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汤姆逊,世界上射速最快的机枪是什么枪
cf汤姆逊,世界上射速最快的机枪是什么枪?
有军事迷这样说过:世界上射速最快的机枪非加特林黑管机枪莫属。这话倒没什么太大争议,因为它堪称机枪界的神器,不只杀伤力巨大,而且它每分钟的射弹量可达到1200发。想一想,这是个什么概念?每分钟1200发子弹比起下雨还要密集,不服不行啊。
美国M134格林速射机枪,加特林转管机枪的典范之作当然,因为加特林转管机枪的名声在外,各国对它都进行过改造。但在所有的加特林转管机枪中,美国有一种最有代表性的转管机枪:Minigun,也就是M134型7.62mm转管机枪。这是一款根据当年在越南战争过程中使用的M6120mm航炮为基础而研发的机枪,拥有6根枪管,以电动机驱动枪管旋转,主要用来直升机舱门的机枪使用。有时也会装在步兵车载器以及海军舰载器上。
可以这样说,M134的杀伤力就是针对地面集群目标、空中低、慢、小目标的有力打击,它的射击散布被增大很多,这是因为其枪管离心力的作用。同时,它的射速极高,火力极强,这是其他机枪所不具备的。而且,虽然M134机枪有一些不足,可因为这两个方面,就足以掩盖其不足。
M134机枪之所以有这么强大的能力,在于它的关键技术,比如它的机匣。其机匣由机匣体、机匣盖以及保险块等组成,机匣体就是用来装备旋转体的,其内壁上设有曲线槽,可以供机枪滚轮、引导枪机进行运动。而它的机匣盖里则装了保险块,并在保险块内壁上方设置直线槽,从而保护枪机闭锁一步到位操作。
该机枪的旋转体是最重要的部件,是通过滚珠轴承来进行运作的。而在旋转体外面就是6根枪机导槽,每一根导槽的下面都装有一段曲线形的击发导槽,这是帮助击针待发及击发使用的部件。六根枪管排成圆形,每个枪管前端都插在圆形的枪管箍对应的孔内,而尾部则插在旋转对应孔内。
整支机枪的长度约为29.5英寸,其重量也达到了35磅,这算是它最大的不足吧,过大,过重。不过,一般的加特林黑管机枪都是四个人以上共同使用的,如果这样算的话,M134倒也不那么成问题了。而它的实际有效射程是1500米,其扫射平面可保持在正负45度的状态,这让它的中靶率极高。根据统计,这款机枪如果在200米距离以上进行扫射,每间隔3.14秒就可以中靶一发。
据说,M134机枪的6根枪管还可以呈锥状形排列,这是为了帮助微弱散布的面积,从而对一个集中目标进行射击。前面说加特林机枪的射速为1200发/每分钟,而美国这款同为转管机枪的M134其最高筒则达到了6000发/每分钟。这个速度,只是想想也足以让人倒吸一口冷气了,称其为世界上射速最快的机枪,那可是名副其实。
M134机枪的技术特点,精准供弹,防膛外炸壳美国M134型机枪的强大当然是源自于其自身的技术特点,它采用的回转联动装置,由一台驱动电机、六个枪机部件及六个可移动的枪机轨道、枪管套管部件、枪管、支架、快速释放销等组成。但在所有的部件中,技术肯定是最重要的角色,比如说它的精准供弹技术。
很多人都了解这样一个事实:M134黑管机枪对于供弹系统的技术要求非常高,而且它自身的结构也特别复杂。这对于机枪本身是一种优势,同时也是一种弊端。因为当机枪在战场上一旦发生故障,想要排除故障,将就着使用非常难,所以,通常情况下,只要战斗中发生了故障,它就只能退出战斗了。
但这也同时保障了M134的可靠性能,一般很少发生故障,在进行检测时,它的故障率必须要小于0.01,也因为如此,机枪的供弹精准技术极为关键。通常,这款机枪在供弹过程中会有三个方面的考量,一是供弹路线中枪弹的运行需要保持平稳,而且不能受阻,必须无卡滞,做到顺畅无阻。
然后,枪弹在进入弹底窝的时候,其纵向与圆周向都要保持同步,而且必须是精准同步,全约束、无卡滞。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不然射击很容易产生故障问题。
