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风乱波剑,你读过哪些杀气腾腾的诗词

2023-10-13 20:48:03 115阅读

碎风乱波剑,你读过哪些杀气腾腾的诗词?

诗词中的杀气体现的是作者的气魄和霸气,而不是才学。

一、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悬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苏武 《汉书·苏武传》

这段话是苏武与匈奴王的对答,我觉得这是史诗,气概和杀气无一不足。汉武帝后期,苏武出使匈奴,单于以生命逼迫苏武投降,苏武不从,并说出了上面的豪言壮语。真的是杀气腾腾,动辄灭国灭种,匈奴终究恐惧,而苏武也保住一命。后面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苏武牧羊”了,十九年后,苏武回到大汉,因为他立场坚定,持节不屈,汉宣帝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

碎风乱波剑,你读过哪些杀气腾腾的诗词

二、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邱,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宋】宋江《西江月·自幼曾攻经史》

读《水浒》最反感的人就是宋江,但真的很喜欢这首词,这首词出自第三十八回,宋江因杀了阎婆惜吃官司,不但政治理想破灭,更要刺配江州。一日宋江在浔阳一酒楼酒后提了上面这首反诗,也意味着宋江与统治阶级表面上的决裂。年轻的时候很喜欢“恰如猛虎卧荒邱,潜伏爪牙忍受。”这一句,会让人觉得困苦都暂时的,总有再起之时。不过“血染浔阳江口”对我来说杀气过重了。

(历史上宋江这个人物真实存在,打方腊也有记载,但这首词除了《水浒》外找不到出处,大概率是施耐庵为了丰富宋江这个人物所作。)

三、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

这首诗作于一九三六年冬,当时红军主力长征,陈毅元帅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但被梅岭被国民党四十六师围困。可以说当时是最危险,最绝望的时候,陈毅元帅的诗中有的只是气魄和杀气。

四、杀江南百万兵, 腰前宝剑血犹腥。 老僧不识英雄汉, 只顾哓哓问姓名。 ——【明】朱元璋《不惹庵示僧》

1363年,朱元璋率军于鄱阳湖击败陈友谅的百万大军,正值意气风发之时,早有扫平宇内,一统天下的雄心。第二天他私访紫金山禅寺,主持见其煞气很重,问其姓名,朱元璋不答,在禅院墙壁上留诗而去。

五、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唐】黄巢《咏菊》

这首诗作于黄巢科举落第后,通过咏菊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后来黄巢自号“冲天大将军”发动农民起义,直接导致唐朝灭亡,也经过多年辗转征战,进军长安称王,直到战死沙场。这首诗诗言志诗,也是预言诗。

还有像张献忠的“天生万物以养民,民无一善可报天。 杀杀杀杀杀杀杀!”,王维的“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李白的“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岳飞的“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等等。

这些豪气干云,杀气凛然流传千古,而作者也各个名震一方。若您心中也有了类似的诗词,欢迎讨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我国共发生过几次疫情?

超过90%的年轻人不知道,除去熟知的非典和新冠,建国后还发生过七次瘟疫,每一次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惨痛的经历,背后都有一段尘封的故事。

下面我们就聊聊跟“疫情”有关的那些事。

一、肺结核病

这个曾被西方国家冠名“死亡之首”的传染病,自然不容小觑。

如果要对肺结核追根溯源的话,至少有5000多年的历史,国外曾在埃及的木乃伊里有发现,国内1973年湖南文物挖掘的马王堆里也发现了同样的肺结核病症。

肺结核病放在以前是一种传染能力很强的疾病,说一个数据,大家的认识可以更加直观:

在过去的200年内,全球感染肺结核的人数将近10亿,分摊到每年,就有近500万人被感染。

在新中国成立之时,也就是1949年,当年被医院记录的病例就达到了2700多万,而被感染后的死亡率约为100/10万。

最常见的是飞沫传播,病毒进入呼吸道再侵入肺部,潜伏期过后,人体免疫力下降的同时,身体就会自然发病,初期常见于脸色苍白、消瘦乏力,随后出现发热、咳嗽、咳血等症状。

其实早在商周时期,我国就有关于肺结核的记载,华佗在《中藏经》也是第一次以“痨病”来定义肺结核,而肖邦、契诃夫、雪莱、鲁迅、林徽因等耳熟能详的名人均是感染了肺结核,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肺结核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疾病,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肺结核病几乎是无药可治,只能眼睁睁看着身体带来了一系列变化。

