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直通车,什么是封闭线路
股市直通车,什么是封闭线路?
1、是通过不同的业务用不同的接入号(如游戏直通车的接入号为96163)来实现封闭站点的功能,也就是说用户拨对应的接入号码进行不同的接入享受相应的服务;
2、是用户拨的还是普通的接入号码,运营商的接入根据用户的帐号(卡号)后缀(如股市通的后缀为@stock、教育网的后缀为@edu)区分不同的用户群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
为什么亏本的中国电商企业可以轻易到美国上市?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说中国国内市值最牛的上市公司是做什么的?是茅台,保险银行,开发商!那美国最牛市值的上市公司是做什么的?是微软苹果亚马逊是特斯拉!这有什么联系吗?这是巧合吗?答案从不同角度来说有很多种,今天我想结合为什么亏本的中国电商喜欢赴美上市的深层原因中人性的这个层面来回答!
电商平台是怎么练成的,其实用一句话说就是烧钱,烧钱,再烧钱……为什么亏本的中国企业要去外国上市?因为缺钱,很缺钱!为什么不在国内上市呢?
我的答案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投机逻辑注定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不要给他讲情怀,也不要讲未来,四两拨千斤,以小博大是拿手的!短线,短平快是这些年发展起来的人最为看重的商业模式!长线,成长型的这些就不要给他讲了!他不可能给你成长的时间,也不可能对一个没有标准的东西去冒险……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的商业逻辑不会对一个悬而未决,遥遥无期的东西去赌博!这就是说在中国,没有投资人傻到为了一个电商平台去长期不求回报的培养投资!因为一个电商平台的成功是需要时间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亚马逊一直在亏钱在美国能成功,在中国早就死了!这也就是为什么特斯拉在美国能诞生,在中国就永远不会!中国人其实不太相信百年企业什么的,这种耐心是没有的!在国内没有这块土壤!而电商平台有一个潜规则,只有第一,只有行业的第一才能活下去,除非你颠覆,除非你不在一个频道,除非你差异化,否则成功的只有第一……这就是说电商平台成功率太低!这种行业的特殊性又进一步加剧了风险!你让中国人为了1%的成功机会去投入,那难度可想而知!在三国演义里,借东风,空城计这种小概率事件是我们推崇至今的,浮躁的国人怎么会爱上一个只会夸夸其谈的电商平台呢,在他们眼里,想从我这里拿钱,门都没有!国外就不一样了!更多的包容性,更看重成长性!
我该怎么去创业啊又没文化?
2020年,对大多数人而言,都是难熬的一年。现在已是四月下旬,大部分行业才复业一个月左右。由于疫情的影响,很多人非但“一毛没挣”,很可能还损失惨重。即便有些行业已开始复工复业,但产值、销售额、利润率都大幅下降,而人员工资、租金、日常开支倒一分不能少,都在咬牙挺着,负重拼搏!
非常时期,当有非常举措。作为提问者讲到的想创业又无文化的问题,我倒想聊几句:
一,创业与有无文化没有硬关联
创业与文化有关系吗?当然有,有文化对创业有帮助,但不是硬关联。没有文化的人也能创业!开小吃店是不是创业?承包个鱼塘算不算创业?都是!这些项目对从业者的文化要求不高,技术相对也不是很复杂。哪怕你什么都不懂,找个业内人士辅导一下,上手也会很快。若认为做实体投入高、风险大,那也可选择开网店、抖音直播卖货,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村人靠这个发财的多了去了!没文化不要紧,核心在肯学习、敢拼博。我们哪个身边没有几个“土豪”兄弟,他们文化程度不高,但他们照样成功了!“老干妈”一年产值几十亿,陶老太太有文化?所以没文化不代表不能创业,更不意味着没机会成功!
