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证券神通版,为何排名竟在观音之上
大通证券神通版,为何排名竟在观音之上?
在《西游记》中,观音菩萨是唐僧取经计划的推动者,她指引孙悟空保护唐僧取经,并经常在他们遇见危难时出手相救。
然而,当唐僧取经成功后,他与孙悟空都成了佛,而观音菩萨却仍是菩萨。大家都知道,在佛教体系中,佛的等级比菩萨更高。那么唐僧、孙悟空的等级为什么会在观音之上呢?
其实这涉及到佛教中佛与菩萨的不同定位。
佛的意思是“觉者”,是智慧圆满的人,已经进入了无余涅槃的境界。也就是说,佛是不存在于我们这个物质世界的,而是在涅槃世界之中。
菩萨的全称是“菩提萨埵”,意思是“觉悟众生”,指的是大乘佛教中普度众生、利益众生的人。因此菩萨是居住在我们这个世界中的,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无量的众生。
佛教认为,观音菩萨虽然是个菩萨,但他在过去无量劫中早已成佛了,佛号“正法明如来”。但是,观音菩萨为了济度一切众生,所以倒驾慈航,示现菩萨之身,就像中央干部下基层扶贫一样。
在普通人看来,佛比菩萨更高级。但是在菩萨眼中,佛和菩萨,和众生,都没有什么差别,所以不存在谁更高级的问题。很多菩萨都已经具有了佛的功德,但他们为了普度众生,所以选择示现为菩萨身。比如地藏菩萨,虽然具有佛的功德,但是他发下大誓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因此他一直没有成佛,而是在地狱中普度众生。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梦露居士,阅读更多有趣文章。
射雕英雄传提到的中神通王重阳?
金庸武侠里有许多对情侣,要么性格互补,如郭靖黄蓉,一个憨厚老实,一个机智俏皮;
要么正邪殊途,如张翠山殷素素,一个是武当少侠,一个是魔教妖女。
可要说是真正的神仙眷侣,非这一对莫属。
那就是林朝英跟王重阳。
他们一个是古墓派的开山鼻祖,一个创立了全真教。
郎才女貌,势均力敌,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在《神雕侠侣》中,这两位是神一般的存在。
虽然并未正式出场,但却借由他人之口,刻画地入木三分。
最先揭开这层神秘面纱的,是丘处机与郭靖。
彼时,郭靖送杨过去投身全真教门下。
在终南山下发生了一起误会,李莫愁为了夺取掌门之位,故意在江湖散布谣言,让武林人士前来古墓派比武招亲。
全真教弟子以为郭靖就是来打小龙女主意的,经过了好一番打斗。
丘处机为了解开郭靖心中的疑惑将他带到了山峰绝顶,那里有一块大石,上面写着一首诗。
“子房志亡秦,曾进桥下履。佐汉开鸿举,屹然天一柱。要伴赤松游,功成拂衣去。异人与异书,造物不轻付······”
而这首诗的前面八句,正是出自于林朝英之手。
至此,一段尘封了几十年的爱恨情仇,在丘处机的娓娓道来中,被逐一还原。
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
当年华山论剑,王重阳夺得天下第一。
可在此之前,他曾经遇见过一位武功才学均超过四大宗师之人。
她就是林朝英,一位貌若天仙又满身武艺的传奇女子。
故事的一切,还要从王重阳年轻时说起。
他少年成名,文武双全,很快就名声鹊起,成了纵横江湖的盖世英雄。
那时候的侠之大者,都有一腔强烈的报国之心,王重阳也不例外。
他愤恨金兵入侵,揭竿而起奋勇抗敌,也曾建功立业。
可奈何金兵气势日盛,大宋将士伤亡殆尽。
王重阳自感大势已去,又不愿与金贼同存于青天之下,故回到终南山建立古墓,自称“活死人”,从此不肯踏出半步。
在刚归隐的那几年,王重阳的同袍旧部与故人好友都前来劝说,邀他出古墓再干一番大事业,可他早已心灰意冷。
直到第八年,有一个叫林朝英的姑娘,来到古墓门外百般辱骂,连激七天七夜,终于把王重阳给逼出来了。
王重阳原本被骂的狗血淋头,气急败坏想出去争论一番,可一出古墓之门见到的却是一个明眸皓齿巧笑倩兮的姑娘,顿时恍然大悟,自知她也是处于一番好心,不愿自己的一身才干埋没于暗无天日之中。
从那时候起,两人便化敌为友,携手同闯江湖。
一个是侠骨柔情的英雄,一个是貌美聪慧的侠女,两个人都是文武双全,才智卓绝,在一起不仅志同道合,还能势均力敌。
试想,这样天造地设的一对,又怎会擦不出爱情的火花呢?
