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证券报电子版,券商股这波行情还能持续多久

2023-11-14 11:00:04 184阅读

大众证券报电子版,券商股这波行情还能持续多久?

券商这波行情已经接近尾声,下周就会展开回调,原因如下:

1、上周的券商板块大涨的都是前期滞涨的券商股,但是第一波的龙头国海证券本周涨幅很小,滞涨股补涨,说明券商上涨行情暂告一段落。

大众证券报电子版,券商股这波行情还能持续多久

2、券商板块指数本周上攻年线受阻,年线是一个板块的重要压力线,回调夯实才有 可能再次向年线发动进攻,想要一次性突破年线,可能性很小,用力过猛则易折。

3、券商板块指数的30、60、90、120顶部背驰,这种共振的顶部,及其危险,只需要一根阴线就可以构筑共振底部,然后将会有长达3周的回调时间,不要一看见3周就觉得黑暗,这个调整的过程中会有反弹发生,但是反弹过后继续回落是大概率。

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定义这波行情的性质。可能性一:阶段反弹的吃饭行情,这样的话,当反弹到强阻力位2900~3000区间,如果证券股和大盘权重股急拉,就要小心了,可以先卖掉,等大盘下跌创新低破2400点再重新买入。可能性二:2449点为本轮熊市底部,行情反转,这样的话,证券股将成为市场热点和领头羊,收益能大幅跑赢大市,如果大家手里有,就长线拿着,没有,就逢低建仓。

下图是证券ETF日K线图,底部明显持续放量,感觉第二种可能性更大。

今天有很多的朋友给我发来感谢留言说,墨老师,您太牛了,看了您的选股文章,我们也抓到了温州宏丰的5个涨停,太感谢您了,您能不能给我讲一讲下周可以布局的潜力股。

在11月11日股价发文章讲解之后,这只股票也是连续的大涨5个涨停,很多看了本人选股文章的朋友,如果有提前建仓,是不是又赚了一波,应该还赚了不少,这一波的涨幅已经超过了61个点。

大众公用这只股票,我们来看,在11月2日选出来后,这一波的涨幅已经超过了59%,这59个点的收益也是很多之前看过本人选股思路的新手股民所能抓到的一波收益。

今天再给大家来选出一只接下来有望从底部启动地短线潜力股。

上图这只股票,也是一只股票价在底部经过长时间的震荡整理,目前也是一个上涨放量的形态,后市将一波大的拉升,能不能超过之前选出来的大众公用这只股票,我们试目以待,想抓涨停的朋友,可以到朋友圈查看, 这次不要再错过了!

最后,对于下周的几只类似大众公用的利好个股已经选出,有兴趣的朋友,可自行到本人的朋友圈去查看。如果想学习这种在底部抓涨停的选股方法的,手中持有个股被套或不会判断走势的朋友,都可以与我【微信号:wuweicg】一同交流学习,墨龙看到定当鼎力相助,为大家答疑解惑。

股票书籍真的有用吗?

利弗莫尔一生只口述过一本书,这本书就是《股票大作手回忆录》。冯柳曾经说过,他把一生的投资经验都写进那本书里面,而你可能只需要一两天的时间,喝上几杯茶,就可以看到一位大师一生的投资思想,再没有比看书更划算的投资了。

无论是读书,还是看别人的投资分析,最终的目的是形成自己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框架。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有九个非常出色的学生,每一个都是投资大师。而格雷厄姆早年的教材就是他自己编写的《证券分析》,这本书被誉为投资圣经。张磊在他的《价值》一书中重点推荐过这本书。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信》里面,称这本书是开启他投资生涯新篇章的一本书。

后来,段永平跟巴菲特说,我从您这儿学到最重要的一句话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股权。巴菲特笑着对段永平讲,这句话也是我跟我的老师格雷厄姆学到的最重要的一句话。

