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刀队vs菜刀队,你见过胆子最大的人是什么样
砍刀队vs菜刀队,你见过胆子最大的人是什么样?
我有一光棍老哥名字叫楞子,年轻时体质强健,而且胆子特别大。
还是在生产队的时候,大约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每个生产队都有一磨房,因为这机磨房动静特大,一般都建在村外。
那时候家里还没有电灯,所以一到晚上很多人就聚集到磨房里拉呱聊天。
聊天也是胡诌八侃,天南地北的说东道西。
这天晚上,机磨房里的两个人忙完手头的活,坐下来,弄了一瓶酒,随吃随喝,来这里玩的几个人又随之侃起了大山。
说着说着就说起了刚刚上吊而亡的马大嫂来,爱开玩笑的二狗(人名)说道:“我见过,那马大嫂的舌头伸出有一尺多长,两只眼珠都快瞪出来了!”
振荣(人名)听了哈哈一笑:“你真能胡扯,哪里有一尺多长的舌头,我也见了,我还用手量了量,才十几公分的样子。”
东海(人名)忽然脸一沉,瞪着眼对着门口说道:“马大嫂,都在说你的舌头呢!让我量量看看有多长?”
他这一说,屋子里的几个人头皮一炸,不由得都向门口看去……
可能是太巧了!忽然“忽”地一阵大风刮过。
刹那间,电灯突地灭了!接着“轰”地一声,一个闪电炸开,门口果然像是马大嫂的影子……
就在众人吓得魂飞魄散之际,风停了,电灯也亮了。
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连话也不敢说了。
就在几个人刚刚舒了一口气的时候,一个声音突然传来:“这么多人干什么呢?怎么没一点动静?”
楞子哥来了。
二狗见了楞子,诡谲一笑:“楞子,都说你胆子大,你敢不敢到马大嫂坟上转一遭?”
“这有什么?”
“光吹吧!”
“去就去,有什么好怕的,可是我如果去了有什么奖励?”
二狗想着刚才发生的事,还兀自惊魂不定,这楞子要是去了坟上还不吓尿了。
于是说道:“看了没有?”二狗指了指剩下的半瓶酒,还有一块猪头肉说,“你要是去了,这酒和肉就是你的了!”
“那行,一言为定啊!”楞子转身出门,可刚走了两步又回来了,他说道,“我要拿着这半瓶酒去,不然回来了,你们喝完咋办!”
说着,楞子装起半瓶酒扬长而去。
振荣指着二狗说道:“你小子真坏,刚才你没见马大嫂显灵,听说吊死、淹死的人鬼魂不灭,要是有点事你咋办?”
东海说道:“没事,楞子胆大不害怕。”
“就算是胆大,可惜,我们的半瓶酒没了。”
二狗笑道:“说不定楞子不敢去,出门躲一会儿,回来就说自己去了,到时候我们给他来一个不承认,他有什么办法!”
东海指着二狗说道:“你真够坏的!”
马大嫂的坟地离村子有四五里路,楞子快走不一会儿就到了,他在乱坟岗转了一圈,不时有野鸟扑棱棱从树上飞起。还有几双闪着绿光的眼睛,或者有看不清的毛茸茸的动物从身边跑过。
楞子天生大胆,三四岁的时候在外边玩,就曾经抓起过身边的蛇往嘴里塞,他好像是与生俱来的辟邪。
楞子转了一圈就往回赶,走了一半的路,忽然想到:“要是他们说我没来怎么办,毕竟没有证据。”想着,他一拍额头,“有了!”
楞子又返回来,从马大嫂的坟上拔出了插在上面的花圈,“哎!怎么还拔不动?”
楞子纳闷,这花圈还是马大嫂出殡时,我插的呢!怎么这么结实?
楞子一想,这是马大嫂不让我动啊!于是嘴里念念有词:马大嫂、马大嫂,你现在行行好。等我赢下半瓶酒,再把花圈给插好。
于是楞子扛着花圈回了磨房。
二狗本来想赖楞子,一看半夜里,楞子扛着一个花圈出现,几个人感觉晦气,急忙说道:“半夜弄个花圈干什么?抓紧送回去!”
楞子嘿嘿一笑,把花圈往门口一放,掏出半瓶酒,拿起那块猪头肉说:“愿赌服输,我喝了这半瓶酒,就送回去,免得你们到时候赖账!”
……从此以后都知道楞子胆大,并给他起了个外号——孙二楞子。
中国哪个地方的民风最彪悍?
中国十大民风彪悍城市排行榜!