还有一点,那就是当枪弹进入到弹窝之后,是一个向前推进入膛的操作,这时弹头尖的摆必须保持在弹膛尾端直径的2/3,大了不行,小了也不可能。也正是在这样精准的供弹技术保持之下,M134型机枪的功力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当然,除了精准供弹技术之外,M134还有更多的高精尖技术,比如说防膛外炸壳技术。什么叫防膛外炸壳。其实很好理解,就是其字义表面的意思。毕竟,M134型机枪作为一个连续不断旋转的机械,不停止就是优势,而为了保证不停止运动,它有一个利用高膛压开销,抽出迟发火枪弹的操作,但这种操作很容易引发膛外炸壳故障。
这个故障说起来还是很严重的,因为枪弹被完整抛出机枪之外,从弹壳中发射飞出造成的后果难以预料。为了不让它发生这样的故障,那就要注重枪弹的有效期,绝对不能用过期的枪弹。还有,枪弹的质量非常重要,尽量用同一批质量稳定的枪弹,减少迟发火枪弹的出现。
再就是对于击针打击枪弹底火的速度与力度一定要高,这样可保证击针打击枪弹底火的力度。同时,机枪的曲线槽前直线段的长度必须合理,射速也要保持一个合理的速度,不能过度追求高射速。这就是对膛外炸壳故障最大程度地避免,而M134型机枪已经非常在意这些方面了。
归根结底一句话,再高级的技术,再高大上的武器,它也有弊端。M134型转管机枪作为加特林转管机枪的典范之作,虽然有口皆碑,但却也会有自己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每一项武器都会面临的短板,没必要过度放大,更不需当成致命缺陷,平常心看待就足够了。
cf五烈龙六烈龙的差距?
这肯定很简单,五把汤姆逊烈龙就没有六把汤姆逊烈龙的子弹数多。一把汤姆逊烈龙会给所有冲锋枪增加七发子弹。五烈就会比六烈龙少7发子弹,后备弹夹也会少好多。更多子弹杀起人来会更容易,可以少换弹,尤其是打生化的时候,少换弹就会更容易击杀队友。
CF手游烈龙觉醒礼包值得购买吗CF手游烈龙觉醒礼包解析?
烈龙觉醒礼包中包含汤姆逊-烈龙(永久)、烈龙觉醒石*10个、精通点*5000点、冲锋枪弹夹(30天)。
想买就买呗,不过我建议的话,在活动期间内可以购买烈龙觉醒礼包+烈龙觉醒石,过了活动期就不要购买了,就是有优惠的时候买比较划算,不然的话,不建议买
沙鹰修罗多少cf点?
888000CF点,
也就是888块钱,火麒麟,麒麟,无影688000CF点,玫瑰精灵468000CF点,RPK盘龙,汤姆逊烈龙488000CF点,天龙688000CF点,尼泊尔屠龙498000CF点。沙鹰修罗408000CF点,买了毁灭减8800CF点等等具体可以登录游戏商城查看哦。(也可以在可靠的点券贩子手里购买打折武器哦)
美军士兵自购手枪?
这个问题就需要用论武器制式化以及通用性来解答了。欢迎关注兵器知识谱,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关于美军士兵自购手枪在战争中怎么解决弹药补充的话题。
美军士兵自购的手枪在补充弹药时是不用另外申请弹药的,因为美军的手枪弹是通用的,不同型号的手枪都可以使用同一种弹药。
就传统而言,美军是英军的延续,而英军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武器装备制式化的军队,所谓的“武器装备制式化”指的是按照统一标准,有章可循的管理模式。
这个管理理念起源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为了进一步挖掘提高机器生产效率,英国工业领域率先实行零部件标准化生产,即所有的零部件在生产线上按照同一标准进行加工。
这样一来就同时解决生产效率以及零件通用性的问题,而且产品的维护便利性也随之提高,这就是制式化以及通用性在高效管理上的体现。
比如说钟表的生产,在17世纪时期生产的老式座钟基本上靠手工进行制造,所有的精密零部件全部依靠手艺精湛的工匠一个一个的通过手工打磨出来。
这样的制造工艺不但使产能过小,而且大多数零部件是不通用的,每一台座钟几乎都以“孤品”的形式存在,这也是座钟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成为富有象征的原因。
当钟表生产实现制式化以后,同型号的钟表在生产时采用统一的标准工艺,所有的零部件都能通用,甚至不同型号的同类产品中大部分的零部件都实现通用。
至此不仅产量得到大幅提升,而且质量更容易把控,维修起来也更加便利,零部件不再需要“私人订制”。
