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f武器怎么净化,战争时缴获了敌方军舰或者大炮归自己使用后
dnf武器怎么净化,战争时缴获了敌方军舰或者大炮归自己使用后?
战争中缴获对方的军舰和大炮,解决弹药问题一般靠的就是缴获和合理的安排后勤。特别是各种火炮,在战事特别吃紧的时候可以说是非常好的火力补充物,弃之可惜。
二战时苏德双方都有将缴获的火炮拿来补充己方的习惯,例如苏军的1900/02P式加农炮和1902/26野战炮就是例子,这些炮很多继承自沙俄军队,后来成为苏军相当普遍的装备。波兰人根据苏联人20年代的许可证生产了大量的该型火炮,后来在战争中统统便宜了德国人。
德国人将76.2mm的1900/02P略作修改就命名为IeFK 294(r),75mm的1902/26则命名为FK 02/26(r),很自然的就装备了德军。他们有缴获自波兰的弹药库存以及想配套的军工厂,又有相当大的火炮保有量,罗马尼亚、立陶宛、芬兰都有同类装备,所以这些火炮列装德军后并不会产生什么弹药问题,更何况这些弹药还能在苏联人那里缴获补充。
后来苏联人改进生产了1927年式团属野战炮和1902/30型76.2mm野战炮,这些苏军极为广泛的武器依然被德军缴过来就用,都用熟了,而且满地是炮弹,干嘛不用?
坦克方面也是例子,苏军虽然在二战时打出了汹涌的钢铁洪流,但许多所谓的“战损”其实是让德军拖去再利用了。从小小的T34-76到厚重的KV-2都有不少落在德军手里,稍事休整换个涂装就成为纳粹铁蹄的一部分。只要量大,就拥有成建制使用的价值,后勤补给也就不是问题。
德军一般也不对这些坦克火炮做什么大的改动,战争时期也没那个空闲去做大的调整。他们往往把缴获的坦克变成统一的部队,这样便于统一维修和技术支持,后勤方面也会容易的多。在二战的战场上任何装备都不过是消耗品,拿敌人的东西以战养战没毛病。
战争打的是资源,打的是工业,战场除了合理消耗掉武器外,还有很多东西实际是给“浪费”掉了。这里面包含撤退时抛弃的、士兵丢弃的、部队藏匿的、运输途中被拦截的等很多很多因素,反正别指望士兵们能在时时刻刻拼到最后一刻子弹。大量的战场遗留物资经过打扫和细致的分门别类,就能让其重新变成支持战争的财富。
许多炮弹就是这么打扫战场得来的,遗弃的炮兵阵地、打烂的坦克、投降的敌方军队、缴获的弹药库都可以提供海量的配套物资。只要注意收集和储存,很容易就能在大战中形成对口的后勤项目。德军在二战中这套玩的极为熟练,美械、苏械、英械都有不同程度的“拿来主义”,反正大炮哪怕剩一发炮弹也有其巨大的价值。
至于军舰那就更没毛病了,大型军舰缴获非常困难,二战法国的舰队集体自沉也没让它人捡到点荤腥;德军斯佩伯爵号袖珍战列舰在乌拉圭与英舰大打出手,宁愿自沉也不投降;沙恩霍斯特号战巡1V14,宁死不屈;二战时一艘战列舰动辄成百上千的舰员,再加上一个与舰同休的死硬舰长,几乎没有被生俘的可能。
所以根本不用去想象这些大型战舰的下场,即便能生俘,它们的主炮弹药在当时也是不比现在导弹便宜多少的专产订制货,让工厂照着原装弹药仿制就行。大口径舰炮都是分装弹药,弹头口径和尺寸无误就没有什么发射问题。
俾斯麦的姐妹舰提尔皮兹号,炸得坐沉后被盟军俘虏,但是没人对这个东西感兴趣。它被出售给一家挪威的拆船公司,挪威人把水面上能拆的都拆去卖钱了。德国人在尼古拉耶夫船厂俘虏未完工的苏联级战列舰“苏维埃乌克兰”号后,把它当成了巨型的金属矿山,生生拆走了4000吨钢材。
小型的军舰则没有这方面的问题,舰炮炮弹并非难以生产的东西,海军也不是一支靠贫穷就能支撑的军种。工业国家除了仿造炮弹外,还可以通过铣炮膛改闩以及干脆换炮来解决问题。几门火炮对应整个战争的消耗而言,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
进口弹药也是方法。甲午战争中被日本人掳去的北洋水师“镇远”、“济远”、“平远”、“康济”“广丙”及“镇东”等等10舰,只有“康济”被日本人拆光武器放回来运送丁汝昌的尸身。“镇远”被日本人维修后列入“一等铁甲战列舰”,船上的德国大炮都是现成的,进口点炮弹就能发射。不过这时战争已经结束了。
现代军事演习真枪实弹会打死人吗?
