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蜂改装,12款科迈罗可以改装中控大屏
大黄蜂改装,12款科迈罗可以改装中控大屏?
回答是12款科迈罗是可以改装中控大屏的,这里科迈罗是指一款车型,改装驾驶室前台中控显示屏的情况,2012款科迈罗车是雪佛兰汽车生产厂家生产的一款进口小型跑车,这款单排跑车驾驶室的中控可以通过专业汽车修理厂进行改为大中控屏。
为啥福特野马卖得比丰田86好?
今天盾牌跟大家聊一聊丰田86,一说到86,就必须要说到《头文字D》的AE86,但是此86非彼86,动画里的AE86放到现在 ,叫卡罗拉。今天的主角是2013款TOYOYA 86 GTS AERO PACK,就是下面这车。
车主是我大学一个好哥们儿,我们姑且叫他小蓝。小蓝从小就是汽车爱好者,特别着迷《头文字D》,天天幻想着漂移、排水渠漂移什么的。
大学时期,丰田86上市,我和他还去了一次上海车展,特意去看了这款让他带着执念的车。
(上海车展拍的)
不过当时我们也就坐里面过了过瘾,这么粗糙的内饰也无法阻挡他对86的爱。
后来大学毕业,小蓝跑去了澳洲读研。去之前丫就跟我说过,去了之后一定要买辆86,还必须要手动挡的才行,假期还拿他家亲戚的五菱宏光练了好久。我当时还调侃他,在澳洲能找到一辆就不错了,还挑呢。
到了澳洲之后,等他安顿好之后,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突然有一天大半夜,我接到他的微信语音,跟我说准备好买车了。奈何我俩时差太大,我没咋理他就挂了。
后来他跟我说,澳洲主流买车的方式有两种:从当地主流汽车网站找车源,或者亲身去4s店(这边叫Dealer,也就是经销商)看车。他从网上找的,没事就刷刷列表。
偶然间看到了这个白色手动挡带AERO KIT的车源,两年新车,5万公里,各方面都很合适,迫不及待的就联系看车了。车主是菲力宾裔澳洲人,车况非常好,全车除了前唇下面有一点划痕,其余地方没有一点划痕(86地盘不算低,但AEROKIT套件的前唇有点长,过沟坎容易蹭到)。坐了一次这个原车主开的车,小蓝觉得原车主的驾驶习惯挺好的,对车子也爱惜,所以小蓝对车况就更有放心了。
谈好价格2.7万澳刀(换算成人民币是13.6万元左右),第二次见面小蓝就迫不及待的过户了。
终于喜提爱车的小蓝开心的和花儿一样灿烂,但是因为手动挡技术不够娴熟加上刚来澳洲,对当地一些交规不太熟悉,所以其实开86的前几个月大部分时间谈不上乐趣,反而提心吊胆的。但是每次只要坐在车上,放着头文字D动画版的BGM,那感觉还是特别开心,哪怕在一个红绿灯口熄火好几次。
但就是这么一个喜欢86到疯狂的人却把车卖了。第一次卖车是小蓝拿到86的一年后,这个时候小蓝对于86的脾性和澳洲的交规、道路已经相当熟悉了,平时也会去撒开丫子跑几圈。小蓝平时喜欢活动,在大学的时候唱歌、喝酒、打台球一样不落。
澳洲那边活动没国内花样那么多,road trip是个比较普遍的活动,就是自驾游。然而每次出去road trip,小蓝开86就是个比较遭罪的事。一是只能坐两个人,没法享受一拨人在路上的欢乐;二是86为了控制车重,隔音材料用的比较少,隔音不怎么好,而澳洲除了市区以外的高速路面铺装又特别粗糙(跟国内不能比),所以在郊外的高速路上车速上了100km/h后,噪音大到说话得用吼的,几个小时下来都有点耳鸣。
