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职业哪个好,当中层副职的好处

2023-10-13 10:56:03 156阅读

副职业哪个好,当中层副职的好处?

主要有以下几个好处:

一是位高权重责任轻,中层副职既是单位领导,手握一定权力,享受领导待遇,又不像正职那样任务重、责任大;

副职业哪个好,当中层副职的好处

二是数钱数到手抽筋,中层副职的年薪或者工资待遇一般都非常好,报销的项目和便利又非常多;

三是发展进步有空间,副职干好了晋升正职的机会还非常大,前途无量!

国企中最舒服的岗位有哪些?

在民营企业奋斗了14年,自己给自己按了暂停键,休整好后一个机会进入了国有企业。

企业文化完全不同,思维方式,沟通方式,这个适应过程花了大半年,其中无数次想撤退,但是又不信邪,总觉得这个背后的逻辑我得搞清楚。

国有企业是个有多重功能的国有组织,和民营企业单一经营目标有本质的不同。

国有企业的领导,要接受来自上级和下级的评价和监督,所以领导们多半对自己的言行要求较高,很少看见领导失态,多半都是和颜悦色的,所以在国企的各个岗位,心理上都很舒服。

国有企业的同事,受得都是共产主义教育,都是志同道合的同伴,所以大家都是很客气,彼此尊重,所以在这个环境里,你感觉自己是生活在一个和谐友爱的组织里。

国有企业因为性质原因,有大量的政治学习,各种理论学习等,各种横向,竖向的管理内容,基本上么有特别舒服的岗位,基本上都是各种报表,各种报告,随时随地,24小时待命。无论是经营口还是二线管理岗,基本上都是如此,没啥压力,没啥动力,也没啥美好的期望。

在国企最舒服的岗位就是不要有太强的上进心,听话照做,领导让干啥就干啥,这个岗位是不是很舒服,因为么有完成不了的高压力指标 ,没有什么需要一力承担的责任。

市属平台国企总部中层和下属子公司副总如何选择?

先不给建议,说个本地一家国企的情况。

这个国企是正处级单位,中层相当于正科,年薪30-40万之间,税前。下属有几个分公司也是正科设置,副总相当于副科,级别虽然比集团中层正职低,不过因为有经营收益提成等,收入普遍比中层正职高,少的四五十万,多的有六七十万。尽管如此,很多子公司的正副职还是拼了命地往总公司跑,宁愿干收入更低的中层,也不愿意干子公司的正副职。究其原因,用他们的话来说就一个字:累。这家国企的绝大部分收入都来自于分公司的营销,到分公司当老总必须要扛业绩指标,每到年底为了完成任务都要脱层皮。最后钱会多拿点,实际上比总公司的中层多不了多少,而总公司的中层基本上不存在业绩压力,多半任务是管理,而且近身领导又可以获得领导的信任,为以后的提拔晋升铺路。综合各方面考虑,分公司的老总普遍都愿意往总公司调。特别是年龄大点的,没什么想法的,更是如此。当然,也有部分年轻人愿意下去,他们多半是本着历练去的,另当别论。

从上面这个国企人员的动向可以看出,市属国企总部中层相对于子公司副总显然更占优势。因此,如果个人年龄偏大,不想太累,或者已经有足够的资本,下一步的目标是提拔晋升,可以考虑总公司的中层,反之年龄不大,其实可以考虑到子公司锻炼一下,长远来看对自己有利。

区政府副职是什么职位?

区政府副职就是副区长和区政府秘书长。通常情况下,区政府领导班子由一名区长,若干名副区长,一名秘书长组成。区长是区政府正职,副区长和秘书长是副职。

单位的副职太难干了?

