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称好蚂蚁庄园,北京自驾至成都往返十日
司马称好蚂蚁庄园,北京自驾至成都往返十日?
从北京到成都自驾往返十天时间并顺路游玩还是比较紧张的,虽然紧张点但是也完全可以安排,因为自驾游的设计原则就是要根据天数来决定游玩节奏是快还是慢,很多人受到时间限制但又无比向往去某个地方,这就需要在游玩时间上做出牺牲,在行车时间上加长。自驾游这种旅游方式没有什么标准,适合你的实际情况就可以了,十天时间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这次自驾活动。
按照常规思维,北京到成都单程大约在1800公里左右,沿途不管是走山西、陕西,还是走河北、河南这一路上都有很多值得游玩的地方,如果深度游玩来回路上就需要半个月时间,加上成都以及周边游玩,那总行程时间就起码需要20天左右了,但是实际情况你只有10天时间,像这种专门定制的自驾攻略我也是经常帮朋友来设计,掌握好原则以后还是比较简单的。
在设计这种受到时间限制的自驾线路时就不需要再去考虑一天不能超过多少公里的事了,因为你既然确定要远行,无论如何也得跑够那些公里数,不然到不了目的地,而且沿途还需要进行游玩,就需要提前把整个行程中将要游玩的重点区域确定下来,然后路上行车时间加长,整个行程的安排也要相应的加快节奏。其实设计这条线路很像黄金周假期游玩线路设计的方式,属于快节奏自驾,这种自驾方式主要适合的就是对某地很向往但距离比较远,同时时间又有限的人群。
二、确定沿途游玩的重心以及行程安排在进行快节奏自驾行车路线确定之前,需要先把将要游玩的地方定下来,如果没有自己感觉必须去的地方原则上按照两地之间较近的行车路线去选择游玩的景点,不去绕路游玩能减少行车时间,因为本来行程就已经很紧张了,再去为了游玩绕一些路会导致整个行程节奏更快,更加降低体验度。
【1】确定沿途游玩的重心
从北京到成都按照较近的路线来看主要经过区域分为两种方案,一种是走河北、山西、陕西到成都,另外一种是走河北、河南、陕西到成都,这两种方案的区别就是走山西还是走河南。
从景点分布来看,山西段的景点要少于河南段,著名景点主要有晋祠、王家大院、大槐树、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等,以人文历史类居多,自然景观较少。走河南段主要经过的著名景点有八里沟、郭亮村、关山、万仙山、天界山、轿顶山、云台山、焦作影视城、神农山、青天河、洛阳龙门石窟、白马寺、老君山、白云山、重渡沟等,这一段以太行山和伏牛山的自然景观类景点比较多,而且也有人文景点。但是这两个方案都会在西安重叠,西安这个地方是这条线路的必经之地,也是必玩的地方,单纯深度游玩西安没有五天左右的时间是玩不好的,所以西安的景点只能择其一二。
通过上面对沿途景点的分析推荐游玩重点确定为去程河南段游玩、成都当地、返程西安、山西平遥这四大部分。
【2】确定整个行程的路线安排
根据上面确定下来的四个重点游玩部分,整个行程路线安排推荐北京—河南新乡—焦作—洛阳—西安—成都—西安—运城—临汾—平遥—太原—石家庄—北京,这是按照一个环线的方式进行的,下面的详细介绍也按照常规的快节奏自驾游完方式来安排,你自己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再进行调整。
三、详细行程安排以及饮食住宿推荐【第1天】北京—郭亮村—辉县,行车大约680公里
今天行程安排游玩郭亮村,从北京出发正常抵达郭亮村大约需要8个小时左右,出发时间需要尽早,一个是避开北京的早高峰拥堵时段,另外也可以尽量早抵达郭亮村进行游玩,因为游玩结束还要去辉县住宿。郭亮村目前是属于万仙山景区的一部分,分为郭亮村和南坪,这个景区比较值得推荐的游玩重点就是欣赏挂壁公路,由于我们时间有限,游玩安排就是抵达以后乘坐景区交通车上山,走一下挂壁公路,在观景平台拍拍照即可下山,全程游玩大约2-3个小时就可以了,门票和交通车套票旺季是125元,游览结束前往辉县住宿。
【Tips】游玩郭亮村挂壁公路主要是选对拍照的位置,坐车上山以后往左边走过桥以后一直顺着大路继续往左边走就会转到拍照的绝佳位置,有一个比较大的平台,在这里可以往下拍摄到挂壁公路的全貌,其余地方都无法拍完整。
【今天的饮食和住宿安排】
午餐可以在服务区解决,晚上抵达辉县以后推荐两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当地美食,司马怀府鸡和延津火烧,另外牛肉灌汤包、蒸饺、以及糊涂粥等都是当地的特色美食,当地消费也是比较便宜的,正常用餐消费人均在40-50元就可以了。住宿酒店辉县并没有当地特别高的,一般商务标准的经济型酒店价格大约120左右。
【第2天】辉县—云台山—焦作,行车大约70公里
今天安排游玩云台山,从辉县到云台山大约60公里,行车差不多需要一个小时,云台山这个景区的正常游玩时间是需要2天的,我们可以选择用一天时间来游玩一下精华景点,晚上去附近的焦作入住。
【Tips】云台山这个景区在太行山脉所有的景区里面算是比较好玩的一个,景区门票旺季150,淡季120,交通车是必须要坐的,价格60元,如果统一买门票加交通车套票价格是180元。景区主要游玩大体上总结起来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红石峡、茱萸峰和小寨沟,其中红石峡以游玩峡谷景观为主,茱萸峰是以爬山为主,小寨沟是各种瀑布景观,核心游玩景点是红石峡。
