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掠梦魇,明成祖朱棣为什么放弃应天府的基业
劫掠梦魇,明成祖朱棣为什么放弃应天府的基业?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这是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解放南京时所做的七律——《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这里面的“虎踞龙盘”指的就是南京城的地理形胜,典故有如下记载:
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特指当时东吴都城南京),因睹金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吴录》,晋朝,吴勃著作)
这是诸葛亮看到当时的南京地形地貌后对这座城市的地理风水评价,也就南京是“虎踞龙盘之地”,是可以作为王朝都城的地方。
南京被称为十三朝古都,分别是: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南吴(西都)、南唐、南宋(行都)、明、南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
诸葛亮说的没错,南京确实是建都的好地方,不过有一个大缺点,在这里建都的王朝存在时间都比较短,也绝少有统一全国的王朝存在,明朝、中华民国例外,明朝很快迁都北京,中华民国则被新中国取代了。(明朝南京城城墙图,圈中为皇城,被称作“虎踞龙盘之地”)
一个王朝想要长治久安,王朝首都的选择是一个大事,这关乎一个国家的国祚。
朱元璋迁都的考量。朱元璋其实早就想迁都了,其主要原因是为了大明朝的长治久安。明朝建立之后,淮河以南的区域的发展迅速,而传统的中原地区则发展并不快,这对王朝的发展极度不利。
中原地区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天下粮仓之所在,包括现在的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北部、安徽北部等地区。只要稳定了粮食生产,王朝必然是稳定的。
而明朝建都南京导致南北方发展失去平衡。如明朝初期的科举中,南方人才辈出,而北方很少有人中进士,长此以往最终会传导到社会经济之上,导致南北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变乱顿生,明朝的末年的北方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就为明朝敲响了丧钟。在科举制度上,朱元璋有意打压南方科举人员,增加北方考生中进士的数量,但是治标不治本,必须通盘考量。朱元璋的判断是正确的,必须迁都。
朱元璋迁都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地方,凤阳、开封、西安、洛阳,西安、洛阳是古都,历来为很多统一王朝统治者所钟爱,开封是北宋的国都,凤阳是朱元璋的老家。
考察了这几个地方之后,朱元璋还来不及进行政治讨论,先是1392年太子朱标去世了,六年后1398年他自己也挂了,迁都之事也就此搁浅了。
迁都问题宜早不宜迟,一旦形成巨大的京城周边既得利益集团,迁都就会成为泡影。很多既得利益者只考虑自身利益,基本不考虑明王朝的整体利益,进而阻止王朝迁都。赵匡胤迁都洛阳搁浅,就是既得利益集团太庞大而终止的。(明代北京城图)
朱棣迁都北京只是延续朱元璋迁都的治国理念。朱元璋在西北、正北、东北地区安排了众多的军事力量,用来防御蒙古军队的侵袭。而朱元璋选择的国都在基本都在中原地区,居中展望全国,也可以称之为上上之选。
朱棣真的是“天子守国门”吗?其实这事也即是说说而已,如果是天子守国门,他那么拼命北伐是为了什么?无非是拓展北京的战略生存空间,让国都置于敌人的攻击之下是那个皇帝也不愿意看到的。
