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伴侣好看吗,有什么番外篇比原来的电视剧好看的影视剧
致命伴侣好看吗,有什么番外篇比原来的电视剧好看的影视剧?
我给大家介绍下《老九门》的番外篇:先后顺序为《二月花开》、《虎骨梅花》、《恒河杀树》及《四屠黄葵》四部,分别对应二月红篇、解九爷篇、霍锦惜篇和陈皮阿四篇,相当于4部人物传记。
一、《老九门番外之二月花开》
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将隐藏在古墓中的文物转移出来,二月红将戏曲舞台搭在由日本兵守卫的古墓正上方。利用戏曲折子关系,在众目睽睽之下,二月红一边唱戏,一边和日本兵斗智斗勇,最终打通了通往古墓的盗洞,转移出了国宝。
二、《老九门番外之虎骨梅花》
按九门解家家规,解家人六十岁生辰那日便是金盆洗手之时。解家老仆庖丁叔六十大寿当天死于非命且死状惨烈。解九爷与受佛爷所托、前来解家贺寿的张副官一同开始追查命案线索,却发现这宗谋杀案的源头要追溯到几年之前。 紧接着,解府仆人以及与解家有关联的老人接连不断死去,且死亡现场都出现了“虎骨梅花”符印。一个深埋多年的秘密即将被层层揭开。
三、《老九门番外之恒河杀树》
三娘和九门其他八个人一起,被困在一个封闭的地点,他们如何逃出来这个过程很值得玩味,是自相残杀?还是齐心协力? 九门众人在极端封闭的空间内、面对重重杀机,将催生可怖的人性之恶,该片讲述了霍三娘是如何面对心怀鬼胎的同伴、危机四伏的寺庙、甚至是神秘莫测的鬼神的故事。 霍三娘为继任霍家掌门,入一古墓中经过种种考验取得信物毕方扣。而后又因一系列奇遇导致毕方扣落地碎裂,且释放出大量剧毒雾气。为躲避该雾气,霍三娘与来自九门的其他人进入了一古庙内。谁知神秘寺庙内竟杀机四起。同行人一个接一个离奇死去,寺内人心惶惶、拉帮结派,而寺外是致命毒雾,步步见血,霍三娘究竟该如何破除杀机。
四、《老九门番外之四屠黄葵》
彼时,还只是一个乞丐的少年陈皮阿四因一句谶语决定开始 “一百文,杀一人”的买卖。被黄葵帮炮头屠尽满 门的渔家少年春申,成为了他第一个顾客。然而,春申只有99文钱,陈皮阿四少一文都不杀。当春申用生命换来这一文钱时,陈皮阿四为春申的复仇也开始了 。
恩爱夫妻不到头说的是啥意思呢?
非常同意题主的这个说法。
在说明题主的问题之前,先说两个成语故事: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一,成语故事(一)举案齐眉用来形容夫妻互敬互爱,语出《后汉书·梁鸿传》。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据说这个人人品非常好,远近闻名。当时很多有钱有势的人都看中了他的人品,很想把女儿嫁给他,但是梁鸿一概都拒绝了。
同一个县,有个姓孟的人家有个女儿,长得很难看,力气很大,但眼光还很高,谁都看不上,因此三十岁还没有出嫁。父母问她原因,她说:“我想嫁象梁伯鸾那样贤德的人。”
梁鸿听到这件事情后就向她下娉礼求婚。孟家女子要求父母准备好布衣、草鞋、纺织用的筐缉绩这些用具。出嫁那天,她精心打扮之后进了梁家,可七天过去了梁鸿却并没有搭理她。
梁鸿的新媳妇于是端跪在床边,说道:“私下曾听说过夫君品德高尚,寥寥几句便打发了很多人家的女子。我也曾回绝刁难过几位男子,如今却不知道你为什么不理我,特地过来请教一下,我究竟有什么过失。”
梁鸿说道:“我想求娶的是那种朴实的,能勤俭持家的伴侣,是能够和我一起归隐到深山里生活的人。可现在的你衣着华丽,脸上涂满粉黛,怎么会是我梁鸿所希望找的那个人!”
