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玩家回归活动,能否推荐几部劲爆的电影
老玩家回归活动,能否推荐几部劲爆的电影?
感谢问题邀请,下面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如果你喜欢漫威电影的话
2004年的《蜘蛛侠2》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老版《蜘蛛侠》系列电影引领了一代人的青春。《蜘蛛侠2》更是以更黑暗的方向讲述了故事。在《钢铁侠》电影问世之前,他可能是大荧幕上最能吸引眼球的漫威超级英雄了。
2008年的《钢铁侠》。在制作团队没有任何底气的情况下,漫威推出了漫威电影宇宙的首部电影,不成功便成仁。幸运的是,他们成功了,这部电影在当时来说非常吸晴了。钢铁侠成为了这十年间最受欢迎的漫威超级英雄,而小罗伯特·唐尼也成为了MCU里人气最高的演员(没有之一)。
2012年的《复仇者联盟》。这是地球上最强大的漫威超级英雄们第一次在大屏幕上的集合,全球超过15亿美元的票房至今是MCU之最。这部电影不仅改变了漫画电影,而且改变了整个电影行业,也让漫威在制作超英电影的路上越走越顺畅。
2014年的《银河护卫队》,名不见经传的“银河护卫队”成为了漫威电影宇宙的新动向,一群“奇怪”的人搭伙成为了星际英雄。滚导将七八十年代的主题音乐与狂野的喜剧冒险故事相结合,简直令人惊叹。
2014《美国队长2:冬日战士》剧情中规中矩,加入了新的超级英雄“冬兵”,相比于前作是一个非常有进步的作品。彩蛋补充:快银和绯红女巫登场。
2014年的《X战警:逆转未来》。这可以算是X战警电影宇宙巅峰的一部电影,汇集了新老两代X战警,完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同时还讲述了很多人权和人性的故事。电影既是很多演员的谢幕,也是新未来的开启。(亦或是脱坑的开始)
2015《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漫威又为观众带来重量级电影,选用了复仇者中最为恐惧的反派奥创,不得不说对于每位人物的设定相当到位,剧情上的强弱也相对平衡,同时也出现了新的英雄“幻视”(心灵宝石)。彩蛋补充:此时已经准备好无限手套。
2016《奇异博士》新英雄独立电影《奇异博士》登场,除了超能力也开始带入魔法。中规中矩的英雄独立电影彩蛋补充:奇异博士与索尔交谈,正好对应《雷神3》中的部分内容。
2016年的《美国队长:内战》。被喻为《复仇者联盟2.5》的这部电影,几乎包含了所有主要的复仇者,除了索尔和浩克。内战不仅带来了复仇者两大领袖间的首次冲突(ps:其实很多人并不满意冲突原因的设定),而且还引入了黑豹和蜘蛛侠两位新角色。
2017年的《蜘蛛侠:英雄归来》。蜘蛛侠回归漫威电影宇宙是里程碑式的一刻,这次不再有起源故事,只有青年小蜘蛛成长的故事。演员汤姆·赫兰德是这部电影最大的惊喜,蜘蛛侠也将成为MCU第四阶段的中坚力量。
2017年的《雷神:诸神黄昏》。T导将他独特的拍摄风格带到了这部电影中,抛弃了该系列之前大部分的内容,讲述了一个雷神的全新故事。这部电影也会直接承接《复仇者联盟3》的到来。
2017年的《罗根》。曾以为休叔的金刚狼会很以帅气的姿势谢幕,没想到却以一个坟头和我们挥手告别。这部电影被誉为有史以来最好的漫威电影之一,收获各界无数好评,也是第一部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提名的超级英雄电影。
2018年的《黑豹》。本文由自媒体@漫威电影 原创写作,未经允许请勿转载。目前烂番茄新鲜度最高的一部漫威电影,这也是漫威电影宇宙中第一部以黑人为主角的电影。至于陛下到底有多棒,等大家看过后就知道了。
2019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
都是非常精彩的超燃电影,希望你能喜欢!s
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后人如今怎么样了?