第十位:潮汕
潮汕民风彪悍是毋庸置疑的,想当初潮汕马仔纵横广州上下九步行街赶走所有小摊点独霸生意,在广州闹的风生水起,而外地人去潮汕,本地人一般是不能惹的,打起架来一伙人围过来抄起家伙就打,潮汕虽然穷,但是本地人一般打起架来不手软,而且由于潮汕人族群意识较重,打起架来一般都能叫到许多人,本地人帮本地人,外地人往往吃亏较多。
第九位:唐山
唐山不只有地震,还有黑帮,别看河北人平日里不起眼,打起架来也有点北方平原地带人的彪悍,听说过唐山菜刀队吗?想当初北京一带的人们都说:京油子,卫嘴子,打不过唐山的泥腿子。而这个唐山泥腿子,指的就是唐山菜刀队,刚刚提到的潮汕马仔横霸广州上下九步行街还记得吧?那么7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唐山菜刀队”下广州平圈仔的事有人知否?唐山菜刀队南下平掉的就是那帮在广州闹的风生水起的潮汕马仔!!!实在令人咋舌,唐山菜刀队因为所有人都以使用菜刀为主要武器而得名,在华北当时是第一霸!南下平天津黑帮!北上大闹东北三省!在东北曾受重创!但还是在东北杀出了威风!以后东北黑帮再也不感随便招惹唐山人!
以至于后来83年严打首先就是从唐山菜刀队开始的,还是国家动用了部队把这支黑帮给剿了,抓的抓,杀的杀,但是唐山菜刀队当年的辉煌事迹,今天还是唐山民间茶余饭后人们交谈时的噱头。
第八位:青岛
自古山东出响马,山东人也是一股蛮劲,青岛胶州一带的人更是如此,这一带的人自古是打渔的人的后代,海风和海浪锻造了这帮人的一股蛮干精神,打架自然也不弱,青岛黑帮在全国各大城市中都是排的上号的,之前被端掉的聂磊只不过是众多黑老大其中之一,更穷凶极恶的人物只是还没哟浮出水面罢了。加之青岛人排外意识也较强,跟外地人打架更是不分青皂白上来就动手,所以别看青岛经济似乎较发达,那城市里活着的,都是一帮野人!
第七位:重庆
重庆人也是一帮脑壳不想事的人,重庆自古是码头城市,虽然现在码头城市已经名不副实,但是喜好吃火锅的重庆人本身就是一股蛮劲,重庆人打架也可以称得上是壮观,三五成群,尤其喜欢的武器就是凳子,不管三七二十一一通砸,而且重庆话本身就听起来很硬,一边扯着嗓子叫一边抄起板凳砸的重庆人是挺有震慑力的,重庆人吃火锅甩开膀子吃,吃完辣不过就出去惹是生非,这就是重庆人的真实写照。
第六位:福清
别看福清人在国内不有名,在国外,福清帮是赫赫有名的华人黑帮,其以胆子够大,下手够狠著称,可惜这帮福清帮孬种就孬在在国外专干中国人,本地人福清帮是不动的,专门干那些来国外的中国人,而且对中国人下手尤其狠,非洲安哥拉死伤的华人基本都是福清帮干死的,意大利黑手党甚至将有些残忍的活儿交给福清帮来做,当然,对象基本是华人,抢劫勒索稍有反抗立马置人于死地,所以说福建人是真小人,在大环境下削尖脑袋想尽各种方法活,心狠歹毒,却又趋炎附势胆小怕事。
第五位:渭南
陕西渭南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不过这里的民风彪悍可绝对不是盖的,渭南自古就是凡人流放之地,古代唐宋时期,由于政治开明杀头罪是很少用的,那些犯下盗抢等罪恶需要被流放的人基本就被流放在渭南一带,流放罪犯之地的后代,其民风彪悍可见一斑,由于身材较高大,此地的人打起架来可谓声势浩大,飚着那口浓重的陕西腔,足见其野蛮。
第四位:阜阳。
安徽也是民风彪悍的地区之一,晚清时期李鸿章手下的淮军赫赫有名,打仗也是相当的不错。阜阳人在长三角一带声名远扬,各种暴力犯罪阜阳人基本都要插上那么一手,其是阜阳处于安徽西北角,紧靠河南,从文化和民风上来看和中原文化更近,而和传统安徽特别是皖南一代的人差别较大,可一个阜阳市的人口几乎就相当于整个皖南的人口,足见阜阳人口基数之大,而阜阳人的暴力也是屡见不鲜,在上海,安徽阜阳人的名声,真的只能说有点难登大雅之堂。
探花:哈尔滨。
黑龙江是有名的大砍省,黑帮基本人手一把砍刀,横眉怒目,招摇过市,东北本是民风彪悍之地,哈尔滨更是首当其冲,无论男女,王八犊子是不离口的,稍有不和,立马开架,这就是哈尔滨街头的真实写照,想当年哈尔滨乃至整个东北都赫赫有名的乔四爷,整个黑龙江几乎无人能把他奈何,好不风光,当时乔四爷坐飞机回哈尔滨是有人专门去机场列队欢迎的,只怪他当年胆子太大,居然超了那位大人的车,结果被以此作为导火线,顺势拿下,曾放言如果国家饶他不死,他给国家修一条高速公路,可惜已是无力回天,临终之前一句:我这辈子,值了。让后人唏嘘不已。
榜眼:湖南湘西。