过去因为医疗条件和药物等原因,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只能通过静养、呼吸新鲜空气、食补等方式来抵御病毒,痊愈率维持在25%上下。

直到1940年以后,链霉素被科学家发现,随后再有卡介苗等药物的出现,肺结核才摆脱了“等同于死亡”的说法。

二、鼠疫

鼠疫又称“黑死病”,光从名字看,自然是跟老鼠有关,原发于啮齿动物之间的病毒传染,虽然最初是老鼠携带病毒,但并不能直接传染给人类。

后来医学工作者发现了病毒的传播路径,先是通过跳蚤吸食老鼠血液后,再跑到人身上,最终把“腺鼠疫”传染给人类。

一旦被感染,如果病人得不到第一时间的治疗,病毒不久之后会进入人的肺部,从而引发连锁反应,原先的“腺鼠疫”变成了“肺鼠疫”,可以通过呼吸道的飞沫进行人和人的传播,并且一旦发病,病情会迅速恶化。

鼠疫在很早之前就已经传播了,例如1855年的云南,1894年的广东。

新中国成立后,察北地区也集中发生过一次鼠疫,当时共波及了10个村子,其中确诊感染者69人,而死亡却有66人。

整个疫情从1949年7月开始,一直到当年的11月5日,当时动员了疫区及周边村落的群众积极加入到捕鼠灭蚤斗争。

一方面做好宣传工作,当时通讯落后,更没有网络移动信号,只能依靠到处张贴字报,提高大家的安全警惕;另一方面给周边的所有人员安排接种疫苗,随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扩散。

三、亚洲流感/香港流感

1957年,最早的流感出现在贵州地区,随后向其他省市及国外迅速蔓延,短短数月,全球就有数百万人因为感染流感而失去生命。

同年,有一个国外医学团队研制出专门对抗亚洲流感的疫苗,从而最大程度上挽救了很多患者的生命。

当然,流感病毒并没完全消失,潜伏一段时间后,又进化成了H3N2,以另一个版本“东山再起”,也就是发生在1968年的香港流感。

四、血吸虫病(大肚子病)

新中国成立之前,血吸虫病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而江西地区最为严重。1919-1949年,全国因感染血吸虫病死亡就有将近3万人。

从1949到1956年,国家提出了“消灭吸血虫病”的号召,通过挖新沟填旧沟、焚烧等方式消灭老河里的钉螺,同时控制水源,最终堵住了血吸虫病的源头——钉螺。

五、天花

说到天花,对历史有些了解的朋友一定知道,顺治帝就是感染了天花,年纪轻轻(24岁)就抱憾西去了。

顺治帝在弥留之际选择接班人时,也费了一番周折,其中就有天花的影响。

大皇子一岁就夭折,自然不在考虑范围内,本来想顺位传给二皇子,但有大臣建议二皇子只有一只独眼,如果让他做皇帝,光凭长相就有损皇家脸面。

再加上老臣们说二皇子没有感染过天花,如果以后被感染了,再有个意外,又会是一次权利的交替,风险系数太大。

于是,大家建议把皇位留给得过天花的三皇子玄烨,也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康熙皇帝。

