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武圣,解放前四川地区有袍哥

2023-08-03 09:00:05 135阅读

极武圣,解放前四川地区有袍哥?

提到江湖这个词,我们首先联想到的是武侠小说中那些仗剑走天涯的侠客,刀光剑影,行侠仗义。说到民国时期的江湖,浮现在脑海中的就是“青帮”和“洪门”。但是对于川渝一带的人们来说,他们的江湖是由“袍哥”所书写的。民国时期的“袍哥会”,与“青帮”、“洪门”并称为当时的民间三大帮会组织。其中,“袍哥会”的成员被大家称为“袍哥”。

极武圣,解放前四川地区有袍哥

“袍哥会”作为一个非官方的秘密社团组织,其帮派精神,集会的利仪或规范,都深深地影响了川渝地区的精神文化,乃至川渝一带的方言。“袍哥会”与那些由地头蛇组成的黑帮势力有着本质的区别,民国时期,川渝一带曾有约四分之一的人口加入到了这一组织。他们中不仅有当地的知识分子、军队人士、政府官员,还有社会底层的农民、乞丐、苦力、做小生意的人等。他们在日常的交往中,使用隐语和暗号交流,并遵循一套自定的教义规则,形成了一个具有一致身份认同的江湖联盟。

“袍哥会”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就被取缔的组织,已消失七十余年,虽然早已不在江湖,但江湖却一直有它的传说。正是因为人们对“袍哥会”的真实面目缺乏了解,所以人们对“袍哥会”的传说编撰得越来越神化,以至于“袍哥会”早已失去了其原本的面目,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了解“袍哥会”, 是了解川渝地区近代社会的必修课。

关于“袍哥会”的起源,现无确考。大部分学者认为,“袍哥会”的前身是四川地区的哥老会。哥老会是近代中国活跃于长江流域,声势和影响都很大的一个秘密结社组织。关于哥老会的源头,根据对官书、档案等相关文史资料的研究,多数学者认为哥老会系由川渝一带的“啯噜”演变而来。

川渝地区因明朝末年的战乱,导致人口锐减。清朝初年,清廷采取强制手段将其他省份的百姓移民至四川。到了乾隆后期,入川移民中一部分人因各种原因失去生活来源,成为游民。为了生存,他们便结成团伙在陕南、湘鄂西、贵州、云南等地的州县场市,或偏僻的道路地区,或在江、河、湖上,带刀抢掠民间财物,并从事赌博、杀人、放火、强奸等各种犯罪活动。这些异姓结拜团体,被称为“啯噜”,其成员被称为“啯噜子”。 “啯噜”并无严密组织、章程,也无明确政治目标和信仰。

到了嘉庆年间,四川、湖北等地发生了白莲教起义。当时大批的“啯噜子”加入到起义军之中,有些“啯噜子”甚至还成为了起义军的主力和首领。比如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十月,四川达州爆发了徐天德、王登廷、冷天禄、王三槐领导的起义。

随着白莲教起义的失败,“啯噜子”在各地遭到了清廷的残酷镇压。但他们并未消亡,继续在各地活动,甚至不少人还渗入到清军与衙役之中。同时,他们也意识到,一盘散沙是无法与官府对抗的。为了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加强内部的组织联系,他们逐步大量吸取早已传入四川的天地会的组织形式与联络办法,或直接与天地会信徒融为一家。到了清道光年间,逐渐发展成为了帮会组织“哥老会”。

“袍哥会”对自身的起源,也有一套自己的诠释。在“袍哥会”内部有一本堪为经典的书,叫《江湖海底》,又称之为《海底》、《金不换》。根据《海底》的说法,明末郑成功退到台湾后,将其作为反清复明的基地,并于公元1661年在台湾金台山明远堂开山立堂,开始了秘密结盟,该组织被定名为“汉留”。为此,郑成功还写了一本《金台山实录》,里面详细规定了组织内部的规则,以及用来联络彼此的黑话。到清军攻克台湾的时候,郑成功的孙子郑克塽为了免于秘密被发现,就把这些早期的文献《金台山实录》封到了铁匣子里,沉到了海里。

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四川泸州永宁(今叙永)人郭永泰在福建游历的时候,从一户渔民的家里发现了此书,于是花了一千钱(大概一两银子)将此书买了下来。当时和这本书放在一起的还有一枚玉石印章,其内容为“延平郡王招讨大将军印”,郭永泰花十两银子把这个印章也买了下来。

哥老会成立的标志是开山堂,即一个哥老会独立组织的成立仪式。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郭永泰在四川永宁开荩忠山,始有山水香堂,以“延平郡王招讨大将军”的印信相号召,标志着“哥老会”的诞生。同年,郭永泰把《金台山实录》整理印行。因为这本书是打捞自海底,被称之为《海底》。