然后小蓝就想着情怀也落地了,玩也玩过了,想着换个实用的车开开。还有一个原因是他在澳洲找了一个女朋友,人家妹子不会开手动挡的,所以我猜可能是为了爱情妥协了吧。
然后没几天,他就继续去Dealer转转看。某一天,他换车的想法特别强烈,就在一个斯巴鲁店签了liberty力狮的单子,把86置换了,约好三天后提车。从Dealer回家路上,小蓝开着86,降档补个油,打方向,出弯油门踩深点,甩了甩尾,他越开越舍不得,尤其是86给的这个驾驶感觉,实在是很难得,有点放不下。
(图中有亮点哦)
澳洲买车都有3天的冷静期,期间可以反悔交易,违约金从订金里扣10%就行了。他想了一晚上,第二天回Dealer,把86签了回来。
但到底还是把86卖了,距离上次卖车又过了一年半,这台86小蓝开了两年半。
小蓝越来越忙,玩86的时间越来越少,经常一天通勤开几十公里,但一路也不到两三个弯。因为签证原因,小蓝要去堪培拉工作,到墨尔本7小时车程,每一两个月要开车往返一次。开7小时的车问题不大,国内淄博、青岛到南京也是七个多小时的车程,他也开过好多次。但开86跑7个小时澳洲高速,就有点难熬了,加上他有了女朋友,换一辆辆车的话,她的女朋友平时也能一起开,就买了一台GTI。
对于他来说,GTI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家用来说,空间也够用,因为是四门的和大家出去玩也方便,最关键是他骨子里对于性能还是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当时他选GTI的时候,我也是赞同的。
而这辆给了小蓝全部的情怀和乐趣的86没过多久就被一个香港人买走了,据小蓝的描述,这个香港人也是一个爱车之人,看车当天就给了定金,生怕被别人抢走。
现在小蓝和我聊天的时候还是时不时提一提那台86,我想一台车能做到让车主至今津津乐道,这台86算是很成功吧。
大黄蜂怎么样?
看完《大黄蜂》,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部比预期之中要好上不少的电影。
老实说,之前听说要拍大黄蜂的独立电影,我是完全不抱期待的。这并不是因为我对《变形金刚》这个系列有什么偏见,而是因为个人对这些电影一直怀揣着比较复杂的感情:一方面的确有感情,另一方面之前的几部又全都“惨不忍睹”。
犹记2008年,刚读初中时的我,第一次看这个系列的首部电影。迈克尔·贝当时还不叫“卖拷贝”、“爆炸贝”,而当年的《变形金刚》的开篇,作为科幻片也兼具新鲜感、想象力与完成度,从主人公的人物塑造到故事情节的编排也不像之后那么简单粗暴,而是包裹着扎扎实实的梦想、责任等议题。
很久之前豆瓣上有个“哪部电影让你喜欢上看电影”的话题,不少友邻选了各种文艺片,而我则选了《变形金刚》。这部电影其实是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的童年记忆、最初印象中能看到好莱坞大片之一,也是我影迷观念的启蒙——它让我见识到了一部优秀的商业片该有的样子,也让我有了持续看电影的热情。
非常可惜的是,如果说接棒第一部的《变形金刚2》还算不上那么惊天动地的烂,那么从《变形金刚3》开始,这个系列就稳坐了“年度金酸莓种子选手”和“烂番茄差评”的位置。追追追、打打打,这几个字,几乎可以用来形容这个系列的续集。迈克尔·贝在第一部的情怀下,不断连续复制,在情节上生硬、无趣,视觉效果也都更浮夸、凌乱,看得人身心俱疲。