▼下图为汽车生产流水线,车企能够每天生产几千辆汽车的原因正是“制式化以及通用性”管理理念的普及。枪弹时军队的主要装备之一,武器装备实现制式化以及通用性管理是军队高效的作战效率的重要表现,如果枪弹通用性水平较低,那么军队的后勤保障水平就会显得非常低下。
制式化以及通用性管理理念的带来的高效率很快被武器装备生产厂商利用起来,并且很快被应用到军队管理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武器装备制式化以及通用性。
比如说同为7.92×57mm毛瑟子弹,它通用于同口径的步枪、班用机枪、通用机枪、重机枪,这样一来就解决了一支军队里相同口径的枪械使用不同规格子弹的混乱问题。
这种通用于各型号枪械的子弹就被称之为“制式子弹”,而那些能够通用“制式子弹”的枪械就成为了“制式枪械”了。
武器装备制式化以及通用性带来的高效率不仅仅是军队后勤部门受益,更多的是表现出一个国家的制造工业生产水平和管理水平。
然而各个国家队武器装备制式化以及通用性的理解却出现各不相同的现象,比如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相同的7.62mm口径全威力步枪弹,前苏联的规格为7.62×54mm、美国的规格为7.62×63mm;相同的7.62mm中间威力弹,前苏联的规格为7.62×39mm、美国的规格为7.62×33mm。
也就是说各个国家所采用的武器装备制式化以及通用性标准各不相同,这就意味着如果各国在战争中结成同盟,在相互支援作战物资时相同口径的武器却无法实现弹药通用,这样一来势必会降低不同国家协同作战的效率。
这个问题在冷战初期开始体现得非常突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开始思考制定全球性的武器装备制式化以及通用性标准,“北约标准弹”概念至此问世。
▼下图为各种不同型号的7.627.62×51mm步枪弹,它们完全通用于北约国家所有的7.62mm口径枪械,包括步枪、狙击枪、机枪,通用性非常高。
所谓的“北约标准弹”指的是在通行于个北约组织成员国之间的弹药制式化以及通用性标准下生产的各种口径弹药,“北约标准弹”的制定目的就是要让相同口径的不同型号武器都能通用相对应口径的子弹。
比如说北约标准步枪弹中的7.62mm口径子弹,它的规格标准被定为7.62×51mm,通用于所有的7.62mm口径枪械,包括步枪、机枪;
5.56mm步枪弹规格标准定为5.56×45mm,通用于所有5.56mm口径的枪械,包括步枪、机枪;
12.7mm机枪弹规格标准定为12.7×99mm,通用于所有的12.7mm口径枪械,包括大口径机枪、狙击步枪;
9mm手枪弹规格标准定为9×19mm,通用于所有的9mm口径枪械,包括手枪、冲锋枪。
这就意味着不管包括美军在内的北约士兵使用任何一种型号的枪械,都能通用相对应口径的所有子弹,任何国家、地区生产的子弹!
比如说美军的制式手枪为意大利92F“伯莱塔”9mm手枪(美军型号为M9手枪),它使用的子弹为9×19mm北约标准手枪弹,假如美军士兵并不想用该枪,而是选择使用自购的其它9mm手枪,那么这些9mm虽然不是军队制式武器,但是全部都能通用9×19mm北约标准手枪弹。
▼下图为9×19mm北约标准手枪弹(帕弹),它通用于北约国家所有的9mm手枪,冲锋枪,是世界上最具通用性的枪弹,没有之一,所以美军士兵自购手枪的弹药补充是十分便利的。
这样的例子并不在少数,我们可以举几个典型的例子:
1、海豹突击队并不喜欢使用M9制式手枪,所以该部自购了一批P-226型手枪装备官兵,这些P-226型手枪完全通用9×19mm北约标准手枪弹;
2、美陆军航空兵直升机飞行员的标准自卫武器为9mm口径MP-5冲型锋枪,但是部分阿帕奇武装直升机飞行员会自购MP-7型冲锋枪来使用,该枪同样完全通用9×19mm北约标准手枪弹;
3、军事业务承包商“黑水”公司雇佣兵喜欢出枪极快的奥地利格洛克-17型9mm口径手枪,它们完全可以配用美军提供的9×19mm北约标准手枪弹。