当然会有人员伤亡,只不过不是被打死,毕竟是演习,不能像实战那样血肉满天飞呀。军事演习是军队在假定情况诱导下进行的作战指挥和行动的演练,是军队在完成理论学习和基础训练之后实施的近似实战的综合性训练,是军事训练的高级阶段。
不论是实兵演习、实弹演习还是实兵+实弹演习等军事演习中,人员伤亡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开展军事演习之前,军队都会下定一个伤亡指标,即“千人伤亡率”和“千人死亡率”。
举个例子:某战区集结15000人举行大规模切近实战的多兵种实兵+实弹军事演习,在为期20天的演习中发生各类事故36起,其中死亡2人、重伤5人、轻伤22人,那么这次演习的“千人伤亡率”和“千人伤亡率”就是1.93‰、0.13‰,未超过3‰的规定指标。
军事演习虽然不是实战,但是风险却十分贴近实战,因为军事演习中需要动用诸兵种、各型武器装备以及弹药,所以事故风险是非常高的,并不是说小心加小心就能够绝对避免这些风险。
就好比咱们每天早上驱车去上班,只要车子一动,那么风险和隐患就一定存在,只是说风险值和隐患值的大小有所区别而已,并不能通过“小心驾驶”就能完全杜绝的。
举个例子:湾湾在今年举行的军事演习中,发生了海军陆战队官兵在驾驶冲锋舟时发生翻船事故,造成冲锋舟上的2名士兵被淹死在1.5米深的浅水区。
仅仅是实兵演习就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如果是是实兵+实弹,那就么事故风险就非常非常高了,比如说2018年在俄罗斯举行的实兵+实弹军事赛事中,某参赛国炮兵因违反120mm迫击炮的操作规程,导致火炮炸膛,造成8名官兵伤亡,其中4人死亡。
▼下图为实兵+实弹军事演习中迫击炮发生炸膛事故的瞬间,这名士兵被腾空炸飞时还保持着开炮时塞住耳朵的姿势,说明引发此次重复装填炸膛事故的炮兵们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违章操作,从这个角度来看,拍照者恐怕也未能幸免,可见军事演习的风险是非常高的。
再举两个今年发生的案例:在俄罗斯举行的“坦克两项”比赛中,我军96B型参赛坦克车组中就发生过一起人身伤害事故,即坦克发生一氧化碳泄露,导致一名坦克手一氧化碳中毒;
俄罗斯空天军在进行空战演习时,地勤人员疏忽,未将一架苏-35的机炮炮弹卸下就放飞,结果苏-35飞行员在模拟空中格斗时用机炮将一架扮演敌方的苏-30击落,好在苏-30两名飞行员及时弹射,只受轻伤。
