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f勇士变身,铠甲勇士捕将变身器玩具介绍
dnf勇士变身,铠甲勇士捕将变身器玩具介绍?
这产品其实不单只只是一个人像,而是整一套配了充值券、发光感应地台、USB充电线等等的联动配件
看不懂小孩的儿童画?
要认识到,许多儿童画是与其身心发育的年龄特征相吻合的。
常听有家长训斥孩子:“画得一点都不像,难看死了。”所谓“像不像”是指将孩子的画与实物比较,以与实物形象相符合的程度作为衡量的标准之一。从这种观点出发,家长自然而然地就要指责孩子画中的毛病了,甚至自觉或不自觉地予以贬斥或嘲笑。其实,孩子们的有些即兴发挥,是童趣的真实流露,没有任何矫揉造作的成分在里面。一般来说,2到3岁是孩子的“涂鸦期”,3到4岁孩童的画是处于“抽象象征期”,4到7岁是“主观写实期”,只有到8岁以上才进入“客观写实期”。所以,要孩子的画与客观实物基本一致,这样的写实程度是要以达到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成熟度为前提的
可以给我讲个笑话吗?
不开心看三浩笑啊笑:
1、闺蜜问我喜欢什么样的男孩子
我说:笑起来会发光的
闺蜜:如来佛祖???
2、有个人跟我说他谈的对象是我的十倍,给爷整笑了,10×0=0!
3、公交车上 小女孩模仿电视问:爸比 我们去哪里啊 爸爸没有理她 妈妈笑了 小女孩看着妈妈:妈比 你笑什么
4、木兰替父从军,有一天在军营里很想她妈妈,就开始在布上刺绣她妈妈的模样,有一个士兵从她旁边过去,笑着说道:“木兰,秀你妈呢。”
5、晚上我偷偷问魔镜:“我是不是世上最黑的人?魔镜发出惊恐的声音:谁?谁TM在说话?!”
6、一个人去理发,跟老板说我赶时间,不要太磨叽修一下就好了
老板说就算我再快也不可能咻一下就好
7、曹操头痛难忍,叫神医华佗来医治,华佗开好药方后说:无碍,今日服药,明日拂晓便可痊愈,曹操点了点头问:服谁的小便都可以吗?
8、乌龟受伤。让蜗牛去买药。过了2个小时。蜗牛还没回来。乌龟急了骂道:他再不回来老子就死了!这时门外传来了蜗牛的声音:你再说老子不去了!
9、就刚刚,因为看到这个帖子笑的太开心,不小心把流出来的鼻涕吸进了喉咙里!
10、一男孩与妈妈和姥爷散步
男孩:姥爷我想戴戴你的帽子
姥爷因为没有头发所以要用帽子遮上头,姥爷挺不愿意的
妈妈:别馋姥爷帽子,我打你
说着打了儿子几下,儿子作势要哭
姥爷不忍心看外孙子哭就把帽子放在了男孩头上
男孩眼泪还没擦干就回头对妈妈说
“你看我像你爹不”!
以上十个笑话你笑了吗?
我是三浩笑啊笑,主页还有更多精彩搞笑视频等你!
记得点赞收藏!
你知道初音未来是什么吗?
感谢悟空邀请···
首先DNf携手的动漫有很多,就比如说最出名的刀剑神域来说(SAO套),鬼剑士的时装简直帅到一匹,但是当时很少有玩家购买。以至于现在很多玩家想拥有这件SAO套。但是目前来说已经绝版了。。最新要更新初音未来的礼包,接下来一起看看初音未来。
初音未来作为一个二次元玩家来说最喜欢的一个声音和动画人物。代表作甩葱歌、世界第一的公主殿下。这一次DNF与初音未来携手合作,对于一些二次元玩家来说,是一个值得高兴的故事。但是对于其他一些勇士来说没有什么用。
介绍一下3.7版本的初音未来活动,活动有2个不一样的礼盒,第一个礼盒开启以后可以获取一个初音卡片和5个歌之碎片,第二个礼盒开启以后获得1个迷你初音未来变身药剂,1个迷你巡音流歌变身药水,1歌迷你镜音铃变身药水,1个迷你镜音连变身药水。初音碎片可以在赛丽亚房间兑换奖励可以合成镜音双子卡片。 还有初音未来时装礼包。想一想曾经的SAO套,你要不要入手一套?
