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发表论文,怎么才能尽快写完论文
快速发表论文,怎么才能尽快写完论文?
在体制内,写论文都是上了大学以后的事情,但国际学校就不一样了,很多国际学校每门科目都要写小论文。
比如七宝德怀特,经济课的作业有时就是将一些最新的新闻素材从经济学视角展开,撰写相关论文,比如美国经济、特朗普;
科学课的论文则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如果选题与茶叶中的咖啡因有关,那么就要先用茶叶做实验,然后以实验结果为依据撰写论文。
那么,国际学校的学生该如何攻克下这个让很多大学生都头疼的“论文难题”呢?
树袋老师教你写论文必经的五个步骤,一口一口吃下这块大饼。
Step 1 头脑风暴
首先,拿出一张A4白纸,写下你对这个论文选题的任何想法,个人观点、写作方向、查找文献的途径等等,想到什么都写下来。
原则就是多多益善,至少将一张A4纸写满,不在乎写下来的东西看起来有多没营养,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形式,充分发散思维。然后花一些时间将这些零散的想法整合起来,作为论文的初始素材。
Step 2 搜集参考文献
很多同学写论文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参考文献看得太少。大多数国际学校的校园图书馆都有文献资源可供下载,如果你还是觉得不够,可以看看下面3个高质量的文献检索网站。
① 谷歌学术
所有研究人员都离不开的文献搜索网站,不解释了。
② OALib
提供超过四百万篇免费文献,几乎涵盖所有学科。
③ CNKI学术
为国内外学者提供的跨语种、跨文献类型、权威的内容发现平台。
Step 3 构思大纲
从小作文课上,老师就会教我们写大纲,但很多人还是喜欢行云流水,一挥而就。不过,写一般的作文可以任性,而论文的篇幅和逻辑性要求高得多了,大纲就像论文的骨架,是不可或缺的。
那么如何构思出逻辑清晰的大纲呢?用思维导图是最高效的方式。树袋老师在之前的推文中推荐过做思维导图的国产神器——幕布,具体可查看我们之前给大家准备的内容:这5个学习类软件和网站,能让你在学习上事半功倍倍倍倍倍……
Step 4 撰写初稿
这里要着重的是“初稿”二字,在这个阶段,千万不要抱着一遍完成的高标准严要求,完美主义的心态只会导致论文难产。应该尽可能放低对自己的要求,一边回顾之前头脑风暴和搜集到的参考文献,一边快速写作,不到写完绝不回头看。
Step 5 反复修改
修改的阶段应从将论文放置一天后展开,要像一个最严格的老师帮学生修改作业那样修改自己的论文,无情地删掉任何鸡肋的内容,使得论文的观点之间更加紧密。
这个过程应当重复数遍,甚至可以拿给同学互相提出意见,直至你认为无懈可击为止。
POINTS!
引用的任何内容一定都要注明出处。
举个包玉刚的例子,包校最看重的学生特质就是诚实,对抄袭的容忍度极低,查重非常严格。包校学生的论文中即使只用了别人的两三句话,只要没有注明出处,就会受到非常严重的惩罚,甚至开除。
很多国际学校的学生都说,其实写论文最难的部分是阅读文献。写英文论文,就要阅读大量的英文文献,文献中有很多长难句和专业术语,对英文的词汇量、语法、阅读速度都是很大的挑战。
树袋老师有多位英语组金牌讲师来自世界名校,专业研究语言学,擅长用科学的语言教育方式,让学生轻松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欢迎有这方面志向的朋友私信树袋老师,与你一起进行探讨。
如何提高论文写作速度?
一、论文写作要点
1、选题要小,开掘要深;不要题目很大,内容却很单薄。
2、写作前要读好书、翻阅大量资料、注意学术积累,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重利用网络,特别是一些专业数据库。
3、“选题新、方法新、资料新”的三新原则。
4、“新题新做”和“小题大做
总之,一点之见即成文。
二、一个比喻:写论文就如同盖房子
盖房子的程序大家是熟悉的,即要选好址、制好图、打牢基、立起架、垒实墙、细装修,写论文的程序也与此十分相似。
1.好址就是要选好主题。主题的选择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结合自己的兴趣、学科特点、当前的热点。选好主题非常重要,可以说,选对了主题就等于把论文写成了一半,选错了,下面的一切努力都白搭。此环节便如王国维的第一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就是要选择好自己研究的目标。
2.制好图,就是要对选好的主题进行规划、设计写作的大体思路,就如建房的平面设计图。
3.打牢基,就是要紧紧围绕主题尽可能多地收集需要的素材,使需要阐述的主题有一个牢固的基础。
4.立起架,就是要将深思熟虑后的思路以条条杠杠的形式搭成论文的框架。这个框架可大可小,可高可低,这就看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了。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才力去构建论文的框架,千万不要贪大求全。垒实墙,就是要将收集到的材料放到合适的位置。充实和丰富论文的内容,使其和框架溶为一体。
三、两个基点:兴趣和热点
兴趣是写论文的动力,而且是内在的永不枯竭的动力。没有兴趣的写作,就味同嚼蜡,写出来也干巴巴的,形如枯槁。只有情趣盎然的投入,才能使自己的文章充满活力和朝气,充满青春的气息,才能进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第三境界!不过,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只要坚持不懈地写下去,一旦你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在刊物发表处女作之后,你的兴趣就会如决口的黄河一泻千里了。
热点一方面是指要与时俱进,要紧跟时代的脚步,紧随教育改革的步伐,要瞄准当前改革的焦点;另一面是指要有新意,千万要注意不要老生常谈,不要人云亦云;要写出自己的与众不同的观点,要有创新。创新点在论文写作中的地位就如同论文的生命一样,没有创新点就不要写。创新点从那里来?实践、研究就是它的活水源头!三个体会:及时抓拍、趁热打铁、慢火煎熬平时可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及时抓拍头脑中闪现的点滴灵光,不管成熟与否。也可以随时随地记日志,保存起来备用。
四、细节:撰写前的准备工作
复习和准备好相关文献;再次审定实验目的(学术思想,idea);实验资料完整并再次审核,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现状及背景;以前工作基础;本工作的目的;思路(可提假说);对象;方法;结果。在… 模型上,观察 … 指标, 以探讨 … (目的)。
(资料来源:中国论文网http://www.jinduodian.cn/)
科学这样顶级的期刊上发表论文有多难?
