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医学知识库(专病管理内容)
生活医学知识库,专病管理内容?
答: 一、各科室要严格按专业收病人住院。自行收治其他专业病人的,经查实,收入全部归相应专业科室。因专业科室无床位或特殊原因,经报请分管领导同意并备案的除外(医务科备案),紧急入院的可先行电话审批后补办手续。
二、严格首诊负责制。门急诊收病人入院,应先联系好住院科室再送病人入院,住院科室发现收科错误的,应予以指正。如危重病人送到科室才发现收科错误的,应作为本科室病人给予相应的抢救措施处理(必须马上转科才能抢救的病人除外),同时与相关科室协调,待病人病情稳定后再把病人转到相关科室住院治疗。对已住院,但诊断为他科专业的病人,需在48小时内申请专业科室会诊,如需转科治疗的,及时转科,否则按自行收治他科病人处理。
三、临床医师必须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履行医师的职责和义务。门急诊医生未认真诊查病人或诊断不明未请会诊的或明确诊断可以不用会诊而没有做到专科专病收治病人的,给予当事人每例处罚500元。同一病人存在多种疾病及专业界定不明确的,以病人主诉、主要症状及急需解决的问题作出第一诊断,并按第一诊断病种所属专业收科住院。
四、各科室不准以各种理由人为更改第一诊断,要做到合理检查,因病施治。检查时发现临床资料与诊断不符合、主要治疗措施与第一诊断不符合的,收入全部归相应专业科室,并给予当事人每例处罚500元。
五、如果临床科室因不按照专科专病治疗造成医疗事故需要赔偿的,所造成医疗事故需要赔偿额的50%由责任科室承担。
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伤病员收住院。原则上按专业处理,但不限专业收科,必须服从医院卫生应急办协调。
七、内外科相同专业收治病人,以对病人有效治疗和为病人提供便捷服务为原则收治科室,并按上述规定管理。
八、质控科每月定期检查一次出院病历和医务科、质控科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对违反管理规定的科室、个人,给予相应处罚。
12345是什么都可以解决吗?
12345市民服务热线是基于市民政务服务热线过多,不方便市民记忆,所以在全国各省市均采取了将服务热线合并统一接入12345,再通过12345热线中心根据具体情况需要进行转接。
主要受理 一、对政府部门及工作人员职责、办事程序,行政审批、行政受理、招商引资等政策规定方面的咨询; 二、对我市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城市建设与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三、对社会生活发生的劳动保障、医疗服务、教育、安全等需要政府解决的诉求; 四、对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环境等方面需要政府协调解决的诉求; 五、对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意见、投诉等; 六、提供交通出行、天气预报、法律咨询、旅游餐饮、生活服务、票务查询、慈善捐助等各类综合信息查询服务。
拨打注意事项 拨打市民服务热线的注意事项:来电诉求须事实清晰,留下真实姓名及有效联系方式;诉求事项如涉及党委、人大、政协、军事、司法机关范围的,市民应直接向这些单位的信访投诉部门反映;诉求事项已进入司法程序的(法院两审或已判决),市民应直接向市人大常委会、市委政法委或上一级司法机关反映;涉及生命和财产安全的紧急求助,市民应直接拨打110、119等应急电话。
dise是什么接口?
dise是一个开放的RESTful API接口,它提供了诸如疾病、症状、诊断、治疗等方面的医学知识库。通过dise接口,用户可以轻松地查询和获取各种医学信息,包括疾病的基本信息、症状、诊断方法、治疗方案等。这个接口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医疗机构、药品企业等领域。dise接口的优势在于它具有高效、可靠、安全等特点,可以为用户提供准确和及时的医学信息。
chatgpt和midjourney区别?
ChatGPT和MidJourney都是基于GPT模型的聊天机器人,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
1. 使用场景不同:ChatGPT主要应用于在线聊天场景,提供自然、流畅的聊天交互体验,MidJourney则主要应用于教育等应用场景,帮助用户学习、理解和解决特定问题。
2. 包含的知识库不同:ChatGPT的知识库是互联网,根据输入的问题和语境进行推理和生成回答,MidJourney则包含多个领域的知识库和文档,如医学、金融等,提供更为专业和深入的回答和解决方案。
3. 回答的方式不同:ChatGPT的回答更倾向于自然语言而不是正式的答案,而MidJourney则更倾向于提供正式的结构化回答。
4. 定制程度不同:MidJourney相对于ChatGPT来说更注重用户定制和个性化服务,可以在不同领域中进行快速应用定制。
门诊电子病历审核标准?
