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物女,狗主人旦旦换三四份工作不敢出门

2023-10-20 19:10:04 116阅读

轻物女,狗主人旦旦换三四份工作不敢出门?

【厨男观点】前因后果不去说,单就这句:再选一次,会给狗灌白酒,灌醉了藏到衣柜里,这么做可能就万无一失了。让我觉得恐怖。有的网友的做法是有些极端,记得有一个网友评论:如果法不治暴的话,那就只好以暴制暴了。希望相关法律法规条例能尽快出台。

若不是何兴丽的私心,怎会有后来的这些事端?事情的起端总归了是一个“拾金不归”的念头罢了。虽然我不赞同“爱狗人士”的做法,但是如果连这样群起攻之的行为都无法让一个人醒悟,明白自己道德的缺失,还要自称“桀骜不驯”的话,我想,“桀骜不驯”这四个字,只怕以后也要变成个贬义词了。

轻物女,狗主人旦旦换三四份工作不敢出门

何兴丽的出发点就是错的,女儿喜欢狗,把狗养在家里,她是小孩子她的思维简单我可以理解,如果我作为一名家长,我会告诉我的女儿:“别人的东西,再喜欢也是别人的!”但凡设身处地的想一下失主焦虑的心情,都不会如此反复的戏耍狗主人,多么简单的事,我捡到了东西,联系上了失主,归还之,两相皆喜。

另外,法律上离婚没有被迫一说。民政局是双方自愿才可以办理办理离婚登记的。性格决定命运...我性格张扬,脾气不好,说话难听。....还有次业主维权,何兴丽到房管局陪着一个科长上班,开口就说自己是科长的“小三”,这样的话都能说的出来?一般女人真不敢!

其实关于这件事还是有点模糊不清,比如:狗是怎么来到何手中的?是正常渠道购买还是捡的?两人初始的谈判沟通内容细节到底是啥?如果何认为自己理直气壮不需要还狗,为什么再来一次还是选择藏狗,而不是光明磊落的直接面对,有充分的不还给你理由?

另外文中说狗主人生活圈乱套了,辞职换了三四份工作。这说明在该事件中没有赢家,两败俱伤。现在有些人一些人动不动就把事情发网上,其实网络舆情是把双刃剑,它可以帮助你也可伤害你。。。

不要随便跟别人说你怎么看?

记住多说好话,多说吉利的话,日子就会慢慢的好起来,疾病也会不知不觉的溜走了。

人的嘴都带毒,尤其是不好的事,特别灵验。同事老苟(女)退休时办了个小型欢送会,大家都喝了点酒,说着羡慕恭维的话,而老苟却伤感的说:“这一别再也见不到你们了!”

她说这话时,大家都打趣:“你有福气,女儿在杭州,你去杭州还可以回来啊,我们去杭州你要接待的啊!”

她流着泪说:“我不行,我有病,我不想去杭州,好是好夏天太热冬天太冷,我热了还凑合冷了受不了。”

有人问:“我怎么没看出来你身体不好,能吃能睡还能喝的,别说自己有病,说多了真有病了。”

后来我们真没见到她,她退休后无缝衔接的找到一份超市的工作,我们有个小群,偶尔她会说话:“累死了,今天又加班上货,实在不想干了。”或者:“烦死我婆婆了,那么大岁数不消停,跟着弟媳妇去旅游,看见弟媳妇晒就来气。”再或者:“昨天回家累的不想动,馒头就剩菜对付了一下,胃不舒服了一夜,我以为我活不到天亮,还好活过来了。”

下面有人说反话:“忙了充实啊,你看你挣着双工资还没地花钱,我们除了羡慕还是羡慕。”又有人说:“你就一女儿还成家了,你有没负担,退休了不知道享受,你以为超市干活像站上(单位)。”也有人说:“干不动就别干了,一天到晚喊累,吃饭胡凑合,这样身体会吃不消的。”

她接口说:“早就吃不消了,不敢吃凉的,多吃一口就难受,感觉自己上不来气,上不来气我就害怕,是不是胃癌啊!”