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和分析,有几个人能完全理解买股票就是买股权这句话呢?股权投资是巴菲特,张磊等人奉行的投资原则。如果真正能理解并践行这一投资策略的人,基本上都是比较成功的投资人。

当然,股票书籍也有好坏之分,民间非常推崇《日本蜡烛图》,知乎非常推崇《缠论》。为什么 我说民间,因为比较成功的投资人推荐的书,绝对不会有这些书。巴菲特芒格邱国鹭张磊等只推荐一些很经典的读物,经常在媒体上抛头露面的董宝珍和林园最多也只推荐一下投资大佬的书和自己的书,没有任何一个成功的投资人会推荐技术流的书籍。

我不是说技术流不赚钱,当你真正读过一些经典投资书籍,理解了股市的基本逻辑,再回头来看一些技术K线类书籍,你就会发现这些书只停留于表面,它不会深刻的挖掘一件事情的本质规律,以及整个生态圈的前因后果,经济历史洪流。

有些投资人自己很成功,但是不太会表达。张磊我觉得是中国最成功的投资人,但是他的《价值》一书,虽然十年磨一剑,出版之后大受追捧,但是这本书过于专业,从非常高的角度去分析市场,用语晦涩难懂,很难贴合大众。

我所读到的书中,有三个人能把投资理念解答得非常清楚,读这些书受益匪浅。第一本是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合集》,这本书从公司治理,到公司分析,以及如何投资这些公司,讲得非常清楚。第二本是比得林奇的《比得林奇的成功投资》,没有任何一本书比这本书更适合投资小白,这本书从普通投资者的角度,讲述投资需要做什么,观察什么,以及怎样选股,什么时候卖出。第三本书是我国著名高毅资本董事长邱国鹭写的一本《投资中最简单的事》,也非常适合普通投资阅读。

如果真正能读懂这几本书,并且按照书中的方法操作,再去进行股票投资,赚钱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我自己就是读《比得林奇的成功投资》开始进入股市,至今盈利还不错。

但是,要真正理解那些简单的概念,还是需要不断阅读,不断分析。我最开始分析股票,财报里面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新闻都不放过,但我发现这样很难确定一只股票的质量。因为每只股票都有缺点,有时候一个缺点就会击溃前面所有的研究。后来我开始只注重大方向,忽略一些细节,发现这种方法比较管用。但是赚的钱还是很少,后来读林园一本书受到了启发,叫《股神林园炒股秘籍》。

这本书我一开始有点排斥,名字有点像神棍。后来读了之后发觉还可以,林园最强调的就是垄断两个字,读了之后我恍然大悟,开始买一些垄断性企业,主要是医药方面的个股,收益到现在一直不错。但是你要挑出这样的企业,也是需要大量积累的,前面学到的知识这时候就能起到作用。

其实大量的阅读,只是为了理解简单的概念,我觉得读每一本书都是值得的。很多书读过之后就忘了,但是它会成为你投资,甚至处事框架中的一部分,成为你的基石。

大众证券报索赔是正规程序吗?

大众证券报索赔是一种正规的程序,它是投资者通过法律途径向相关机构提出索赔的方式之一。在一些国家或地区,投资者可以通过大众证券报或类似的媒体向公众发布索赔声明,以集体维权的方式行使自己的合法权益。

索赔程序的正当性和有效性取决于当地法律体系的规定以及相关证券交易法律法规的具体要求。

投资者在选择参与索赔程序时应充分了解当地法律规定和相关证券交易的细则,并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权衡和决策。

建议投资者在进行索赔程序前咨询专业的法律机构或咨询机构,以确保自身权益得到合理维护。

道琼斯指数开市时间?

