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之轨迹sc补丁,为什么华为纸面数据不如小米却卖的比小米贵

2023-10-14 00:08:04 117阅读

空之轨迹sc补丁,为什么华为纸面数据不如小米却卖的比小米贵?

文/小伊评科技

看到这,我想反问大家一个问题——同价位国产车的纸面配置看着都要比合资车更好,为什么大家还是喜欢选择合资车而不是国产车呢?这就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纸面数据有些时候并不一定能够等同于实际体验,尤其是在高端手机市场更是如此。

空之轨迹sc补丁,为什么华为纸面数据不如小米却卖的比小米贵

借助高端产品线的成功,华为早早地实现了品牌提升

关注数码圈的读者应该都知道,现在的小米天天喊着做高端,做高端,而且也确实推出了一大堆定价比较昂贵的手机型号,譬如小米11U,小米MIN Flod等等,售价都在5000元以上,是名副其实的高端机,甚至还自封为“安卓之光”。

而且不光是小米,隔壁OPPO,VIVO, 一加甚至是魅族,中兴等都在一门心思的往高端走,大家想想这是为什么?难道只是眼红高端产品的高利润么?当然不是了,因为这些厂商做的高端机基本上就卖不出去多少台,根本不可能真正地给他们带来多么可观的经济收入,他们走量的大头依旧是中低端手机。

但是,他们依旧要做,因为这些品牌做高端产品线有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塑造品牌高端化的形象,以此来提升中低端产品线的利润。用通俗的大白话来说,就是让品牌更值钱,然后利用品牌来赚钱,让中低端产品线也能享受高利润,这才是重点。

举个极端一点的例子,假设现在劳斯莱斯突然推出了一款售价仅为20W的车,但是配置可能不如同价位的国产车,那么如果是你,你是会购买劳斯莱斯呢还是国产车呢,我觉得答案几乎是确定的,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劳斯莱斯?

再比如特斯拉,特斯拉Model 3的配置在同价位新能源车当中并不算很高,空间也不算大,三电配置,智能系统等也早就不再具备什么优势,而且负面新闻一大堆,但是依旧不妨碍他成为最热销的新能源车,为什么?这就是品牌的力量。

那么再回归到手机市场,华为是国内手机品牌当中最早实现品牌提升的一个品牌,如下图所示,这是IDC公布的国内2021年Q1季度国内高端手机市场的品牌分布情况(售价4050元人民币以上),从这个数据你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小米,OPPO以及VIVO和华为之间的差距是多么的明显,而且不要忘了,这还是在华为没有货拿来卖的情况下,如果放在正常的时期,这个差距还将会更加明显。

早早完成品牌提升的华为,完全不需要像其他品牌一样单纯靠着堆叠硬件来挣钱,他已经走向了一条类似苹果的道路——用品牌挣钱。利用这种品牌优势,华为就可以调高手机的价格,因为品牌效应本身就是决定用户购买手机的一个重要因素。

也就是说,只要华为能够在高端产品线上站稳,他的中低端产品根本就不愁卖。在华为被制裁之前,他的麦芒,畅享等系列可是公认的智鉴机,但是他们的销量可是不低的,这一点不服不行。

看到这,大家应该都会有一个疑问,大家都是出来“做机”的,起步的时间也都差不多,凭什么华为能够早早的坐稳高端市场呢?

这还真不是一蹴而就的,华为为此付出的心血可是相当巨大的,总结一下可以归纳为如下两个方面:

①努力打造产品特色。

②坚持不懈的高端化路线

在打造产品特色这方面,华为确实走在了国产手机的前面,麒麟芯片,徕卡镜头,RYYB,出色的具备辨识度的ID设计,鸿蒙系统以及一系列技术创新等,都是华为旗舰手机的优势所在,尤其是麒麟芯片的成功,让华为的产品拥有了不同于其他国产安卓品牌的独特的产品价值。

