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基友基金,五年后会不会是百万富翁

2024-02-02 21:11:06 103阅读

好基友基金,五年后会不会是百万富翁?

你好!基金投资不是投机,10万本金5年要赚90万,年化收益达要到180%,有这么好的事那直接去银行贷款投资,岂不就能过得美滋滋了。

好基友基金,五年后会不会是百万富翁

要知道,有这种想法是非常危险的,有暴富心态的人不建议进入投资领域,不然很可能血本无归。说句不好听的,越穷的人越想一夜暴富,如果买基金能轻松10万变100万,那满大街都是有钱人了!一、我先用案例解说,10万本金投资,5年后变百万不是没有可能的

从一个最普通的逻辑来说,如果用10万本金,5年时间就想获得100万,这绝对是不切实际的,资本家都不敢这么想,所以我劝你还是打消这个念头,但也并非没有可能的!

我是2005年3月开始买股票和基金的,中间其实也没怎么操作,大概是每半年去看一看,好的就留着,不好的就卖掉。那几年股市真火,基本上所有股票和基金都在上涨,原来1块钱买的基金都涨到10多元,股票也总是一个涨停板接着一个涨停板,看得人真是眼红心热。

就这样到了2008年1月,10万元变成40万元左右,当时股市在5500-5800点之间晃荡,因为那年8月有奥运会,都传说到奥运时能涨到8000点,甚至10000点的,连老头老太太都把养老钱拿出来买股票买基金了,可我觉得这架势有点疯狂迹象,果断出场了,把所有股票和基金都清仓了。2008年时,我儿子快4岁了,开始考虑将来上学问题,原来住的房子学区不好,就想用这40万买个学区房。于是我就看了10多个房子,最后买了一个重点中小学的学区房,80平两室一厅,总价60万,首付了40万,再用公积金贷款了20万。

买那个房子时,调控房市已经开启,大家也都说房价一定会跌,都不看好我买房的决定。没想到2009年房价狂涨,到2010年年底,我买的那个房子,已经翻倍,涨到120多万,扣掉贷款20万,相当于10万只用了5年时间,变成了100万。可是,看完你就能知道,这种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能够复现吗?肯定比登天都难的!那你还有哪些选择呢?

你可以把钱交给一个投资人,这个人他能够在第一年把10万变成20万,第二年把20万变成40万的人,依次类推,五年后你会得到更多,可是这种投资人还会帮你赚钱吗;

或者你是打工者可利用这10万元进行进修,比如再学一个文凭或一个技能,或者参加一些高效实用的学习班,投资自己的回报率是最高的,可是这种职业百里挑一啊;

最后,你也可以利用这10万本金参股合伙公司创业,然后将这个公司坚持下去,只要能够撑到有盈利,那么每年分红绝对是相当高的回报,之后再争取将公司做大做强,百万就成为小数目,可是创业九死一生你是知道的。也就是说,10万本金5年变成100万是有可能的,可是现实可操作性简直就是镜中花水中月。

二、买基金实现百万富翁,我用“2个维度“让你知道这是不可能达到的

一方面是从基金产品的角度看:

目前市面上,年化10%的基金,这类基金已经算最高收益的了,你10万的本金,一年的利息也才1万。而这类的基金一般在市面上普通投资者都已经难买到了。

一般在市面上能够购买的高收益的基金也就年化收益率在6%左右,所以再高的收益率,那么只能是类似P2P或者网贷这类的“庞氏骗局”,那是会吞掉您的本金的。

另一面则从场内交易型基金来看:

一般我们定投基金,比如指数增强型基金,都是需要长期定投的,即使你拿个3到5年也只是最基本的,达不到年限的话,收益率根本不会体现出来,最终的年化符合收益率可能才保持在15%左右。能高于一般理财投资,但是略低于股票类投资。

综合来看,你的这个要求是不可能达到的。如果你把投资标的换成“股票”,那么在两个月内还有可能达到3万甚至更多,但是你也要做好亏钱的准备,因为股票赚得也多、亏得也快,风险和收益都是成正比的!三、最后有人赚钱肯定有人亏,但基金持有时间越长越赚钱是亘古不变的

说到底基金也还是一个风险投资项目,有盈利就会有风险,你能赚10万的同时,也有几率亏掉10万。我们首先要掌握好投资基金所需要知道的知识,并且能选出市场上的优秀基金,才可能达成你的目标。

当你准备了10万元,一开始就有着要赚100万元钱的心态来投资,往往结果都不太好。市场充满了太多不确定的因素,自己也充满了太多不确定的因素。

大家都是来赚钱的,赚的钱从哪来呢?有人赚就肯定有人亏,一买基金就被套牢的大有人在,辛辛苦苦好几个月都回不了本的人也比比皆是。

市场的波动,人性的恐惧及贪婪,都是阻止你前进的极大阻力,是否能从容应对波动,能否抑制恐惧克制贪婪,都是需要你在市场中磨练出来的。否则想着靠运气赚钱,即便你赚到了,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吐回去。