《大黄蜂》算是这个系列的一个新的转折点。它的口碑之所以能如此出色,很大程度上仰仗于执导《通灵男孩诺曼》、《鬼妈妈》、《魔弦传说》的导演特拉维斯·奈特,对系列原先类型的转向。作为“耐克公子”的首部真人电影,《大黄蜂》在特效动作和剧情之间取得了较好的平衡。影片的气质一改往日的笨重、拖沓,用简单的故事勾起简单的情感触发点,轻巧而动人。
在剧情线上,《大黄蜂》回归到了《变形金刚》第一部的再之前,从1987年讲起。
《大黄蜂》在我眼里其实很像一部“斯皮尔伯格电影”,集丧暖、细腻于一身。电影的女主角Charlie是一个18岁的女孩,她失去了她的父亲,沉浸在悲伤之中,也无法接受母亲找到新欢的事实。就是这么一个陷入人生瓶颈,面对未来非常困惑、找不到方向的女孩,在生日时意外地与伤痕累累、濒临死亡的大黄蜂相遇了。这个相遇似乎在冥冥之中早已注定,Charlie与大黄蜂互相找到了对方。
故事看起来很像一个驾轻就熟的经典套路,但它又有着独特的一面。它不仅带着经典的“童真的失落”与“情感的联结”这一母题,并在其中显示出了许多经典电影的影子,有着致敬的意味,比如《钢铁巨人》、《E.T.外星人》。这些电影都以一种童趣的笔法,讲述“成人世界”势不可挡地降临,在这一过程中,你不得不面对成长、不得不担起自己的责任。
特拉维斯·奈特带着些许悲伤又些许温情的底色,来讲述这一段特殊的友情——两个差异巨大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性格。但他们的情感仍旧能相互共鸣,他们的命运被联结在了一起。
值得一提的是,导演特拉维斯·奈特在动作片的既有类型之中,还间接地拍摄了一部展现上世纪80年代流行文化的青春片,并对“变形金刚”的IP进行了回溯与致敬。
如同《小丑回魂》、《怪奇物语》里的“80年代美国乡村小镇”、《银河护卫队》里的“怀旧金曲串烧”,以及今年上半年那部想让我们重返80年代的《头号玩家》一样,这些都是目前非常讨观众喜爱的元素。“回归”与“怀旧”,可以说是把人从《变形金刚》系列原先的“视效废铁堆”里拯救了出来。
为了符合80年代的复古氛围,片中设置了很多的文化符号,尤其是塞得比《银河护卫队》还夸张的怀旧金曲,简直令人感叹歌曲版权费加起来不知道要付多少。
大黄蜂也以动画版中的经典甲壳虫造型出现,其他汽车人造型也回归了最经典的《变形金刚》动画的造型。
此外,导演最爱的电影——约翰·休斯的《早餐俱乐部》(1985)的挥手动作、《怪形》海报等也纷纷入镜。
如果说,以往的《变形金刚》系列电影都沉醉于视效的轰炸与刺激中无法自拔,那么《大黄蜂》则是在完成度不错的视效动作戏份之外,还着重营造了大黄蜂和Charlie的人物关系。二者间的互动与友情的发展走向,在温馨与真挚中足以打动人心。
这是特拉维斯·奈特的一贯强项,他之前的动画片,每一部都有着对家庭关系,亲情和友情的独特解读。而这,也是让《大黄蜂》重新赢得很多路人好感的关键因素。
《大黄蜂》对这个系列而言,不仅是一次带着新意的尝试,也为重启找到了好的方向。在看过这部之后,其实还想接着看导演继续尝试续集,或其他汽车人单人电影的拍摄。
希望那一天不会让我们等太久。
文 徐若风
大指挥官和雪佛兰开拓者?
