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股市,为什么还能提交港股上市

2023-07-26 20:00:06 139阅读

希腊股市,为什么还能提交港股上市?

昨天,有业内人士指出,半年后,北京海淀区各楼盘将迎来一波火爆的房价上涨,而上涨的原因是小米要上市了。

根据小米昨天在港交所提交的招股书,小米5500名员工将分得500亿股权,而股权将在上市半年后解禁。所以半年后,位于海淀区的小米,附近的楼盘将喜迎千人购房团。所以老司在这里强烈建议,北京的刚需购房族早点买房以免“误伤”啊。

希腊股市,为什么还能提交港股上市

虽然上面说的内容只是个段子,但是小米终于“熬成”大米了。5月3日,小米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极有可能成为香港第一家“同股不同权”上市公司。

所谓“同股不同权”是指,公司股票分高、低两种投票权,即雷军所持的1%的投票权也许大于某股东所持的50%的股份。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让公司牢牢掌握在创始团队的手中,而不会在投资机构入股后股权被稀释掉。

小米科技是创始人雷军于2010年4月创立,“为发烧而生”是小米的产品理念,其旗下的手机都是以高性能、高性价比的特性立足手机市场。与此同时,大量小米生态链公司在米家的加持下,其IoT业务也得到不错的发展。截止目前,小米已经拥有1.9亿用活跃互联网用户,连接超过1亿台智能设备,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消费级IoT平台。

自品牌创立以来,小米共进行过6轮融资(来自天眼查数据),其中最大的是2014年底进行的由DST Global领投超过11亿美元的E轮融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小米此次发行预计筹资至少100亿美元,这一规模的IPO将是香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IPO。

营收1146亿,亏损439亿。小米是怎么做到的?

招股书显示,小米2015年至2017年的收入分别为668亿元、684亿元以及1146亿元,但2015年和2017年却是分别亏损76亿元和439亿元,只有2016年是净利润4.91亿元。也就是说,除了2016年盈利4.91亿元,2015和2017年小米都在亏损,特别是2017年,亏损达439亿元。

其实2015年出现亏损还是比较容易理解,因为当时小米正处于业务瓶颈的转型期,当年也有不少唱衰小米的声音,但得益于线下渠道的推广以及米家的发力,小米才走出难关。

而去年出现的439亿亏损,与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产生的大额公允价值亏损有关,互联网公司通常会有多轮融资发行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有相关方面指出,这种亏损的数字越大,其实越说明这家公司被大家认可的价值越高,而这笔所谓的“负债”数字也会在上市的那一刻消失。

小米硬件利润不超过5%的底气在哪里?

除去营收、利润的关注点外,小米业务收入的变动也十分明显。招股书显示,在2015年-2017年期间,小米智能手机的业务收入从80.4%占比下降到70.3%,与之相对应的是,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互联网服务的占比分别从13%上升到20.5%,从4.9%上升到8.6%。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小米作为互联网品牌,自2016年开始,其线下渠道也开始发力,从招股书上可以看出,在2015年度,小米新增的线下分销商只有70家,到了2016年度,新增的分销商达到231家,而在2017年,小米新增的分销商达到920家,这个数字远远超过前两年的总和。

结合小米2015年亏损76亿到2016年盈利4.91亿元,线下渠道的增加也许是小米盈利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雷军在最近的一场发布会上曾表示,小米整体硬件业务(包括手机、IoT及生活消费产品)的综合净利润率不会超过5%,如有超出部分,将会回馈给用户。

从招股书中可以看到,小米的“互联网服务”收入(广告收入和线上游戏的增值服务),从2015年-2017年收入分别为32.4亿、65.4亿、98.9亿,年复合增长率为74.7%。

在游戏方面,目前比较有名的是《小米吃鸡》,也就是跟风当下火爆的吃鸡游戏推出的一款手机游戏,但这款游戏目前在网易和腾讯的夹击下,生存状况比较堪忧。

所以小米在“互联网服务”方面的业务就是广告,而小米内置在MIUI系统的广告常常受到“米粉”的诟病,当然也有米粉表示广告不是小米的主营业务,但从招股书上可以看出,在广告营收方面,小米的利润一直很高。

为什么海外渠道仅印度给力,其他国家呢?