林朝英虽然心高气傲,但对于王重阳却是情真意切,两人之间的争斗打闹,其实更多也只是她亲近他的一种方式罢了。
而王重阳呢?
其实他也早就看出了林朝英对自己的那点情义,只不过碍于邦国大业,总是有种“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感慨,哪还有什么心思去谈儿女私情?
若是换做寻常女子,知道自己的心上人志存高远,要么黯然离去,要么默然相守。
可林朝英是谁?
她品貌一流,才学过人,武功盖世,放眼神州四海,皆是不可多得的良配,凭什么王重阳意兴阑珊,总是装聋作哑?
她心里不服气,怎么办呢?
那个时代的人,没有什么是一场比武决胜负所解决不了。
如果有,那就来两场。
林朝英跟王重阳就是如此。
第一场在终南山上比武,原本王重阳武功略胜一筹,只不过有心忍让,于是过了几千招,两人也是胜负难分。
武斗不行,那就比文吧。
林朝英同意了王重阳的提议,却在次日黄昏比试之前,立下了一个赌约。原著里这么写道:
“你若得胜,我当场自刎,以后自然不见你面。
我若胜了,你要就是把这活死人墓让给我住,终生听我吩咐,任何事不得相违;
否则的话,就须得出家,任你做和尚也好,做道士也好。
不论做和尚还是道士,须在这山上建立寺观,陪我十年。”
其实,林朝英很聪明。
她知道王重阳对自己也有情义,断然不会看着自己当场自刎。
所以她提出要他让出活死人墓,并且终生听她吩咐,换一种意思就是要跟他结为夫妻。
对于一个有才情又骄傲的女子来说,这已经是表白的最高境界了。
可她聪明反被聪明误,前两条约定明明已经将王重阳的后路给堵死了,却又偏偏在后面给他指了另一条路。
于是,当她耍小心机在石块上写下那八句诗,赢了这场比试后,王重阳二话不说就搬出了古墓。
第二天当即在附近盖了一个小道观,出家做起了道士。
看着王重阳宁可出家,也不愿娶自己为妻。
那一刻,林朝英心如死灰,她是赢了他,可却输了全世界。
经此一役,二人心存芥蒂。
王重阳刚开始甚是不忿,但也只能苦心修炼,创立全真教,后来竟也大彻大悟,成了一代宗师。
而林朝英备受打击,明白感情之事勉强不得,在古墓里苦心钻研,创立出《玉女素心剑法》,最终郁郁寡欢,孤独终老。
直到很多年以后,曾经在全真教门下拜师学艺的杨过在古墓里见到林朝英的画像,那时候她已经被尊称为“祖师婆婆”了。
那年长女郎眉长入鬓,眼角之间隐隐带着一层煞气,杨过向她多望了几眼,心中自然而然的大生敬畏之念。
小龙女指着那年长女郎道:“这是祖师婆婆,你磕头吧”。
画中的林朝英是如此年轻貌美,可她却在最美的年纪里,选择为一个人苦守终生。
那也是杨过与小龙女第一次隔着时空跟林朝英寂寞的灵魂相遇。
后来,他们两人又突破世俗礼教,在王重阳的画像前拜堂成亲。
不得不说,金庸的确是一个言情高手,林朝英跟王重阳的感情是《神雕侠侣》的一条暗线,也是一种衬托。
最令人唏嘘的,恐怕是那一幕······
杨过与小龙女拜堂成亲的当晚,回到古墓里,翻出了林朝英的一个箱子。
里面放着珠镶凤冠,金绣霞帔,红缎衣裙,虽然隔了几十年,却依旧灿烂如新。
还有那些珠钗玉镯,金银首饰,样样都是极尽华美,显然是花了一番心血。
每当看到此处,不禁心酸泪目。
嫁衣还华美如斯,伊人却已香消玉殒,那些痴痴等待的岁月,那腔殷殷期盼的热诚,究竟备受了多少煎熬?