天地会也有类似的故事,《海底》和郑成功有关系吗?学者作了很多的努力也没有找到直接的资料,无法证实。或许是郭永泰根据天地会规则,自己编造出来的。天地会作为“反清复明”的组织,是清廷的重点打击对象,郭永泰借助于天地会在民间的影响力发展自己的同时,又想规避和天地会的关系,于是编造了这么一个说法。而把“哥老会”的历史和郑成功联系起来,即能提高“哥老会”的地位,又强调了“哥老会”是比天地会更正宗的反清组织。

郭永泰的故事表示了“袍哥”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历史的。事实上,郭永泰的《海底》刊印以后,哥老会开始了四处开设山堂。除了郭永泰首开荩忠山外,还有李云久开青城山,彭立山开回龙山,颜鼎章开大峨山,李煜清开巍峰山,胡文翰开九成山,张联弟开华阳山,彭焕如开飞龙山,等等。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整个川渝地区几乎山堂林立。

成立哥老会组织被称为“开山堂”,该组织的总部称做“公口”,又叫“码头”。组织内部一般分为八个等级:大爷叫“龙头大爷”、“舵把子”;二爷基本是军事的角色;三爷主要管理内部事务;没有四爷这个角色,至于原因一说是当年陈近南在雅安开精忠山的时候,四爷背叛了,另一种说法是“四”和“死”谐音,不吉利;也没有七爷这个角色,原因是“七”和“截”近音,也是忌讳。

因此,上四排一般是指大爷、二爷、三爷和五爷,这其中的五爷又分为红旗五爷和黑旗五爷,黑旗五爷管外,红旗五爷管内。然后下四排就是老六、老八、老九、老幺。在《海底》这本书中,记载有口令、旗帜、排阵、会场布置等信息,袍哥开会或举行仪式会场呈四方形,人们是站在四方的。

关于“袍哥”名称的由来,主要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根据《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含义来的;第二种说法是“袍”与“胞”谐音,表示有如同胞之哥弟;第三种说法是当年关二爷被逼降曹之后,曹操赠予了关二爷很多金银财帛,而他仅仅只收了一件锦袍,穿上锦袍时还要用旧袍罩在外面。曹操问其原因,关二爷告诉曹操,旧袍是我大哥玄德所赐,受了丞相的新袍,不敢忘我大哥的旧袍。当然,无论哪种说法,“袍哥”都以讲豪侠、重义气、解衣推食、急人之急相号召,又以旧礼教的五伦八德为信条。

“袍哥”的组织形式属于横行组织,即所谓的“兄弟道”,以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八德(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信条。其联络的聚点,最初称为“山头”、“香堂”,随着参加的会众日益增多,才由“山头”、“香堂”改为“码头”(又叫“公口”、“社”)。

“码头”分为五个堂口,即仁、义、礼、智、信(又称威、德、福、智、宣)。参加五个堂口的人,性质分别不同。参加仁字旗的是旧社会有面子、有地位的人物;参加义字旗的是有钱的绅士商家;参加礼字旗的是小手工业劳动无产者;至于智、信两堂的人,都是当时社会中“最低级”的体力劳动者。当时一个流行的说法就是“仁字讲顶子,义字讲银子,礼字讲刀子”。

在“袍哥”的组织办法中,有些规定显得莫名其妙,如操下等职业的娼妓、烧水烟、修足匠、搓背、理发、反串的男人等,按规定不能参加“袍哥”;还有盗窃的小偷,妻子乱搞男女关系的,母亲再嫁的,也都遭到鄙视,不能参加“袍哥”。但是抢劫财货的土匪流氓却又可以参加“袍哥”,按照他们的说法,抢劫对象是贪官污吏,属于“浑水袍哥”。

“袍哥会”之所以能在川渝地区大规模发展起来,和这一地区的基层百姓构成有很大关系。明清时期,朝廷对地方的治理主要依靠精英阶层,如乡绅等利用宗族的权力,还有就是保甲制度。清初的移民政策造就川渝地区的人员构成不同与其他地方,移民的流动性使得川渝地区的宗族势力十分薄弱,这就给“袍哥”组织与地方精英与保甲制度争夺地方权力提供了可乘之机。清咸丰、同治年间,适逢乱世,“袍哥”乘机在川渝地区扩大势力范围。

对于清廷来说,他们自然意识到“袍哥”组织带来的危害性,但是他们又束手无策。如果派遣军队去进剿,“袍哥”随即解散混迹于百姓中难以识辩,所以清廷对于四川帮会日盛的情势难以控制。当时的“袍哥”已经发展到了官僚阶层,可谓是无孔不入。清末重臣左宗棠曾感慨说:“入会者自绅商学界,在官入役,以及劳动苦力群,不逞之徒,莫不有之。”以至于有一种说法,川渝地区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男子都与“袍哥会”有关系。拥有如此庞大全面的会众背景,“袍哥会”在川渝地区的兴旺可想而知。