《血色湘西》有多少人看过?就算没看过也总算听过吧,这部影片就是对当年建国初期湘西剿匪战的真实写照,湘西出土匪,此言一点不假,由于湘西地处湘东平原和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群山连绵,地势较高,交通不便,导致湘西地区历来和外界隔阂较大,这种封闭山区里培养出来了那种野人文化和土匪文化在抗日战争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想当初日军打到湖南,全力西进,直逼重庆,湖南绝大部分地区沦陷,日军势不可挡,可日军自己也没想到,在自己打下了湖南大部分地区离重庆近在咫尺时,硬是活生生在湘西这个地方被卡住了,湘西交通不便,山地连绵,日军无法阻止有效的大规模机械化部队进攻,而湘西人在地势的有力下游击战声东击西,跟敌人顽强拼杀,导致日军始终拿不下湘西,湘西在战时顽强的保卫了当时的陪都重庆。
湘西的这种土匪文化以致于湘西土匪在建国后成为当时中国的一大难题,费尽周折才平定下来。足见湘西人之强悍。当年湘西公认的最牛土匪头子叫做张平,此人毫无人性,强奸其舅妈,残杀其舅舅,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其手段残忍及强悍以至于其时人们对于张平用这样一句顺口溜来形容:天见张平,日月不升;地见张平,寸草不生;人见张平,九死一生!
状元:长沙。意外不?这个以湖南卫视为代表的如今充满娱乐和嘻哈城市居然是中国民风最彪悍的地方,湘语长沙话在南方方言中论硬度首屈一指,而这个地方的人,似乎也和他们口中飚出来的话一样硬,别看现在长沙人喜欢策来策去,似乎嘻嘻哈哈,打起仗来可是真的一点不怕死哦,想当年日军闪电占领东三省,攻破山海关,强势南下,结合从东边上海西进的日军,仅仅1年就打到湖北占领了大半个中国,但,打长沙,竟然打了整整4年!算上周边临近地区的会战,长沙会战一共打了7次!全城战后几成焦土!想想当年保卫国民政府首都南京调集国军绝对精锐主力参战的淞沪会战不过数月既全线溃败,首都迁往重庆,而身居内陆远小的多的长沙城,却前后打了7次会战,整整4年,硬是把整座城市都拼的一干二净,实在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很多人是因为看古惑仔而走上不归路吗?
确实有很多人受《古惑仔》的影响,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说一下自己身边的事。
上小学的时候,《古惑仔》系列随着VCD碟片开始在我们这些学生间流行。《古惑仔》之前校园里也有打架斗殴,但多是出于相互之间的打闹,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危害。
但随着宏兴、铜锣湾、陈浩南、山鸡、乌鸦等等《古惑仔》元素的流行,开始逐渐有人模仿起来。
早期是成立一些帮派,比如“四大天王”、“三兄弟”等很中二的名字,成立的目的也多是出于好玩,帮派的人每天厮混在一起,放学了去野地里抓抓野兔、偷偷西瓜,无伤大雅。
但帮派多了,自然就有了斗争,也开始有了打群架。群架也从最开始的拳头相向变成了棍棒,最后成了砍刀。
这些事情我都参与过,但我从头到尾竟然没有打过一次架,看来我是没有一点做古惑仔的天分。
我的成绩下滑很大,但我妈妈在六年级的时候及时制止了我,让我断了与小伙伴的来往。
几个兄弟就有些惨了,之前都是班里的前几名,后来都一落千丈,有的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了,有的勉强读了高中,现在也在打工。
我们几个人里面,只有我及时刹住了车,考上了还算不错的大学。
其实人生道路的改变是有很多因素的,《古惑仔》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不良影响。
另一方面,我们那个时候,家长对小孩基本属于放养状态的,没有跟现在一样都是温室的花朵。就是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中,才造就了很多混混。有的从小学一直混到了三四十岁,更多的在成家后变得安稳,知道了赚钱养家。
我只是讲一些身边的例子,在当时的农村,确实很多人受到了《古惑仔》的影响,走上了另一条人生道路,但走上不归路的倒还比较少。
伴随着《古惑仔》长大并不全是坏处,比如我们都会比较重情义。
上初中时发生了一件事让我一辈子都难以忘怀,记得一次课间的时候,我在厕所,另外几个兄弟也在,他们被高年级的混混堵住。
那混混问道:“听说你们有5个人成立了什么帮,很厉害呀。”
然后大哥说了一句:“我们只有4个人。”
正因为这句话,我在初中时免去了很多骚扰,有机会安心读书。
那天作为第5个的我,在他们旁边站着,心里难受的要死。
那时候肯定是怨恨,但回头想想,他们都是为了我好呀。
现在每次回家都会跟他们几个坐坐,但好像很少有人愿意谈起小时候的那些事。
你见过哪些嚣张的门卫大爷?
