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投摩根大盘蓝筹,最近基金大幅下跌应该怎么办
上投摩根大盘蓝筹,最近基金大幅下跌应该怎么办?
我相信不止刚入场的新基民,对于很多老基民来说,这样反复的下跌,大家心里应该都一样:
「有点慌!」
我的基金,该怎么办?
短期无法预测
买卖拖累收益
首先,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并且承认:人类无法预测股市短期的涨跌。
已经有无数的事实证明股价短期的波动是随机漫步的,当有人信誓旦旦地预测明天的涨跌时,你只需笑笑即可。
某大型期货公司风控总监对近三年客户交易数据进行了分析:
来源:知乎—大型期货公司的风控总监--揭露客户盈亏数据分析看出问题了吗?大多数人的交易方法是错误的,频繁的日内交易,基本上对投资判了死刑。不要盼望着自己能预测走势,去高抛低吸。
前段时间,某网友在豆瓣发帖分享了母亲买基金的故事:2009年,该网友母亲买了8.5万的某基金,然后放在那里一直不动,到了今年2月10日时账户收益率居然高达1544.40%,大赚131.28万元。一只基金变富的秘诀居然是:
「忘了。」
其实这并非个例,国外知名机构富达基金曾对客户数据做过分析,发现以下3类投资者收益最高,被很多文章都引用过:
1、客户去世了,但富达不知情;
2、客户去世了,潜在继承人打官司争夺财产,导致账户长期被冻结;
3、客户忘了自己有账户,长期没有登录。
这三类人都被动地“克服”了在投资中获得回报的最大心理障碍——“短期性损失趋避”。
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查理·芒格曾经说过:我的投资生涯中,我亲眼看到投资者、投资组合管理人、咨询师和大投资机构的成员,他们频繁查看报表上的损失而遭受巨大的伤痛。而能够克服这一负面情绪的只有少数人。
所以,如果你承认自己无法精准或者是哪怕以高于51%的概率去预测短期涨跌,那么千万别因为慌张而卖出自己的筹码。
中期向下调整是常态
80%收益来自20%时间
可能是最近两年的赚钱效应太好了,以至于大家现在面对持续的调整有些不适应。
来,我们一起回顾下最近5年上证指数崎岖之路:
数据来源:wind,2016年3月3日~2021年3月3日看见上面的圈了吗?仅以上证指数为例,春节后这样的调整幅度放在近5年都是一个极其常见的事件,我们需要明白:
「螺旋上升的过程里,向下调整是常态。」
而对于投资基金来说,其实80%的收益来自20%的时间,基金的投资收益是非线性的,80%的时间可能都是难熬寂寞的。
我们以股票基金2017.03至今的收盘价作为数据基础,以绝对收益为纵轴,时间为横轴画出近四年、三年、两年和一年股票基金的走势图。
数据来源:iFinD同花顺,截止日期2021.03.03从图上可以看出,时间周期越长,基金80%的收益越接近来自20%的时间!
用句通俗的话说就是:
「不要总想着赢每一步,赢下关键的就可以。」
长期投资看国运
中国经济会更好
投资长期赚的是国运的钱,巴菲特在2021年的公开信中给了一个坚定不移的结论:永远不要做空美国。
其实,巴菲特的成功,其实就是赌对了美国经济这几十年的繁荣。
数据来源:wind,1929-2017从1929年到2017年,美国的名义GDP增长了185倍,年化增长率6.12%;而同期标普500指数上涨了123倍,年化涨幅5.64%。
巴菲特正因为拥有对美国经济未来如此强烈的信心,才使得他一次次的在各种大大小小危机中不恐惧,才会在别的投资者都在争先恐后的抛售狂潮中,坚定的一次次买入便宜的投资产品。最终分享了国运昌隆的红利。
中国经济向上发展的速度是大家肉眼可见的,并且是全面的,在今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在疫情可控之下,我们拥有全世界发展经济最稳定的国内环境。
在此问大家一个问题:中国在我们这一代会变得更好吗?
我的答案是:一定会!
总结一下,现在持有基金怎么办,思考好以下几点:
相信你的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投资是认知的变现,市场持续下行绿得发慌之时,不如少看账户多学习,以下是近期一些精彩内容,推荐大家查看。
风险提示: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根据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配产品。真是因为A估值偏低吗?
