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海伏笔直播,美联储加息有什么影响
股海伏笔直播,美联储加息有什么影响?
美联储宣布即将加息,整个阿里就“蒸发”了
9月21日凌晨2点,美联储举行了议息会议,宣布:今年10月起启动渐进式被动缩表,预计今年还会加息一次,明年会加息三次。主旨就是,虽然这次没有加息,但今年还是会加息的,而且缩表马上就要开始了。
那么,这些加息、缩表的术语,到底是什么意思,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到底有何影响呢?要想理解这些东西,还要从头讲起。
加息,顾名思义,就是指中央银行提高利息。提高的是什么利息呢?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贷的利息。钱是中央银行“造”出来的,各家银行向央行借款也不是白借的,要付利息。目前美联储的基准利率是1%-1.25%,银行要想挣钱,就要以更高的利率向外放贷才行。央行加息,就会导致银行放贷的利率也要相应增加,否则他们就会赔本。而银行放贷的利率增加,借钱的人或借钱的数额就会减少,就会导致市场的“钱”变少。另一方面,加息也就是使得存款的利息更高了,大家自然就会存更多钱。总而言之,就是使得个人和机构更多存钱、更少花钱,于是加息就起到了减少货币供应、压抑消费、压抑通货膨胀、鼓励存款、减缓市场投机。
当然,你可能会说,这零点几个百分点的调整,能有多大作用啊?这就牵涉到美国银行的货币体系了,这一点点的变化,在货币体系中传导下去,就会放大很多倍。我们按照《美联储传》这本书的内容约略解释一下。
美国的银行规定了储备金率。解释一下储备金。银行是靠贷款挣钱的,所以如果不受控制的话,银行倾向于尽可能多地对外放贷,这样挣钱才能多嘛。但是在银行存钱的人有时候也要去取钱啊,所以银行不能把所有的钱都贷出去,要留一部分备用,这部分就叫储备金。我们以10%的储备金为例,这样更方便计算。
下面这两段文字就出自《美联储传》:
当银行以某一利率从美联储那里借钱,转手再以一个更高的利率贷出这笔钱时,明显银行会有好处。但这只是开始。当银行从美联储那里借到一美元时,这一美元就变成了储备金。由于银行仅需保持10%的储备金率,它们其实每借1美元最终可以贷出9美元。
让我们来看看这笔账是怎么算的。假设银行以8%的利率从美联储那里得到100万美元,这样总花费就是8万美元(8%×100万)。银行把这100万美元看成是现金存款,这意味着它可以用来再造出900万美元贷款。让我们假设银行以11%的利率贷出这笔钱,那么其毛收益就会是99万美元(11%×900万)。除去8万美元成本和其部分营运费用,银行能够获得约90万美元的净盈利。换言之,银行借了100万,一年后就会变成近200万。 这就叫杠杆效应!但不要忘记这条杠杆之源:那就是在美国现有货币供应量基础上再增加900万美元。
通过杠杆效应,这些钱就会翻9倍。但是,你可能会说,翻了9倍而已,那百分之零点几的加息也就是变成了百分之几而已嘛,影响能有多大?那你就错了,这9倍并不是终点,而只是起点。
那些以9倍放贷出去的钱,并不会消失在市场上,无论拿到贷款的人或机构去做什么,这些钱总归会花出去的,无论花给了谁,收到钱的人只要不是把钱藏在床底下,总会存到银行里的。于是,这9倍的钱就又回到了银行,其中的10%又被强制成为储备金,其余的90%可以再次贷出去!
我们还以上面那两段的数字为基础,第一次翻成9倍的900万美元在外面转了一圈再存回银行后,银行就会留下90万美元,另外的810万美元可以再贷出去。
而这个过程并没有就此终止,这810万美元转了一圈回来之后,银行留下81万的储备金,还可以再贷出去729万。如此循环往复,存款变为贷款、贷款变为存款,“子子孙孙无穷尽”哪。当然,事实上也不可能无穷无尽,最终也会趋近于零嘛。按照《美联储传》作者的说法,这种“旋转门”能开合28次。最终能导致市面上的钱多了多少倍,我就偷懒不细算了,不过肯定是很多很多倍。这就是货币体系的复杂之处和迷人之处啊。
所以,你看,你别以为美联储调整零点几个百分点的利息似乎微不足道,经过这么多层的“旋转门”之后,这零点几个百分点将会大大改变整体的货币供应情况,它的影响可不是数字本身看起来那么小,而是能翻很多很多倍的。
缩表与加息的目的和结果比较类似,缩表的结果可能还更加直接。我们说回最开始的新闻,美联储即将缩表和加息,到底能有多少钱的规模?我是不太会计算的,但我在微博上看到了陈思进老师的计算,他说:
今日,美联储宣布重大决定:从10月13日开始,将开启缩表(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缩表意味着美联储将从市场抽出流动性(比升息力度更大,升息是放缓市场流动性),今年将抽走300亿美元,而2018年全年为4200亿美元!
