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末路狂飙,有什么电视剧是百看不厌的
cf末路狂飙,有什么电视剧是百看不厌的?
推荐10部百看不厌的电视剧,最后一部,满分10分的电视剧。
王安石为什么斗不过司马光?
我来回答,其实王安石完胜司马光。王安石和司马光都是仁宗朝的进士,两人原先是好友,但因为政治理念不同最终走向反目,但无论是神宗朝还是哲宗朝,王安石在和司马光的竞争中都是取胜的。
王安石比司马光小2岁,同样都是年纪轻轻就考中进士,都是才高八斗、满腹经纶,一位是文学大家,另一位是史学大家。在宋神宗变法之前,司马光和王安石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只是,两个人的性格截然相反。王安石固执坚韧,锐意进取,而司马光沉稳谨慎、老成持重。虽然两人都是北宋中期著名的政治家,但是治国理论却是南辕北辙。
竞争背景:国家积弊需要改革治平四年(1067年) 赵顼登基为大宋第六位皇帝。史称宋神宗。神宗面对的大宋是已经立国一百多年的国家了,虽然经济发达收入日增,但长期财政治理不善,受冗官、冗兵、冗费这三冗的困扰下,当时的大宋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
宋神宗不缺乏胆识、魄力与雄心抱负。但他深知这些问题数代已经积弊良久,绝非克日可成。他需要选一位肱骨之臣来帮助他富国强兵。那么,谁是他可以依靠的肱骨之臣呢?
仁宗与英宗朝是大宋名臣辈出的时代。他们的名字如繁星般闪耀在十一世纪大宋帝国的朝堂之上。到了神宗朝,如吕夷简、范仲淹、李迪、包拯、狄青等元老相继已经故去,但依然有许多名臣依旧活跃在大宋官场上。-韩琦、欧阳修,文彦博,富弼、张方平、苏洵、苏轼、苏辙、吕公著……
然而但这些重臣虽然鼎鼎大名,却让神宗感到失望, 他们虽然长期受儒家理念熏陶,经过几十年的官场历练,有着丰富的行政经验和政治手腕;但因循守旧、萧规曹随、安于现状,也是他们的如今的画像。
有“真宰相“之称的三朝老臣富弼来宫中见皇帝,少年天子殷切期待这位老臣子的富国强兵之策,然而得到的回答却是:“陛下临御未久,当布德行惠,愿对外二十年口不言兵。”
口不言兵二十年?维持安定团结就好?神宗是承平天子,但也是非常具有忧患意识和责任感的帝王,他是不甘平庸的,一定要励精图治、变法图强。
如今,大宋这艘超级战舰已经失去前进的动力了,必需变法改革。可那些仁宗朝的老臣已经暮气沉沉,让他们领导朝廷来富国强兵,肯定是不可能的。以唐太宗为偶像的他,迫切希望找到自己的魏征、房玄龄,来实现富国强兵的战略。
宋神宗
神宗朝——是开源还是节流?宋神宗把目光放在大宋朝廷中生代最耀眼的两颗新星上——王安石与司马光。但两人的治国思路却完全相反。
司马光的富国强兵战略:
司马光政治主张依旧是继承范仲淹衣钵。他总结概括出了造成大宗政府财政亏空的主要问题:用度太奢(用钱太奢侈)、赏赐不节(赏赐官员不够节俭)、宗室繁多、官职冗滥、军旅不精。
他提出的解决办法是:农业为本、节约开支、仁义治国、注重吏治。
可现在大宋的财政支出年年增加,节约下来的财富如杯水车薪,根本是无法解决当时的财政亏空的,靠节约是完全解决不了问题。
王安石的富国强兵战略:
与司马光“节流”的主张不同,王安石主张是“开源”,并给出了一个令宋神宗无法拒绝的解决方案——“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足”,就是通过理财,不用给老百姓加税,就可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而使国库充足。
司马光(剧照)
当庭辩论:于是在神宗的主持下,王安石与司马光这两位昔日的好友在殿前进行了政治主张的PK。
王安石认为钱不够用,就应该增加财政收入以便应付不断扩大的开支。而司马光以传统儒家观念认为增加财政收入就是多收税,也就是搜刮民脂民膏,这样会使百姓穷困潦倒、盗贼并起,于国家无益。现在国家财政困难,钱不够用,正确的是应该节省开支。比如官员有俸禄就好了,应当免去俸禄以外的一切封赏。
