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之王,莫辛纳甘在我国为什么被称为脚蹬枪

2023-08-08 21:00:05 197阅读

战术之王,莫辛纳甘在我国为什么被称为脚蹬枪?

老萨谈--狙击之王莫辛纳干步枪

这是因为,莫辛纳干步枪制造较为粗糙,训练不足或者枪支老化以后,枪栓很难顺利拉动。

战术之王,莫辛纳甘在我国为什么被称为脚蹬枪

大家看看《兵临城下》中,政委曾经拖过一支步枪,准备向德军射击,但拉了很久才拉动枪栓。

另外,张陶芳开始用的是美制M1伽兰德步枪,也叫做八大粒。

后期出了名,为了宣传考虑才改用苏联的莫辛纳干步枪。

水连珠的诞生

莫辛纳干步枪的历史相当久远。二战时期手持莫辛纳干步枪作战的苏联年轻士兵们也许不知道,他们的父亲早在一次世界大战,他们的爷爷在日俄战争的时候已经开始使用这款步枪。

莫辛纳干步枪是俄国历史上步枪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之后半个世纪内的样板之作。

眼见各国都在加速研究,作为欧洲军事强国的沙俄自然也不能坐视不理。

沙俄政府和军方高层也提出了自己的研究计划,准备替换己方老式的伯丹单发步枪。

需要说明的是,俄国军方对此次步枪的换代工作还是非常重视的。由军方牵头,沙俄政府提供资金和人力物力,很快就组织了一个评估委员会,从现有的毛瑟、勒贝尔、李-梅特福、曼利夏、施密特-鲁宾和克拉格-约根森等设计中进行选择。

这里面还有个不起眼的人物莫辛上尉的设计。这个上尉全名为谢尔盖·伊凡诺维奇·莫辛(Sergei Ivanovich Mosin),时年35岁,是沙俄图拉兵工厂一个普通的枪械设计师。

经过多方面严格的论证,结果却让人惊讶。最终只有两种步枪进入最后的测试环节,就是莫辛上尉的5发单排弹仓的7.62mm口径莫辛步枪和比利时武器设计师艾米尔·纳甘和李昂·纳甘两兄弟(Emil Nagant和Leon Nagant)的8.89mm口径纳干步枪。

这两种步枪经过了严格的测试,沙俄的将军们对于纳甘兄弟的步枪非常满意,对莫辛的步枪则有些不满。

最终的投票中,纳甘步枪得到了大多数委员的支持,在票数上压倒了莫辛步枪。

就在此时,一个重量级人物开口了,沙皇本人认为把一款别国的步枪作为本国的制式武器,太有损俄国的面子,伤害了俄军的民族自豪感,要求军方采用莫辛步枪。

虽然沙皇已经开口,不过俄军高层却并没有因此迅速屈服。这些将军们认为纳甘步枪明显在性能上优于莫辛步枪。仅仅因为所谓的民族自豪感放弃优秀步枪,而选用性能较差的步枪,必然会造成俄军未来几十年的在轻武器上的极大劣势。

可惜,皇帝的一句话往往顶一万句,在沙皇等人的强烈干涉下,军方被迫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这也就是采用莫辛步枪的基本结构,但是将其原有不可靠的供弹系统换成纳甘步枪的成熟设计,从而让两种步枪的性能基本达到一致。

由此,这把步枪的名字也发生了改变,变成了莫辛纳干步枪。作为回报,莫辛由上尉晋升为上校,并且成为莫辛纳干步枪三大生产工厂之一的谢斯特罗列茨克兵工厂的厂长。比利时的纳甘兄弟则拿到了一大笔奖金,可谓皆大欢喜。看来沙俄高层也很懂得官场的这一套,四面圆滑,各方面都交代的过去。

沙俄陆军在1891年开始正式装备该款步枪,成为之后俄军半个多世纪的制式步枪。

---------------------从沙俄用到苏联,莫辛纳干真是老当益壮。

实用的武器

莫辛纳干这款步枪在当时来看非常先进,他的主要性能并不亚于后来大名鼎鼎的毛瑟,李恩菲尔德,春田M1903步枪。

新一代步枪定型以后,沙俄衰弱的工业基础导致该步枪的产量始终上不去。当时主要生产步枪的军工厂只有三家,除了莫辛担任厂长的谢斯特罗列茨克兵工厂,只有伊热夫斯克和图拉两个兵工厂。