“袍哥会”虽然分布面广,但仍有很强烈的反清情绪。清咸丰年间爆发的以四川为主战场的李永和、蓝朝鼎、李蓝农民起义,前后历时六年,起义军的的基本力量就是“袍哥会”。之后发生在川渝地区的历次以反洋教为中心的反清教案,其主力也是“袍哥会”,如“一绅二粮三袍哥”就是四川最大教案,即大足教案的主力。

清朝末年,四川泸州的“袍哥大爷”佘英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东渡日本,面见孙中山,成为坚定的同盟会员。回到四川后,他带领袍哥弟兄四处发动起义,意图建立反清复汉的新政权。数次起义,数次失败,最终不幸被俘,将要处以死刑。“袍哥会”的兄弟们为救大哥,先是前往衙门顶罪自首,后又筹谋法场劫走佘英。可惜,两次计划都以失败而告终,佘英与兄弟先后赴死。但是他们的死并非毫无价值,一场声势浩大的四川保路运动随之而来,最终实现了推翻满清政权的革命目标。

佘英

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四川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反抗腐败的清朝政府,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袍哥会”是其中的主力。然而,一意孤行的四川总督赵尔丰诱捕保路同志会代表蒲殿俊、罗纶等人,查封同志会和铁路公司,并用武力镇压请愿群众,死伤数百人,造成“成都血案”。

同盟会成员龙鸣剑、“袍哥大爷”秦载赓等人认清了斗争的形势,立即召开了各路“袍哥会”共同参与的“攒堂大会”。会议商定,一旦成都有变,各路英雄群起响应,共同反抗赵尔丰的残暴统治。“成都血案”发生的当夜,龙鸣剑翻越城墙,巧用水电报通知各路“袍哥”。一夜之间,成都城外遍地”袍哥”,赵尔丰的统治岌岌可危。清廷见赵尔丰的镇压兵力不足,便从武汉调动新军入川,想尽快平息这场骚乱。清廷怎么也不会想到,湖北新军前脚刚入川,武汉便爆发了辛亥革命,一举推翻了大清王朝。因此,“袍哥会”也算是终结满清政权的主要推手之一。

赵尔丰与龙鸣剑

民国以来,“袍哥”中开始出现“职业袍哥”和“半职业袍哥”,其成员、职业也逐渐复杂化。“职业袍哥”一般专门从事袍哥活动,各堂各公口,从执事大爷当家管事到幺满十排,都有他们的身影,俗称“光棍”。“职业袍哥”的行为一般有例规,每日定时坐在公口茶馆,与兄弟伙碰头听消息,俗称“一个老鸦守一个滩”。 他们加入“袍哥会”的目的是解决生计问题,尽量增加收入,所以难免会做一些作奸犯科的事情,“职业袍哥”也被称为“浑水袍哥”。

“半职业袍哥”也称为“清水袍哥”,一般拥有自己的事业,有固定的收入来源,但必须依靠“袍哥”组织才能维持自己的事业,他们基本从事的都是合法活动;“浑水袍哥”大多以袍哥组织聚众为匪,他们大多聚集在偏远的乡镇,散则为民,聚则为匪。他们的头目被称为“老摇”或“边棚老板”。他们也分堂口,聚会称为“武堂子”。四川达州渠县的“袍哥”首领范绍增是“浑水袍哥”中名气最大的,少年时即入礼字袍哥,在绿林“拖棚子”。公元1919年爆发的“护国运动”中,率众投军。后来又投靠了第二国民革命军杨森部,官至师长,其部属多来自“浑水边棚”。

虽然“袍哥会”被宣布为非法组织,但是这个组织却又为政府服务,地方上的许多事物也需要它来运转。于是“清水袍哥”便成了川渝地区乡村权力结构中的重要骨干,他们往往是作为地方乡绅,为自己的牟利的同时完成一些政府的职能任务。比如四川金堂县的“袍哥”首领贺松以低廉的价格承包了当地征收屠宰税、市场税等税的事务,然后再以高价转让出去。他还私设关卡,向过往的商贩征收布匹税,糖税等。即便政府拥有税务部门,但仍不得不借助贺松这样的“袍哥”来帮助他们完成包税任务。在“清水袍哥”的眼中,是瞧不起“浑水袍哥”的。