北京时间21:00到凌晨4:00,夏天的时候是22:00开始到5:00. 道琼斯指数,是一种算术平均股价指数。道琼斯指数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股票指数,它的全称为股票价格平均指数。 道琼斯指数亦称$US30,即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是世界上最有影响、使用最广的股价指数。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公司股票作为编制对象,由四种股价平均指数构成。 这四种股价平均指数分别是: ①以30家著名的工业公司股票为编制对象的道琼斯工业股价平均指数; ②以20家著名的交通运输业公司股票为编制对象的道琼斯运输业股价平均指数; ③以15家著名的公用事业公司股票为编制对象的道琼斯公用事业股价平均指数; ④以上述三种股价平均指数所涉及的65家公司股票为编制对象的道琼斯股价综合平均指数。 在四种道琼斯股价指数中,以道琼斯工业股价平均指数最为著名,被大众传媒广泛地报道。并作为道·琼斯指数的代表加以引用。道琼斯指数由美国报业集团--道琼斯公司负责编制并发布,登载在其属下的《华尔街日报》上。

有哪些值得推荐的经济学书籍?

谢邀!由简单到专业排名~

1、《经济学原理》,难度指数:★

曼昆(Gregory Mankiw)的这本《经济学原理》,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易学,没有任何基础的人都可以至少学懂95%。这本书没有任何高深的理论,而且基本上所有理论都配有案例,非常直观易懂。这本书的第二大特点就是知识覆盖面很广,传授的是广义的经济学原理。比如像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学科,在这本书中都被浓缩成为一到两章的内容。因此,通过学习这本书,初学者将有望对经济学的主要知识和内容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国内目前销量第一的经济学入门读物。曼昆在书中归纳出的著名的“经济学十大原理”,也是国内很多教材百抄不厌的对象。译者梁小民,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著名经济学专家,翻译的质量很高。总的来说,这本书浅显易懂,非常适合没有任何基础的投资者阅读。

2、《经济学》,难度指数:★★

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所著的《经济学》,是另一本全球闻名的经济学教科书,作者斯蒂格利茨是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克林顿政府执政期间,是美国经济罕见的高增长低通胀的时期,而斯蒂格利茨正是克林顿经济智囊团的重要人物。本书与萨缪尔森版《经济学》不同的是,本书重视不完全竞争和信息经济学,且加入了一般教科书中没有的“博弈论”一章。 斯蒂格利茨非常重视中国,他特地在该书开头为中国读者写了一封信。斯蒂格利茨说:“《经济学》(第三版)更系统、更科学地为读者提供了这些原理,使读者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现阶段的问题,还可以了解中国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 该书的很多章节都特别有趣。比如在讲到垄断市场的概念时,引用的是我们熟悉的微软反垄断案为案例。毫无疑问,这些有趣的、贴近生活的案例,对于读者更好的理解该书的内容,是很有帮助的。 该书不仅教会了读者怎样理解新经济现象,怎样解释数字时代的经济问题,还告诉了读者怎样评价亚洲金融危机,以及怎样看待前苏联、东欧和中国的经济转轨。总的来说,这本书特别贴近时代,贴近中国。

3、《经济学》,难度指数:★★★

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的这本《经济学》,真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不说别的,单说出版次数吧,它自1948年初版以来,已经再版到了第18版了。该书作者萨缪尔森,是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英国著名杂志《经济学家》认为:“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一书,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重要的影响。”这本书早年的中国读者,有的已经成为了大金融家,有的成为政策制定者,还有的成为了最著名的经济学教授。总的来说,它是一本质量非常高的经济学教材。 萨缪尔森的《经济学》这本书,难度要略高于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但仍然是一本针对初学者的经济学教材。这本书案例不多,但文字和论述非常严谨,此外它也是国外累计销量最高的一本经济学教科书。这本书是经济学业余爱好者必读的一本书,也是各级干部的办公室书架上必摆的一本书。

1.1 《“错误的行为”》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著;Thaler是个地道的行为经济学家,他也是2015年美国经济学会主席(PS:2016年的美国经济学会主席也是个行为经济学家,罗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难道行为经济学要崛起了啊?)。Thaler入行为经济学的行当稍晚,他是从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理论起家的。现在Thaler也算是行为经济学元老级人物了,这本《错误的行为》有点像学术回忆录,对他研究的问题,以非常通俗易懂的写法著作。阅读这本书,也算是能够阅读行为经济学在美国的发展史了。