这三个兵工厂在当时相比欧洲其他国家的兵工厂,无论设备,工人素质和生产技术都远远不及,这也导致莫辛纳干步枪的产量很低。

最初一批莫辛纳干步枪由于三家兵工厂没有足够的设备和技术工人,最终被迫转而向法国的夏特罗轻武器厂订购。由法国人在1891年生产出来运往俄国,俄国本国直到1894年才能够生产这款武器,真正大量生产还是图拉工厂在1896年从法国购买了1400部新式机器以后。而伊热夫斯克工厂大量生产莫辛纳干,也是在1900年从法国,英国,瑞士购买了大量生产机器以后。

此举也让沙俄军方感到极为丢脸,但却没有解决的办法。

--------------------------莫辛纳干也是苏军和俄军的一个象征。

莫辛纳干的首次大规模作战时1904年的日俄战争,当时由于莫辛纳干步枪生产数量的不足,大部分沙俄士兵仍然拿着老式的伯丹单发步枪和疯狂的日军对抗。当时日军已经普遍装备了自产的三零式步枪(三八式步枪的前身),该枪射程很远,射击精确,虽然和莫辛纳干步枪对抗并不占丝毫上风(威力和可靠性上还大大落了下风),却完全压倒了伯丹单发步枪。

后日俄战争俄军战败,很多将军认为步枪火力不及日军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日俄战争后,俄国很快陷入内部的混乱中,莫辛纳干步枪的产量并没有因为这场战争的教训得以大幅度增加。

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意志帝国向沙俄宣战,沙皇尼古拉二世才惊讶的发现,他的部队中居然还做不到人手一支莫辛纳干步枪。

之后的战争完全是一场大屠杀,实战中虽然莫辛纳干步枪和德国毛瑟步枪对抗中也是基本相当,甚至莫辛纳干更适应俄国的寒冷气候,但严重不足的产量导致缺乏武器的俄国军队出现大量伤亡。

仅仅在1915年德奥军队对沙俄的全面攻势开始后几个月内,俄军迅速伤亡250万人,全线溃败,丢失了百分之十五的领土和百分之二十的人口。巨大的伤亡和武器的战损,让原本就产量不足的莫辛纳干步枪更成为稀缺品。沙俄仓促编组送上前线的部队中,每个师只有一半人装备了莫辛纳干步枪,其他的人或是使用老式步枪,或者空着手什么都没有。

当时在俄国的法国大使视察前线后回忆道: 参加最近几次战斗的几个俄国步兵团,他们中三分之一的人没有莫辛纳干步枪!这些可怜的家伙都拿着一根木棍,在木棍上绑着一把刺刀。他们在暴风雨般的榴霰弹片中耐心等待,等待着拾起倒下的同伴的步枪。他们在这样的条件下居然毫不恐慌,没有逃走,这真是一个奇迹。……这种磨难我们的士兵要忍受多久呢?这种简直不是战争,而是一场大屠杀,真是太可怕了!

当时由于前线的巨大伤亡,后方经济的全面崩溃,沙俄各阶层都对沙俄政府严重不满,部分士兵不愿意去战场上送死,他们成群结队的逃亡和兵变,其中大部分人成为之后推翻沙皇政府的生力军。

面对武器稀缺的现实,俄国人却无力解决,因为当时俄国的兵工生产能力已经达到极限。沙俄政府只得向盟国求援,他们紧急向美国的雷明顿和威斯汀豪斯两家枪械公司订购了155万支的莫辛纳干步枪,并且将全部图纸交给他们。但这两家公司仅仅交付给沙俄政府5万支后,十月革命就爆发了,沙皇宣布退位,诺曼洛夫王朝终结了。

美国政府将剩下的步枪中的大部分转送给远东的白军部队,其中一部分则在美国民间销售。

这批步枪和俄国自产的莫辛纳干几乎完全一致,唯一的区别是枪托采用了美国的胡桃木,而不是俄国盛产的桦木。

----------------莫辛纳干比较笨重,加工工艺也相对粗糙。它采用的刺刀如下,有很大的威力。

这两场战争中,俄军对莫辛纳干的评价不错。他们认为该枪坚固耐用,射击精确,子弹威力大,使用非常简单,缺点则是技术比较老旧,尤其枪机操作比较复杂。

战斗中,俄军使用莫辛纳干和德军毛瑟的对射中基本旗鼓相当,虽然毛瑟在精度和威力上略微强一些,但在战斗中这仅仅高出一点的性能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莫辛纳干步枪由于是俄国人自己设计,很好的考虑了在寒冷天气中的使用,所以该步枪在俄国本土的作战性能远比毛瑟步枪要可靠。

之后俄国陷入内战,白军红军在广阔的俄国土地上厮杀,双方使用的主力步枪自然都是莫辛纳干。步枪本身没有立场,但是在不同立场的士兵手中,就代表了不同的意义。最终红军手中的莫辛纳干步枪击败了俄国的白军,扫除了资本主义政党在俄国的存在,建立了第一个苏维埃国家。