抗战爆发后,沦陷区的国民政府机构大量迁往四川,原本以长江中下游为主要活动区域的洪门、青帮组织也随之迁来,他们与川渝地区的本土帮会“袍哥”相互渗透,一些帮会中人便竭力宣扬洪门、汉留(哥老会)源出一家,皆为郑成功首创之说,使得四川的“袍哥”组织状况变的更为复杂。

于是,“袍哥会”开始逐渐废止其经典《海底》中规定的仪式程序,改行新礼;同时,还放宽入会人等身份的禁限,可以自由新建“公口”,不受堂口限制,自由参加,不讲班辈,也不限堂口,组织总社,统一全堂”公口”等。一时间,“袍哥”组织泛滥,会众数量猛增,声势更加浩大。军政人员、党派头目、社团首脑、乡保长、富商士绅、教育文化人士及地痞无赖纷纷组成堂口,借“袍哥会”势力以自重。民国时期,当过四川省省长、成都大学校长的张澜就是“大袍哥”。

国民政府眼见“袍哥会”的势力发展壮大,对自身的政权造成威胁。先后于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两次以危及社会安定为由下令解散“袍哥会”,四川省政府也先后发出《惩治哥老会缔盟结社条例》、《惩治哥老会实施规章》。然而,对于那些地方官来说,仅仅只是照转而已,未敢认真执行,四川各地的“袍哥会”继续发展,以至于成为地方实力派的政治工具。

对于抗战后期的四川来说,城市乡镇,无地不有“袍哥”组织。事实上,到了民国后期,“袍哥会”已成为各派地方势力的政治工具。无论在税捐承包、派系倾轧、甚至地方议员、省参议员、立法委员、监察委员、国大代表的竞选中,“袍哥会”都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公元1946年,重庆在选举第一届参议员时,参加竞选的人中就有五六十名来自“袍哥会”。其他的参选者感觉前途无望,于是花费重金去请求“袍哥”退出选举,但“袍哥”始终坚持“不为利所动”。据统计,四川省议员中的“袍哥”比例一度达90%。

与此同时,一些以混迹于乡镇的地痞恶棍、惯匪为主体的“浑水袍哥”,则渔肉乡里,欺凌善良,抢劫掠夺,无恶不作。甚至有些还沦为土匪,成为地方公害。解放后,这些乡镇“袍哥”还受到当时国民党残余势力的利用,多数参加了反共武装暴乱。随着四川的全面解放,清匪反霸、土地改革、民主建政等工作的陆续开展,“袍哥会”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已不复存在,曾在川渝地区民间流传数百年的“袍哥会”最终解体。

解放后有人做过专门统计,整个川渝地区的“清水袍哥”和“浑水袍哥”总数曾达1700万,相当于当时四川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说,当时的大部分四川成年男子都与“袍哥会”有联系。“袍哥会”是时代的产物,在时代的变革中,已消亡七十余年。但是它对川渝地区的文化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川渝的方言中含有大量的“袍哥”暗语。至今,“袍哥人家,从不得拉稀摆带”的俗语还在川渝地区广为流传。

岳飞五个儿子武艺高低该怎么排序?

岳飞五个儿子以岳云最强,可以位列《说岳全传》前十,其余四人中最厉害的要数岳霆,再是岳雷、岳霖、岳震。

在《说岳全传》中,岳飞的五个儿子分别是岳云、岳雷、岳霆、岳霖、岳震。

前期之时,岳云以手中银锤战金军,扬威于天下。后期之时,岳雷成为扫北元帅,带领岳家小将直捣黄龙府,逼得金军求和。在扫北期间,岳霆、岳霖也曾有过一些战绩,只能说算是一般吧。

下面看下岳飞五个儿子的武艺排名:

岳飞五个儿子武艺高低排名

1、岳云

在岳飞五个儿子中,岳云绝对是最厉害的,他的战绩也是《说岳》中最出彩的。

少年之时,岳云得雷霆驱魔大将军雷万春梦传锤法,手使一对八十二斤的银锤,勇猛异常。

初次试锤,岳云一锤砸死了金军元帅薛礼花豹。又有牙将张兆奴提起宣花月斧来砍岳云,岳云一锤架开斧子,一锤砸死张兆奴。然后,岳云抡动双锤就杀进了金军,打死无数。

这只是岳云首战,初出世第一功。其后,岳云战金兀术,一锤架开他砍来的斧子,又是一斧子砸下,刮伤他的肚皮;再有一锤震开粘罕流星锤,一锤打伤他左臂;牛头山之上,岳云又大战了金弹子八十多回合,在牛皋喊话下锤震金弹子。至于高大保、金飞虎之流,就不值一提了。

