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老五,张作霖早年结拜了七个兄弟
马龙老五,张作霖早年结拜了七个兄弟?
张作霖民国时期最强大的军阀之一。他的一生可以真正用传奇两个字来总结,出生于草莽却在自己的努力下一步步的走到了民国陆海军大元帅的位置上,这只能说是传奇。不过虽说能走到这个地步很大原因归功于张作霖自己,但也有些许的原因是因为他那七个拜把兄弟的帮助,如果没有他们好几次张作霖都死在了别人的枪口下,所以他们的功劳也是不容忽视的。那么他们最终的结局都是如何的呢?
马龙潭马龙潭是张作霖的大哥,也是七兄弟当中起点最高的一位。马龙潭的家族是清末的军伍世家,他的父亲早年被封为振武将军,而他的家族因其哥哥在镇压捻军起义的时候战死所以被光绪皇帝赐予可世袭罔替的云骑尉世职。在1876年马龙潭也承袭了这会爵位。
不过晚年的马家也跟随着清朝走向了落寞,也就是家道中落。而后因家中实在维持不下去,马龙潭只能出外干活以救济家中,后就在一个朋友的工地上代管账目。直到1896年义和团运动爆发时,马龙潭眼看世道以乱,再加上朋友的鼓动,最终他拉上了上百位老乡和朋友投靠了时任奉天将军的增祺,并得以出任管带。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时候,马龙潭因守卫兴京皇陵有功被赏赐四品花翎顶戴。后在1907年马龙潭与张作霖、汤玉麟、张景惠等人结拜为兄弟。1909年升任奉天右路巡防军帮统。辛亥革命后,马龙潭任东边镇守使,并晋升陆军中将。 1920年马龙潭弃军从文,改任为洮昌道尹。
1928年张作霖被炸死后,他就退居幕后很少再理政务。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希望他能出任四平“中满自知会”会长,但被他严词拒绝,之后一直在四平隐居不出,后于1940年2月病逝于四平。 马龙潭这一生相对于张作霖其他的兄弟,他的名声较好,他在驻守各地的时候从来不贪赃枉法,比如在洮昌任上他就因时常减赋税、办学校,兴利除弊而深受百姓的爱戴。
而且赋闲在家的马龙潭晚年也一直热衷于公益事业,他不但经常出钱购买棺木来埋葬街上那些无人认领的尸体,更是出资修缮了各地破损的学校,也正是因为如此晚年的他被人亲切的称为“马善人”。
吴俊升吴俊升是七兄弟中真正的从底层士兵做起的人物。他先后做过马夫、伙夫,后因善长治马被看中才升为什长。而在这之后他因作战勇猛,战功卓著直至被升为奉天后路巡防营统领,成为奉天城中最举重若轻的人物。
辛亥革命后因击退蒙古骑兵对于东三省的觊觎,而被升为奉天第二骑兵旅旅长。1914授陆军中将,后任洮辽镇守使。1916年因镇压冯德麟叛乱有功,被晋升为第二十九师师长。1921年3月升任黑龙江省督军兼省长,并授陆军上将衔。
但是吴俊升这人打战可以,治理地方就不行了,在主政黑龙江期间,整个黑龙江被他搞的是乌烟瘴气的。也就是如此,最终在1922年吴俊升被调离黑龙江督军一职,改任奉军后方警备。后与同年被张作霖任命为东三省保安部副司令兼黑龙江保安司令。
1926年张作霖成立安国军后,吴俊升被任命为东三省边防司令兼保安总司令,升陆军上将衔。1928年吴俊升因与张作霖同坐一列火车,在皇姑屯和张作霖一起被日本人炸死。
汤玉麟汤玉麟早年间曾在土匪金寿山手上救过张作霖一命。不过他也最终因为此事被金寿山和沙俄军队联手给抄了老巢,最后他与张作霖不得已投靠了当时八角台商务团练的张景惠,后在1902年汤玉麟跟随张作霖归顺了清政府,并被任命为了奉天前路巡防营左哨哨官。
辛亥革命后,汤玉麟的部队被北洋政府改编为第27师骑兵团,他为团长。1914年升为第53旅少将旅长,后又升任中将旅长。而随着汤玉麟官越做越大,他恃宠而骄的个性也越发的明显。最终也因为如此他被张作霖剥夺了所有的权力,后汤玉麟气不过就带着两个团反出了奉天,并与之前就反对张作霖的冯德麟一起反张。
