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证券配股,什么样的股票涨幅最大
西部证券配股,什么样的股票涨幅最大?
我这个人喜欢用数据说话,既然是看牛市中什么股票涨幅最大,那么就回顾一下,过去几轮牛市,哪些板块涨幅最大,一般而言,个股具有集群效应,涨幅大的板块,其中的个股涨幅一般也小不了。而且这比我们一个个个股去分析要效率更高。这样还可以分析一下,这些年牛市领涨板块都有什么变化。以史为鉴。
闲话少说,先看2005年-2007年的牛市。
可以看到,05年那波牛市,领涨板块是船舶涨幅高达2253.15%,领涨个股是中国船舶2916.89%。板块涨了20多倍,其中的领涨个股涨了接近30倍。老股民应该知道,当年中国船舶称得上是市场上的明星个股,从每股十几一直涨到每股284.
之后的涨幅排行分别是证券、电信运营、有色和工程机械。龙头个股大家直接看图上的龙头股,就不赘述了。船舶是个小板块,所以真正领涨这波牛市的应该是证券,证券板块涨幅10倍,算是一个证券牛了。
牛市过后就是08年的大熊市了,之后就是09年的一个小牛市。
200909年的小牛市,是以煤炭领涨,同时水务、有色、房地产、综合类,紧随其后。这波牛市就是著名的煤飞色舞行情,煤炭和有色是领涨的,房地产表现也不错,至于水务和综合,都是一些小板块,参考意义不大。领涨个股中的顺发恒业和国中水务,当时是重组股,没有太大参考意义。但是看一下剩下的潞安环能、恒邦股份、西部资源,在当时都是赫赫有名的资源股。所以,这波牛市也算是一场资源股的牛市。
09年之后,就开启了长达5年的震荡下跌势,直到14-15年才开启了一波新的牛市。
2014-2015很明显,排行前三的板块都是科技类,因此这波牛市又是科技牛。领头的软件服务板块涨幅接近5倍,而领涨个股银之杰更是上涨超30倍。之前的有色板块连续两次上榜,但这次却没有出现在榜单上,这可能也意味着产业的兴盛衰落。
下面来总结一下,牛市里什么个股涨幅最大,在剔除了停牌重组个股后,三次牛市涨幅排行前五的行业中涨幅最大的个股分别是驰宏锌锗、西部资源、银之杰。
驰宏锌锗在2005年,是新股,总股本只有1.6个亿,05-07年业绩表现优异。
西部资源在2009年,当时总股本1.2个亿,作为有色类个股,当年的业绩表现也是非常好的。
银之杰在2014年,总股本也只有1.2个亿,13年14年的业绩并不太好,不过它先后染指了互联网保险、电商、互联网征信等多个热门概念,这也是当时非常热门的互联网金融。因此乘风而起。
可以看到,在过去三轮牛市中,涨幅前列的个股,共同点就是,
1.股本小,股本小意味着主力资金更容易拉升,而且小股本意味着小公司,往往更有成长空间想象力;
2.业绩好,主力资金更有拉升的底气,看好的人更多,才能够击鼓传花,买得更高;
3.属于市场上的热门行业或者板块,市场上的热点行业和个股中的股票,肯定比一些不受关注的板块行业涨得更高。例如,05年驰宏锌锗属于有色板块,09年西部资源属于有色板块;14年银之杰属于互联网金融,都是当时最热门的行业和板块。
长风金融,一个有专业、有深度、有诚意的时势金融大号。在这里,穿透信息的迷雾,在这里,发现真实的市场。长风是资深金融从业者,历经多轮牛熊,在多个金融领域都有丰富的市场经验,擅长龙头机会的把握,关注长风,发现真正有价值的机会,别再错过而后悔。
如果股权质押越来越多?
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玩法很多,只是股民不知道。
你可能还以为大股东套现只能做减持,其实股权质押也是一种变相的套现手段。
那么多企业急着做市值管理,并不是一定都是为了和资金一起坐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维持股价的稳定向上,方便股权质押。
所谓股权质押,就是找到金融机构,以相对公允的价格,进行质押,约定质押的融资利率,换取对应市值的钱。
通常,接受股权质押的金融机构是券商、银行、信托公司等。
通常,股权质押的融资比例,为股权对应市值的30-50%。
也就是1个亿的股权市值,质押后可以拿到3000-5000万的钱。
也就是说,股票价格下跌超过50%,股权质押有爆仓风险。
所谓的爆仓,就是价格波动后的股权市值,已经低于质押融资的本金+利息。
这时候金融机构会强制要求上市公司还钱,或者再质押一部分股权。
如果上市公司没有按照相关要求执行,金融机构就会强制平仓,将质押的股权在二级市场公开兜售,强制套现。
上市公司为什么要做股权质押上市公司质押股权,通常有两个作用。
1、补充现金流。
当上市公司短期现金流很紧张的时候,往往会采取股权质押的形式,补充一定的现金流。
即便仅按30%的质押融资率去质押股权,能换取的现金流还是非常可观的。
如果是资金周转,比如逆周期环境中,大量的库存短期难以消化,公司发展又需要现金流支持,就会短期质押股权,换取现金,熬过寒冬。
股权质押,就好比你拿自己的房子去抵押融资,做资金周转或者是套现再投资,只要能在合同约定期限内,将融资和利息还上即可。
很多质押融资,如果偿还了利息,本金可以继续借用,还算是相对灵活的。
2、套现。
股权质押,虽说只能融到30-50%的市值,但对于想要套现的股东来说,依旧很可观。
比如一家年净利润5000万的公司,60倍的PE,30亿市值,大股东占股一半,就是15亿,股权质押融资30%,也价值4.5亿,相当于9年的净利润。
当然,金融机构也没有那么傻,会从风控的角度去控制,一旦股权质押比例非常高了,就会限制股权质押,以免出现爆仓。
另外,就是当股价开始下滑后,会提前拉响警报,要求补充质押股份,或者提前进行平仓举动,确保自己的安全。
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上市公司请做市商来管理市值,管理股价。