二,2020年是否适合创业冷思考
2020年是过往十年中最难的一年,一至二月,据统计即有24万家企业倒闭,实际情况恐怕更严重。国内如此,国外亦然。连财大气粗的美国估计今年也将有750万家企业要面临关门。所以今年要想创业必须掂量掂量:项目领先?资金充裕?市场不愁?若没有绝对把握,还是不要贸然作创业的选择。创业是“九十九死一生”的活,年景好的时候也不容易成功,更别说今年了,建议慎之再慎,三思而后行。
三,若确定创业甄选项目是关键
如果志在必得,那我觉得也不妨一试。项目是关键,投资不宜过大,市场前景要好,尽量轻资产运行。疫情是“危机”不假,但“危”中也会有“机”,在这个时间段把项目“立”住了,疫情过后必然是弯道抄车、一马平川!说不定就能获得大成功!选择大于努力,多用心思选个好项目不会有错,磨刀不误砍柴工。
最后唠叨一句,疫情还未完全扼杀,赚钱虽重要,安全还应放在第一位!
市场预计2019年美联储将停止加息?
美联储2018-2019由鹰转鸽的心路历程:
美联储立场大转向背后,云锋金融认为主要是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是金融条件和金融市场稳定性的考虑。从上述过程可见,在经济数据比较强劲的四季度,联储已经开始转鸽。最直观的原因是,四季度以股票为首的风险资产大跌。股市和信用市场变差,令联储关注的“金融条件”收紧,甚至可能威胁到了“金融市场稳定性”。
二是经济数据开始变差。美国劳动力市场一直很强,但其他一些市场和部门出现了减速。这是相对四季度高点放缓,不是绝对的差,但也值得警惕。除了外需不振美国贸易逆差继续扩大之外,零售消费增速放缓,小企业信心高位回调。2019年3月美联储议息会议上,鲍威尔表示,除了本国经济减速外,欧洲和中国等外需放缓也带来风险。此外,关税问题也令美国商业部门颇为担忧。
数据来源:彭博社,云锋金融整理
三是通胀压力不大。核心通胀和非核心通胀均接近或者低于2%的目标。工资虽然上涨,但没有传导到核心通胀。在本次议息会议之后的新闻发布会中,鲍威尔几次问到被工资通胀的问题。他表示:“工资上涨有很多是由于低收入工人工资上涨,这是经济周期晚期常见的情况。但是没有看到整体通胀压力起来。主要原因包括中性利率降低、以及通胀预期降低。”此外,他还强调了通胀目标的对称性,也就是,即便通胀高于2%也未必偏离目标需要采取行动。
实际上,联储可能正在为更加鸽派的政策做准备。今年2月,美联储表示,将回顾货币政策框架。
“从货币政策角度考虑,美国经济似乎已经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经济下行期间。例如,政策利率的中性水平,即当就业和通货膨胀接近其目标时使经济保持平衡的水平,在美国和国外似乎已经下降。(中性利率)这种下降增加了央行政策利率触及有效下限的风险,从而限制了央行应对未来经济衰退的能力。”
2016年的Jackson Hole会议,时任联储主席耶伦发言首先指出了这一点,也就是,当利率低至下限(ELB)的时候,美联储将缺乏应对经济衰退的弹药。
现在,美联储加息可能已经接近结束。但是,2.25-2.5%的利率水平,相较过去历次加息顶点都低的多。如果衰退,降息的空间将很有限。这是美联储货币政策将要面临的现实考验。
在这个背景下,美联储开始回顾货币政策框架,考虑对策。根据时间表,3-4月开始举行一系列“Fed Listens”会议,广泛听取各界意见;今年6月,芝加哥联储将召开研讨会;到2020年,将公布讨论结果。
货币政策框架可能做出怎样的调整呢?去年12月,纽约联储总裁Williams在国际清算银行发表的讲话探讨了货币政策框架变革的几种方式(John CWilliams: Monetary policy strategies for a low-neutral-interest-rate world)。感兴趣的读者请留言,我们有机会再详细介绍。
A股首现重组不停牌?
现在全世界都经济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