之后在1917年汤玉麟跟随张勋等人前往北京参与了复辟的闹剧,但不到数月就失败。后他就带着仅剩的200余人狼狈的逃到了蒙古。1918年,张作霖眼见汤玉麟的惨状,又想起以前的种种,最终与汤玉麟握手言和,并在4年后让他做了东北陆军第11混成旅旅长。1925年郭松龄和冯玉祥联合反张,因郭在奉军素有凶名,所以大部分的奉军基本没打就跑了,就这样郭一路是直达奉天,而张作霖眼见于此似乎已心灰意冷的在奉天的大帅府等待灭亡的那刻。
但天无绝人之路,最终曾经那个救过他一命的汤玉麟再一次出现并救了他和他的奉军的命。汤玉麟亲率麾下第11师向郭部发起了最为猛烈的进攻,后因冯玉祥突然抛弃了郭松龄部,再加上种种原因最终郭松龄部被打的全军覆没。此时张作霖最后和汤玉麟冰释前嫌,并于次年升他为热河都统。在1928年张作霖被日军炸死后,汤玉麟与张作相等人一起辅佐张学良掌控了整个奉军,后与张学良一道宣布服从国民政府,并被任命为热河省省长兼第36师师长。
1933年日军进攻热河,汤玉麟不战而逃,致使日军在不到10天就占领了热河全境。后因举国震动,再加上国民政府本就想对势力庞大的东北军下手,借此蒋介石借口他不战而逃下令全国通缉他。但在1934年因汤玉麟自愿放弃手中所有的兵权,国民政府就取消了他的通缉。后没有任何权力的汤玉麟在天津颐养天年,直至1949年2月病逝,享年78岁。
晚年的汤玉麟虽一直都在饱受着批评,但却始终没有坚守着做人最后一条红线,那就是绝对不做日本人的走狗。汤玉麟在天津期间日本人几次三番要求他去伪满洲国担任伪职,他都严词拒绝,甚至当年国民政府在全国通缉他的时候,他也未接受日寇给予的任何条件,他始终都坚守着作为中国人的最后一丝底线。
冯德麟冯德麟是七兄弟中最早和张作霖作对的兄弟。早年间的冯德麟是东北绿林中有名的好汉,后庚子之乱的时候被当地招抚,成为当地团练的总练长。1901年曾短暂的被俄国人俘虏过,但逃出后来就恨上了俄国人,并加入了日本人领导的反抗俄国人的队伍中,由于战绩辉煌1906年受到日本人的保举,他得以被清政府招抚为官,并任巡防营左路统领。
辛亥革命后,他成为奉天唯一两个师中第二十八师的师长,开始与张作霖并驾齐驱。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不甘心为什么比自己小的张作霖与他平起平坐,更甚者军队比他还要多,所以逐渐的他们两人有了裂痕。而最终这种裂痕在当年合演双簧驱赶段芝贵的时候被彻底割裂,当时由于张作霖唱的是白脸,于是段芝贵后来逃回北京的时候以为是张作霖救了他,于是就拼命说他的好话,而由于冯德麟唱的是黑脸,所以对于他是一句好话都没有。
也就是如此最终张作霖坐上了奉天将军的位置,而冯德麟却要屈居于人下。所以此时的冯德麟心中自然不快,并拒绝去就任袁世凯给的军务帮办的职务,并自此于张作霖交恶。但由于张作霖向来敬重自己的这位三哥,对于他提出的任何条件虽都不接受,但也都时候好言相劝,所以自始至终两人都没有动过兵。
最终冯德麟因参与张勋复辟失败而被革职,同时本来冯德麟是要被关押的,但是因张作霖的搭救得以获释。后回到东北被张作霖任命为三陵承办,来负责保卫前清的皇陵,后自始至终都再未掌过兵权。之后不到数年冯德麟就宣布下野,从此再不踏入军政界,而是专心于经商。1926年8月11日,冯德麟因心脏病病逝于北镇,享年59岁。
冯德麟这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先是落草为寇,后是参与日俄争霸,再是为清朝办事,之后并是在民国当将军。后来虽然在与张作霖的斗争中失败了,但自始至终张作霖也未把他看做真正的仇人,而是兄弟,所以他后虽下野但却安心的做生意,晚年的结局也算还好吧。