苏联建国以后,总结了之前几次大战中步枪生产不足的经验,对这三家兵工厂都给予扩建和壮大。其中伊热夫斯克兵工厂成为领头羊,具强大的步枪生产能力。

当时苏联的军火设计师认为莫辛纳干步枪其实结构非常简单,造价低廉,理应很容易制造。

在沙俄时期莫辛纳干步枪生产数量低下的主要原因不在步枪设计的本身,而是沙俄军工系统腐败,生产工人积极性不足和缺乏科学生产技术。

话虽如此,苏联军火大师们还对莫辛纳干进行了一定的改造,在1930年推出了莫辛纳干M1891/30式步枪。这款步枪其实并没有做什么大的改动,只是加装了比较先进的瞄准装置。使用这种步枪,一般士兵可以在400米左右有效杀伤敌人,安装瞄准器的莫辛纳干步枪则可以在600到800米上准确杀伤敌人。这也是二战中苏联士兵使用的主要型号。

一战结束后并没有多久,二战很快爆发。当时德国部队采用闪电战,在短短几个月将苏联现有的国防军几乎全部消灭。仅仅一个基辅战役,德国全歼了苏联西南方面军。苏联不但有个集团军被歼灭,损失了70万人,连西南方面军司令员基尔波诺斯上将也在战斗中阵亡。除了基辅战役以外,明斯克战役,斯摩棱斯克战役等作战中,苏联都遭受了数十万人的巨大损失。

除了人员损失以外,苏联还损失了数额巨大的贮备军火武器。

---------------------------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大量战死和被俘,莫辛纳干步枪也大量损失。如果不是这款步枪价格低廉,极容易制造,恐怕苏军也要像他们祖先一样,赤手空拳上战场了。

此时苏联正在倾全国之力召集新兵,编组新的部队上战场,数百万新军迅速产生。这些士兵都需要可以作战的步枪,那么此时就是莫辛纳干步枪发挥威力的时候。

此时苏联生产莫辛纳干的能力已经今非昔比,加之莫辛纳干结构简单,根本无需什么精密加工机器和熟练工人,即使妇女,老人和少年学徒工也可以轻松把它制造出来。结果仅仅几年时间内,深处乌拉尔山区的伊热夫斯克兵工厂就生产了多达1700万支莫辛纳干步枪,短时间内让每一个红军士兵都拥有了可以作战的武器。

此时的战斗中,莫辛纳干步枪依然和老对手毛瑟步枪对阵,仍然是旗鼓相当。

不过随着二战中军事科技的进步和战略战术的巨大发展,战斗多发生在400米之内,这就需要火力更为猛烈,射速更快,装弹量更大的武器。

面对着美国人装备的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德国人装备的STG44突击步枪的压力,莫辛纳干这类单发步枪逐步不能满足于实战的需要,它的低射速,不多的装弹量在较近距离形成不了火力上的压制作用。

苏联在二战后期也推出了自己的半自动步枪SKS半自动步枪。但实战中由于SKS半自动步枪威力不足,可靠性差,很多红军战士宁可还是使用老式的莫辛纳干步枪。

狙击之王

虽然逐步被半自动步枪取代,莫辛纳干步枪在另一个战场,也就是狙击战场上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苏德战争之前的苏芬战争中,芬兰专业狙击手使用改造过的莫辛纳干狙击步枪,给苏军造成重大的伤亡,和巨大的心理压力。这些芬兰狙击手本身多是猎人出身,战前接受过严格的狙击训练,他们手中的莫辛纳干步枪射程可以达到850米。这些狙击手穿着白色的伪装服,步枪也套着白色的枪套,埋伏在冰天雪地的野外,往往一个人就能阻挡苏军一个排一个连的进军步伐。甚至有3,4个狙击手配合全歼苏军一个排的战例。他们的枪法超群,精确的莫辛纳干步枪也很好的帮助了他们,战后统计,他们每消灭一个敌人仅仅使用1.3发。他们中还出现了至今无人能够企及的超级狙击王牌“白色死神”的西蒙·海耶Simo Hayha,这个专业猎人出身的西蒙有着505个狙击战绩,他在狙击中甚至不怎么使用瞄准镜。但所谓瓦罐难免井上碎,将军都是阵上亡,最终西蒙·海耶在1940年3月6日被另一名苏军狙击手的击穿了左脑部受重伤而退出战斗。