关于初音未来活动少说了些什么,欢迎补充。
夺门之变的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是什么下场?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在土木之变中由监国而继承帝位的明代宗朱祁钰已经在位七年多了,期间经历英宗南归、太子更换(英宗之子朱见濬被废、代宗子朱见济被立为太子)、皇后更换(代宗原配皇后汪氏被废、朱见济母杭氏被立为皇后)、新太子(代宗亲子朱见济)去世等事,一件一件得事情,使得大明皇统继承越发扑朔迷离,无法明晰。
太子朱见济去世,代宗再没有其他儿子,身后无嗣的困厄,一直萦绕代宗左右。在急于生出儿子的愿望下,代宗对于后宫“操劳”不免过分了些,再加上国事的烦劳,所以自景泰七年(1456年)下半年起,代宗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积劳成疾,病势日渐沉重。
景泰八年正月十一,诸臣入大内探望代宗,并再次提出“复立皇储”之议(即复立前太子、英宗之子、原名朱见濬的沂王朱见深),代宗不置可否。正月十四,朝臣于朝会中再次提及立储,诸臣意见不一,有主张沂王复立,有主张只提建储,具体人选由代宗自己决定,还有建议迎立外藩(立宣宗同母弟襄王朱瞻墡之子),等等;而具体到给代宗的奏疏中,只写了“早择元良”四个字。
代宗接奏疏后,回复诸臣,说自己只是偶感风寒,建储一事,待正月十六早朝时,亲自上朝后再议。正月十六,代宗病体无法支撑,还是没有上朝。所以主持朝政的于谦等人决定奏请复立沂王,让大学士商辂起草奏章,准备明日早朝奏报代宗。
就在正月十六日夜,在抵抗瓦剌入侵时立下过大功的武清侯石亨,联合当年因倡言迁都而被贬黜、灰头土脸的左副都御史徐有贞,及内廷司设监太监曹吉祥,发动政变,迎立太上皇朱祁镇,夺取大权。至于为何要迎立太上皇,那是因为石亨在景泰八年正月里被代宗召见,令他代行郊祀礼,而石亨见代宗病逝沉重,即将不起,所以起了谋取大功的念头。
而一旦代宗去世,迎立谁为新帝,都是文臣们得谋划之功,和石亨没有关系,为了夺得头功,他联合前军都督府右都督张軏(河间王张玉第三子、英国公张辅之弟)、司设监太监曹吉祥,预备趁乱下手,迎立太上皇朱祁镇。这样,一旦成功,他们就是拥立功臣、飞黄腾达。
三人分工明确:曹吉祥以内臣得优势,觐见孙太后(宣宗皇后、英宗生母、代宗嫡母),取得其首肯支持,然后于宫中作为内应。而石亨、张軏则联络太常寺正卿许彬,共同举事。许彬以自己年老、不愿误事为由,举荐左副都御史徐有贞代替参与。
徐有贞在石亨、张軏找上门来说明来意后,大为兴奋,与二人一拍即合,并说:““帝星见移,如果要迎立太上皇,尽快动手。 ”经过详细谋划,四人决定在正月十六晚上发动。
当夜,在徐有贞策划下,先由张軏将准备拥立英宗复位得消息暗中传递到英宗软禁住所----南宫;然后曹吉祥在皇宫内做好接应准备,预备英宗一行前来,并事先准备好孙太后得谕旨,以备起事时出示;石亨、徐有贞则亲自率私兵千余人经曹吉祥事先打开的长安门,闯入皇城,并直奔南宫,打开宫门,接到早有准备得英宗,大呼“请陛下即位”,然后拥着英宗登上早准备好的御辇,直奔奉天殿。
