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木机操作手册,你知道明日之后不充钱怎么玩吗
伐木机操作手册,你知道明日之后不充钱怎么玩吗?
这样玩
管理者怎么做才能提高下属的执行力?
要提高团队的执行力,最直接的方法是反过来看团队下属为什么执行力低,从原因出发来找到解决方案。原因可分为4个:
千万别怀疑,当下属能力、方法甚至于其性格特质与工作内容、岗位职责不匹配时,其执行力会受到严重影响的。
我刚毕业时候进入一家公司本来是做技术的,我本身的性格也是技术咖的性格,喜欢研究不善于沟通协作之类。但是公司当时管6S的岗位一直没有人,就把我借调过去,工作内容是检查现场6S然后出处罚单,第一天去做的时候检查现场发现问题,但现场工人总有各种说辞,讲道理讲到最后讲不过对方,甚至发现自己的工作是无理取闹,遇到一些比较横的员工甚至于害怕去沟通。后续几天就不太想去现场了,领导批评后也是勉勉强强去现场摸鱼式的检查,没多久领导说我执行力极其低下。这这与我在原岗位时的评价简直两级。
这就是个人性格特质在岗位内容上的不适配导致执行力低下,同样的当能力知识与岗位要求不匹配时,工作中也容易受挫、出不了成绩,最终不愿意去面对不愿意做,导致执行力低下。
能力方法性格特质方面的问题,首先作为管理者需要识别员工特质做到人岗匹配,让对的人在对的位置,下属才能不断迸发热情创造价值。对于能力技能知识的不足,作为上级同样需要不断的识别其在工作中的困境、瓶颈,然后给予其方法辅导、指导教育甚至于创造条件给与其提升,同时在辅以心理建设,让下属度过否定期重新燃起工作热情。
2、态度问题态度也是影响执行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下属质疑上级时,其工作的出发点方向就调整相反了,总是从找茬、对立的方向来做,那么安排下去的事情执行力、执行的结果当然差。
影响员工对领导态度的因素是多元复杂的,高度总结概括就是领导的管理能力有问题。
我原来任职公司是家族企业,新来的老板是接替家族事业的年轻小伙,缺乏管理经验。本来原来的团队战斗力挺强的,他来了后不会管理,对待中层下属是谁听话、谁服管就偏向谁,最终导致能力弱的部门领导通过阿谀奉承、高度的服从换取其信任,而本身业务能力强的部门因为性格特质、工作方式不被看好而被打入冷宫。长期下来公司业务逐渐萎靡,老板安排下来的工作给到那些已经心灰意冷的中层时候,往往表面上听话,但背地里不执行或者低效率执行。这就是典型的态度影响的积极性。
解决这类问题的本源还是在于改变管理。如果是管理者的问题需要持续的提高管理能力,去包容接纳不同的声音,在自己核心的基础上要容忍反对但对公司有助益的声音。
当然,也有的员工的态度是个人主观的偏见,这类情形直接和下属谈话,下通牒,不改变就得换人,不然对彼此都是严重的消耗。
3、工作习惯这一类员工本身是其长期的工作习惯导致的执行力低下。比如安排一件事他们不是立刻想如何做或者立刻去做,而是放在一边等到你催的时候再去做,或者事情到了做一些低效、低价值的准备工作来显得自己好像已经做了实际上核心的部分一直未开始。
工作习惯的问题就是改变习惯。管理者先天有管理下属、改变下属的职权、义务,在遇到这类下属的时候可以定制化的制定针对这类员工的工作要求。
我曾遇到过一个下属也是执行力很低,安排的事情常常是问的时候都还没开始做,常常让我颇为肝火。后来我特地对她提出特殊的要求,其他人布置工作布置了就布置了,她不同,布置了工作需要特别的明确什么时候开始做、什么时间完成某个节点、什么时间最终完成,然后让 她列到纸上,我会像监工一样按时检查。对于其未按时完成的事项,会立即指出批评、并把检查的频度提高,给予压力。一段时间有所改善后,就从检查的频度上降低,作为对其的奖励。长期坚持下来,对其的下辊改造有明显的效果。
当然,具体的执行方式,因人而异,比如对于职场上打磨很多年的老油条,同样的执行方法就会让其很没有面子,甚至让他抵触反抗。这类需要先礼后兵、先指导教育低频度的监控,再逐步提高频度。
4、动力动机无利不起早。当员工快速执行发现没有好处时慢慢也就失去的动力,从而降低执行力,所以动力与动机是让员工燃起执行力的内在内源。
短期的动力动机就是及时反馈的奖罚机制,当员工执行力好了要能立刻反馈、奖励,奖励的内容上通常是由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所结合,可以是月度绩效上的评优(但月度考核周期有点过长了),也可以是平时每周或没两周的工作总结表彰上的小奖励。所奖励的物质不一定非要是比较贵重或者丰厚的,可以是一本书、一个办公室用品等,重要的是其背后的意义。
长期的激励则是要在员工的职业发展、培训发展,对于执行力强的员工要能够在其这一方面的优势基础上对其晋升、涨薪上予以加分考量,以在团队内建立以高执行力为导向的工作目标。
长短期、不同分量的激励,就能够让团队构建持续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动机。
明日之后怎么才能快速升级天赋?
