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火线北方大区闹鬼,胜利就在眼前为何又让它溜走

2023-08-28 02:00:06 137阅读

穿越火线北方大区闹鬼,胜利就在眼前为何又让它溜走?

文/崔浩畅谈历史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劳而无功的可悲情况:

穿越火线北方大区闹鬼,胜利就在眼前为何又让它溜走

如我们在学校学了十多年英语,可进入社会后,却惊奇地发现自己跟外国人交流时,却还是十分生硬陌生、不知所措,要翻译外文资料时,却还是蹩手蹩脚、词不达意地翻译失败;

如我们在学校学了十多年数理化知识,可来到现实工作和实际生活中,却发现所学用不上的时候居多,学以致用的时候居少,颇有种怀才不遇、人生虚度的憋屈感;

如我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职场工作经验,可需要谈恋爱、成家、教育子女时,却发现自己所学知识和经验,难以应对谈恋爱、成立家庭、教育子女的实际能力要求,以致毫无经验地屡屡犯错、阅历浅薄地频频倒霉……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我们会觉得自己劳而无功呢?我们该怎么避免人生中的劳而无功呢?

或许,研究下桓温北伐洛阳的历史,我们能从中获取很多实用价值,进而优化我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避免劳而无功的发生。

那么,就让我们怀着期待的目光,去进入那个五胡纵横北方、汉人北伐耀威的精彩时代。

公元354年,东晋重臣桓温北伐前秦,先胜后败,遂无奈撤回荆州。

公元356年二月,桓温向朝廷上奏,请求朝廷由建康迁都回故都洛阳。

在连番北伐中野心勃勃的桓温

可当时,洛阳周边的局势是,后赵、冉魏相继灭亡后,残余的军队由周成率领,占据着洛阳,而洛阳东南的许昌,则盘踞着背叛东晋、重兵在手的羌人猛将姚襄及其势力。

试问,这时请求迁都,桓温究竟想做什么?

原来,桓温知道朝廷的门阀士族们只擅长清谈,不擅长带兵打仗,所以朝廷不会主动进攻洛阳附近的大小军阀,以谋求迁都。

而他提出迁都,朝廷不便反对,可也不便答应,所以只好给桓温加官进爵,鼓励桓温北上攻打洛阳,若桓温攻下洛阳,那再谈迁都之事;若攻不下洛阳,就一切免谈。

于是,朝中主政的司马昱在桓温原来官职基础上,又任命桓温为征讨大都督,都督司隶州、冀州诸军事,其中司隶州代表洛阳附近的诸州县,冀州是前燕国的邺城附近诸州县。

司马昱此举,将桓温的进攻矛头由朝廷引到了北方的洛阳和前燕。

对桓温委曲求全的东晋皇室司马昱

桓温接到朝中的加官后,不再搞内斗,而是要攻下洛阳,以此既要应对朝廷的挑衅,又要建立攻取北方要地的赫赫功业,以便将来争取更多的权力。

公元356年八月,趁着洛阳周成军与许昌姚襄军已互相争斗一月有余的良机,桓温发动第二次北伐,其目标是夺取洛阳及周边的司隶州。

司隶州,是东汉、曹魏、西晋三朝的京畿地区,本来十分繁华,可在经历八王之乱和匈奴人、羯人的战争破坏后,早已破败不堪。

当桓温率军经过金城时,看到自己年轻时栽种的柳树已有一围那么粗,桓温不禁动情地慨叹道:“树木经历时间的洗礼已成长为如此模样,人经历时间的蹉跎,就更加衰老,可毕生功业又建立得怎样呢?”

想到自己仍然壮志难酬、北方恢复艰难,桓温不禁手握柳树枝条,触景生情地潸然泪下。

不久,桓温率领大军渡过淮河和泗水后,他与幕僚们一起登到大船楼顶,北顾中原。

这时,桓温感慨万分地扼腕叹息道:“造成神州华夏大地沉没于胡人铁蹄之下,导致中原数十年间都是一片废墟的罪魁祸首,就是以崇尚玄学、热衷清谈的王衍为首的世家大族们哪!”