王安石当然不同意司马光的说法,他认为大宋明明富有四海、远超汉唐,大臣们为国操劳,赏赐算不了什么,况且已经形成惯例。最关键的是也省不下多少费用,又徒伤朝廷大体。所以国用财政不足,就应该通过理财来增加收入。
可史学家身份的司马光对历史如数家珍,马上对这个说法嗤之以鼻,他提出天下财物是恒定的,不在政府手中,就在民间。所谓不剥夺民间财物,依靠理财生钱,只不过是汉代奸臣桑弘羊欺骗汉武帝使用过的花招罢了。这导致了汉武帝末年民众不堪忍受、盗贼四起。
辩论解析:
王安石要开源,司马光要节流。按现代经济学上来看当然王安石是对的,GDP总量不是一成不变的,完全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快速提升。可当时是农业社会,商品经济不可能象现代社会那么发达,儒家观念又是重义轻利,君子不可言利,一致认为变法的财政收入就是来源于民脂民膏;后来熙宁变法确实造成大地主阶级、富商巨贾等的利益损失。但这些地主阶级、商贾、权贵阶层的利益是司马光说的民脂民膏么?平民百姓的钱那才是民脂民膏。
神宗选用王安石,开启变法时代对于年轻的皇帝来说,“节流”是几十年来的老调重弹,严重缺乏可行性,仁宗朝就已经开始节流了,效果也堪忧。神宗登基之初就请司马光主持工作,缩减不合理开支,司马光也觉得难以执行,以要修《资治通鉴》为名拒绝。可神宗需要的是建功立业、恢复汉唐故土,这番事业需要极大的财力支援,仅仅节流,连应付当下财政支出都不够,更不用说平西夏,伐契丹。所以宋神宗选择司马光还是王安石,答案显而易见。
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神宗拜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中华帝国史上大名鼎鼎的王安石变法拉开了序幕。,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开始了中华帝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而司马光在神宗一朝大部分时间是待在洛阳编著《资治通鉴》。
所以,在神宗朝,文学家与史学家的PK中,王安石吊打司马光。
变法成果:富国通过变法后,政府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国库充裕,据记载宋神宗年间国库积蓄可供朝廷二十年财政支出,彻底改变了北宋"积贫"的局面,据记载,几十年后宋徽宗北伐都还在用神宗当年国库积攒下的财物。
“今诸路常平,免役,坊场,河渡,户绝庄产之钱粟,无虑数十百巨万。如一归地官(指户部)以为经费,可以支二十年用。...”——毕仲游《上门下侍郎司马温公书》除了国库收入增加,社会经济发展,人民负担减轻,也呈现了百年来不曾有过的商业繁荣景象,更重要的是促进了社会经济和生产力的飞速提升。《文献通考》载,元丰年间天下垦田数比治平年间多了20余万顷。据蒙文通先生考证,北宋后期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相当惊人,唐时平均每亩产量约1.5石,而宋代平均每亩产量约2石,比唐代高约30%;其他经济作物,如茶、棉花、甘蔗、桑蚕等,产量也均高于唐朝(《中国历代农产量的扩大和赋役制度及学术思想的演变》)。
变法成果:强兵随着变法进入军事体制之后,这样军队总数由宋英宗治平元年的一百一十八万人,缩编到了八十万人,相应的,军费也节省下一千三百多万贯。冗兵现象但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军队战斗力也得到了提升。
王安石在位的熙宁年间两场战事也体现了军事改革的效果。
收复河湟:
宋神宗出兵河湟地区(即今甘肃临洮、兰州至青海乐都和西宁一带)经过一年多的进军、剿抚,以王韶为主将的宋军率军拓地2000余里,占领5个州,招抚控制大小蕃族 30余万帐,是太宗之后北宋第一次大规模的开疆拓土。并且通过这次收复河湟,达成了斩断西夏右臂之战略目的,对西夏形成包围的态势,拿回了对西夏战争的主动权。
攻破交趾:
熙宁八年,交趾起兵侵大宋。熙宁九年,宋神宗任命郭逵、燕达统兵5万出兵大败交趾军,收复失地,并攻入交趾境内,破城无数,斩交趾太子李洪真,俘左郎将阮根,交趾军损伤惨重,割地求和。
王安石罢相之后,宋神宗不但没有废除新法,而是依旧执行着变法,并在元丰年间进行管制改革。所以王安石变法失败之说是指王安石后来的罢相,王安石变法革新的国家政策并没有变化。
哲宗朝——新党还是旧党?神宗驾崩后年轻的哲宗登基,高太后垂帘听政,这时候王安石已经离开朝廷好多年了。高太后是妥妥的旧党,召回司马光为宰相。司马光为相后不到一年就陆续废除了一切宋神宗与王安石创立的新法,将新法大臣全部贬谪出朝廷。不仅如此,对于西夏,司马光主张妥协求和,主动把神宗时期大宋军士耗尽生命和鲜血夺取的安疆、葭芦、浮屠、米脂四寨的土地,重新割让给西夏。
哲宗登基的第二年(元佑元年)王安石与司马光都去世了。但新党和旧党的斗争并没有结束,宋哲宗亲政后,又全面恢复了新法,召回新党大臣,将旧党的大臣全部贬黜出朝廷。哲宗朝依旧是新党赢到了最后。
所以,在哲宗朝王安石和司马光虽然都去世了,但政治路线之争,依旧是王安石赢到了最后。
结语无论是神宗朝还是哲宗朝,赢到最后的都是王安石为首的新党,王安石新法也给北宋带来了实际的富国与强兵。所以王安石并没有斗不过司马光。而是司马光斗不过王安石。
中国古代四大红颜祸水?
朋友们都知道中国古代素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之称的“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和杨玉环。但朋友们,你们知道中国古代“四大妖姬”都是谁吗?她们可谓是红颜祸水,也是历史的罪人!
今天我就给朋友们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四大妖姬”:
“四大妖姬”是指中国古代历史上四位著名的皇帝宠妃:夏朝—妺(音mò)喜、商朝—妲己、周朝—褒姒和晋朝—骊姬。
“四大妖姬”都是因为自己国家被别国攻打而被迫进贡的美女。她们都有着倾城倾国、妖媚动人之貌,深得皇帝的宠爱。
说她们是红颜祸水一点也不为过。这四位皇帝自从得到她们之后,真可谓“君王从此不早朝”。
为了她们无心打理朝政,甚至做出很多损害江山社稷、伤人性命的恶事。
下面就让大家看一看“四大妖姬”的嘴脸:
第一妖姬:妹喜;夏朝最后一位君王"夏桀",发动大军攻打有施氏部落。
而有施氏部落国弱兵少,不敢与夏朝为敌,愿称臣投降,便贡献出他们的牛、羊、马还有美女若干。
美女中有一位全国最美的姑娘,是有施部落的公主,叫"妺喜",也称“末喜”。
夏桀得到妺喜后,对她非常宠溺,最终导致夏朝灭亡,“红颜祸水”这一典故就是出自于妺喜。
据《国语》记载:“昔夏桀伐有施,有施人以妺喜女焉,妺喜有宠,于是乎与伊尹比而亡夏”。
给朋友们解释一下这段话的意思:“夏桀讨伐有施氏部落,有施氏被打败,便奉上美女妺喜以求和平。夏桀得到妺喜特别宠溺,而妺喜却与商汤丞相伊尹里应外合,最终帮助商汤成功推翻了夏桀的统治”。
接下来就说一说妺喜是如何加速夏桀王朝灭亡的:
妺喜有三个非常古怪的癖好,夏桀为了取悦她,总是想方设法来满足她。
妺喜第一个怪癖:妹喜特别喜欢看男人在跟湖一般大小,并且可以划船的酒池里饮酒。
据《通鉴外纪》记载:“为酒池糟堤,纵靡靡之乐,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
夏桀为了她建造了酒池,并指派三千名男人在酒池里一边划船,一边喝酒。
结果这些男人喝多了便络绎不绝的从船上跌进酒池里淹死。
而妺喜看到这样的景象非但没有阻止,反而却高兴的拍手大笑。
这草菅人命的事儿,也只有妺喜能做到!