战后,苏联开始扩大了狙击手的训练,并且大量配发了狙击型的莫辛纳干步枪。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当时苏联的光学技术落后,他们从德国蔡司公司手中购买了一批最先进的瞄准镜并且大量仿造。后来苏德战争中的很多德国士兵,就死于自己国家生产的瞄准镜之手。

-----------------------------------------二战苏军有众多知名的狙击手,瓦西里只是其中之一,还有很多女狙击手。

狙击作战在战争中起到了相当的作用,以电影中的瓦西里为例,真实的瓦西里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前后击毙242名德军士兵(苏联宣传为400多人),最终他因为1943年1月被地雷炸伤眼睛才被迫退役。

战争中,他使用的就是狙击型的莫辛纳干步枪。瓦西里回忆录中认为莫辛纳干步枪射击精确,威力巨大,子弹速度快,是非常优秀的狙击武器。

其实除了瓦西里以外,苏联还有其他不少于20名击毙敌军人数超过300人的优秀狙击手,其中还有个狙击女英雄德米拉·米哈伊尔洛夫娜·帕夫利琴科 Lyudmila Mikhailovna Pavlichenko。她在1942年6月被德军迫击炮弹炸伤之前,已经击毙了309个德军士兵,为此还曾受到美国罗斯福总统的接见。只是因为宣传的原因,瓦西里的名字最响亮而已。

如此优秀的战绩,足可以证明莫辛纳干的优秀性能。实际上即使到了30年后的越战中,北越游击队仍然使用莫辛纳干狙击美军士兵,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

--------------------------------中国也有不少莫辛纳干步枪,下图是张桃芳和他的莫辛纳干。

总之,莫辛纳干步枪作为一种旋转后拉式枪机、弹仓式供弹的手动步枪,确实是一款性能优越,非常实用的武器,它的各项性能可能无法超越毛瑟,李恩菲尔德等步枪,但也不亚于这些著名的步枪。它的精度高,威力大,结构简单,容易制造,容易操作,虽然也有着加工粗糙,技术老旧,较为笨重等弱点,但仍然能在二战的步枪舞台上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

导弹里面装的炸药是TNT吗?

TNT,本名为三硝基甲苯,属烈性炸药(中等威力),现代应用最广泛的“安全”炸药之一,可制成各种形状,。工业品呈黄色粉末或鱼鳞片状,威力大,安全性、兼容性高,性质稳定,不易爆。熔点:82摄氏度;爆速:6900m/s。爆热:4560J/Kg。

TNT的熔点低,特别有利于装填,感度低,感度越低越安全:TNT被子弹贯穿,都不会爆炸——需要引爆。传统的TNT,早已无法满足战场需求,只有少数基础武器仍在使用,比如:手榴弹、地雷、爆破筒等。通常情况下,TNT与硝酸铵按比例混合成为阿梅托炸药,用于航空炸弹、高爆炮弹装药。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武器装备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炸药应势而生:PBX、DNTF、HMX(奥克托今)、N5、OCTOL、CL20、RDX(黑索金)等。这些新型炸药比TNT在爆炸威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替代了传统的TNT炸药。现在的导弹装药根据导弹型号、种类的不同,装药也不相同,大部分是聚合物塑胶炸药PBX。尽管都被称为PBX,但各国的配方并不相同,只不过是性质都比较接近。

换句话说就是:PBX是这一类炸药的总称,也是钝感装药的典型代表,它是以奥克托今为基的高分子塑料粘结炸药。与TNT相比,PBX的基质是塑胶材料,对冲击碰撞不敏感,在强大的压力下也能保证结构和形状。如空空导弹、地空导弹等,在一般情况下,它的战斗部用的是耐热装药TATB,反坦克导弹则用的是CL20,反舰导弹的装药是梯黑铝、奥黑铝等含铝高能炸药,钻地弹的战斗部用的是爆容更大的高威力炸药。

英国用HMX(奥克托今)与TNT按一定比例(7:3)混合,制造出可熔铸的OCTOL高爆炸药,爆速超过8600米/秒。美国以PBX为主,只不过是配方并不相同,以HMX(奥克托今)和RDX(黑索金)为主要爆炸物,比如说美军目前最先进的近距格斗弹AIM-9X“响尾蛇”,它的战斗部装药就是PBXN-3,主要爆炸物是RDX黑索金。

美国曾经最著名的B炸药,已经被IMX替代。B炸药,用1%石蜡作为钝感剂,RDX(黑索金)和TNT的混合物,比例接近六比四,爆速可以达到8050米/秒,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经典。苏制的TTAT-5就是铝末混合炸药,也叫2号配方装药,主要用于海军武器的战斗部:TNT60%、黑索金24%、石蜡5%、铝粉11%,爆速超过7000m/s。

欧冠之王VS英超霸主?

