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狼涨停战法,股市都涨到3200点了

2023-03-26 22:20:03 153阅读

头狼涨停战法,股市都涨到3200点了?

气势如虹!今日股市可以用这四个字来形容。

抛开各种深层原因不谈,最直接的原因是:降息了。

头狼涨停战法,股市都涨到3200点了

这一波行情来得如此迅速,在今日股市一举拿下3330点后,有机构喊出“年内看3800点,甚至4000点”的预言。不少散户们在今天也纷纷上车,多个券商APP一时发生宕机现象,但还在犹豫的投资者面对年内高点不禁要问:牛市真的来了吗?现在上车还晚了吗?

回答上面的问题,我们要梳理一下这轮股市上涨的脉络,透过现象发现上涨的逻辑。

今日股市上涨的驱动力是什么?

先来看看近期股市的表现,从7月6日说起。

今天股市一开盘,券商股一马当先、迅速拉升,轻易攻下3200点,市场情绪高涨,A股迎来大涨。午后一开盘,银行股接力,房地产、煤炭、有色金属等纷纷大涨,此前一度破新高的贵州茅台也再创新高。截至收盘,沪指收报3332.88点,涨幅5.71%;深成指报12941.72点,涨幅4.09%;中小板指报8632.06点,涨幅4.15%;创业板指报2529.49点,涨幅2.72%。

数据显示,截至7月6日收盘,上交所股票总市值报41.37万亿元,深交所总市值为29.58万亿元,二者合计70.95万亿,约10.06万亿美元,为2015年6月以来首次。

“今日股市上涨的逻辑有几个方面,一般来讲有基本面方面,还有一些触发因素。”一位头部券商资深分析师在接受CF40研究部访谈时说。

从基本面分析,“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当前价值股估值较低。”该分析师说,像美国股市,其实在经济修复的大背景下,估值已经逐步修复了,但是中国价值股的估值还是很低,一直没有得到明显修复,这是此次股市大幅上涨的一个基础。他认为,总体来看,我国经济基本面和股市之间还是存在着一些落差,毕竟中国经济正在快速修复,而且修复程度目前已是全球最好。从券商本身来看,近期改革方面的一些传闻,已经使市场对于定价形成了一些预期。以上两点形成了基本面方面的支撑。

从触发因素来看,上述分析师认为,今日大涨其一与上涨动量有关,此前券商股连涨五天,形成了一定的“赚钱效应”,今日券商股再次掀起涨停潮可能是上涨动量下的冲高。其二是舆论作用,近期媒体也不断有对“牛市”的报道,这对整个市场特别是散户群体会有很强的宣传效果。

今日,大量散户纷纷开户交易,不少投资者反映招商证券、新时代证券、东吴证券、同花顺等券商交易系统出现宕机现象。

如果往回看,这波快速上涨行情始于今年下半年的头一天。

7月1日,上证指数重返3000点大关,报收3025点,相当于回到了年初点位;2日继续接力,在前一日大涨1.38%的基础上,沪指再次大涨2.13%;深证成指、中小板指则创出近4年半新高。3日,券商、银行板块再度发力,引领股市再度走强,当日收盘时,沪指涨2.01%,报收3152点;深成指涨1.33%,报收12433点;创业板指涨1.57%,报收2462点。

如果从板块层面来看,大致可以看出近期股市上涨的脉络:先是6月中旬创业板在注册制改革的利好下创了4年来新高,接着6月最后一天券商率先发起上攻态势,随后,券商持续发力的同时,银行、保险、地产股等蓝筹板块也纷纷扛起领涨大旗,各个板块纷纷跟进,煤炭、有色以及低位低估值股纷纷也发力上涨。

7月2日、3日、6日,连续三个交易日,两市成交都突破了万亿规模,6日更是创下五年来新高,达到1.57万亿,与上一交易日相比放量33%;三个交易日,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规模达到了450亿。

一般而言,一波大行情来临前,券商股会率先而动。这波行情在券商领涨下,A股成交额连续突破万亿,北向资金多日净流入……有市场机构喊出“年内3500、年内3800”的预言,一股“全面牛市”的味道扑面而来。

近期股市上涨的逻辑是什么?

