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之境走格子,老人写个人回忆录有必要吗
虚无之境走格子,老人写个人回忆录有必要吗?
普通人,我看就不要写什么回忆录了,一个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世界,写的什么回忆录啊,写了也没人看,更没有人买。
从出生到了晚年,生活在平凡的世界里,过着平凡的生活,平凡的人生,哪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惊人经历可资写作?就是真的写出来了,干巴巴的,没有文彩,没有可读性,没有一定的价值,出书了也肯定卖不掉,送人人家也不乐意要,卖垃圾又心有不甘,所以,这种吃力又耗财的所谓平庸回忆录,最好不要冲动的去写,盲目跟风,生硬胡写,估计写作水平也不够,写成了也是错误连篇,语句不通,词不达意,前言不达后语,标点符号不会用,就是一本废书而已。
写回忆录的都是些什么人?我当兵时见过一些老首长,人家革命一辈子,大部分家人都为中国革命牺牲了亲人,贡献了终身乃至生命,一生波兰壮阔,为中国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经历丰富,是值得写一写的,有人生价值,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普通人,平凡人生,你的经历实在是不值得一提,更值不得去熬柴费火的去写,写了也没人看,出版成书了也卖不掉,送人没人要,卖垃圾心有不甘。
退休的老教师,与其写这无味的回忆录,还不如写点顺口溜,人生经验之谈。只要写的有道理,有人生经验之谈,我想肯定会有人欣赏的。老年人,特别是老退休教师,有许多好的人生经验。
可以一写,受益于人。
一半是清欢全文?
生命的真谛,一半是烟火,一半是清欢。生活,一半是回忆,一半是继续。幸福,一半是感觉,一半是知足。友谊,一半是迁就,一半是尊重。女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男人,一半是君子,一半是动物。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女人的一半是男人。世界的一半是现实,一半是虚无。网络的一半是真相,一半是慌言。
我们不能用一半去否定另一半,更不能用另一半来打击这一半,我们要用观赏的心态看待这个世界的一切!不乱于心,不困于情。心情不好的时候,只想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待着,不求安慰,只求有个人能懂,只愿有个人爱。人生总会是美丽的,世界总会是多彩的,社会总会是温暖的,生活总会是美好的。春暖有花开,一半是温馨,一半是清欢。花好有月圆,一半是人生,一半是圆满。
人生就是在一半失去中得到,月儿就是在一半亏盈中圆满。
你认为做人是先明理还是先正心?
谢邀。
先说答案先正心,后明理。
正、静、明、虚。
先有“正”,后有“静”;先有“静”,后有“明”;先有“明”,后有“虚”;有了“虚”,才见“道”。
闻道,见道,行道,方可为人。
先正心,后明理在儒家的《礼记·大学》中这样写道: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很多人就会认为,是先格物去找寻事物之理,而后通过学习事物之理而正心诚意,进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样的看法的前提,就发生了偏差。
那就是,何谓格物?
很多人眼中的格物,就是研究万物层次的道理。
他们将格物大致分为两个方面,物理学和逻辑学。
物理学,讲的是如何理解世界;
逻辑学讲的是如何去描述知识。
然而,格物格到最后,就会面对两个问题。
一是,当格物的工具,尺度上和格物的对象相比相去甚远,该怎么去格?
因为,基于格物致知的科学,他们的自下而上所拟合出来的解释模型和原理体系,适用范围只能是物。它们只能研究有,不能研究无。所以,量子力学这样的微观世界让人难以理解。另一方面,宏观的宇宙,在人类看来是无穷无尽的,人类所有的科学工具加起来,都无法探究宇宙的一角一隅,因此,宇宙想要研究个透彻,对人类来说也是极大的挑战。一步步的升级科学研究的工具,这样的升级,是没有穷尽的。
二是,格物最后的一个问题,怎么格自己?
这个问题,曾经把王阳明折磨得吐血,也把笛卡尔折磨成了精神病人。
笛卡尔是西方第一个格自己的人,他格到最后,宣称我思故我在。
这和王阳明格自己得出的“吾心即宇宙”的结论差不多。
他们的格物,在格自己的领域,再一次陷入了难以走出的困境。
那么,到底什么是格物呢?什么人才能格物呢?
格物,将事物放在一个个的格子里,那个格子,就是事物的常然,是他们本来就应该呆着的正确的地方。
那么,什么人才能格物?