你好,中国股市是一个新兴的投资市场,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在1990年12月19号和12月1号成立,距离现在也只有27年的历史,而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成立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大的投资机会基本都在新兴的行业,新兴的市场,这是广大投资者不争的事实。
A股和国外股票有一些不同的地方,比如1,A股实行的T+1交易制度,像英美等成熟的资本市场实行的是T+0交易制度,2,A股是单边交易只能买张不能买跌,而英美成熟资本市场实行的是双边交易制度可以买多买空。等等很多制度上多会存在一些差异,也许这些差异就是外资看好A股的地方。
17年6月20号中国A 股被纳入MSCI(明晟指数)新兴市场指数,MSCI指数是大多数基金,私募,公募,交易所等大型投资者投资之前要参考的指数,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很大。能把A股纳入MSCI指数说明A股正在被世界关注。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加入世界银行,WTO,牵头成立亚洲投资银行,一带一路等。中国的国际低位逐渐从跟随者变成主导者,国际地位,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势必会让国际的投资家增加对中国投资市场的关注,加上中国对外政策的支持外资的持续流入是必然的,12年统计进入中国的境外合格投资机构已经有150家,摩根,高盛等大的投资机构进入国内,巴菲特,比尔盖茨等大的投资家也进入国内投资市场。
综上所属,有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地位的提升这些做为根基,加上新兴市场的魅力,国家政策为导向,外资看上中国市场是迟早的事。资金本来就有趋利避险的属性,所以这样的现象会越来越被看好。
我是投资观,关注我了解更多我的投资观点。
2022年普通人该如何度过?
赚钱越来越难,我是深有体会。随着这几年疫情的反复,物价的飞涨,房地产的不景气,底层的普通老百姓收入是减少了。赚钱越来越难,日子不好过了。2022年,可以说是不会有大的改变。普通老百姓该怎样渡过这特殊时期呢?
去年我的工资降薪了就拿我来说吧,在河北邯郸的一个县城。我在一家私企工作,属于后勤人员。本来我们后勤人员的工资是固定的,没有到手3500元。可是去年疫情,销售不好,后勤人员的工资也和销售绩效挂钩了。去年平均到手2800元。唉,没办法。老板也不容易,没失业下岗就算不错了。
爱人是事业编,每月也是3000元。两人加起来不到6000元。两个孩子上学,一个初中,一个高中。有房贷,没有车贷。最近物价又一直涨价,每月都是算计着花销。
真是感觉赚钱越来越难,攒钱更是越来越难。
不仅是我们的这个行业,就算是其他行业。我有认识的开小饭店的,卖衣服的。都不赚钱,实体的倒闭的也很多。大家都是一样的焦虑,不好赚钱。日子难熬。
可以说2022年也不会有大的起色。因为疫情依然在反复,再加上物价的涨价,最近啥都在涨,汽油,食用油,大米,面粉等等都涨价了。真是日子不好过。那么普通老百姓该如何应对呢?在特殊时期该怎样过好自己的日子呢?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向上的心态。要想的开。心情好,才会身体好。不生病,少花钱,就是攒钱了。这一点很重要,可以说是特别重要。良好的心态是一切的根源。可以让你积极面对困难,积极想办法应对。而不是得过且过,破罐子破摔。
因为困难是客观存在的,是大环境影响的。
高兴也是过一天,不高兴痛苦也是过一天。困难不会因为你的心情好坏而减少,相反会越来越难。
就像我吧,二个男孩,现在就没什么存款。以后还得给孩子上大学,结婚,彩礼,自己养老,啥的。得花多少钱呀?
天天想想,不得愁死呀,发愁的事一大堆呢。以后的日子没法过了。
那也得过呀?
再说了,天天发愁,心情不好,对身体也不好。尤其是女性朋友,爱生闷气,对身体更不好。
你说,愁出病来,上医院花的钱更多呀。所以要保持好的心情,好的身体。不生病就是攒钱了。对不对。
日常生活勤俭节约,少花钱省钱。多赚钱是难的。像比较赚钱,少花钱省钱是好做到的。
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尽量节俭,少花钱。过断舍离的生活。我总结有以下几点。
1.少逛街,减少物质欲望。
可以说眼不见,心不烦。看不见就不想买了。
2.少买衣服,鞋子。
现在的生活,衣服鞋子是最不缺的。几年不买也没事。
3.少去超市,缺啥买啥。不囤货。
有时看着搞活动便宜,但是到了超市就会买其他用不着的东西。多花钱。不去是不会花钱的。
4.日用品,护肤品等等用完再买。
5.节约用水用电。
6.少开空调,多外出散步。
又省电又环保又节约。
7.少开车,多骑车或挤公交。
汽油太贵了,骑车又省钱又环保还锻炼身体。
8.少去美容院,健身房。
自己完全可以护肤,想健身哪哪都是机会,不必去健身房,外面空气还好。
9.少去饭店,自己做饭。
既省钱,又干净卫生。
10.在合理的时间采购物品。比如超市晚上蔬菜半价。面包房晚上半价等等。
开源,增加赚钱手段,找兼职。这也是重要的一个途径。只有多赚钱,才可以攒钱。
这个要根据个人的不同工作,不同爱好去找适合自己的兼职。
主业不能丢,利用周六日,或者晚上的时间找兼职。
1.自媒体
像我吧,去年在头条一年赚了3000元。虽然不多,不值得一提。但是蚊子肉也是肉呀,对于自己来说,也没啥损失呀。
该上班上班,该工作工作。啥也没耽误。就是利用晚上的,零碎时间。
我的是少的,有的人一年一万多。甚至几万的。
自媒体,头条真的是一个不错的兼职。不用投资,没有风险。全凭自己的勤奋与努力。
2.小饭桌,辅导班。
3.送外卖。
4.晚上摆摊。
5.代驾司机。
6.手工编织。
7.代理记账。
8.推销保险。
等等,其实兼职很多的。就看你想不想干了。成年人不要死要面子了。
等你放下面子,去努力赚钱的时候。也就证明一个人成熟了。
结束语:2022年对于普通老百姓,依然会很难,攒钱越来越难。该怎样化解呢?保持好的心态,开源节流。也就是少花钱,多赚钱。
大家好,我是一韩。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我,也可以在下方点赞评论,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你认为波浪理论可以用于实战吗?
