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德冲锋枪,m3盖德冲锋枪与pps冲锋枪哪个更容易制造

2024-02-03 08:11:06 123阅读

盖德冲锋枪,m3盖德冲锋枪与pps冲锋枪哪个更容易制造?

美国通用M3冲锋枪与苏联PPS冲锋枪,这两种冲锋枪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为应急而制作出来的廉价武器。

总的来说M3更容易大规模生产,但PPS却更好造。因为M3属于美国系统化工程的产物,是流水线的极致,而PPS则是列宁格勒围城困境中的救命符,它被要求用最低级的工艺和材料快速生产,显然PPS更好制造。

盖德冲锋枪,m3盖德冲锋枪与pps冲锋枪哪个更容易制造

M3冲锋枪的设计出发点很简单,主要就是为了便宜。当年美军装备的M1汤普森冲锋枪制造工艺过于高端,又是机匣切削,又是一体式散热片枪管,造价非常高昂,即便后来设计生产了简化到极限的M1A1版,其售价也依然高居不下。再加上M1冲锋枪存在射速过快、重量较大、可控性差等问题,美军便干脆重新招标了一型M2冲锋枪,可M2冲锋枪在制造工艺上又出现了问题,他们不得不再招标了一型M3冲锋枪。

通用汽车当时接下了这个单子,他们派出了顶尖的工艺师、工程师团队,与设计过海德M2冲锋枪的枪械师团队精诚合作,又参考了以廉价、简单著称的英国斯登冲锋枪概念,继而用最快的速度拿出了M3冲锋枪。

这款新枪很好的融合了海德冲锋枪的成熟技术、斯登冲锋枪的简单理念,以及通用汽车工艺师秉承的汽车零件生产经验,用今天的眼光来看,M3冲锋枪粗鄙到了极点,它全枪没用一寸木头,甚至连个圆形机匣都懒得使用,而是采用两块半圆形冲压件进行对半焊接;冲锋枪的安全保险只是防尘罩上的枪机卡榫,后期改进型号连拉机柄都取消了,改为在枪机上钻个凹槽,让士兵用大拇指拉机上膛。曾经有许多士兵吐槽弹匣脱离钮太容易被手碰到,厂家的解决方法是拿铁条给焊了个围子。

但M3也有贴心的地方,比如附送了能安装在杠杆拉机柄上的毛刷,在握把里藏了管枪油,金属枪托能拆下来当通条用,还附送了复进簧等完备的机匣零件。没这些配件不行,M3虽然被定义为“随便拿来打打,打完扔了也不可惜”的东西,但战场上的士兵们可没法做到随意抛弃自己的武器,当M3发生锈蚀、变形、零件损坏等问题时,可就靠这些美式油纸包保命了。

所以有人说,M3不愧是用生产汽车的人脑子整出来的玩意儿,他们毫不顾忌枪械的艺术性,只在乎绝对的成本压榨,偏偏又明白自己产品的缺陷,不经意的就以应付消费市场的心态去解决问题了,外形又丑,难怪被人骂做“黄油枪”。

PPS-43同样是应急品,但它却是把不折不扣的英雄冲锋枪。不仅仅因为雷锋同志握着这种冲锋枪,PPS-43是列宁格勒围城中苏军硬憋出来的武器,它属于苏军PPS-42的发展缩水版,依靠生产这种武器,列宁格勒以一座孤城硬是抗住了德军900天的围攻。

1941年德军包围列宁格勒,苏联守军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为了坚持作战,苏军决定大规模列装适合新兵与巷战的冲锋枪,列宁格勒兵工厂也接到了全速生产PPSh-41“波波沙”冲锋枪的命令。

但波波沙对当时绝境中的苏军来说依然太复杂、太耗费时间与材料,列宁格勒需要更简单实用的冲锋枪。

于是,一位叫苏达耶夫的军械工程师受命展开了相关的工作,他需要以最寻常的材料和比波波沙更简单的工艺,制造出性能可靠的冲锋枪。苏达耶夫情急之中也没工夫像卡拉什尼科夫那样闲着搞开发,他只能拿波波沙和德军的MP-38\40开刀,再绞尽脑汁的简化部件和工艺,把迫击炮理论发挥到极致。