幕僚袁宏回道:“天下的命运有兴有废,怎么会因为一两个人就会如此呢?”

桓温听后,勃然大怒道:“据说当年占据荆州的刘表养了一头千斤重的巨牛,可这头巨牛咀嚼豆子数量比平常的牛多十倍,而其负重远行的能力,却不如一头瘦牛,所以后来曹操攻下荆州后,将巨牛杀了犒劳军队。”

原来,桓温的斗争矛头,一直是那些左右东晋朝政的世家大族们,但又不便明言,所以就以刘表受荆州世家大族牵制、曹操将荆州世家大族连根拔起作对比,暗示自己学曹操那样用兵四方建功立业、趁机扫除世家大族的决心。

袁宏这时才听明白桓温所指,遂赶紧缄默不言。

桓温第二次北伐形势图

当年九月,桓温率军进至洛阳南部的伊水河畔,正在攻打洛阳的姚襄听说后,迅速撤围,将军队隐藏在伊水北部的森林中,并派使者送信给桓温,故技重施地欺骗桓温道:“明公亲自统率天子之师北上中原,姚襄想顺应时势向明公投降,请明公下令王师向后退却一些,我好率领全军渡过伊水,向将军投降。”

桓温看到姚襄的诈降信,颇为不屑地回道:“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你回去送信,给我告诉姚襄,我来洛阳就是为了收复中原,祭拜先皇的陵墓,其余诸事与他无关。他若要来投降,我会领兵欢迎与其合军;他若要诈降,我也会以兵迎之与其会战。”

收到使者回复后,深感桓温不是殷浩的姚襄,只好卸去诈降的假面,强行与桓温交战。

桓温见姚襄凶相毕露,便亲自披甲指挥士兵奋勇攻战,晋军渡过伊水继续狂攻姚襄军,由于姚襄军顿兵坚城之下已两个多月,士气衰竭体力不支,所以姚襄军抵抗不久就溃败北逃。

桓温趁势追击,姚襄军被杀数千人,被逼无奈之下,姚襄只好率剩余的数千残兵逃往洛阳北山,不久,姚襄又向西逃到平阳。

用兵诡谲作战勇猛但仁慈爱民颇得人心的羌人姚襄

因为姚襄平时非常爱惜百姓,所以洛阳和许昌附近的百姓听说姚襄败逃后,都背井离乡地要追随姚襄,更有甚者,有的地方百姓误传姚襄死了,当地百姓竟望北痛哭。

在桓温的印象中,少数民族将领一向残忍好杀如穿衣行路,草菅人命如家常便饭,没想到姚襄竟这么得民爱戴,不禁大为感佩。

于是桓温将被俘虏的姚襄军残部集中起来,耐心询问道:“你们的首领姚襄,是个什么样的人?”

羌人们说道:“姚襄既雄武果敢,又聪明爱民,是类似孙策那样的人物,不过姚襄比孙策还要刚烈勇猛。”

桓温听后,既爱其才,又惜其非池中之物。

随后,桓温准备攻打洛阳。

这时,坚守洛阳的周成,早已苦不堪言地气力已竭,于是为了保命,周成率残军向桓温投降。

桓温率军进占洛阳,从公元311年匈奴人刘聪攻破洛阳后,晋军已有四十多年没有再度进入此城。

桓温进入洛阳后,率领将士们拜祭了晋朝皇陵,修葺了破败不堪的陵墓,同时,桓温向朝廷上表,奏请朝廷迁都洛阳,朝廷的世家大族表示激烈反对后,桓温便上表奏请征西将军谢尚为都督司隶州军事。

最后,桓温在洛阳留守两千老弱士兵,自己率领主力军,携带着洛阳附近归降晋军的三千多家百姓,光荣返回荆州。

通过进攻前秦和攻占洛阳的两次北伐,桓温功勋卓著,被东晋朝廷封为南郡公,其子桓济受封为临贺县公。

如此,谯国桓氏一族,尽皆掌控东晋朝廷的显官要职,堪称光荣显赫。

前燕主政大臣、擒获冉闵的名将慕容恪

公元362年,桓温在慕容恪率领前燕大军进攻洛阳时,继续奏请朝廷迁都洛阳,并要求永嘉之乱后南迁的人士,都要北迁回河南一带,充实洛阳京畿之地。

东晋朝廷在桓温的威逼下,不敢答应,也不敢拒绝,遂只好明答应、暗拒绝地继续对桓温加官进爵。

公元363年,桓温被朝廷封为大司马、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假黄钺,至此,桓温通过对洛阳的合理运用,终于成为东晋首屈一指的权臣。