梁鸿妻说道:“我这么做就是要考察你的节操而已。我也准备了一套能隐居深山的服饰。”于是,她回到房间,将发髻梳成椎髻,穿上布衣,提着器具再次来到梁鸿的面前。
梁鸿非常开心地说:“这才是我梁鸿的妻子,你定然能够侍奉好我呀。”
梁鸿为妻子定表字德曜,取名孟光。夫妻两人后来到了吴地。投靠到大家皋伯通门下,住在廊庑之内,受雇帮人舂米作为营生。
每天回家,妻子孟光为他准备饭菜吃食,在梁鸿跟前从不仰视,总是把装满食物的托盘高举到眉毛处,恭敬的侍奉梁鸿。
(二)相敬如宾语出《左传·僖位公三十三年》。春秋时期,晋国的大臣郤芮因罪被杀,他的儿子郤缺被废为平民,以务农为生。但郤缺并没有因为生活环境和个人际遇的巨大改变而怨天尤人,而是一面勤恳耕作以谋生,一面以古今圣贤为师刻苦修身,德行与日俱增,不仅妻子甚为仰慕,就连初次结识他的人,也都对他非常赞叹。
一次郤缺在田间除草。到了午饭时间,妻子把饭送到了地头,十分恭敬地跪在丈夫面前,让丈夫吃饭。郤缺连忙接住,连声表示感谢。夫妻俩相互尊重,饭虽粗陋,倒也吃得有滋有味。
这时,晋国大夫胥臣正好路过,看见夫妻两的相敬如宾的情景,非常感动,便和郤缺攀谈了起来。结果一交谈,这才发现郤缺竟然是个治国的人才,便向朝廷举荐他为下军大夫,后来郤缺立了大功,升为卿大夫。
看完这两个故事,你还认为“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两个成语是那么让人神往吗?你还会觉得这两个成语那么美好吗?说实话,在我们普通人心目中,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似乎就是夫妻关系最好的典范了,然而,这种典范作用的前提是,以牺牲妻子的尊严而得到的。梁鸿妻子孟光,“在梁鸿跟前从不仰视,总是把装满食物的托盘高举到眉毛处,恭敬的侍奉梁鸿。”郤缺的妻子是“十分恭敬地跪在丈夫面前,让丈夫吃饭。”
现在回头回答一下题主的问题:农村老话:“恩爱夫妻不到头”说的是啥意思呢?为啥有这说法?
说实话,年轻时候,我一直非常向往“举案齐眉、相敬如宾”这种夫妻生活和感情。但是,实践告诉我们,过去的“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是以歧视妇女为前提;现在,妇女解放了,男女平等,在现在的现实生活中,“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夫妻也是根本不存在的。
二,时代进步了,男女是平等的举案齐眉也好,相敬如宾也罢,那样特定场合、特定时代的故事,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夫妻之间,是完全平等的两个人的客观存在,谁都没必要曲意奉迎另一个,谁都不可能在家庭里居高临下,给另一个人发号施令。妻子不用巴结丈夫,丈夫也没必要奉迎妻子。因此,无论是“孟光把托盘高举到眉毛处侍奉梁鸿”,还是“郤缺妻子跪着十分恭敬地让丈夫吃饭”,其前提已经不存在了。
故此,我个人认为,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夫妻关系,现在的现实生活中,是根本不可能的。
三,平平静静的恩爱夫妻是过不下去的一对夫妻生活几十年,每天油盐酱醋茶,一声不吵不闹,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每个人成长环境不同,成长道路不同,所受教育不同,家庭教育不同,脾气性格不同,身体状况不同,观念不同,信仰不同,爱好兴趣不同------即使是一母所生的双胞胎,有时也会产生分歧意见。更何况是两个男女组成一个家庭。一句嘴不吵,绝对不可能。谁都不能保证夫妻两人的想法完全一样。
