中分得一杯羹,综合上述三点,即使投资者市值百万,新股的中签率也是越来越低,一年中不到一个相当常见。

散户提升中签率的方法

首先,是增加个人的投资资金,申购新股的资金多多益善,超过50万元的一定记得开通科创板的交易权限,因为目前市场上科创板的新股数量占据总数的很大比例。第二是均衡投资沪深两地的股票,在资金量足够大的前提下尽量做到同时顶格申购两市的新股。第三是通过开立不同的自然人账号,分别申购进而提升中签率。

综上所述,提升新股中签率的前提就是提升投资资金量,资金量为王,区区百万不足以让投资者在新股申购的市场上分得一杯羹。如果投资者目前手中的资金额度较小,也可以考虑通过投资基金来获取收益,未必一定要通过自己的账号进行新股申购。

中国现在可以造出圆珠笔头吗?

圆珠笔尖里面的极细钢珠不会是太容易做出来的东西,不是有着铁杵磨成针一样的坚持,世界上所有的事就是都能做成的。

很多曾经被视为壮举的行为,后来再看都是一种盲目的狂热。比如曾经雄心勃勃的航天飞机,每架航天飞机的设计寿命是反复使用100次,而退役后,除了两架失事以外,平均每架只使用了20次,与取得的成果相比,烧掉的大量美元和两个机组人员牺牲的代价就显得太惨重了。

目前圆珠笔尖里面的钢珠只有日本、德国等少数几个工业强国才能制造,造不出来笔尖里的钢珠其实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不大,但是用在轴承里面的钢珠如果造不好,那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可就不小了。比如航空发动机里面的高温轴承,航天火箭发动机涡轮泵里面的低温轴承,这些如果都依赖进口,那受制于人的事早晚还是会发生的。

记得有段对比国产和德国产轴承转动时间的短视频,先不说播主的目的是什么,轴承中国真的造不好吗?曾经的哈尔滨轴承呢?也就是国人曾引以为傲的“哈轴”去哪里了?我记得一家专卖哈轴轴承的店主说过,如果是自己拿去用,还是买NSK或者SKF的吧!

现实的情况也是如此,很多年前昌河铃木北斗星曾经出现过轮轴轴承大量提前损坏的召回事件,有一个朋友去4S店换了不止一次全车轮轴轴承,但是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最后自己买了一套NSK轴承换上,后来就再也没有坏过。

火箭发动机涡轮泵的轴承确实已经可以国产了,但是民用的呢?比如自行车、汽车,甚至门窗导轨的轴承品质如何呢?为了耐用难道就只能支持洋货了吗?有时现实好像还真是那样。爱国心可以理解,可是爱国不是靠嘴说出来的,火箭可以安全的上天,不代表所有事就都可以做得最棒。如果航天人有一丝的懈怠,恐怕我国航天事业都不会如此的发达。

谁都希望用上纯国产的圆珠笔,都希望海鸥相机能取代佳能、尼康,都希望中国的飞机、汽车用上纯国产的发动机,都希望电脑操作系统、CPU、显卡都是纯国产的,这些国货当自强的梦想太多太多了,想要都实现恐怕没有50年是做不到的。

一个国家必须所有东西都能自己造吗?德国、美国、日本、意大利都做不到这一点。比如德国徕卡相机,胶片机时代还好,到了数码时代,最核心的感光元件还是交给索尼代为研发,而索尼相机的高端镜头则由德国卡尔蔡司提供。松下摄像机、数码相机的镜头也是由德国徕卡提供的,就像华为手机一样。

强国的标志不是无所不能,无所不为,波音是世界上最大的民用航空器公司,但是自己却不会造发动机,这并不可笑,因为当年波音敲开国府的敲门砖——B-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使用的R-2800双黄蜂发动机就是由普拉特·惠特尼提供的。

这也是除罗尔斯·罗伊斯、通用电气以外的三大商飞发动机制造商之一,波音787梦想客机使用的发动机同样是供应商提供的,空客自然也不例外,C919采购供应商提供的发动机也是正常的。

军用产品最大化的国产化是必须的,但是很多民用产品是不可能做到的,就像哪个国家都不能杜绝中国制造一样,全球分工的大环境,已经再难分清你我。一支纯中国制造的圆珠笔,售价是多少,有没有竞争力,能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比例有多少,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提到戴尔大部分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是美国品牌,可是戴尔自己能做出什么产品来呢?戴尔都是靠全球采购来所谓制造出产品的,这和波音是一样的,只不过波音要有巨大的厂房和相关设备,更重要的还要有熟练的生产线工人,整合资源比凡事都亲历亲为要更高明,这才是提高民族竞争力的核心部分。

每天开盘我都申购新股?

这两年新股发行的速度在加快,很多投资者进入股市,目的就是想去打新股,因为中一只新股,最少可以赚到无风险的打新收益。但很多人天天在坚持申购新股,却从来没有中过,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想想新股申购确实没有太多的风险。如果中了,那就是天上掉了一个大馅饼。连中国电信上市4.53元,当初预计首日利润应该在10-20%之内,结果还创出了最高价6.49元。也就是说1000股利润率还可以达到40%以上。所以打新股确实是每一个股市投资者都应该每天坚持做的事情。

证监会对于打新股的要求其实变化过很多次,在这几年最终才使用了市值配售可以打新股的这种申购方法。也就是分为深圳市场和上海市场,投资者必须在这两地市场进行相应仓底股票的买入,这样才取得了打新股的资格。如果只有钱,而没有仓底的股票是申购不了新股的。所以目前打新股其实还是有一点点风险性的。

那么很多投资者说自己打了那么长时间的新股,最终都没有中过股票,或者中的非常小。其实主要是有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1.资金量不足造成的。因为每周上市的新股数量不同,要求对于仓底市值配售的金额不同。所以如果想顶额申请认购,那么就必须达到足够的深沪两市的配售数量。具体上限金额没有测算出,但是原来做过经验测试,一般来说两市合在一起,最少应该在45万到50万之间,才能满足满额配置的要求。

2.申购的时间相对还是要优化,虽然很多人认为每个证券公司不同,成功率也会不同,其实这都是心理因素。但是过去统计过,每个时段去申购成功率确实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早晨10:00~10:30期间,下午2:00~2:30期间,申购的中签率是最高的。

3.剩下就是个人原因了,例如没有及时地去买市值股票,手里是现金。没有坚持在一个时间段固定去申购新股。除此之外,剩下就是个人运气问题了,有些人真的手非常好,一年中好多只新股,有些人一年中不了一只新股。

但是目前还有另外一种现象,那就是新股没有中到,但是自己做市值配售的仓的股票却发生下跌了。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偷鸡不成失了一把米“,所以大家要对于新股配售的仓底股票进行有效的管理。如果自己是为了新股申购收益,那么一定要找那些每日变化相对稳定,长期来看还有所上涨的那些股票进行配置,基本上是要选蓝筹大盘股。

有些人选择银行类股票作为长期仓底股票,其实这个选择也不错。有些人选择中石油长江电力这类大盘股作为仓底长期配售股票,其实三桶油并不是一个合适的仓底股票对象。长江电力、银行股等等大盘蓝筹股相对来说是比较好的选择,但是银行股中不要去选4大银行,争取去选择那些股份制银行作为配售对象,有可能未来还能赚到资本收益利差。同样还能每年拿到稳定的股利分红。

现在大家明白了吧?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