妺喜的第二个怪癖:妹喜特别喜欢听撕扯绢帛的声音,一听到就笑。
据《帝王世纪》记载:夏桀“日夜与妺喜及宫女饮酒,常置妺喜于膝上。妺喜好闻裂缯之声而笑,桀为发缯裂之,以顺适其意。”
夏桀为了看妺喜的笑,便命人抬来千匹绢帛,当着妺喜的面,一匹一匹的全部撕烂。而妹喜观之,掩嘴大笑。
朋友们,你们可知道在夏朝,绢帛是特别稀有和贵重的物品。
而夏桀为了博美人一笑,竟然全部撕毁,无疑就是败家败国。
妺喜的第三个怪癖:妹喜特别喜欢扮成男人的模样:头戴官帽,身着官服,腰悬长剑。
而夏桀见到妺喜的这身男人装扮,高兴的不得了。
据《列女传·夏桀妺喜传》记载:“桀日夜与妺喜及宫女饮酒,无有休时。置妺喜于膝上,听用其言”。
每天他都要抱着妺喜,让她坐在自己的大腿上。有时上朝就当着众位大臣的面,也是如此无拘无束。
后来,夏桀又攻打岷山氏部落。岷山氏部落也知道夏桀是一位好色暴君,便投其所好,也奉献了两名美女:一个叫琬,一个叫琰。
从此后,夏桀有了新欢便抛弃了旧爱,逐渐冷落了妺喜。
而妺喜因爱生恨,就偷偷的与商汤丞相伊尹串通,刺探军情给商汤通风报信。
有了内鬼妺喜,夏朝自然被商汤剿灭。可是商汤并没有感谢妺喜,反而将妺喜和夏桀一起流放至东海,直到二人死去。
第二妖姬:妲己;相信朋友们都看过《封神演义》,剧中的妲己妖媚动人、美艳冰霜,据说是一只千年狐狸变化成人型,专门蛊惑纣王,使其荒淫亡国。
妲己也是有苏氏人,在纣王征讨有苏部落时,被进献入宫为妃。
据《吕氏春秋·先识》记载:“商亡大乱,沈于酒德,妲己为政,赏罚无方。”
纣王为博妲己欢颜,为她营建酒池肉林,为她发明炮烙之刑,二人寻欢作乐,极尽荒淫之事。
纣王对妲己言听计从,甚至不惜杀死忠臣比干,剖腹剜心来讨好她。
纣王和妲己祸国殃民,最终周文王奋起灭商。纣王自焚而亡,妲己也被周文王杀死。
第三妖姬:褒姒;朋友们都听说过“烽火戏诸侯”这个典故,其中女主人公就是褒姒。周幽王就是为了博褒姒嫣然一笑而做出的荒唐事。据《史记》中记载:“周之兴也以姜原及大任,而幽王之禽也淫于襃姒。故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釐降,春秋讥不亲迎。公元前779年,周幽王率兵攻打褒国。褒国也是个小国,国力衰弱,便举国投降,进献美女褒姒。周幽王得到褒姒后,对她甚是宠爱。褒姒天生不爱笑,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周幽王为了换取褒姒一笑,居然不惜下令点燃烽火。各路诸侯看到火光漫天时,马上带兵赶来救驾。当看见周幽王正和褒姒一起饮酒作乐,这才知道自己被愚弄戏耍。之后周幽王又多次点燃烽火,但诸侯们都不相信,也就都不来了。公元前771年,西夷的犬戎军队攻打周朝,周幽王再次点燃烽火,诸侯们不再出兵援救。最终周朝灭亡,周幽王被杀,褒姒被俘。第四妖姬:骊姬;公元前672年,晋献公打败骊戎,骊戎投降后便将骊姬献给晋献公。据《列女传・卷之七》记载:“献公卒,奚齐立,里克杀之。卓子立,又杀之。乃戮骊姬,鞭而杀之。”骊姬深得晋献公的宠爱,虽貌美如花,但心似蛇蝎,为人十分阴险狡诈。后来骊姬生了个儿子,为了让儿子继承大位,便使用离间计害死了晋献公的太子和另外两个儿子。但最终自己的儿子被大臣里克杀死,骊姬也被他羞辱、鞭打一番后杀死。朋友们,历史上这“四大妖姬”摄人魂魄、扰人心性,被后世称为“红颜祸水”。而这四位国君,不爱江山爱美人,为了博美女欢颜一笑,最终落个国破家亡的下场,真是让人既可悲又可叹!为何有人说伊朗军方时刻想要推翻鲁哈尼政府?