一对夫妻,究竟恩爱不恩爱,外人是看不到的。只有夫妻两人自己才知道他们的感情究竟是好是坏。外人只能看到他们出双入对,不吵不闹,貌似很恩爱而已,至于家庭内部如何,谁都不清楚。有一句话叫:家丑不可外扬。只要夫妻双方还没有离婚的打算,一般谁都不会和外人说这些事的。
四,夫妻吵闹,其实也是一种交流方式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三种观点,家庭也同样如此。夫妻间只要不动手,没有家暴,吵闹几句,是很正常的事。夫妻双方的关系,一般来说,就是一方主导家庭走向,另一方忍让或服从。只有这样的家庭,才有可能维持正常运转。假如一个家庭谁都想做主,那这个家庭是维持不了的。
吵闹也是一种交流方式,尽管大家都不希望看到吵闹,觉得这是一种不和谐的状态,但吵闹总比沉默强得多。
我有一个朋友,就是这种情况。刚结婚时,两个人约定,每天晚饭后散步。此后婚姻存续期间的十年,他们一直是这么做的。除了下大雨没法出去,其他时间一直保持着这种习惯。他们的儿子九岁时,他们突然离婚了。法院把他们的儿子判给了女方,男方后来又争了回来。
对于他们的离婚,小区里的人都大为惊讶,困惑不解。其实,婚后三年头上,他们的婚姻就已经出现了裂痕。女方本来有很好的工作,但自从生了儿子以后,休息了一年,儿子交给了婆婆,又不想好好上班,迷恋上了打麻将。丈夫起初是规劝,后来是麻木,再后来是冷战,再后来就是离婚。
但是有意思的是,后来朋友告诉我,他们从没有吵过嘴。他当初规劝妻子时,妻子都是歉疚地笑着说一声:“以后不打了。”但过后依然是我行我素,乐此不疲,把打麻将当成了上班。
鲁迅有一句名言,说的是社会,但用在夫妻关系上也可以:“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一个家庭的所有成员,如果长期保持沉默,貌似相敬如宾,其实很可能是这个家庭即将解散的前兆了。谁都不想理睬谁了。
五,感情太好的夫妻恩爱夫妻不到头,这是一句古语。最早的意思,可能是说,夫妻太恩爱,老天都会嫉妒,比如董永、七仙女。比如梁山伯、祝英台,当然,后两位还没有走到一起就被拆散了。这是迷信。不过,感情太好的夫妻,整天黏在一起,热乎劲一过,总会生出许多事端来。
夫妻如果感情太好,在现实生活中,也是经不起打击的。有时只是为了一点小事,一语不合,就可能断然分手。因为什么呀?男方总觉得女方应该理解自己,女方也觉得这么点事男方都不能理解,因此,尽管夫妻双方感情好,但又太脆弱,经不起考验。
在过去,这种夫妻在民政局是离不了婚的。民政局会让双方回去再考虑相当长一段时间再来。不过现在,很多夫妻并没有大的冲突,就稀里糊涂被办理离婚手续了。
以上这几种情况,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恩爱夫妻不到头”吧。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告知删除)
张嘉译和王晓晨有很多次吻戏?
作为实力派男演员,张嘉译这些年颇受国内知名电视剧导演的喜爱,前几年,张嘉译不仅频繁担任电视剧男主角,更是和王珞丹、王晓晨以及李小冉等多个女演员合作过。
其中,张嘉译在和王晓晨合作热播剧《我的!体育老师》期间,两人因为剧情原因出现过多场吻戏,也因此,王晓晨一度被网友戏称为“最放得开的女演员”之一。
与此同时,也有网友好奇张嘉译和这么漂亮的年轻女演员在一部剧中发生这么多吻戏,难道他妻子王海燕不介意吗?