我们行程安排就以红石峡和茱萸峰为主,上午抵达以后先游玩红石峡,大约需要2个小时左右,全程不走回头路转一圈出来,全程大约需要徒步2公里左右,沿途在峡谷中穿梭,游览数十个潭瀑,尤其是在夏季游玩十分凉爽,下午前往茱萸峰,可以先坐索道在开始爬山,索道费用是需要另外购买的,上下150元,在山顶还有玻璃栈道也是单独收费20元,建议游览方式可以选择先从凤凰岭坐索道上去,然后从云观台、重阳阁出发先去走玻璃栈道,走完玻璃栈道开始爬山,经药王洞、灵官庙、关帝庙到玄帝宫,从索道开始全程爬山往返大约需要步行5公里左右,比较劳累。下山以后前往焦作住宿。
【今天的饮食和住宿推荐】
午餐可以在云台山景区里面的服务区解决,建议在岸上服务区,这种景区里面的服务区类似高速上的服务区,各种餐饮比较齐全,在景区服务区正常消费人均大约需要50元左右。晚餐在焦作可以品尝一下怀山药、闹汤驴肉、浆水面、大烩菜、博爱杂拌、博爱小车牛肉、马村烧鸡等,这些都是焦作地区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美食,正常消费人均大约在60元左右。焦作住宿酒店按照经济型商务标准价格大约在150-180左右,夏季价格要在200-300左右。
【第3天】焦作—白马寺—龙门石窟—洛阳,行车大约150公里
从焦作前往洛阳会先经过白马寺,行车大约需要2个小时,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古刹,距今已经有1900多年了,门票加讲解99元,寺庙游览重点分为五层主殿和世界佛殿博览区,精华部分是白马寺的镇寺之宝,位于第三重大雄殿里面的元代夹贮干漆造像,跟随讲解游玩一圈大约需要2个小时左右,世界佛殿区展示的很多东南亚国家风格的佛教建筑。
下午前往洛阳游览龙门石窟,洛阳的代表景点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目前龙门石窟门票分为两种,一种是人工讲解的每天上午十点和下午两点各一场,价格98元,另一种是门票加电子讲解的,价格55元。推荐赶在下午两点听人工讲解的,对石窟了解的会更加详细一些。正常游览时间大约需要2-3小时。
【Tips】检票口进入以后再到石窟造像群还有一大段路需要走,可以选择乘坐电瓶车,往返每人20元。
【今天的饮食和住宿推荐】
洛阳作为历史上著名的古都城市,美食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洛阳的各种汤以及著名的水席,牡丹燕菜、胡辣汤、牛肉汤、豆腐汤、驴肉汤、不翻汤、涮牛肚等等,还有烫面角、锅贴、蒸鲜、烩菜等小吃,水席可以选择去真不同或者东华,吃完一个菜再上一个,也全是汤菜,正常消费人均大约在60-80元。住宿酒店按照经济型商务标准价格大约在160-200左右。
【第4天】洛阳—兵马俑博物馆—汉中,行车大约650公里
今天行车距离和游玩时间都比较紧凑,由于西安有着众多的景点可以选择,而兵马俑和华清宫是必玩的两个,但都不在市区,所以安排去程和返程分别游玩这俩景点,西安市区的景点返程时单独游玩。
从洛阳到兵马俑大约340公里,兵马俑游玩起码需要2-3小时,所以需要一早出发,建议六点出发在上午11点左右抵达兵马俑,直接在兵马俑门口附近先吃午餐,然后进入游览,门票120元,里面重点参观三个兵马俑坑和一个车马坑,跟随电子讲解游览即可,可以以一号坑为主要参观重点,游览结束前往汉中住宿。
【今天的饮食和住宿推荐】
午餐在兵马俑附近很多店铺和小吃,随便吃和简餐人均大约花费在30-50元左右。晚餐在汉中可以品尝一下麻辣鸡、面皮、凉粉、菜豆腐、粉蒸肉、八大碗、浆水面、糟肉等,这些都是汉中的传统美食和小吃,正常消费人均大约在60元左右。住宿酒店按照经济型商务酒店价格大约在130-150。
【第5天】汉中—成都,行车大约470公里
从汉中到成都行车大约需要7个小时,成都游玩的景点大体上分为市区和周边两大部分,市区主要推荐游玩杜甫草堂、武侯祠、宽窄巷子、春熙路、锦里等,周边的话有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乐山等著名景点,由于时间所限,具体如何游玩只能按照你自己的喜好。
【特别提醒】成都是有限行规定的,工作日绕城高速以内实行尾号单双号限行,所以在出行时间安排上要注意避开,在成都市区游玩期间建议采取公共交通出行。
今天可以游玩一下宽窄巷子,这里是成都市区景点里面比较值得推荐的,主要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部分构成,展现了老成都的风土人情和各种美食小吃。
【成都的美食和住宿】
成都是著名的美食天堂,各种各种的美食和小吃都极具特色并且历史悠久,代表美食有成都火锅、串串香、担担面、龙抄手、回锅肉、水煮牛肉、钵钵鸡等等,美食街也是非常的众多,有宽窄巷子、锦里、春熙路等这些游客集中的地方,也有成都当地人去的比较多的建设巷、奎星楼、致民路等,总之在成都吃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根据自己口味尽情享受美食美味就可以了。住宿酒店按照一般的商务经济型标准价格大约在200左右。
【第6天】成都市区或者周边游玩
由于根据你的题意是北京到成都沿途游玩的介绍,所以成都部分具体怎么游玩只能按照你自己的实际情况,这里只做一些个人建议和游玩分析。
今天游玩推荐杜甫草堂、武侯祠、锦里,这三个地方也是外地游客来到成都必玩的市区景点,当然你也可以前往都江堰和青城山,或者去乐山大佛和峨眉山,但是这几个地方都需要驾车往返几百公里,而且有成都的限行限制,作为自驾游还是比较麻烦的,所以建议尽量安排在市区景点游玩为好。而且由于限行建议采取公共交通方式,成都的出租车起步价8元,每公里1.9元。中午可以在锦里品尝成都小吃,晚上可以去奎星楼或者建设巷探访一下成都本地人吃的美食。
【第7天】成都—西安,行车大约780公里
今天行车时间需要一整天,正常需要在早上7点限行开始之前离开成都市区,抵达西安预计也要在晚上7点左右了,由于西安市区的景点大部分是需要白天游玩的,所以今晚上可以直接品尝西安美食,然后早休息,第二天再进行西安的游览。