靖难之役的成功为朱棣迁都带来了天赐良机,朝中的反对派基本上被清除了,迁都的阻力虽然不小,但已经不足道哉。
1403年,朱棣在登基之后就开始迁都的计划,将北平升级为陪都,设置北平府,后改为顺天府,和南京应天府遥相对应。
1406年,仿照南京故宫开始营造北京的皇宫和北京的城墙防护,这也就是朱棣决心迁都了。朱棣并不断的疏通北京周边的运河,接通大京杭运河的水路通道。(大运河沟通北京是迁都的前奏,会通河、通惠河在朱棣时期被修复沟通)
1412年,朱棣召集群臣商议迁都北京一事,结果有不少反对者提出反对意见,反对者或被免职、或被严惩,再也没人敢反对迁都之事。窃以为,朱棣已经就迁都一事进行了内部协调,达到了初步共识,那些反对者大都是既得利益集团的代表,也是“悍不畏死”的主。扫除政治上的障碍之后,朱棣在这一年正式修建北京紫禁城。
朱棣迁都的主要原因也就三大点,其他都是细枝末节问题,不足为论。
第一,迁都北京能够更好的控制明朝全国的政治局势。
俗话说,得中原者得天下。北宋灭亡之后到明朝建立之间的250多年间,少数民族控制中原地区。中原地区的得失关系到一个王朝的命运,每一个有志的皇帝都会极力控制中原地区,朱棣迁都就是基于此种理念而做的决断。
朱元璋、朱棣父子的政治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第二,防御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
其实这个原因也是王朝控制中原政治理念的延续。北方游牧民族一般走这样的路子,不断的骚扰、侵略中原王朝,夺取人口和财物,如果可以还扩张领土。通过以上操作不断壮大自己,然后时机成熟的时候进军中原,建立王朝。
几乎中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占据中原建立王朝都是走这样的路子。
朱棣迁都北京就是将政治经济核心转移到华北地区,军事力量集中在北方边境,防御外地入侵。一方面可以有效调度各军事力量,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控制王朝的军队。至于其他地方发生变乱,对王朝来说一般造不成致命的损害。
历史事实也证明,明王朝最大的威胁来自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先是蒙古,后是后金政权,最终被清王朝灭亡。(明朝奴儿干都司指挥使司形势图,1411-1434年,朱棣之后的皇帝不断收缩,撤销这一指挥使司,采取羁縻政策管理)
第三,迁都北京有利于发展北方。
北方自明朝创立的过程之中,民众凋敝,百废待兴,建都北京有利于整个北方的经济发展,更加有利于对北方地区的开发。
朱棣意图彻底击败蒙古,然后大力发展长城以北地区,尤其是东北地区,这些地方地广人稀,发展潜力巨大。
基于以上的原因,朱棣不停的征讨蒙古,先后在1410年、1414年、1422年、1423年、1424年进行北伐。但是蒙古人就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始终难以被完全击溃。
不过朱棣的努力没有白费,整个东北地区几乎都在明王朝的统治之下,在东北设立了奴儿干都司指挥使,管辖现在东北三省及其周边地区。
无奈朱棣的子孙并没有他的雄才大略,奴儿干都司于1411年设立,1434年就被明宣宗朱瞻基撤销。设若明朝后世君主努力经营东北地区,何来后金(清朝)灭亡大明朝呐?
至于其他诸如朱棣害怕建文帝复辟大都可以看做细枝末节的问题,不足为虑。
都是明朝朱棣之后的那些守成之君、昏庸之主为自己的王朝灭亡埋下了祸根呐!蒙古帝国为什么不能征服印度?
回答这个问题有点难。主要是因为有点复杂。成吉思汗也就是蒙古黄金家族组织的蒙古大军西征,前后有三次。第一次西征花剌子模。第二次,远征罗斯公国等中东欧地区。第三次,西征到中东阿拉伯半岛。之后,蒙古大汗死,为了争夺汗位,西征就停止了。蒙古帝国的疆域基本固定了。那时的蒙古大军没有南征,也就没去过印度。