1.2 《思考,快与慢》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著;Kahneman,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也是第二位得诺奖的心理学家,第一位是司马贺(Herbert Simon)。Kahneman也是行为经济学的元老级人物,但说他是行为经济学创始人非常不准确。在他之前,已经有很多人涉足相关研究了,只不过Kahneman构建了行为经济学的整合理论——前景理论,算是行为经济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人物。这本书也是Kahneman对他学术生涯的总结,只不过写法非常通俗易懂,阅读它也可以了解行为经济学在美国的发展史。1.3 《决策与判断》斯科特·普劳斯(Scott Plous)著;Plous是个很会写书的人,但他本人在行为经济学历史上是没有学术地位的。但不可否认,他写的这本《决策与判断》非常非常非常有意思,写作思路也非常好,我一直认为,这本书是想了解行为经济学的同学的首选!美中不足的是,《决策与判断》一经推出就停止更新了,Plous本人转行做动物研究去了。所以这本书的内容只停留在2000年以前,现在看起来非常老掉牙。阅读这本书,你能了解行为经济学的大致脉络,但没有办法了解其新进展。1.4 《怪诞行为学》丹·艾瑞里(Dan Ariely)著;喜欢Ariely,他总是说自己是个心理学教授(事实上也是~。Ariely非常幽默,写的东西很风趣,是行为经济学中的明星老师。很多人第一次了解行为经济学就是通过这本书,以及他的MOOC。但他和Thaler与Kahneman相比,在学术上则逊色不少。但怎么说呢,毕竟是科普文,《怪诞行为学》还是很不错的。不过要买就买第一版吧,第二版以及新出的第三版非常不建议看,狗尾续貂之作。1.5 《助推》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卡斯·桑斯坦(Cass Sunstein)著;仍是Thaler的书,看这本书,你可以了解一个问题,行为经济学怎么用于公共政策上?正如它的名字所表达的,如何“助推”公共政策。所谓行为经济学要顶天立地,它怎么造福全人类呢?书有点老了,是2009年写的。现在,行为经济学研究越来越受到政府的注意。比如美国有专门的行为经济学小组,为国家建言献策。英国政府也于2010 年成立了隶属于内阁办公室的行为洞察力团队(Behavioral Insight Team)。不知道中国government什么时候会重视行为经济学研究。

1.6 《管理决策中的判断》马克思·巴泽曼(Max Bazerman)著;Bazerman是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教授,也是行为经济学中的明星级人物,和Kahneman有很多合作。但近几年感觉Bazerman退隐江湖了,已经没有什么新研究了。由于作者的专业背景(商科),这本书着重探讨了行为经济学如何应用于企业管理中?所以,这是一本行为经济学理论用户管理实践的好著作。

1.7 《理性犯的错》托马斯·吉洛维奇(Thomas Gilovich)著;Gilovich也是行为经济学中的元老级人物,他更是社会心理学的泰斗。这本书更偏向心理学科普读物,围绕着“理性”展开。经济学强调“理性人假设”,这本书则介绍我们的理性在哪些条件下会变得“不理性”。这本书似乎一直被人们忽视,它着重讨论了行为经济学中的六个重要主题。1.8 《别做正常的傻瓜》奚凯元(Hsee)著;说了这么多,再推荐本以汉字书写的科普读物。奚凯元是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教授,他本人是华裔,因此这本书是以中国人的叙述方法撰写的,所以读起来会和以上的读物有一些不同。但相同的是,非常有趣、易懂,真是又好玩又涨姿势。

1.9 《钓愚》 乔治·阿克洛夫(George A. Akerlof)、罗伯特·席勒(Robert J. Shiller)著。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著作,从心理与行为视角分析市场的“非理性”,值得一看。