行情火爆,更需要冷静分析到底是什么因素推动了近期股市大涨。

在接受CF40研究部访谈时,CF40青年论坛会员、中银国际证券总裁助理兼首席经济学家徐高分析,此轮股市上涨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第一是全球经济的复苏态势比较良好,全球制造业PMI都已经回到50以上或者接近50的水平。展望未来,全球经济增速,将会持续上升,一直到明年上半年创出高点。在这样的经济预期下,市场对于上市公司盈利改善的预期是比较强的。

第二是在疫情爆发之后,全球各国的货币政策都相当宽松,向市场注入了较多的流动性,这些流动性对股市估值有明显地推升作用。

“推动近期资本市场上涨的原因既得益于经济基本面的改善,大盘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又有来自国际资本涌入等资金面推动的因素。” 李迅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认为,近期股市的上涨属于2017年以来的结构性牛市。

由此可以看出,本轮股市上涨有两大因素,一是经济基本面的支撑;二是资金面的宽裕,不仅包括国内机构主力资金,还有北向资金,以及散户资金。

“牛市”真的来了吗?

那么,在经济复苏的基本面支撑下,机构主力资金、北向资金再加上不断进场的散户资金,股市上涨的行情会持续吗?“牛市”真的会来吗?我们访谈的多位专家对此都给出了相对谨慎的态度。

CF40成员、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认为,从横向、纵向对比来看,最近四年多,A股处于长周期之后估值的修复一个过程中。耐心的投资者将发现,今明两年中国股市将以温和回升为主要特征。(更多内容可点击:专访钟伟:“3000点牛市论”无依据 今明两年股市以温和上升为主)

“现在谈全面牛市还为时尚早。”徐高说,经济虽然已经明显从疫情冲击带来的低位回升,但复苏的过程仍然面临相当程度的不确定性。他认为,疫情目前仍在全球蔓延,美国在复工之后疫情数据也有一定程度的反复;经济复苏过程中,货币政策的宽松态势也会有所调整,这些都会对市场带来影响。

他继续分析,2014年到2015年的A股大牛市更多是在经济疲弱背景下,流动性推动所形成的泡沫牛和杠杆牛。因此在泡沫破灭之后才会形成股灾,对金融体系形成比较明显的冲击。有了之前的经验,相信监管者会对股市的泡沫有更高警惕,尤其会注意避免银行资金大举进入股市而推高股指的情况发生。

徐高认为,今年下半年的股市应该不会重现2015年“疯牛”的状况,股市上涨应该会更为健康。

对于“下半年牛市”之说,上述资深分析师说,“目前来看,我的态度相对比较谨慎。”之所以这样说,还是要回归到基本面和资金面的分析上。

他认为,基本面,虽然很多行业已经大致恢复常态,但是整体来看肯定还比疫情前更弱一些,民航、餐饮、工业企业等多个方面都是如此,其实很难完全回到以前水平。资金面,目前短端利率、长端利率差不多已经回到了疫情前的水平,所以资金面宽松这个因素对股市的支撑其实也差不多了。另外,社融的量该放的也放的差不多了。综合以上分析,整个基本面的支撑其实差不多了。

该分析师认为,一般牛市可能会短暂性地脱离基本面,这都是有可能的,现在看起来可能也有这么一个趋势,但对于这轮上涨的持续性,还需要进一步再观望。中央高层领导在陆家嘴论坛上的发言也表示出,他们对美国股市反弹速度之快其实还是有不同意见。那么之后会不会出现一些会对“急牛”情况产生影响的相关政策,需要观望。

后续股市如何演绎?