那个如花美妙的女子,又是如何在这死气沉沉的古墓里,将丝丝深情寄托在那一招一式里,“浪迹天涯、花前月下、清饮小酌、抚琴按箫、彩笔画眉、松下对弈、西窗夜话、柳荫联句、分花拂柳、如影相随······”
这些全部都是她希望能与王重阳共同去经历的事,她沉寂在能与他琴瑟和鸣的旖旎风光里,在幻想与现实中穿梭,也在冷清与寂寥中湮灭。
在自将萎谢之际,她立下誓言:“除非有一个男子心甘情愿为你死,否则终身不得离开古墓。”
或许,她期盼了一生,也等待了一生,终于明白“爱”远比“被爱”要痛苦得多。
所以,她要求弟子要少思少念,少欲少事。
只有心不动,才不会痛。
她用自己的一生痴情与半生凄凉,告诫后世女子,如果非要谈一场恋爱,也必须是男子爱到不顾生命,才能款款付出真心。
纵观林朝英与王重阳的这段感情,没有情敌之争,不带家国仇恨,甚至也没有遭到外界的任何反对之声,可为什么却偏偏不能修得圆满呢?
恐怕也只能怪他们两人,一样的骄傲,一样的清高,一样的聪明,一样的不服输。
最致命的是,不懂得如何去争取,也不懂的如何去经营。
从王重阳的角度来说,他对林朝英未尝没有动过心。
两人能够携手闯荡江湖,脾气秉性肯定是能够融洽的。
林朝英遗留的那个箱子里,除了有嫁衣和珠宝,还在最底下藏着王重阳写给她的书信。
上面那一声声“英妹”,无不寄托着他的关切与情义。
虽然在信中大多都是讲国家大事讲军情紧急,但倘若不是对她有着肯定与信任,又怎会将一个男儿的满腔情怀展现于此。
其中有一封还写到:“比闻极北苦寒之地,有石名曰寒玉,起沉疴,疗绝症,当为吾妹求之”。
后来也证实,这寒玉确实给王重阳求来了,被林朝英制成了寒玉床,用来练功疗伤。
只可惜,对于王重阳这样一个生逢乱世又才华横溢的男子来说,心里装的东西太多了,家国天下是他的情怀,金戈铁马是他的责任。
爱情呢?恐怕只是奢侈品。
他确实动心,但却不可能为之倾尽全心。所以,他放弃与林朝英厮守终老,宁愿去开山立派。
林朝英这样的女子,也绝不愿意将就,更不愿意被看轻。
她得到了古墓,但却失去了他。她的骄傲不容许她再去强求,也只能在寂寥之时,默默穿上那一袭嫁衣。
关于两人的遗憾结局,金庸做出了解释:“二人武功既高,自负益甚,每当情苗渐茁,谈论武学时的竞争便随伴而生,始终互不相下”。
林朝英出处争强好胜,或许是为了引起王重阳的重视。
可王重阳的胜负之心却从未止息。
在林朝英去世以后,王重阳潜入古墓去祭拜。
本来是念及旧情,悲从中来,痛哭一场。可当他看到石室里留下的《玉女心经》,一招一式都专为克制全真剑法而创,当即心如死灰,大步而去。
他竟然独自在深山结了一间茅屋,三年足不出户,静心钻研这《玉女心经》的破法。
后来他参加华山论剑夺得天下第一,拿到了《九阴真经》,并从中参透了破解之法。
竟然又潜入古墓,留下了“重阳一生,不弱于人”的宣言。
倘若林朝英泉下有知,不知会情何以堪呢?