可见不但真枪实弹的军事演习造成“会打死人”的伤亡,而且假枪假弹的实兵对抗军事演习也会造成人员伤亡,因此如何降低在军事演习中的“千人伤亡率”和“千人死亡率”成为了各个国家军队的重点研究课题。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何才能降低军事演习中的伤亡呢?答案就是规范操作,坚决杜绝习惯性违章,这一点与工厂的安全生产颇为相似。
比如说士兵的枪械操作,这一点我军深有体会,在过去,枪械使用规章制度尚未完善,许多士兵习惯在据枪时手指始终放在扳机上,这就为枪械使用埋下了重大安全隐患。
因此新制定的枪械使用规章制度中规定:不管是手中的枪械是真枪还是橡胶模拟枪;不管是带弹的荷枪实弹还是不带弹的空枪;不管是已上膛还是未上膛的枪械,在非战斗状态下据枪人的手指都不能触碰扳机,必须放置于扳机护套以外的地方。
这项规定能够明显降低训练、演习中的枪械走火事故风险,避免出现“军事演习真枪实弹打死人”的误伤事故发生,这也是新兵、军警校学员在进行实弹射击训练之前必须养成手指放在扳机外的习惯的原因,只有养成习惯,让据枪的手形成肌肉记忆才能确保用枪安全。
通过对这一点的观察,我们可以大致分析出一支军队的军纪以及训练水平,甚至可以分析出这只军队的训练安全管理水平、军事演习安全管理水平、实战安全管理水平。
▼下图为联合巡逻中的中越两军官兵,图中我军士兵据枪的手指始终保持不与扳机发生接触,而越军士兵的手指则始终扣着扳机,这体现出我军的训练水平以及管理水平远远高于越军,相信这也是近年来越军每次搞军事演习都会出现大量士兵伤亡的原因。
就拿上述中提到的比赛中因违章操炮导致炸膛事故的某国军队代表来说吧,能在国际军事赛事登台参赛的,想必是该国炮兵中的精英,但是实弹射击操作中却出现了迫击炮装填后未击发的情况下重复装填的违章操作,可见该国的军队安全管理水平是非常低的,这样的军队是不会拥有多大战斗力的。
再说一说那架没有卸载机炮炮弹的俄军苏-35战斗机,地勤人员尚能在放飞前将导弹和炸弹卸下,却未能及时将炮弹卸下,这说明俄军的地勤规章制度以及管理是存在漏洞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怀疑单价超过1亿美元的苏-35是否有传说中那么先进,至少咱们6000万一架的歼-10是会显示弹仓中的实弹情况的。
军事演习除了用来锤炼和检验本国军队战斗力以外,在特定情况下还起到威慑他国的作用,如果安全管理水平低下,造成“真枪实弹打死人”的事故还算情节较轻的,万一打死的是他国军事人员,那么原本打算发挥的威慑就有可能演变成实战,那可就糟糕了。
比如说近段时间我军几乎每天都派各型战机飞越所谓的“台海中线”进行演练,而这样的演练就属于具有威慑性的实兵+实弹军事演习,而台军空军战机也象征性地起飞拦截,然后遭受我军战机的各种包抄、咬尾、锁定,假如台军战机飞行员忍不住性子或者误操作向我军战机开火,那么我军的军事演习就会瞬间转变为实战!