目前还无法回答,正在努力走在这条路上。
导师作为第一作者时本科生发表论文可以署名吗?
谢谢邀请!
本科生阶段,大部分同学都仅仅完成课程的学习,能发表论文的一般都是佼佼者,对于发表论文的署名问题可能存在一些疑惑,我作为一个过来人,希望下面的分享对你有所帮助!
本科生常见的论文数据来源1.自己申请项目。
少量优秀的同学可以借助老师的实验室平台申请学校创新项目、省市大学生创新项目等,有了项目的支撑,你可以完成一些实验或者探索,通过这些实验数据,完成1-2篇中文或者英文文章。
2.老师邀请帮忙。
对于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尤其是女生,大学老师部分课题组人员较少,但是实验量较大的实验室,课题组老师会邀请一些学生进入课题组协助硕士生做实验,一般独立开展实验的较少。
3.本科毕业论文。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本科毕业生都要做毕业设计或者论文,如果是做毕业论文,一般你的指导老师会给你指定一个课题或者方向,你做半年左右实验,然后撰写毕业论文,其中的实验数据也可以撰写小论文。
论文署名问题关于论文的署名问题,我针对上面的3种情况分别给予一定的说明,只能说的是目前普遍或者大量存在的情况,不能以个例代表全部。
如果是情况1,论文的署名肯定有你,而且你要自己完成论文初稿的撰写、修改和投稿等一系列流程,最终你应该是论文的一作。总体上说,这样的项目的成果一般是专利、中文小论文较多,当然也有SCI高水平论文的,这也是我们偶尔在媒体看到,某某大学的本科生本科期间发表了几篇SCI,被大家宣传赞美的案例。能被宣传,就证明这样的事情比较少,如果是普遍现象,媒体就不会追逐啦。
如果是情况2,署名一般没有你,因为老师邀请你帮忙的同时,会支付你一定的费用,比如给予每月多少津贴,或者算是勤工助学。而且,你所做的工作,一般比较简单,仅仅是测试记录,不涉及实验的思路、过程的设计、测试方法的选择、数据分析整理的方法等论文中比较重要的部分。
如果是情况3,本科生由于在实验室或者和指导老师接触的时间相对较短,比如上面的情况3,你是本科毕业论文,基本上数据出来,你离答辩只有1-2个月,对于一个论文的撰写、修改、投稿、回复审稿意见和校稿等来说,时间不是特别够。如果,你读研或者还在这个课题组读研,一般数据会在你研一阶段自己整理发表,自己为一作;如果你不读研去工作啦,自己也没有撰写论文的初稿等后续工作,论文一般会带你署名,且加上你后期工作的单位,方便你评职称,不过一般是三四作。
综上,论文是否署名,牵扯的情况比较复杂,要因事而异。
发表重复率四十多的论文可以吗?
无论你是发表学位论文,还是期刊论文,重复率百分之四十都是不可以的。它们的共同点是——重复率越低越好。
“一般是怎么样规定的?”
首先期刊论文:这与你要发的期刊等级是有关的,期刊等级越高,重复率自然就要求越低。反之,期刊等级越一般,重复率可能就要求会松一点,但绝不会到百分之四十。等级越高的期刊,一般来讲,所收录的论文本身价值一般比越高,所以,如果你的论文重复率太高的话,它的价值大小也就大打折扣了,因此说,期刊等级越高,重复率要求越严格。(去年我本人发了一个普通期刊,月刊,出版社要求就是百分之三十以下。而且还有一点就是,自己用查重软件查的,可能与出版社查重数值是有差错的,出版社的查重率一般比我们自己查出来的数值要高)
学位论文:
与学长交流得知,我们学校去年学位论文要求重复率不得高于百分之二十。(学校是一所普通建筑类高校)还有些学校是小于百分之二十五允许答辩,也有一些是百分之十五…
所以说,不管是学位论文还是期刊论文,重复率都不可能那么高的。具体的期刊论文或者学术论文重复率要求,可以具体了解一下。
这就是我的个人见解了,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如果您还有什么不太清楚的,关注我,总能看到你想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