张景惠张景惠是七兄弟中唯一的卖国贼,曾任伪满洲国国务总理。当年的张景惠依靠自己的人机关系在镇上成立了一个自卫团,自任团练长。而后在张作霖投奔他的时候,他觉得张作霖比他有本事,跟着他干有前途,于是就把团练长的位置给了他(只能说他眼光还不错)。
事实证明张景惠看人真的很准,后面随着张作霖地位的不断攀升,作为老臣的张景惠得到的回报也越来越大,先是任团长,后任师长,最终在1918年以火箭般的速度做到了奉军副司令。但是张景惠这人看人可以,但要论真本事他真的是不行,他能当上副司令靠的不是战功,而是张作霖的信任。真到打战的时候是什么都不行,这不在当年在第一次直奉战争的时候,张景惠在担任奉军西路军总司令的时候就因畏敌不前,导致西路军全线崩溃,最终导致奉军大败。
而后张作霖为了平息众怒就将张景惠被革职,并让他住在北京。当然本来张作霖是想等风头过后让他再复职的,但是张景惠这人显然太笨,他以为张作霖是想放弃他,于是在北京就投靠了曹锟,这样可好张作霖是彻底的记恨上他了。不过到后面因张作相、吴俊升的劝说,再加上张景惠痛哭流涕的道歉,张作霖看在以前的份上还是原谅了他。 后在1926年张作霖入主北京的时候,他先后担任陆军总长、实业总长等职。
1928年6月因跟随张作霖返回奉天,被日本人炸成重伤,张景惠也实在命不该绝,没过几个月就恢复了。但张景惠这人实在是没良心,在当时张作霖死后不久他就因不同意张学良当奉军的首领,就断然的投靠蒋介石当了南京的军事参议院院长一职。后张景惠更是在九一八事情后就直接投靠了日本人,做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汉奸。 在投靠日本后,他先后在伪满洲国担任了数个伪职。直至1945年日本战败他被苏联俘虏,后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度过了自己最后的数年时间,1959年病逝于战犯管理所,享年88岁。
孙烈臣孙烈臣算是七兄弟当中起点较高的一位,他落草为寇过,而且家中也算是小康的。孙烈臣发迹于盛京,当年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因他救盛京将军增祺有功,所以最后就在增祺手下做了一个中营帮办。后来他并在张作霖的手下做了巡抚营的营长,后也因剿匪有功被张作霖升为帮统。
1912年孙烈臣随着张作霖的高升做到了54旅旅长的位置。1917年因冯德麟参与张勋复辟被革职,他被张作霖推荐做了27师的师长。1919年孙烈臣被任命为黑龙江督军兼省长,并加授陆军上将衔,1921年改授吉林督军兼省长。1922年孙烈臣被晋升为陆军总参谋长。1924年4月25日,孙烈臣病逝于奉天,享年52岁。
孙烈臣这一生自从跟了张作霖就一直官运亨通,而且也深受张作霖的信任。同时孙烈臣也是张作霖手下少有的能够打硬战的将军,当年直奉战争正是因为他在锦州挡住了直军数十天的进攻,奉系才能免遭灭亡。此外,他不但军事能力强,政务处理能力也强,奉天兵工厂、东北空军、东北军校等都是在他的手上建立起来的,可以说对于奉系孙烈臣是有大功的。
张作相张作相是第一批跟随张作霖的将领,当年张作霖创建“保险队”的时候,张作相就带领着数十位兄弟投靠了他,之后就一直跟随着张作霖南征北战。而随着张作霖的官越做越大,张作相的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1916年张作霖升任奉天督军的时候,他被正式任命为第二十七师步兵旅长。