从理论答案角度上看,5年赚10万是完全可以的,但是需要方方面面的前提来支撑,所以说与其在这里问别人能不能,不如马上去学习更多,知识,然后自己去实践更为靠谱。

从现在起,你可以坚信,基金持有的时间越长越赚钱。我们看下这张图:

这张图展示了基金持有周期与获得10%以上年化收益的概率。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出2个关键信息:

一是持有基金3-5年,获得10%以上年化收益率的概率会上升到60%左右。这是一个比较关键的时间点,如果在这个周期中收益比较高,或者已经达到了你的预期收益,那么就可以考虑卖出啦,最好是分批卖出。

二是持有基金8-10年:获得10%以上年化收益率的概率会持续上升,甚至接近80%。

也就是说,基金持有的时间越长越赚钱。如果你想通过配置基金来储蓄一些养老金,或者这笔钱可以长达10年以上不会用到,那投资基金大概率会有不错的收益。

总之,投基金,你要先想不赔钱,再慢慢想赚钱

当你有这个想法时,就会让你受到牵绊,巴菲特一年的收益也就是那么不到20%,而你期望5年收益达到每年180%,计算一下一年的收益是多少,当然如果运气好也不是不可能,可我更希望你能够认清现实,不去做那些冒险的事情,不是吗?

十万块放进基金里?

计算理财收益最简单的方法就是72法则。什么是72发展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你把钱存在银行,年利率为4%。那么你的资金翻一倍所需要的时间是72÷4=18年。如果你的年利率为40%,则需要1.8年。以此类推即可计算。

所以说如果你10万块钱的基金想变成100万。想知道需要多长时间?

这其实是很好计算的。你只要能计算出你每年的年利率能达到多少就可以了。首先如果你是基金小白,那你可以平均年利率达到10%左右。如果你对基金这一行比较了解,比较熟悉一些大牛级别的基金经理。那你可能每年的平均收益能达到20%左右。如果你的年利率能收益能达到30%。那你就已经很牛了。因为真正能保证年利率在30%以上的基金实在太难了。全世界几乎没有人能做到这样的业绩,即便是最牛的基金经理。

10万块钱的本金放到基金里面,多久能变成100万?

如果你的年率是10%按照72法则联系起来。

10万变成20万,需要7.2年。20万变成40万,需要7.2年。40万变80万需要7.2年。80万变160万需要7.2年。按照这样计算,如果你10万块钱的本金,平均年利率达到10%。那你就需要7.2年乘以3=21.6年+2=23年。以此类推,

如果你的年龄增长率可以达到20%。3.6年×3=10.8+1=11.8年。如果你的年利率可以达到30%。2.4年×3=7.2+1=8.2年。

是不是感觉到非常震惊,这就是复利带来的增长积累期间。就是滚雪球效应。看着这些数字感觉很简单很心痛,但是要知道股神巴菲特他的年利率也只在20%左右。所以说你买的基金每年能保持盈利在10%。已经是很好的业绩了。

以前看关于基金定投理财的书的时候,他们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同样是两个人,小王跟小李,小王从25岁。基金定投。每个月投1500元。咱们假设他平均每年的收益能达到8%。如果他基金定投到了60岁,他可以取出433万。是不是感觉特别惊讶?小李是小王的朋友,他也听从小王的建议,从30岁开始,基金定投每月也是1500元。咱们假设他的年龄率为8%。但是小李到了60岁,他只有220万。我当时就想问,只晚了五年。一下差了二百多万,这是不是算错了?但是你可以用刚才的那个计算方法算一遍,这就是复利的效应。

所以说你想赚得更多,一定要有加长自己的一个资本。第二个要提高你每年的平均收益率,只要这两个提高了,你的资金翻倍的时间会越来越短。你将会越来越有钱。

随着时间推移不总会有反弹的一天吗?