先看下这几个战绩有多强。岳云是一个照面打伤了金兀术,关铃战了十余回合没有打败,岳飞是战了七八十回合打伤金兀术。其次是对战金弹子,岳云的八十回合也是强过了张宪、何元庆、余化龙。这两个战绩也奠定了岳云超强的实力,已经远远超过岳飞了。

再者,岳云曾会战过关铃、严成方、黑蛮龙。虽然都是不分胜负,但实际岳云更强。第一个关铃,他战金兀术的战绩太差了,就是后期对战老年金兀术也是十余回合才打败。第二个是严成方,就是不说岳云使用回马锤,朱仙镇之时他杀昏了头,也是不如比他更早杀入的岳云。第三个黑蛮龙,他倒是没有明显逊色于岳云的表现,但也难以胜的了。

最后,就是单骑踹营了。岳云在金军中冲杀就跟玩似的,他与韩彦直接连互送几次,在金军中几番冲杀,杀敌无数而毫发无损。后期朱仙镇杨再兴战死,岳云一怒单骑踹营,其后,又大闹朱仙镇。

其实,不说在岳家五子中,就是在《说岳》中,岳云也是前十的武将,而另外四人最高也是三十开外。

2、岳霆

岳霆是岳飞的三子,实力在五兄弟中可以位居第二。

在后期之时,岳霆也是岳家小将中一员猛将。初次出战,岳霆战了王英三四十个回合;临安打擂,岳霆以拳脚功夫打败了张国乾;扫北之战时,岳霆曾三四十个回合挑死金国鹞关大元帅西尔达,也曾不到七八个回合打得西云小妹招架不住。

后期的战绩总体表现不太好,岳霆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从岳霆不到七八个回合打败西云小妹来看,强过战西云小妹七八个回合的罗鸿,而罗鸿又战过粘得力四五回合,岳霆也能在《说岳》中排个三十左右了。

另外,在岳家几兄弟中,岳霆的故事还是很多的。评书中岳霆就是用锤,先是用岳云的擂鼓瓮金锤,后用金弹子的八楞紫金锤,武艺也能位居第二。此外,还有部评书《铁伞怪侠》,岳霆就更厉害了。

3、岳雷

岳雷是岳飞的次子,扫北的大元帅。

在后期之时,岳雷只展示过一次武艺。当时宗良以拳脚放翻牛通,岳雷就上前以岳家拳与宗良斗了一番,不分胜负。

这也是岳雷唯一展示的一次武艺,宗良武艺不弱,可以看出岳雷有两下子。但是,岳雷曾被两个公差轻易给锁拿,被欧阳从善以及显灵的银瓶救后,岳雷再次被两个官差捉拿,押上囚车。不过六个小兄弟来相救时,岳雷双足蹬散囚车,扭断手铐,又显得很厉害。

总之,岳雷的武力表现就是很一般,要在岳霆之后。其实,岳雷这个人物塑造的也算是一般,打仗全靠小兄弟,用兵基本也是靠军师诸葛锦。

不过,要是在刘兰芳的评书岳飞传中的话,岳雷的实力是很不错的。在先前之时跟随岳云、张宪学艺,又奇遇得驼龙宝枪再学艺,实力还是很厉害的。

4、岳霖

岳霖是岳飞的四子,表现算是一般。

在云南之时,岳霖曾不到十合以回马枪挑死赤利。随即,李述甫出现,不下三四合,就轻松生擒了岳霖。在《说岳》中被人三四回合捉拿,就是牛皋这样实力的人了。不过,毕竟李述甫的实力难定,而岳霖的第二个战绩就表现出了真实实力。

再到后期之时,岳霖大战西云小妹七八十个回合,西云小妹想要捉他才往一边败走。相比于岳霆不到七八个回合打败西云小妹,这差距不是一点半点啊。

5、岳震

岳震是岳飞的五子,年纪很小,在《说岳》中只是简单提了两次名字,没有什么武力展现。

所以,岳飞五个儿子的武艺高低依次是岳云、岳霆、岳雷、岳霖、岳震。

用一个成语说出你家乡的美?

我的家乡福州美。用一句成语形容:洞天福地。

福州,别称榕城,简称“榕”,隶属于福建百省,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及沿海地区,是福建省省会,福建省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

福州最著名的地标是“三山两塔一条江”。

福州市三座山,三山则分别指屏山、乌山和于山。屏山位于城北,乌山和于山分别位于城南的东西两侧,古福州城的城墙依着三山的边沿建设,形成了城中有山,三山鼎立拱卫街坊的格局。

“两塔”,指乌山的“乌塔”和于山的“白塔”。于山就在乌山东侧两座山和两座塔遥相呼应。

一条江,就是闽江。闽江位于福州古城南面,环抱古城,通联入海。

闽江自古以来就是商业航道,气势万千的闽江,是福州“海洋、开放、奋斗、拼搏”的象征!