(一)
1871年7月28日,波浪理论创始人拉尔夫.纳尔逊.艾略特作为家中的第二个孩子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玛丽斯维利镇。年轻时代的他大部分时间都从事他的会计师工作,直到1927年退休后回到加利福利亚老家养病。在漫长的休养期间,艾略特研究了覆盖七十五年的股票价格的各种不同指数年、月、日、小时走势图。
大约在1934年5月,艾略特从对整体市场行为的大量观察开始统一归结到一套通用的理论,这个理论可以应用于股票价格指数的所有浪级的价格走势。1939年.在《金融世界》文章出版之后,艾略特深入撰写了波浪理论更加广泛而具体预测的后续文章,他将波浪理论从市场行为模式的详尽分类提升到了人类总体行为的广泛理论,也就是人类情绪与活动的潮涨潮落遵循一种受自然法则支配的自然行径。这个理论在经济学与社会学的领域中独树一帜,在当时引起轰动。
1948年1月15日,艾略特因慢性心肌炎与世长辞。
(二)
艾略特去世后,小罗伯特.普莱切特接手了艾略特波浪副刊,他和弗罗斯特一起合作整理并发表了《艾略特波浪理论:市场行为的关键》。此书使得波浪理论臻于完善,成为后世者学习的范本。而普莱切特也因运用波浪理论成功预测上个世纪80年代的美国大牛市而一举成名,被誉为是波浪理论的一代宗师。
80年代后期,波浪理论在全球迅速传播,收获了一大批专业投资者的拥趸。时至今日,全球最大的投行JP摩根仍然一直采用艾略特波浪理论为其客户提供分析及决策服务。
(三)
美国利益联合贸易集团的创办人、市场推进指数(MFI)的发起人、双料博士比尔·威廉姆斯,在他长达35年的交易生涯中,一直将波浪理论所阐述的5起3落作为构成市场整体的一个循环。所有周期的价格行为都是由这个循环迭代生成。这个循环被威廉姆斯博士称为“分形”。这个“分形”假以时间便是混沌。因此比尔.威廉姆斯的交易理论也被称为“混沌理论”。
比尔·威廉姆斯是美国公认的最著名的交易员。他的学院培养出许多在全美商品期货实盘比赛中的优秀选手。
而他的混沌理论后来又成为另一个重要理论的雏形。此是后话,先按下不表。
(四)
日月轮辉,星转斗移,波浪理论的光芒也传播到了东方。
许沂光,香港人。1994年7月,许沂光在当时中国沪深股市极度疲弱的情况下,依据波浪理论预测称,深综指应在1994年8月初见底于90至100点,然后开始走上长期大牛市;从长期走势看,沪市将突破2000点。
这一预言曾引起国内证券评论人士嘘声一片。不过,后来深综指果然见底于95点附近,并于此后展开了持续6年多的牛市行情。许沂光也从此在内地证券界声名远播,被称为东方的波浪大师。
曹仁超,香港人,外号草根股神。他的波浪理论,受益于许先生。从事股票投资40年,5000元起家赚了4万倍。如今斯人已逝,可博客尚在,其间大量可见运用波浪理论分析的桥段,以此为世人共同见证!