你的理论基础是,止盈不止损。

这的确有道理,不过也有他的有效范围。

首先,只要你基金没有卖出,那不管亏损多少,都是账面上的浮亏,可一旦真正卖出,那就是实质亏损了,所以从这一点上面说,不一定非要抛售。

其次,很多人都是通过下跌加仓的方式,去平摊,降低自己的持仓成本,等基金稍有反弹,就能转亏为盈,这也是合理的。

最后,说白了就是相信,持有的时间足够长,就一定能翻红反弹。

可真实的情况,会有很多不符合这种理论。

第一,如果你持有的基金,最近就是形势不好,比如赶上大危机,没有任何一支股票和基金能幸免,那你越晚卖出,只能跌的越狠。按这种情况算,早抛等于赚。

第二,选择的单个基金有问题,无论是这支基金持仓的股票长期没有大趋势,还是本支基金有各种问题,那都意味着持有到后期很难反转,就需要果断止损了。

第三,被套死。因为所有的资金为了后期补仓,都被这支基金套牢,你后面可能碰到的很多好机会都没法去把握住,这种隐形损失,是你想不到的大。

最后,收益率,这有2个方面。

第一,你可能持有了3年才回本,可正常存银行3年定期都可以达到5%的年化收益率,你说你这算不算赔了。

第二,咱们都知道,跌了50%,后期需要补涨100%才能回本,这个代价也有点大。

所以我个人的经验是,没有百分之百不变的方法,一切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基金是死的,人是活的。

芯片etf深基和沪基区别?

芯片etf是指数基金,沪基是上海发行的,深基是深圳发行的,沪基深基包括股票型,混合型,指数型,债券型和海外基金

1.基金异同

芯片ETF(512760)由国泰基金发行,基金经理为艾小军,成立日期2019-05-16,上市日期2019-06-12,在上交所上市,最新规模约110亿,最新净值2.053;

芯片ETF(159995)由华夏基金发行,基金经理为赵宗庭,成立日期2020-01-20,上市日期2020-02-10,在深交所上市,最新规模约155亿,最新净值1.070。

从交易的角度看,他们的最新日成交额都在亿元以上,活跃度很高、对手资金充裕,流动性的风险不高。如果在场内交易的话,两只基金的规模都超100亿能容纳的资金量很大,均为不错的标的。相比之下,芯片ETF(159995)的成交额更大。

从业绩的角度看,因为芯片ETF(159995)上市较短,我们采用净值归一法进行对比。两只基金净值走势重合度非常高基本一致,绝对值上截至2020年06月15日,芯片ETF(512760)略胜一筹。

再看场内外基金的折溢价情况,我们采用更容易理解的场外净值-场内价格的差额来测量。芯片ETF(512760)该差额大部分在0以下,说明场内交易比较嗨,把价格“炒”的比场外实际价值更高一些;芯片ETF(159995)差额大部分在0以上,场内价格更“低估”。但两只基金的总体偏离并不大,折溢价都在合理范围内。

2.投向标的

都是投向半导体芯片行业个股。前十重仓股,两只基金仅2只个股不同,但是芯片ETF(159995)集中度更高,前十占比70.61%;芯片ETF(512760)前十占比52.47%。

3.总结

芯片ETF(512760)的净值表现稍稍稍稍稍好一些,可能因为规模相对较小以及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相对较强,但并非远远超过芯片ETF(159995)。因此,两只基金都可以作为看好芯片板块的基友之佳选。

半导体芯片基金本身来说,板块景气度较高,“国产替代”投资逻辑也站得住,但是科技股的估值不如消费股等那么容易测算,主要即数据的跟踪频率更低、信息获取难度更大、行业确定性更低。消费行业,比如汽车、空调每个月度有销售数据,地产有日、周、月的销售面积数据,牛奶等食品去超市、电商平台看看都能直观感受卖的好不好,但是半导体就很难明确得知卖了多少块;消费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也没有别的国家对你指手画脚,而科技发展会受到别国遏制。

所以,半导体研究更多是从应用领域如汽车、手机等方向入手,叠加政策的偏向。半导体芯片基金除了基本面有长期支撑外,就是消息刺激(例如今天华为好了,科技就凸凸涨;万一过两天又被限制了,科技又垮垮往下),总结就是长期向好、短期波动。

购买的基金亏钱了?

建议逢低加仓,注意是慢慢加仓。

经过上周连续下跌,很多风险已经释放,加上周末利好,开盘2天,连续上涨,北向资金一直净流入,但是量能萎缩了,不再是万亿。

所以,继续大跌是不可能了,但震荡向上是肯定的,那么我们就应该慢慢加仓。

另外,现在是结构性市场,不同板块的基金差异比较大,建议:

高位下跌很多的基金可以继续持有,比如半导体、新能源、消费、医疗;至于军工,可以再让他跌一跌,然后再买入平摊成本,21年军工不会太差。

长期横盘震荡的基金逢跌加仓,赶紧买吧,可能加仓时间不多了,比如证券、银行。

低位,低估值的基金,逢跌加仓,比如传媒、地产。虽然这俩没有强势上涨逻辑,不如光伏那些,但耐不住低估值啊,而且这些板块的龙头股票,主力和北上资金最近都在买。

另外,南向资金近期连续净流入,港股低洼值得投资一点,可以关注一下中概互联(里面有腾讯、阿里等互联网企业)和其他投资港股的基金。

大概就是这些了,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