谢邀,在《明日之后》手游中,天赋等级决定了你的角色属性强弱、收集资源的效率,甚至还影响着你是否能顺利加入一个强大的营地 (满大街喊着“三围20+”招人不是没有道理的~),你采集资源的能力大小意味着你能为营地贡献多少力量。
先不说氪不氪金的问题,《明日之后》对于很多玩家(特别是佛系、种地党)来说就是无止境地肝肝肝~每天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刷天赋等级和收集资源,那么如何最大化地利用有限的时间将天赋快速升起来呢?
①秋日、沙堡等PVE地图安全屋旁的公示栏 优先级 5星
秋日森林、沙石堡的每日委托,给的熟练度相当高,三围20级之前基本靠它给经验了,每日委托分一个主任务和三个副任务,主任务给的熟练度最多,副任务其次。而且一般难度不大,最多也就让你背对着一头成年棕熊自拍(笑~),总的来说性价比很高,一般情况下推荐每日委托必做,实在没时间的话就只做主任务吧~
这里提一下,地图上会随机出现一些NPC,他们会触发奇遇任务,达到指定要求会给你对应的天赋熟练度,如拍照、杀小感染者、给木条、煤炭、杀熊、护送等等,有时间可以做做,没时间直接略过即可。
②秋日、沙堡等PVE地图(包括PVP远星城等)的BOSS 优先级 3星
打BOSS无疑会获得高额的熟练度,同时也能得到大量的高级材料和新币,一举多得。但是BOSS真的有那么好杀吗?秋日BOSS还好,十几个人拿着小土枪,走位灵活点就能击杀,但是沙石堡的BOSS就不那么好讲道理了~笔者当时刚做出UZI和复合弓,和20多个几乎同装备的玩家去杀那只蝎子,结果......哎,不说了,懂的人自然懂~在你的庄园5级之前,三围20以前,做出喷子之前,最好不要轻易招惹沙堡的BOSS~当然,如果你的营地足够强大,另当别论。
为什么给3星呢?第一,BOSS刷新时间不固定,上班族、学生没法稳定地去获得这份经验;第二,有风险,BOSS身上的资源不会白给你,得费一番力气,没准还会扑街;第三,如果你去打远星城的BOSS,还要提防其他心怀歹意的玩家,说不定辛辛苦苦打完BOSS,却给别人做了嫁衣~
③密斯卡大学副本 优先级 3星
有人说,大学给的熟练度很高啊,为什么不推荐大家去啊?首先,通关大学的奖励每天只能拿一次,最终奖励是技能书,没有材料,除此之外地图里所有的东西都不能带出来;其次,这种副本对玩家的武器、防具坚固度消耗巨大,而且系统奖励判定很不人性化,输出的多少不会影响奖励的数量,导致很多混子玩家(混熟练度,全程酱油,你们懂的~),如果要打,推荐和营地的小伙伴组团吧~
④营地巡逻及打靶 优先级 5星
巡逻和打靶必做,几乎没什么消耗,无风险,奖励高,这个没什么可说的,如果你想在一个营地里长久待下去,那么每天的巡逻最好还是和大家一起做吧,耗费时间并不多。
⑤自己挖矿、伐木、采麻、杀怪 优先级 1~2星
说实话,天赋等级在15级之前你可以这么做,越往后面升级天赋所需要的经验就越多,靠一斧头慢慢砍不是明智的选择,获得的经验微乎其微,如果不是为了获取基本的一些资源,相信大部分玩家都不会来做这些重复性劳动~
总结:最后总结下吧,上班族、学生做做每日委托和营地任务即可,个人强推这两个,性价比极高,不过肝帝可以说“我全都要!”,那自然没问题2333~
明日之后怎么升到三庄园?