这话说的不对,伊朗的实际权利拥有者是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而伊朗政府总统却是选举出来的,但是这需要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的任命。说白了,哈梅内伊是伊朗的太上皇,而伊朗如果出现重大责任问题只能由伊朗政府来承担责任,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哈梅内伊不会成为伊朗人民指责的对象。(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
自从哈梅内伊接管了霍梅尼手中的权利,就逐步加强了对权利的控制。不仅仅加强了伊斯兰革命卫队的力量,也让伊斯兰革命卫队深入控制伊朗的国家经济,目前伊朗超过50%的国家经济是被伊斯兰革命卫队所拥有。也就是说伊朗的国家经济命脉都在哈梅内伊手中,而伊朗政府只不过是一个对外民主的幌子。伊朗的实际大事决定权基本都在哈梅内伊手中,而鲁哈尼政府只不过是他手中的替罪羊。
其实我们从伊朗的《宪法》当中就可以看到最高权力,就是掌握在哈梅内伊手中,而不是现在的鲁哈尼政府手中。哈梅内伊拥有伊朗的最高统治权力,伊朗总统都需要哈梅内伊的任命。对于伊朗这种伊斯兰革命卫队垄断伊朗国家的制度,自然会造成伊斯兰革命卫队与伊朗民众之间的矛盾。而据伊朗 FARDA RADIO(法尔达电台)2月3日报道,伊朗8名持不同政见的政治活动人士要求该国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辞职,并且要求伊朗修改宪法。然而他们得罪的就是伊朗最有权利的人物,因而他们被判处72年监禁。
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在伊朗所拥有的权利,而整个伊朗政府都要受制于哈梅内伊。而鲁哈尼政府显然是伊朗的一个温和派,主张与西方和美国展开对话,从而缓解伊朗被美国制裁的局面,这样才能够发展经济,促进伊朗的石油对外出口。但是精神领袖对于美国是不信任的,也担心伊朗扩大对外的开放,从而让伊朗人逐渐开始反对他的特权。毕竟现在的哈梅内伊利用宗教的力量来笼络住7000万的伊朗什叶派民众。(伊朗总统鲁哈尼和外长扎里夫)
但是伊朗政府与最高精神领袖之间的矛盾,却因1月8日凸显出来。1月8日,伊朗对美国在伊拉克的军事基地展开了导弹报复打击行动,然而,在当天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却击落了一架乌克兰客机,结果造成176人死亡。而伊斯兰革命卫队却要推脱责任,将锅甩给美国方面,然而,经过调查之后,伊朗外长扎里夫和总统鲁哈尼就直接承认了该事件是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误击所为。显然这样的承认并不是精神领袖想要做的,这样就导致鲁哈尼政府与伊斯兰革命卫队之间产生了隔阂。(伊朗高层参加苏莱曼尼的葬礼)
毕竟鲁哈尼政府是为了整个伊朗,为了伊朗在国际上的信誉和地位。而显然最高精神领袖只是想要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抛弃那些罪恶的名义。这样就导致精神领袖和政府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但是还不能说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就一定要推翻鲁哈尼政府。毕竟现在的整体权利在最高精神领袖手中,而伊朗的下一次选举,很有可能会换掉不听话的鲁哈尼。毕竟精神领袖需要一个能够按照自己意图行事的玩偶,这也是伊朗前总统内贾德想要参加总统选举,但是却遭到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陷害和逮捕的主要原因。(内贾德、哈梅内伊和鲁哈尼)
伊朗精神领袖对于伊朗的控制,显然是不想让自己手下的政府来反对自己的决策。 正是由于这样的担忧,伊朗精神领袖才会对革命卫队以及对伊朗的国家经济控制到当今的程度。可以说权利的过大,已经让伊朗政府根本就没有对外的决策权,但是伊朗出现责任问题时,却是由伊朗政府来背锅。如果伊朗出现重大的国际失误,那么就是由伊朗政府来承担责任,这样就避免了哈梅内伊倍受指责的可能。长久下去,伊朗社会的矛盾必然会积累的越来越多,这肯定不是好事!(淡然小司原创,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美国对新冠病毒就没有办法吗?