有人说:“呸呸呸,嘴臭,别胡说,哪里那么多癌呢,你是太累心情又不好,吃点东西不消化,就会引起心口堵。”

那一段时间她说话,大都是胃又犯病了,上班太累了,或者:“唉,没意思,退休工资没取过,超市工资我也存下了,上班没时间穿好衣服,买衣服也没心情了,吃又吃不多,你们说活着啥意思。”

下面有人说:“钱花不完还跑去超市上班,你把工作机会让给那些没工作的人,退休了就好好享受几天,有钱不花也是一种罪业。”

她估计听着不舒服吧:“超市工作很好找啊,我怎么就抢她们饭碗了。”

那天后很久没动静,我和她关系一般,我和所有同事关系都一般,所以有时候看看动态很少说话。有一天有个同事突然问:“老苟怎么没动静了,不会是死了吧。”

其实说这话的人只是随口一说,估计也是引老苟出来说话的意思。没想到群里一个人说:“别说了,我听她们院子的人说,人死了。”

这时候群里冒出很多人:“别胡说啊,好好一个人怎么说人家死了呢?”又有人说:“小林,你是怎么知道的?”小林说:“我认识她们院子的人,她们院子里人都在说,好像是真的。”

这件事是真的,所有人心情都不好,大多数人就说她:“那么好一个人说走就走了,你说人是不是很假,活的不如一只鸡,鸡还蹦哒几下呢,她怎么那么快?”

也有人说:“她天天说胃不好,是不是胃癌啊。”

小林说:“不是胃癌,好像是心脑血管问题。”

我有个特别好的男性玩伴,我们三女一男,我在市里上班,早上九点工作基本结束,但是不能回家,下午会临时开会或者抽查,这中间很无聊,平娃是上一个通班休两天,小周四十五岁退休没孙子带,男性玩伴是火车司机,三天跑车三天休息。我们和他玩主要是打双扣三缺一,迫不得已收编他,没想到他很好玩,说话很随和:“和平娃认识这么多年,没想到她的圈子这么好玩,你们几个人特别好,我原来休息没地去,就去打麻将,输了赢了腰疼头晕,回家还要吵架,唉,早知道跟你们多开心。”

后来又一次他给我说:“别看我开火车,从兰州跑西安,别的城市我没去过,我家那个身体不好,儿子又不太听话,看你们出去浪好的很,等今年休假,我们几个出去浪几天,好好浪几天。”

又一次下雨没地去,他建议找个地方吃饭,平娃七拐八拐带我们在西关十字一个旧巷道里找到一家火锅店,那天小周不在,就我们三人。吃完火锅他坚持买单,我和他只是玩伴,关系不是十分近,我坚持:“咱们都是工薪层,儿女没成家,到处都是花钱地方,谁也不富有,再说今天你买单,我心里欠着你人情,每天惦记还,没啥意思。”

他说:“钱不多就是想表达一下我的心意,和你们在一起是我这辈子最开心的一段时间。”

我们只是纯玩,天晴了找个亭子打双扣,天冷了就周边瞎转,爬五泉山跑湿地公园,很少一起吃大餐,不是舍不得,是真的舍不得。每家都有孩子上大学,毕业找工作,省着每一分钱给儿子娶媳妇。

打双扣时小周问:“老飞,你下个班回来咱们一起去天水玩,我妹开车带咱们走。”

老飞说:“不知道能不能回来,回来再说。”

平娃说:“你休三天我休两天,刚好赶上周六周末文姐也休息,你说不上就不好做准备,你不是固定的来回三天吗?”

老飞说:“真的说不上,你们先准备,我回不来你们四个去(小周妹妹)。”

第三天听平娃说:“老飞走了。”小周问:“他娘的屁,不是说回不来吗,又走哪里去了。”

平娃说:“人没了。”

小周一下子跳起来:平,不能胡说话,这话不能胡说。

平娃说:“局里发文了,车到西安他就睡下没吃饭,人再也没醒来。”

人的嘴都带毒,人的感应也很神奇,好多时候人走了,你想起她(他)说过的话,好多都带着古怪,好像有意无意再说遗言。

所以说多说好话,少说丧气话,人在听鬼也在听,就像现在的DSJ,你走哪里都有行程码。

教你们,没事就想好事,梦不好就给自己续梦,躺着不动续美梦,有病别当病,病也怕凶人。

真的我就是这样做的!