德国冲锋枪对苏达耶夫的影响显而易见,PPS的工程版本与MP-38\40极为相似,甚至也学着德国枪在枪管处做了个射击孔挂钩,亦抛弃了PPSh-41的木质组成部分,转为全金属构造,仅在握把处象征性的安置了一点木头,这是为了在天寒地冻的天气里不冻手。

1942年4月-5月进行过三轮测试后,PPS冲锋枪即以优越的可靠性获得了一致赞誉,并迅速的投产装备,此时的PPS-42冲锋枪已经改变了“弯弹匣MP-38”外观,变得更像一把苏联枪了。PPS-42的制造极度粗糙,许多存世的PPS-42机匣斑驳、外形扭曲,一点都不像个工业产品,但不可否认的是,往往就这类武器最可怕。

直到1943年PPS-43型获得全国生产的资格后,它才开始变得如波波沙般油光水滑,外形也更加的紧凑美观。

当年的列宁格勒城中,许多PPS根本来不及进行细致的零配件加工,工厂大量采用铁锤铆接的方式组装它们,甚至有许多枪连表面防锈都不做,就那么一车车的拖出工厂,被火速发放到士兵手中。平均一支PPS-42加工时间仅2.7小时,只占“波波沙”7.3小时的一半,零配件大量减少,木头使用量降低了99.9%,全枪生产金属消耗为6.2公斤,亦低于波波沙的13.9公斤消耗。PPS-42全枪仅为2.9公斤(6.5磅),而换用弹匣的波波沙则为4.15千克(9.15磅),换弹鼓为5.3公斤;后期的PPS-43为3公斤(6.7磅),哪怕射速降低一半,性价比却飙升。

这种数据惊动了苏联高层,引起了最高领袖的关注,在经历过与PPSh-2的对比测试后高层越看PPS越舒心,测算过后他们得出了逆天的答案,如果苏联全部冲锋枪生产线都改为制造PPS,那么平均每月的冲锋枪产量将由13万5千支飙升到35万支以上,这将提升苏联一倍的军队武装能力。

当然,这只是战略性估测,让全国正高速飚产量的波波沙工厂们突然转产PPS,这无疑将造成一些混乱,因此苏军放弃了大规模生产PPS的念头,可即便如此,改进版的PPS-43仍然在短短时间内生产了100万支,以至于苏联不得不在战争末期进行产能“刹车”,以避免过度的资源浪费,战后更是毫不犹豫的关闭了生产线(AK-47等突击步枪的出头也有推动关系),据称整个PPS系列共生产了200万支。

对比一下M3冲锋枪和PPS冲锋枪的生产数据,通用M3生产了605664支,而PPS则在二战期间生产了200万支,这还不包括东欧国家的生产数量,它们被大量提供给苏联的盟国,非常适合简易的大规模制造。

甚至芬兰1944年都根据PPS生产了索米KP M44冲锋枪,芬兰当时抛弃了自己昂贵的索米,8月份一口气下了20000支的订单,至战争结束他们生产了1万支。其后一个叫willi Daugs的专家战后带着图纸叛逃西班牙,这导致西班牙生产出了DUX-53\59冲锋枪,继而这批西班牙枪又成为西德的冲锋枪配备,在毛瑟公司进行了设计优化和订单生产。

即便是解放后一穷二白的中国,亦引进了PPS-43冲锋枪,称之为54式冲锋枪,成为56冲之前的过渡品。而且追踪历史就会发现,解放战争中我军就已经开始小规模的生产PPS,这种冲锋枪的生产简易性可想而知。

如果让美国与苏联拿M3和PPS对飚产能,也许胜利者是拥有高效流水线的美国,但我们谈论的是“更好造”,很显然PPS更适合低端工业条件下的大规模制造,苏联的武器一直都有这种珍贵的特性。

为何在中国却称为56式冲锋枪?