对于后续股市将会如何演绎,上述分析师认为,短期来看,在当前的气氛下,大涨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除非政策层面出现一些较为明朗的变化,会使得股市整体产生方向性转变,否则赚钱效应可能使得上涨趋势自我加强。

但是,该分析师也同时认为,“目前股市估值修复已经差不多到位了,因为很多股票已经超过了疫情前的价值水平。相比国外情况来看也是如此。其次,从政策角度来看,相关改革措施何时落地还需观望。”

如何看待下半年股市走势?徐高认为,可以乐观,但也不宜过度乐观。一方面,疫情的发展正在逐步得到控制,经济也在持续复苏,在这样的环境中,对于股市可以抱以乐观的态度。

但另一方面,近期股市上涨比较多地受到了银行资金进股市预期的推动,金融监管者应该会着力避免2015年股市暴跌类似情况的发生,银行资金进股市预期的落空势必会对市场情绪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投资者也不宜对股市过于乐观。

事实上,今年五月中下旬以来,货币政策已经边际收紧。不少专家也预测,下半年货币政策宽松度可能会有所收紧。在股市暴涨的情况下,央行更要防备虚拟资金入市的风险。这一轮股市暴涨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收紧货币政策的宽松力度。

徐高也认为,下半年,随着经济复苏的持续推进,货币政策的宽松度会降低,而且金融监管者也会避免过量流动性推动股价泡沫的情况发生。“因此今年下半年应该不会重演2015年‘疯牛’的情况。”他再次强调说

最近两年新闻联播提及A股的内容和沪指第二天收盘涨跌情况

练成头狼涨停战法到底有多难?

很难,瞬间要判断已经开涨的股票值得不值得追,我觉得主要是弄清楚起涨的原因,如果是板块利好的消息,买涨得最快的肯定能封板,前几天我买过603399,其他跟风的股票很容易被套

停盘已久的股票。连续一字板,我就等开板后考虑,前面的资金获利不少了,那么新进去的资金是啥目标。再决定跟不跟,个人经验,也在努力摸索中

如何理解涨停后的开板现象?

个人观点:涨停战法是一个市场上相当主流套利系统,市场上曾经出现过一个头狼涨停战法!那么涨停后最常见就是开板、封板、再开板、再封板,好像太阳系运行一样周而复始!

一:横盘突破洗盘

①天业股份为例:2017年11月开始炒作360借壳回归的受益板块,那就是参与私有化成功可能暴利的公司中信国安和天业股份!11月3号的涨停板是T字板,说明极度强势的炒作,刚好价格回到近期横盘的高点11.8附近,如果庄家需要洗盘这里是很佳的位置,对于技术派来讲横盘顶端没有封住涨停心理上会构成重大压力,洗盘效果会很好!

②分时图上看整个上午都在洗盘,当然这是马后炮,有一点要注意,如果确定是洗盘可以看高一线,毕竟题材在这里!

二:低位恐吓吸筹

①雷鸣科化为例:去年周期板块经历了常年牛市,煤炭板块也不例外,龙头股中国神华大盘股都翻倍,雷鸣科化12月20日复牌公告200亿煤炭重组方案,可是连续多天大跌洗盘,27号的涨停吸筹迹象和意图就比较明朗了,因为从各方面来判定是这样情况概率最大!

②分时图作为参考,最重要还是结合板块效应、涨价利好、环境转好、重组、低价、低位涨停等基本信息来判定,概率大一些!

三:高位诱多出货

①共达电声为例:涨停板有天然的优势吸引一堆跟风盘,有魄力的庄家和游资才敢大刀阔斧的走势,消息面是原定股权转让方案终止,继续寻找收购方!一棒子打你,又一个糖塞给你,有炒作题材就行了,1月2号已经走出三个涨停,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一般性非重大性利好能走出三板是天命,所以不要再有过分期待!

②分时来看全天诱多出货,量能换手很大,出货特征极其明显,散户朋友多留一个心眼,哎,我不厌其烦的讲一些分析过程,也就是希望大家都能提高追板成功率,不该追不要追!

