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的风俗有哪些,立春时节有哪些风俗

2023-11-17 10:33:04 142阅读

立春的风俗有哪些,立春时节有哪些风俗?

这个时节的风俗有迎春,祭祖,咬春,躲春,鞭春牛等。

立春作为一个节气,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同时,在立春这一天,各地都有很多不同的迎春的习俗,像“迎春,祭祖,咬春,躲春,鞭春牛”等这些风俗,在先秦文献中就有描述。

立春的风俗有哪些,立春时节有哪些风俗

立春准确时间怎样确定?

2023年立春开始时间:2月4日10:42:21

2023年立春结束时间:2月19日06:34:

立春里有个风俗,指在土牛或纸牛被打碎之后,人们会去抢这些土块或纸片。因为人们,牛土或牛纸可以带来吉利。这个行为就被称为“抢春”。

古人过春节有哪些习俗?

进入腊月后,年味越来越浓了,在古代,没有春晚,没有朋友圈,古人是怎么样过新年的呢?王弘力老先生所绘的《古代风俗百图》带我们回味那遥远的年味,回望古人淳朴鲜活的原生态,传承古老智慧的民间习俗。

▲临近新年,卖货郎的生意好得不得了,卖油苕、扫帚、针线、木梳瓜、茄、菜蔬等应有尽有。

▲民间有跳灶王的习俗。乞儿三五人为一队,扮灶公、灶婆,各执竹枝噪于门庭以乞钱。

▲一年辛苦到腊月,家家户户舂米,因为腊月的米坚实,舂时少损耗。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灶神。

▲祭灶时,给小儿买饴糖(即胶糖、麦芽糖)以求上天降好事。

▲家家户户买春联贴春联,祝福新的一年。

▲贴门神,新的一年,将军保吉祥。

▲年三十,放爆竹。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十声连百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

▲除夕黎明打粪堆,但求万事如愿。

▲儿孙长大又一岁,长辈给压岁钱。

▲宋朝时,以鸡冠花供祖风靡京城。

▲古代拜年不必进府门,送上名片给主人送去祝福。

▲新年前后,迎亲嫁娶较多,姑娘家会在婚礼前展示嫁妆,富裕人家有十抬之数。

▲唐代结婚有男拜女不拜的习俗,谓之新妇不跪。

▲元宵节,走百病摸门钉。多走走去百病。已婚不孕的妇女,摸城门钉,取"添丁"之意,希望来年可生子。

▲正月十五赏花灯,直到现在还保留着这个传统。

▲二月二日,迎富,古人携鼓到郊外游玩,早出晚归。

▲年年春打六九头。立春日,有鞭春牛的习俗。

▲莺花三月,姑娘小姐纷纷踏春放纸鸢(风筝)。

▲荡秋千

▲姑娘们吟诗作对,打闹取笑。

▲集市上,耍猴人在让小猴子表演,小儿笑呵呵。

▲男子的休闲娱乐之一,蹴鞠,即今日的踢足球。

古代的新年,没有手机、没有电脑,一声鞭炮,一颗糖就很满足,那时候,年味正浓。

文章来源:壹号收藏 版权归其所有

立春时间有什么讲究?

1、不可与人吵架、争执:

忌讳吵架、不口出污秽言语、不要做口舌之争,和和气气,喜迎春之至。新年新面貌,一个好的心情,好的开始才能迎来来年的和和美美,顺顺利利。

2、不可见血光:

像杀鸡宰羊的事儿,尽量不要在这一天干,因为动刀见血,无论如何,都不是一种好的预兆。

3、立春之日不看病:

立春之日不看病,如果看病就意味着一年都没有好运气。这个说法不过是想讨个好彩头,就像大年初一不看病一样,小毛病耽误一下倒也没有什么。

4、立春之日不理发:

头发之于人身就好比草木之于大地。立春回暖,草木萌动,万物生机待发,不宜在此萌发之时损害!

5、不可睡懒觉或长卧不起:

我们说春暖大地是阳气开始起步、起升的时候,顺应自然的做法应该早起,并多站立或走动来迎接新春,无论从健康养生角度来说,还是从风水旺运的层面讲都是非常必要的。

6、出嫁的女人不要回娘家:

因为在古代,女人一旦出嫁就跟随丈夫,成了别人家的人,尤其是在立春这天,乃一年之计的重中之重,这个时候回娘家难免有“回春”之像。有人说“春归娘家去,来年又一春,寓意要再嫁人了”,虽然这种说法太过激,但无论如何,两口子日子若真过得好,断也没有天天赖在娘家的媳妇。

7、立春不搬迁:

立春是时空能量过度和交接之时,自然不宜搬迁,更何况若是一年之始便动荡搬迁,新的一年何来安稳日子呢?

8、立春不醉酒:

喝酒原本是为了开心、助兴,但若把握不好量,喝醉而导致昏沉,甚至耍酒疯,吵架等不雅的行为就得不偿失了。

立春怎么拜?

答:立春怎么拜的问题回答:

广东立春有放鞭炮拜神,寓意迎春接福!

一般立春就在2月5日之前,就是在春节期间,大部分老人都会在这一天很早起床了,放鞭炮拜神等等一系列的习俗,再做一桌好菜,大家在一起团圆吃饭,回想过去一年的劳作成果以及来年的计划!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