邓稼先是为我国做了巨大贡献的爱国科学家,如果一路走到今天还在世的话,前几天的勋章一定有他的份。
只是可惜斯人已矣,令人唏嘘。
作为两弹元勋,可以说邓稼先把自己人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贡献给了伟大的事业中,很长一段时间中,他和家人属于两地分隔的状态。
他和夫人许鹿希,一个人为国家坚守沙漠20余年,一个人无怨无悔守候邓稼先20多年,相濡以沫,情比金坚。
许鹿希出生名门,知书达礼,在邓稼先的一生中,她一直扮演的都是默默无闻的贤内助形象。
为他照顾公婆,为他养育子女,我们庆幸有邓稼先,邓稼先庆幸有许鹿希。
他们的爱情结晶是一双儿女。
邓稼先的儿子叫做邓志平,出生于1956年,作为英雄的儿子,并没有享受到所谓的特殊待遇,甚至在早年间,他仅仅是成为了一名工人。
后来高考制度恢复之后,考上了重庆大学,毕业后从事机械加工工作。
后来长期在高校之中担任教职,为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一生贡献,像自己的父亲一样显山不漏水,从来不以邓稼先的儿子自傲于外人,只是默默的工作。
继承了父亲低调努力的性格,果然虎父无犬子,令人赞叹。
它的主要成就是曾担任四川省机械加工委员会委员,出版过很多相关书籍,在业内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邓稼先的女儿,叫做邓志典。我们只知道他出生于1954年,比弟弟邓志平大两岁,同样在那个年代,他们年轻时都是勤劳的工人,但后来恢复高考之后,她努力考上大学。
并且赴美深造,成为比较早出去留学的人。
作为女孩,她同样也极其低调,可能是由于家里家风教育的原因,邓家的后人们从来不主动向外人提及父亲如何的功业,邓稼先的伟大事迹是妇孺皆知的事情,但他们也不愿意因为父亲的光辉而让别人高看他们或者尊重他们一些。
他们谨遵父亲的教导,要依靠自己的努力赢得别人的尊敬。
所以邓志典非常有志向,她不想在父亲的光环之下生活,她在大学毕业之后,完全留在美国,希望在没有父亲影响力的国度,能够靠自己的努力打下一片江山。
不给父亲丢脸。
出国临走时,父亲邓稼先只说了一句话,
无论是出国还是回国,都要做对国家有用的事。虽然我们并不知道邓志典现在从事何种工作,但是我们知道的是,当他们提起邓稼先的时候,脸上总是带着自豪的笑容,他们说是父亲教会给自己平凡而安静的生活态度,勤勤恳恳的工作,安安分分的做人。
邓稼先一生为国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我们无需拔高它,只需将他的事实娓娓道来,就足以无比崇敬。
在邓稼先家中遗像旁,仍旧保存着一样东西,那是一张领奖通知单,上面写着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奖金1000元。
有些人一生清贫,但却精神不朽;有些人英年早逝,但却万古流芳。正如臧克家那句诗一样:
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二战时期有哪些惨无人道的实验案例?
在亿万国人的自发支持下,以“慰安妇”生存现状为题材的《二十二》成为中国首部票房过亿纪录片。
我们都被那平铺直叙中撕开的历史伤痛所震撼,现实是,郭柯导演2012筹备“慰安妇”现状调查纪录片之际,国内登记在册的“慰安妇”幸存者数量是32人,到2017年《二十二》上映之时,这个数量已经变成了8。
其中参与“慰安妇”受害者对日诉讼的8名原告老人,已经全部离开人世,她们到阖上双眼,都没有等到公正的到来。
就在我们谴责日本政府试图掩盖甚至美化在二战期间犯下的反人类暴行时,日本最知名的电视台之一的NHK,一反过往为政府背书,掩盖二战真相的立场,制作了一部揭露日本在二战中发动进行活体实验,发展细菌武器等暴行真相的纪录片——
《731部队的真相——“精英医者”与人体实验》
“慰安妇”问题,在涉及二战抗日战争东亚多国民间和官方语境中,获得广泛关注。
然而以731为代码的日军“细菌战”暴行,因其组织的神秘性,好似一直在二战历史那一页,散发着幽幽阴森的光,人们很少有深入了解的机会。
然而此次,日本NHK的纪录片,首次公开了1949年哈巴罗夫斯克审判的录音,内容是731部队12名骨干成员的22小时的证言。
第一次听到由731成员亲口供述的事实,他们在中国犯下的丧心病狂的暴行,和背后细思恐极的历史原因。
这让我脊背发凉,第一次感受到了当时盛行日本的法西斯军国主义,泯灭人性的残暴力量。
除公布审判录音外,NHK在国内东京大学,京都大学等地查阅到相关直接史料百余份,并采访到多名当年731部队仍在世的军士。
该纪录片以详尽可信的证据和证言,向我们揭开了731部队神秘的面纱,一个个浸满血腥的谜团就此有了答案:
问题一:“731”是什么?