但察合台汗国的都哇在位期间,他觊觎忽必烈的统治。曾占领了伊利汗国的哥疾宁(今阿富汗加兹尼),并以此为基地,准备远征元朝,在此之前,都哇先后数次远征印度,并进入旁遮普和信德等地大肆掠夺,为远征元朝做准备。因此,都哇在哥疾宁和印度均未建立起自己的统治。
1298年,都哇在经过精心准备后,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攻击了驻守于金山一线的元朝军队,俘杀守将汪古部首领阔里吉思。随后1301年,都哇、窝阔台汗国海都的联军与元朝的远征部队大战于帖坚古山(阿尔泰山与札卜哈河之间),结果元军取得大胜。都哇中箭受伤,海都亦受伤致死。都哇与海都之子察八儿被迫向元成宗请和,重新承认元朝皇帝的宗主地位。在这个历史事件中蒙古大军算是进入了一次印度,但没有建立统治。
真正在印度建立统治的是突厥-蒙古混血的帖木儿汗国的所谓皇族的一支建立的莫卧尔帝国。可除了血源有点蒙古血统以外,这个莫卧尔帝国没有蒙古人的一点影子。下面给大家简单科普一下这个莫卧尔帝国:
1526年在印度建立的莫卧儿帝国中的,莫卧尔即蒙兀儿的谐音,是中亚地区接受伊斯兰文化的蒙古人后裔的自称,也称为突厥-蒙古人或突厥化蒙古人,混血种族。也是已接受了高度伊斯兰文明的蒙古后裔突厥农耕居民对游牧民的蔑称,但是不能说莫卧儿王朝是蒙古人建立的,就像阿拉伯数字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莫卧儿帝国是由帖木儿后裔巴布尔建立的,帖木儿严格来说是突厥化的蒙古人,源于蒙古巴鲁刺思部,并非成吉思汗后裔的黄金家族,其得势之后也只能编造家世,追溯祖先为成吉思汗部将哈剌察儿,曾有其约定和成吉思汗后裔交替执掌天下的传说,由于黄金家族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帖木儿终生未能称汗,而是称大异密(埃米尔),挟天子(傀儡汗)以令诸侯,只是娶了成吉思汗家族的妻子。帖木儿死后,由于突厥的分封继承法,其帝国四分五裂,分裂成若干帖木儿子孙统治的小公国,莫卧儿创始人巴布尔正是诞生于其中之一的费尔干纳,他的母亲即成吉思汗后代中察合台系的羽奴思汗的女儿,因此,巴布尔有帖木儿和成吉思汗两大征服者的血统,但是就本人来说,他是一个有学养,受波斯文化影响的突厥人,会波斯、察合台等多种语言,在他的自传(巴布尔回忆录里,用察合台语写作)他对蒙兀儿人持蔑视的态度,认为他们是强盗。巴布尔幼年时丧父,其后他的王国又被帖木儿其他后王以及北面游牧的月即别人(乌兹别克)先后占领,他也像刘备一样颠沛流离,多次努力复国,但是最终失败,多年的磨难没有白费,他凭借勇敢和先进的战术(火器),以喀布尔为基地,多次进攻印度,最终得手,旋即离世,其后代巩固并扩大了莫卧儿帝国的统治,但其后继君主并未遵循蒙古人的习俗称汗,而是称帕的沙(皇帝)。由于印度本土居民对蒙古时代察合台汗国的多次入侵记忆犹新,因此也对来自西北的巴布尔等入侵者称为莫卧儿,尽管巴布尔自认为是察合台人而不是落后的蒙兀儿人。这就是莫卧儿王朝和蒙古人征服的关系,莫卧儿王朝是一个地道的突厥人建立的波斯宫廷文化的王朝,而创始人只是母系来自蒙古成吉思汗家族。
综上所述,帖木儿汗国的突厥-蒙古混血人建立的印度莫卧尔帝国,跟传统意义的蒙古大军不是一回事。事实上帖木儿汗国的建立就是在反抗蒙古人统治基础上的。主要理由:一是这些突厥-蒙古混血人信奉伊斯兰教,服饰也与传统蒙古人不同,生活习惯也不同;二是,突厥蒙古混血人反抗蒙古上层的统治,帖木儿就是反蒙古起义中脱颖而出的;三是,作战方式不同,帖木儿后裔巴布尔的军队更像阿拉伯军队的作战样式,不再只是骑兵了,还包括战象,火炮,火枪等武器。这下大家清楚了吧。蒙古大军进入印度是不存在的。进入印度的是突厥-蒙古混血人,他们用的不是传统的蒙古骑兵,而是阿拉伯风格的军队。
帖木儿汗国(帝国有点夸张了)
来自日本的地图,莫卧尔帝国跟明朝一样大
看这矮胖的莫卧尔帝国军人
莫卧尔帝国军人(还有点蒙古后裔的样子)
lol梦魇恶咒亡魂魔腾多少钱?