她赔上一世骄傲,空等一生的男子,到头来更看重的竟然是胜负之分。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好在,金庸虽然没有给林朝英安排一个美满的结局,却也没有忘记这个空前绝后的奇女子。
在杨过与小龙女重逢之后,他精心安排了这么一幕:
走进殿中,只见玉女的神像容貌婉娈,风姿嫣然,依稀和古墓中的祖师林朝英的画像有些相似。
两人都吃了一惊。
小龙女道:“难道这位女神便是咱们的祖师婆婆么?”
杨过说道:“师祖婆婆当年行侠天下,有惠于人。有人念着她老人家的恩德,在这里立祠供奉,说不定也是有的。”
小龙女点头道:“若是寻常仙姑,何以祠旁又有一匹石马?看来那是纪念师祖婆婆的那匹坐骑。”
两人并肩在玉女像前拜倒,心意相通,一齐轻轻祷祝:“愿咱俩生生世世都结为夫妇。”
那尊风姿嫣然的玉女像,仿佛是林朝英看破红尘之后的写照。
而她与王重阳未能如愿的爱情,在小龙女与杨过身上修得了圆满。
或许,这也是一种轮回。
作者:谢文娟
西游记中十大最强法术都有哪些?
No.10 筋斗云——齐天大圣
筋斗云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天上地下来去自如,除了如来佛祖的大鹏鸟硬是没有什么东西能追上它,遇到敌人打不过倒逃跑也行,跑去搬救兵也很快速。
No.9 唤神术——唐三藏
唤神术从字面意思就能看出,是请神仙下凡来帮忙。解救悟空之前,唐三藏曾经多次施法,还曾经施法使已经去到阴间的凡人重新投胎转世到更好的人家。
No.8 三昧真火——红孩儿
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就是用的三昧真火,三昧真火可焚尽世间万物,悟空乃铜头铁臂还被红孩儿的大火烧伤,看来红孩儿的三昧真火比太上老君丹炉中的火还猛上几分。
No.7 风火雷电术——九灵元圣
九灵元圣乃太乙天尊的坐骑,因小童子看管不力,被他们趁机逃走至人间作怪。他们法术高强,真的可以跟先天大圣单挑,孙悟空在他们面前也是无可奈何,因为他们能发出风火雷电四种法术,能调动风之法则、火之法则、雷之法则、电之法则,四种法术一出,能扛住的没几人。
No.6 黄风术——黄风怪
悟空师徒经过黄风岭时,黄毛怪与悟空大战三百回合谁也没分出高下,黄风怪张口喷出黄风,黄风遮天蔽日,飞沙走石,不但师徒四人被吹得无影无踪,悟空的火眼金睛也被吹瞎了,是菩萨用三花九子膏医好悟空的眼疾,悟空受了菩萨指点去接定风丹,最终才克制了黄风怪的黄风术。
No.5 隐身术——孙悟空
悟空除了会七十二变,拥有定海神针,再太上老君炼丹炉练出的火眼金睛以外。他还有一个令所有人都羡慕的术法,那就是隐身术,想必这个就不用过多介绍了。不管敌方功夫多高,隐身后没被发现,猝不及防的击杀敌人,实为高招。
No.4 袖里乾坤术——镇元大仙
镇元大仙的袖里乾坤术,在悟空拔掉人参果树,师徒四人慌忙逃窜时,镇元大仙站在云端,使出了袖里乾坤术,师徒四人一下就被笼在镇元大仙的大袖之中,八戒愣是用他的九齿钉耙一顿乱砸,可是袖子仍然完好无损,师徒四人最终被俘,由此可见袖里乾坤术的厉害霸道之处。
No.3 一气化三清——太上老君
一气化三清便是我们日常说的“分身术”,其实天界的至尊神本该是太上老君,但太上老君秉承着无为思想,不做统治之事,故而分一化身为玉皇大帝,让玉皇大帝掌管天地之事。太上老君就是道本身,并没有人格化形象,他分出的八十一个化身,有道德天尊、老子、、真武大帝、盘古、广成子等等,可知这些都是神界的强者,却也仅仅是道的化身。玉皇大帝统治的天庭也好,其他强者也罢,太上老君只是用他的意志维持着宇宙的平衡,传递真道的真理。
No.2 如来神掌——如来佛祖
西游记中的如来佛祖可以说是全剧中发最强的主,当年跟孙悟空打赌的时候,使出一记如来神掌,是任凭悟空在手中打筋斗也出不去,要想悟空当时已经有了七十二变,浑身法力也逃不出去,厉害程度可想而知。
No.1 起死回生术——观音的菩萨
观音菩萨一手持拂尘,另一手持白玉净瓶,瓶内装有天地之精华的琼浆玉液,此浆可称不死神药,蕴含无穷力量,加上观音菩萨的无上佛法,可使枯骨生白肉,枯木吐绿芽。西游记中被悟空打残的人参果树便是用净瓶中的精华救活。
历史上达摩到底活了多少岁呢?
