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迷雾袖珍罐,网游中有哪些被玩家花天价争夺的超极品装备
金色迷雾袖珍罐,网游中有哪些被玩家花天价争夺的超极品装备?
目前游戏市场鱼龙混杂,好的游戏经久不衰,不好的游戏出来后就等着停服,而经典的网游能支撑到现在,完全是玩家的功劳,很多玩家愿意在游戏中一掷千金,乐此不疲,但各位看官们,你们知道在网游市场中有哪些天价装备呢?
说起天价装备,避不过的一个游戏就是CSGO了,这款游戏其实在我们国内不算很火,起码跟绝地求生没法比,但由于我们国家的游戏玩家基数大,所以玩的人也不少,CSGO中是能够自由交易的,在射击游戏中,小编觉得没有任何游戏的皮肤价格可以和CSGO相比。
CSGO的游戏皮肤出品人是玩家,官方很会省事,知道,民间大神很多,所以就让玩家们设计皮肤,然后再由投票的方式选出皮肤,然后官方再上架这些选出的皮肤,但这些皮肤得开箱子,无论哪个游戏,一提到开箱,氪金在所难免,目前CSGO中最稀有的就是龙狙了,一把崭新纪念版龙狙可以卖到30W(纪念版龙狙有CSGO明星的签名,所以收藏价值比较高),这钱在小县城能买一套房了吧,有房的话,也能买个冠道开开。你以为这就是最贵的?在CSGO中有一把刀叫“崭新全蓝淬火爪子刀”,这把武器的价格足足比龙狙贵一倍,要60W,就问你怕不怕,反之小编不怕,根本买不起。
说起天价装备不得不提的游戏就是梦幻西游,就拿这件150无级别项链来说,法系玩家带上简直无敌,但要价100W人民币,不算服务费。再看这把扇子,也是150无级别,要加80W,也不算服务费,其实还有更贵的,比如150无级别属性好的刀剑斧头,再加上宝宝打包,价格可以卖到上千万。
价值6万RMB!这款游戏上手难度极高,里面的玩家个个是死忠粉。在欧服的一场会战中,多方势力为了抢夺资源,光泰坦级战舰就被击毁了70多艘,也就是说损耗高达了数万元。
《龙门神途》裁决之仗
这把裁决之仗在龙门一区曾经达到过10万rmb的天价,在新区裁决之仗前期只能靠攻沙拿积分换,可想而知只把武器是多么的保值,装备保值这样的游戏才是玩家所喜欢的。
CSGO 淬火爪子刀
价值60万RMB。CSGO这款游戏将武器饰品的噱头发挥到了极致,各种纪念品、贴纸、暗金武器应有尽有。二三十万的装备有很多,对比之下,穿越火线的火麒麟就不算什么了!
梦幻西游 霜冷九州
霜冷九州价值 12万RMB!说到哪个游戏装备贵,梦幻西游肯定第一个不服。
其实现在的网游只要想玩好,都必须投入不少的金钱和精力,但土豪在现实中毕竟是稀有物种,所以大家在玩网游的时候也别上头,游戏毕竟是游戏,土豪拿零花钱玩,普通玩家是拿命玩,不吃不喝都投到游戏里了,最后还玩不上去,而且网游号绝大部分都是贬值的,所以大家一定要理性对待游戏
DNF玩家从仓库拿出4个绝版道具?
玩过DNF的朋友们都知道,这款游戏已经经历十年的风雨了,随着版本的更新,很多道具、装备已经绝版了,逐渐的被大家所遗忘。但是有些老玩家还是存有很多绝版物品,为的就是那份情怀。最近有位DNF玩家从仓库中拿出4个绝版道具,据说有一个称号9成玩家都没有,这是真的吗?