所以美军士兵在使用自购手枪时,完全没有弹药补充的忧虑,更不需要通过自己购买或专门去找军需官来解决手枪弹补充的问题,只要把手伸进弹药箱里抓一把,那些子弹用来打什么样的手枪,甚至什么样的冲锋枪都可以。
▼下图为美军海豹突击队自购装备的英国P-226型9mm手枪,它虽然不是美军制式手枪,但是做为北约国家生产的枪械,是完全按照北约标准设计的,因此完全通用9×19mm北约标准手枪弹,没有弹药补充的后顾之忧。
我军在这一点上与美军相比就相差甚远了,尤其是手枪,虽然号称制式化,但是通用性简直就是一塌糊涂。
制式手枪中主要有有54式、64式、77式,这三种手枪都是7.62mm口径,可是54式手枪的配弹为7.62×25mm卡托列夫手枪弹,64式、77式两款手枪配用7.62×17mm手枪弹(SR弹)。
仅手枪弹就有两种不同规格的7.62mm子弹,两者之间根本无法通用,更恼人的是冲锋枪的配弹分为7.62×25mm和7.62×17mm两种规格。
都是7.62mm口径的枪械,在同一个国家军队里竟然无法通用,这才是士兵们该担心的弹药补充问题 万一那些背着85式微声冲锋枪的士兵找背着54式手枪的士兵借点7.62子弹时,同样的尴尬总是以不同的方式展现出来。
即便是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当下,这样的问题同样没有得到解决,新一代制式手枪中虽然学西方搞了9mm口径,子弹也通用了9×19mm标准弹,但是却莫名其妙地再搞出个5.8mm口径的手枪,实在让人难以理解——莫非通用性在我军当中不重要?
▼下图为我军装备的两种新型制式手枪,握把有五星浮雕的是9mm口径,握把没有五星浮雕的是5.8mm口径,平头子弹为9×19mm北约标准弹,它通用于北约国家所有的9mm口径枪械,尖头子弹为5.8mm手枪弹,只能通用于国产部分枪械。这类现象在我军当中非常突出,我军是当今世界上子弹通用性最差的军队之一,仅7.62mm子弹的种类就多达5种,如7.627.62×25mm手枪弹、7.62×17mm手枪弹、7.62×39mm步枪弹、7.62×54mm机枪弹、7.62×51mm狙击弹,诸如此类简直可以用“五花八门”来形容。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一、战争期间,美军士兵自购手枪,弹药从军队中就可获得补充,这是因为包括美军在内的北约军队全部使用北约标准弹,手枪、步枪、机枪的口径都是统一标准,完全通用于所有的口径相对应的子弹,弹药通用性非常高,不存在弹药补充的问题。
第二、美军素来有自购武器的传统,即便自购的手枪不是制式型号,只要口径相同,就能通用美军提供的9×19mm北约标准手枪弹,就连自购的冲锋枪也完全通用,弹药补充起来十分便利。
结语
很多人在研究美军24小时“全球达”军事部署能力时,往往把目光放在美军的大飞机、大军舰上,却忽略了一个美军核心能力基础——弹药通用性。
实事求是地讲,24小时“全球达”的部署能力的确是在表现在投送能力上,但是这样的能力完全是从弹药通用性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
如果没有通用性极高的“北约标准弹”,那么美军在实施24小时“全球达”军事部署时,是不是还要考虑用几架飞机专门拉弹药呢?
显然答案是否定的,飞机再多也是有限资源,最大的作用还是用来运送兵力和装备,而弹药由于通用性极高,完全可以从距离最近的盟国就近解决。
如果我军在未来也想拥有这样的能力,或者接近这样的能力,那么首先考虑的不是需要几架运-20,而是5.8×42mm子弹该去哪里弄。
因此我们不需要担心美军士兵自购的手枪如何补充弹药,对于他们而言不是问题,我们应该担心的是我们配发的制式步枪弹药如何补充!
▼下图为我军装备CS/LR4型的高精度狙击步枪,我军弹药通用性不高的问题不仅仅表现在手枪弹和步枪弹上,就连狙击步枪也未能幸免,我军的狙击步枪弹一共有4种,分别为国产88狙配用的5.8×42mm狙击弹、国产85狙配用的7.26×54mm狙击弹、国产CS/LR4以及俄制T-5000狙击步枪配用的7.26×51mm北约标准弹,毫无制式化以及通用性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