8月4日的温布利大球场,上演英格兰足坛的巅峰对决,上赛季英超+足总杯+联赛杯三冠王得主曼城,经过点球大战击败上赛季英超亚军+欧冠冠军利物浦。社区盾虽然具有热身赛性质,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过后,每个人都可以当一次预言家了:新赛季的英超冠军,还是这两家来争夺!那么到了明年5月,英超的天究竟会是蓝色的,还是红色的呢?

曼城有望实现三连冠

三个月前,经过38轮联赛鏖战、32次榜首易主,曼城以1分优势险胜利物浦,成为十年来首支成功卫冕英超冠军的球队,上一支还是2009年的曼联。而十年前的那支红魔,完成的可不只是英超两连冠,是震古烁今的三连冠。要知道在英超历史上,只有弗格森的球队曾做到过三连霸,而且还是两次——十年后,它成了蓝月军团的目标。

超强的稳定性和恐怖的统治力

2017-2018赛季,曼城以100分问鼎,创造了英超单赛季最高积分纪录;上赛季虽然少了2分,但98分依然是英超单赛季历史第二高分,生生把拿到史上第三高分97分的利物浦给比了下去。两个赛季共积198分,这在英格兰足球的百余年历史上是前无古人的伟大成就,换句话说,如今的蓝月亮可以说称得上史上最具统治力的球队,所铸之霸业不是随意就可以被撼动的。

BIG6各有软肋 真正的对手只有一个

若是在以往的群雄逐鹿时代,曼城想抡元绝非易事,但如今六大豪门的竞争力下降:切尔西痛失头号球星阿扎尔,又遭引援禁令;曼联和阿森纳都处于重建期,热刺习惯性关键时刻掉链子,总是捅不破窗户纸,这无疑令蓝月三连冠的几率又平添几分。曼城的对手只有一个,那就是利物浦,但上赛季的1分险胜和此次社区盾点球夺冠,让前者的心理优势得到进一步累积,等到了最紧要最要命的关头,这可能就是无形中最有利的因素。

引援数量不多 但富有针对性

迄今为止,曼城今夏只引进两位新援。新标王罗德里是蓝月亮苦求的费尔南迪尼奥接班人,社区盾他首发亮相,上半场表现稳定,传球成功率极高,虽然下半场有所起伏,尤其是曾被对手断球制造威胁,但随着逐渐融入球队适应打法,西班牙后腰的前途不可限量。回归的安赫利诺则是在左后卫位置上进行的储备,此外他们还很可能得到尤文的坎塞洛。

意大利天空体育证实曼城即将签下坎塞洛

而完全伤愈的德布劳内,不啻一位顶级强援的加盟。上赛季频受伤病困扰,丁丁在联赛里只出场19次,首发11次,贡献2球2助攻,而在前一赛季的巅峰状态下,他可是8球16助攻的超强存在。如今经过季前热身赛和社区盾,比利时中场已经宣布满血归来,有100%的他在,曼城争冠的实力和信心都将得到极大提升。

主帅瓜迪奥拉是最大保障

社区盾是瓜帅执教生涯的第28个冠军,也是来到伊蒂哈德球场后的第7冠。身为当今足坛最顶级的战术大师和英超毫无争议的第一名帅,如果要找一个曼城三连冠的最大优势或者理由,那就是瓜迪奥拉本人。如你所知,此前执教巴萨和拜仁,佩普都完成过联赛三连冠的伟业,在曼城,又有何不可?

球队暴露的隐患,后防线稳固度有所下降

一方面,队长孔帕尼离开,曼城尚未引进他的替身。要知道孔队年纪虽长,却是上赛季一脚定冠军的最大功臣,其丰富的经验和杰出的领袖气质更是他人难以企及,他的离队是蓝月军团的巨大损失。另一方面,门迪再次受伤让左路防守暴露软肋,津琴科社区盾被萨拉赫打爆,在荷甲表现出色的安赫利诺能否顶上来,还是疑问。

球员们的饥饿感

这是瓜迪奥拉需要重点注意和管控的问题。只有避免功臣们生出骄娇二气,时刻保持紧张感和专注度,蓝月亮的三连冠之路才能走得更加平稳。

是否会因欧冠分心

瓜帅在英超拿遍英格兰本土的所有冠军,唯一缺少的就是欧冠冠军,这也是阿布扎比财团一直以来最渴望的。上赛季欧冠被热刺淘汰出局,让本土三冠王有些失色,本赛季曼城的最大目标必然是大耳杯。而到了明年春天的淘汰赛阶段,瓜迪奥拉的球队为了全力冲击欧冠冠军,可能会有所分心,这未尝不会对联赛冠军的争夺产生影响。