圣人君子尊道贵德,立天道,以格万物;循天而立人道,以定万民。
中国文化中的格物致知和西方文化中的物理学,都无法自下而上的通达天下之始,和万物之母,更无法致真正的万物之理,只能研究浅层次的道理。
在正统的华夏思想看来,朴散以为器,道散以为物,物各命其名,格物以为知。
人因为失去了本真,而产生了匮乏,于是就有了欲望。
人因为失去了道,而迷失在万物丛中,进而产生了各式各样的知识。
那些真正的知识,被无穷无尽的智巧淹没,而迷失了本真的人,再也无法发现真正的知识,也无法存其真,抱其道了。
我们的社会里各种各样不合常理的现象,都是由于这些伪巧的“知识”泛滥造成的。
他们的出现,由于人失其真,非圣立教,他们的泛滥,更由于人失其真,追逐智巧。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说的正是这样的现象。
那么,到底怎么样才能抱道存真,真正的通达这个世界呢?
“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致虚极,守静笃”,“虚心实腹”“载营魄抱一”“专气致柔”:“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慎汝内,闭汝外,多知为败。”
具体的说,就是要恬淡虚无。庄子的具体思路是“纯气之守”、“心斋”、“坐忘”、“正静明虚”。
那种状态在老子那里,被称为玄同,在黄帝那里,被称为提挈天地,在庄子那里,被称之为齐物,同于大通,与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
如此,方为格物,如此格物,方可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而对于我这样平凡普通的人,无法立教,无从格物,又如何去致知,正心呢?
通过阅读,阅读哪些古圣之书,通过那字里行间弥散出来的气韵构建自己人格的大厦,通过在书中与古圣们的对话,去明白事理,通达万物之奥。
如此,方可致知,诚意,正心,进而修身,明白自己的命运,达成生命赋予自己的使命。
你觉得王者荣耀哪些装备急需调整或者重做?
我说个比较冷门的问题,我觉得对比物理类装备,法师装备这个系统真的存在很多问题。
我觉得如果王者有想让中核重新能够出场的话,先调整一下装备问题。
第一我建议官方调整或者重做一下大书这件装备,好对得起它昂贵的价格(比破军还贵40块钱),极其不平滑的合成曲线,极低的性价比和“法师神装”这个推荐装描述。
你去看各种推荐出装你会发现很少法师的推荐出装里有大书,一般都是后期经济溢出才换,辉月作为后期神装反而更实用。毕竟辉月兼具法强,cd和保命能力。
大家都知道破晓是一件让射手迎来质变的装备,也是开启射手版本的装备,现在排位中如果哪个射手不出破晓基本都要挨喷了。
那就来看一下这件所谓“射手神装”的装备属性。
为什么它强?因为它给射手提供了攻击力,攻速,暴击,穿透,一件装备顶两个格子,属性极其全面,以至于射手后期人家六神他七神,那当然很难处理了。
先看看射手需要什么属性。(挑最重要的,防御属性这种每个人有总比没有好)
攻速,暴击,攻击力,穿透(按照重要性排序)。
一件装备解决所有问题,能不强?
那回头咱们来看看法师需要什么属性。
法强和CD。以及法穿。
(打伤害的法刺和炮台法主法强,打控制的工具人法师主cd)
当然个别耗蓝大的法师需解决要蓝量问题,那就要回蓝和蓝量,个别近战法师也需要一定防御属性。
但是你看一下大书这件装备提供啥属性。
400点法强和1600点血量。
先说这个400法强,看似不错,但是关键问题是法强不同于攻击力,只能通过ap加成实现它的价值。两个攻击力同为800的射手,不考虑精准被动和暴击他们普攻伤害都是800点,但是两个法强同为1500的法师,他们具体打出的伤害要依照他们的ap加成决定。因此谈法强的重要性必须依照英雄实际情况。
每个法师的ap加成数值不一样,这就注定了他们对于法强装的要求不一样。比如周瑜,王昭君这类ap加成低的法师,就不必堆高法强,一件面具足矣。而像小乔,妲己这样ap加成高的法师,那就必须回响帽子虚无三件套最大化伤害。
那我下面就说一下我为什么认为这件装备鸡肋。
首先,它的合成极其不平滑。破晓合成是很平滑的,所以射手一般第四件或者第五件就出。对比一下同样不平滑的破军,但是破军的被动能够大幅增加收割能力,对于战士刺客十分实用,也算对得起这个价格。
而且破军两个风暴巨剑已经160ad,破军180ad,差不了多少。大书两个大棒240ap,整件400ap??
那1600点血量很强吗?