总结:万变不离其宗,脱离消息面、基本面、当时环境、当时市场人气,在这里说怎样怎样都是徒劳的!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谢谢点赞评论,祝你投资愉快!

白银价格突破16美元创两个月新高?

是的,黄金和白银依然是帅气的皇子,只不过是,黄金被宠幸的时代已经过去,白银将统治接下来的一段时间!

以下内容更新自2020.6.6,仅供参考,不代表投资建议。

本文探讨了因青睐黄金而被忽视的白银的发展前景。由于经济和货币后果的冠状病毒锁定和信贷周期的早期开始,越来越严重和持续下滑的可能性,将需要更多的货币扩张,有利于黄金和白银的前景回到以前的货币角色。

为了了解白银的后果,本文引用了历史,主要是美国和英国的白银标准,以理解所涉及的问题以及白银恢复其以前的货币地位的前景。

介绍

今年到目前为止,贵金属市场的故事都是关于黄金的。投机者认为黄金可以对冲通货膨胀。他们不会质疑,不会建立理论;他们只是假设。当每一个发行货币的中央银行都说他们会像大钞一样印刷货币时,投机者就会购买黄金衍生品。

这些通常可以驯服的赌客,现在正在打破当局的控制体系。在纽约商品交易所,金条机构并不把黄金和白银视为货币,而只是一种吸引投机者的想法。赌客不再是笨蛋。各国央行最近承诺的无限货币扩张,证实了它们对通胀的担忧。

对黄金银行交易部门来说,更糟糕的是,银行体系目前正处于至少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银行信贷收缩边缘,银行决心控制自己的资产负债表。我们通常认为银行信贷紧缩对实体经济的崩溃:这一次,银行控制市场做活动,其中包括失控的金银交易部门,外汇交易、外汇掉期等衍生品——这不是一个匹配套利或代理协议代表一个真正的客户。

最初,对黄金的关注让白银变得脆弱。图1显示了这两种金属到2019年12月31日为止以美元计算的表现。当这家黄金银行在2月中旬尝试一次周期性崩盘时,它将Comex黄金期货未平仓合约从略低于80万份降至约48万份。黄金价格强劲反弹,今年以来上涨了14%,而黄金银行仍处于可怕的净卖空状态。但白银价格暴跌,下跌34%,今年迄今才刚刚恢复到水平。

对于投机者来说,在一个适当的黄金牛市中,白银只是被视为对黄金的杠杆化押注。他们对导致关系存在的动力不太感兴趣,而是对价格背后的动力感兴趣。目前,活跃的交易员正在寻找这两种金属的入市点,以便在看涨但超买的市场中建立或增加头寸。这只是短期的事情,很多人都在谈论黄金。今天,我们普遍不知道,对于普通人来说,白银比黄金更具有货币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白银仍然是一种更大的流通媒介。因此,是时候关注白银了。

货币白银简史

作为货币,白银和黄金有着相似的历史。随着易货贸易的结束,世界各地的社区都采用耐用金属——黄金、白银或铜,视当地的供应量而定——作为主要的交换媒介。直到20世纪60年代,这种关于铜和银的传统仍然反映在大多数国家使用的货币中。英国货币仍然被称为英镑,因为自亨利二世(1154-1189)统治以来,货币都是用英镑合金铸造的银币,由92.5%的银组成,其余主要是铜。

从中世纪到19世纪,在大多数地区,银是唯一的货币标准,有时金是双金属标准。艾萨克·牛顿爵士重置银标准金在1717年,这是因为英国政府定价过高的黄金和未能适应改变的后果我供应,主要是后续扩大黄金供应来自巴西、英国商务部在十八世纪走向一个黄金标准。

我们将在本文后面更详细地讨论这些事件。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黄金对贸易国的重要性越来越大,最终导致英国在19世纪早期采用主权硬币作为金本位。

在殖民时期的美国,银和当时的英国一样,是主要的流通货币,但随着牛顿引入白银标准来为黄金定价,几乎所有英国殖民地的贸易中都存在着类似的两种金属之间的实际关系;对美国来说,至少要到1783年通过巴黎条约获得正式独立为止。