1永恒梦魇魔腾普通皮肤 劫掠梦魇 价格:3900点卷 2永恒梦魇魔腾普通皮肤 蓝焰梦魔 价格:6900点卷 3永恒梦魇魔腾普通皮肤 幻影梦魔 价格:3900点卷 4永恒梦魇魔腾传说皮肤 上古战魂 价格:12900点券 5永恒梦魇魔腾限定皮肤 鬼影重重 价格:5000点劵 呼,够清楚了吧
我的世界触发劫掠为什么没劫掠者?
有这几种可能,第一个是触发型列的时候,刚好网络卡了,这种需要等一会儿或者检查、更换网络。
第二个是地形原因,在村庄下面,可能有一些巨大的坑洞,劫掠者刚好刷到那里,这种的话解决比较麻烦,建议换个村庄。
第三个是在触发去劫掠之前,前面还有一次劫掠没打完,还剩了一个或者几个劫掠者,而这些劫掠者,刚好在一些比较隐蔽的地方,这样buff也能触发,但是没有什么用,劫掠者只有上一次留下的那几个。
疫情面临第二波爆发?
预计5月末印度将成为亚洲最大感染国,最近印度确诊数翻了28倍,俄罗斯疫情增速创新高,新冠病毒面临二次爆发
新冠疫情迅猛蔓延,全球累计确诊榜和累计死亡榜排名,也发生了变化。一些率先爆发疫情的亚洲国家防控得当,目前已呈可控态势。此外,俄罗斯和印度等国,因短期确诊人数激增,陷入至暗时刻。
印度,也处在疫情爆发的边缘,无疑是影响亚洲疫情未来方向的最大不确定性因素之一。过去的1个月,印度确诊翻了28倍,是亚洲增速最快的国家。因人口基数大、密度高,卫生条件差,外界对于印度疫情很不乐观。有分析指出,印度疫情曲线波动起伏剧烈,但总体仍呈攀升局势。按目前发展趋势,预计5月末印度将成为亚洲最大感染国。还有预测认为,疫情一旦彻底暴发,印度或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单独疫区。
根据很多卫生机构的推测,印度目前感染人数可能已经数百万了,只是印度没有检测这些病患而已。世界近百年历史中几次大规模传染病爆发,全球死伤最惨重的地方,都是印度。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印度目前也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前1%的人口拥有印度全国财富的60%以上,而全国一半以上的穷人仅拥有全国财富的4%,印度还有近3亿的人口,连温饱都难以维持,处于极度赤贫状态,生活在极度缺乏卫生设施的环境中,所以网友戏称,印度是一亿人正常人加十亿牲口组成的国家。
而根据新华社的报道来看,4月1号,位于印度孟买的塔拉维贫民窟就已经发生首例因感染新冠病毒而逝世的患者,然而截止到4月28号,印度媒体声称该贫民窟目前累计确诊病例只有300例,至于监测人数则没有具体公布,现在的问题是不怕印度患病人数激增,就怕他既不检测,也不对外公布,未知的感染扩散才是最恐怖的,有专家推测,现在印度感染人数可能跟美国一样,已经突破百万了。
当然,这一场新冠肺炎疫情中,也有人认为印度根本没有什么大规模疫情,印度官方的感染人数的通知无误,毕竟是个民主国家,也有人认为对基层控制力薄弱的印度政府而言,不能指望他能够汇报出啥真实消息,而且印度每天的检测总人数才一两千人,其中90%还都是为有钱人做检查,印度实际已经大爆发了,只是在憋着一个王炸等待着合适的时机打出来而已。
无论如何,不管对应俄罗斯还是印度国家来说,这都是一场悲剧和灾难。
对于他们的遭遇,我们无须贬低,也不必幸灾乐祸,不为别的,这也是为了我们自己,最后让我们一起祈祷世界能早日战胜这场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