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烛怜光满:探寻唐诗中的月光情怀
这年头,月亮可真是个好东西,明晃晃的,照得人心里热乎乎的。要是能和家里人一起赏月,那可真是乐呵。中秋节快到了,大家都忙着准备月饼,听说那是团圆的象征,咱们家可从不缺这东西,做得还特好。
这不,前几天我就跟邻居闲聊,说起了那句“灭烛怜光满”。我这老胳膊老腿的,虽说不懂个啥文艺,但这句听上去可真动人。熄了蜡烛,满屋子都是月光,心里觉得美得很,仿佛一切烦恼都没了。那感觉,就像是家里的小孙子跑过来,叫人笑得嘴都合不拢。
想着这句诗,就想起了我小时候,过中秋节的时候,家里总是热闹非凡。爹妈会忙着准备好吃的,姨妈们也会送来自家做的月饼,咱们孩子们就在外面玩,等着天黑,天一黑,月亮就挂上来了。
月亮一出来,大家都围着桌子,聊着家长里短,心里那种温暖,是外面再冷也抵不过的。每次月亮升起,大家的心情就特别好,有时候就会感慨:“这月亮,真是无处不在嘞!”
- 中秋节的意义:团圆、思念、庆祝
- 做月饼的乐趣:亲手制作,家人一起
- 赏月的时光:围坐聊天,感受亲情
我还记得,小时候看到明亮的月亮,心里就特别向往。有时候,一个人在院子里发呆,想着远方的亲人,心里泛起一阵阵思念。那种情感就像是“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真是让人感觉无奈。不过这思念也不是坏事,反而让人觉得生活更有滋味。
说到这里,我就想起了家里那些年老的故事。以前的中秋节,家里穷,吃的东西也不多,但那会儿的月亮,照得可亮了。我们几个孩子就围着爷爷,听他讲故事,听着听着就睡着了。现在想想,那时候真是美好。
这句“披衣觉露滋”,说的就是这个时候了。月光洒在身上,披衣而起,感受着夜里的凉意。虽然冷,但心里热乎乎的,想到家人和朋友都在一起,心里就特别温暖。大自然的这种美好,总是让人感到惊喜。
我还记得有一年中秋,天特别晴朗,月亮特别圆,家里人围着桌子,一起吃着月饼,喝着茶,谈天说地。那种气氛,真是让人忍不住想要把这一刻永远记住。大家都说,月饼不能少,这可是团圆的象征,吃了它,就像是吃下了团圆的希望。
现在的年轻人总是忙忙碌碌的,难得有时间回家团聚。可我希望他们每到中秋,就能想起家里的那份温暖。就像那句“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有些东西,心里知道就好,不必总是挂在嘴边。梦里团圆,心里就足够了。
每年中秋,咱们都要好好过,和家人一起,吃着月饼,赏着月亮,分享生活的点滴。日子过得再忙,也不能忘了这份团圆。只要心里有爱,哪怕天各一方,月亮也能把我们连在一起。
所以说,咱们得好好珍惜这月亮、这节日、这份情,才不枉这一年一度的团圆时光。
Tags:[中秋节, 赏月, 家庭团圆, 月饼, 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