731部队,成立于1936年,日本为发展自己在伪满洲国的利益,同时抵御苏联军队,以防疫研究的名义建立了这支部队。
实则是进行人体实验,研制细菌武器。
731的研究所,位于中国哈尔滨二战时的日军据点,彼时属于日据伪满政权管辖。
组成731部队的技术人员,主要是来自日本国内的权威学者和顶尖医学家,它们被称作“技师”,其中东京大学、京都大学等高校输送专业人员超过40人。
除掌握科学技术的“技师”,参与者还包括许多军医、士兵、甚至是只有十几岁的少年队员。
问题二:731做什么?
731第一项主要任务,就是做活体实验,研究致病细菌的特性。为接下来研制细菌武器,提供实验数据。
无论是从行业道德,还是从人性出发,这都是令人发指的行为。
用作实验材料的人体,来源于中国和苏联战俘和平民,如若被判定没有策反价值,就直接送入731研究基地。
而只要进入731基地的大门,他们就再无生还可能。
更加彰显日军丧绝人性的,被抓去做活体实验的平民中,还有妇女和儿童、婴儿!
日军称这些被用作实验的中国人为“马路大”,并不把他们当作人来对待。
为了研究冻伤杆菌的病理,他们在严冬将“马路大”赶至室外,用风扇向他们吹风,人为制造冻伤环境。
甚至还丧心病狂地,用棒槌敲击囚犯冻成冰棍的手指。
研究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细菌活性,日军设计了恶劣的对照组实验。
将囚犯当作没有生命的实验材料残酷对待,如今其意义只在于,彰显这些学者极度变态的反人类心理。
一个学者更是在公开演讲中,略带骄傲地向世人展示,
他是如何用活体直接进行染色体研究的,并将被囚禁在监狱的中国犯人,称为“土匪”。
更令人瞠目的是,731的医师为感染的人进行治疗。目的却是,让这些“犯人”成为另一项细菌试验的“材料”,如此循环,直至这些人死亡。
731的第二项任务,就是研制用于实战的细菌武器。
为了检验细菌武器的威力,日军用战俘和平民模拟战争环境,进行实验。
让成群的平民横穿细菌炸弹爆炸的区域,或是将他们绑在木桩上,让细菌炸弹在他们头顶引爆。
之后在1940年后的战事中,日军至少三次,违反国际法,使用了细菌生物武器。
为了扩大在平民中的感染,他们甚至借由分发食物的“好心”做掩盖,将细菌注入馒头、水果之中,妄图让中国民众在“感恩戴德”中,走向灭亡。
问题三:731中不乏学者和少年,为什么他们选择跨过人性底线,是自愿还是被迫?
让这些人失去理性最大的推手,就是当时日本的国内舆论,渲染反华情绪,用仇恨蒙蔽人民的心智。
不仅舆论裹挟人的理性思考,更可怖的是,如若不支持国家对中国的战争,会被判作“非国民”,将受到严厉的制裁。
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借由高度集中的权力和宣传手段,煽动民族仇恨,与纳粹屠杀犹太人使用的招数,如出一辙。
除舆论环境的影响,日本官方以提供研究经费的名义,向京都大学和东京大学相关专业的导师提供巨额资金。
这些导师为“回报”军国,需要推荐自己的学生去731部队任职。
有直接证据表明,日本官方亦直接提供经费,让731部队研究细菌武器。
由此可见,汹涌澎湃的仇恨情绪,和利益的蒙蔽,让这些昔日殿堂之上温文尔雅的学者、医生,成了军国主义屠戮他国人民的冷血工具。
在长达22小时战犯认罪的录音中,有这样一段,忏悔罪行的自陈,据传,此人在刑满释放回国前,自绝于世。
由此我们也能看到在如此现实环境下,人性余温犹在,只是法西斯主义的魔掌,轻而易举可以将之击碎。
问题四:战后的731成员,是否因为其暴行获得惩戒?