这些在技术方面的优势一方面可以提升华为高端机型的用户体验,一方面也可以让用户认可华为的技术优势,从而为品牌赋能和增益。

在这个供应链如此透明的时代,想要打造产品差异化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每一个功能的背后都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大家可以看一看现在的小米,小米手机的价格确实是提上去了,5999,9999,但是在小米的这些旗舰机型上,可有什么真正独特的卖点和优势呢?骁龙888?2K屏?大底主摄?IP68?是真的没有,就算有也不算是独特优势,只不过是别人没上罢了,很容易被复制。

这一点,从华为和小米发布的折叠屏手机上就能看出一些端倪了,华为发布的mate X和X2在当时所处的时代中确实拥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华为MateX作为目前最早的折叠屏手机之一,带来了和三星Flod完全不一样的设计思路,拥有独特的技术特色,而在MateX2上华为更是解决了折叠屏所固有的屏幕折痕问题,而且在系统适配上华为做的适配优化也比较深入,完全发挥了折叠屏手机的优势,可以毫不客气的说,目前市面上最好用的折叠屏手机就是华为Mate X2。

再来看看小米发布的Mix Flod,这货不就是三星Flod第一代的换壳复刻版么?除了价格比较低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正向的创新,而且体验也一言难尽,这就是差距。

所以,就算到了2021年,小米相比于其他手机品牌最大的优势依旧只是体现在MIUI,仅此而已(现在连MIUI都已经不再是优势了)。在这种情况下小米的高端机那什么去冲击高端市场呢?说真的,小米很难在产品上真正的和OPPO以及VIVO拉开差距。

华为当年为了打造极致的影像体验,选择把诺基亚的Prueview团队打包挖了过来,并且选择和徕卡和索尼深度合作;为了把F2fs文件系统用在手机上提升手机抗碎片化的能力,同样选择也把发明这个文件系统的韩国人从三星挖走,以此来确立技术优势;这种对于技术的尊重和重视是华为最宝贵的态度。

一个公司的产品想要真正的强大,是必须要向底层技术上进发的,而对于底层技术的研发在短期内往往是看不到任何回报的,一般的公司真的很难坚持下去,小米研发芯片只是刚开了头就放弃了,不就是例子么?

End 希望可以帮到你

有些游戏为了打折甚至亏损?

谢邀~

一周热点预告是X博士为了避免玩家错过国内外各大新版本、重点内容而推出的一个预告栏目,主要内容为游戏的上线时间和版本内容简介。

本周热游更新

《天涯明月刀》夏季资料片“渔樵耕读”7月1日上线

本周《天涯明月刀》将会更新今年的夏季资料片“渔樵耕读”,在新资料片中玩家的等级上限将会提升至105级,全新等级的内容以及主线剧情自然也会随之而来。

既然版本名称叫“渔樵耕读”,渔、樵、耕目前都可以从字面意思解读,指的就是游戏中的采集、钓鱼、种植等玩法,而本次全新厨师身份则会汇总这些玩法,让玩家体验一下做菜的感觉。

除了新内容之外,本次资料片更新后还会推出大量的游戏活动,其中甚至还有免费赠送的时装,玩家可千万不要错过。

《最终幻想14》5.0“漆黑的反逆者”7月2日上线

在7月2日,《最终幻想14》也将推出全新的5.0版本“漆黑的反逆者”,在该版本中,将会有全新的坦克职业“枪刃”上线。

除此之外,游戏的5.0版本还会追加两张新的地图,角色等级上限也由原先的70级提升至80,更高的等级上限意味着更高的挑战,新的种族、副本、高难RAID、蛮族以及蛮神也会一并加入。

