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 文远,董卓进京的时候张辽高顺几岁了

2023-06-23 04:00:05 133阅读

张辽 文远,董卓进京的时候张辽高顺几岁了?

中平六年(189)汉灵帝死,汉少帝刘辩继位,外戚何进辅政。大将军何进和司隶校尉袁绍合谋诛诸宦官,不顾朝臣反对私召凉州军阀董卓入京。张辽(169-222),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城区大夫庄)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高顺(?-198),中国东汉末年将领,吕布帐下中郎将。

所以董卓进京的时候张辽20岁,高顺的能力资历在吕布帐下都是较高的,约30岁。

张辽 文远,董卓进京的时候张辽高顺几岁了

张辽告诉关羽三便是什么?

张辽道:“听我说啊。你死有三罪;生,还有三便。你现在是身陷重围,走投无路,不如暂时归降曹丞相,待将来打听到刘备下落,再投奔他不迟。如此,便是生有三便:第一,可保二位嫂夫人平安;第二,不负当年桃园之誓;第三,可留下英雄之身,匡扶大汉。”关羽沉思许久,正声道:“文远兄三罪三便之说,有道理。但我也有三约,如果曹丞相同意,我立刻解甲。如果丞相不同意,关某宁肯负三罪而死!第一,我只降汉帝,不降曹操;第二,请曹丞相善待两位嫂嫂;第三,关某一旦得知刘备下落,无论他在天涯海角,我都会立刻投他而去。以上三约,缺了任何一条,我万万不降!”

三便三约说的很清楚了,隐含了三罪,不讲明也很清楚,反映了张辽说话的艺术:

一罪:长兄为大,长嫂如母,保全不了兄嫂即为不孝;

二罪:身死则违背当年桃园结义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为不义;

三罪:身死不能匡扶汉室,报效国家,是为不忠。关于二三谁是忠谁是义看个人理解

张辽为什么要投降曹操?

因为张辽本是吕布手下,吕布被杀后,他失去靠山,只好投降曹操,而曹操在当时也是个一代雄主,曹操是大汉丞相,代表了朝廷又是攻打徐州的总指挥。

曹操砍完吕布之后看张辽笑道此人好生面善,张辽说了一句只恐当年这火没把你烧死,把曹操气的要杀他,最后刘备求情,曹操又笑着亲释其缚,说文远忠义之士吾戏耳,最后张辽很感动,遇见了明主,所以投降了。忠于明主才叫忠义。

面如紫玉目若朗星是形容哪位名将?

张辽。张辽简介: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三国时曹魏名将。面如紫玉,目若朗星。先为吕布部将,曾多番令曹军陷于苦战,其武勇连关羽亦甚称道。后吕布丧于白门楼,曹操经刘备、关羽劝说,待辽以上礼,张辽遂降为曹家将。

扩展资料张辽出生于并州雁门郡马邑县,其家乡位于汉朝的北方边陲,人习戎马,畜牧於野。张辽本是聂壹(马邑之谋的发起者)的后人,其家族为了避怨而改为张姓。张辽出生时,塞外的胡人已经在檀石槐的统治下而变得非常强盛。因此,张辽所在的雁门郡经常遭到胡人的杀掠洗劫。熹平六年(177年),雁门郡的军民曾与一些匈奴人联合反攻檀石槐,却大败而还,死伤惨重。张辽自幼就经历了大量的边塞战乱,少年时便成为雁门郡的郡吏。

鲁肃和张辽身份?

鲁肃和张辽都是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鲁肃属于东吴的文臣,张辽属于曹魏的武将。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定远)人,东汉末年战略家、外交家、政治家,孙吴势力著名的将领,为孙权策划未来战略蓝图《榻上策》。197年,因向孙权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而得到赏识。208年,大败曹军于赤壁,奠定三国鼎立格局。210年,接替周瑜职务并力劝主公孙权让刘备督导荆州,从而减少东吴防线压力。215年,与关羽谈判,促成湘水之盟。217年去世,孙权亲自为其发丧,诸葛亮亦为其发哀。

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早年在辗转群雄势力,恪尽职守。曾亲自劝降昌豨,攻袁氏而转战河北,驱逐辽东大将柳毅,平定新军叛乱,击灭陈兰、梅成。此后,驰骋江淮,在215年的合肥之战中,令东吴军队全都披靡溃败。其后,再次击破孙权、凌统、甘宁等人,威震江东。222年,抱病击破吴将吕范。同年在江都病逝,谥刚侯,享年54岁。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