明日之后怎么升到三庄园?如果说是刚注册的新服想要快速升到三庄园话,是有一定技巧存在的,盲目做任务话可能导致前期经验溢出导致浪费。
01在注册答题跳过新手教程后,第一件事赶快去邮箱把所有送的功能家具摆放出来,之后找旁边的NPC瑞秋拿生存手册之后,马上前往秋日森林。
02进入秋日森林后千万第一件事千万不要砍树挖石头,要是提前爆出采集道具了,后面NPC任务就不能接了。先去地图4块岛屿转,找到这三个蓝点NPC先接加战斗经验的,做完后直接秒升战斗3级,后面再把另外两个NPC任务做了基本这时采集制作战斗都会3级,之后就可以把各个特殊道具挖一下提交掉,这时候三围等级都到达5级,接下来肝一些木头石头回家做木板就可以升级二级庄园。
03在升级二级庄园之后就可以把福利里面的换包福利领取了,经验量很多可以直接到达三围等级8级,这时候把集训里能领的奖励经验都领取了。过后继续做生存手册后面章程,前期采集的东西最好先捡需要的运,像硬木藤蔓、骨头、兽皮这些东西先存地图仓库里,因为生存手册后面需要托运指定数量的这些物品,这样话可以省不少功夫。
04在生存手册解锁再次启程这一项时,就可以去秋日森林接取资源点任务了,这时候4个任务会给大量的经验熟练度,前期做起来可能会稍微费事一些。把这4个任务都做完之后,三围等级差不多就到10级了,此时去101找商贩NPC把木头石头买光,回家之后做成升三庄园所需的半成品,接下来就可以升级三庄园了。
我专注于明日之后分享,以上是我的个人经验,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谢谢
历史上有哪些流传甚广的著名谎言?
这就要说到从宋朝开始流传的一个著名谎言了。
谎言是这么说的:辽道宗仰慕宋朝,曾对人说,宋仁宗是一代圣主,自己愿生在中国(宋朝),在宋仁宗跟前做一个小小的都虞候。
辽道宗剧照想必大家都看过很多关于这方面的文章。
实际上,这只是一个宋朝人自欺欺人,流传很广的谎言,并不符合真实历史。
01、谎言问世这个谎言首次见于文献记载是出自北宋晁说之的《嵩山文集》。
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晁说之在文中记载道:
《嵩山文集》这是辽道宗愿生在宋朝的原始记载。
晁说之出生于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病逝于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享年70岁。
晁说之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与苏轼、曾巩相交莫逆,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晁说之高中进士,从此步入大宋官场,最高曾担任中书舍人。
他一生著作丰富,《嵩山文集》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而辽道宗出生于宋仁宗天圣十年(1032年),病逝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
辽道宗与晁说之是同时代的人。
因此,这段记载极具迷惑性。
后来,南宋史学家邵博在他的《邵氏闻见后录》中,以《嵩山文集》为基础,做了进一步描述:
邵氏闻见后录从此辽道宗仰慕宋朝,愿生在宋朝,给宋仁宗做一个都虞候的流言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成为很多喜欢宋朝的历史爱好者吹捧宋朝的一大佐证。
02、愿生在中国?长久以来,辽道宗愿生在中国的记载只存在于这两部野史当中,无论是《宋史》、《辽史》这样的正史,还是可信度非常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等信史都都没有这样的记载。
1934年,著名历史学家张江裁在编写《燕京访古录》时,发现了辽道宗命人铸造的银佛铭文。
张江裁在文中写道:
《燕京访古录》这段记载说的是,重熙二十三年(1054年),辽兴宗病重,当时还是皇太子的耶律洪基下令大赦天下,释放京城囚犯,并且亲自到开泰寺铸造一个白银佛像,刻上了铭文。
换而言之,辽道宗是在为父亲辽兴宗祈福时,说了一句“愿后世生中国”。
但是,辽道宗没有说过愿后世生宋朝!