不过国服的版本目前才刚刚更新了4.5,所以要等5.0的新版本可能还要稍等些时日。

《Apex英雄》第二赛季将于7月2日正式上线

同样在7月2日,《Apex英雄》终于迎来了再一次的更新,第二赛季正式上线。

一直以来《Apex英雄》因为更新太慢的问题备受玩家诟病,现在我们终于迎来了全新的版本,第二赛季以正式定名“冲锋陷阵”,并且公布了一名新英雄“华森”。

这名新英雄的技能演示非常华丽,最擅长对敌人进行“电疗”。她的技能不仅能够释放大量的电磁围栏,还能够架设炮台进行攻击。

最让人感到惊艳的就是她的处决技了,这种充满想象力的处决手段估计会让很多玩家冒死去体验一把。

本周新游发售

《红色派系:游击战 高清复刻版》7月2日在NS平台发售

在去年7月已经登陆了PS4、Xbox One以及PC平台的《红色派系:游击战 高清复刻版》将会在本周的7月2日登陆Switch。

这款被玩家戏称为“火星强拆”的开放世界游戏终于要出Switch版,并且这一版本可以选择画质模式和性能模式,另外还加入体感操作支持。

Switch玩家现在也可以拆房子玩了。

《英雄传说 星之轨迹》7月3日iOS版本正式上线

就在本周,轨迹系列续作手游《英雄传说 星之轨迹》将在7月3日正式登陆IOS,而其他平台的玩家则需要到7月5日才会开启公测。

本作将会继承轨迹系列恢弘庞大的世界观及引人入胜的剧情,而且玩家还可以在游戏中遇到《空之轨迹》《零之轨迹》《碧之轨迹》等轨迹系列的历代角色,这个手游算得上是全明星阵容了。

绅士游戏《3D定制女仆2》7月5日上架Steam

本周,Steam上还将会上线一个绅士游戏,那就是绅士们非常熟悉的《3D定制女仆2》。

这款游戏是《3D定制女仆》系列的第二部作品,原版自然是有一些喜闻乐见的内容,但这次能在Steam平台正式上线,肯定是做了些调整的,毕竟是全年龄向。

不过可惜的是游戏本身并不支持中文,而且官方也表示不会推出某些特别的补丁内容,不知道绅士们可还有兴趣。

本周线下活动

古剑奇谭嘉年华将于7月6日开幕

在7月6日,《古剑奇谭》嘉年华将会在上海正大广场举行。

活动的场地分别是位于三楼向所有玩家开放的“游园会”区域,玩家可以在该区域任意游玩以及参加各式各样的活动,而位于九楼的发布会猪场则需要大家持入场券入场。

作为一个大型的古风派对,在嘉年华现场肯定是会有不少古装小姐姐出现,有兴趣的玩家不妨前去参与一下,反正是周六休息日。

不过其他城市的小伙伴去上海一定要记得先学习一下垃圾分类哦。

如果中国重新开发像MATLABsolidworks这样的软件大概需要多久?

某些软件的开发,确实似乎挺简单,只需要一点编程基础就可以,就像手机端日新月异的众多APP。然而,工程软件不是手机APP,它不仅仅需要编程能力,还需要工程知识,需要核心算法,更需要充足的经费支持。后人追前人相对容易,但是工程软件想要达到目前流行商用软件的高度,没有十年是不可能的。

1、底层的计算类

哈工大的Matlab事件,让很多人都知道了这个软件。但其实,在工程软件里,Matlab算较为简单的一类,实际上它跟C,跟其他开源的语言类似。甚至可以说,Matlab是一种语言,一种编程语言。Matlab之所以能在工程软件中占有一席之地,是因为其代码库,全世界众多的学者,针对某些算法,编写了程序,供全世界免费使用。某些代码特别好的,Matlab公司就会把它做成build-in代码。

Matlab就是偏计算类的,同类型的还有Mapple,Mathematics等等,通过这些偏计算类的软件,可以用来实现公式的推导,新算法的实现等等。这类偏计算类的软件,开发难度是最低的,有一定的编程能力,就可以开发出来。

2、中间的图形类

除此之外,工程软件,还有画图类(CAD),就像题主提到的solidworks,同类型的还有著名的catia、autocad等等。这类软件,主要是图形显示方面的操作。这部分CAD软件的开发,难度要稍微提高一点,这里面涉及到了计算机图形学的内容,除了编程能力之外,还需要相当扎实的相关专业知识。当年我学《计算机图形学》的时候,用C语言编写曲线,也费了老大的劲了。