【西安的美食和住宿推荐】
西安与成都一样,都是以美食小吃闻名,但西安的美食更加多了一份浓郁的历史气息,无论是羊肉泡馍还是肉夹馍,还是凉皮、臊子面、锅盔,都是这座古都传承了几千年的味道,在西安吃美食游客去的比较多的就是回民街和永兴坊,另外还有非常多的地方可以选择,比如大皮院、小皮院、西羊市、东木头市、大车家巷、菊花园、五星街、北广济街、建东街等等太多了,推荐可以去大皮院或西羊市,会有更好的美食体验。在西安品尝美食正常消费人均大约在60-80元,住宿一般商务经济型宾馆大约在150-200左右。
【第8天】陕西历史博物馆—大雁塔—古城墙—钟鼓楼—大唐不夜城,行车大约20公里
今天全天在西安市区游玩,上午的时间建议交给历史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必须要看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这里都可以了解到,各种国宝级的文物非常众多,特别是如果带着孩子前往对孩子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非常有帮助。博物馆参观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基础陈列馆、珍宝馆和唐墓壁画馆,其中基础陈列馆是免费的,珍宝馆需要额外收费30元,可同时参观基础陈列馆、大唐遗宝和唐墓壁画馆套票是270元。参观时间建议半天,要是感兴趣一整天都会觉得意犹未尽。
【Tips】要注意这个博物馆是陕西历史博物馆,不是西安博物馆,别搞错了。博物馆周一闭馆,早上9点到中午12点,下午12:30到5点开放。博物馆不收门票,但是一定要提前去博物馆的官网预约,到了以后直接取票就可以了,不预约临时取票会排队等候很长时间。
大雁塔、钟鼓楼和西安城墙都是西安的代表景点,以拍照打卡为主,大雁塔可以登塔游览,门票40元,登塔20元,可以从高处欣赏西安古城风貌,大雁塔旁边点广场浮雕也是极具特色和观赏性的,正常游玩这个景点大约需要1-2小时。
夜晚可以游览大唐不夜城,灯光辉煌,如同梦回大唐,还有网红不倒翁以及各种美食小吃,走在长达1500米的主街上就好像是穿越回到了盛唐时期,这个景点强烈推荐,夜景绝对震撼。在大唐不夜城美食体验也是有很多选择,除了西安本地的各种美食还有北京、武汉、广州、成都等地的各种小吃以及新加坡咖喱饭、泰国料理国外的特色美食,正常消费人均大约在60元左右。
【第9天】西安—华清宫—平遥古城,行车大约530公里
今天行程安排相对比较轻松,华清宫正常游玩主要分为博物馆区和骊山,门票120元,正常游玩时间大约需要3个小时左右,推荐重点游览御汤泉遗址、芙蓉园、长生殿、九曲回廊、西安事变发生地五间厅,如果去骊山时间会非常紧张,而且爬山也很劳累,具体可以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决定,如果不想去平遥就在华清宫游玩一天,爬骊山,晚上可以在附近的温泉酒店休息泡泡温泉。
从华清宫到平遥古城大约傍晚,可以入住平遥古城客栈,晚上看一下古城夜景,推荐去看一下又见平遥的演出,非常的不错,这个演出没有舞台,游客与演员同在街上一起参与到整个故事当中,讲述了古代晋商的一段感人的故事。
【Tips】平遥古城住宿务必记住客栈的名字和位置,可以用手机发位置图给自己,不然非常容易迷路。进入古城客栈如果距离远可以选择电瓶车。
【今天的饮食和住宿推荐】
平遥的美食小吃主要是以平遥牛肉和各种面食为主,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平遥牛肉、曹家熏肘、叫花鸡、碗托、大烩菜、油糕、刀削面、搓鱼儿、石头饼等,如果去看又见平遥演出的话可以在剧场对面的小街里吃,看似不起眼的小门头做的饭菜味道都不错,正常消费人均大约在30元左右。平遥古城客栈档次不一,价格悬殊也比较大,一般都客栈价格大约在200-300,好一点的价格就要500以上了,节假日过千也很正常。
看完演出回到古城可以去酒吧坐坐,平遥古城的夜晚非常适合小酌一杯,配着迷人的古城夜色,沧桑与现代交融,念古观今,令人心生感叹历史的变迁。
【第10天】平遥—北京,行车大约600公里
早上可以在古城逛一下,平遥古城是没有门票的,但是参观里面的县衙以及日升昌票号等小景点都需要单独买票,要是购买古城所有景点套票是125元,建议选择几个重点游玩的即可,无需购买套票,推荐县衙、镖局、日升昌这三个,游玩结束返回北京。
四、全部行程大约花费预算【1】交通费:往返行车加上景点之间和住宿往返的总里程数大约在3900公里左右,正常按照家用车预算,油费、高速、停车大约在4500元左右。
【2】门票:按照成人价格预算人均门票、索道、景区车以及其他游玩相关的费用预算1500每人。
【3】饮食和住宿:正常消费人均每天餐费按照150预算,每天住宿按照150一个房间预算。
【总计】:按照两人预算完成本次自驾预计花费在12000元左右。
以上攻略凭个人观点经验总结所写,不当之处欢迎留言指正,感觉喜欢可以点个关注。愿把自驾旅游从业21年之经验,分享诸位。
赵匡胤明明是抢了后周郭家的皇位?
在《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人物小旋风柴进,在小说中,他是后周世宗柴荣的嫡派子孙,在他手上就有太祖皇帝赵匡胤御赐丹书铁券。先不说这个人物的真假,在情节的安排上,作者对这柴家的丹书铁券好不讽刺。
事情是这样的,柴进的叔叔柴皇城,有座带花园水亭的豪宅,不巧被恶霸殷天锡给看上了,强行要他们搬走,柴皇城自然不同意,扬言说:“我家是金枝玉叶,有先朝丹书铁券在门,诸人不许欺侮。你如何敢夺占我的住宅?”
