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产品英文,国际金融与公司理财专业是做什么的

2023-03-29 11:16:04 138阅读

理财产品英文,国际金融与公司理财专业是做什么的?

国际金融专业

国际金融专业术语金融学专业下面的一个分支,主要培养具备国际金融知识领域先进理念、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培养能在银行系统、非银行金融机构、公司企业从事国际金融业务、国际贸易业务及本专业的教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选择这个专业,外语要有一定的基础,比如这个领域对国际动态事实的关注度要更高一些,虽然工作后所面向的国家或地区可能是单一的,但是流利的英语听、说、读能力的基础上如果还会一门小小语种,择业时身价会更高。

理财产品英文,国际金融与公司理财专业是做什么的

公司理财专业

这个专业不是传统的金融学专业,更像是衍生出来的方向更清晰的一个分支。以一个分支来理解的话,公司理财主要是根据资金的运动规律,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资金的筹集、使用和分配,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提高资金运用效果,实现资本保值增值的管理工作学科。

选择这个专业,从业所在机构可能没有前者那么高大上,但是择业机会可能更多一些。比如信托、券商、理财、三方、资产管理等相关大、中、小企业都可以选择。

没有更好只有更适合

选择专业时,不是选择哪个专业看上去更好,而应该考虑哪个专业更适合。比如你的语言学习能力、研究能力、持续学习能力、是否愿意与人沟通等方面都要结合进去考虑。根据自己的性格,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未来择业后才走的更顺更长远。

大学生如何理财英语作文120词?

For college students, do their own financial planning, revenue and reducing expenditure is equally important. Today, many college students feel that "enough money to spend, most positive solution is to find ways to increase revenue to compensate for insufficient funds embarrassment. Work-study program is the most common college students "open source" approach to help teachers to do research, tutor to the company or business part-time work ... These are to help students to increase revenue.

Just open source is not enough, the key is to learn how to take care and plan their own money, to learn to throttle job. Bank financial planner recommends Students throttle may wish to start from the accounting. Many college students part-time, feel that they have income to spend money to start lavish dinner party, entertainment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soared, to the end of the month or the end at hand is still very tight even need to borrow money from the "transitional".

You can also try to do a small investment, stock, fund, is scheduled to vote and so on.

After a certain economic base, can also be involved in real estate, not to mention the real estate, they think of high investment, in fact, real estate, small investment, the money to do real estate.

Money, start from the housing commission and the housing charter, commissioned rental profit model can rely on to operate the property, which requires your experience, then there should have confidence and action, is not very high capital requirements, need to be addressed is the landlord, tenant, a number of key issues can be.

v是什么意思?

如果你写的是pv,那是英文“present value”的缩写,本意是“现值”。

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折现的金额,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折现的金额。

现值是现在和将来(或过去)的一笔支付或支付流在今天的价值。

如果真的是P/V的话,我只在物理中见过这个公式,你再问问大神们吧,我也再学习一下~

有什么好的理财途径推荐吗?

这两天我又从年终奖里,划拨了点钱,加保了之前买的增额终身寿。

因为通过我这段时间的观察啊,不管是从整个大的市场环境,还是从监管以及保险公司的一些动作来看,我都认为:

现在是买入/加保增额和年金的黄金时期。

01 两个投保黄金期在保险行业的发展过程中,

一共出现过两次“寿险预定利率明显高于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这样的投保黄金窗口期。

一个是20年前;一个就是现在。

*黄线代表保险公司预定利率的变化,蓝线代表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的变化。

有些朋友可能不太理解啊,我简单给大家解释一下:

预定利率,是保险公司承诺能给到我们的收益水平(我们到手的收益,通常会比预定利率要低那么一些,因为保险公司还要在此基础上,扣除一些必要的运营成本),

保险公司用我们的保费进行投资,

如果实际收益高于预定利率,保险公司就会有盈余;如果实际收益低于承诺要给到用户的收益,那就会存在亏损,保险公司得自掏腰包,这在保险里叫“利差损”。

当寿险的预定利率高于存款利率的时候,继续把钱存在银行,明显不再划算。

1)于是就有了1996年 - 1999年间,以国寿、平安、人保、太平洋为主的几家老牌保险公司,为了跟银行抢客户,激进地推出一批高利率保单的浪潮。

利率有多高呢?