拾忆认为,王海燕可能会调侃张嘉译的吻戏,但是不会太介意,毕竟,张嘉译和王海燕已经相识15年,而两人也结婚12年,这十几年的夫妻感情足以让他们十分了解彼此,知道对方不会做出对不起自己的事情。
而且,作为国内实力派女演员,王海燕也知道作为演员,在这么多年拍戏生涯中不可避免的会接到有吻戏的剧本,如果因为介意吻戏而导致张嘉译错过一个好剧本,又或者因为要介意吻戏而要更改剧本、删除这类吻戏场景很有可能会令电视剧可看性大大减少,对此,性格温文尔雅的王海燕肯定不会这么做。
第三点,拾忆相信张嘉译在接这类剧本时肯定会提前和王海燕报备并且得到妻子同意才会接的,因此,王海燕肯定会不介意张嘉译和王晓晨在剧中的吻戏场景的!
你读过的印象最深的书是哪一本?
2019年截至现在我一共读了13本书,有情感类的、有育儿类的书籍,这些书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给我了我很大的帮助,当然书籍因为众多人推选,不是我熟悉的领域,读起来也令我很痛苦,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孩子,别玩手机了》,最令我感动的是《世事如书,我只爱你这一句》。
孩子,别玩手机了电子设备现在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过多使用电子设备造成的危害众所周知,在数字时代如何养育数字土著是新生代父母父母面临的又一个难题。
网恋、网络暴力、隐私泄露、沉迷网络游戏……是我们最常听到的关于电子设备的负面新闻,除此之外,伴随着电子设备出现的健康问题则是近视的低龄化与颈椎病的增多。
关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主流思想是限制孩子使用电子设备。毫无疑问,对于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视力等诸多成长问题这一举措确实能起到相当程度上的作用。但单纯的限制读屏时间似乎并不能成为很好的解决方法。美国知名教育专家、养育数字土著公司创始人和主管、探索数字时代育儿方法领衔者德沃拉·海特纳在《孩子,别玩手机了》书中所给出的建议与研究结论。
学会影响而不是控制孩子、跟上时代的步伐,别掉“链子”、改变敌视电子产品的态度、营造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孩子设立交友界限、和孩子一起克制“分心”是德沃拉·海特纳在《孩子,别玩手机了》里提到的数字时代七个育儿关键,概括起来其实也很简单,即榜样的力量、教会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树立堵不如疏的观念。
榜样的力量
榜样的力量通俗点说就是家庭成员以身作则,带动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然而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在数字时代要做到却实属不易。工作累了玩会儿手机、孩子在游乐场玩自己无事可做玩会儿手机,在父母都未察觉到自己对电子设备依赖的情况下,他们对孩子使用电子设备是怎样设限的呢?简单粗暴的限制读屏时间是现在的主流做法,这样说一套做一套的规则给孩子带来的是什么感受?国外一位五年级的孩子对父母使用电子设备的行为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毋庸置疑,这样的不满并不是个例,在所有父母没有起到榜样作用的家庭中都存在。破解方法也很简单,父母和孩子一起遵守电子设备使用规则,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让孩子看到的是你在管理电子设备,而不是电子设备在控制你。
教会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
如果说榜样的力量是基础,那么教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则是重中之重。与其担心层出不穷的游戏与不断推陈出新的APP给孩子带来的不良影响及可能伴随的隐私泄露,不如充分发挥家长的智慧,利用科技教会孩子正确的三观。