1918年张作霖升任东三省巡阅使,他被升任为总参谋长兼二十七师师长兼卫队旅旅长,次年又担任东三省讲武堂堂长。1928年张作霖被炸死后,本来是张作相来担任奉军的下一任领导人的,但是张作相始终都不愿意接受,他想的是让自己的老帅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来继承衣钵,最终他将张学良拉上了少帅的位置,而他自己甘愿做辅帅。
1930年张学良率兵入关后,张作相留守东北总揽东北军政事务。 九一八事变后他返回北平任军事委员会委员,并负责担任热河战役的总指挥,不过最终因各种原因热河失守。而张学良也因热河的失守被迫下野,张作相眼见于此愤然宣布下野。之后就在天津做了个隐居的寓公,但是由于张作相素来在东北颇有威望,所以当年日本成立伪满洲国的时候就一直想让他去东北担任伪职,不过张作相显然是不会和日本人合作,直至抗日战争胜利后,张作相也从未接受过日本人给予的任何职务。
1945抗战胜利后,张作相被国民政府任命为东北行营政治委员会委员,并负责在东北接受日本在东北遗留下的财产。锦州解放后张作相返回天津,直到1949年3月病逝。
总得来说张作霖的这些兄弟除了张景惠是汉奸外,其余的诸兄弟虽都有不同的缺点,但至少在民族大义上还能做到绝对的忠城,当年无论日本人如何的诱惑,他们都没有跨出那条红线,而这点就是好样的。
有哪些因一个镜头而把整部电影看完的影片推荐?
《遇见你之前》看到了龙妈的可爱之面,身上的五颜六色的搭配和最吸引我的是一席红裙出现跟男主角参加音乐剧,女主角是一个年轻的小镇姑娘,性格率真开朗,在一家商店工作,她第一次出场时,还跟父母住在一起。一家人非常的相爱彼此,但是她还是为自己的学费苦恼,她自己的梦想,相比之下,男主则过着十分优渥的生活直到一场事故之后,脖子以下高位截瘫,女主后来成为了他的护工。威尔最初的时候很痛苦,也很尖刻,并且总是在自怜,并且想要安乐死,女主很伤心但是在好友的建议下希望通过自己改变男主的想法,于是女主带着他去马赛,跟他一起看国外电影,音乐剧,去旅游,深夜忏悔时蜷在他身旁,终于把他从自己的壳里拽了出来。两个人变得亲近之后,但是男主还是要接受安乐死的抉择,因为他想要女主有自己的梦想去努力,而自己这样的生活也不是他要的。
是如何成为东北王的?
在上个世纪,“东北王”张作霖的名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贫苦农家出身的他,从一个无名小辈到“张大帅”,他的戎马一生,可谓精彩至极。比较熟悉张作霖的人都知道他当军阀之前干过马匪,身为土匪,江湖义气结拜兄弟自然是少不了。史料记载,张作霖一生中,有两次重要的结拜,而且意义非凡。
洮南关帝庙,八兄弟“但愿同死”。1907年,在剿灭蒙古叛匪陶克陶胡胜利后,张作霖与马龙潭、吴俊升、孙烈臣、张景惠、冯德麟、汤玉麟、张作相等人磕头换谱,按年龄排位,结拜为生死兄弟,奠定了奉系军阀体系的基础。
老大马龙谭,字溪腾,1861年生,时任奉天巡防营右路统领。军人家庭出身,深明大义,文韬武略、才华过人,是个爱国志士。张作霖手握重权后,马龙潭又任东边道镇守使,四洮路总办,立下功劳。在张作霖死后,誓不与日本合作,隐居。晚年热衷于慈善事业,人称“马善人”,1940年,在四平去世,享年84岁,无数群众为他送行,可见这位大哥的影响力多么大。
老二吴俊升,字兴权,1863年生,时任奉天巡防营后路统领。结拜后,他死心塌地追随张作霖。第一次直奉战争奉系战败,北京政府免去张作霖各职,任命吴俊升为奉天督军。然而,吴俊升却不听北京政府的,坚决支持张作霖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并宣布东三省独立,后与张作霖一起丧身于皇姑屯,时年65岁。