工具人法师一般出半肉装,输出装基本以面具为主,不差这1600点血量,而且工具人法师普遍ap加成低,法强多点少点无所谓。
炮台法师由于普遍手长不易被切,而且有闪现保命,血量也不如cd实用,只有法刺勉强适合。
但是血量是建立在有一定护甲和魔抗基础上的。就法师那双抗,团战真被切了1600点血也不能救急,因为刺客后期伤害肯定是溢出的,还不如金身1.5秒无敌和复活甲第二条命3500点血有用。
第二点就是,我很不能理解的问题是,作为法师最重要的属性之一的cd,居然在法师装备里面少有能提供的,提供的那几件装备适配性又不强。王者荣耀里面能提供cd的装备有圣杯,辉月,日暮,血书,梦魇,面具。下面分析一下这些装备为什么有的时候法师“想出又没法出”。
圣杯:工具人法师可以出,其他法师出了拖节奏,法强太低,这件装备的主要功能是解决蓝量问题。
辉月:一般后期换装用,不可能前期出。
日暮:适合出的法师并不多。
血书:法术吸血这玩意除了法刺比较依赖其他也就用来续航团战不缺这个,而且前期吸不上来,出了拖节奏,法强低。工具人法师出血书???
梦魇:谁没事出这玩意,功能性装备。5%cd还是加强过才有的。
面具:5%压根不够看,500块钱的紫书都8%。
说到紫书吐槽一下,这是法师装备里提供cd最便宜的装备了,居然也要500?而且才加20点法强?
cd铭文怜悯也空有cd没有别的属性,这就导致只有极其依赖cd的貂蝉带这玩意,就是工具人法师也不屑于带这个去带心眼。
这就导致了很多工具人法师只能去出一件本不属于法师装备的装备——冰心,虽然防御属性不错,但是不加法强。
你看为什么几乎90%以上法师鞋子都出冷却鞋?法穿鞋加蓝加法穿不香?不是不想出,而是没办法,提供cd的装备太少了,只能出冷却鞋。
答主是主玩炮台法和法刺的,这类法师没法出圣杯,但是类似于婉儿,干将这样的法师又很吃cd,有的时候只好前期出圣者法典后期合辉月。
所以我建议调整一下法术类装备:
重做大书,改成加法强和cd,并且合成曲线更加平滑,不要让它作为“法师神装”却如此冷门。(当然也可以把法穿和蓝量也加进来类似破晓提供一条龙服务)增加适配性更强地减cd装备和更便宜的减cd小件,或者在法师热门的那些装备上附加cd属性。有没有哪句话美到让你觉得人间值得?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晚清名将左宗棠
人要胸怀远大抱负,但是对缘分只求中等,然后过寻常百姓的生活,这样的人,人生才是最圆满的。“少年择高处立!中年就平处住,老年向宽处行”。
NO1 许上等愿
许上等愿是要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既然意志笃定,就要矢志不移的向着远大的理想前行。理想是脱离了物质追求的愿景,欲望上的追求只会让理想迷失方向,而偏离抱负和理想,最终变成享上等福。
NO2 结中等缘
结中等缘是说多结善缘,左右逢源,接得住地气,能容纳他人,把握好时机便可以实现远大的抱负和理想。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同时也有结中等姻缘的思想,择偶要求要适合自己,寻求和自己资源匹配、有眼缘的人作为伴侣。
NO3 享下等福
享下等福是懂得平淡无奇,耐得寂寞,才是真正的生命之福。懂得过普通人的生活,不虚荣,不贪婪,生活清闲安逸,无欲无求。晚年有书可读,有暇得读,有资能读,享世间清福,未有过于此也。
佛理言: 发上等愿:心存济世,此乃大贵之命相;结中等缘:太过热心不妥,太过则热病丛生,太冷则枯木寒岩;享下等福:惜福之义。
NO4 择高处立
择高处立要有高瞻远瞩的目光,有较高的战略视角,好水成瀑、鹰击长空。站在高处赏景,景致则更浓。人的思想层次和眼界的高低,决定着对事物认知的高度。所谓不为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一览众山小。
NO5 就平处坐
就平处坐是定位合适自己的中平位置,低调处事,凡事不张扬,不拘泥于眼前,不可好高骛远,不宜急功近利。照顾周边环境和身边的人,谦虚谨慎,懂得诚、敬、静、谨、恒。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此为中庸之道。
NO6 向宽处行
向宽处行是说遇事留有余地,不固执己见,多圆滑变通。行当宽深,非宽深不以为证道,看穿世间最险恶之事,依然能乐观的看待这个世道。非淡泊无以明志,为宁静无以致远。如果不能驾驭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把握人生的宽度,做一个积极、睿智、专心致志、外圆内方的人。
易经言:事不做尽,势不用尽,话不说尽,福不享尽,凡事在不尽处,意味最长。此乃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坐,就平地立,向宽处行之理。
欢迎朋友们加我关注、评论、点赞,谢谢您的阅读!有关必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