我们职业中专的门卫王老头,学校里能排上号的混子排着队叫他干爹,学校领导都得看他的面子,保安当的就跟金三角的司令阅兵一样,没有最嚣张,只有更嚣张。
几年前的时候,我们市里通过了一项决议,决定把三所职业学校合并到一块,以方便统一管理,统一发展。这项决策直接改变了我们市的江湖格局,以前这些学生混混各自有各自的地盘,经过多年的争斗,互相井水不犯河水,早已经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此番把这些牛鬼蛇神都给整到了一块儿,就像往滚烫的油锅里扔进了一个大冰块,瞬间就炸了。
刚合并以后,什么菜刀队、青龙帮、英雄联盟等等大大小小所谓的帮派为了争地盘,树威望,几乎每天都会发生械斗。
要知道这三所学校原本就是我市江湖人士的MBA特训班,看守所精英们的后花园,这些16 17岁的孩子们,个顶个的心黑手辣,比那些杂牌的小混混高了不知多少个档次。
那段时间,辖区派出所的警察叔叔们和120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几乎成了新学校的全职保安,24小时随时待命,可还是忙得焦头烂额。
最后,一位分管领导出了个主意,“以恶制恶”,还别说,这馊主意还挺管用。领导们苦苦寻找了好久,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他就是我们市上一个江湖时代的大佬—早已退休的老王。
当年老王是个绝对的狠角儿,从小就跟着他二叔习武,练就了一身好本事,出手狠辣,平常三五个大汉都近不了身,为人还特别讲义气,17 8岁就是他们那一片公认的老大。
虽然他混社会,但是他不浑,平常对自己的兄弟们也约束的很紧,基本不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正因为如此,让他成功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严打。
大浪淘沙,和他同时代的老大有进去的,身故的,金盆洗手的,基本都没有什么好的结局,最后反而他当之无愧的成了我市的大哥。
他并没有靠着自己的地位欺压良善赚黑心钱,而是成立了许多公司,利用自己的关系包沙场,干物流,虽然其中的手段也不甚光彩,但是有哪位大佬的第一桶金又是干净的呢,况且,他还给自己的兄弟们提供了一份正经的工作,不至于让他们整日里刀头舔血。
后来,国家专项整治这类垄断性行业,老王眼看自己已年届60,便顺势退了休,过起了逗鸟遛狗盘手串的老年生活。
领导们左思右想,最终决定请老王出山,做我们学校的保安队长,以稳定混乱的局面。也不知道是哪位高人的巧舌如簧,没几天,老王就坐在了我们学校的大门口。
虽然老王已退出江湖,但是江湖依然流传着他的传说,当时社会上的大哥级人物,基本都曾经做过他的小弟,对这些职业学校的毛孩子们来说,这就是堪比祖师爷一般的存在。
然而有些年轻人偏偏不信邪,明知老王来的目的,可还是我行我素,照样该怎么打还怎么打。
事实证明,老王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没几天,那些炸刺的小子们纷纷进了医院,伤的倒是不重,但是小魔王们个个眼睛里都惊恐万分,仿佛刚刚经历了什么恐怖的事情。
过了一个星期,眼见学校里的形势稍微缓和,老王出面,把这些可以做他孙子的孩子头们叫到一块吃了顿饭。
具体的谈话内容我实力不够没去,所以无从知晓,但是从那以后,学校里再也没有过大型的械斗,各大门派之间仿佛又重新平衡起来,就算有什么纠纷大家也是先礼后兵,谈不拢了也会到学校外面约个地方解决。
而且从那以后,经常会出现这么一副场景:一众跳脱飞扬,嚣张跋扈的小混子们本来手舞足蹈,张牙舞爪的,可是一经过学校门口,立马规规矩矩,服服贴贴的立正站好,齐齐低头大喊:干爹好!
总结鲁迅先生说了,对待暴力,你得更加暴力才能制住他,事实证明,鲁大师说的真没有错。
老王纵然当年也是混社会,但是他心中有底线,胸中存道义,这是典型的古典流氓的侠义精神,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助更多的人迷途知返,间接阻止了他们犯罪行为的发生。
而当学校领导向他伸出橄榄枝的时候,他也遵循了心中的正义之光,不求回报,亲自坐镇担任一个小小的保安队长,就为了学校里能有一个风清气正的环境。
虽然他使了一些下三滥的手段,还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子费劲心思收服他们,让他们认他做干爹,看似是嚣张跋扈到了极致,但是,他的嚣张,是正义的嚣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