3、顶层的工程类

如果说,前面两类软件,一类是底层的计算,一类是图形的显示,那么第三类就是真正的工程计算。这一类软件非常众多,不同的行业都不尽相同。在机械相关行业,有限元软件就是典型的工程计算软件。它不仅仅要求底层的代码编写,中间的图形显示,最重要的是工程计算的算法,这部分内容,没有学过力学是完全不可能搞出来的。算法是有限元软件的核心:达索旗下的Abaqus有限元软件为何能够起步慢但是发展快,根源就在非线性的计算能力是其他同类有限元软件不可能达到的。

4、目前商用工程软件的高度——以有限元软件为例

有限元最早是NASA为了航空航天开发出来的一套软件,通过这套软件,可以设计出更加轻便但是足够结实的飞机和火箭。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早期的那种纯粹的结构分析,早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研发能力。现在的有限元软件,除了传统的静力学分析之外,还有模态分析,随机振动分析等等。如果说这些分析也仅仅都是纯力学分析,那么考虑电磁场、温度场等其他载荷对结构的影响就更加复杂了,算法实现的难度是几何级别的。

以Ansys为例,它能够处理的问题包罗万象,甚至可以说,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涉及不到。在仿真领域,Ansys本身就是以应用范围广而著称。

另外,学术在不断的发展,一些学者发表出来的论文,采用了新算法,可以实现更快更准的计算。那么,这些软件巨头,就会把算法买下来,用于下一版本软件的更新。实际上,ABAQUS软件就是如此,最早期,软件本身就是一个博士生弄出来的算法。

由此可见,无论是软件的功能、还是软件的核心算法,都不是短期可以完成的。想要达到现有主流软件的水平,至少10年的时间。然而,主流软件不会等你。

5、借鉴之处

市场上主流的商用软件,其实都不是完全自己开发出来的,可以说是资本运作的结果。它通过不断地吞并,来壮大自己。比如,Ansys之所以功能如此齐全,就在于它不断地吞并其他小软件,将其整合到自己的体系之中。

另外,这些企业也不会只把鸡蛋放在一个笼子里,多头并进才是生存之道。比如下图是达索公司的产品,它不仅仅有有限元的仿真软件,还有画图的cad设计软件,空间规划软件等等。

在有限元领域,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同类软件不少。为了争夺市场,必须有自己核心的内容,这个内容就是算法。正如前面所述,这些软件拥有商,都在时时关注着最新的科研动态,一旦有较好的合适的算法,立马像鲨鱼闻到了血腥味,买断新算法的版权。这不仅仅需要耐心,更多的是需要经费支持。

6、总结

工程软件与其他软件不同,它不是仅仅依靠编程能力就可以实现的,还需要计算机图形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需要工程专业相关的专业知识,比如力学。而同时具备相关知识的人,可以说是几乎不存在。必须依靠一套管理体系,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才可以。想要短期内,追赶上现有工程软件的水平,非常困难。

如果想快速发展自己的软件,资本化运作或许是个可行的方案。

有人觉得推翻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已经开始进入倒计时?

对于科学的误解

我们常常会在网上看到各种否定科学理论的论调,尤其是否定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甚至还有些人提出“自己的理论”。当然,我这里并不是说科学不能有质疑,也不是说不可以有自己的“理论”。但问题的关键是,很多所谓的“很懂科学”的人,做的尽是一些很不科学的事。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一点,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范式,即使你要否定,也得按照规则来,一板一眼,而不是连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都没搞懂,就要开始盲目否定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其次,我们来对比一下,现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20世纪的两大支柱,但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方程被否定了么?