据平安CEO马明哲后来在投资说明会上的回忆,1996年至1999年6月期间平安销售的高利率保单,平均年化复利有6.9%。

之前大白就写过这么一篇文章:买了平安理财险的,真赚大发了,

文章里,“一万块钱吃一辈子”的保单,也就是这个时候出的。

给大家展示下:

保单是1996年2月份投的,作为被保人的网友,那时才2岁。

家里一次性给他交了1万的保费,

从他55岁开始,每个月可以领7095元的养老金,一年就是85140元,活多久,领多久。

我算了下这份保单的实际收益率,即使只领到70岁,IRR也有8.59%;

按照现在的平均寿命趋势,正常情况下,这哥们活到80岁+不成问题,这时候IRR已经接近9%,折算成单利的话,收益高达20%多。

这样的收益,不管是放在当时还是现在来看,都是非常香的。

所以保险公司也是趁机狠狠地收割了一波保单。

但黑天鹅很快来了,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中国没能幸免,为了挺过去,银行带头降息:97年-1999年6月连续7次降息,银行一年期利率从最高的10%降到了2.25%。

但大家要知道,

一年期定存利率可以说是理财产品的风向标,银行的利息降得迅猛,整个金融行业的投资回报率也跟着猛降。

一边是写死的保单约定,承诺的收益要终身保证兑付;另一边是持续下滑的投资回报环境,

这让保险公司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根据高盛在《中国保险业-成长前景、创造价值的关键在改革》研报中做的预判:

仅国寿、平安、太平洋三家,潜在的利差损大概有320亿-760亿元人民币。

2009年11月中旬,平安CEO马明哲在投资者说明会上曾回忆说:

“90年代保险业那场高利率终身保险产品的冒进,让平安迄今为止还背负着高达800亿的利差损。”

要知道,八九十年代的美国也经历过类似的情况,

1980-1986年间,美国寿险保单的利率也非常高,保费加速增长;但在1986年之后,市场利率持续走低,

再加上投资的债券遭遇大量违约。保险公司不仅没有挣到额外的投资收益,还要持续持续支付承诺给客户的收益,受利差损的拖累,破产的寿险公司数目持续走高。

1986年,破产公司为36家,而到了1991年,破产公司数目高达56家。

为了避免悲剧重演,1999年刚成立半年的保监会,紧急出手管控:

一是,原来预定利率最高能达到8.8%的那批高利率保单,不让继续卖了;

二是,后面再新推出的产品,不允许再超过年复利2.5%这个上限标准了。

这一波操作下来,影响深远,

高预定利率的保险时代结束。一沉寂就是十几年,直至2013年,保监会才重新上调预定利率,由原来的2.5%,调整成了3.5%,

这也是目前增额寿实际复利收益不能超过3.5%的原因所在。

2)20年后的现在,我们终于迎来了第二个投保黄金窗口期。

一方面,

无风险投资的收益率持续下滑;

四大行一年期定存的利率,降到了1.75%;国债和大额存单的利率也未能幸免。

而增额终身寿险,却仍然维持着3.5%的预定利率,持有10年,实际复合年化回报是4.11%,20年是4.95%,30年6.02%,40年7.4%。

另一方面,

这两年的行业变化和投资环境变幻莫测,稳健安全的投资成为更好的选择。

教培和房地产行业,受政策影响,大幅裁员;行业爆雷,传导到以这些行业为底层资产的理财产品上,最后在我们普通投资者的手里炸了!

又赶上资管新规的提出和实施,

即使是银行理财,也不再承诺保本保收益。就跟买股票,基金一样,投资者自负盈亏。

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那批顶顶有钱的人,都开始把资金往储蓄险里搬。

再后来,储蓄险被更多的人了解和追捧,

就是去年年底,保监会出于公平考虑,要对中小保险公司的产品进行调整下架那一波。

我们很多读者朋友,也是在那时候买入的储蓄险。

02 储蓄险的调整,仍在继续现在来看,真的,买到,就是赚到。

以新出的两款增额终身寿为例,和之前的老产品横琴利久久相比,

投50万,后期都能差出来20多万的收益!