老三冯德麟,字阁臣,1866年生,时任奉天巡防营左路统领。早年投身绿林,比张作霖年长九岁,以长辈自居。后两兄弟失和,因助张勋复辟,被北京政府关押,张作霖又想尽一切办法使其获释,为其争得三陵都统职务,给予很多关照,并提拔其长子冯庸为东北空军少将参谋长。1926年,冯德麟去世。
老四汤玉麟,字阁忱,1869年生,时任奉天巡防前路马二营帮带。汤玉麟在保险队时就跟着张作霖,并多次救过张作霖的命,虽然两人中间也曾经失和过,但后来又被张作霖重用。张作霖被日军炸死后,汤玉麟帮助其子张学良东北易帜,汤玉麟在抗日战争其间多次拒绝出任伪职,并率部下与日寇交战,为中国的重新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勋。1949年2月病死于天津,终年78岁。
老五张景惠,字叙五,1871年生,时任奉天巡防前路马三营管带。九一八事变后,成为汉奸,曾任伪满洲国国务总理。但对张作霖仍忠心耿耿,为其办理后事,“八·一五”光复,被苏军逮捕,关押于抚顺战犯管理所,1959年去世。
老六孙烈臣,字赞尧,1872年生,时任奉天巡防前路马四营管带。作为张作霖最信赖的心腹干将之一,曾随张作霖征剿陶克陶胡、白音大赉期间,战功卓著,对张作霖可谓忠心不二,感情益深,尽心辅佐,身兼数职,感情颇深。1924年孙烈臣病逝,终年52岁,张作霖抱其尸体痛哭有半小时之久,并拨私款5万元治丧。
老八张作相,字辅忱,1881年生,时任奉天巡防前路马一营管带。两人并无亲兄弟,也无血缘。自1900年结识后,张作霖一直很器重他,多次想擢升他,他却屡次执意不肯就职,可见其识大局、顾整体,不计较得失。“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派人前往天津,饵以高官厚禄,他坚拒不就,财产悉被没收。张作霖死后,他辅佐张学良主政东北,后来张学良被软禁,积极奔走。1948年在锦州被俘,次年因病去世。
17年后再结拜,大权在握打天下。上述部分人死后,在1927年,张作霖又与吴俊升、汤玉麟、张景惠、高维岳、张作相、潘复、张宗昌、孙传芳、杨宇霆、韩麟春、褚玉璞再次结拜为兄弟。其中官职最小的是军长,从中看出,这次结拜,使张作霖的势力达到了顶峰。纵观张作霖戎马一生,义字当先,更能服众,群雄以他为首,共同征战天下,出生入死,尽管每个人最后归属大不相同,也曾不合,甚至大动干戈,但历史终究演绎了他们曾经坚如磐石的江湖义气,更谱写出一段兵戈铁马的乱世传奇。
张学良的八位结拜兄弟?
张学良的拜把子兄弟没有八位,只有他跟冯庸
张学良的父亲有八位拜把子兄弟,8人的排序是:马龙谭、吴俊升、冯德麟、汤玉麟、张景惠、孙烈臣、张作霖、张作相。
老大马龙谭,曾任民国陆军中将。
老二吴俊升,时任黑龙江省督军兼省长。
老三冯德麟,绿林出身。1916年,曾和张作霖共同把持东三省军政大权。因支持溥仪复辟失败而被逮捕,张作霖为他多方求情保释。1926年,58岁的冯德麟病逝。
老四汤玉麟,少年时就落草为寇,东北易帜后,汤玉麟曾担任热河省主席。
老五张景惠,张景惠原来卖豆腐为生,因土匪猖獗,张景惠也拉起大排。见到张作霖后,对张佩服的五体投地,把自己的队伍交给张作霖,情愿当副手。
老六孙烈臣,时任吉林督军兼行长长事,陆军军长。张作霖最信赖的心腹战将之一。
老七张作霖,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奉系首领。
老八张作相,当时的职务是奉天巡防前路马一营管带(相当于营长)。
张作霖兄弟八人,相互扶持,愣是掌握了东三省军政大全。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张作霖在八兄弟中年龄虽小,但有勇有谋,侠肝义胆,深得兄弟们信服,再加上赵尔巽的提拔,因此平日里都是张作霖说了算,他是八兄弟中的核心。
他的那七个拜把子兄弟?