西游记里沙僧挑的担子到底是啥?

《西游记》中的沙僧,被俗称为沙和尚,其实他法名悟净,叫做沙悟净。原本沙僧是天宫玉皇大帝的卷帘大将,是玉帝的侍从,他往来护驾,出入随朝。卷帘大将是一个听起来高大上的职位。在小说中根据吴承恩的畅想,这是因为在凌霄殿上有门帘需要卷起、放下。沙僧作为卷帘大将的任务就是给玉帝卷帘子。后来被贬到了流沙河,之后受观音菩萨的点化成了唐僧的第三个徒弟。唐僧的三个徒弟中,沙僧是他们之中品性最好的,而且还任劳任怨,是一个比较朴实的存在。

《西游记》中的沙僧

《西游记》中的沙僧在失手打碎王母的琉璃盏后,触犯了天条,被贬下了凡间。被贬下凡间的沙僧在流沙河中兴风作浪,危害一方。他在流沙河中专吃准备渡河的路人,结果在唐僧到来后,受到观音菩萨的点化,赐予了法号悟净,自此沙悟净皈依佛门,他和孙悟空、猪八戒就这样一起跟随唐僧,保护唐僧去西天拜佛求取真经。很多人再看《西游记》的时候都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沙僧整天都在挑着一个担子,而这个担子里究竟装着什么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

师徒四人

1、钱钞

过河呀,住宿呀,碰不到雷锋也要花钱的。第十五回写道:三藏教行者解开包袱,取出大唐的几文钱钞,送与老渔。第五十六回写道:三藏教:解开包,取几文衬钱,快去那里讨两个膏药与他两个贴贴。

2、剃刀

西游一共历经十四年,猪八戒和孙悟空作为动物,可能不需要剃发剃毛,但唐僧和沙僧,是需要修修头的,唐僧还需剃剃胡子。

另外,第二十二回:三藏道:既如此,叫:悟空,取戒刀来,与他落了发。大圣依言,即将戒刀与他剃了头。

3、通关文牒

师徒四人途径这么多国家,护照还是需要的。

4、几件衣服和宝贝袈裟

第九十七回写道:行者便叫:列位长官,不必打了。我们担进来的那两个包袱中,有一件锦襕袈裟,价值千金。你们解开拿了去罢。众禁子听言,一齐动手,把两个包袱解看。虽有几件布衣,虽有个引袋,俱不值钱,只见几层油纸包裹着一物,霞光焰焰,知是好物的。

又写道:狱官见了,乃是一件袈裟,又将别项衣服,并引袋儿通检看了,又打开袋内关文一看,见有各国的宝印花押。

5、经书

唐僧一路有时间就会看经书,这也是一种学习和温习嘛!第三十六回尾和三十七回开始这样描述三藏道:也罢,徒弟们走路辛苦,先去睡下,等我把这卷经来念一念。行者道:师父差了,你自幼出家,做了和尚,小时的经文,那本不熟?

师徒四人

三藏道:我自出长安,朝朝跋涉,日日奔波,小时的经文恐怕生了;幸今夜得闲,等我温习温习。三藏坐于宝林寺禅堂中,灯下念一会《梁皇水忏》,看一会《孔雀真经》,只坐到三更时候,却才把经本包在囊里。很显然,经书是他们自己带的。

6、紫金钵

我们总见悟空拿着钵去化缘,可见吃饭喝水也是要自己准备物品的。

7、鞋子

唐僧毕竟是凡人,虽然有白龙马可以代步,但是取经途中十万八千里,鞋子容易磨破,这么长的崎岖路,多备几双鞋子是应该的。

师徒四人

8、笔墨纸张

唐僧如此爱读书的人,出门怎么可能不带笔墨纸砚。第二十七回写道:唐僧叫沙僧包袱内取出纸笔,即于涧下取水,石上磨墨,写了一纸贬书,递于行者道:猴头!执此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

沙僧挑的担子里究竟装着啥?看来以上介绍大家都清楚了吧,而现在小编要告诉大家的是:其实一路上挑担子的基本上都是猪八戒,沙僧是负责唐僧起居的,所以猪八戒一路上一直喊累,最后封他净坛使者也是因为挑担有功。

杭州搬家到北京自己一个人怎么搬家呀?