中国和宋朝不能划等号。
03、辽道宗说的中国在哪?中国在古代文献中,意思非常多。
首先,“中国”是一个地域概念,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就有中国一词。
公元前1111年周成王迁都时铸造的“何尊”(何尊于1963年在陕西宝鸡出土)铭文记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
何尊铭文这里的“中国”代指的是周王朝的京畿地区,即镐京和洛阳等周王室直接统辖的地区。
这是“中国”一词第一层意义,也是其原始意义。
春秋时期,周天子权势一落千丈,诸侯争霸,中国地理范围扩大至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原地区。
比如《公羊传》记载:“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这里的中国就是与少数民族对峙的诸夏之国(齐、晋、鲁、宋、郑、卫、蔡、陈等国)。
春秋形势图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秦朝后,中国已经代指中原王朝。
比如,《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这里的中国代指占据中原的曹魏。
在这个概念下,辽道宗说的愿后世生中国,指的是生在宋朝。
其次,中国还是一个与四夷相对应的文化概念。
《礼记·王制》记载:“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
宋辽对峙时期,宋朝就是中国。
但是,“诸侯用夷礼而夷之, 夷狄进于中国则中国之”,中国与四夷是可以变化的,变化的标准不是血统,而是文化。
只要用中国文化,四夷也可以称中国。
因此,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也可以自称中国,比如北魏就曾称中国。
同理,辽国也自称中国,这样的记载不胜枚举。
比如《辽史·耶律倍传》记载:“群臣皆以佛对。太祖曰:佛非中国教。”
这里的中国指的就是辽国。
天祚年间,还有“大辽中国”这样的碑文。
因此,一些欧洲国家直接称中国为“契丹”,比如中国在俄语中是Китай,音译就是契丹。
在这个概念下,辽道宗说的愿后世生中国,指的是生在辽国。
北宋与辽国对峙图最后,中国还是一个宗教概念。
《佛说四十二章经·辗转获胜》记载:“佛言:人离恶道,得为人难。既得为人,去女即男难。既得为男,六根完具难。六根既具,生中国难。既生中国,值佛世难。”
这里的中国指的是佛教诞生地——中天竺。
在这个概念下,辽道宗说的愿后世生中国,指的是生在佛国,也就是中天竺。
辽道宗本人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精通佛经,道宗一朝,辽国佛教大兴于世。
结合这个铭文的语境,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辽道宗说的愿后世生中国,指的是生在佛国。
04、无稽之谈其次,从宋辽关系上说,辽道宗也不会仰慕宋朝。
辽道宗是辽兴宗的长子,很早就被确立为接班人。
重熙二十四年(1055年)八月初四日,辽兴宗死后,辽道宗继位,是辽国第8位皇帝。
寿昌七年(1101年)正月十三日,辽道宗病逝,他孙子耶律延禧继位,是为天祚帝,天祚帝就是辽国末代皇帝,辽道宗是辽国倒数第二位皇帝。
辽道宗在位46年,是辽国历史上有名的昏君,辽国之亡,他负有很大的责任。
辽道宗本人汉化水平非常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与汉人皇帝无异。
这就给了宋朝人很大的错觉,认为他是一个一心仰慕中华的皇帝。
然而,这说明不了什么。
辽国本身就是一个汉化非常高的政权。
辽国的汉化,不是向宋朝学习,而是向唐朝学习,史学家称之为“学唐比宋”。
因为辽国建国比宋朝早了53年!
宋太祖建立北宋的建隆元年(960年),辽国第四位皇帝辽穆宗已经在位十年。
而且早在北宋建立前13年,即开运四年(947年),辽太宗就灭掉后晋,将中原王朝礼制、礼器、天子仪仗、典籍一股脑搬回了辽国。
辽国人认为,辽国比后周、宋朝更具正统性。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宋辽达成著名的澶渊之盟,宋朝每年给辽国十万两白银、十万匹绢的岁币。
两国互相承认对方是皇帝,约为兄弟,建立了表面上平等的关系。
澶渊之盟实际上,双方在私下里坚决不承认对方是皇帝。
宋朝人在本国谈及辽国皇帝时,只会称为北虏,虏主,而非皇帝;
辽国人在本国谈及宋朝皇帝时,只会称为宋主,南主。
比如,寿昌六年(1100年)正月十二日,宋哲宗驾崩,宋徽宗继位。
这年六月,辽国官员在记述宋徽宗登基时,一时情急,写成了“宋主登宝位”。
辽道宗敏锐地观察到了细微的不同,正确的写法不应该是“宋主嗣位”吗?宋朝皇帝何德何能敢称宝位?