桓温北伐洛阳,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

从战略层面分析,从政治战略上来说,桓温北伐洛阳,恢复了晋朝旧都,赶超了名将祖逖,获得了崇高威望,并通过胜利的对外战争,达到了为自己建立战功独揽大权、为兄弟子侄加官进爵的私人目的。

不过,桓温的更大目的,恐怕是攻下洛阳后,诱惑朝廷迁都至洛阳,然后桓温再南撤至荆州,坐等前秦军、前燕军与洛阳的东晋朝廷军互相争斗、两败俱伤,然后桓温再渔翁得利地从容收拾残局:若朝廷军胜,就趁机向东攻下建康,自己成为第二个司马睿,坐拥江南,坐观东晋朝廷在洛阳等地与前秦前燕争斗,再从中渔利;若朝廷败给前秦或前燕,那正好借刀杀人地利用敌国将名义上比自己高的东晋朝廷灭掉。自己仍可攻占建康、后顾无忧后,再以为朝廷报仇的大义,北上讨伐宿敌前燕或前秦,到时桓温会更加名正言顺深得人心;当然,若朝廷不迁都,那还得不敢得罪地对自己及兄弟子侄加官进爵以示安抚。

所以,攻下洛阳后,不论迁都,还是不迁都,桓温都能从中获得大利,这就是桓温北伐洛阳的政治利益所在。

从军事战略上来看,桓温北伐洛阳,虽然吸取北伐较强前秦的教训,柿子捡软的捏,确实将较弱的许昌姚襄军击败,将势弱的洛阳周成军迫降,将破败的洛阳城收复。

但是,从战略态势上来看,洛阳临近关中的前秦和河北的前燕,远离桓温的后勤基地荆州,既非常不利于晋军后勤物资的持久供应,又处在无险可守的四战之地,尤其是桓温军主要依托水军运输和步兵作战,而中原这片平原地带,明显更有利于少数民族的骑兵部队纵横驰骋,所以在地形方面以短击长的桓温军,很难在与前燕与前秦的骑兵对抗中争胜。

所以,桓温北伐洛阳,难以获得军事上的大利。

从后勤战略上来说,桓温北伐洛阳,虽然成功占领洛阳,但是洛阳附近的繁华富庶,已被匈奴人、羯人的战乱给完全破坏掉,桓温得到洛阳后,无法就地筹粮以供军需,只能从遥远的荆州运粮到洛阳,如此耗时耗力耗粮,还没有持续作战进而获利的战略空间和胜利希望。可以说,洛阳周围的司隶州,真是如鸡肋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从战术层面分析,桓温发动北伐的时机非常巧妙,就选在前燕慕容恪攻伐段齐、前秦暴君苻生祸乱国内、姚襄与周成鏖战洛阳月余后的两败俱伤之时,所以桓温能够不惧外患、渔翁得利地取得最后胜果。

同时,面对姚襄的诈降,桓温眼光锐利,懂得以殷浩为鉴地不对招降姚襄抱有希望,所以桓温能够踏实奋进地正面硬打姚襄的攻城残兵,并将其轻松击败。

趁敌两败俱伤时突然进攻,进收渔翁之利;被敌诈降时冷静客观地实打硬战,所以桓温才能击败姚襄军、收降周成军,攻占洛阳。

当然,军事战术的胜利不能挽回军事战略的失败,所以桓温北伐洛阳后深知旧都多弊少利,便将司隶州这个烫手山芋移交给了朝廷重臣谢尚。

当然,谢尚也知道洛阳不好守,便一直称病不去上任,于是洛阳只有陈祐、沈劲等几千将士勉强防守。

公元365年,前燕慕容恪率军攻占洛阳,防守洛阳的东晋将领陈祐南逃,沈劲战死,洛阳失守。

桓温北伐后北方形势图

桓温北伐洛阳,至此以得而复失的结局可悲告终。

总之,桓温此次北伐,以手下将士们的辛苦奋战,为他赢得了光复洛阳的虚名和加官进爵的实惠。

那么,桓温北伐洛阳,对于不想劳而无功的我们有什么实用价值呢?