那殷天锡也有后台,他是本州新任知府高廉的小舅子,见柴皇城这么嚣张,当下就把柴皇城打了个半死。柴进来了也没用,纵有丹书铁券在手又如何?要不是李逵出手快,那柴进也一样要被殷天锡给打个半死。
从中可以看出,这丹书铁券根本没有什么含金量,又怎来优待一说?说白了,丹书铁券就是用来粉饰太平的,一文不值。
更何况在现实历史中,柴家也根本没有资格受到赵匡胤的优待,因为后周世宗柴荣,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已改姓郭,与柴家已撇清了关系。那么,赵匡胤为何又突然善心大发,给柴家颁发了一个“优待证”呢?
要说清这事儿,还得从后周太祖郭威与柴荣的渊源说起。
郭威为什么要把皇位传给柴荣?说起郭威,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南宋遗民陈栎称赞五代之君,说“周世宗第一,唐明宗第二,周太祖第三。”
这样的评价是有原因的,郭威的时代很短,从951年二月到954年正月,算起来不过三年时间,但在这三年时间里,他做了两件正确的事情:
其一,他改变了后汉政权几乎泯灭人性的经济掠夺政策,为处在乱世黑暗中的底层百姓打开了一扇充满希望的光明之窗。其二,就是他正确选择了自己的继承人,也就是自己养子柴荣,之后才有了二十多年的统一进程,为历史留下了一段珍贵的回忆。郭威为什么要选择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柴荣为继承者,首先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就是,郭威的血脉几乎被后汉隐帝刘承祐杀光了,包括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以及三个侄子。也就是说,郭威的直系亲属都没了,皇位只能另寻他人。
那么当时郭威有几种选择呢?当时除了养子柴荣之外,的确还有几个晚辈的亲戚,如外甥李重进、女婿张永德、前妻张夫人的外甥曹彬,以及一个平辈的亲戚--妹夫杨廷璋。
在这些人当中,曹彬和杨廷璋关系有些远,郭威自然将其排在最后,优先选择的也就剩下了三位:李重进、张永德和养子柴荣。
李重进与郭威有血缘关系,毕竟是郭威妹妹的儿子;而张永德的优势也不小,他的孩子管郭威叫外祖父,身上也流淌着郭家的血脉;最不占优势的就是柴荣了,他是郭威妻子柴皇后的侄子,与郭威一点血缘关系也没有。
但诡异的是,郭威就是选择了柴荣。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有三点原因:
其一,郭威是一个特别重感情的人。就拿他对王峻来说,此人是郭威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异姓兄弟,二人因投缘结为金兰。在乾祐之变时,因受郭威的连累,王峻的家人也被刘承祐杀了个精光,对此,郭威深感愧疚。于是,在他建后周后,把朝中最具实权的枢密使一职给了王峻。
当然王峻也不是庸才,在建立后周的过程中,他的功劳也不小。但郭威给予王峻的也远不止一个职位,他把除了帝位之外的所有权力,几乎都给了王峻,使其成为人所共知的二皇帝,这其中就是很大因素就是感情因素,郭威自认他欠王峻的太多了。
对于养子柴荣也有这样的感情因素,郭威早年落魄穷困时,是侄子柴荣走南闯北,靠做小生意养活他,所以在郭威发达后,将柴荣视同亲生,二人感情极深。
再者柴夫人与郭威是患难夫妻,两夫妻的感情也极为深厚,在柴夫人死后,郭威终身不立皇后,即便出于爱屋及乌,柴荣也占到了优势。
其二,柴荣本人的才能吸引了他。柴荣出身于一个破落的地主家里,不管祖上如何的辉煌,到柴荣这一代也差不多捉襟见肘了。有人天生有做生意的天分,如胡雪岩;有人天生有做皇帝的命运,如刘邦、朱元璋;而柴荣是两者兼具的,又会做生意,还能做皇帝。
柴荣为了养家糊口,卖过茶叶,跟着茶老板在江湖上四处闯荡赚钱。赚来的钱,他自己也怎么花,大部分用来养活家人,其中就包括当时混得一塌糊涂的郭威。
等到郭威发达之后,他一直提携的人也是养子柴荣。在他如日中天时,北上坐镇邺都防御契丹,他也只带了柴荣。在邺都,柴荣善理民政,当时就得到了舆论的一致好评。
而且在郭威病重时,天下陷入惶恐,但在听说柴荣主政汴梁军政时,各界舆论无不拍手称颂,形势也迅速安定下来,由此也说明,柴荣在郭威时代就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如果郭威仅是出于对柴荣当年对自己的感情,他大可以封柴荣为大藩,并不至于把整个帝国交给一个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养子。事关帝国命运,选一个有才能的人才算是对后代的负责。
其三,本着对后周负责任的态度。当郭威选中柴荣为接班人时,他的金兰兄弟王峻是极力反对的,因为柴荣一上台,他的好日子差不多也到头了。为了阻止柴荣继位,王峻不断拆柴荣的台。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件事:
其一,在慕容彦超叛乱时,郭威想让柴荣去讨伐,结果遭到了王峻的极力反对,最后郭威只好亲自上马。其二,想尽办法不让远在澶州的柴荣回汴梁。对于第一件事,郭威忍了,但对于第二件事,郭威忍无可忍,最后只好把王峻的权力回收了,贬为商州司马,轰出了汴梁城。
由此可见,郭威对继承人的废立,不会因外力的阻挠而改变,在他心里,对继承人有着明确的定位,这难道不是对历史的一种责任吗?