(五)
1999年,笔者慕许先生之名,南下来到回归后的香港。此时的维多利亚湾刚刚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暴。与笔者印象中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不同,是香港人的乐观与勤奋。
人们常说“不到香港,就不知道有钱是多么地幸福。”可笔者偏偏感受了一回“不到香港,就不知道没钱是多么地不幸。”好在笔者当时尚是热血青年,硬是一头扎入故纸堆中,终日与图表为伴,没有流连在购物天堂中。
当年香港的人均工资是8000元港币,而大陆人均不足500元人民币。香港是个寸土寸金的地方,一般人能有个20、30平米的两居室就是幸福,有更多的人甚至住在鸽子间里。笔者被先生安排栖身在一间10来平米的旅馆里,甚是感激。此时方体会到“不住在香港,就不知道住在大陆是多么地幸福。”
在大陆,租赁一套两三百平米的写字间是很常见的事。但在香港,这绝对是是许多跨国公司顶级配置的标志,办公场所更多的是地处中心地段的民宅里。所以许先生那70、80平米的写字间也算是豪华。
许先生问我的第一句话是“你认为市场有轮回吗?”
“当然有”笔者毫不犹豫地回答。
“为什么?”
“因为经济周期是往复循环的。”
“如果市场有轮回,它的周期是固定的吗?”
笔者仔细想了想,“应该不是固定的吧”笔者不太确定地答道。
“为什么?”
“如果市场是轮回的,周期又是固定的,那么岂不是一切都是事先设计好的?”笔者顿了顿,小心翼翼地说:“如果一切都是定数,是不是会有人稳赚不亏呢?这不太可能吧。”刚一说完,笔者马上后悔了,因为面前可是许大师啊!他会不会认为我在质疑他的权威呢?
没想到他点了点头,用赞许的口吻说“很好,年轻人既好学上进,又不迷信经典和权威。”他继续道“波浪理论准不准,事实就是答案,有目共睹,你只管大胆地公之于众。莫迷信,多反省;大胆横(行),往前睇。”
许先生是这样说的,他一直也是这样做的,这源于他对波浪理论的那份自信。
2005年3月10日,《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许先生时,他毫不躲闪地亮明了自己的观点——A股到了最具投资价值的时候,甚至比1994年那次的价值更大。这一观点的依据来源于波浪理论。上月深证综指已经跌到295点,这是三浪二的底部。股市一般有36个月的涨跌周期,从295点开始到2007年的36个月内,A股股市将正式进入三浪三的周期,会经历一个“上行市”的行情,股指会呈现上升态势,低点会一个比一个高。
事后的行情证明了波浪理论的神奇!
在许先生工作室的学习是短暂而又充实的,半个月后笔者离开了香港。以后在实践中大量应用波浪理论,心中谨记先生的话“莫迷信,多反省;大胆横,往前睇”。
(六)
万古长空,今犹昔,一朝风月。何处住?春花夏雨,秋鸿冬雪。百代浮华皆作土,千江吸尽无堪说。问世间,多少梦消磨、英雄血。星旋轨,天补裂,山崩柱,河倾缺。捣神宫鬼府,凤巢龙穴。怒剑穿云惊浩宇,狂涛卷日横孤筏。纵生死,劫火洗乾坤,齐欢悦。——缠中说禅《满江红》
00年前后,中国内地互联网世界还是论坛的时代。
有个人在天涯论坛上纵横捭阖,指点江山。从政治到哲学、从佛教到婚姻、从经济到股市,其文笔彪悍,用词泼辣,收获了一大批粉丝。其ID便是“缠中说禅”。坊间传闻此人便是李彪,当年轰动一时的亿安科技的操盘手。
在他的《教你炒股108篇》中,李彪详细地表述了他的分析理念:技术分析系统只是三个独立的系统之一, 最基础的是三个独立系统所依据的概率原则所保证的数学上的系统有效性。
可惜的是,天妒英才,斯人早逝。其它两个系统的详情,,我们再也无法得见。
许多“缠丝”认为“缠论”的核心在“走势终将完美”。其实走势的完美与否是“薛定谔的猫”,只有在走势走出来之后才能确定,无甚预测意义。
“缠中说禅”实质是对波浪理论的提炼。波浪理论认为“第5浪是对第3浪的背驰,是最终的拐点”。“缠论”就此破局,将背驰作为拐点到来的信号。此拐点被“缠论”称为第一买(卖)点,并按图索骥,确定其后的第2浪为第二买(卖)点、第三买(卖)点。
“缠中说禅”舍弃了波浪理论关于每浪起点、终点的细分,专注做第5浪(无论涨、跌),并捕捉接下来的反转浪。而区分浪的始末标准便是“分形”。这样就彻底跳出了波浪理论千人千浪的尴尬。其思想缘于“混沌理论”,操作上可以称得上简化版的“波浪理论”。
(七)
波浪理论自问世之日起,经历了几代人的不断总结、实践,目前已经枝繁叶茂,日渐成熟。笔者是实践者,也是受益者。这其间有过成功的喜悦,更多的是失败的总结。正印证了波浪理论所阐述的“市场有5起3落,人生亦有起起伏伏”。但无论成与败,笔者无吝私藏,公之于世,任人评说。因为先生那句“大胆横,往前睇”一直勉励着笔者去勇敢地探寻心中的“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