1928年6月4日凌晨沈阳一声巨响,一代枭雄张作霖就被秘密抬进了沈阳大帅府,最终因抢救无效直接身亡。
1928年4月,北伐军在阎锡山等人加入的情况下再度进行二次北伐,此次北伐针对的主要目标便是位于北京的东北王张作霖。
在北伐军的进攻下,纵然张作霖有数十万的军队但还是节节败退,这种情况令他是苦不堪言随时准备撤退。
张作霖本想跟南京政府罢手言和,但就算张作霖亲自派人前往南京政府商议,但此时就是没有成功,就好像北伐军是吃定了他一样。
万般无奈之下张作霖只好考虑离开北京返回自己的东北大本营,于是他在6月2日宣布自己会退出京城前往东北,至此北伐军算是才停止了脚步,但另一伙势力却又盯上了张作霖。
这伙势力便是曾经将张作霖扶持起来的日方,当初郭松龄叛奉算是打了张作霖一个措手不及,紧急情况之下张作霖只好跟日方签订和约从而得到日方的救助拿下郭松龄。
但在事后张作霖却耍赖了,本来合约上是要张作霖同意他们日本人在东北地区建厂和修建铁路,但张作霖却是翻脸不认人拒绝日方这一系列要求。
并且为了保证自身在日方中的地位,张作霖没少给日方政府送钱,这就导致原本白纸黑字的合约就变成了一笔坏账,这让日方对此恶心的同时又毫无办法。
于是在一次会议上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作便指出张作霖是东北和奉军的主心骨,只要把张作霖杀了那东北就如同掌中之物一般。
此举得到了日方高级官员的一致赞同,当即决定趁着张作霖被北伐军打压准备回东北之际下手,直接将张作霖谋杀在半路了。
张作霖在动身之前也曾听说有人故意询问自己的情报,于是将自己出行的时间变换了三次,这才选择在6月3日晚上动身离开北京。
殊不知日方早就掌握了情报并在半路设下了埋伏,在第二天凌晨的时候张作霖所乘火车已经来到了沈阳的皇姑屯车站附近。
紧接着一声巨响,事先就埋好的炸药转瞬即发,张作霖所乘坐的火车被高高炸起,就这一下车上死伤无数,而张作霖此时也并未身亡只是重伤。
幸好奉天省长及时赶到将张作霖送回了沈阳大帅府,但由于伤势太过于严重导致上午九点直接去世,一代枭雄和东北王就以这种方式离开了人世。
大帅府为了封锁消息直接连丧事都没有举办,对外宣称则是张作霖受伤但也都是小伤并无大碍。
为了探清真实情况,日方是派出了一个又一个间谍,但这些人在五夫人的周旋下均不知实情,直到张学良从外地返回才开始公布丧事,日方得知被骗虽然气愤但却也无奈。
我们都知道张作霖生前有七个结拜兄弟,这七个人跟他一块出生入死这才把张作霖给推到了东北王这个位置,虽说其中有能力者不少,但张作霖却能稳稳压制。
现如今张作霖突然去世,负责接替的张学良虽说颇有能力,但在他们眼中也不过是一个毛头小子,张作霖的几个老兄弟对此是怎么做的呢?