1.第一赛季-决斗天王:我们知道在2014年6月17日—11月,曾经举办了第一赛季的PK决斗,如果玩家在决斗场上,可以得到至尊7的段位,那么就能领到决斗天王的称号了,说实话这个称号9成玩家都没有。PK的时候,玩家既要有好的装备,操作手法也必须很娴熟,这样的话才能赢得PK的胜利,打到至尊7的段位真的很难。
2.奥西里斯神的意志:这款称号距今真的是有些年头了,当年玩家必须收集斗志碎片、信念碎片、守护碎片,通过设计图来合成这个称号,而设计图可以从魔盒中产出。这个称号的属性现在看来虽然感觉很垃圾,但是在当时却受到广大玩家所追捧,毕竟触发攻击效果比较好使。
3.光炎剑—烈日裁决:对于一个剑魂玩家来说,至今没有打出一把光炎剑,的确是非常遗憾的事。光炎剑在DNF的早期版本中,一直以PK神器自居,它的光炎攻击,能够追的对手无路可走。但是这把武器的爆率是极低的,没有多少玩家能够刷到它。如今光炎剑已经绝版,想得到的话,只能去开金色迷雾袖珍罐了。
4.高级煤炉碳:在DNF的早期版本中,煤炉碳才是强化装备所必须的材料,但是这个材料很重,如果携带过多的话,很可能使自己的背包负重了。而高级煤炉碳和煤炉碳的不同之处在于,高级煤炉碳是买节日礼包送的道具,强化的成功率也相对高一点。可是随着版本的更新,无色已经取代煤炉碳,成为强化的必需品了。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请把你的想法写在评论区,喜欢的朋友可以加个关注,谢谢。
有哪些好看的丛林冒险电影?
谢谢邀请~
我来说几个我看过的好看的丛林冒险电影,都是我看过之后觉得不错的,大家可以放心食用~
1.《勇敢者游戏:决战丛林》
说起丛林冒险电影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个~这是勇敢者游戏系列第三部了,还是熟悉的套路,还是一样的过瘾,前几部也很好看,喜欢这类风格的也可以去看看,我个人觉得还是看第一部的时候触动最大~
2.《丛林奇兵》
这是一部喜剧,主要讲述了男主为了还高利贷而答应帮助黑帮老大找回儿子,结果却被迫卷入了寻宝之旅的故事,一行人在丛林中发生了一系列特别搞笑的故事,是很搞笑的一部电影~
3.《丛林噩梦》
这是一部恐怖片,胆小的慎点哦,光看电影海报就很吓人了。影片主要讲述了一行人因车祸而被迫暂留,进而被杀人狂魔追杀的故事,影片的结尾是本片的高潮也是最大看点。
最后在推两个我个人非常喜欢的冒险电影,可能跟丛林关系不太大,但是也是很经典很好看的电影,推荐给大家观看~
《木乃伊》系列
这个系列一共三部,题主提起虫子来让我想到了这个系列,圣甲虫简直是童年阴影Õ_Õ,这个系列的电影也比较经典了,最近又重新温习了一遍,还是那么好看,虽然不是在丛林,更多是在沙漠,但是也推荐给大家~
《夺宝奇兵》系列
距今为止,夺宝奇兵已经出了4部了,据说第五部正在筹备,这个系列的电影也是非常经典的了,而且也是我个人特别喜欢的电影,现在看来,满满的都是回忆,口碑也特别好,不管你看没看过都值得再重温一遍~
最后打个广告,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乐不释手,里面有免费的电影资源哦~
手打不易,如果觉得有用的话请点赞关注哦~
你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日本为什么要作死偷袭美国珍珠港?
谈判得不到的东西,武力控制是唯一的选择。这是霸权之争,太平洋的霸权之争,是美国和日本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下的大爆发。为了霸权,美国和日本都不会退让,偷袭珍珠港的日本,不是作死,而是先下手为强。
1941年11月26日美国国务卿科德尔·赫尔向日本大使提交了一份备忘录,要求日本撤出在中国、法属印度支那的军队,停止支持满洲国政府和南京政府,废除三国条约,恢复到1931年前的在中国的状态。这份强硬的答复,被日本政府当成了美国下发的最后通牒。于是,在御前会议上,一致通过了对美国发动战争的最终决定,珍珠岛战争爆发。
日本偷袭珍珠港,本就是日本蓄谋已久的计划。日本想要称霸太平洋,打造“大东亚共荣圈”,美国是日本迈不开的一道坎,但日本的实力,与当时的世界强国美国,差距甚大。在日本扩张计划与美国利益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出其不意地发动战争,这可以为日本抢得先机。同时,美国自二战爆发后的绥靖政策,也给了日本偷袭成功创造了机会。