资金量大的,相差就更是不止一点半点了。

然而现在,不少像利久久这样的优质产品,线上基本已经买不到了,

好在还是有些头铁的,

比如金满意足,换了个马甲(改名金玉满堂)卷土重来,收益竟和之前的老版本维持在同一水准。

我还是蛮佩服你们的敏锐度的,

那段时期,5000万的保费额度,一晚上就被大家抢购一空。

不过,监管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产品本身的设计问题。

就在前段时间,下发了《2022版人身保险负面清单》,

我看了下,新增的这几条内容啊,

对我们影响比较大的,还是增额终身寿这一块。

我们买增额终身寿,

主要就是看中它的安全性、能够锁定长期利率的收益性,以及它的灵活性嘛。

但现在监管要拿大家都非常关心的“灵活性”来开刀,

敲打保险公司,要求其对「过于灵活的加减保规则」以及「早期现金价值过高」等方面进行调整。

一方面,是我们前面讲过的利差损风险,

一边是将来可能要面临的的利率持续下行的投资回报环境,一边是保险公司要承诺给到用户无风险利率接近3.5%,

这要是还能没啥限制地加保,保险公司怕是又要面临巨额的亏损。

贴个数据:

和讯网整理的寿险公司投资收益率排行榜,2011-2020年保险公司投资收益最高有8.69%,最低仅1.3%,平均值也就5%左右。

你们细细品。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规避“长险短做“的风险,

如果现金价值增长太快,减保又设计得相当灵活,那肯定会有部分用户选择减保甚至提前退保,把资金挪作他用。

但这就存在一个问题 ——

保险公司刚收来保费没几年,投资的长期资产还没啥收益呢,用户就要把钱赎回了。

非常考验保险公司现金流的承压能力,也会给保险公司造成严重的“投资期限不匹配”的风险。

保险公司的动作也很快,

今年新出的产品,已经顺势进行了调整:

比如把条款里关于“加保”的内容进行删除。这也就意味着加保规则,随时可能面临调整。

(删除前条款关于加保的描述)

(删除后条款只有保留减保的描述)

比如设定了严格的减保规则:每个保单年度内,减保明确限制在了累计保的20%以内。

虽然说保险公司的压力是小了。但对我们消费者来说,

在资金的使用上,肯定是没有那么方便和灵活了。

所以像金玉满堂这种,还能保持和以前一样,保留宽松的加减保规则的产品,实在是很难得了。

你们有想法、不想错过这次投保黄金窗口期的,戳我头像私信我,帮你对比、算收益。

不过我也要提前跟你们说一下,这次的窗口期不会太长,

毕竟负面清单已经出了,如果保险公司还不对这种“打擦边球”的操作进行整改,少不了要被通报批评。

目前我们已经接到几家保险公司,要彻底停售老版增额终身寿的通知了,且买且珍惜吧。

有任何疑问欢迎私信大白!

什么是P2P平台?

P2P:源自英文peer to peer lending或peer-to-peer的缩写,意为人对人,也有点对点的意思。借贷中,个人对企业,也可称作P2P。P2P平台:为借款者和投资者搭建一个借贷交易平台。

不少人可能会将P2P和网贷混淆,其实这是2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网贷,是放贷公司给普通人贷款,用通俗的话就说:网络高利贷。

P2P,是一个借贷平台,平台只负责运营、监管。说白了:就是一中介。

正规的P2P平台会有严格的审核机制检验借款人,或者是借款公司是否有还款能力,对于不合格的直接不予通过。

不仅如此,正规P2P还会对每一笔交易找担保公司担保,信誉不好的借款人必须要有抵押等一系列措施来保证投资者的本金安全。

P2P属于高风险投资,既然是借贷,必然会有无法履行约定的借款人,这种情况,部分平台还使用平台备用金先行兑付原则。也就是说:平台自己先垫付投资者的本金,保证投资者本金安全,待借款人还款后再支付利息收益。

因我国网络金融才处于发现初期,行业规则,法律法规都处于不完善阶段,所以如果想投资p2p,一定要选正规平台。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