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划分为9个等级。每一等级的标准包括电子病历各个局部系统的要求和对医疗机构整体电子病历系统的要求。
(一)0级:未形成电子病历系统。
1.局部要求:无。医疗过程中的信息由手工处理,未使用计算机系统。
2.整体要求:全院范围内使用计算机系统进行信息处理的业务少于3个。
(二)1级:独立医疗信息系统建立。
1.局部要求:使用计算机系统处理医疗业务数据,所使用的软件系统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软件,可以是单机版独立运行的系统。
2.整体要求:住院医嘱、检查、住院药品的信息处理使用计算机系统,并能够通过移动存储设备、复制文件等方式将数据导出供后续应用处理。
(三)2级:医疗信息部门内部交换。
1.局部要求:在医疗业务部门建立了内部共享的信息处理系统,业务信息可以通过网络或介质交换在部门内部共享并进行处理。
2.整体要求:
(1)住院、检查、检验、住院药品等至少三个以上部门的医疗信息能够通过联网的计算机完成本级局部要求的信息处理功能,但各部门之间可未形成数据交换系统,或者部门间数据交换需要手工操作。
(2)部门内有统一的医疗数据字典。
(四)3级:部门间数据交换。
1.局部要求:医疗业务部之间门可通过网络传送数据,并采用任何方式(如界面集成、调用信息系统数据等)获得部门外数字化数据信息。本部门系统的数据可供其他部门共享。信息系统具有依据基础字典内容进行核对检查功能。
2.整体要求:
(1)实现医嘱、检查、检验、住院药品、门诊药品、护理至少两类医疗信息跨部门的数据共享。
(2)有跨部门统一的医疗数据字典。
(五)4级:全院信息共享,初级医疗决策支持。
1.局部要求:通过数据接口方式实现所有系统(如HIS、LIS等系统)的数据交换。住院系统具备提供至少1项基于基础字典与系统数据关联的检查功能。
2.整体要求:
(1)实现患者就医全流程信息(包括用药、检查、检验、护理、治疗、手术等处理)的信息在全院范围内安全共享。
(2)实现药品配伍、相互作用自动审核,合理用药监测等功能。
(六)5级:统一数据管理,中级医疗决策支持。
1.局部要求:各部门能够利用全院统一的集成信息和知识库,提供临床诊疗规范、合理用药、临床路径等统一的知识库,为本部门提供集成展示、决策支持的功能。
2.整体要求:
(1)全院各系统数据能够按统一的临床数据管理机制进行信息集成,并提供跨部门集成展示工具。
(2)具有完备的数据采集智能化工具,支持病历、报告等的结构化、智能化书写。
(3)基于集成的患者信息,利用知识库实现决策支持服务,并能够为临床科研工作提供数据挖掘功能。
(七)6级:全流程医疗数据闭环管理,高级医疗决策支持。
1.局部要求:各个医疗业务项目均具备过程数据采集、记录与共享功能。能够展现全流程状态。能够依据知识库对本环节提供实时数据核查、提示与管控功能。
2.整体要求:
(1)在药疗、检查、检验、治疗、手术、输血、护理等实现全流程数据跟踪与闭环管理。并依据知识库实现全流程实时数据核查与管控。
(2)形成全院级多维度医疗知识库体系(包括症状、体征、检查、检验、诊断、治疗、药物合理使用等相关联的医疗各阶段知识内容),能够提供高级别医疗决策支持。
(八)7级:医疗安全质量管控,区域医疗信息共享。
1.局部要求:全面利用医疗信息进行本部门医疗安全与质量管控。能够共享患者外部医疗机构的医疗信息进行诊疗联动。
2.整体要求:
(1)医疗质量监控数据全部来自日常医疗信息系统,重点包括:院感、不良事件、手术等方面质量指标,具有及时的报警、通知、通报体系,能够提供智能化感知与分析工具。
(2)能够将患者病情、检查检验、治疗等信息与外部医疗机构进行双向交换。患者识别、信息安全等问题在信息交换中已解决。能够利用院内外医疗信息进行联动诊疗活动。
(3)患者可通过互联网查询自己的检查、检验结果,获得用药说明信息。
(九)8级:健康信息整合,医疗安全质量持续提升。
1.局部要求:整合跨机构的医疗、健康记录、体征检测、随访信息用于本部门医疗活动。掌握区域内本部门相关的医疗质量信息,并用于进行本部门医疗安全与质量持续改进。
2.整体要求:
(1)全面整合医疗、公共卫生、健康监测等信息,完成整合型医疗服务。
(2)对比应用区域医疗质量指标,持续监测与管理本医疗机构的医疗安全与质量水平,不断进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