1945年战争末期,苏联开始大举进攻满洲时,731主要成员迅速撤离,并且销毁所有证据,炸毁主要设施,并要求将仍存活的中苏人员全部处理掉,连尸骨都不留下。
整个731基地,弥漫着尸体灼烧的焦臭气味,只剩下一抔抔骨灰,随着悲鸣的风逐渐消散。
12名731成员因为撤离不及被苏联俘获,并在1949年在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进行审判,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服刑判决。
然而,战后美国单方面承诺,要求731研究人员交出人体实验数据,作为交换,免除他们的战争罪责。
彼时的东亚各国都陷在战后余痛中,诸如美国等战胜国为了利益,竟然咀嚼起了同盟国的人血馒头。
向731部队输送学生的户田正三,后就任金泽大学校长,成为日本医学界泰斗。
开发细菌武器的田部井和,归国后成为京都大学教授,细菌学权威。
从事冻伤研究的吉村寿人做了大学教授。
问题五:那么在今天的日本,社会各界如何看待731军队的真相?
学术界在近些年,引发了对于科学研究和战争关系的讨论,警醒日本国人,他们的国家和人民,曾经一度突破人性的底线。
这部由日本最具公信力媒体摄制的纪录片,以完备详细的证词证言为依托,娓娓叙述事实。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731部队真相》放映后,youtube上点赞最多,热度最高的评论,几乎是一边倒的在否定历史,痛骂NHK是造谣的卖国贼!
这一段段文字,着实令人心寒!
翻译:
这些都是捏造的,都是谎言,NHK里面捏造谎言从而制造混乱的人特别多,我们日本人在战争的时候什么坏事也没做过。
翻译:
北朝鲜的狗NHK,快去死吧,是不是很喜欢让日本受到外国的压迫?把森村诚一的虚构小说中虚拟出来的731部队的故事当成反日标语挪用就是傻子在放屁。
翻译:
视频里说的“在那样一个时代,我们也不得不那样做”,确实,其实因为东京广岛长崎的大屠杀许多无辜的民众都被杀害,战后在西伯利亚扣留的34万人也被屠杀。被这样一个疯狂的国家包围的日本,即使研究了细菌武器也一点问题也没有。nhk的反日标语太可恶了。
日本政府和民众,试图无视真相,篡改历史的行为,不仅对战争幸存者造成永久的身体和心理创伤,更重要的是,掩盖历史事实的行为,将成为地区稳定的最大阻力。
在中国,细菌战幸存者在1997年就开始了对日诉讼的漫长战役,从上个世纪末的180人,如今只剩60人,
他们为了真相公之于众的那一刻,奔波全国找寻幸存者,收集遇难者名录,自费去日本提请诉讼参与判决。
丽水县因细菌战患烂脚病的傅君华,86岁
2002年,日本东京地方法院承认731部队存在在中国发动细菌战,残害中国人的事实,却驳回了赔偿认罪的请求。
那些在苦苦期盼罪犯绳之以法的战争幸存者,为了支持正义献出物质和精力的维权人士,以及需要正视历史走向未来的我们。
面对一次次相似的结局,好似有点无奈,却又艰难地抓住一点点的光亮。
细菌战原告诉讼代表王晋华,80岁
无论是“二十二”还是“七三一”,它们直观地让我们直面那段惨无人道的历史真相——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死伤人数超2500万人,当下还有20000名抗战老兵在世,平均年龄超90岁。
日军发动长达6年半的重庆大轰炸,累计投下包括细菌弹在内的炸弹2.16万枚,造成死亡10000人以上。
1937年12月持续6周的南京大屠杀,20000名妇女被奸淫,30万平民战俘被杀害,
更有超20000中国妇女被强征为“慰安妇”,发动的细菌战造成千万人受灾,如今在全国仍有百余名老人遭受细菌战留下的后遗症的折磨。
硝烟已然被风吹散,但是那段历史的真相,却鲜活地烙印在战争幸存者的心里。
红楼梦中秦可卿风姿绰约?