总之,正如社区盾的最终结果所体现的,曼城仍是新赛季英超冠军的最大热门,但想要完成三连冠伟业,他们必须做到更好,因为稍有不慎,身后的利物浦就有可能追上。

利物浦冲首冠难度不小

业界和坊间都说,利物浦完全配得上上赛季的英超冠军,但“史上积分最高亚军”的头衔还是落在他们的头上,这也令红军的英超夺冠次数继续停留在尴尬的0。然而一座欧冠冠军给了利物浦更强大的信心和更充足的勇气,新赛季克洛普的球队将再次挑战曼城的王位,这一次,他们希望能打破魔咒,夺得英超首冠。

实事求是的讲,利物浦目前还是排在曼城之后的英超第二夺冠热门,新赛季想要实现29年未竟之夙愿,面临多重考验。

突破曼城?难!阵容还有短板

社区盾的上半场就凸显出利物浦一直存在的一大问题,那就是中场缺少创造力。名宿索内斯直言:“利物浦的中场球员在场上都很努力,一直都在奔跑。但是他们确实需要买入更具创造力的中场球员来改变现状。”去年夏天,克洛普想要通过引进费基尔的方式来解决,但最终未能签下这位法国前腰,今夏一度传出的库蒂尼奥回归也没了下文。

此外,斯图里奇已经离开,奥里吉并非总能变身“锦鲤”,锋线的板凳深度需要加强;左后卫的位置上,罗伯逊也没有合格的替补。而在转会市场上,迄今为止渣叔只买了两名小妖范登博格和埃利奥特,他们也许有很大潜力和光明未来,但绝非能够增添夺冠砝码的即战力。

核心球员能否延续上赛季的神勇表现?

后防线上,季前赛7场比赛丢12球只有1场零封,已经让不少球迷感到担忧,特别是对阵多特和那不勒斯都失3球。而阿利松又在社区盾被斯特林穿裆破门,范迪克65场正式比赛以来第一次被过掉,利物浦的防守其实给了曼城不少机会,只是对方没有把握住。

范迪克不被过金身已破

更令人担心的是进攻端,利物浦对三叉戟的依赖无须赘述,但萨拉赫、菲尔米诺和马内今年夏天都参加了国家队赛事,马内甚至因为打到非洲杯决赛而缺席社区盾。疲劳征战过后,三叉戟新赛季会交出怎样的答卷?社区盾上,萨拉赫全场狂轰10脚未能破门,除了运气不眷顾两中立柱外,4次射正实际上没对布拉沃的城门构成致命威胁。

多线作战任务艰巨

这是欧冠冠军后遗症:因为问鼎欧冠,利物浦8月14日要远赴伊斯坦布尔,与欧联杯冠军切尔西争夺欧洲超级杯;到了12月份,红军又要前往卡塔尔参加世俱杯,踢半决赛和决赛或三四名决赛。要知道彼时正值最魔鬼的圣诞-新年快车,形势原本就非常严峻,如此一来更雪上加霜,若被曼城趁此机会取得较大优势,想要逆转就相当困难了。

利物浦的胜算!有克洛普就有希望

在克洛普的调教下,利物浦每个赛季都能取得进步,状态和积分一样,一直在节节攀升当中,上赛季更是比前一赛季多拿22分。新赛季红军人员齐整、阵容稳定,辅以欧冠冠军带来的信心与士气的巨大提升,三军用命,唯渣叔之令是从,非常有希望更上一层楼,向曼城发起更强有力的挑战。

复仇的信念

上赛季所有人都见证了利物浦强大的精神力量并为之震撼。而在1分遗憾丢冠之后,红军又输掉社区盾,克洛普让球员们在看台下目视曼城领奖的做法,必然会让他们心里憋着一股不服输不甘心的气,矢志复仇,这股复仇的欲望必将转化成更为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撑着他们在新赛季继续锲而不舍的攀登荣耀顶峰。

同时,永动机式的充沛体能依然是利物浦的争冠法宝,足以拖垮任何敌人。社区盾下半场,克洛普的球队正是凭此完全掌控局面,险些逆转比分,曼城还是吃不消。

内部挖潜

虽然引援没有大动静,但拉拉纳、张伯伦、布鲁斯特等伤号的复出,还是增强了利物浦中前场的实力,等同于新援的加盟。此外,纳比-凯塔和沙奇里的潜力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挖掘,新赛季他们完全能够踢得比上赛季更出色,为红军争冠添砖加瓦。

总之,利物浦在社区盾中展现出了与曼城匹敌的实力,即将到来的新赛季,英超冠军争夺战还将是蓝月和红军的“二人转”,其他球队只能沦为看客。至于最终谁能夺冠,恐怕最厉害的预言家也无法现在就给出答案。

m416威力大不大?