日本的崛起,起始于明治维新,随后的日本面貌焕然一新,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军事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国力不断提升,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也在不断得到加强。随着日本在军国主义道路上的不断迈进,对外扩张占据了日本主流思想。
1937年“九一八事变”后,尝到甜头的日本,野心进一步得到膨胀。但在扩张的过程中,美国却坚持“门户开放”政策,对中国在内的其他地区,不断进行援助。这与日本的计划和利益形成了严重的冲突。
于是,日本政府,向美国提出停止“门户开放”政策,停止美国对中国的一切援助,承认日本在中国的利益范围,并同意日本在印度支那驻军。然而同样有着世界霸权梦的美国,自然不会让出太平洋这个重要的区域,放弃荷属、法属殖民地及其他殖民地及中国,白白让给日本,这不符合美国的利益。
所以,美国政府断然拒绝了日本的要求及提议,这让日本嗅到到了战争的味道。同时日本统治集团也意识到,如果未来与美国彻底交恶甚至战争,对外的石油进口,就急需摆脱对美国的依赖。
毕竟,在当时的日本,对于石油进口,大部分进口地是美国,据相关记载介绍,1937年,由美国运往日本的石油量,占日本进口石油总量的80%,到了1939年,这个比例更是增加到了85%。在日本和美国因利益冲突,而矛盾不断升级的情况,解决石油问题,是日本的当务之急。
1941年6月25日,日本大本营与政府召开联席会议,最终制定下了《适应局势演变的帝国国策纲要》,随后,由日本首相近卫,陆军参谋长和海军参谋总长永野将这份报告,提交给天皇审批,7月2日,天皇召开御前会议,正式批准。确定了武力建立太平洋区域及东亚统治地位的方针,采取一边与美国进行谈判,一边进行扩张的军事计划,夺取南太平洋及周边的资源,并做好了与英美开战的最坏计划。
7月23日,野村电告日本外相称:“我国南进对日美关系的影响正在迅速扩大,已经发展到了断绝外交关系的边缘”。日本内部达成一致,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而这个阶段的美国,对于日本问题,关注度属于次要战略,适时德国进攻苏联,美国的关注重心被拉往了德国大陆。
虽然在美国破解日本发往柏林的密电后,出现了对日本防范的声音,但罗斯福却认为,日本现在还处于向南进攻还是向北进攻内部争论之中,此时如果对日本采取防范,采取石油禁运的方式,会让日本狗急跳墙,直接选择向南进攻。
那么,美国部署在大西洋的舰队就要开赴太平洋,此时的美国,还不具备同时应对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战事,所以,罗斯福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对日本进行容忍,要求日本停止对中国的侵略,并重申“门户开放”政策,但并没有动用禁运石油这张王牌。
谈判一直在进行,但日本扩张的脚步从未统治,随着美国在华利益的不断受损,日美之间的谈判,也陷入到僵局,而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而且日美之间的这种利益矛盾,随着时间的发展,变得更加尖锐。
日本在和美国谈判,从始至终都动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方式,这注定不会有任何的结果。不久之后,日本向泰国政府要求:泰国政府向日本提供军事基地和对锡、橡胶、大米的生产控制权。这进一步激化了正在谈判中的日美双方关系。
美国在会谈中,首先做出退步,提出法属印度和泰国中立化的建议。8月17日,罗斯福在接见日本大使时,指责日本在南太平洋地区的侵略行为。日美关系彻底激化,谈判陷入困局。
此时的日本,眼看谈判无法维持的情况下,于1941年9月6日召开御前会议,批准并通过了“帝国国策实施原则”,如果在10月之前,日本的利益不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将对英、美、印度尼西亚发动军事行动,实行武力统治。
会议召开之后,日本首相近卫文平召见美国大使格鲁,向他提出约见罗斯福的请求,但因谈判事宜无法达成一致,遭到了美国国务卿卿科德尔·赫尔的拒绝,日美沟通的大门被慢慢关闭。
1941年10月18日,以东条英机为首的军部势力上台组阁,战争成为了唯一选项,并全力做好战争的准备工作。不久之后,天皇再次召开御前会,确定夺取东南亚地区原油、锡和橡胶等战略物资的战略方向,武力夺取东南亚和南洋,控制原料和粮食,夺取美国、英国及其他拥有殖民地,不论遇到何种困难,积极向南太平洋扩张的方针必须实施。
1941年11月26日,赫尔交给日本大使两份备忘录,提出谈判的底线,要求日本撤出在中国、法属印度支那的军队,停止支持满洲国政府和南京政府,废除三国条约,恢复到1931年前的在中国的状态。