有人说:单位的副职太难干了。对于正副职都经历过的我来说:当官当副的,吃饭吃素的,有益于身心健康。副职从某种程度来讲,就是一个拿着大工资,做着员工的活。之所以有些人觉得副职难做,基本都是事没少做,钱没多赚,责任没少担,成绩没赚到。

副职面临的困难

1.副职也是管理,但说了不算

副职大小也是管理者,但是却说了不算。就像打牌玩“斗地主”,说是小王也是打牌,但是有大王在的时候,小王根本无法作为开路牌。副职面临的就是这样的处境,所是管理者,但是很多时候根本无法发挥自己管理作用。

2.有做事的想法,但无法实施

副职有想法,想做事,但是只要正职不支持,副职根本无法实施自己想做的事情,哪怕是“外行指挥内行”,只要正职不推动,副职想做的事情就会困难重重。人们常说:官大一级压死人。别说一级,就是半级都让人有喘不过气的感觉。

3.可替代性强,支配资源少

副职只是作为承上启下的润滑剂,作用不如正职,承担不如正职,受领导重视也不如正职,位置随时可以被替代。虽说有支配资源的权力,但现实中,副职能自由自配的资源太少,犹如隔靴搔痒,看似有,实则没有任何作用。

副职应该懂得三点

1.副职心态问题

作为副职,心态一定要摆正,做事不越位,思考不错位。副职就要有副职自觉性,作为副职就是协助正职把事情做好,做事不要抢功避过。功劳再大,也会有正职浓重一笔,功劳再小,也不会抹杀正职的作用。所以,做事上不越位,该正职拍板的让正职拍板,不做越位的事情。

思考不错位,作为正职,考虑是事情应该协助,提供合理化建议与现状分析,拍板由正职来做,总想着替正职做主,那就是思考的错位。

这样做的好处,承担责任少,工资没少赚,协助正职把事情做好。领导看得见,正职心里明白,下属清楚。不要想着分割权力这个蛋糕,而是要把权力这个蛋糕做大,哪怕还是原来的比例,还是会分到更多。就像打牌“斗地主”,大小王在一起,合力就是最大的存在。

2.副职行为问题

副职最忌讳的就是与正职争权夺利,哪怕副职属于强势状态,都是在团队中内耗。正职不甘心自己被架空,副职又想做自己的事情,让自己成为正职。

副职有自己的职责,做好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就好,别以为上级领导看不到内耗,自己做的很高明,其实领导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当需要立威制衡的时候,副职往往是那只“替罪羊”。

副职做事在规则内做事,超出规则的事情,要征得正职的同意,不要觉得自己是个管理者,就擅自做主,正副职配合不好,除了问题都有副职承担,但经过正职允许,哪怕是默许,事情的结果就会发生变化。

副职的行为,就是在规则范围内做事,超出规则事,坚决不做,哪怕是正职安排,都可以拒绝,但自己坚决不越界。提出建议,做好辅助,查缺补漏,就是副职的事情。责任不多担,钱不少拿,何乐而不为?

3.副职价值问题

前面两点是心理与行为上的,那这第三点就是最重要的部分。副职之所以难做,是因为价值与野心不匹配,造成的心理上的错位,行为上的越位,形成落差感。

这也是很多职场人经常会遇到的问题,能力、价值平平还想做更大事情,不知道自己的斤两。把一切归罪于领导的不支持。当价值大于岗位的时候,想做的事情自然能做成,被替代的可能性就降低。

在职场中,副职架空正职的例子时常就有。我曾经做副职,只要我想做的事情,正职都无条件的支持,面子保持良好的关系,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副职说了算。功劳给正职,上级领导都知道副职起到的关键性作用。

当价值大于岗位时,被扶正的也就自然能够提到日程上来,很多副职最大的问题看不清到底是自己价值所在,更搞不清楚自己的能力,是职位带来的,还是自身带来的。

写在最后

正副职都是管理者,但是职责不同,副职可以是过度,也可以是辅助,更可以是主攻选手,关键在于自身的价值,而不是别人赋予,领导、正职给了资源支持自己能成事,但是相同的资源给别人,也一样能达到效果。

关键在于利用现有资源,能在所在位置做出更多的事情,把副职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就像蜡烛一样,火苗虽小,但是照亮的地方却是一片。副职看清楚自己,野心是否有相应的价值作为支撑,心态与行为自然会有改善。

欢迎关注@九乙大叔 国企15年,其中8年公司管理者,后自主创业。爱好:健身,阅读,深度思考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