福州有很多美,说也说不完……

在这里,用一句成语形容福州“洞天福地”,以福州民间流传:“三山现,三山藏,三山看不见”的民谣描述“名山胜地”。

福州“内三山、外三山、三山现、三山藏、三山看不见”。

内三山:屏山、于山、乌山

外三山:鼓山、旗山、莲花山

三山现:屏山、于山、乌山

三山藏:罗山、芝山、丁戊山(灵山、钟山、玉尺山)

三山看不见:灵山、钟山、玉尺山(龙山、芝山、钟山)

福州“有福之地,景美人更美”,用朱熹写下一首诗描绘:

(朱熹)

越王城下水溶溶,此乐从今与众同。

满眼芰荷方永日,转头禾黍便西风。

湖光尽处天容阔,潮信来时海气通。

酬唱不夸风物好,一心忧国愿年丰。

福州,一座山水如画,蕴含着中国古典韵味,清新、宜居、低调的城市。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青楼拜吕洞宾?

青楼其实是拜管仲,青楼女子拜吕洞宾,这是有极大区别的;东厂大堂入门就有一副岳飞画像,提醒东厂缇骑办事毋枉毋纵;黑帮拜关羽无非是为了“义气”二字,因为除了义气,黑帮人已经没有了其他的原则;曹操则是将盗墓给军事化,让这个“见不得光”的行业第一次登上了大雅之堂,名正言顺地封了官职。

吕洞宾与青楼

严格点来说,青楼其实并不是拜的吕洞宾,真正的青楼祖师爷应该是管仲,而青楼女子则拜吕洞宾,这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战国策·东周策》里曾有一句话,“齐桓公宫中七市,女闾七百,国人非之。”其中“女闾”就是青楼的意思。

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宰相,也是诸葛亮的偶像,就是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因此,这700个妓院实际上就是管仲设立的,因此管仲被尊为青楼祖师爷,如同木匠拜鲁班、鞋匠拜孙膑一样,青楼拜管仲才是正理。

可是,青楼代表的是青楼老板的意愿,其实跟普通妓女是没有什么关系的,或者说,作为青楼里面的妓女,对青楼本身应该没有多少好感,因此,这些青楼女子们内心里也并不喜欢这个行业的祖师爷。

在这个背景下,她们就需要有另一个精神寄托,这个人是能够将她们从苦海中解救出来的人,而不是让她们更好地为青楼服务的人。

最终,她们选择了吕洞宾,原因主要有2点。

1.吕洞宾是神仙,不仅法力高强,而且英俊潇洒,重要的是这个神仙人尽皆知,很容易获得众青楼女子认可。

2.吕洞宾与青楼有缘,据说他经常流连于红尘,并有过多次开导青楼女子的事迹。

所谓“酒色财气吕洞宾”,据说吕洞宾成仙之后,潇洒人间,并不拒酒色财气,因此常常流连于青楼之间。

有一次,吕洞宾化身凡人,在青楼遇见了歌伎白牡丹,两人一见钟情。

不久之后,白牡丹险遭妖道火龙真人强暴,幸亏吕洞宾及时相救,从此之后,二人你侬我侬,如胶似漆,却让火龙真人怀恨在心。

有一日,火龙真人到白家报复,最终吕洞宾虽然收服了妖道,但是也暴露了神仙身份,与白牡丹缘分终尽。

总的来说,之所以青楼女子之所以拜吕洞宾,一是因为他是神仙,法力无边,寄期望于他可以将青楼女子解救于苦海;二则是他是有名的长得比较帅的神仙,因此才有那么多“绯闻”,跟青楼女子有了交集。

岳飞与东厂

一说到太监,我们首先想到的大概都是“魏忠贤”、十常侍、李莲英之流,因为他们都是太监界的名流。

但是对于太监这个群体而言,他们最辉煌的时刻其实是明朝时期,著名的东厂、西厂,其首领就是太监。

明成祖朱棣在靖难之役中推翻了建文帝政权,当时很多朝廷大臣对新政权不满,民间也有各种流言,因此朱棣决定成立一个新的机构,用来监察百官。

在此之前,朱元璋成立了一个锦衣卫——由皇帝直接指挥的军事特务组织,但是因为这个组织设在宫外,朱棣觉得使用不是很方便,这才有了东厂的建立,东厂的首领就是住在宫内的宦官。

然而,在明朝开国之初,明太祖朱元璋吸取历朝历代太监干政导致亡国的教训,立下有“太监不得干政”的祖训。

“此辈自古以来,求其善良,千百种不一二见。若用以为耳目,即耳目弊矣;以为腹心,即腹心病矣”——《明太祖实录》

而朱棣想要重新启用太监,心中清楚,这是一把双刃剑,既想用,又担心反噬自己。于是给东厂赐下了一块“流芳百世”的牌匾,希望他们能对得起自己的信任。

而当时的太监首领也感念朱棣的信任,闻弦歌而知雅意,主动在东厂的大厅里挂了一副岳飞的画像,其目的无外乎是表达自己的“忠君不二”,而这个人为什么是岳飞呢?