根据历史书上面的记载,达摩祖师一共活了150岁,在公元536年的时候圆寂了。
但是关于他的死因却又很多的说法,其中力度最大的就是达摩因为遭人嫉妒,所以才被人六次下毒致死。
其次才是说他“只履西归”,去往西天极乐世界修得佛身,在达摩圆寂之后,一向很敬重他的梁武大帝还亲自为他树碑立传,为他的离去感到可惜。
达摩祖师达摩祖师的全称为“菩提达摩祖师”,他是南印度国香至王的第三个儿子,由于香至王这个人对待佛法无比虔诚,是一个很信佛之人。
所以,达摩在很小的时候就被灌输了佛教的思想,渐渐也成为了一个信佛、爱佛之人,他从小就能够遍览佛经,而且在与其他人交流佛法的时候,也会有自己精辟的见解。
后来,他奉了西天师父般若多罗大尊者之命来到了中国传法,虽然他的师父早在67年前就圆寂,但是他依旧谨遵师命,远涉重洋,整整历经了三年的时间,才来到了中国的南海。
这时候正好梁武大帝的普通七年,也就是526年,在达摩来到南海之后,第二年便被梁武大帝请到了南京。
但是达摩最终却因为佛见不同转而又去了洛阳,在洛阳城城中,达摩走在永宁寺宝塔前面的街道上,一边走一边游览。
突然唏嘘一声:“现在我已经150岁了,游历了各国见识甚广,却从未见过如此精妙绝伦的建筑物。”这句话后来被记载在历史书当中,关于达摩活了150岁的资料也是由此而来。
之后的达摩又住上了嵩山少林寺,并且还收下了一个为求佛法,不惜自断胳膊的徒弟慧可。达摩祖师住在嵩山少林寺之后,又去了熊耳山下的定林寺传法,最终于梁武帝大同二年圆寂,终年150岁。
达摩死后,梁武大帝感到很可惜,为了以示尊重,他亲自为其撰写碑文还依照佛礼将达摩葬于定林寺,并为其修建了达摩灵塔和达摩殿,以示对其创立禅宗的纪念。
关于达摩的圆寂,当时只有两种说法最为流行第一种是说达摩因为遭到了光统律师和流支三藏这两人的嫉妒,因为气量狭小所以他们便偷偷的在达摩大师的斋饭里投毒,由于达摩智眼慧根所以每次都能有所察觉,轻松的就避开了毒药。
可惜就在这二人第六次投毒的时候,达摩却认为自己在中国传法的缘分已尽,便在明知有毒的情况下吃了斋饭,在饭桌前端坐圆寂。
第二种说法则是达摩祖师在圆寂三年后,却被人看到了他手里提着一个鞋子,缓缓而行的画面,这个人叫宋云,他是奉命才出使西域。
在见到这一幕之后,他便走过去跟达摩祖师交谈了起来,达摩祖师说自己正准备去西天,他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选择圆寂的,宋云回去后便将这件事告诉给了大家,结果僧众们就决定打开他的棺材查看一下。
当棺材被打开之后,原本被装在里面的达摩祖师居然不见了踪影,而棺材内,现在除了一只鞋之外空空如也,当场的僧众和满朝文武无不惊叹。
北魏皇帝见了,除了大大称奇之外,也是直接命人将棺中的那只皮鞋给拿出来,放到少林寺里进行供养,后来这只鞋又被人偷到了五台山华严寺。
除了达摩祖师的圆寂之谜之外,关于他还有非常多的传说,他这一生可以说都是传奇。
其中就有一个叫做“一苇渡江”的说法,据说达摩祖师有一次要渡过长江,但是他并没有等船来了再过,而是自己在江岸边折了一根芦苇,就这么站立在芦苇上,然后就渡过了长江。
这个传说流传至今,甚至于在长芦禅寺内,还专门为达摩祖师建立了一个“一苇堂”,就是为纪念达摩在“一苇渡江”之后,参拜了长芦寺而建立的。