《红楼梦》中秦可卿风姿绰约,为何要委身自己的公公?回答这个问题,我想“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把假的说成真的,真的还是假的。把没有的,说成有,没有还是没有。书到心融真有味,事非身历且休言。我对《红楼梦》这本书,一知半解,走马观花,草率地读过,只能说,略知一二,但我觉得,这样说,对秦可卿有失公道,甚至亵渎。心里过意不去,我也趁个热闹,说几句:
第一,秦可卿与公公的乱伦没有真凭实据,只是凭家人焦大醉酒后,,胡言乱语,在被贾蓉命人按倒捆绑,拖往马圈里时,说出来的。“每日家偷鸡摸狗,爬灰的爬灰,养小叔的养小叔。。。”宝玉在车上见这般醉闹,倒也有趣,因问凤姐道:“姐姐你听他说,爬灰的爬灰,什么是爬灰?”凤姐听了,连忙立眉嗔目断喝道:“少胡说,那是醉汉嘴里混吣!。。。”主要的证据也就是这么多,醉汉胡闹,道听途说,似有非有,不可不信,不可全信。
第二,秦可卿是《红楼梦》金陵十二第一钗,其美貌无可比拟,秦可卿在《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笔下,是个极品女子。其袅娜风流在黛玉之上,鲜艳妩媚在宝钗之上。贵妃见到失色,西施遇到躲避。她是警幻仙姑的妹妹,又是贾宝玉的梦中情人。贾宝玉在秦可卿的温香梦幻,柔情缱绻,软语温存中,破了童子功,初试风雨情。。。
第三,秦可卿不仅容颜逆天,美不可言,妙不可述,而且在世事人情,尊老爱幼,料理家务。。各方面,情真意切,胜称一流。贾母夸她,孙子中间第一人,让她办事最可靠。婆婆夸她如女儿般怜爱,公公叹息绝无后来人。。。这样一个美人,一个好人,人见人爱,人人夸奖,给扣上一顶与公公乱伦的污点,让人不能接受,更不能理解。
第四,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秦可卿即便是如焦大所言,与公公有染。在我心里那也是,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垂泪。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水。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情绵绵无绝期。反正我是很同情,不要污点给可卿。
曾患过精神分裂症的人?
这要看你恢复的程度了!
其实,虽然精神分裂症是严重精神障碍,虽然精神分裂症确实很难之路,但幻觉也好,妄想也好,总是可以通过药物的帮助控制住,最让精神科医生揪心的就是我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即使消失了所有的精神病性症状,也还是很难融入社会,很难回归到原本的生活中去。
当然,难以回归社会有很大原因是缓解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或多或少的也可能会存在一些与人不同的地方,或者干脆有一些精神病性症状的残留,所以有时候与人接触不是很融洽。但这绝对不是精神分裂症患者难以重新融入社会的主要原因,其实有很多精神分裂症患者就像小品中演绎的那样,已经消失了精神症状,缓解了精神分裂症,但包括家人和外界大环境,还是听到“精神病人”这几个字就恨不得敬而远之,避之不及。这样的原因很多:
其一就是缺乏关于精神分裂症的健康知识,认为精神分裂症就代表着冲动,代表着伤人的可能;
其二就是缺乏对于精神障碍患者的理解和包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要将进过精神病院的患者拒之千里之外就可以高枕无忧。
但这样久而久之,就真的让原本完全可以回归社会的精神障碍患者,真正的步入了精神的孤岛。
精神分裂症不等于没有未来
看了上面的内容,我想你应该会明白,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中,家庭的支持和社会的支持非常重要。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之中,真的有一部分接受规范治疗后完全的恢复了社会功能,消失了所有的精神症状,在良好的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系统下,离开了精神的孤岛,回归了原本的生活。
精神分裂症绝对不等于没有未来,甚至我有患者缓解出院后还参加了高考,考上了一所双一流大学,还有的患者出院后考上了公务员或者教师编制,还有出院后坚持服药十多年没有复发,结婚生子两不耽误的……其实我们的身边有很多这样励志的例子。精神障碍虽然很麻烦,甚至很严重,但绝对不是不可战胜的,只要你坚持与之斗争的信念,坚持配合医生,遵医嘱,坚持服药,就一定会得到一个理想的疗效,回归原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