所以你看,美联储一句话,那就是几千亿美元的规模啊。4500亿美元(300+4200)是多少钱?做个类比吧,阿里的市值约为是4500亿美元,腾讯的市值约为4000亿美元。也就是说,美联储一发话,整个阿里集团或者整个腾讯集团就没有了。
所以,你千万不要以为美联储的动作离我们很远,我们普通人没什么关系,其实它的行为关系到每一个人。这也就是为什么财经界的人士都在关注美联储的一举一动,而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应该读一读《美联储传》的原因。
发现老公背着我借钱炒股?
女士,请你一定要坚强,你是做妈妈的人,无论什么困难,总是能过去的。
透露的信息从你的题目描述中,我能大致对你的家庭情况得出一点结论。
你老公手头上没有多少钱,但却有一颗想赚钱的心,于是通过信用卡套现的方式套现了20万去炒股。
而你们家庭已经有两个孩子了,你手头也没有太多的钱,所以你老公套现欠了20万,你就很惊慌,因为你也拿不出这么多钱。
而两个孩子日常的花费也是很厉害的,所以你很忧心。
股票的问题在我看来,这事情未必那么严重。
首先,股票无论盈亏,都是有价值的,股票毕竟不同于期货,不可能输光还要赔上保证金。
现在信用卡肯定是快到还账期了,但是你的老公没法拿出这20万来。
这就有几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你老公的持股仓位目前是亏的,如果抛了就等于止损了,你老公预计后市会盈利,因此不舍得抛。
另一种情况就比较糟了,可能你老公运气不好,买了股票就碰到跌停或者停牌,目前被套住了,没法抛。
解决问题问题来了总该解决的。
首先,既然是股票,我前面说了,无论怎样,总还有些价值存在。
目前主要是先解决信用卡的问题。
信用卡还款现在都是可以分期的,你可以先把你老公的20万还款做一个分期,这样虽然要多交很多利息,但是每个月的还款额就少了很多很多。
另外,好好分析下你老公的几只股票,找技术好的朋友看一看,研究个最好的方案出来,不求盈利,把损失尽量降到最低。
找亲朋好友借点资金周转下。
日常开支节省一些,一些不必要的开支暂时就不要了。
现在信用卡逾期的问题是很严重的,因此千万不要轻视这个问题。
为什么有人说炒股是最难的职业?
记住两点:第一、不要全职,不要全职。第二、不要把A股拿去和美股比。只要明白了这两点,炒股才可能给你带来赚钱的机会。
炒股的难在于格局的问题,在于投资理念的问题,才导致了80%的股民长期亏损。中国出不了巴菲特,大多数成功的游资都是靠内幕消息起起家的,股民如果要在股市赚钱,一定是要把股市当作副业。
为什么炒股当作副业?除非你已经实现了财富自由,否则不要靠股市养家,因为全职交易,就会全身心投入股市,每天盯着大盘涨跌的人肯定会习惯做短线,就算不做短线,面对大盘长期熊长牛短的行情,很多人全职交易基本是熬不住,不仅有资金压力,也有收入压力,多多少少都会打击持股的决心和打乱炒股计划。
用闲钱投资。把投资股票当副业,在股市低区域买入股票,然后减少对股票的关注,下一轮牛市来临再卖出,基本上大多数人都是赚的。
之所以失败,败在对一件事物太关注,股市就是人性博弈的场所,越关注股市,机构越会想办法让你底部筹码割肉。
价值投资,是需要时间的,而不是需要你对市场有多关注。
不要和外围股市比A股为什么出不了慢牛,就因为股市定位不一样,如果还是这种定位,慢牛不可能有,既然股市有这种走势,赚钱概率就低,大部分投资者又喜欢赚快钱,导致了股市长期以来都难让股民赚钱。
既然A股是这种熊长牛短的行情,那就不要去追涨杀跌,不要去乱买股,否则赚钱概率10%都不可能产生。
投资就像滚雪球,你只要找到湿的雪,和很长的坡道,雪球就会越滚越大。雪球的坡道就是股票,找到足够可以长期投资的股票,找到湿的雪就是回报率,雪球在坡道滚动的过程会吸附更多的雪,那后期你的财富会越滚越大。
因此,投资的难在于你太关注一件事物,却得到了反向结果,你选择错了坡道,肯定得不到好的报酬,成功者看重的是未来的结果,而不是希望每时每刻都要求收益。
感谢点赞和关注,欢迎评论和转发,每日分享更多观点
庄家怎么知道散户的盈亏点?
庄家当然知道散户的盈亏点,你买走一百股都很清楚,为什么有时你一买它就跌,你一卖它就涨,你什么价买了多少清清楚楚。
比如每天交易四个小时,主力对倒控制股价走势的时候,你突然买走了一万股,主力恨死你了,因为他们要在你买的位置增加数量,你的参与导致了他的操作成本上升,当天或者第二天开始会用更多的下跌直到你投降,因为在你买的时候可能还有更多的人抢走了股票,如果数量少,可能不会大幅下跌,数量多了肯定会通过下跌赶走你,所以主力知道散户平均的盈亏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