其一,做任何事前,都要进行目的性分析,即做某事对我们的实际生活有什么具体切实的帮助,我们通过做某事,能获得怎样有益于自身的成长,这些目的,我们一定要分析得透彻明白,不能人云亦云、浑浑噩噩地就去做。

桓温北伐洛阳,看似劳而无功,从其最终目的来看,桓温通过北伐洛阳等地,训练了麾下的军队,增强了军队战斗力;进一步熟悉了中原之地的地形地貌、河流运输情况;为将来的北伐提前进行了一次实战演练。

战前战后,桓温逼迫朝廷迁都洛阳,实则是又一次将东晋朝廷玩弄于股掌之间,通过不断的政治威慑和朝廷对桓温的加官进爵式妥协,桓温进一步壮大并巩固了自己的权势地位。

我们在做事前,也需要对所做之事的目的有一个清晰透彻的了解。

以长远目的和短期目的为导向做事

如学习英语,我们不仅需要会做题、得高分,还需学得能够与外国人熟练地沟通交流、谈判取胜,能够将外文资料翻译得精准、深刻、信达雅,能培养起一整套高效学英语的科学方法、高明技巧。

有了这些目的,学起英语来,我们的学习思路会清晰很多、动力也会强很多、学习英语制定的计划也会更有针对性:如为了能准确翻译英语单词、句子、文章,我们就会为自己制定英语单词、句子、文章的背诵计划、并切实执行;为了能与外国人沟通交流,我们就会通过看英文电影刻意模仿其中对话,下载英语流利说等手机应用,用英语与朋友、同学来勤加交流,刻意练习自己的英语口语及对话技巧;阅读并练习英语翻译技巧的书籍,听有关的课程,增强口译和笔译能力等。

所以,做事情前,先透彻分析做此事的短期目的和长远目的,再根据两种目的,去有机结合、有针对性地循序提升我们的学习能力、考试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样就不会达到短期目的、忽略长远目的地劳而无功;更不会为达到长远目的而将短期目的给荒废。

其二,做任何事情,都要进行可行性分析,即做某事,对我们的能力要求怎样,究竟是能够胜任、确实可行;还是不能胜任、不可行;还是勉强胜任、可行与否在两可之间。

桓温北伐洛阳,就对前秦在暴君统治下自顾不暇、前燕在攻伐段齐中无法抽身、自己攻下洛阳如渔翁得利、东晋朝廷不敢迁都洛阳遂只能加封自己等众多事情的可行性,进行了透彻的分析,所以他的这次北伐,没有遭到前秦、前燕军的干涉,也确实在姚襄军、周成军两败俱伤后,趁机渔翁得利地拿下洛阳,随后,桓温更以逼迫朝廷迁都洛阳的名义,迫使朝廷对自己加官进爵,直至自己位极人臣大权独揽。

可以说,桓温此次北伐的连续获利,正是对各种事情之可行性进行透彻分析,并善加利后的结果,达到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由此可见,对要做的事情进行可行性分析,能使我们也获利丰厚。

那么我们在做事前,该怎么对要做之事进行可行性分析呢?