马龙潭
结义的八人中在当时马龙潭无论是年龄还是能力,他都是稳居于老大这个位置的,对马龙潭当老大其他人是心服口服。
不过在1920年的时候张作霖就已经把马龙潭的军职给解除了,一方面是马龙潭确实年龄大了,一方面是马龙潭更适合当个文将。
自张作霖去世后马龙潭就一直呆在自己那个四平的一亩三分地上没怎么闹事,但他不闹事架不住别人找事。
在“九一八”事变过后日方希望马龙潭帮助他们收买人心,但马龙潭对此是直接拒绝,并且为了拒绝直接一头撞在了床头,日方这才就此作罢。
吴俊升
早前马龙潭和冯德麟都在奉天的时候,吴俊升便跟他们两个还有张作霖合称为奉天的四大军事重要人物,可见这位还是一个实权派。
相比较马龙潭和冯德麟来说吴俊升就要幸运的多了,在他们二人相继下野后吴俊升反而是继续在张作霖身边并得以重用。
不幸的是在张作霖回东北的时候吴俊升跟他一同前往,最终张作霖身受重伤被运回沈阳,而吴俊升则是当场死亡,实在是令人可惜。
冯德麟
要说奉天城内的传奇人物,那张作霖占一个,另一个则必定是冯德麟,这两个老兄弟可谓是结识了一辈子斗了一辈子。
自从两人同被封为师长但张作霖坐镇奉天而冯德麟坐镇北镇的时候,两人之间的争斗便开始了,冯德麟一心想要超过张作霖成为那东北第一把手。
不过在经过种种事件后冯德麟便被迫下野,此后不再插手军政而是转身研究实业,不幸的是在张作霖出事前两年,冯德麟便因病去世在北镇与世长辞。
虽说两人斗了大半辈子,但在冯德麟的身后事上张作霖还是没有半点含糊,直接让冯德麟风光大葬这也是尽释前嫌了。
汤玉麟
要说这汤玉麟为何会跟张作霖等人结识,其实也算是误打误撞了,早年汤玉麟是做拉车生意的,因拉车过程中遭遇抢劫所以被迫落草为寇。
成为土匪没多久后汤玉麟就打出了名气,并在机缘巧合下救了张作霖一命,此后两人便结为生死兄弟,因汤玉麟勇猛异常所以便有绰号二虎。
在张作霖去世后汤玉麟奉命镇守热河并任热河省省长,值得一说的是后面日方想要威逼利诱拉拢汤玉麟,但却统统被其拒绝,也算是一条好汉。
张景惠
结拜的八个兄弟中也并不是都愿意一心对外,就比如这个张景惠,在张作霖去世后没多久便加入到了日方的队伍当中。
老帅去世少帅张学良执掌军政大权,因为张景惠跟张学良向来不和,所以在张学良执掌大权后张景惠便前往南京就职,这算是公开叛逃奉天体系。
“九一八”事变过后自认为有机会的张景惠便跟日方取得了联系,随后便公开表示愿意追随日方并在其中担任伪满洲国务总理大臣。
所以八人中要说名声最不好的就属这个张景惠了,不过后来他也难逃命运的制裁被苏军抓住并囚禁。
孙烈臣
跟冯德麟一样,身为老六的孙烈臣也是在张作霖去世之间就去世了,就拿这一众兄弟来言,关系最好的恐怕就是张作霖和孙烈臣这两人。
曾经张作霖在执掌东北军政的时候,冯德麟和汤玉麟试图逼迫张作霖下野并想出种种计策,而在这种关键时刻孙烈臣一直坚定的站在张作霖这一方。
不幸的是因为孙烈臣身兼数职所以导致大病一场,这一病让孙烈臣的年龄停留在了五十二岁,张作霖得知后曾经在孙烈臣的尸体上哭了半个小时,可见兄弟情深。
张作相
要说张作霖去世之后谁对张学良的帮助最大,那一定就是张作相了,张作霖和张作相虽然名字极其相同,但其实并未有血缘关系只是巧合。
皇姑屯事变后张作相因为其阅历和能力被众人推举为东北保安司令,但这无疑是抢了张学良的权,于是张作相怎么说都不肯接受,执意要将这份大权交给张学良。
不仅如此,为了能好好扶持这位少帅,张作相甘愿一直在张学良身边担任副将,这份态度真是令人钦佩。
之后凡是张学良有不懂的地方或者难以定夺的方案,都会让张作相帮助自己选择,并且曾多次将军权交给张作相。
尽管张作相大权在握,但其从始至终都没做过半点对不起张学良的事情,张作相也得以深受张学良信任,在张学良下野后张作相也紧跟着下野。
跟之前汤玉麟一样,日方也曾希望张作相这等智囊加入到自己行列,但遭到张作相坚决的拒绝。
由此可见除了去世在张作霖之前的冯德麟和孙烈臣,以及投靠日本人的张景惠外,其他人在之后还是或多或少给张学良提供帮助并没有什么不轨的举动,并且相比较张作霖来说,他们的结局还都算不错。
感谢阅读,看完的朋友记得点赞、关注二连哟,风云妹子在此谢过诸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