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麦论坛,清明节上坟有什么规矩
老麦论坛,清明节上坟有什么规矩?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之间春天的脚步悄然而至。和煦的阳光,撩人的春风,微凉的细雨迎来了新的一年的清明节。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封建社会时期家中有人去世,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标志,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在挖墓时还筑起了坟丘,将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质上的依托,随着时间的推移墓忌之风逐渐浓厚起来。清明节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和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这期间均可以去给祖辈祭祀及扫墓。我们这边流传着“早清明,晚十月一”意思是清明节上坟尽可能的在清明节(4月5号)之前,阴历十月一(也是个鬼节)就可以晚几天。这个就是时间上的规矩,下面再给大家说说清明节上坟还有什么规矩~
贡品:(1)香烛 香烛是清明扫墓必备的最重要的物品。(2)纸钱 纸钱是烧给逝者的,以便他们在阴间有钱花务必要焚烧干净 (3)馒头 (4)素酒、水果点心 (5)鲜花 最好是菊花,白色和黄色菊花尤其对景 (6)“包袱” 包袱即扫墓者给逝者(一般是头两年刚去世的)带的吃穿用度之物,因为用纸糊的一大口袋而得名。内装冥钞、金银,以及纸做的元宝、衣服、家具,烧包袱是祭奠逝者的一种重要形式,将包袱烧了,就是将这些物品送给了逝者。
逝者的坟墓随着每一年的风吹雨淋会逐渐变小,上坟上坟顾名思义就是给自己亲人的坟墓添上新的泥土以示对亲人的尊敬。
扫墓经过一年的时间,坟墓上或者四周会长出杂草,这些就需要上坟者剔除然后打扫。这也是上坟者应该做的。
逝者已逝,愿在地下安息!还有一句:子欲孝而亲不在,不要在亲人已去世后才知道亲人的重要。
为什么黄章高中不毕业却能把魅族做成中国知名企业?
谢谢您的问题。尽管学历不能代表一切,但确实影响了科技与互联网企业大佬的视野与思维,不能或缺。
黄章是特例。黄章学历并不高,据称是高中学历。进入电子行业前,黄章还做过码头搬运工等收入很低的工作。但是英雄无论出处,黄章对电子电器非常热爱,决定人生转型。2002年,黄章担任新加坡合资企业爱琴公司总经理,生产音响、MP3等产品,由于与股东心不齐,决定自己单干。2003年,黄章以MP3为切入口创立魅族品牌,在业内站位脚跟,2007年魅族转战智能手机,2009年发布首款自主生产的智能手机M8,之后推出的魅蓝产品在2016年达到巅峰。黄章对电子产品的热爱,加上思路活泛、敢闯敢冲,在智能手机能够打下一片天空,但其成功很难复制,教育、专业背景是投身互联网创业的前提。 早期的科技互联网创业者都接受高等教育。互联网创业初期,高等教育是稀缺资源,能够进入大学殿堂,机会和资源是不同的,未来也可能转变,至少能看见互联网风口。任正非1963年进入重庆建筑工程学院,但是读的是暖通专业,计算机、自动化专业是自学成才。腾讯马化腾于1993年毕业于深圳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专业。阿里巴巴马云虽然数学很差,考不进北大,就读于入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刘强东是宿迁高考状元,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雷军毕业于武汉大学计算机系,在校期间展示了计算机与编程天赋。李彦宏学历最高,当年是山西阳泉市的高考状元,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专业,获得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在这样一群人面前,黄章与魅族确实有点另类,但是黄章的兴趣、热情弥补了教育不足,与马云创业状态类似。如今的科技互联网创业需要专业。目前的科技、互联网产业是知识与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不是靠忽悠,基础是真刀真枪的技术背景与专业知识。所以清华、北大等知名高校的独角兽创始人多,比如滴滴的柳青、美团的王兴、ofo的戴威,清华更是人工智能创业者的聚集区,上海交大毛文超设立小红书,即使遭遇资本寒冬,清华北大仍然遥遥领先。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清华科技独角兽创业者是16位,北大是14人、上海交大是11人,位居前三。在高校特别是顶尖高校,资源、视野是难得的,特别是在区块链、人工智能、互联网等领域将位于前沿地位,起跑线都会不同。所以黄章与魅族的例子不能给我们错觉,无论何时,接受教育获得的技术与专业背景都非常重要,黄章放在今天,成功会很难。欢迎关注,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