赵氏篡权后的心里安慰公元 959年,周世宗郭荣意外离世。对于柴荣,历史评论家们对他的评价很高,说他如果不是英年早逝,必然能建立一个功比汉唐的伟大帝国,而他本人,也将成为与秦皇汉武齐名的千古大帝。
但是这一切都因他的英年早逝戛然而止,那么郭氏江山该留给谁呢?当年柴荣做了郭威的养子之后,就改了姓,即为郭荣,只不过在历史上还是习惯称他为柴荣。
既然柴荣进了郭家的门,姓也改了,那也就代表着他是郭家的人,与柴氏一门划清了界限。这也就是说,在后周一朝,只有郭氏享有皇族待遇,而柴氏是没有的,更不可能拥有皇室的继承权。
所以,可以继承皇位的人只能是郭氏,而非柴氏。从法统的意义上讲,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突然优待起了柴氏,本身就是一个“张冠李戴”的笑话。
那么真正的郭氏后来哪里去了呢?对于周世宗的儿子,按照欧阳修的《新五代史》记载,说有七子:长子宜哥,次二皆未名,次曰恭皇帝,次曰熙让,次曰熙谨,次曰熙诲。在这七子当中,长子与次两子都被刘承祐杀了;乾德二年(964)十月“熙谨卒”;开宝六年(973)恭皇帝郭宗训死于房州;留下“熙让、熙诲,不知其所终”。
对于熙让、熙诲的下落,其实并非欧阳修不知,而是避而不谈。对于二人的下落,在宋人的记载中有三个版本:
版本一:
当年赵匡胤陈桥兵变进入皇宫,符太后和周恭帝当时避居天清寺,赵在宫内见到有宫女抱着一个小男孩,便问男孩是谁?宫女达是周世宗的儿子。
当时潘美等大臣都随侍赵左右,赵便询问众臣意见,赵普说当然是杀了。赵匡胤见潘美未表态,就问他,潘美不敢答。
在赵匡胤表明态度说杀了孩子于心不仁时,潘美才说,臣与陛下都是周世宗的臣子,劝说陛下杀掉这个孩子,则辜负了周世宗。而如果劝说不杀,陛下又会对我生疑,所以不敢回答。
于是,赵匡胤就把这个男孩送给潘美做了侄子。潘美将男孩领回家后,取名惟吉,一说惟正。
这个版本出自宋真宗宰相之孙王巩的记载。
版本二:
版本二与版本一略有不同,说赵匡胤进入皇宫,看到宫人抱着两个小男孩,询问后得知,他们是周世宗的两个儿子:纪王和蕲王
当下他就决定将这两个孩子给杀了,转头看到潘美有异样的神情,于是就问他,潘美说,臣怎么敢认为不可以,只是在道理上不安心。
于是,赵就将其中一个赐给了潘美,据说是纪王。潘美将其收为养子,取名潘惟吉,此后赵匡胤也没有再过问。
版本三:
同样也是赵匡胤入宫后发现两个小男孩,并得知是周世宗的两个庶子,于是就询问诸将如何处置他们。
其中大臣卢琰说:“尧舜授受不废为均,今受周禅安得不存其后?”
大将潘美也劝道:“臣岂敢为不可!但于理未安耳。”
最后,这两个孩子分别被卢琰、潘美抱走,卢琰抱走了蕲王,潘美抱走了纪王。此后赵没有过问。
至乾德六年(968),赵匡胤忽然又关心起蕲王的情况,卢琰赶紧请求致仕,带着蕲王离开了汴京,到了永康灵山。
卢琰将蕲王改名为卢璇,并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蕲王。卢璇依年龄排序列卢为“九支卢”,后来发展成为浙江庞大的宗族。
卢璇有子名卢可,在宋代官至礼部尚书。其后代子孙繁盛,据说到现在还有几万人。
从以上流传的三个版本来看,世宗后代即使幸存,也都改名换姓了,并没有再姓柴。
那么赵氏的优待又从何说起呢?据说赵匡胤在建立宋朝后,在一块石碑上留下三条遗训,其中有一条与柴氏有关,就是说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这就算是一种优待了吧。
到嘉佑四年(1059),宋仁宗曾下令寻找柴氏族谱,并从柴氏家族的旁支诸房中找出一个辈分最长的人,给予了一定的待遇,由他及他的后人承担起奉祀后周皇族之职。
说白了,就是赵氏求心里安慰,给后周皇族找了一个专门负责祭祀的人,让人干活,自然是要开工资的,这也就算是优待了。
所以,赵氏所优待的柴氏,即便与原柴荣一门关系也扯得很远了,而真正的皇族后人早已隐姓埋名,哪里敢频繁现身,那不是等于找死吗?
综上所述,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抢了后周郭家的皇位,但对于后周皇族在正史中并没有诸多的记载,多在野史中流传,而且赵氏对于柴氏的优待,与原柴荣一门关系也很远,况且赵氏这么做,也是有目的,大概基于一种心里安慰吧。
周末可以去哪里玩呀?