1.时代背景:

当时是明朝初期,选择信仰的古人一般不能是当朝人物,毕竟政治敏感,而前朝元朝就更不能提了,正好前前朝岳飞时代背景、个人声望都很合适,正是“精忠报国”的典型代表,单就热度来说,岳飞就是不二之选。

2.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

当年宋高宗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杀害,而岳飞本人手握军权,却并没有抗旨不尊,充分展示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忠臣”形象。

东厂也是借此来表达自己对皇帝的“绝对服从”。

3.毋枉毋纵:

明成祖对东厂是有期待的,光一个“忠心”未免显得单薄,能力也是要有的,因此,东厂开设之初,“毋枉毋纵”就是他们的目标。

而岳飞是怎么死的?

冤死的,他们将岳飞摆在中间,就是想说,在东厂的眼皮子底下,大明不会再有冤案发生!

总结:太监拜岳飞是为了向自己的主子——皇帝,表示忠心,其实跟其他行业拜祖师意义是不一样的,毕竟他们心里是否真的崇拜岳飞还不一定,更何况岳飞会保佑他们吗?

黑帮拜关羽

不可否认,“黑帮”就是一个贬义词,如果说太监恶名虽然大,但是大多数普通人都只是因为贫穷、没有办法才入宫做太监,那么入黑帮,更多的是为了“恃强凌弱”。

关羽是恃强凌弱的人吗?

当然不是,这些黑帮拜关羽是为了借关公的“义气”而已!

所谓黑帮,就是指在暗中活动的犯罪涉黑团伙,无论他们怎么标榜,都改变不了他们是一群危害社会稳定的恶人的事实。

黑帮是一个团伙,是团伙就需要向心力,需要凝聚力,最好的办法就是有统一的信仰,最终他们选择了关羽作为信仰对象。

黑帮中人,讲究的就是一个“义气无双”,都是刀头舔血的“好汉”,生怕自己睡梦中被身边的 “兄弟们”乱刀砍死,于是都希望自己身边的兄弟们个个“义气无双”。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想要要求别人,自然要自己先能做到,于是黑帮中的人个个都会标榜自己是一个“讲义气”的好汉。

从明朝开始,关羽“忠义无双”的名号彻底打响,尤其是在清朝时期,关羽被立为武圣,更全是因为他“忠义”之名。

于是,拜关公成了“自己讲义气”的证明。

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

三国时期,因为天灾人祸,导致中原百姓十室九空,而其中最大的罪魁祸首其实就是那些“英雄”们。

为了抢地盘,众诸侯们你抢我夺,为了打仗,百姓流离失所,壮丁又被拉去当兵,粮食入不敷出,甚至有“人吃人”的惨状发生。

冬十月,太祖至东阿。是岁谷一斛五十馀万钱,人相食,乃罢吏兵新募者。——《三国志·武帝纪》

在西汉中期,历经文景之治的太平盛世,厚葬成风,尤其是诸侯王们,将大量珠宝带入自己的墓地,比如梁孝王。

当时,养不活军队的曹操就曾将目光放到了这些墓地之中,如果是普通的土豪之墓,如电视上几个人就能完成盗墓工作,可是诸如梁孝王的墓葬群,每一座墓都用大量上千公斤重的塞石封死了墓道,就算知道了具体方位,普通盗墓贼也进不去。

于是,曹操动用了庞大的军事力量挖掘了梁孝王的墓,尝到甜头之后,又专门成立了盗墓的军队,并设立有“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等官职,而曹操光靠盗墓所得,整整养活了手下的军队3年,撑过了最开始的艰苦时期。

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陈琳《为袁绍檄豫州》

因为曹操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为盗墓者设立官职的帝王,因此被盗墓者视为祖师爷,这就有了盗墓拜曹操的传统。

可想而知,这些人对曹操肯定是真心实意地拜祭的,毕竟这些人谁不希望也有出人头地的一天呢?

盗墓拜曹操,黑帮拜关羽,太监拜岳飞,青楼拜吕洞宾,表面上看起来都是拜,其实本质根本不一样!

征战者转职叫什么?