然而我军战机无论如何挑衅,台军战机始终保持着难以想象的克制,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台军战机并未携带实弹,大家都心知肚明——那是真的怕啊。
▼下图为正在进行实兵+实弹军事演习的我国海军陆战队特种部队,很多人不明白特种部队为什么非要选拔那些强人,其实原因很简单——精英部队从来都是把训练当做实战来搞,如果不是强人,那么训练都会被练死,就能不要说贴近实战的军事演习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一、军事演习是高风险的军事行动,不但“真枪实弹”的实兵+实弹军事演习会打死人,而且“假枪假弹”的实兵演习或者单纯的实弹演习都会出现“打死人”的意外事故,因此各国军队都会在演习开展前制定一个“千人伤亡率”和“千人死亡率”指标,超过指标即表示演习安全管理出现问题,军队将会吸取教训加以改进,从而达到优化军队管理的目的。
第二、军事演习中出现伤亡的原因大多数是由管理制度不完善或者士兵违章操作导致的事故,所以军队要求士兵在使用装备时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只有坚决杜绝习惯性违章才能降低演习安全风险系数。
结语
在军事演习中由于安全管理不到位引起的安全事故是各国军队在非战时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比如说在二战时期“霸王行动”开展之前,美英联军进行了一次实兵+实弹军事演习,以评估作战计划的可行性,结果演习中因事故造成720名士兵丧生,这是有史以来军事演习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
虽然军事演习无可避免地会造成一定伤亡,但是在非战时,军事演习是唯一能检验军队战斗力的训练高级阶段,并不会因为因为伤亡率的必然性而降低练兵标准,因此像我军、俄军、美军等军队都将自己的军事演习千人伤亡率定在3‰,千人死亡率定在1‰,也就是说只要搞军事演习,伤亡是不可避免的,只是伤亡的人数或多或少而已。
可见各国军队并不害怕“现代军事演习真枪实弹会打死人”,因为大家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如果同样的问题不暴露在演习中,那么它就会在未来的战场上暴露出来!届时就不是单纯的伤亡率上升了,而是极有可能引起战败,这一点在台军海军陆战队淹死在1.5米深的水中就能证明。
▼下图为台军军事演习中出现的坦克翻车事故,此次事故造成3名士兵死亡。台军11年来的历次军事演习已经造成9名官兵在演习中因各种事故导致的死亡,可见他们的军事训练水平以及军队管理水平是非常低的,这样的军队是打不了胜仗的。
发动机舱这么脏如何清洗?
所需装备:薄手套、口罩
似乎这已经成了一个通病,开豪车的极少有爱惜车的,不说把车擦的锃光瓦亮,但也不要整天把S350扔在路边啊,一天下来黑色的S350像是被考古出来的文物。相反,大多数玩车人的车都是一尘不染,虽然不至于一天洗一次,但大多数都是随车备着小水桶和擦车用的纤维毛巾。当然也有爱给人撩开引擎盖看的主,不过那也不算多数。
以后者为榜样,小编终于开始了这段艰苦的工作。一天下来,手指被尖锐物件划破两次,由于长时间弯腰引起的大脑缺氧N次……所以在文章开始之前,小编建议要武装好自己,首先戴一副比较薄的手套,至于0.058还是0.03就看君喜好了。其次要戴口罩,这个在后文中会提及。
图:乍一看引擎舱并不算脏,这也是小编一直拖延下去的理由。
图:在引擎上方有引擎罩,一般是由螺丝固定,鉴于此次清洗引擎舱只是为了更赏心悦目,所以在护罩下方的部位我们暂不深入。