辽道宗勃然大怒,将一众官员纷纷罢官贬职,就连宰相郑颛也被贬了。
一字之差,足见辽道宗对宋朝的蔑视。
辽道宗剧照而且,北宋君臣,畏辽如虎,避战心切,澶渊之盟签订后的117年时间里,宋朝总计给了辽国1963万两银子,3133万匹绢。
宋朝人以为花钱买来了平安,实际上辽国之所以没有真正南下灭宋,是因为宋辽实力大致相当,辽国没有实力灭宋。
保持宋辽百年和平的并不是岁币,而是实力。
宋朝给的岁币,只会让辽国更加看不起宋朝,在双方交涉过程中,始终高人一等,经常敲诈勒索宋朝,而宋朝只能忍辱负重,屈辱求和。
双方闹得最厉害的是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辽兴宗重熙十一年)。
辽兴宗趁北宋被李元昊打得节节败退之际,扬言出兵南下攻宋。
宋仁宗剧照宋仁宗为了求和,决定花钱免灾,在澶渊之盟的基础上增加岁币十万两白银、十万匹绢,并将输送岁币由澶渊之盟的赐,改为纳,史称庆历增币。
纳的意思就是纳贡。
宋仁宗此举丧权辱国,丢人现眼,有辱国威,这是外交上的一个重大失败。
有骨气的宋朝大臣(比如富弼、王安石)对庆历增币,深以为耻。
事实上,从庆历增币开始,宋朝在与辽交涉中已经被辽国死死压住一头,辽国人更加瞧不起宋朝。
庆历增币的时候,辽道宗当时已经10岁了,他亲眼目睹了宋仁宗屈辱求和的全过程,将宋朝的软弱无能看得一清二楚。
试问,作为胜利者,又怎么会仰慕这样一位手下败将、散财童子?
作为一个视权如命的皇帝,他又怎么会想成为敌国的一个小将?
至于宋朝文人所说的宋仁宗以仁德征服辽道宗,这只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
更搞笑的是晁说之为了证明辽道宗爱好和平,居然夸夸其谈,说辽道宗“不喜刑杀”,实际上,辽道宗在位期间,被杀的大臣不计其数,而且就连他的皇后、太子都被他逼死了。
辽道宗是一个能杀妻灭子的狠角色,又岂会对宋朝有菩萨心肠?
事实上,辽道宗虽然没有对宋朝用兵,并且要求天祚帝与宋保持和平,可他照样敲诈勒索宋朝,向宋朝索取河东之地。
辽道宗之所以给宋朝人一种维护和平的错觉,只不过是因为他在位期间辽国根本没有灭宋实力,与其盲目南下,还不如继续维持澶渊之盟和庆历增币,将宋朝送上门的好处拿到手。
因此,《嵩山文集》和《邵氏闻见后录》的记载只是无稽之谈。
几百年后,当康熙皇帝看到《邵氏闻见后录》的记载时,一脸不屑地评价道:“彼时宋方畏契丹,增岁币,其政略兵威,有何令契丹可惧处?而契丹主见像惊拜,有都虞候之叹耶?此不过宋臣自诩之言,无足信,益可鄙耳。”
康熙剧照康熙的意思是说,那时候,宋朝一直畏惧辽国,屈辱求和,增加岁币,这样的宋朝有什么让契丹人害怕的?辽道宗看见宋仁宗画像就下跪,并且感叹想做个都虞候,只不过是宋朝文臣的自诩之言,根本不能相信,反而让人更加鄙视。
PS:可叹的是,宋朝人在战场上无法击败契丹人,只能在文字里玩精神胜利法,可这无法改变宋朝君臣畏辽如虎的心态;
可悲的是,现在依然有很多宋史爱好者沉溺于这种精神胜利法而无可自拔,这像不像《阿Q正传》里的阿Q?
阿Q正传剧照可怕的是,这样自欺欺人的谎言现在依然很有市场。
以史为鉴,这才是我们读史之后更应该反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