价格方面,雪佛兰开拓者的官方指导价为25.99-32.99万元,而Jeep大指挥官指导售价为27.89-40.98万元。
作为通用旗下标榜年轻、运动的品牌,雪佛兰为开拓者准备了一副完全与众不同的面貌,一改7座SUV在人们心目中的传统形象。分体式头灯设计能在第一时间抓住年轻消费者的目光,搭配高挑的腰线,让普通版的开拓者都动感十足,更不用说还有采用更多运动化设计风格的RS版和Redline版车型了。在Redline版车型上,红色装饰点缀在大量黑色高光漆面上,而在RS版车型上,21英寸大尺寸轮圈搭配更加运动的细节设计让开拓者看上去好似一台高性能SUV。
而Jeep则为大指挥官选择了截然不同的设计风格。作为针对中国市场推出的专属车型,大指挥官在造型上融入了更多符合东方传统审美的设计元素。尽管从车身三围尺寸上来看大指挥官并不占优,但四平八稳的设计风格和大量平直的线条让它看起来更显沉稳、大气。或许在Jeep看来,那些对7座SUV有购买意愿的消费者绝不是那些涉世未深刚踏入社会的毛头小伙子。
外观设计上的差异同样也延续到了内饰设计之中。由于开拓者高度还原了曾经获得过沃德十佳内饰的第六代科迈罗的内饰设计,所以,运动风格十足的内饰设计同样也能吸引到年轻消费者。如同普通版、Redline版、RS版车型在外观上表现出的个性差异,不同版本车型的内饰也在细节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不仅体现在配置上,也体现在设计上,RS版和Redline版车型拥有各自专属的内饰,例如RS车型独有的耀红涡轮旋控一体式空调出风口等。可以说,开拓者不仅能够在视觉上满足消费者对于运动氛围的要求,也能提供丰富的个性化。
与外观设计相类似的是,大指挥官的内饰设计同样可以用沉稳大气来形容。特别是在顶配车型上,大面积真皮包裹与实木装饰的搭配很符合美系车特有的那种略带老派的性格设定。然而,这样的设计风格对于那些年轻消费者或是心态足够年轻的消费者来说可能很难接受。
座椅布局方面,二者都采用了7座SUV最传统的2+3+2的座椅布局,由于开拓者在轴距上比大指挥官长了63毫米,所以在乘坐空间方面开拓者具有一定优势。然而,大指挥官拥有更高的车身高度和更加平直的车顶线条,所以大指挥官的第三排乘客在头部空间上相比开拓者更加出色。
动力系统上,雪佛兰开拓者全系采用了相同的动力传动系统,即最大功率为237马力的2.0升涡轮增压发动机搭配9挡手自一体变速箱。而Jeep大指挥官按照前驱和四驱车型的不同,采用了2.0升排量的高低功率两种动力单元,前驱车型搭载最大功率为234马力的低功率版本发动机,四驱车型则搭载最大功率为265马力的高功率版本发动机,与这两种动力单元相匹配的也都是9挡手自一体变速箱。
从已经上市的五款雪佛兰开拓者中可以看出,仅有两款四驱车型,分别是30.99万元的RS 650T 四驱7座悍版和32.99万元的RS 650T Twin-Clutch四驱7座擎版。在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八款Jeep大指挥官中,四驱车型的数量多达六款。如果单从性价比来看,28.98万元的大指挥官2.0T四驱悦享版拥有明显优势,毕竟相同价位的开拓者Redline 650T 7座霆版(28.99万元)不仅在发动机账面数据上略逊一筹,也没有搭载四驱系统。
作为针对中国市场开发的车型,Jeep大指挥官其实并不太像人们心目中的传统美系车型。四平八稳的设计符合大多数国人的审美,内饰的做工和用料透露出或多或少的豪华感。四驱车型搭载的高功率版本发动机在同级别中有着一定的优势,而且相对来说拥有更好的越野能力,因此大指挥官更适合那些看重性价比的消费者,毕竟在终端市场有不少的优惠幅度。雪佛兰开拓者更加注重年轻和运动,前卫的设计和丰富的配置则让它更加吸引那些年轻消费者。
变形金刚里面你喜欢哪个?
大家静一静,我宣布一件事情,擎天柱是我老公,大黄蜂是我情人。虽然说第五部擎天柱开始被黑化,但不得不说,他正义后真的是好帅啊啊啊啊啊是!其实有的时候我们去看老电影并不是说重要的是电影,而是一种情怀,一种回忆,当时跟你一起去看电影的人,你们曾经一起回忆的那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