图:这里是安装风隔的支架,我也不知道上面的那些带有花纹的灰尘是怎么来的。
图:避震塔顶虽然整体比较干净,但是在焊接点还是留下了不少的灰尘。
图:引擎进气管路应该是舱内最脏的地方,由于进气管路是由橡胶制成,所以相对于金属很容易粘上油渍并吸附上更多的灰尘。
图:蓄电池和线束是重点关照部位。
引擎随着常年运转,避免不了各种油液的蒸汽生成的油泥,这些油泥与灰尘污垢混杂在一起受热,成为汽车自燃的隐患之一;其次是大量灰尘在与潮湿空气的结合后会呈泥状附着在零件与管路上,加快零件老化与损坏;最后是一些较脏的引擎舱更容易成为野老鼠和小爬行动物的窝,所以引擎舱的清洗势在必行。
所需装备:细毛刷子/牙刷、少量清水、毛巾、保鲜膜/塑料袋
为了不至于在喷洒泡沫清洗剂时“和泥”,所以建议尘土比较多的车辆先进行简单的清理工作。在此小编并不建议用高压水枪和气泵来清洗,首先引擎舱内的大部分的插件、密封件并不都是完全防水的,即便是具备防水功能的引擎舱,高压水枪也有可能导致这些部件破裂、进水。高压气泵同理。
如果实在找不到软毛刷子代替,可以和小编一样选用牙刷,在家庭生活中也比较容易找到,小型的刷子可以最大程度地清理细小的间隙。而清水可以辅助刷子将陈年老灰更好地清理下来,不过建议要及时用毛巾将污水吸走,避免线路受损。
图:像是塔顶这种不涉及线路的部位,可以用少量清水来辅助刷洗,不过要及时将污水用毛巾吸走。
图:在经过清理后,用保鲜膜将电瓶等电子设备覆盖起来,以免线路受潮引起其他故障。
图:电瓶需要用保鲜膜做防水保护。
图:还有各种传感器也要保护起来。
图:大灯的线束也要保护起来。
引擎舱清洗主要用到泡沫清洗剂,在网上很容易能够买到,价格视品牌知名度大小而定,一般推荐大家购买价格实惠、销量多的就行。喷洒后呈泡沫状,泡沫消融后脏污一擦就消失,建议车主带上口罩和手套,为健康着想。
图:小编选用了龟牌多功能泡沫清洗剂,去污效果还算可以。
图:在喷洒清洗剂前,建议带上口罩,并站在上风向,以免泡沫被风吹入眼睛。同时将泡沫清洗剂均匀摇晃,让液剂喷出均匀的气泡。
图:注意引擎舱内电线接头、油液入口等几个部位不要喷到,以防万一。
图:泡沫清洗剂都逐渐从白色泡沫状变成液体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接下来的工作,这个步骤一定要确保引擎怠速运转。等泡沫清洗剂的液体都裹着脏污,只要用湿毛巾轻轻一擦,脏污就都跟着毛巾去了水桶。如果防水保护做的相当到位,也可以用喷水壶喷洗。
不要过分迷信泡沫清洗剂的功效,其实在用湿毛巾擦拭过后,还是会发现很多被遗漏的地方,所以完美主义的同学必然会再次进行清洗补漏工作。
图:由于湿毛巾的湿度不容易控制,太湿太干都不容易将污物擦净,所以有必要再进行补漏工作。几个小时的时间都花上了,也不必在乎多花半个小时清理更干净。
图:一些边角虽然容易喷洒泡沫清洗剂,但是并不容易被毛巾擦净,所以完美主义的同学可以试着用少量清水擦洗做过防水保护的地方。
图:设备稍微简陋了点。不管黑猫白猫,能洗干净车的就是好猫。
在清理完毕后,可以选择线路保护剂或者其他类似功效的产品来喷洒,以达到防水绝缘、保护线路的作用。小编选择的是保赐利线路护理剂,相对于表板蜡,不会产生太多的油质。
图:清理完毕后喷洒保护剂,就跟洗完脸之后搽护肤品一个原理。
图:“此款保护剂具有提高绝缘性的疗效”这是产品使用说明上写的。至少用完了没有出现短路情况。
图:还能对橡胶制品产生保护作用,那就来点吧。
图:一些没有洗刷到的地方喷了之后也是闪闪发亮。
话不多说了,看看小编清洗引擎舱的成果。劳动总是辛苦令人烦躁的,不过劳动的成果总能给人莫大的鼓励。首先来看一下清洗之前的引擎舱照片。
图:这是清洗之前的引擎舱照片。
图:清洗之后的引擎舱照片。怎么样,小编是不是可以去二手车市场兼个职做引擎舱翻新去了?