吃鸡游戏中,AKM威力比M416步枪大,但为什么玩家都喜欢用M416步枪呢?有玩家说是因为AKM后坐力大。

其实,除了后坐力,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秒伤DPS输出。

M416的秒伤3225=43(伤害)×75(射速)

AKM的秒伤2989=49(伤害)×61(射速)

1、AKM步枪

伤害:49

射速:0.1秒

射程:100~300米

初速:715米/秒

换弹:2.9秒 快速弹匣2.25秒

子弹:30/40

2、M416步枪

伤害:43

射速:0.086秒

射程:100~400米

初速:880米/秒

换弹:1.9秒 快速弹匣1.2秒

子弹:30/40发

总结

AKM的优势:威力大

M416的优势:换弹快、射程远、秒伤高

所以,吃鸡游戏颠覆了大家的认知,在很多人都认为威力取胜的时候,其实,射速才是关键!

比如你用一把AWM,近距离可能还打不过一把UZI冲锋枪。

苏35和歼16谁才是侧卫之王?

在最强侧卫的争夺战中,出现了苏35和歼16两位选手。苏35:我机动性好,歼16:我超视距空战强,苏35:我在近距格斗中击落你,歼16:我在超视距空战中击败你。正当苏35和歼16争论不休时,突然苏57出现了,苏57:最强侧卫正是在下,超视距和近距你俩都不是对手。苏35和歼16分别低头承认了。所以说,最强侧卫不是歼16,也不是苏35,而是苏57。

苏57,苏35,歼16都是侧卫系列战斗机中比较强的改进型号,按照综合作战实力排名的话就是:苏57>歼16>苏35。苏57相对于歼16的优势就是“隐身性能和机动性”,而相对于苏35的优势就是“隐身性能和机动性以及航电系统”。虽然苏57的RCS与歼20,F22,F35等战机不在同一级别上,但是0.4平方米的RCS也算是隐身战机吧,要比其他的三代半战机的隐身性强上不少的。尽管达索公司宣传称阵风战斗机在不挂载弹药时的RCS在0.05平方米—0.1平方米之间,但是有谁会信呢,肯定是不如苏57的。

苏35战斗机的性能。

苏35被称为“终极侧卫”,随着歼16,苏57的相继服役,苏57这个终极侧卫的称号也显得名不符实。

苏35战斗机比较出名的就是其机动性,在巴黎航展上将其机动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诸如眼镜蛇,落叶漂等机动动作做起来流畅至极,丝毫不拖泥带水。在“117S矢量发动机+苏系战机本身的高机动”的综合作用下,苏35战斗机的亚音速机动性基本在世界上强三之列,是可以与F22,苏57相抗衡的存在。受制于宽大的机体和双间距布置的航空发动机,苏系战斗机的滚转性能就不如宅间距设计的双发战机或者单发战机了。只不过苏35安装的117S矢量发动机的矢量喷管可以旋转,在滚转时通过喷管的差动转向可以加速,要比苏27,苏30等未安装矢量发动机的战机滚转性能强。据称苏系战机存在跨音速陷阱,在苏57战斗机上也不复存在,如此一来在空战时,苏57战斗机就没有什么较大的缺陷。

航电系统本身就是俄罗斯的弱项,即便被称为三代半战斗机,苏57安装的还是雪豹-E无源相控阵雷达,与歼16,歼10C,F16E/F,F15EX,阵风F3等机型的有源相控阵雷达还是有点差距的,毕竟苏35的机头直径比较大,使得雪豹-E无源相控阵雷达天线的孔径比较大,从而获得了较远的雷达探测距离。不过在抗干扰能力,多目标交战能力上是比不过有源相控阵雷达的。除了雷达系统之外,苏35还安装有光电探测仪,其座舱右前部安装有OLS-35红外探测器和遍布机身的分布式光电探测仪。其具备红外探测,热成像,激光测距,导弹逼近告警的能力。

在国内举行的对抗演习中,苏35还是被歼10C击败了。而歼10C与歼16的对抗演习中,在中远距空战是被歼16击败的,不过在近距格斗时,抓住了歼16的失误击败了歼16。由此可见,苏35在空战时连歼10C都不如,就更别提与歼16相比了。所以说,最强侧卫绝对不是苏35。