2 专业著作类2.1 《行为经济学》Nick Wilkinson著,贺京同译;【教材】如我们所知,行为经济学兼有新古典经济学和心理学的色彩,因此目前国际上有两种研究范式,一种是从经济学视角出发(基于效用最大化的数学演算),另一种从心理学视角出发(行为实验、脑研究、动物研究)。题主的专业是金融学,因此推荐这本从经济学视角写作的“行为经济学”教材。译者贺京同老师也是南开大学行为经济学扛把子。这本书与传统的中微观经济学的体系是一致的,只是对原有理论的不足进行了阐述,比如补足了显示偏好理论的缺陷。

2.2 《神经经济学:决策与大脑》Paul W.Glimcher,Ernst Fehr,Colin F.Camerer,Russell A. Poldrack等著,周晓林和刘金婷译;【教材】现在的行为经济学研究,已经借助脑成像fMRI,脑电ERP,以及经颅磁刺激TMS等技术,研究经济行为是如何在大脑内发生的。简单说,就是还原经济行为,分析不同行为是由大脑内哪些区域完成的,试图把经济行为分解成神经活动组合。相关领域已经积攒了一批大牛,也已形成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神经经济学(Neuroeconomic)。可以说行为经济学是神经经济学的摇篮,而神经经济学则是行为经济学的未来。《神经经济学:决策与大脑》是第一本神经经济学领域内教材,这本书大概在2010年出了中译本,早些年刚出的时候我读过原版。译者周晓林教授也是北大认知所的主任,国内比较早地研究了决策的神经机制。2.3 《超越经济人:人类的亲社会行为与社会偏好》叶航等人著;【论文集】上面两本都是舶来品,这一本是本土著作。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ICSS)出品,叶航教授(经济系前系主任)领衔。ICSS是国内行为经济学研究非常前沿的一个团队。本书是ICSS成员近几年所发表的中文论文的合集,这些论文多发表在《经济研究》《世界经济》《南方经济》等刊物上,其中又以综述类居多。看这本书,可以了解国内研究者在行为经济学上做了些什么。而且里面的综述文章,可以帮助了解国际上最新的进展有哪些。叶航教授比较偏神经经济学,所以读这本书,可以让你认识一个你所不了解的经济学世界。

2.4 《神经经济学分析基础》Paul W.Glimcher著,贾拥民 译;【教材】作者Paul W. Glimcher也是《神经经济学:决策与大脑》一书的作者之一,译者贾拥民是ICSS一员。这本书是在2010年出版的,2016年下半年出了中译本。从经济学的困境,到行为经济学中的“异象”,再到神经经济学的解释,一气呵成。该书可以从宏观上把握行为经济学的发展、成熟,学术研究必备。

2.5 《决策心理:齐当别之道》李纾 著【专著】中科院心理所李纾老师大作,李纾团队应该是国内决策心理(行为)研究做得最好的团队,没有之一。在国际学界上,有着自己提出的独创性理论,也就是本书的名字——齐当别(equate-to-differentiate)。本书侧重阐述风险决策、跨期决策研究,而决策研究又是行为经济学中的重要内容。这本书似乎也是李纾老师第一本个人专著吧?其中汇集了他从业二十余年来的学术思想。推荐一篇介绍这本书的书评,发表于期刊《应用心理学》,链接在此,应用心理学最后一篇文章。2.6 《行为经济学新进展》Colin Camerer著,贺京同译;【论文集】Camerer是行为经济学当之无愧的大牛,也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种子选手。这本书收录了1990-2003年行为经济学重大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所以里面的问题都是当前研究的主要方向,可以结合上一本教材阅读。不足之处,本书只收录到了2003年。对于学术研究而言,2003年都太out的了;但对于了解行为经济学(特别是行为经济学在学术领域的现状)会大有裨益。感谢@陈茁纠偏。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