图:连进气管路的边角都清理的一尘不染。
图:引擎舱内的金属件比车身还干净。
图:终于擦干净了。
图:风隔两侧的支架是最难清洗的地方,因为有很多凸起的边棱。
图:喷洒过保护剂后,橡胶的进气管路有种打蜡的感觉。
清洗引擎舱花费的时间超过了半天,不过小编觉得还是值得的。虽然如此美妙的成果并不为别人所知(甚至小编的表妹问我:“哥哥你是不是神经病啊?”),不过心里舒服。对于一个车主来说,磕磕碰碰虽然难免不了,不过作为完美主义的车主来说,能多“服侍”一下爱车,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
DNF100级新增了两个技能栏?
谢谢悟空小秘书的邀请!
DNF100级版本开启,对于UI界面做了大幅度的改动,特别是大家熟悉的最下方的操作界面,在刚开始有点难以适应。如图所示,在左边是消耗品,中间是技能CD显示,右边是各种功能键,按照设计者的意图,把技能和血量放在最中间,便于玩家集中精力进行战斗。
但是,由于长达11年多的习惯问题,这次的UI改版,却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用,秀儿在100级版本开放的这几天,一直在适应这个新UI,谈谈个人的一些使用心得!
(1)先说这个消耗品,按照屏幕习惯,经常性的出现1和2栏的药剂混淆,有时候想用第1栏,但是却习惯性的按了第2栏,普通图都还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打洞察之眼的时候,如果用错了药剂,把MP当长HP使用,极大可能会被秒掉。
(2)其次,再来看血量位置的变更,这个真的是一时半会适应不过来,在刚开始的几天,特别是打洞察之眼,直到血量清零死了,才注意到没血了,有点小悲剧。
(3)各种功能键的使用,现在都被整合到屏幕的我最右边,很多时候还有瞪大眼睛去找各个按钮,在以往熟悉的地方,完全找不到踪迹。
(4)最后,就是技能栏了,以往的技能栏有12个,在三觉前基本够用了,现在三觉开启,但是只有男女鬼剑可用,这多出来的两个技能快捷键,几乎没人使用,被限制起来了。
秀儿的大号是光兵,也不在这一次的三觉之列,对于这多出来的两个技能栏,也是没有兴趣,目前也是把它闲置了起来,等到三次觉醒开启,新增的95主动和100级主动,就可以放进去了!
也就是说,这次的新增技能栏,其目的就是为三觉职业量身定制的,而没有三觉的职业,目前建议不要使用这两个快捷栏,避免养成了习惯,以后职业三觉后,影响手感和游戏体验。不过,这两个快捷键对于非三觉职业来说,并不是一无是处,还是有妙用:
(1)放两个平时手搓的技能在上面,用来看技能CD,特别是对于奶爸和奶妈职业来说,这两个新增技能栏,作用很大;
(2)100级史诗轻甲手搓套,空出6个技能栏增加技能攻击力,现在多了两个技能栏,就相当于解放了两个技能可以用快捷键,更易于操控手搓套,也就是说,变相的降低了手搓套的难度。
结束语:新增的两个技能栏,你是怎么处理的?对于后跳和上挑技能都要丢快捷栏的玩家来说,简直就是福利啊!
PS:文章100%原创手打,图片来自于游戏截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祝福勇士们:“深渊闪光不停,打团金牌不断,神话装备天天见”!武则天发明的骨醉之刑到底有多可怕?