没有!初高中生,包括一部分的大学生都要学习牛顿力学和电磁学理论,难道我们在学校学的都是错误的物理学知识?显然不是这样。

2011年8月5日,美国宇航局发射的朱诺号,从轨道,到探测任务都是基于牛顿力学建立起来的,2016年,朱诺号到达预定轨道时,只与理论计算相差了一秒。也就是说,这个精确度达到了5年多只差一秒的水平。

这种恐怖的精度不仅体现在航天器上,还体现在预言上,海王星其实就是科学家仅仅依靠笔和纸利用牛顿力学就算出来的,而不是观测得到的。

因此,我们会发现,如今的主流理论,牛顿力学、麦克斯韦方程、相对论、量子力学,他们能够被主流科学家界所接受,就是因为它们和实现观测的结果实在是太匹配了。也就是说,如果你要质疑或者否定这几个理论,实际上你是在质疑300多年来,天文学家,实验物理学家是不是手抖,把数据都给观测错了,也就是说,你其实是在跟客观现实作对,而不是在跟理论作对。所以,其实科学理论的发展压根不是否定,而是兼容,只有不懂科学的人才天天想着否定这种事。为什么这么说呢?

科学发展的正确姿势

如果我们放眼整个科学史的发展,你就会发现,科学的发展其实是紧跟着观测水平的发展。牛顿时期,他们所能够看到的尺度是宏观低速下的尺度,范围也仅仅局限在太阳系内。而牛顿其实就是基于这些物理学现象提出的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

到了近现代,人类科技水平逐渐可以观测到更大尺度和更小尺度的物理学现象了。比如,在小尺度上,卢瑟福就找到了轰击的方式探究原子内部的情况,而云室可以观测粒子的运动情况。

后来,科学家还发明了对撞机,其实原理类似于卢瑟福的实验装置。

在许多的实验现象的堆积之下,科学家先建立了量子力学和而后又建立粒子物理标准模型。这是一个描述亚原子尺度的物理学现象。而牛顿力学在这个尺度下误差是极其大的,根本无法使用。

而在大尺度上,随着天文学仪器的更新迭代,同时人类对于高速以及引力巨大的场景的观测,科学家发现,牛顿力学在这些大尺度下也都出现了非常大的误差。而相对论恰恰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失。

而与此同时,牛顿力学在宏观低速下是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近似解,两者的差异在小数点后15,16位才体现出来。因此,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实际上兼容了牛顿力学,而不是否定了牛顿力学。

未来的理论,其实只会诞生在更大和更小的尺度,而且它们能够成立的条件就是兼容已有的理论,比如,在小尺度上,它一定得能够兼容量子力学,在大尺度上,它一定得能够兼容相对论。(毕竟,两者都已经非常精确地描述了各自尺度下的物理学现象。如果新的理论连已有的物理学现象都解释不了,又如何才能成立?)

索尼psv功能?

psv是索尼2011年底推出的次世代高清掌机,拥有5寸高清大屏,前后双触屏设计,是目前性能最强的掌机,现在一般售价是1200元,国内买到的港版和日版都是原装的,现在还没有水货,目前没有破解,而且最近两,三年都很难破解,因为索尼一直在快速更新系统psv使用的专用的游戏卡带,跟上一代掌机psp的umd碟比起来,卡带读取速度快,容量大,机器设计容易等等好处,psv记忆棒也叫内存卡,主要是用来下载游戏,dlc内容,补丁,以及用来保存游戏存档,相片,视频等等内容,大部分psv游戏必须插内存卡,否则无法游戏,不过2000型psv例外,因为内置1G内存psn是索尼为PS系列主机提供的网络,在那里可以花钱从psn商店购买下载版游戏,dlc内容等等,也可以免费玩会员游戏,总之,登陆psn就能享受丰富多彩的各种服务游戏方面,如果LZ喜欢RPG大作的话,可以试试,女神异闻录4黄金版,FF10,FF10~2,闪之轨迹,秋叶原2,等等因为都是中文版如果喜欢动作游戏,可以试试灵魂嫌祭SSD,胧村正,伊苏,龙之皇冠,战神等等如果喜欢FPS射击游戏,可以试试杀戮地带,中文版,网联的话,很耐玩如果喜欢SLG战略游戏,可以试试第三次机战Z时狱篇,另外,工作室系列,无双系列都挺好玩的当然,一切由LZ自己决定,因为每个人的喜好都不一样,LZ可以先去看看相关游戏的视频,满意再买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