在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担任财政部长时,美国在1792年通过了《第一硬币法》(first coin inage act),引入了双金属标准,将1美元固定在371.25粒纯银,用合金铸成416粒银币。金币的面值为10元(鹰头金币)和2.5元(四分之一鹰头金币)。银与金的比例被定为十五比一。所有这些硬币都被宣布为法定货币,还有一些外国硬币,尤其是西班牙研磨银元,它含有373粒纯银,这使得它们与美国的银币相当接近。

然而,在《汉密尔顿铸币法》通过后不久,国际市场上的黄金/白银比率上升到15.5:1,这导致了国内流通中的黄金被抽走,白银成为共同铸币。实际上,美元在1834年之前一直以银本位,直到国会批准将比例改为16:1,将鹰牌黄金从246.5粒减少到232粒,也就是在十分之九的时候减少到258粒。1834年又对232.2谷物进行了调整。几年后,金币在流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超过了银,银的流通减少了,因为它变得比黄金更有价值。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的黄金发现增加了相对于白银的黄金开采量,使得白银相对于金币的价值更高,从而使得白银几乎完全退出了流通。1853年的一项法案修正了这一问题,该法案允许低于1美元的附属银币以低于官方造币厂要求的银币数量和低于世界市场价格的银币数量进行贬值。

在内战带来的财政压力下,政府于1862年发行了既不能按需兑换也不能在未来某个特定日期兑换的票据。这些美元是除关税以外的所有法定货币,关税仍然需要用金银支付。政府已经放弃了金属标准。美钞大量发行,美国经历了一次严重的通货膨胀。

战争结束后,国会决定以战前相同的平价恢复金本位。这是通过逐渐取消流通中的美元来实现的。主要以银来衡量美元的双金属本位制最终在1879年被金本位制取代,并在1900年再次确认,银被正式降级为小面额货币。

在欧洲,大多数银本位制国家在普法战争(1870-1)后转向金本位制,当时德国要求法国以黄金支付巨额赔款,于是德国得以从银本位制转向金本位制。其他欧洲国家也纷纷效仿。

最近,白银以玛丽亚·特蕾莎元的形式在阿拉伯土地上流通,从19世纪中期开始在中东和东非广泛流通,1970年代仍在马斯喀特和阿曼使用。

这些只是过去白银作为货币使用的一些例子。它存在于今天看起来像银的贱金属硬币中。现在想象一下,在一个法定货币失去信誉的世界里:黄金或黄金的替代品几乎肯定会重新成为大宗交易的货币,白银同样肯定会再次成为日常交易的货币。由于需要进行频繁的调整,双金属制可能不会重新成为官方政策,但历史表明,黄金和白银之间的相对稳定的市场汇率可能会随之而来,而白银超过黄金将确保金属货币的广泛流通。

供求因素

分析师目前正在努力应对冠状病毒对今年剩余时间供需的影响。银矿受到了品级变化和停产的影响。根据白银研究所的数据,在2019年,不到30%的矿山供应来自以白银为主的矿山,其余的则来自铅/锌、铜、金矿和其他矿产。铅/锌、铜等矿商约占全球银矿供应量的56%,因此全球经济活动的下降自动导致贱金属矿商银产量的下降。

与此同时,工业对白银的需求不断下降,使得人们更加重视投资来维持总体需求。去年,非投资需求为8.06亿盎司,而投资预估为1.86亿盎司,在深度衰退中,这需要投资需求大幅增加,以吸收矿山、废钢和地上可用库存。可辨认的地球库存估计为16.51亿,是2019年需求的1.67倍,以及2019年投资需求的8.9倍。

我对2020年及以后的全球经济非常悲观,理由在其他地方也有提到。如果我是对的,那么目前对矿山供应的估计将被证明是乐观的。矿山半数以上依赖贱金属矿山。但非投资用途的白银需求可能会进一步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白银实际价格要上涨,投资需求可能至少需要增加一倍。