任何事情在前期投入过程中总是费时费力,养育孩子这项工作更是如此。在选择兴趣班和学校时,家长通常都会多方面了解,向他人咨询意见、试课、和孩子沟通等等都是常用方法,同样,这样的方法用在引导孩子使用电子设备上仍然合适。
向他人咨询意见对应向此款APP的用户了解它的优缺点;试课对应和孩子一起使用APP让自己有更为直观的了解;和孩子沟通对应一起探讨使用APP的感受,和线下关于孩子培养的选择其实是异曲同工之妙。不同的是,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需要家长更加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更加注重与孩子的沟通。当然,这不是简单的沟通,要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对某些行为的合理性进行探讨,也可以引申到对同款APP不同版本的喜好(包括原因)、如何更好的改进、怎么解决APP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研究,有意识的引导孩子积极思考。
树立堵不如疏的观念
限制读屏时间确实能避免很多问题,但在那些我们看不见的时间里,孩子的好奇心会促使他们做出什么样的举动,谁也无法预料。如果在这之前,父母无法放下对电子设备的偏见,引导孩子认识数字世界、在数字世界运用合理的操作,那未来,孩子就不能很好应对数字世界的挑战。与其忧虑,不如换上堵不如疏的观念,充分利用科技设备的积极面,引导孩子驾驭数字世界,而不是被数字世界控制。
世事如书,我只爱你这一句民国作为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阶段,有其特有的魅力。它一方面受新思想的冲击使得部分女性能够进入学校学习,增长见识;一方面由于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并未完全铲除,使得广大女性仍然保有裹小脚、以夫为纲的旧习与思想。
《世事如书,我只爱你这一句》中20个关于民国女性的故事,带领我们了解到,什么才是新时代的独立女性!
时刻不忘自我提升
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在《公祭祁夫人文》中写道:女子无才便是德,意思是女性无需有才能,只要顺从丈夫即可。这样的话语演变到今天成为女生那么拼干什么,以后嫁个好老公就行了。
好老公的定义是什么呢?有人会说物质条件好,有人会说某个圈子有名的人物,总之,没有一个特定的标准。
按照有名人物这个定义,张幼仪无疑是嫁了个好老公,徐志摩既是现代诗人又是散文家,还是浪漫主义者,摆在现代也是一个抢手货。
实际上,张幼仪嫁给徐志摩后过得并不幸福。徐志摩认为张幼仪是乡下来的土包子,誓要做中国第一个离婚的男人。面对徐志摩的冷眼,张幼仪开始反思,苦读诗书,希望借此拉进与徐志摩的距离,缓和两人的关系。
一个男人铁了心的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你做再多的努力也是白费。1923年,徐志摩与张幼仪在柏林离婚,结束了这段父母包办的婚姻。倔强又不服输的张幼仪选择了独立,去德国学习,随后回国在东吴大学教授德语,还叱咤商场。
张幼仪用自己的一生,告诉女性自我提升才是掌握自己命运的最好方法!
勇敢追求幸福
韩剧《请回答1988》里正焕顿悟他错失德善的话——搞怪的不是红绿灯,不是时机,是我数不清的犹豫。
巴金遇见热情活泼的萧珊时32岁,和萧珊有着13岁的年龄差。
这个19岁的少女在与巴金书信来往半年后,提出了见面的请求。面对这个勇敢又热情的小姑娘,巴金一度犹豫,最终还是前往赴约。这次的会面让萧珊对巴金的敬爱又多了几分,在往后的书信中直接表达了自己的爱恋。13年的差距让巴金一时没有想好该如何处理这段关系,萧珊却再次勇敢的踏前一步向巴金摊牌了。面对着这个已然闯入心房的小姑娘,巴金终是松了口。
1943年,历经8年的等候,萧珊与巴金正式成婚。往后的日子里,萧珊仍然像当初那个小女孩一样,守在巴金身边,给他最好的支持,直至死亡将二人分开。