因为只有稳定的股价,才能质押出来更多的钱,也没有爆仓被金融机构强制平仓的风险。
即便大股东想要套现,只要公司没有出现亏损的不像样子的情况,大股东不会轻易放弃公司的股权,因为股权代表了公司的控制权。
一旦质押部分的股权被强制平仓,代表着新资金接盘,公司股权也就易主了。
股权质押越来越多,说明什么?细心的股民会发现,最近几年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家数,股权质押的比例,越来越高。
当然,这并不是很好的现象。
不论是为了资金的周转,补充现金流,还是为了套现,都说明上市公司总体的情况并不理想。
股票市场本身,就是一个公开的融资市场,但是由于IPO的不断抽血,整个市场渐渐不堪重负。
曾几何时风靡市场的定增,现如今越来越少见了。
这说明已经上市的公司,在二级市场的融资越来越困难。
当没有办法从公开市场融资的时候,上市公司股东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了股权质押。
对于大股东套现,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
如果上市公司股东小幅度套现,那么市场对于这种行为会置之不理,该涨继续涨。
但如果上市公司股东想要大面积套现,那么股价可能会一路阴跌。
因为减持先要举牌公告,所以等到真的可以减持了,股价可能已经跌去30-50%,如果没人接盘,减持过程中可能会进一步打压股价。
当减持股份对于公司产生重大利空效果的时候,上市公司股东同样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股权质押先进行套现。
虽说这种套现方式有些曲线救国,但效果并不差,还不用担心二级市场的波动,或者没人接盘的情况。
最主要的是,依然可以牢牢地把握控制权。
所以,想要套现一个好价格,股票的价格,股票的市值就要尽量高,而且要维持在高位。
因为股权质押的公允估算价格,通常是股票当前倒推半年一年的平均价格。
整个市场的股权质押率高低,直接决定了整个市场中企业的运营情况,如果质押率始终处于高位,代表上市公司的业绩景气度是相对比较差的。
股权质押率高的公司股票能不能买?首先,从大方向上看,股权质押率很高的企业,建议少买。
这个事情虽不能一概而论,很多公司做股权质押也是为了资金周转,或者是做融资并购等。
但是股权质押比例一旦上去了,说明公司的现金流很紧张,而且可以理解为负债率很高,因为质押的股权理论上是要花钱赎回的。
但如果总体质押率相对较低,比如只有公司股东股权占比的10-20%,而且钱有明显用途的,比如用于公司短期资金周转,这是不影响我们对于该公司投资的。
本质上,我们做投资是企业本身,企业只要总体发展健康良好,还是不影响我们买卖决策的。
股权质押分两种,一种用于公司经营,说明企业可能短期有财务上的资金需求,还有一种不用于公司经营,说明大股东有其他资金用途。
前一种相对透明,后一种相对比较不透明,两者的风险不同。
股权质押一般都会出公告,会明确质押股份数量,以及资金用途。
所以,股权能不能买,主要看股权质押的用途,还有企业本身的实际发展情况。
高比例的股权质押,尽量别买。
其实理由也很明显,一旦发生质押的股权爆仓,大股东都有可能易主,会影响企业本身的经营和发展。
而且企业已经将大量股权质押出去,代表特别缺钱,风险很高,企业经营往往本身就有危机。
在投资这类股票的时候,应该尽量予以规避,谨慎买入。
有一部分公司实控人,有可能通过拉高股价,质押套现的方式撤退,毕竟先拿到钱,股价再下跌,对于已经套现的实控人来说,风险就很小。
关于股权质押的爆仓股权质押爆仓,这种情况并不常见,但历史上也不少见。
尤其在2015年股灾的时候,就出现了多家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爆仓情况。
当时千股跌停,由配资撤离引发的挤兑压垮了许多质押股权的上市公司。
此后,银行和券商对于股权质押的融资比例,就大幅度的下降了。
正因为比例大幅度下降,所以才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做市值管理,把股价拉升到一个相对较高的位置,方便质押。
这些股票,如果在高位想要抛售套现,其实是很困难的,因为压根没有人接盘。
那些数百倍市盈率的公司,现在股票拿去质押,很多金融机构质押审批都很难通过。
从风控角度来看,股权质押的风险正在逐步的降低,因为防范爆仓的经验越来越多,金融机构对于股票的公允价值认可度就越来越完善了。
所以,现如今想通过股权质押去大量套现,难度比较大,但小规模套现,还是能够做到的。
当然,股权质押还有很多比较危险的玩法,比如质押套现并购,合并报表提升市值,然后再质押套现等循环玩法。
一家净利润5000万的公司,40倍PE,20亿,质押出5亿,再以10倍PE并购另一家5000万的上市公司,这样净利润就有1亿了,股价如果还是按照40倍PE,就是40亿市值。
资本市场,资本的玩法多种多样,没什么对错,大家自己甄别。
前段时间意外走红的长春高新,其实业绩倍增的秘密,也是通过资本运作,并购了金赛药业,然后业绩飙升,股价带动市值飙升,玩法都是异曲同工的。
所以,股权质押的风险和机会是并存的,就是看质押融资最终是去做了什么。
从资本角度来看,富人和穷人最大的区别,就是钱的利用效率问题。
股权质押是一种资本化套现的运作模式,在整个资本运作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合理作用有利于公司发展。
但我们也要防范一些“图谋不轨”的人,利用股权质押的方式,利用资本收割韭菜。
只有读懂资本,才能看透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