在与黄金的比较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地表库存是矿山和废料供应的许多倍。与可无限扩展的法定货币相比,作为衡量未来货币稳定性的一个指标,最近加密货币界对股票流通量的比较流行起来。高的股票流动率意味着低的通货膨胀率。由于地上库存水平低,银的库存与流量比率很低。但在缺乏实物流动性应成为主要考虑因素的情况下,依赖这种衡量金属货币货币稳定性的方法是错误的。

以当前价格计算,白银的地上存量仅值310亿美元,而黄金的存量超过10万亿美元。鉴于黄金与白银地表存量价值的关系是323倍,而白银的年供应量仅是黄金的8倍,这似乎表明,如果黄金回归其传统的货币角色,白银将被大幅低估。“如果”是一个很小的词,表示一个很大的假设;但鉴于目前提出的史无前例、协调一致的货币扩张加速,结束当前的法定货币制度,回归金银作为货币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上述数字与黄金的关系表明,仅从矿山供应方面考虑,如今的双金属标准几乎只有牛顿1717年汇率的一半。显然,问题没有那么简单,市场将会解决问题。但其他一些事实表明,黄金/白银的关系应该进行一次彻底的反思。下面的表1列出了一些相关的例子。

异常的金银比

牛顿如何决定金与银的比例

人们很自然地认为,在1717年,当时最伟大的科学天才在皇家铸币厂(Royal Mint)担任厂长时,就想出了解决金银比例问题的聪明办法。不是这样的。他研究了当前的汇率,当时银是如何从流通中消失而被黄金取代的,并设定了一个初始汇率来阻止银的流通。此外,他建议根据贸易的发展情况订正这一比率,很可能是下调。问题是英国实行银本位货币,而牛顿和议会都希望保留银本位货币。毕竟,这是用于日常交易的既定货币。

当时市场对黄金价格进行了一些调整,直到1717年最终确定为46英镑的新比率。原油比现在为15.07:1;但考虑到稍纯的纯银(92.5%)与22克拉的皇冠金(91.67%)在纯度上的差异,实际比例为15.21比1。

这种汇率是在艾萨克·牛顿1699年担任皇家铸币厂厂长期间引入的。1696年,他被任命为皇家铸币厂的监狱长,以改善银币铸造的状况,并在1696 - 169年组织了一次大重铸。

在确定黄金的价格时,牛顿发现黄金的价格已经发生改变。与它在欧洲的价值相比,特别是在荷兰、德国、波罗的海诸国、法国和意大利,1699年的黄金价格太高了。他不仅建议将金几内亚的标准定为21秒,而且还建议对该比率进行审查,可能将其调整往下调。这项审查没有进行。

英国和欧洲大陆之间的贸易不断增长,无论汇率如何,商人们都更喜欢黄金而不是白银,因为用金币支付大笔款项更实际,这在当时是很正常的做法。虽然英国仍维持银本位制,但出于商业目的,它已逐渐转向黄金,以设定的汇率衡量,白银相对于流入的黄金而言,相对于活跃的流通而言,其价格相对较高。问题是牛顿和国会都不承认有一种以上的货币:白银是货币,而黄金只是一种价格可以确定的商品。

因为在上面倒数第二段提到的欧洲国家,银的价值比黄金高出5%,所以尽管禁止货币出口,白银还是流向了国外,相反,黄金流入了英国。此外,由于英国和葡萄牙之间的外交和商业关系,1717年牛顿转换后,巴西的金矿产出开始对英国的货币体系产生影响。据Fay估计,在1720-1750年间,大部分巴西黄金被运往伦敦,帮助伦敦从阿姆斯特丹接过了欧洲货币中心的桂冠。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是一个结合牛顿黄金定价过高,从而推动银进入欧洲和黄金到伦敦,英国和巴西的发现黄金,到一个商业黄金标准,尽管官方仍在银货币标准为九十九年后牛顿的修复。最后,在1816年,黄金被宣布为唯一的价值标准,价值超过40先令的交易不允许使用银币。到1821年,英国在法律和事实上都实行了金本位制。