检验做事可行性的孙子兵法五事七计

孙子兵法: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主孰有道?指做某事,自己的父母家人、老师、同学、朋友,会不会支持自己,不反对自己。支持者多,反对者少,就可行;反之,不可行。

将孰有能?指做某事,自己的能力是否能胜任此事,不能就勤加训练,努力去有针对性地提高能力,谋求胜任;若已胜任,就精益求精。

天地孰得?指做某事,天气、地形等因素是否对自己有利,有利,可行性就大;不利,可行性就小。尽量在有利天气、有利地形中做事;避免在不利天气和不利地形中做事,争取可行性最大化。

法令孰行?指平时是否能调整好生活作息,保证身体健康和心志坚强,能调整好身体和心志,做事可行性就大;反之就小。

兵众孰强?指做某事,身体是否健康、体力是否充沛,健康充沛,做事可行性就大,不健康不充沛,做事可行性就小。

士卒孰练?指做某事,对某事是否了解透彻,能否熟练处理?了解得越透彻,处理越熟练,做事可行性越大;反之可行性越小。

赏罚孰明?指做某事前,是否对做成该事后的自己给予适当奖赏,是否对做不成该事的自己给予合适处罚?赏罚分明,做事动力就强,可行性就大;反之就小。

总之,以上七方面,我们做得好,做事可行性就大,就可以去做;做得不好,我们就尽量先别去做事,否则劳而无功的可能性极大,可以将七方面都调整好,再去做。

其三,做任何事,都要进行利弊分析,即做某事,对我们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弊相当。若利大于弊,那就不要犹豫地赶紧去做;若弊大于利,那就不要妥协地赶紧拒绝、不去做;若利弊相当,则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可暂时搁置。

桓温北伐洛阳的利,一是能趁姚襄与周成争夺洛阳两败俱伤时渔翁得利地击败两军、攻占洛阳;二是在攻占洛阳后,可借着恢复故都的战功逼朝廷迁都洛阳,迫使不想迁都的朝廷对自己加官进爵;三是能凭借克复旧都的威名,招揽到更多世家大族子弟为幕僚,壮大自身智囊团和政治势力。

至于弊端,一是桓温此次北伐,空耗物力财力人力,仅取得难以久守的洛阳及司隶州,此地处在前秦、前燕两国的夹缝处,内部土地荒芜、外围胡马长鸣,无法作为稳固安全的北伐基地,去步步为营地攻略北方扩大战果;二是逼迁洛阳的政治威慑和军事威胁,进一步激化了桓温与江东各世家大族、司马皇族的矛盾,后两者虽然不敢明面上公然反对桓温,但暗地里则开始给桓温北伐下绊子、使阴招,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桓温以后的北伐,更加凶险难测,因为敌人不仅在前线,也在后方。

孙子兵法: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则止。

分析做事利弊的swot战略分析法

我们做事情,需要事先根据做事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等方面,来综合评判做此事的利弊多少、大小,并互相对比、反复印证,必要时可以就某事在列出以上类似表格的基础上,咨询自己的父母等长辈,可以咨询领导、老师、同学、朋友等伙伴,去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地分析做事的利弊,这样利弊分析结果往往更加科学正确。

随后,若确定某事多利少弊,就迅速去做;若多弊少利,就立刻停止去做;若利弊相当,就分情况对待:若从长远来看多利少弊,就直接去做;若从长远来看还是利弊相当,就先搁置不做;若从长远看多弊少利,就别做。

综上所述,要想事半功倍地做事做人,我们需先以目的为导向,指导自己刻意、有针对性地确定通过做事所需成长的核心能力,明确做事目标、成长方向,再对事情进行可行性分析,做好各项准备,三思而后行,争取可行性最大化,最后要群策群力核实做事的利弊对比,尽量多利少弊地去做事。

相信如此行事,我们会越来越事半功倍地做好事、做好人。

加油,不想劳而无功、想在做事中争取利益最大化的兄弟姐妹们!

冥冥之中有许多奇异的巧合?

谢邀!大家好!我是妃姐,都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但我却不认为,几年前有一段时间,每晚做同一个梦,更奇怪的是每一个晚上都接着做梦,就就像连续剧一样,半夜醒来为了不接梦,坐了半个小时醒醒精神,还是接梦,那段时间精神状态非常差,这是病态还是奇异。

七年前到云南旅游,在丽江偶遇了我的一个非常要好的网友,纯属巧合,前提都没有发什么出行动态,第二天来到了虎跳峡又遇到了另一个网友和同学,不期而遇,何不乐乎,真是人生快事。💃👯🍀

有哪些好看的破案电视剧?

