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f浓缩的纯洁之骸怎么得,DNF红字装备振幅爆了之后会爆什么

2023-10-11 19:56:04 136阅读

dnf浓缩的纯洁之骸怎么得,DNF红字装备振幅爆了之后会爆什么?

纯洁之骸什么的,去克伦特那里能看到、就是强打红字用的材料、一个卖得很贵

DNF增幅10上11失败后碎了能得到什么材料?

能得到三百多个常见的不值钱的无色小晶块,1个很棒的史诗灵魂,二十多个浓缩的纯洁之骸,二十多个一个值二十多万的强烈之痕迹。DNF增幅的知识延展:增幅技巧:

dnf浓缩的纯洁之骸怎么得,DNF红字装备振幅爆了之后会爆什么

1、永恒的增幅的秘密:永恒的增幅秘密据测试的确可以增加增幅成功率,虽然比较小大约百分之0点几,但是多这百分之零点几也是多一份希望,这个兑换的也不是很贵,值得在增幅的时候兑换一个。

2、破碎的心:别看这个事增加强化的几率,其实也会增加增幅的成功率,而且也很好容易获得!在增幅的时候用上它绝对是上上之选,也算是给凯莉大妈一个面子,毕竟是武器大师。

为什么国庆版本都送5张红字书了?

DNF红字书作为目前最不可或缺道具,是玩家通往普雷团本必不可少的条件,普雷团本如果身上没有打红字根本没人要,好在国庆版本送的5张红字,加上之前的活动基本上已经达到人均红字的水平,不过很奇怪的是红字书的已经随意送了,但是拍卖红字书的价格并没有因此减少。

目前拍卖上的红字书的价格在5000W左右,那么有玩家会就此疑问,明明国庆版本都送了5张红字书了玩家再加上之前赠送红字书的活动,价格应该变的廉价才对,为什么还是这么贵呢,难道是求大于供吗。

确实,仅仅5张红字书是远远不够玩家打红字的,毕竟很多玩家不止玩一个角色,大部分玩家至少也有3~4个职业,虽然在以往的的活动也有送红字书,但是因为很多练新角色的原因5张红字书在玩家眼里也是九牛一毛。

另外拍卖上的红字书之所以为什么这么贵,主要是来源于红字书的制作材料,红字书的制作材料需要25个浓缩的纯洁之骸以及100个金色小晶体,浓缩的纯洁之骸只有通过增幅11以上碎的装备才可以获得的材料,加上产量非常低低拍卖仅需一个就要200W,25个就是5000W,所以一红字书才会卖如此高的价格。

希望对你有帮助。

史书中有哪些看起来轻描淡写但品味起来很残酷的话?

你轻翻过的每一页史书,都有可能是翻过了千万人的一生。史书上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往往藏着想象不到的残酷。

喜欢看史书的朋友在书中会发现“灭其族”、“屠其族”、“夷其族”等,这简单的三个字就是成百上千的生命。与之相比更可怕的是“大疫”、“大饥”、“大破之”、“屠”、“人相食”、“易子而食”等字眼,这些简单的字眼背后往往是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史书中哪些轻描淡写但残酷的话

春燕归,巢于林木。

——《资治通鉴》

春天燕子归来,暖意融融,建巢在树木之上。这是很美的一个短句,这七个字在史书上是残酷无比的。燕子本来是筑巢在屋檐之下的,它们建巢在树木之上是因为已经没有屋檐可以让它们筑巢了,这是一片赤地千里,人民流离失所的乱世惨象啊。

春燕归,巢于林木。这句话出自于《资治通鉴》,完整的句子是“魏人凡破南兖、徐、兖、豫、青、冀六州,杀掠不可胜计,丁壮者即加斩截,婴儿贯于槊上,盘舞以为戏。所过郡县,赤地无馀,春燕归,巢于林木。”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南北朝刘宋皇帝刘义隆发动元嘉北伐,结果三次全遭失败,第二次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带军长驱直入,攻破数州,烧杀抢掠。这才有了春燕巢于林木,因为老百姓都没了,房子也都没了,燕子只能筑巢在树木之上。

是岁大疫。

——《后汉书·献帝纪》

公元217年,东汉末年爆发的一场大瘟疫,在史书上只有这简单的四个字记录。

东汉末年,瘟疫频发,许多历史名人都死于瘟疫。在217年的瘟疫中,建安七子中的王粲、徐干、陈琳、应玚、刘桢五位病逝,加上孔融和阮瑀之前已经去世,建安七子成了绝唱。此外,司马懿的大哥司马朗巡视士兵病情时感染身死。这些都是有名的历史人物,他们的生平会被记录下来,他们都死了,普通老百姓死的就是不计其数了。曹植的《说疫气》就描述了这种惨状“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东汉时期的瘟疫比较频繁,在史书上都是以“大疫”记录下来。208年赤壁大战,“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曹操)乃引军还”,220年左右又有大批人死去,吕蒙、孙皎、蒋钦等人去世。东汉末年的名人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病逝,这些大人物都不能幸免,又何况普通老百姓。此外,在其他史书中也有类似的瘟疫记载,《史记·赵世家》“二十二年,大疫”,《晋书·孝友传》“咸宁中,大疫”等等,只用了简单的大疫两个字,背后却是一场不为人知的灾难,不知有多少人就此绝望。