天花这种传染病原本一直在欧洲流行,并且治愈率很低,在没有出现特效药之前,只能寄希望于自身的免疫力。

直到1796年,国外有一位医生发现了牛痘里产生的脓液,能够治愈天花,治愈天花迎来了曙光。

也就是这次无意的发现,让曾经不可一世的天花,从此消失销声匿迹,而我国也在1961年宣布真正消灭了天花。

六、流脑

流脑,一个曾在哪里听过,却又有些陌生的名字。

1967年在中华大地上肆意横行,一年之内全国就有300多万人被感染,死亡人数超过了15万。

患者以青少年为主,一旦被感染,成病率很快,如果不及时治疗,就算运气好能够活下来,也会留下终身残疾。

七、甲肝

1988年1月,甲肝突然在上海流行起来,通过调研发现,病毒来源于上海的一道家常菜。

八十年代,大家的经济都不富裕,很少有家庭能够天天吃得起肉,当时又恰逢元旦前后,上海人有吃毛蚶的习俗,所谓的毛蚶就是一种贝类。

刚开始每天的确诊人数只有100人上下,随后逐渐发展到每天三四百个,再到每天两三千人,到了1月底达到了顶峰,每天的甲肝确诊人数上升到1万例以上。

当时上海已经没有多余的床位,很多医院的走廊里都住满了病人。

从1988年1月19号到3月18号短短两个月之间,上海就有累计登记病例9万多,可见传播速度之快。

八、非典

2002年年底,非典最早出现在广东的顺德,因为把它归类到非典型的肺炎,所以才有了“非典”这个词。

春节期间的人员流动,非典从广东开始向全国蔓延,随后世界很多地方都出现了类似的呼吸系统疾病,一时间“白醋”、“板蓝根”被误传,出现了抢购一空的画面。

2003年4月,SARS被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命名,到2003年7月份,历经九个月的不懈努力,非典不再有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SARS病毒开始销声匿迹,并成为历史。

写在最后

新冠,就不用过多介绍了,我们正在经历,并还未结束。面对疾病我们永远没有准备,唯一能依靠的只有迅速而又坚决的行动。

所有人不能做旁观者,而要做好各自的角色,积极配合社区的防疫工作,勤洗手、常通风、戴好口罩。

纵观世界的每一次疫情,我们人类都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值得庆幸的是,最终这些大大小小的疫情,无一例外都被人类所战胜,都将会成为一段历史。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疫情终会过去,静待春暖花开。最后,向所有的一线工作人员致敬,有你们真好!

李白关于剑的诗句?

1.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 唐·李白

2.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六首·其一》 唐·李白

3.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侠客行》 唐·李白

4.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北风行》 唐·李白

5.

学剑翻自哂,为文竟何成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唐·李白

6.

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唐·李白

7.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行路难三首》 唐·李白

8.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行路难三首》 唐·李白

9.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塞下曲六首》 唐·李白

10.

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 《塞下曲六首》 唐·李白

11.

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 《胡无人》 唐·李白

12.

弹剑谢公子,无鱼良可哀 《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 唐·李白

13.

弹剑徒激昂,出门悲路穷 《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唐·李白

14.

弊裘耻妻嫂,长剑托交亲 《赠友人三首》 唐·李白

15.

严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剑拄颐事玉阶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唐·李白

檀沁的群侠技能是什么?

答冷血-寒焰夺锋:追击/强控/霸体,适合3V3/小规模团战追击敌人。

推荐职业:碎梦/血河/铁衣方承意-金戈浴火:爆发/护盾/霸体,适合3V3/小规模团战吸伤+反击。

推荐职业:血河/铁衣叶雪青-自在飞花:AOE/位移/爆发,适合职业联赛/大规模团战打伤害收割。

推荐职业:神相/九灵/碎梦李师师-锦弦生莲:治疗/解控/减CD,适合辅助职业在各场景给团队解控使用。

推荐职业:素问无情-拂衣乱影:更看重的是进阶后的技能【千手难防】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轮椅,适合远程职业打伤害,需要一定发育周期,可慢慢培养。

推荐职业:神相/九灵

唐剑和唐横刀区别?

唐剑和唐横刀都是中国古代的传统武器,但它们在形状、用途和使用方法等方面有所不同。

唐剑是唐代的一种长剑,刀身细长,剑柄短小,适合单手使用。唐剑的刀身通常为单刃,剑锋锐利,适合快速刺击和割击。唐剑在唐代被广泛使用,是当时武器中的主要种类之一,也是后来日本武士刀的前身之一。

唐横刀则是唐代的一种短刀,刀身较短,剑柄较长,适合双手使用。唐横刀的刀身通常为双刃,剑锋锐利,适合近身搏斗和切割。唐横刀在唐代也被广泛使用,是当时武器中的主要种类之一,也是后来日本武士刀的前身之一。

总的来说,唐剑和唐横刀在形状和用途上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是中国古代武器中的重要代表,对后来的武器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