1.破冰行动

这是一部关于缉毒的剧集,基本主线案件只有一个。主要讲述了境外某跨国贩毒集团勾结东山当地不法分子在塔寨村进行大规模的地下冰毒生产,以达到将大量冰毒销往中国内陆省份及海外以获取高额利润的目的。在此复杂危险的环境下,以李飞(黄景瑜饰)为代表的缉毒警不畏牺牲拼死撕开当地毒贩和保护伞织起的那张巨大的地下毒网,并冲破重重迷局。

吴刚、王劲松这些实力派演员的演技就不用说了,黄景瑜在这部剧中的演技也是杠杠滴!

看完这部剧,我更爱黄景瑜了~

破冰行动

2、法证先锋I、II、III、IV

这部剧是由香港无线电视出品,主要讲述了香港法证法医警察三大部门联合,并且加上最先进的鉴证科技,配合医学专业知识和逻辑推理,来破解一系列案件。

喜欢港剧的朋友绝对不能错过法证先锋,前三部相当经典,而且里面的每个案件都挺烧脑的!最近第四部也在更新了!

我个人最喜欢第三部!

法证先锋III

3、重生

这部剧由张译和赵今麦等人主演,主线讲述了“714枪案”唯一幸存者西关支队副支队长秦驰(张译饰),遭遇重创后不断与失忆抗争,破解疑案的同时找寻“714枪案”真相的故事,与此同时,也夹杂了一些的匪夷所思的刑事案件。这部剧目前也在持续更新中!

这部剧中还有咱们的关云长队长(潘粤明)的客串!

重生

4、白夜追凶

这部剧可以称的上是悬疑网剧中的经典了,大部分刑侦迷都应该看过。主要讲述了刑侦支队队长关宏峰为了洗脱弟弟关宏宇的杀人罪名,一路破获多起案件的故事。

白夜追凶

5、原生之罪

该剧讲述了被吊销执照的律师池震(翟天临饰)与刑侦队长陆离(尹正饰),从一开始彼此对立,到冰释前嫌,而后互为手足,一起携手破解了重重案件。剧透一点,这两位的结局可能没有想象的圆满!

原生之罪

6、唐人街神探

作为电影系列,去年唐探也出了一部网剧,虽然没有电影的口碑好,后面有点不知所云。但剧中邱泽和张钧甯那个案件,两人之间的对手戏也是精彩至极!推荐去看这部分!

唐人街探案

7、美人为馅

喜欢帅哥,美女的一定不要错过这部剧了!这部剧根据丁墨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警花白锦曦(杨蓉饰)与昔日男友韩沉(白宇饰)相隔数年再度相遇,深陷惊天阴谋的两人在无数危影迷踪中破获各种悬案,并最终走到一起的高智商犯罪悬疑爱情故事。

美人为馅

8、上锁的房间

这部剧讲述了一系列的密室杀人案,由女刑警秦左漫和安全专家木夏携手揭开被锁闭的真相 。当然,最好两人在合作的过程中也动了心最终收获了爱情!

上锁的房间

9、罪案心理小组X

这部剧讲述了宜庆市公安局由徐朗等人组成罪案心理小组从在案发现场发现的曼陀罗花揭示了“鬼屋诅咒案”“连环杀人案”等案件背后的关联。随后7年前与徐朗相关的一起案件—“曼陀罗连环杀人案”进入了众人视线,案情也变得愈发复杂 。不过在罪案心理小组的努力下,最终揭开了真相!

罪案心理小组X

10、冷案

这部剧讲述了四个在公安局档案室里的女警,成立了“冷案小组”。在队长罗英玮的带领下,坚信“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犯罪”,最终侦破了四个尘封多年的冷案的故事。

冷案

好了,以上就是我分享的近期看过的刑侦剧,大家可以去看看哦!如果有什么可以推荐给我的,也欢迎评论啊!

北派盗墓小说完整版有吗?