所谓的56式冲锋枪,是在前苏联提供AK-47样枪、全套技术图纸,以及关键生产设备的基础上,由中国军工自行生产装备的一把制式步兵自动枪械。

由于此枪采用和AK-47样枪相同的7.62毫米口径,30发弯弹匣供弹,发射的都是中间威力步枪弹,事实上是一把妥妥的自动步枪,但在中国却莫名其妙地被命名为56式冲锋枪。

关于把原本就是步枪的56式被命名为冲锋枪,我们军群的创作者兔哥42948给出的理由是,冲锋枪的名字响亮,富有战斗气息,在部队中受到战士们的喜欢;再则,我们传统上把这类自动武器习惯性的通称为冲锋枪。

此说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作为军迷个人认为,是由于中国军工的认知有误,才会将其命名为冲锋枪,在他们眼中步兵手中能连续发射的枪械,除了轻机枪和20响驳壳枪以外都是冲锋枪,在当时根本就没搞清楚步枪和冲锋枪是以发射不同的子弹来区别的。

正是中国军工误导了军方和国内民众数十年,直到80年代中期,81式自动步枪装备部队时,才将56式冲锋枪重新命名为56式自动步枪,还了56式本来的面目,事实就是,没必要替军工那帮土包子藏着掖着。

不信,再将81式自动步枪命名为81式冲锋枪,中国军工还不被军迷们喷死,因为军迷通过1979年创刊的《兵器知识》等军事类科普杂志,都知道了冲锋枪发射的是手枪弹,而步枪发射的是步枪弹,是区分和命名步枪和冲锋枪最主要的依据。

所以中国军工自己都不好意思了,在通过了81式自动步枪命名以后,才姗姗来迟地将56式冲锋枪重新更名为自动步枪,还了56式本来的历史面目。

其实,尽管建国以前,中国没有独立研发过冲锋枪,但却是装备和仿造冲锋枪最早的国家之一,20年代初,孙中山就进口了上百支50/100发弹鼓供弹的11.43毫米口径的汤姆森冲锋枪。

凭借此枪的强大火力,卫队护卫孙中山夫妇,冲出了叛兵包围圈,登上永丰舰脱险,汤姆森冲锋枪战场威力,给老阎锡山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于是,山西兵工厂制造了大量的晋版汤姆森冲锋枪。

此外,德国MP-18冲锋枪,在20年代初就已流入中国,俗称手提机关枪和花机关,红军四方面军的卫队就有大量装备。

步枪与卡宾枪的区别?

由于在两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世界上大多数的陆军都是追求步枪的远射什么的,所以步枪一般都蛮长的。但是渐渐地人们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枪都需要辣么远的射程,尤其是当膛线,定装子弹,无烟火药子弹什么的这一条路的延伸,也已经不需要太长的枪管了。而且,这个时候人们发现,不光是骑兵,对步兵来说相比较之前手中的步枪短一点儿,灵活一点儿反而更好用(比如在各种堑壕战泥潭啊,从林啊什么的),而且,有些兵种也适合用短一点儿的步枪,比如炮兵,通讯兵,战斗医疗兵啊什么的所以,这个时候就涌现出一批在之前的追求远射的长步枪的基础上适当缩短尺寸,变得灵活的步枪比如毛瑟的炮兵型卡宾枪,kar98,mn44步骑枪什么的。但此时,carbine已经不单单指骑兵用枪,而开始变成适当短小,使用灵活的步枪的带名词了(当然,骑兵也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在往后来,出现了不在原有步枪进行缩短,直接追求灵活性的步枪,代表性的就是m1,以及衍生的一系列。然后,按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尺寸不太大,使用比较灵活的步枪相比较fal,g3,m14,甚至是m16等步枪,更流行。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步枪设计定型时就以卡宾枪的尺寸作为标准型,而将尺寸更长的作为增强型。也在这个基础上有一些也衍生出来的一些在近距离作战收到欢迎的短突

美国汤姆森苏联波波莎和德国mp40?