秋冬北京周边游-四处经典短途自驾旅游线路
北京这座城市越发的时尚了,每一天都有新的高楼耸立起来,但空气也更加拥挤了,街头满是步履匆匆的人们和穿梭如织的车辆,于是周末双休日来临的时候,很多人都想出去走走。这里就介绍位于北京四隅,各具风格的四个好去处给大家,希望在决定周边短途游目的地的时候,可以多几个选择。
特点:
从北京出发,到几个目的地距离从100 -300公里不等,自驾时间从1个小时到4个小时不等,非常适合周末游玩。从原始的自然风光,到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典建筑群,从辽阔的大海到高耸入云的大山,都可以一一浏览。
贴士1:
出行时间
一般人都会选择在夏天出行,去看大海、爬山、去古迹游览,这样景区人多、秩序混杂,非常不方便。我一般都会选择相对淡季、但风景又别具特色的时间出行,比如去看冬日的大海,初秋的山。少了熙熙攘攘,更多了几分惬意,而且避开旅游高峰期,价格也会比较便宜。
贴士2:
预先功课
出行之前预先查好目的地的路线,更新地图,设置好GPS。如果可以提前订好住宿的,尽量先安排,以免到时候手忙脚乱。但是相对开发较晚的景区,就只能到时候碰运气了。对于这样的地区,尽量早点到,观察周边条件,安排好住宿。
贴士3:
出行装备
基本的户外装备就够了,不过有些地区住宿和饮食条件不好,对这些有特殊要求的,可以自己准备点。
No 1推荐
一条有着饱满生机的公路,连接着无数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推荐地: 京西G109沿线
地理坐标:门头沟
推荐理由:G109国道北京段,是一条贯穿京西门头沟的旅游黄金通道,全线免费通车,途经京西各大风景区,沿线风光山水秀丽,海拔逐渐增高,自然地貌变化多端,沿线周边有大量值得推荐的风景名胜和旅游景点。车轮滚滚,随风飘过视线的,是城市难得一见的青山秀水与乡村僻野。
游荡在爨底下
爨底下村,因为处在明代军事隘口“爨里安口”下方,故得此名。它位于门头沟区斋堂镇,是一个明清时代的四合院民居保存较好且集中的村庄,因访古热的名声大噪。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是随山西向北京移民迁移至此而建立,被称为“京西的不达拉宫”。
爨底下经历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村内至今仍保留着不同历史时期的标语,成为历史的遗存。20世纪80年代处于封闭贫穷的山村,大量青年外出求知、安家,村内只剩13户人家,30多人,至此古山村失去了昔日的辉煌。也正是因经济的衰退,村民无力建造新房的特殊情况,却保留了古村原始风貌和融于自然的田园环境,保留了一处具有珍贵历史文物价值的古村落,它已成为京西具有文物保护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的人文资源。
古村群山环抱布局随地形高低变化依山而建,在以龙头山为中心的南北中轴线控制下,将76座精巧玲珑的四合院民居,随山势高低变化,分上下两层,呈扇形向下延展,以放射形态灵活布局在有限的基地上,建筑布局严谨和谐,变化有序。村落的整体布置形似“元宝”,气势宏伟。
我喜欢这座小村落,爱它早已斑驳的院墙,颜色虽不再娇艳却犹如陈年美酒般让人沉醉;爱它那逶迤的布局,细微之处总有别具匠心的惊喜等待着你;爱它虽饱经沧桑,却依然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原始风貌。京西的300多座古村落中,爨底下绝对称得上独树一帜,希望在某个飘着清雪的日子里,当大红灯笼高高挂起之时,再次来到这里,不知能否让这里增添几许新的生机?
行车路线:北京市内,走阜石路-门头沟-G109国道-爨底下
特别提示:进入山区之后,弯道较多,注意行车安全。
No2推荐
历史的沉淀,焕发蓬勃的生机
推荐地:京南清西陵
地理坐标: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城西15公里处的永宁山下
推荐理由:清西陵,这是一个山水组成的梦幻之地,无论山形地貌抑或气脉云势,都达到了风水学上要求的美好与吉祥。相较于清东陵的熙熙攘攘,我更喜欢清西陵,这里更贴近人心的平静与安和。事实上清朝的各处陵寝,从沈阳的北陵、到遵化境内的清东陵、再到易县的清西陵,其设计都保持了高度的一致。
清西陵始建于1730年(雍正八年)完工于1915年,历时185年,占地8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的14座陵寝中,葬有4位皇帝,9位皇后,57位妃嫔,2位王爷,2位公主,6位阿哥,共计80人。她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距今最近,保存最原始,集清代皇家建筑之大成的帝王陵墓群。陵区内千余间宫殿建筑和百余座古建筑、古雕刻,气势磅礴。陵区古松参天,四季常青,碧水长流,如此山水风光为清西陵增添了几分悠美,大自然把陵区周围山川河流也都赋予了一种特殊的灵气。
雪后的清西陵,淡淡的有些寒意,环绕园区的河水,更是似乎恬静地睡着了,只展示给人们冰封的冷峻。清西陵的冬天,虽然没有春天迷人的蜂飞蝶舞,没有夏天壮观的暴风骤雨,没有秋天沁人的金桂飘香,但它也有献给大自然的含蓄的美。清西陵冬天的树木是枯瘦的,陵宫是冷硬的,行走的人,是孤寂的。曾经翠绿的柳枝也失去了往日的柔美,在瑟瑟的冷风中摇摇摆摆,但是依然从从容容,傲立于枝干上,怒放着生命的赞歌。
西陵漫步,树上的雪,淡淡的,簌簌的,轻轻的,随风舞动,就像是等待千年的精灵,迫不及待的,纷纷扬扬的飘落凡间,风儿为雪儿伴奏,洁白的舞裙,衣袂飘飘,舞动着千年的爱恋,那一份柔情与独特的魅力,让千千万万的人痴迷,驻足观看,流连忘返。这里红青碧瓦,同时又银装素裹。纷纷扬扬像漫天的梨花,洒落在一片红墙碧瓦,停留在时间的长河中,只有忧郁的铜鹤立于世间,雪落清西陵,和落在寻常百姓家一样,想来世上诸多事物,无不如此。可最终,都会像雪花一样,消失无踪,回归平静。
风,吹散了天空的阴暗,微蓝之中蕴含着云的身影。这样一个临近初春的时节,赏着冬之雪,迎着春之暖,品味着历史的味道,更是心灵的一种沉淀。于是我开始期待,能在某一个桃花盛开的清晨,在薄雾之中,记录下第一缕阳光照耀在这里醉人一幕……
行车路线:
从北京出发去清西陵,可以走京石高速加上112国道,也可以走京石高速加上京昆高速。前者路程稍短;后者路况更好,车少,时间短。往返路程约330公里,加上景区各个景点间的距离,总路程约360公里。
