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l脚本,有些国家的钱面值特别大

2023-03-19 14:48:03 133阅读

bol脚本,有些国家的钱面值特别大?

调整面值其实很容易,操作上并没什么困难。政府可颁布政令,宣布发行一套新纸币,并规定:新币和旧币的兑比是1:100(1元新币=100元旧币,或1:1000或1:0000或更大兑比),且限期要求民众将旧币兑换成新币,然后禁止旧币流通。这样一来,流通中纸币很快就会全都焕然一新,新币取代旧币,原先的大面值就变成了小面值,而物价也就同比例地降低了,比如原来旧币1000元只能买1斤米,现在新币10元就能买1斤米,物价同比缩小了100倍。在新币取代旧币的过程中,购买力其实并无变化,因为面值和物价同比缩小了。

为什么会出现超大面值?

一国纸币出现超大面值通常是恶性通胀的遗留印记,即这个国家在历史上某个时期曾出现过恶性通胀。恶性通胀发生时,各种商品物价飞涨,商品计价交易的数额会变得非常大(比如一斤米1000元,一斤油10000元),原来小面值的钞票用起来就很不方便(背着一大袋钞票去买一点东西,你说麻不麻烦),于是,政府就会印制发行超大面值的钞票,来适应日常商品交易(一张面值1000元钞票,比100张面值10元钞票用起来肯定更方便)。

bol脚本,有些国家的钱面值特别大

恶性通胀结束后,如果政府不采取措施“调整纸币面值”,那么这些超大面值纸币就会一直延续流通下去,而商品的标价也会一直保持大数额。而这些超大面值的纸币和大数额的商品标价,就成了这个国家恶性通胀的遗留印记。

政府要不要调整?

政府对纸币的超大面值做不做调整,对经济产出和人们生活都没有实质影响,只是简单地把钞票上少印了几个“0”,物价也相应地被抹去了几个“0”,各种会计记账也相应少写几个“0”,经济产出不会因此发生变化,人们手中的货币财富和货币购买力也不会因此发生变化,通胀也不会因此得到遏制或消除(物价被抹去几个“0”,不代表通缩),一切都只是玩了一个“减0”的数字游戏而已,没有实质性改变。所以,政府没有必要非得调整,自主选择,想调就调,不想调就不调。

当然,调整纸币面值也不是完全没好处。首先,政府在钞票上少印了几个“0”,可以让物价看起来没那么贵(一斤米从1000元旧币突然降到10元新币),纸币购买力看起来没那么弱,以“技术手段”来抹掉曾经的恶性通胀印记,让一切看起来回归正常。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也会渐渐淡忘掉曾经的恶性通胀历史,也会淡忘掉政府曾经滥发纸币的恶劣行径。其次,新钞票上少印几个“0”,物价少了几个“0”,对于人们日常生活来说,也变得省心便利,人们心理上也会消除掉“钞票不值钱”的阴影。

历史上的“钞票减0”操作

历史上,政府“面值调整”的操作也时有发生,古今中外皆有。

比如:在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1935年法币改革后,国民党政府开始发行法币,后来随着法币的持续滥发,法币面值越印越大,有“壹仟圆”和“壹万圆”面值的法币。

▼图:“壹仟圆”和“壹万圆”面值的法币。

到1948年夏季时,法币的通胀已经达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人们用麻袋装着法币钞票去买东西,法币购买力崩溃,如同废纸。于是,1948年8月国民党政府宣布发行新货币“金圆券”,以金圆券取代法币,金圆券和法币的兑比是1:3000000(即1元金圆券折合300万元法币),这样一来,原先超大面值的法币就变成了小面值的金圆券,物价也同比缩小300万倍,物价“表面上”回归正常,这就是一次“钞票减0”操作。

不过,金圆券发行没多久,很快就和法币一样被滥发,金圆券也陷入到恶性通胀的泥潭中,物价再度飞涨,金圆券的面值也越印越大,最终也信誉崩溃。

▼图:面值“伍佰萬圆”的金圆券。

新中国建立初期,1949.4-1950.3月期间,也发生过恶性通胀,在这一年间,物价上涨超百倍,因而当时的第一套人民币中,也印发了超大面值人民币钞票,如面值“壹萬圆”和“伍萬圆”的人民币。

▼图:1951年印发的“壹萬圆”人民币和1950年印发的“伍萬圆”人民币,其中“伍萬圆”是人民币自诞生至今(1948.12.1至今),最大面值的人民币钞票。

在1949到1954年间(第一套人民币流通期间),新中国的物价十分高,各种商品的计价交易都是大数额,没有小数额,生活中的日用小件商品都没有1元标价,基本都是百元以上标价,有的一笔交易,动辄上亿,这给人们生活也带来很多不便,恶性通胀也给人们心理留下阴影。

1955年3月,第二套人民币发行,新币(第二套)取代旧币(第一套)流通,新币和旧币的兑比是1:10000(1元新币等于10000元旧币)。同时,第二套人民币还新增了“角、分”两个辅助货币单位,这样,新币的“1分”,刚好等于旧币的“100元”。这也是一次“钞票减0”操作。

▼图:第二套人民币,最大面值“拾圆”,最小面值“壹分”,抹去了第一套人民币因恶性通胀留下的大面值印记。

此外,在国外,“钞票减0”操作也并不罕见,比如,委内瑞拉在深陷恶性通胀泥潭的背景下,去年8月份,马杜罗政府宣布发行新货币“主权玻利瓦尔(sovereign bolívar)”,以取代旧币“强势玻利瓦尔”,新币和旧币的兑比是1:100000(即1主权玻利瓦尔等于100000强势玻利瓦尔),有人戏称这是把“货币面值抹去五个0”,这种操作,对遏制通胀无任何实质作用,只是以“技术手段”掩盖掉了高物价。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