这里首先要说明一点的是,题目中说的这几种冲锋枪,在二战的时候都是属于标准的军用冲锋枪,跟现在的MP-5和MP-7这类警用冲锋枪,在设计和使用上有很大差别,这需要按照其军事用途来区分看待其好坏,而不是单纯的技术性能。

三种冲锋枪中,汤姆森出现的最早,其最早出现在禁酒时代美国的黑帮团伙手中,50发弹鼓带来的强大火力,不仅可以帮助匪徒们冲出包围,甚至能压制警察们。但在其军用的时候,就暴露出了一系列缺陷,该枪主要零部件使用铸造加工,这不仅导致其更重,而且价格昂贵,即便是财大气粗的美军,也不得不推出更便宜的M-3冲锋枪来取代。

同样的MP-40也有这个缺陷,即便是经过改良后就是其造价太高,不适合大批量装备,尤其是在二战中后期,对自动武器需求更大的时候。虽然汤姆森和MP-50都已射击精确著称,但这不仅导致其加工更复杂,造价更高,而且,对军用冲锋枪来说,精确并不是第一要素,冲锋枪的使用距离都较近,一般不超过50米,这个时候对火力持续能力等的要求更高,汤姆森和MP-40的弹匣供弹量,分别是20发和32发,加之射速较快,很容易就打光。

相反,苏联制造的波波沙冲锋枪,不光尽可能采用现有零部件,诸如其枪托和枪管,都来源于莫辛纳甘步枪,而且其大量采用切削零部件和焊接工艺,极大的降低了成本。71发的大弹鼓,让其火力持续能力极强,当对手还在算计弹匣里剩下几发子弹的时候,波波沙还在肆无忌惮的倾斜火力。虽然其射击精度较差,但密集的弹雨足以弥补其缺陷。

以这种眼光看,汤姆森和MP-40或许可以装备警察部队,但要装备军队,还是波波沙吧,这也是德军也使用缴获的波波沙,甚至将其改造为可发射德军9毫米子弹的原因。

二战各国主要有哪些轻武器?

德国手枪(1)【卢格P08】【图片】口径:9*19 mm Luger卢格(即Parabellum巴拉贝鲁姆或者0.38英寸ACP)

自动方式:枪管短后坐式

闭锁机构:肘节起落式 所以在上膛时候的动作比较古怪的说……

全枪长度:270 mm

枪管长度:101.6 mm

满载质量:930 g

弹匣容量:单排直弹夹8发

瞄准具: 凹形照门 片形准星

德国手枪

沃尔特P38】【图片】口径:9毫米

自动方式:枪管短后座,自动装填,双动

闭锁方式:铰链式

弹匣容量:8发

弹种:9×19,mm帕拉贝鲁姆手枪弹

枪重:772克

枪长:218毫米

瞄准装置:26星——缺口式

全枪质量(不含弹匣)----960g

德国手枪(3

毛瑟7.63mm】【图片】口径:7.63mm

初速:427m/s

自动方式:枪管短后坐式

发射方式:单发、连发

供弹方式:弹匣

容弹量:10发

全枪长:311mm

枪管长:140mm

全枪质量(不含弹匣):1.25kg

配用弹种:7.63mm毛瑟手枪弹

德国步枪(1

毛瑟98K】【图片】产地:德国

制造商:毛瑟 兵工厂

类型:手动步枪 手动,单发

运作方式:毛瑟旋转后拉枪机式

供弹方式:5发内置弹仓

重量:3.9 千克 (无弹药装填)

口径:7.92毫米

弹药:7.92×57mm步枪弹

长度:1100毫米

枪管长度:600 毫米

射速:约15发/分

枪口初速:755米/秒

有效射程:800米

瞄准具:弧形表尺,V形缺口式照门,大麦粒式准心(倒V型)

生产期间:1935年-1945年

制造数量:1,450万支

德国步枪(2

)【G43】【图片】制造商:德国沃尔特公司

类型:连发 半自动步枪

G43步枪弹药:7.92×57mm毛瑟步枪弹

自动方式:导气式

容量:10发/弹匣

战斗全重:4.7公斤

全枪长:1117毫米

枪管长:549毫米

初速:745米/秒

有效射程:800米

最佳战斗射程:500米

瞄准具:V型表尺照门,刀片形准星

战斗射速:40~60发/分

德国步枪(3

STG44】【图片】自动方式:导气式

闭锁方式:枪机偏转式

发射方式:单发或连发

口径:7.92mm

弹药:7.92×33毫米短弹(Kurz弹)