可以肯定,美国政府对待蔓延全国的新冠病毒是有办法的,只要学习意大利和韩国,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出台紧急法案,宣布全国进入“战时状态”,不计较经济损失,封闭全境,禁止民众无事上街,杜绝所有民众集会,国内企业加大医疗物资生产力度,肯定会象意大利和韩国一样,在短时间内收到效果,遏制住激增的确诊病例,只要确诊病例数字放缓,死亡率就会减下来。
但是美国本届政府不敢这么做,生怕有违“民主”国家称号,生怕“封城”导致经济滑向深渊,没有魄力做一些大胆尝试,动用非常手段,阻止病毒传播途径。而是坐视时间流逝,任由病毒继续蔓延全境。眼看着确诊病例逐日激增,白宫能做的只是一些不疼不痒的表示。对待病毒传播,现在美国各州依然各自为战,没有形成统一战线,美国法律赋予各州很大的自主权,白宫能做的只是支持和协调作用,这个政策显然已不合时宜,无法统一调动医疗资源,也无法对肆虐的病毒形成铜墙铁壁,隔断传染源。
意大利和韩国曾经先后“荣登”世界疫情最猖狂国家榜首,当时曾经有人预测韩国将出现3万确诊病例,甚至最终崩溃,但文在寅政府当机立断,在全国实行雷厉风行的“封城”措施,解散教会抓捕教主,禁市清街,经过多日苦战,终于扳回局面,现在全境确诊病例停止在1万例左右,昨日增长病例仅27例。意大利的状况更凄惨,仅6000万人口的国家,最严重时每日激增2万确诊病例,死亡率超过12%,12万人口的贝加莫小镇被称为“尸镇”,医院太平间、墓地、教堂都被紧急征做停尸房,当地的火葬场24小时连轴转,都忙不过来。但是意大利政府没有向病毒妥协,在中方医疗人员帮助下,出台紧急措施,用罚款、拘留甚至判刑的手段加大对民众的约束力,从根本上切断传染源,到现在,日增确诊病例下降到4204,疫情得到遏制,并逐渐开放了几个城市,痛苦不堪的意大利政府终于可以喘一口气了。现在,这些国家把注意力转到后来居上的美国疫情上来。目前美国每日确诊病例超过3万,预计每月出现大约90万确诊病例,按3%的死亡概率计算,也有2.7万人离世,形势如此严峻,白宫在做什么呢?国务卿蓬佩奥不停的甩锅,不停的挑衅亚洲大国,用不当言论,试图抹杀亚洲大国对世界疫情做出的杰出贡献。美国总统除了不停的批准余下的几个州进入“重大灾区”,就是盼望4月12号全面复工,4月9日,阿拉斯加和爱达荷州也被列入重灾区之列,这样,美国全境50个州有49个州上榜。危急关头,美国最需要世界卫生组织帮助,但白宫却像吃错药了一般,把矛头对准世卫组织,准备裁减对世卫组织提供的1.2亿美元资金,总统大人更是在7、8日两天与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争论不休,隔空怒怼“认为他各方面都是错误的”并“偏袒了Z国”,这个可笑的做法,对美国遏制疫情没有任何什么好处。大总统此举遭到包括美国媒体在内的全球舆论的一致指责,老谭则得到联合国秘书长在内的各国元首肯定。美国办的这叫什么事?白宫主要领导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不当之处,因此,国内每日增加2、3万确诊病例也就不足为奇。
与确诊病例结伴而来的是狂增的失业率,美国上周申请失业救助的人数约660万,比两周之前多了一半,这样在20天内失业人数上升到1600万,受失业影响,第二季度生产总值比上一季减少22%。疫情冲击着美国每一个社会角落,这是美国总统急盼恢复经济秩序的主要原因。严格的说,这是第三次世界大战,敌人是无处不在的冠状病毒,通过前两次大战证明,没有人民参与的战争必将失败。而美国政府还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正在打一场孤立的战争,没有得到国际有力支持,也没有得到全国民众的通力协作。截止4月10日北京时间12点半,美国冠状肺炎累计确诊病例468887例,死亡16697例,昨日确诊病例38788例,已经接近4万例。在美国政府领导下,美国疫情已成为一辆狂奔失控的列车,将不可避免的进一步滑入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