不管怎么样说,从历史书上有这么多关于达摩祖师的记载来看,他这个人应该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对于他的年龄还是依然存在了很大的争议。
达摩到底是活了多少岁?关于这个问题至今都还没有定论,但是大部分的说法都是以150岁为准,但是很显然这个说法很具有争议性。
那么,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如果有的话那就请写在下方的评论区进行文章的探讨哦~!
【文/羽评郡主,欢迎关注】
能不能达到和天庭分庭抗礼的程度?
西天是佛门圣地,是平静祥和、与世无争的地方,怎么可能和天庭分庭抗礼?这里所有人都会法术,孙悟空大闹天宫,天庭请如来佛祖救驾。这里书上用的词是“请”。如来佛祖轻轻松松就把孙悟空搞定,一张符纸压在五行山上,压得孙悟空几百年动弹不得。猪八戒和沙僧都是天庭的大将、元帅,孙悟空也曾是天庭的弼马温,说明天庭的实力远远不如西天,说明如来佛祖和下面的各大菩萨法力无边,实力远远超过天庭。所以不是分庭抗礼的问题,而是天庭不敢招惹西天的问题。如来佛祖和各大菩萨一心修行,造福众生,所以他们无论如何有实力都不可能分庭抗礼。天庭也是戒侓森严、安分守秩序的地方,崇尚善良的地方,不是和人间一样弱肉强食。所以天庭、西天无论哪方强都不会有分庭抗礼的事出现。宇宙很大,他们各自相安。
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都被天庭惩罚,天庭没打算放了他们,如来佛祖、观音菩萨慈悲怜悯度化他们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用这样的功德灭掉他们的罪过,修成正果,这是慈悲。孙悟空他们跟随唐僧取经以后,玉帝见了他们不再惩罚,而是客客气气,说明天庭默认这样的度化的方法,天庭尊重西天。这里其实和《水浒传》的招安思想如出一辙。
所以,西天比天庭更加慈悲,更加有实力,但不是分庭抗礼。天庭也是崇尚善良的地方,凤仙郡三年无雨,玉帝的米山、面山、黄金大锁,无人能解,只有善念才能打动玉帝解除,凤仙郡君侯召请僧道启建道场,各各写发文书,申奏三天,领众拈香瞻拜,答天谢地,引罪自责,唐僧也念经,城里大小男女老少全部烧香念佛,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一声善念,一声善念惊动上天,米山、面山俱倒,锁梃已断,天降大雨。
所以西天、天庭是互相尊重,天庭之中有道教始祖太上老君、张道陵等,所以道教、佛教都互相尊重,如同一家。
如来佛祖释迦牟尼诞生于2500多年以前,所以现实中,唐僧玄奘是见不到释迦牟尼佛的真身的,他见到的是神话世界的佛祖释迦牟尼佛,西天世界三千诸佛、五百罗汉、八大金刚、无边菩萨,被度化的人数前看不到头,后看不见尾,如恒河沙数,这些被度化的人早已放弃打打杀杀的念头,早已放下贪、嗔、痴,不会成为分庭抗礼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