歼16多用途战斗机的性能

歼16定位是多用途战机,不过其主要任务还是制空。与苏35相比,歼16的机动性就明显不如了,其一没有矢量发动机的加成,其二还是双座机。作为重型战机来说,歼16具备较大的载弹量,较远的作战半径,较长的滞空时间。不过歼16换装了加力推力为13.2吨涡扇-10B航空发动机,整体机动性会比苏30MKK强一点。

歼16最大的优势就是航电系统,其较大的机体空间可以加装数量更多的电子设备。另外双发战斗机也可以发出更多的电量,以便于安装功率更大的电子战系统和有源相控阵雷达。由于歼16战斗机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天线是固定不动的,而苏35的雷达天线还需要转动,所以说,歼16的机载雷达孔径应该比雪豹-E的更大。本来歼16的雷达性能就强,而孔径又大了,那么性能肯定要比雪豹-E强不少的。苏35安装的雪豹-E无源相控阵雷达可以同时探测30个目标,并对其中的8个发动攻击。那么歼16安装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等等多目标交战能力会更强的。另外,像导弹逼近告警系统,雷达告警接收机必然会安装的。不过,在歼16的机身上并没有像歼20那样的分布式光学探测窗口,或许,歼16没有安装这样的探测设备。

苏57隐身战斗机的性能

尽管俄罗斯一再宣称苏57为四代机,不过一直被人称为最强三代半战机,主要就是因为其隐身性能不行。当然,除了隐身性能之外,在航电系统上也不如其他的四代机,不过机动性还是很不错的。

苏57安装有1部N036,2部N036L,2部N036B等5部有源相控阵雷达。其探测范围可以涵盖机身正前方全部的空域,且雷达波段有X波段和L波段,既可以为空空导弹提供制导,也可以粗略的探测隐身目标。机首N036有源相控阵雷达天线的T/R组件数量在1500个左右,是不如APG-77的1900个,和歼20雷达的2000多个T/R组件的。本来俄罗斯的雷达技术就不如中美两国,而N036雷达的孔径又没有中内美两国隐身战机的雷达孔径大,那探测性能自然就下去了。N036雷达对典型战斗机之类目标的探测距离也就200千米左右,可以同时跟踪60个目标,并对其中的16个发动攻击,该雷达在多目标探测能力上,比雪豹-E无源相控阵雷达提高了1倍,这也就是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巨大优势。

除了雷达设备之外,苏57还安装了101KS光电探测器,该设备由位于座舱右前部的101KS-V球形红外探测器,座舱后部和机首下部的101KS-O红外定向干扰设备,座舱尾部的101KS-U紫外导弹逼近告警系统,机翼根处的101KS-P热成像仪等组成,探测范围基本上覆盖了苏57机身的全向空域。不过这些101KS光电探测系统还是凸出在机身上的,和F35与歼20隐藏在机身蒙皮上有很大的不同,对隐身性能有着不利的影响,估计其性能也不如F35和歼20的分布式光学探测系统。除此之外,苏57的尾椎里面还安装有L-402电子战系统,该系统可以主动干扰干扰敌方的雷达,也可以被动破解敌方的干扰信号,提升了苏57战斗机的电子战能力。

在近乎直通式的进气道,凸起光电系统,分体式的座舱盖综合作用下苏57的隐身能力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其RCS为0.4㎡与F22,歼20,F35的0.0X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最起码,F22,F35,歼20等发现苏57的距离要比苏57发现他们的远。即便苏57的隐身性能不如其他的隐身战机,但是0.4平方米的雷达反射截面积也不是那么容易被探测到的。

苏57的设计初衷可能是利用其有限的隐身性能,在中远距空战时让敌方的机载雷达对己身的发现距离大幅度的降低,将对方拉入近距格斗或者彼此都可以发现对方时的超视距空战。如此一来,对方隐身的优势就显得不那么有作用了。苏57现有的隐身性能应该是达到了彼此发现的最小距离,意思就是当敌方雷达在可以锁定苏57的距离上,这时苏57的机载雷达也可以探测到对方,也就是利用有限的隐身性能抵消了对方的隐身优势。

苏57继承了苏系战机灵活机动性的优点,后掠角度较大的机翼,明显是为了超音速性能而设计的。在中央升力体布局配合产品-30矢量发动机下,苏57的亚音速机动性丝毫不弱与苏35,超音速机动性可以与F22像比肩了。综合来看,苏57的机动性与F22在伯仲之间,基本上问鼎了世界之最。

在苏35,歼16,苏57之间,最强的侧卫绝对是苏57。利用有限的隐身性能,在中远距空战时即可压着歼16和苏35,近距离格斗时无论是亚音速机动性,还是超音速机动性都完胜苏35和歼16,侧卫之王的称号名副其实。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