特别提示:
1. 清西陵景区各景点较分散,游客相对较少,内部道路路面条件较好,适合自驾游。而且如果只是拍片不进某个陵园内参观,就不需要买票。
2. 清西陵建筑宏大,一个大广角镜头是十分必要的。为了突出对天空和云彩的体现,一块CPL滤镜更是必要。
3. 景区内有些路段有较大的坡度和急弯,所以在雪天或者道路湿滑条件下,一定要注意行车安全。
No3推荐
那山那水那片秋,距离北京最近最美的五花山
推荐地:京北茅荆坝
地理坐标:承德市东北部隆化境内
推荐理由:九月的大兴安岭,森林也是这样美,九月的北大荒,花草也是这样鲜。只是它们离我太远太远,我没有充裕的时间走近它们。而茅荆坝距北京,车程不过三小时,是距我最近的,同时也是最美的森林。
茅荆坝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承德市东北部隆化境内,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接壤,占地面积19400公顷,森林覆盖率87%,历史上茅荆坝是契丹和奚族的发祥地。300年前,蒙古喀喇沁亲王把包括茅荆坝森林公园在内的大片土地敬献给康熙大帝,从此这里成了地域广阔的皇家猎苑。这里是华北动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是承德市母亲河——武烈河的源头。
茅荆坝国家森林公园对外开放不过2年时间,景区还在建设之中,名气也不够响亮。茅荆坝的山多呈V字型或是A字型,在一些大峡谷或是山峰上,有种巍然耸立斧劈刀削般的犀利,昭示着茅荆坝的生态年轮与沧桑历史。山峰顶上一株株油黑发亮的松树迎面而来,树型奇特而飘逸,如同一幅出自名家之手的浓墨重彩的油画! 有山必有水,山水总相依。茅荆坝林中有清澈溪流,像条条丝带飘绕在树间,把春的信息秋的喜悦,传递给喜欢绿色和金黄的游人。茅荆坝的平地有丰盈泉水,像大地母亲敞开的温暖怀抱,用健康的原素和满腔热情,把四面八方来的儿女抚慰。
秋天的茅荆坝,可用多姿多彩来概括,你会沉浸在这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不管是在山梁上,还是在峡谷里,你都会被色彩斑斓的海洋所淹没。奇异的五颜六色的山峰,丝绸般连绵起伏的山脊,最富激情且火一般热情的五角枫,浪漫潇洒白黄相间的桦树林,林下那些甘为陪衬的紫色野山花,永远都不知疲惫,永远都一路小跑一路歌声的山涧小溪,都如同那陈年的老酒,让你不饮自醉……
行车路线:
从北京出发,沿着京承高速,穿过承德,然后走承围线,承赤线,到茅荆坝,单程350公里
飞侠小提示:
1. 景区内没有住宿的地方,但山上有草甸平坦的地方,可以宿营,也可以考虑景区大门外一公里外的一家家。
2. 要带好干粮和水,上山目前还没有供应。
3. 过了承德之后加油站很少,需提前加满油。
No4推荐
难忘,那片海
推荐地:北戴河
地理坐标:河北省秦皇岛市中心的西部
推荐理由:北戴河位于北京的东侧,是距离北京最近的大海,也是有名的旅游胜地。秋、冬季节的海边,失去了夏日熙熙攘攘,更适合放空自己的思绪。而且这个季节,不仅可以看到透彻明朗的日出,赶上天气冷的话,还可以欣赏到海冰的奇景。
北戴河海滨地处河北省秦皇岛市中心的西部。这里气候宜人,二十里长、曲折平坦的沙质海滩,沙软潮平,背靠树木葱郁的联峰山,自然环境优美。与北京,天津,秦皇岛,兴城,葫芦岛构成一条黄金旅游带,北戴河处于旅游带的节点。北戴河海滨避暑区,西起戴河口,东至鹰角亭,东西长约20华里,南北宽约3华里。
秋天的北戴河,有着收获的惬意。清晨五点,我就伫立在海边。咆哮的大海,拍打着坚硬的岩石,冰冷的海风,吹打着我的面庞。我的心绪,就这样随着翻滚的大浪,冲刷着自己的思绪和灵魂。此次的大浪,让我对眼前的大海有了一丝的敬畏。可是,当你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敞开自己封闭已久怀抱,你就会静静的听到,海的孤独,海的思念,海的无奈。
而当眼前这片海,被冰面覆盖,这个世界,又会是怎样的景象?这片铺满了海冰的白色世界,绵延上百米,相接天际。你很难想象,这就是昨日咆哮着、呐喊着的大海,那个曾经透过镜头,让我感受着雾化般仙境一样感觉的大海。
此时此刻的大海,星罗棋布着荷叶形的冰片,折射着神秘的蓝光,纯净却不刺眼。礁石上,悠然绽放着白色的花朵,仿佛让你走入了一个用银色装点的奇异世界。
旭日,依然喷薄,它是那样努力地跳跃着,冲破乌云的阻拦,对我袒露笑脸。大声的告诉我生命是如此的绚烂,希望,永远在前方向我召唤。日出,是希望,正如我们虽然挣扎着,期盼着,在梦中呐喊着,却依然求索着,未曾放弃希望。
行车路线:北京,走京沈高速直接到北戴河。距离300公里左右。
飞侠小提示:
1.秋冬季节的北戴河很冷,要注意防寒
2.北戴河当地的海鲜也很美味,让我大快朵颐。最后一天早上在酒店附近的小吃店吃了超级豪华版的驴肉火烧,一个下肚,一天不饿。
为什么有人为他承担路费?
李白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洒脱无羁,一生饱览名山大川,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
既然是浪漫主义者,那他的言行中必然就有很多虚构.浮夸.想象的成份在其中。后世众多文人墨客,包括郭沫若大师多依李白诗句推测他为富可敌国的富二代,有行走天涯、笑傲王侯的物质基础。
我却本着严谨态度,不能单从他的几句诗”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万",“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皆复还”中认定他是富甲一方的豪门二代!
拔开他头上辉煌的光环,发现了另一个卑微.迷官.贫困.不会理财.不能自制.自私不合格丈夫.父亲的李白!
从以下方面可以佐证他仅仅只能算是个中产家庭子弟而已
(一):既然富可敌国,不去大唐盛世的繁华之都长安城或东都洛阳?却落脚于无名的川北小县城——江油县,而且还在数十公里外的农村小镇?
难道他家是来隐居或体验生活来了?那住在新疆西域不更好吗?(二):李白出川之前既经常为当地官员及富贵人家写干谒诗,如不是为了挣点小费,没有其它合理解释。
难道一个巨富二代屈尊给当地小富人家写奉承诗,是为了与当地搞好关系吗?那这也不是学生李白任务,也该他父辈族人出面才是!何况十几年后才想起同当地名门望族交往,情商是不是有问题?非要说李白写干谒诗是为了文学交流,那也应该是同门学子才对,和中年成人交流什么学问??