没有,还在连载

《北派盗墓笔记》作者云峰,是一本比较真实的盗墓小说,作者云峰因盗墓进去七年,七年以后放出来写的回忆录,主要讲的是2000年左右的事情,主角项云峰十几岁的时候就跟着一位出名的盗墓高手王把头,一起出入古墓,以及在盗墓界南派和北派的不同盗墓手法,以及一些江湖人物的独门绝技。武功极高的疯子谢起榕,诡异而又神秘的五丑,江湖势力庞大的长春会等等。

你们见过最狠的人是什么人?

这个男人太狠了,简直不是人。

2010年6月14号下午,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急救室来了一位脑部受到重伤的病人,医生们一进手术室,看到伤者,所有人都禁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伤者的头部有一块钉板,钉板上有一颗钢钉,钉入伤者脑袋,已经深入到脑干部位了。

伤者名叫张金凤,今年21岁,是一个花样年华的少女,她刚刚结婚,新婚丈夫名叫姜立春。丈夫说中午他在出租屋里睡觉,突然听到有声音,睁开眼睛一看,妻子躺在了地上。

脚下是西瓜皮,妻子的头却钉在了一个插蚊香的钉盘上,钉板上有一个10厘米的钢针,已经完全扎进去了。他说自己当时懵了,很害怕,就立即拨打了急救电话。

一个很小的出租屋,除了桌椅和床,剩余的空间非常小,张金凤突然踩着西瓜皮摔了一跤,怎么就恰好摔在这个钉盘上呢?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都觉得蹊跷,但是大家都没时间关注这事,当下最重要的是抢救张金凤的命。张金凤被送进了手术室,医生们争分夺秒地实施抢救,张金凤的父母在外面焦急地等待,突然,手术室的门打开了,一个医生神色严峻地走了出来,医生对张金凤的父亲说:“张金凤不可能是摔伤的”。

张金凤头上竟然出现了二个钉眼,一个钉子,两个钉眼,这本就蹊跷的惨剧再起波澜。张金凤的父亲听了医生的话,打了一个寒战,他立刻报了案,警察来到了张金凤出事现场。

让所有人奇怪的是,现场发现除了一地的西瓜皮,没有发现任何工具,任何搏斗的痕迹,连一点血迹都没有。

经验丰富的办案警察感到很不可思议,为什么凶手会选择插蚊香的盯盘呢?用钉子当当地钉入人的大脑,众多周知,大脑的骨头非常坚硬,那要用多大的力气才能把钢钉钉进去,那被钉的人得多痛啊,她为什么不呼救?为什么不反抗呢?

警方问了左邻右舍,众人都感到很惊奇,纷纷表示不曾听见任何叫喊、打斗、呼救声。这怎么透着诡异呢?根据模拟推测显示,案发的时候,凶手来到现场,把钉板上的钉子敲入张金凤的头部,第一次没有找准位置,然后气定神闲地换了一个位置,一下就钉进去了,然后凶手就地遁了,一切都在寂静中发生,连张金凤熟睡的丈夫都不知道。如果这是真相,生活就成聊斋了。如果这不是真相,那又该怎么解释呢?

本来真相等张金凤一醒过来就可以一清二楚,但张金凤醒过来了,张大嘴巴却说不出话来,因为她大脑严重受损,语言能力消失了,只会哭和笑。

那惨害张金凤的人,会不会是她身边最亲密的人?比如她的丈夫姜立春呢?这个怀疑一提出来,马上就被否决了。

因为姜立春是个下肢瘫痪的残疾人,别说杀人了,连走路都费劲,以他的体力根本无法把钉子钉入,身体健康,四肢健全的张金凤脑袋上,而且还钉了两次。

警方问张金凤的父母,张金凤有没有什么仇家?这一问,张金凤的父母就痛哭流涕起来,说自己家怎么就这么惨。

原来,两年前,张金凤的弟弟张金龙莫名其妙地死了,法医鉴定说张金龙是被电饭锅电死的。电饭锅杀人,这么罕见的倒霉事儿,竟然叫张家给摊上了。

当时张金凤的父母也是百思不解啊!这还不算什么,一年后,另一件可怕的祸患,又降临在张家口头上。

新婚一个多月的女儿和女婿开车回家,在国道上与一辆农用车相撞,张金凤坐在副驾驶上,副驾驶方向的车头都凹进去了,幸好她只受了一点轻伤,但是女婿姜立春受伤严重,女婿的腿就是在那车祸中残废的。