此时,正逢月圆之夜,皓月当空、月光郎朗,英宗借着月光,看清楚了为首的几人,并询问:“卿等何人”,石亨、徐有贞、张軏激动万分,大声报出自己的官职姓名。英宗面露微笑,颔首示意。
队伍至东华门,守门士卒看见不明人等前来,出声喝止,英宗亲自大声回应:“朕太上皇也!”于是士卒不敢阻挡,众人簇拥着英宗入东华门,至奉天殿。而曹吉祥早已在宫中准备好接应,率內官等拜伏于殿前,山呼万岁,并让安排好的宫廷乐队奏乐,一时间钟鼓齐鸣,英宗踏步登上奉天殿,重回分别了七年多的皇位。
此时诸臣已经在朝房等待上朝,听见钟鼓齐鸣、各门大开,以为是代宗已经登殿,于是鱼贯而入,徐有贞已经站立殿前,高声呼喝道:“太上皇已经复位,诸臣前来觐见!”大臣们面面相觑,不知发生何事,而石亨、徐有贞、曹吉祥、张軏带头入殿,稍微迟疑后,朝臣们还是一齐到奉天殿,朝觐英宗。
英宗亲自向大家宣布自己已复位,朝臣们于是跪下,三拜呼万岁,英宗重登大位,至此功成。当日,英宗即改景泰八年为天顺元年,当年改元,在大明这是第二次(第一次是成祖改建文四年为洪武三十五年)。
而在后宫中的代宗,已经病势沉疴、即将不久于人世,在病榻上得报英宗已经复位后,只说了:“好,好!”两个字,便不再开口说话。英宗重登皇位后,立即派人控制住代宗,断绝后患。此后,英宗在石亨、徐有贞等人的建议下,将保卫京师的功臣于谦等代宗重臣一一杀害,并于二月十九暗害了已被废为郕王的代宗。
对于拥立自己复位的“大功臣”,英宗大肆封赏,石亨被晋爵“忠国公”、封奉天翊卫推诚宣力武臣、赐丹书铁劵;徐有贞以文臣封爵“武功伯”、内阁首辅、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张軏晋爵“太平侯”、奉天翊卫推诚宣力武臣、赐丹书铁劵;曹吉祥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协理京营,子侄辈曹钦、曹铉、曹铎等也被封伯爵、都督、锦衣卫世袭官职,确实实现了“飞黄腾达”。之后,成为首辅的徐有贞自恃英宗倚重,开始逐渐疏远石亨、曹吉祥等当年“战友”,因争夺朝政权力,几人之间的矛盾也开始激化。徐有贞以辅臣身份,常常弹劾石亨、曹吉祥不法事,使得石曹二人怨恨非常,也开始日夜图谋,准备构陷徐有贞。
英宗宠信徐有贞,大朝会后常常单独接见他,密谈商议。曹吉祥于是以亲信太监利用随驾时机,偷听谈话,然后故意告诉英宗,说是徐有贞亲口告诉外人,从而得知。久而久之,英宗逐渐厌恶徐有贞,怀疑他走漏消息,从此逐渐疏远。
天顺元年(1457年)六月,在石亨、曹吉祥得构陷下,英宗对于徐有贞厌恶至极,以“图擅威权,排斥勋旧”的罪名逮捕了他,后来念及他拥立之功,贬到广东任参政。石亨暗中以匿名书对英宗“夺门之变”事加以指责,嫁祸于徐有贞。英宗大怒,把徐有贞抓回北京,关进诏狱。
但经过审讯,诽谤皇帝一事查无实据。不久,承天门失火,英宗大赦天下。石亨怕英宗放过徐有贞,又上奏:“徐有贞封爵,自撰诰文,有‘缵禹成功’之句,又自择武功县为封邑。武功县是大禹曾受禅称帝处,又曾是曹操封邑。徐有贞是以大禹、曹操自比,有非份之望。”最终,英宗将徐有贞削去所有官爵,贬为庶民,并流放金齿卫(在今云南保山怒江、独龙江流域)。