供弹方式:弹匣

弹匣容量:30发

重量:11.5磅(约5.22公斤)

全枪长:940毫米

枪管长:419毫米

膛线:4条右旋,缠距254mm

枪口动能:1666J

枪口初速:685米/每秒

射速:550发/每分

射程:350~500米

瞄准装置:球形准星,带护圈;觇孔式照门,后期出现试用型夜视瞄具

德国

冲锋枪

MP40】【图片】口径:9mm

初速:381米/秒

射速:500发/分钟

弹药:9×19mm帕拉贝鲁姆手枪弹

自动方式:自由枪机式

发射方式:连发

枪口初速:381m/s

表尺射程:200m

理论射速:500发/min

供弹方式:弹匣

弹匣容量:32发

全枪长:枪托打开833mm;枪托折叠630mm

枪管长:251mm

膛线:6条,右旋

全枪质量(不含弹匣):MP38式4.086kg;MP40式4.027kg

全枪质量(含弹匣):MP38式4.756kg;MP40式4.697kg

实弹匣质量:670g

瞄准装置:片状准星;U型缺口式照门

德国

狙击步枪【毛瑟98K狙击步枪】【图片】类别:手动,单发

口径:7.92毫米

枪管长度:600 毫米

弹药: 7.92 x 57mm毛瑟步枪弹

弹匣容量: 5发,内置错列式弹仓

枪机: 手动,栓式枪机

全长: 1107 毫米

重量: 3.9 公斤

射速: 约15发/分

出口初速: 755 米/秒

德国

通用机枪

)【MG-42】【图片】生产厂商——德国毛瑟公司

口径——7.92毫米

初速——755米/秒

理论射速——1200-1500发/分

自动方式——枪管短后坐式

闭锁方式——中间零件(滚柱)式

发射方式——连发

供弹方式——50发或300发弹链

容弹量——500发

全枪长——1219毫米

枪管长——533毫米

膛线——4条,右旋

全枪质量(含两脚架)——11.05千克

瞄准装置——机械瞄准具

配用弹种——毛瑟98式7.92×57毫米枪弹

有效射程——800米(轻机枪);1000米(重机枪)

德国手榴弹 【M24型】【图片】服役期间:1915年~1945年

弹重:0.61kg

战斗部重:0.17kg

全长:365mm

直径:70mm

装药类型:(TNT)

引爆方式:5秒

战斗部重:0.17千克

美国手枪(1)【M1911】【图片】初型

使用枪弹:45ACP).45英寸柯尔特手枪弹

自动方式:枪管短后坐式

闭锁方式:铰链式枪管偏移闭锁

发射方式:单动发射

全枪质量: 1.1KG(不含弹匣)1.13 KG (含一空弹匣)

全枪长: 216mm

枪管长: 127mm 膛线 六条,右旋

缠距: 406mm

装弹量: 7发

初速: 253m/s

枪口动能: 477 J

战斗射速: 35发/min

口径: 0.45英寸(11.43mm)

弹头初速: 247m/s

有效射程为: 50m

瞄准基线长: 160mm

A1型

口径:0.45英寸(11.43mm)

弹药:0.45英寸(11.43mm)柯尔特手枪弹,7发弹匣供弹

弹头初速:250m/s

有效射程:50m

枪全长:219mm

枪管长:127.8mm

瞄准基线长:164.4mm

枪全重:1.13kg

美国手榴弹(1)【MK2手榴弹】【图片】总重: 595 克

全长: 111 毫米

装药类型: TNT

装药量: 2 安士

引爆方式: 5 秒

苏联轻机枪(1)【DP27】【图片】口径----7.62mm

初速----840m/s

最大射程----3000m

表尺射程----1500m

有效射程----800m

枪口动能----3303J

理论射速----600发/min

战斗射速----80~90发/min

自动方式----导气式

闭锁方式----卡铁撑开式

发射方式----连发

供弹方式----弹盘

容弹量----47发

全枪长----1270mm

枪管长----605mm

膛线----4条,右旋

火线高----276mm

全枪质量(不含弹盘)----9.1kg

枪架质量----700g

准基线长----616mm

配用弹种----1908年式7.62×54,mmR枪弹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