这本是一份谈判的建议书,被日本看成了美国的最后通牒。于是日本统治者紧急召开御前会议,决定对美国发动战争。实施在8月制定的对美战争战略,偷袭珍珠岛,占领菲律宾和马来亚。
战略的大致阶段,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摧毁珍珠港基地,消灭或者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同时向东南亚区域发动进攻,迅速占领菲律宾、泰国南部、马来西亚及新加坡,摧毁驻扎在香港、关岛、威克岛的美军基地。随后,再夺取婆罗洲、苏拉威西岛、帝汶岛、马鲁古群岛和俾斯麦群岛,将南太平洋连成一片。
其次,在占领新加坡之后,进军苏门答腊,控制北部区域,并伺机进攻荷属印度。
最后,在占领印度之后,控制孟加拉湾和缅甸。
1941年12月7日,珍珠岛上空,迎来了一批不速之客,紧接着就是一阵阵轰鸣声和密集的爆炸声,珍珠岛陷入一片火海,美国太平洋舰遭到重创。
1941年12月8日,罗斯福在国会发表演讲,签署了对日宣战书,二战全面爆发。美日之间的战争,是矛盾不断计划的结果,并不是突然性的爆发,珍珠岛更是日本有预谋的计划。
一切的根源,就在于日美之间的利益冲突的不断扩大。日本的大东亚共荣圈和亚洲新秩序计划与美国谋求称霸世界的目标之间相悖,最终矛盾彻底爆发,资源匮乏的日本,为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夺取更多的战略资源,本处于弱势的日本,终选择了奋力一搏。
图片源自网络
END
二战日本偷袭珍珠港时?
日本之所以能够成功偷袭珍珠港,许多人在研究后给出了一个答案,认为这是美国总统罗斯福故意演的“苦肉计”,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在日本偷袭珍珠港时,美国的航母全部都不在港口内,逃过了劫难,为后来美军击败日本海军保留了强大的海军力量。
日军在1941年12月7日,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而早在1941年初,美国高层就将美军在太平洋舰队的1艘航空母舰、3艘战列舰、4艘巡洋舰、17艘驱逐舰调拨给了大西洋舰队,而且还将舰队中素质最好的指挥官和士兵全部调往大西洋;而在日军轰炸珍珠港时,原本应该停泊在珍珠港的3艘航空母舰恰巧全部外出,这种种迹象都透露着美军在日本突袭前,也许已经获得了情报。
山本五十六为了拔掉美军设在太平洋的“钉子”,提出了偷袭珍珠港的计划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进行到第三年,作为当时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大的美国,一直没有加入世界反法西斯阵营,还没有直接参与作战,日本的势力已经逐渐延伸到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势力范围,严重影响到美国的利益。1940年5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命令结束年度例行演习的太平洋舰队不要返回美国西海岸,而是留驻在珍珠港,这就意味着美军有可能会随时参战。但是由于美国国内孤立主义思想严重,罗斯福的很多计划都受到掣肘。
1941年7月2日,日军在印支南部登陆,美国立即宣布中止美日交易,并冻结日本在美国的所有资产。不久,美国又宣布对日本实施全面石油禁运,这对于物资短缺的日本而言是致命的。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就不惜与美国一战了,并且将目标瞄准了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
珍珠港建于夏威夷群岛,距美国西海岸约3800公里,距日本约6000公里,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素有“太平洋心脏”的说法。平时,美军在珍珠港长期停泊的有3艘航空母舰、9艘战列舰、20艘巡洋舰、69艘驱逐舰和27艘潜艇。美军在珍珠港的驻军,对日本在太平洋的行动有着极大的影响,日本欲除之而后快。
1941年1月7日,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向海军大臣递交《战备意见书》,正式提出了突袭珍珠港的设想。在经过几番讨论后,计划呈报到日本天皇那里。1941年10月19日,日军大本营批准了山本五十六偷袭珍珠港的计划。