天顺四年(1460年),石亨获罪,死在狱中。英宗想起当年石亨构陷徐有贞,心里有些不忍,对辅臣对李贤、王翱说:“徐有贞有何罪,都是石亨等人陷害,现在石亨已死,可以赦免其罪,让他返回乡里。”
徐有贞在当了四年野人后,得以被赦免,回到家乡南直隶吴县(今江苏苏州)。不过被流放的四年,也让徐有贞幸运地躲过了之后发生在京师的数次血雨腥风,得以保全自己。
成化元年(1465年),英宗驾崩,宪宗登基后,徐有贞更是获准“冠带闲住”,即恢复官身,但仍不得参与政务,只能赋闲。
徐有贞自身确实比较有才,但是因蛊惑英宗杀害于谦一事,使得时人仇视他,所以始终未能起复。 他自负文武全才,又善于观察天象,见吴地有将星出现,自负地认为就是应在自己身上,平日里时常执铁鞭起舞,以图重整旗鼓。
成化二年(1466年),吴县长洲人韩雍平定两广大藤峡叛乱,受封左副都御史,并提督两广军务,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两广总督(在我的回答文章:《两广总督是多大的官》一文中有细述),消息传回吴县,徐有贞得知后,顿时灰心丧气,颓丧地扔掉铁鞭,叹息:“原来天象将星现于吴,是应在这小子身上!”
成化八年(1472年)七月,六十六岁的徐有贞病逝于吴县,一生只有五个女儿,没有儿子。但是他其中一个外孙,日后却是大大地有名,即《唐伯虎点秋香》中鼎鼎大名的祝允明,或者我们更熟悉的:祝枝山!
石亨,在夺门之变后,晋爵忠国公,世袭铁劵,英宗认为他是拥立首功,所以十分恩宠眷顾,信任有加。令其执掌京营卫所。而石亨也因此骄横跋扈,权欲膨胀。石氏弟、侄、家人等因冒功进官者不下五十余人,而部下亲戚朋友等攀亲骗官者更多达四千余人。
京师朝臣,如果与其作对,一定要将他们逐出朝廷,才能罢休(徐有贞就是例子)。石亨一时间势焰熏天,从而愈发利令智昏,大肆豢养别有用心者,一些趋炎附势、企图升官的都拜在石亨门下,以至民间流传“朱三千,龙八百”的童谣。
石亨武将出身,所以得势后将朝廷所设置的文职巡抚全部撤换,以心腹武将充任,大权独揽,干预朝政,为所欲为。觐见英宗,也敷衍了事,并大言惭惭,信口开河。即使不召见,也借故入宫,有时候英宗居然都不知道石亨进宫,一不留神猛然撞见,让曾经在北地当过俘虏的英宗也惊吓不轻。
久而久之,英宗不厌其烦,以此事问于辅臣李贤。李贤回答:“朝内大事,惟陛下一人做主。”英宗深以为然,敕告左顺门:“非宣召,武官不得进宫。”石亨此后才进宫次数减少。
石亨修建忠国公府,富丽堂皇,逾制之极。英宗不经意登皇宫凤楼,看见后也惊问“此何家府第?”恭顺侯吴瑾(蒙古归附鞑官)随侍在旁,心直口快,故意直接回答说:“此必王府!”英宗说:“不是的”,心里逐渐明白吴瑾的意思。吴瑾又接着说:“不是王府,谁敢僭逾至此?”英宗于是不答,但是会心地点头,心里知道了该怎么办。
石亨的侄子石彪,勇冠三军,被封定远侯、大同总兵官,骄横不法,与石亨无二。更借助石氏权势,故意藐视藩地大同的亲藩代王,居然以劳军名义,令代王向其下跪致意,引得天下人侧目。