我遇到过类似远距离搬家问题,正好可以给你一些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

因为你是一个人,又是远距离搬家,随身携带的物品就会很少,除非你自己开车过去,还能稍微多带一些,所以要先把物品分类整理出来:

1、失去原有功能的物品,不要心疼,直接扔掉;

2、功能完好但已经不用的,统统挂到某鱼上当二手物品卖掉,这样可能你第4步的钱都有了;

3、贵物品随身携带,需要注意的是和你的交通工具匹配,比如你是坐飞机,那就注意能否托运,如果是自己开车,就看尺寸是否放的下;

4、经以上三步后,现在剩下的物品全部是有用的且需要搬到北京的了。你到网上买个些纸板箱,注意不要尺寸太大,否则装的东西太多一是不好搬运,二是纸板箱容易破损造成物品损坏或者丢失;把物品全部装箱标记好,知道里面是什么,自留一份清单明细,同时在箱子外面标注编号到目的地后直接清楚物流是否有丢件,并且你自己整理时方便很多。

5、打电话约物流上门取件,因为是远距离搬家,物流会比快递价格便宜一些。需要注意二点:一是电子产品要提前拆下电池;二是估算好物流时间和自己到北京时间,确保北京有人接收;

最后,搬家个体力与脑力及耐力三重考验的事,理清头绪,多预留一些时间,按部就班进行,基本就没什么问题了。

希望以上建议你有帮助,祝你一切顺利!

关羽的骄傲从那几点可以看出?

无论是史实还是民间传说都极度推崇关羽的历史成就, 且民间对这位“战神”之敬仰已远远超出一个凡人的范畴,乃至于现代社会无论商界、政界、甚至社团(黑社会)都供奉着关二爷像,南方尤其是广东一带还把他视为“武财神”,对其大加祭祀、供养,可见这位骁勇过人的三国名将在人们心目中亦人非人,亦神非神的独特地位。但关羽毕竟和孙悟空、二郎神不一样,他不是虚幻神话人物,他是曾经活生生存在过的历史人物,因此人的喜、怒、哀、乐他都有,他的躯体与思维和你我并无不同 ,既然他是人不是神,人性的弱点也都有,自然其所为之事也跳脱不了现实客观的界限。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关羽勇冠三军,他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后被刘备封为五虎上将之首。由此可见,关羽应为蜀汉开国首功之臣,然而史上真实的关二爷战功并没有如此显赫,夺荆州立头功的并不是他,而是诸葛亮的妙计;而守荆州的是关羽,最终却兵败身死。当然,关羽毕竟是一员斩将擎旗的熊虎之将,他的战功除荆州战役外还有诸多小胜,但在与蜀汉有关的战功上论,有影响力的大片段也就只有上述几处了。而且关羽到死都没有到过西川一步,若论建蜀汉之功,他甚至不如魏延。

再说过五关斩六将毕竟是小说杜撰,实为小说家罗贯中妙笔生花的夸张之举,若不是曹公气度恢廓,爱才惜才,只怕关二爷早就倒在半道上了。

但关羽毕竟是三国英雄榜上有名的人物,其战功确实可颂,但绝不至于到小说中“五虎上将之首”的顶尖层次。

其实,将关羽还原到一个凡人的形象,很多困惑就会迎刃而解。是人就有缺点,关二爷也不例外。据史料记载,关羽这位凡人最大的缺点是:傲世轻物加刚愎自用。也就是说他最显眼、最致命的弱点是为人张狂,自傲清高,听不进不同意见。而最终断送了自己那颗英雄头颅的,也是这些被他视若无睹的性格缺点。

按《资治通鉴》所载,关羽的性格为人其实非常糟糕。和小说中知恩图报,义薄云天,谋勇兼具,颇识大体的伟岸形象不同的是,历史文献中的他却气量偏狭、傲慢不羁,除刘备、张飞外,眼里基本容不下其他人,甚至不识大体,还涉嫌年龄歧视...... 《资治通鉴》中就有如下记载,读后让人大跌眼镜:

刘备自称汉中王......(备)还治成都,以许靖为太傅,法正为尚书令,关羽为前将军,马超为左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黄忠为后将军,馀皆进位有差。遣益州前部司马犍为费诗即授关羽印绶,羽闻黄忠位与己并,怒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不肯受拜。

这是何等“气度”?堂堂伟丈夫关羽居然容不下黄忠黄老爷子,在大哥刘备最辉煌的时候兜头泼了他一桶冷水,还将老而弥坚、阵斩夏侯渊的黄忠骂作“老卒”,不愿与其同列,若不是诸葛亮居中调停,关羽恐怕连大哥刘备赐给他的前将军、假节钺印绶都不肯接受了。

关羽兵败身死,就是他放任自我嚣狂,傲慢孤高的必然结果。《三国志 》、《资治通鉴》都记载了他的最终结局——在建安二十四年走完了其“傲慢自大”的一生:

十二月,(潘)璋司马马忠获羽及其子平于章乡斩之,遂定荆州。

孙吴偷袭荆州,截杀关羽,其实是要下很大决心的,因为孙权很清楚:吴、蜀两国谁都无法凭一己之力阻抗强大的曹魏。

自刘备“借荆州拒还” 以来,孙吴虽然有气,但一直未敢轻举妄动,因为用武力攻取荆州就意味着孙刘联盟立刻瓦解。而最终促使孙权做此决定的,恰恰是关羽本人 。从某种角度看,关羽是就是那个“递刀人”。

《三国志》载:“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关羽不仅拒绝了孙权与之结亲之请,还指桑骂槐羞辱孙权,其自傲清高和出言不逊,彻底惹怒了孙权,便最终下了全取荆州的决心。

孙权撕毁了盟约,遣吕蒙偷袭荆州,但关羽毕竟是身经百战的悍将,是位极富经验的军事行家,虽有些猝不及防,倒也不至于兵败身死,还要搭上荆州这块战略要地,可他这时还没有收敛自己的嚣张劣行,帮助吕蒙又往自己身上插了一刀。《三国志》如此描述道:

自羽之出军,(糜)芳、(傅士)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惧不安。于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权已据江陵,尽掳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关羽傲慢也便罢了,偏偏他还不顾大局不识大体,也许“还当治之(等我回去后再惩罚你俩)”只是一句略带威胁的气话,以上压下的官话,却因场合不对而害了自己,使自己雪上加霜,陷入绝境。

是孙权气量狭窄、睚眦必报、有欠大度吗?非也!“生子当如孙仲谋”可不是一句空话,身为一代有为帝王,他是不会以损害自己的名誉为代价而留下千古骂名的。很明显,关羽不许婚并非孙权杀他的唯一理由,他斩关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其理由如下:狼子不可养,后必为害。曹以不及除之,自取大忠,乃议徒都。今乞可生!《三国志》

最后人头落地,便是关羽多年嚣张为人埋下的祸根,种下的恶果,这也说明他被吴人设伏生擒后就再也没有挽回的余地,他必须死!关羽骄傲轻敌,不恤下属,不光害了自己,还害了大哥刘备苦心经营的蜀汉。因为他的死让大哥刘备方寸大乱,情绪激愤,遂祭出昏招,大举伐吴,指挥又频频失误,更打乱了一代谋略大师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规划的战略计划,使立国不久的蜀汉迅速由盛转衰,使刘备底定中原、匡复汉室的宏大目标瞬间化为泡影,不能不叫人对这位纵横沙场的关二哥又是惋惜又是愤懑。

关羽是千古罕见的良将,又是肉体凡胎的普通人。人们在赞颂他勇武过人、千秋大义的圣明之功时,也不要忘了他的性格软肋与凡人之缺。以上说的是他的缺点,以及他大意失荆州、兵败身死的始末,但也不要忘了他的煊赫战果和绝世武功,如此才能还原汉寿亭侯关羽之本来面目。

【插图源自网络】

【写作不易 严禁剽窃】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