关中大旱,饥民相食。

——《元史·张养浩传》

“饥”、“大饥”这两个字在史书中是个可怕的字眼,与之相伴的通常是“人相食“、“死者十七八”,“死者过半”等等。同时,饥荒是在史书中出现最多的,史书的记述一般都是“关中大饥,人相食”,“河间大饥,人相食”,“蜀大饥,人相食”等等,这短短的几个字背后又是怎么样不为人知的残酷。

张养浩是元朝有名的文学家,他的一生历经元朝多位皇帝,担任过礼部侍郎、礼部尚书、中书省参知政事等。1321年,张养浩辞官归乡,决意不再涉足仕途,朝廷七次起召他都没有赴任。1329年,朝廷再次启用他,年事已高的张养浩立即赴任了,因为这年“关中大旱”。朝廷任命张养浩的是陕西行台中丞,这个年迈的老人为了百姓义无反顾的上任了。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一路上散尽家财,遇到饥饿的灾民就赈济,看到饿死的灾民就埋葬。路过华山时,张养浩到西岳庙去求雨,想到饿殍遍野的天灾人祸,他哭的不能起身。到了关中才是真正的哀鸿遍野,“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在这样的天灾人祸下,百姓卑贱如蝼蚁,幸好有张养浩这样的好官,劳心劳力地帮助百姓换取来粮食,可惜的是张养浩积劳病逝于任上,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而关东蝗大起,蜚西至敦煌。

——《史记·大宛列传》

汉武帝时期,关东地区出现严重的蝗灾。在史书上只是记载了蝗虫从关东飞到敦煌,关东地区指的是函谷关、潼关以东的地区,函谷关现在位于河南,也就是到敦煌有四千左右里。可以想象一下,铺天盖地的蝗虫连飞几千里,粮食不存,赤地千里,随之引发的就是饥荒。这一场灾难不知多少人背井离乡,又有多少看不到的号哭绝望。

旱蝗,大饥疫。

——《明史》

旱灾、蝗灾、瘟疫,每一个都是重大的灾祸,这是三个连在一起的灾难。

1343年,淮北发生旱灾,次年春天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朱元璋就是经历这次灾难的人物,他的父母、大哥在不到半月的时间先后去世。为了活命,朱元璋不得不和幸存的二哥分开,去求生。走投无路的朱元璋为了一口饭,不得不剃度当了和尚,不想在灾荒之下,寺庙也难以维持,又打发他去云游化缘了。朱元璋当过和尚,要过饭,不只是因为他家穷,在那样的灾难下,又有多少人无法生存呢。

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

——《白起王翦列传》

白起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长平一战奠定了他后世几千年的威名。这一战白起带领秦军大胜赵国,对于赵国投降的士卒“挟诈而尽阬杀之”。就是这短短的几个字,包含着四十万人的生命,赵国前后死了四十五万人,只有240人回家。

四十五万人,这是什么样的概念。这些人都是赵国的青壮年,他们是一家中父母的儿子,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父亲,他们都是一家的顶梁柱,他们都死了。这一战过后,赵国的百姓家家皆缟素,户户皆白绫,十户九室无儿郎。战争无论输赢,受苦的永远是老百姓。

衣冠南渡。

——《史通·邑里》

在历史上有三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现象,都是因为动乱而发生的。第一次是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后,第二次是安史之乱后,第三次是北宋末年靖康之变后。《史通》里的衣冠南渡是西晋末年,士族躲避战乱的一次南迁。

西晋是个短命的王朝,只存在了51年。在西晋末年天下已大乱,永嘉五年(311年),匈奴族刘聪率军攻陷洛阳,俘虏晋怀帝司马炽等王公大臣。316年,刘曜又攻入长安,俘虏晋愍帝,西晋走向灭亡。经过永嘉之乱后,北方进入战乱不休的五胡十六国,琅琊王司马睿在南方建立政权,史称“衣冠南渡”。

衣冠南渡,衣冠就是衣服和帽子,是士以上的服装,指的是士大夫。衣冠南渡就是在永嘉之乱中,士大夫们都跑到了南方,但是北方一直是中原大地,还有着无数的老百姓。衣冠南渡背后是北方的一片黑暗,《晋书》记载“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在当时有一支被认为是古代最凶猛强劲的农民部队,他们叫乞活军。乞活军,乞活,乱世中乞求活命自保,他们是老百姓面对乱世的一种抱团求生行为,他们的悲壮凄惨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这一切,就在衣冠南渡后面的北方。

史书中往往都是这样简单而又残酷!

流浪武士纯净的增幅书选什么?

因为流浪武士是物理系百分比攻击职业,增加力量属性会让流浪武士获得最大的性价比,所以增幅武器和全身装备需要增幅力量属性,所以流浪武士纯净的增幅书要选择异次元力量。

纯净的增幅书获得方法

1、纯净的增幅书获得方法是在100级版本中商城与NPC克伦特处也可以直接使用点卷与金币购买。

2、游戏中纯净的增幅书可以用浓缩的异界精髓、浓缩的纯洁之骸、强烈之痕迹和矛盾的结晶体制作而成,制作书在NPC克伦特处购买,除此之外玩家还可以通过官方限时活动和开箱子的方式随机获得。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