从1601-1816年,我们了解到白银作为货币的角色逐渐演变为黄金的附属角色。黄金是商人和金匠的钱。后者作为黄金的保管人演变成了银行,因此高级金融几乎完全是黄金。但白银一直是作为货币存在的,即使是用于较小的交易。如果如今政府发行的无担保法定货币消失,白银肯定会再次与黄金一起扮演货币角色,因为其价值更低、供应更充足,可以更广泛地流通。

是这样,那些相信国家货币在货币毁灭将积累银健全货币的实际版本,并指出当前黄金/白银比率超过7倍,96倍的货币利率在每个国家的银或复本位制。此外,那些担心本国政府征收黄金的人可能会注意到,他们没收白银的可能性较小,而试图征收黄金,无论如何都可能增加对白银的需求。

白银目前的市场地位

自2018年8月黄金价格开始上涨以来,白银表现滞后,其货币性被普遍忽视。下图显示了这在金/银比率中是如何反映的。

3月19日,银价比为125,创下历史最高水平,标志着银价被严重低估。此后,这一比率迅速降至目前的97。要使金价进一步下跌,可能需要金价继续上涨,因为在当前的金融市场,金价上涨将与经济状况和货币政策有关,这些经济状况和货币政策将导致法定货币购买力大幅恶化(如果不是灾难性的话)。

此外,由于不利的交易条件和来自上级的压力,限制了银行信贷的普遍扩张,管理黄金银行柜台的交易员普遍发现,他们的交易限制正在减少。当冠状病毒使亚洲陷入瘫痪,并将对其他国家造成同样的影响时,通胀反应变得显而易见,这导致金条银行协同进行空头突袭,以便在事态进一步失控之前平衡它们在纽约商品交易所的黄金和白银头寸。对白银未平仓持仓量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在银价从2011年每盎司近50美元的高点跌至2013年的18美元后,未平仓头寸降至近7年来未见的水平,而这一价格水平刚刚被收回。从2月24日未平仓合约的高位244,705口,到5月4日的低点181,830口,314,37.5万盎司白银合约已收市,低于白银协会预估的全年投资需求1.86亿盎司。这一收缩相当于该研究所估计的地上银储量的20%。

2月份,LBMA金库的银存量为11.7亿盎司,白银协会记录的165.1万盎司中的大部分。白银的所有权尚未公开,但可能由工业用户、投资者(包括etf)和银行交易商的流动性共同持有。在实践中,银行将流动性保持在与柜台交易限制一致的最低水平,我们从其他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中得知,交易限制倾向于收缩。

下图显示了掉期交易商净头寸的最新数据,即黄金银行的交易部门。

交易员5月26日的最新数据显示,净空头头寸只有6,652份合约;因此,掉期交易商的头寸几乎持平。这与黄金期货合约的情况不同,互换合约目前净做空182,864个合约,相当于价值310亿美元的569吨,几乎创下纪录,令黄金银行非常头疼。

总之,在货币事件聚焦于黄金价格时,银价被抛在了后面,现在正开始迎头赶上。黄金/白银比率飙升至125,似乎标志着这种关系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因此,随着法定货币形势的恶化,白银有望继续表现优于黄金。金条银行的交易员似乎在避免做空白银期货,在这种情况下,随着价格上涨,他们将撤出流动性,而不是向买家提供额外的合约。

由于冠状病毒和信贷周期在2019年底已经开始放缓,全球经济和货币形势十分严峻。各国央行为拯救本国经济而采取的货币贬值力度,有可能是前所未有的,以至于货币体系的全面崩溃将越来越有可能成为一种结果。

在这种情况下,白银相对于黄金的吸引力在于黄金/白银比率的大幅下降,因为市场开始意识到法定货币即将结束。

本文仅作一般参考之用,并不构成投资建议!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