武则天是我国封建帝制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的女皇帝,她能以女子的身份在属于男人的时代争夺到皇帝的位子,手段和能力也是不可小觑。
在《资治通鉴》中记载,武则天为了争宠,连亲生的女儿都杀了,借此栽赃嫁祸给王皇后,虎毒尚且不食亲子,如此这般也是足够狠辣,虽然武则天杀女的事情,真假还有待考证,不过她为了皇位三番五次为难亲生儿子,打击政敌、铲除异己是有目共睹的,甚至为了整治昔日与自己争风吃醋、背后下绊的女人,还发明了一种叫做“骨醉”的酷刑。
我国古代的刑罚的确有不少比较残忍的,不仅是对犯人的身体,对心理上也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就因为直言进谏汉武帝,被处以宫刑,堂堂一介太史令,成了太监,不仅是身体的重创,对他的人格和心理更是一种侮辱。诸如此类的还有炮烙之刑、劓刑、膑刑,更有甚者,还有人彘这种酷刑。传说中武则天发明的骨醉可怕程度不亚于吕雉的人彘之刑。
武则天起初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后宫中无宠无子的低级侍妾,在唐太宗重病之时伺候在旁,并在此期间开始与李治眉目传情。唐太宗去世后,武则天按照礼制被送往感业寺出家为尼,为先皇祈福。
唐高宗李治在父亲病逝一周年的时候,前往感业寺祭拜,再次遇见了武则天,两人旧情复燃,甚至珠胎暗结。当时李治的发妻王皇后知道了李治与武则天的秘密,想借着武则天打击李治宠妃萧淑妃的气焰,便主动建议李治迎武则天回宫,并且由她去摆平朝中大臣的反对。
正愁着怎么把武则天带回宫中的李治,听到王皇后如此可心的建议是龙颜大悦,就这样在李治与王皇后的联手力排众议下,武则天回到了久违的皇宫,成为李治的昭仪。
王皇后一心想借武则天扳倒萧淑妃,却没想打狼不成又招来了老虎,武则天的手腕比萧淑妃厉害太多了,不仅收拾了萧淑妃,连王皇后也一起干掉了,着实让王皇后尝到了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滋味了。在李治的坚持下,武则天被册封为皇后,自此与李治并称“二圣”。
而这骨醉之刑便是用在了武则天的头号情敌萧淑妃、头号对手王皇后的身上了。王皇后是李治发妻、六宫之主,必然是武则天的挡路石;萧淑妃在李治还是太子时就是他的枕边人,两人情投意合,而且萧淑妃又为李治生下了二女一子,是李治最宠的嫔妃,于武则天来讲是相当碍眼的存在。
武则天入宫后,萧淑妃在宫斗过程中落败,逐渐失宠,被贬为庶人。萧淑妃被废后,被囚禁于后宫中的一间密室之中,与同样宫斗失败的王皇后做了“室友”。密室中不见天日,只有一个小门用来送食物,两人被困于此,终日以泪洗面。
一日,唐高宗李治突然想起了曾经的旧人,就前去探望二人,他来到密室前,见此处不见天日,只有一个小门运送食物,十分难过。他询问两人是否安好,困于密室中的萧淑妃、王皇后听见了唐高宗的声音,十分激动,泣不成声,向高宗求情,希望能离开这方寸之地,高宗答应了二人。
此时,耳目众多的武则天得到了消息,她等到高宗离去后,立刻命人萧淑妃二人杖责一百,有在杖责之后,又将二人的手脚全都砍去,然后将她们放入酒坛子之中。二人被塞进酒坛子之中,灌得醉醺醺的,酒又从伤口之中渗入,疼痛异常。酒坛之中,空间又异常狭小,不得动弹,让她们两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这也就是残忍“骨醉”之刑。这刑罚的名字听起来倒是不错,别有一番美感,但这与吕后的人彘之刑相比起来,也是毫不逊色。
醉刑的记载确实出现在了各大正史以及野史的资料中,不过史学界对此事的真实性还有争议,毕竟在李治决定赦免的时候,虐杀王皇后、萧淑妃,也太不把李治放在眼里,之后李治又该如何听她信她。再者王皇后与萧淑妃皆出自名门,即使被废,李治和武则天也得权衡其背后的力量,如此残忍的手段会引得朝臣愤怒、群起而攻之的,武则天是个高明的政治家,权衡利弊还是很在行的。
女人当皇帝,是开天辟地、是打破禁忌,诽谤诋毁者甚众,这是不是对武则天的诋毁之笔,尚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