石氏叔侄,拥数万材官精锐,内外武将,半数出于石家,已经危及社稷,而石氏叔侄赳赳武夫,浅薄不懂谦逊,结局早已注定。天顺三年(1459年)十月,石彪欲图永镇大同,让属下千户杨斌等奏保,英宗对于石氏跋扈已经忍无可忍,于是顺水推舟,以所请其中有诈为由,逮捕杨并等人,拷问后获得“石彪欲图联合石亨谋反”得口供。于是英宗立即遣锦衣卫直驰大同,于军中逮捕石彪,押赴京师关入诏狱,在审讯石彪时获得石彪私有绣蟒龙衣、拥有逾制寝床、欺凌亲藩等违反国法之事,谋反之罪坐实,英宗下令抄没石彪家。
而石亨,受其侄谋反和凌辱亲王罪,被株连,英宗为稳住石亨,只是停止他上朝参见资格,削去官职,暂时没有动石亨。但是石亨朋党,尽数被罢黜,石家顷刻间树倒猢狲散。
天顺四年(1460年)正月,锦衣卫指挥使逯杲上奏石亨居心叵测、跋扈不法、私收贿赂、阴蓄私兵、招纳术士制造谣言等,图谋不轨(极有可能是英宗授意的),英宗令朝臣共议此时,商议处置方法。诸臣因石亨平时骄横跋扈、肆意打击不顺从石家之人,早就对石亨切齿痛恨,朝议中纷纷上奏,皆言绝不可轻饶。
于是英宗下诏,将早就是死老虎的石亨下狱,令三法司依律论罪。最终石亨以谋反罪论诛,抄没全家,秋后处斩。二月,石亨没等到秋后,就“瘐死”狱中,而石彪、石后等人,皆于天顺四年(1460年)秋后处斩,石氏满门被诛灭。曹吉祥,夺门之后,被论功行赏,担任司礼监掌印太监。而他又少通文墨,引荐文武官员时,常只看贿赂多少,而不管是否胜任。由此对于朝政损害极大。长久以往,英宗也多少看出端倪,但因曹吉祥“复位有功”,故并不好接斥责他,只密令朝臣对司礼监稍加压抑,由此内阁与司礼监的矛盾,转化为辅臣与曹吉祥的矛盾,使得曹吉祥对辅臣们十分不满。
在构陷夺门之变时的同党徐有贞之事中,曹吉祥联合石亨,最终将徐有贞贬为庶民,远逐云南。之后又放肆迫害诬告不顺从于己的诸臣,打击正直官员,培植势力,从而攫取大权。肆无忌惮得的行动,连英宗都有所觉悟。
英宗曾向首辅李贤询问对“夺门”一事的看法。李贤说:“如果说迎接驾,那是没问题的。但‘夺门’二字,何以服众,作为后世榜样?天子之位,本来就是皇帝所有的,‘夺’字岂不是说当时陛下根本没有皇帝名义,而是硬抢来的。而且当时千钧一发,如果失败,诸人死则死耳,而陛下将置于何地?何况当时郕戾王(即代宗)已病重将薨,他去世后,群臣自然会请您复位,何必多事去‘夺’?鼓动此事的人,不过是以陛下为奇货,借此获得大功,得以富贵,哪里是为了江山社稷?”英宗听后,恍然大悟,从此开始疏远曹吉祥,不再重用,并下令,今后奏章不准用“夺门”二字,同时,裁革以“夺门”之功而得以冒官封赏的四千多人。不过当时英宗主要是处置石亨一党,而曹吉祥又是内臣,比较容易控制,所以英宗没有进一步处置他,暂时稳住曹家。
天顺四年(1460年),石氏全族被诛,而这也使得曹氏十分惊恐,准备铤而走险。曹吉祥侄子曹钦豢养了大批蒙古归附骑兵,日夜操练,为谋反做准备。