你首先是你自己,然后才是妻子、母亲
人生每进入一个新阶段就意味着有所放弃、有所牺牲。而对于对妻子、母亲这一角色的看法,很多人都抱持着为家庭操劳、牺牲的看法。不可否认,一个家庭的幸福离不开牺牲,但若只有一方牺牲,或者牺牲到没有了自己的私人空间则不可取。
沈从文苦追张兆和四年终成眷属,然而婚后两人的关系却没有那么和谐。沈从文希望张兆和仍然保持着高冷女神范,张兆和则放下高傲的身段,完成了角色转变。
只是这位女神不再如从前一样打扮,对吃穿用度不再讲究,沈从文难以适用女神的转变如此之大,在高青子那从又找到了慰藉。两人虽然发乎情止乎礼,但这终究是影响了沈从文和张兆和的夫妻关系。
林语堂的妻子廖翠凤却不一样。廖翠凤婚后同张兆和一样,已家庭为主,不同的是她仍然注重礼仪,出门一定要把自己打扮精致,连林语堂也必须穿的整齐,衣服边角没有褶皱。
这一点点的不同,使得夫妻二人的日常生活也大为不同。同样的年代,沈从文与张兆和互相怨怼,林语堂和廖翠凤过得却是你在笑他在闹的令人羡慕不已的日子。
现在很多人认为书读的越多越好,我反倒认为读得多不如读得精,从中悟出生活经验,而不是泛泛而读。
我是职场宝妈,关注育儿、个人成长、情感,喜欢看书、写书评、弹琴,关注@抹茶人生随想录,和我一起成长。
你最喜欢的书是哪本?
最喜欢《牡丹亭》。
其中的经典名句,感人肺腑,刻肌刻骨,念念不忘。如,“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人易老,事多妨,梦难长。一点深情,三分浅土,半壁斜阳。”,“梦短梦长俱是梦,年来年去是何年。”,“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偶然间心似缱,梅树边, 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怨、便凄凄惨惨无人念,待打并香魂一片,守得个阴雨梅天。”等等。
《牡丹亭》,明传奇,又名《还魂记》、《还魂梦》,明代汤显祖作,是其代表作。它长达五十五出,用了二百三十多支曲牌,多达近三十个角色,是我国戏剧史上杰出的不朽的浪漫主义作品。
它的素材来自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记》。汤显祖对原小说中的情节有所增删,使人物形象更加集中、鲜明、突出。《牡丹亭》的故事情节是这样的:南宋初年,江西南安府太守杜宝,有个独生女儿杜丽娘。这位小姐美丽、聪明,父母爱如掌上明珠。但是杜宝是一个顽固僵化的封建官僚,他按照封建阶级的礼教纲常,严格管束女儿。杜丽娘在官衙往了三年,连后花园都没有去过。而她的丫环春香非常聪明活泼可爱,一次背着杜宝,陪杜丽娘到后花园游春,那里春光明媚,风景如画,引动了丽娘的春心。她回到房中午睡,梦见和一位手持柳枝的风雅才子在牡丹亭畔的梅树下幽会,此后便念念不忘梦中的情人,终于忧思成疾,不久不幸病逝。死前,她画了一幅自画像,并题诗一首,托春香藏在花园的湖石边。三年后,有个叫柳梦梅的青年才子来游花园,拾到了杜丽娘的画像,这画中的女子恰是他梦中幽会过的人儿。晚上,那位女子竟然出现在柳梦梅面前,说明按照某种方法即可使她复活。柳生如法行事,使杜丽娘起死回生,并喜结连理,一起逃到临安。后来柳梦梅被钦定为状元,经皇帝公断,使杜宝认了女婿,合家团圆。这部传奇,通过杜丽娘死而复生的情节,揭露了封建礼教的严酷,表现了青年男女冲决礼教罗网的决心,歌颂了他们为追求理想的婚姻所作的舍生忘死的斗争,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
这部剧本想象丰富,情节离奇,感情热烈,曲辞华美,极富浪漫主义特色。在这部极具浓郁浪漫气息和强烈的抒情色彩的剧作中,贯串了一条“情”的主线。汤显祖题词到:“如杜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以非真?……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为了这一份“情”,主人公白日痴梦,出生入死,起死回生,感天动地,振聋发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