李白从二十五岁时开始,“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直到宝应元年去世,近四十年的时间里,足迹遍布名山大川。终生游山玩水,寻仙访道 ,文人雅会,千里访友,走遍半个中国大地,他的游资路费是从何而来的呢?
一、初次出川主要靠家庭资助
李白的父亲是个商人,这点可以确信,否则从万里边疆内迁到四川,没一定实力是不可能的。但非要说李白父辈产业众多,遍布江.淮.苏.扬。我认为这纯属意淫抹粉贴金。如同当今北京城内产业无数,却住在张家口偏远小镇;上海南京路物业无数,家却住在苏北盐城远郊般虚假可笑!
资助年轻时李白出游增长阅历,结识有志文人,最后能登科入仕,是封建时期家庭最大的愿望。对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李白父母亲,这点应该能做到,合理且可信!
二、靠婚姻傍豪门
李白一生有四次婚姻。
第一次婚姻 娶的是唐高宗之故宰相许圉师的孙女。
第四次婚姻娶的是前朝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宗氏为妻。
两次均为豪门倒插门女婿,都是不缺钱的贵族巨富家族。但李白求之不得,正中下怀。毫不顾忌。可以放心地结交新朋故旧、达官显贵,实现建功立业的宏愿。
这不是当今妥妥的傍富豪吃软饭吗?李白家真家资亿万,这不是在羞辱我们诗仙吗?三:靠诗歌获取报酬
李白遍游天下,朋友众多。其经济来源,主要还是靠陪待高官巨富.前辈文人雅士宴饮唱和赋诗谋取报酬。
甚至因生活所迫,不得己也为平民和三教九流写诗。诗仙也要吃饭养家呀!从李白诗集中找到这样的依据——李白对地方官吏与乡绅的赠答诗中,充斥着溢美之词,表露出诗人经济上有求于人的可能。内中深意明眼人都看的出!
此外在李白诗中,还有许多"以诗换帛"、“以诗换茶“、“以诗换酒"、“以诗换墨“的"佳话"。
可以肯定李白的收入主要来自以诗歌题赠为主的"变现"。来维持他的“神州行”!四、靠玄宗放还赐金
如果真以为李白如其诗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那样蔑视权贵,那就大错特错!他一生几乎所有的活动都在为入仕跑官在做准备,从两次入赘故相之家,到三入长安屈尊拜求豪门权贵举荐,无一不是想入仕为官出将入相。
在长安太守贺知章及玄宗妹妹玉真公主的引荐下,被唐玄宗召入宫中,授予翰林学士之职,为玄宗写一些应景诗歌。觉得自己屈才,未能实现自己“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的人生宏愿。便终日醉饮,召之不朝,玄宗便宣旨遣其出宫,赐金放还,赐了一笔不菲的安置费。
这笔赏赐本可以让李白安享下半辈子,也在山东某地购置了房产和产业,但都因经营不善,血本无归!
至于他他早年”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直到晚年,依然是“高谈满四座,一日倾千觞“。说文明点是不会理财,不留后路;说粗俗点就是个今朝有酒今朝醉,不顾妻儿养老的十足败家子!
三国时期怎么少见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中原?
这是因为当时的汉族人强啊,虽然当时中原仍处于混战之中,但是随便拿出来一个诸侯,都是北方游牧民族难以抵抗的,这就是为什么三国期间,没有北方游牧民族成规模入侵中原的主要原因。
汉朝哪怕是三国混战时期,也是当时亚洲军事最强国家。关于汉朝军事有多强,我们可以从明朝的著名思想家王夫之,所著写的《读通鉴论》中的文字可以看出来。其内容是:“桓,灵之世,士大夫而欲有为,......以成乎袁、曹、孙、刘之世。 故国恒以弱丧,而汉以强亡(卷八.后汉恒帝纪)”。
从王夫之关于国家兴衰的论断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汉朝虽然国家内部军阀混战严重,但是与汉朝周边的国家相比,其国力仍然是非常的强横的。哪怕是到了军阀混战时期,也不是北方那些游牧民族势力可以比拟的。
三国时期装备的环首刀
从汉朝开始,中国的军队就已经全面装备铁质铠甲和钢制的兵器,而此时的北方游牧装备则要相对落后的多,大部分部落都还在使用青铜制品,甚至还使用骨质的箭头等物。在军事实力上根本就无法与中原诸侯相对抗。
汉武帝刘彻的丰功伟绩,震慑了北方游牧民族一整个时代。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强盛的一个封建王朝,这个王朝在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汉武帝时期,刘彻多次派出卫青、霍去病等将领彻底击垮了匈奴人,这对于北方的游牧民族的震撼是非常大的,应为当时的匈奴人可以说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共主,连自己的主人都被打垮了,自己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终汉一朝,除了匈奴人之后,就再也没有那个游牧民族敢于大规模入侵中原,更多的是采取内附中国,到中国北方定居的形式来中国北方生活。
三国时期的各路诸侯在互相征伐的同时,始终对北方民族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北方的诸侯在参与中原混战的同时,始终都没有放下对北方游牧民族的警惕,仍然在对北方民族进行征伐。这就无形的保证了,北方游牧民族始终无法南下形成大规模的入侵。
比如北方的公孙瓒集团,就长期与北方的鲜卑、乌恒等少数民族不断的征战,而最后统一北方的曹操军事集团,在南下与蜀汉和东吴交战的时候,在北方也保留着一只比较强大的军队,随时应对北方民族的侵袭,这也是为什么北方的曹魏在建国后,始终没有击败蜀汉和东吴的主要原因,等到曹丕继位之后,立刻就挥动全军南下,很快东吴和蜀汉就灭亡了。
三国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之所以没有南下,并不是他们本性仁慈,而是当时的中原各国军事力量始终都保持在非常高的状态,使得他们不敢南下,等到司马懿篡位之后,中国军事实力大衰,导致北方少数民族南侵,最终出现了五胡乱华的惨剧发生。
所以说自身实力才是国家的立国之本,自身如果不强,那么所谓的公平、正义、民主那都是镜中花、水中月,可看而不可触的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