曹钦并曾向门客冯益深有含义地问:“自古以来,有没有宦官子弟当天子的?”,其意不言而明。冯益投其所好地回答说:“怎么没有?您的本家魏武帝(即曹操)就是!”曹钦听后大喜过望,更加坚定了造反的决心。天顺五年(1461年)六月十五,经过长期准备,曹吉祥、曹钦与其党羽、都督伯颜也先(蒙古降将)等数十人密谋次日天明起事,选曹氏私兵五百人,于天明朝门大开时,由曹吉祥为内应,接应曹钦拥兵入内,废黜英宗,并诛杀朝廷重臣,然后挟持太后,皇后,诸王,逼迫英宗禅位。
曹氏部将、蒙古降将都指挥完者秃亮(马亮),原本参与了密谋,但是在十六凌晨,偷偷离开曹家,紧急赶到外朝房,报告准备于第二天率军出征甘凉的勋臣怀宁伯孙镗、恭顺侯吴瑾。孙、吴二人得报大惊,急赴皇宫长安右门报变。但夜已深,无法入内,所以只能递急报告变。
孙镗、吴瑾都是武臣,不大识字,所以危急中只写:"曹钦反、曹钦反!"六个大字,将急报投进宫中。守门卫士迅速转送英宗。而英宗深夜闻变,稳住心神后,立即命人逮捕正在宫中等待为钦内应的曹吉祥及其同党,同时诏令皇城诸门及京师九门,紧闭各门不许开启。而此时准备作乱的曹钦,对于电石火光间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一无所知。
十六日晨,曹钦按照事先计划,与曹铉、曹䥧、曹铎等曹氏子弟及伯颜也先率领精锐骑兵来到长安左门,但是平日天亮时便开启的皇城门户紧闭,如临大敌,戒备森严。曹钦知道事情泄露,又不愿就此束手就擒,于是率领部属,转道赴自己所痛恨的锦衣卫指挥使逯杲私宅,杀死逯杲。又在朝房杀死都御史寇深,挟持李贤。
之后叛军数次攻打长安左右门,并纵火烧门。守卫长安门的禁军拆御河河岸砖,垒实长安门,以抵御叛军。而此时孙镗统领京营禁卫军也赶来平乱,激战中乱军抵挡不住,曹䥧被杀,曹钦中箭,负伤奔逃。但是路遇吴瑾带领几个骑兵赶来平叛,曹钦困兽犹斗,直冲而过,吴瑾等人寡不敌众全部阵亡。
曹钦继续带伤率残兵,与禁军对抗,并数次击溃禁军的进攻,直至夕阳西下。孙镗督战,禁军再次发动攻击,孙镗子孙辄于激战中砍中曹钦肩,但马上被曹钦卫士砍死。孙镗顾不上悲伤,继续指挥围攻曹钦。见大势已去,立曹钦试图破朝阳门逃往城外,但没有成功;奔走其余安定门、东直门、齐化门,诸门均紧闭。
此时夜已深,而大雨倾盆,曹钦无处可逃,只得乘夜窜归曹府。孙镗统禁军,联合兵部尚书马昂、会昌侯孙继宗的援军,督军连夜环攻,滂沱大雨之下,杀敌震天。曹府被禁军四面围困,禁军士蜂拥而入,见人就杀。最后山穷水尽的曹钦投井自尽,曹铉、曹铎、伯颜也先激战中死在禁卫军刀下,曹家不分男女老幼,满门全被杀光。 曹氏叛乱被平定。
平曹氏叛乱后,英宗亲临午门,宣布曹吉祥谋反,下狱详细审问,第二天,将曹吉祥凌迟处死。曹氏党羽及亲属也全部诛杀,女眷及幼儿被流放岭]南。首告有功得马亮被授予都督官职。
这就是“夺门之变”中,三个主要策划、参与者的最终结局。而还有一个重要参与者::都督张軏,事后被晋爵“太平侯”。但是他很有造化,在天顺二年(1458年)就去世了,躲过了日后得清算,儿子张瑾袭封太平侯,但在宪宗时革爵,被授予指挥使,日后也传承至明末,算是结局最好得一个了,因为不涉及本题,所以不再加以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