如今再看着被钉子穿头,奄奄一息的女儿,张家可谓“霉星高照”,祸事连连,张家二老欲哭无泪,这样的命运,透着深深的恐怖。

正在这时,一个意外的电话,让迷案泛起了波澜。

保险公司打来一个电话,他们询问张金凤的伤情,并且告诉老两口,张金凤出事前,曾买过一份意外死亡保险,赔付金额高达30万。

这种死亡保险投保金额少,死亡后赔偿金额却非常高,不过人要是没死,也就没啥用,这种保险一般只有从事危险行业的人,才会考虑买这赌命的险种,比如建筑工地上的工人,而张金凤一普通的家庭妇女,她为啥要买这种保险呢?

这个电话,让老张夫妇想起了一件事,两年前,儿子张金龙被电死后,保险公司送来了一大笔钱,高达55万的赔偿金。

警方立即调取了张金龙的保险记录,张金龙是八月底保险生效,九月初他就死了。老张夫妇文化程度都不高,连保险单都看不明白,他们怎么会想到给儿子买保险的呢?

一查发现张金龙的保险是通过姜立春买的,当时姜立春是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张金龙死后,姜立春曾要求老张夫妇委托他去办理理赔手续,并让老张夫妇给他30万的办理费,张金龙的母亲说,后来只给了姜立春20万元。

由于当时苏州保险公司的坚持,老张夫妻二人才有机会亲自领取这笔钱,知道儿子的保险赔偿有55万元。

警察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立即到保险公司,调取了姜立春给张金凤办理的意外死亡保险单,发现受益人写的正是姜立春。也就是说,如果张金凤一旦死亡,30万的巨额赔偿金只能赔给姜立春。

张金凤和姜立春四月初结婚,四月底去办理的保险,五月中旬这份意外伤亡保险生效,6月4号张金凤就出了车祸,6月14号张金凤的脑袋被扎进了钉子。

这些事也太巧了吧,那个看似厚道的残疾人,有着重大的作案嫌疑,然而,就在此时,姜立春忽然失踪了,他和张金凤的母亲说,他要去北京治腿,等腿好后,挣钱治疗张金凤。

警察开始追查姜立春的踪迹,在姜立春的家乡发现了他,当时他正在当地二楼的网吧上网,让人奇怪的是,一个残疾人是怎么爬上二楼的呢?难道网吧的人把他抬上去的。

然而,让所有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原本生活不能自理的姜立春,转眼之间健步如飞了,看来姜立春把所有的人都给骗了,他压根儿就没瘫痪,警方立刻实施抓捕。

姜立春交代,之前的那场车祸是他自编自导的,目的就是为了谋杀张金凤,但没有成功,当时他的腿只是短暂地失去个直觉,他却一直伪装成瘫痪,就是为了寻找下一次杀人骗保的机会。

而且,姜立春还交代,两年前,张金龙的死亡也是他事先做了手脚。

张家的一双儿女,一死一残,凶手竟然是自己的女婿,这个消息对老张夫妻来说,如同五雷轰顶,他们伤心欲绝。

张金凤的母亲说:“钱真的那么重要吗?人命真的就值30万吗?”

据警方了解,姜立春还给他的堂弟,在连云港的新女友也分别买了意外死亡保险,如果这次姜立春逃脱了,那就还会有新的生命遭到残害啊!

这个对自己亲人下毒手的“恶魔”,太狠毒,太残忍了!这个只有23岁的凶手,面对和他朝夕相处四年的女人,他是怎么忍心,把长钉子一下一下,钉进妻子美丽的额头,自己还能泰然处之的呢?

保险本来是为了转嫁风险,提供保障,但却在别有用心的人眼里,成了图财害命的敛财工具。

张金凤以为嫁给了爱情,殊不知姜立春看中的是她的保单。如果说人性的恶有等级的话,那么“杀人骗保”绝对是人性恶的极致体现,无可原谅、无可救赎。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