山本五十六的计划非常周密,既要有强大的突击力量,又不能因为队伍庞大被美军提前发现。最终,山本五十六确定偷袭珍珠港的力量包括航空母舰6艘、战列舰2艘、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1艘、驱逐舰9艘、潜艇3艘、油船8艘,共计31艘舰船,另有舰载机423架。山本五十六希望用优势兵力一举偷袭成功,并派出200多名间谍到珍珠港活动,搜集美军的情报。
为了麻痹美军,日本还采取了一系列的外交欺骗手段,派出野村吉三郎和来栖三郎等人作为和平大使,到美国进行谈判,这种谈判在珍珠港事件爆发的前一天还在进行当中,日本的这种做法,极大的麻痹了美国人。
1941年12月7日7点49分,日军对珍珠港的突袭正式开始,当时停泊在珍珠港的美军舰有8艘战列舰、8艘巡洋舰、29艘驱逐舰和5艘潜艇,加上其他舰艇一共有94艘。在持续两个小时的轰炸中,日军共消耗鱼雷40条、炸弹556枚,炸沉美军4艘战列舰、1艘巡洋舰、2艘驱逐舰,炸伤战列舰4艘、巡洋舰4艘、驱逐舰1艘、其他舰艇8艘。美军的飞机被炸毁188架,伤159架,造成人员死亡2403人,失踪255人,伤1178人。日军方面损失飞机32架,大型潜艇1艘和袖珍潜艇5艘,死亡133人。
日军的偷袭行动,代价小取得的战果大,一举毁灭了美军的太平洋舰队,也使日军取得了在东南亚的制空权和制海权。但是在日军的偷袭中,其主要的偷袭目标,美国太平洋舰队的3艘航空母舰和22艘其他军舰都不在珍珠港,得以幸存,而且美军的油库和造船厂都没有被破坏,这就为美国后来击败日本海军保存了力量。
为了粉碎美国民众的孤立主义幻想,罗斯福演了一出“苦肉计”当时,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严重,只图眼前利益,不愿意参战。二美国总统罗斯福清楚地认识到,如果不及时援助正在与法西斯进行艰苦奋战的英、中、苏等国家,等德、意、日等国控制了欧亚大陆后,美国将无力独自抵抗德、意、日轴心国,美国早参战比晚参战有利。
从现有资料看,美国人当时已经破译了日本的外交和海军密码,不可能对日本打着外交的幌子,偷袭珍珠港的计划没有丝毫察觉。据说一位叫劳伦斯.萨福德的美国海军情报人员,在第一时间探听到日本联合舰队向珍珠港开进的情报,并将这个情报通过美国海军作战部部长斯塔克中将,送给了罗斯福总统,但罗斯福看了情报以后只是说“知道了”,就没有了下文。
1941年12月6日,也就是珍珠港事件爆发的前一天,美国破译了日军的电文,罗斯福在读完电文内容后,对他的首席顾问哈里.霍普金斯说:“这就意味着战争。”这些情况都说明,罗斯福对日军即将发动对珍珠港的偷袭是清楚的。
其实,早在1941年9月以来,美军就多次截获日军的电文,其中就有日本海军要求日本驻檀香山领事馆报告珍珠港美军军舰的情况;11月份,日本驻檀香山总领事馆再次报告了美军军舰在珍珠港的停泊时间及角度等情况。
另外也有一种说法,英国也早已经破译了日军企图偷袭珍珠港的密电,但英国为例迫使美国早日参战,故意没有向美国通报密电情报,据说,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得知珍珠港被日军偷袭后,在日记中写道:“这是一个好消息!”可见,美国是否参战,对当时的世界局势非常关键。
通过美军在日军偷袭前,将太平洋舰队的主力,也就是3艘航母调出,避过日军的轰炸,的确存在明知日军的行动,而故意为之的意思。另外,据后来有人了解到的情况,在日军偷袭珍珠港前,美国高层就下令在美国西海岸的一个港口,准备了一大批医务人员和急救物资,随时待命启运,这些消息都极为保密,直到几十年后才得以解密。这些情况,也再次说明美国对日军的偷袭已经有所准备。
12月7日当晚,美国总统罗斯福就紧急召开内阁会议,商讨对策,第二天,罗斯福向美国参众两院发表战争咨文,要求对日宣战。罗斯福说:“1941年12月7日,是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日本帝国海空军部队突然和蓄谋的攻击,使许多美国士兵丧失了宝贵的生命。”因此,罗斯福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日本进行无缘无故怯懦的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帝国已处于战争状态。”自此,美国正式参战。
但是,对于美国早已知道日军偷袭,故意上演“苦肉计”的说法,也并没有确凿的证据支撑,只是一些历史爱好者众说纷纭的一种说法,具体情况到底是什么?还不得而知,不过,也正是由于美军的参战,加速了法西斯轴心国的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