1、剑魂50级一觉叫剑圣 ,85级二觉叫剑神。

2、狂战士50级一觉叫狱血魔神,85级二觉叫帝血弑天。

3、阿修罗50级一觉叫大暗黑天,85级二觉叫天帝。

4、鬼泣50级一觉叫弑魂,85级二觉叫黑暗君主。

5、男枪手50级一觉叫机械师,85级二觉叫机械战神。

6、枪炮师50级一觉叫狂暴者,85级二觉叫毁灭者。

7、弹药专家50级一觉叫大将军,85级二觉叫战场统治者。

8、漫游枪手50级一觉叫枪神,85级二觉叫掠天之翼。

9、圣职者50级一觉叫蓝拳圣使,85级二觉叫正义仲裁者。

10、复仇者50级一觉叫末日审判者,85级二觉叫永生者。 11、驱魔师50级一觉叫龙斗士,85级二觉叫真龙星君。

12、圣骑士50级一觉叫天启者,85级二觉叫神思者。

13、魔法师女50级一觉叫魔道学者,85级二觉叫古灵精怪。

14、战斗法师50级一觉叫贝亚娜斗神,85级二觉叫伊斯塔战灵。

15、元素师50级一觉叫大魔导师,85级二觉叫元素圣灵。

16、召唤师50级一觉叫月之女皇,85级二觉叫月蚀。

17、格斗家女50级一觉叫街霸,85级二觉叫毒神绝。

18、气功师50级一觉叫百花缭乱,85级二觉叫念帝。

19、柔道家50级一觉叫暴风眼,85级二觉叫暴风女皇。

20、散打50级一觉叫武神,85级二觉叫极武圣。

21、枪炮师50级一觉叫重炮掌控者,85级二觉叫风暴骑兵。 22、弹药专家50级一觉叫战争女神,85级二觉叫芙蕾雅。

23、漫游枪手50级一觉叫沾血蔷薇,85级二觉叫绯红玫瑰。

24、机械师50级一觉叫机械之心,85级二觉叫机械之灵。 25、死灵术士50级一觉叫灵魂收割者,85级二觉叫亡魂主宰。 26、刺客50级一觉叫银月,85级二觉叫月影星劫。 27、忍者50级一觉叫毕方之炎 ,85级二觉叫不知火。 28、影舞者50级一觉叫梦魇,85级二觉叫幽冥。 29、驭剑士50级一觉叫剑宗,85级二觉叫剑皇。 30、流浪武士50级一觉叫剑豪,85级二觉叫剑帝。 31、剑魔50级一觉叫弑神,85级二觉叫剑魔。 32、暗殿骑士50级一觉叫暗帝,85级二觉叫裁决女神。 33、街霸50级一觉叫千手罗汉,85级二觉叫暗街之王。 34、散打50级一觉叫武极,85级二觉叫极武皇。 35、柔道家50级一觉叫风林火山,85级二觉叫宗师。 36、气功师50级一觉叫狂虎帝,85级二觉叫念皇。

37、男魔法师50级一觉叫冰结师,85级二觉叫刹那永恒。 38、血法师50级一觉叫血狱伯爵,85级二觉叫血狱君主。 39、逐风者50级一觉叫御风者,85级二觉叫风神。

40、次元行者50级一觉叫虚空行者,85级二觉叫混沌行者。 41、元素爆破师50级一觉叫魔皇,85级二觉叫湮灭之瞳。

42、混沌魔灵50级一觉叫黑魔后,85级二觉叫黑曜神。

43、帕拉丁50级一觉叫曙光,85级二觉叫破晓女神。

44、龙骑士50级一觉叫龙皇,85级二觉叫龙神。

45、精灵骑士50级一觉叫星辰之光,85级二觉叫大地女神。 46、决战者50级一觉叫无双之魂,85级二觉叫圣武枪魂。 47、征战者50级一觉叫战魂,85级二觉叫不灭战神。 48、圣骑士50级一觉叫福音传道者,85级二觉叫炽天使。 49、诱魔者50级一觉叫断罪者,85级二觉叫救世主。 50、巫女50级一觉叫神女,85级二觉叫神龙天女。 51、异端审判者50级一觉叫神焰处刑官,85级二觉叫炎狱裁决者。 拓展资料: 《地下城与勇士》是一款韩国网游公司NEOPLE开发的角色扮演2D游戏,中国由腾讯游戏代理发行。 游戏继承了手机、街机2D格斗游戏的特色,风格类似横版卷轴式过关格斗游戏。以任务引导角色成长为中心,结合副本、PVP、PVE为辅,拥有共500多种装备道具。每个人物有8个道具装备位置,在游戏中可以允许最多4个玩家进行组队挑战关卡,同样也可以进行4对4的PK。 2016年6月14日,腾讯游戏宣布《地下城与勇士》同时在线人数突破500万,刷新了格斗网游的最高在线记录。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