除了大陆市场,小米在海外市场的扩张也十分迅猛,招股书显示,截止2018年3月31日,小米的产品销往74个国家及地区。根据IDC统计,就去年第四季度出货量而言,小米在印度、缅甸、乌克兰、埃及、希腊、以色列等部分东南亚和中东国家名列智能手机品牌前五。

其中印度是除大陆之外最大的市场,这几年一直是该国出货量排名第一的智能手机公司。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小米在海外市场的布局主要集中在中东和东南亚市场,而在欧洲和美洲市场,小米少有涉足,甚至都没有提及。

而这主要的原因是,在智能手机市场,专利也是各手机品牌竞争的一种手段,而小米作为2010年才成立的互联网手机品牌,在专利方面很难与其他品牌竞争。

如果贸然的进军海外市场,很容易被苹果、三星这样的手机品牌打“专利战”。HTC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今HTC的衰败,与它和苹果频繁的打专利战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招股书披露目前全球手机出货量排名,维沃为vivo;欧泊为OPPO

不过在招股书中披露,小米1.45万名员工中,有5515人为研发人员,截至2018年3月31日,小米已获得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3600多项授权专利,并于中国大陆有10,900项专利申请正在受理中。所以作为后来者的小米,在专利方面也在持续的发力。

以上就是小米在昨天提交的招股书中可以看到的一些重要信息,很多曾简析小米发战路线和盈利模式的猜测,在这份招股书中都可以破案。

另外,我们也可以在招股书中可以看到,不关注硬件盈利的小米,在互联网服务的空间还将进一步释放。未来我们可以预见,IPO只是小米成长的一个过程,在瞬息万变的智能手机市场,我们也希望看到小米能够在这一市场继续发光发亮。

玩转智能潮科技,关注智黑就够了。

我们有【好物/好玩/干货/评测】,想要网罗全球最有趣的科技给最有趣的你看~

乐视网IPO财务造假?

很有可能。

本周五的证监会例行发布会上,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表示,已经注意到媒体报道的多位涉及乐视IPO发审委委员被查的报道,已经转给相关部门,正在进一步了解核实。如果有结果,也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这说明乐视网IPO的问题已经引起了证监会的重视。

如果一旦确认IPO涉嫌造假,那很有可能会退市,这绝非危言耸听。

毕竟,之前已经有一个因为涉嫌造假上市被退市的典型:欣泰电气。

2016年7月8日,中国证监会通报,欣泰电气被正式认定为欺诈发行。随之而来的将是退市程序的启动。由此,欣泰电气将成为因欺诈发行退市的第一单。

2015年5月,根据证监会《上市公司现场检查办法》,辽宁证监局对辖区内的欣泰电气进行现场检查。检查发现,这家公司可能存在财务数据不真实等问题。

直到2017年8月25日收盘,欣泰电气才结束了它在交易所的历史,最终收盘1.48元。这前后,大概经历了2年多的时间。

也就是说,从发现造假,到最终退市,这中间还有相当长的时间。

但是,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赔付的问题。

2017年6月,兴业证券设立5.5亿元“欣泰电气欺诈发行先行赔付专项基金”,用于先行赔付投资者的损失。目前第一阶段已向适格投资者先行赔付合计2.37亿元。但是,之后兴业证券起诉了其他几个相关责任人。9月19号,兴业证券为向其他连带责任人追偿自己先行赔付投资者而支付的超出自己应赔数额的2.27亿元损失,将丹东欣泰电气公司和为其证券发行、上市出具审计报告的北京兴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律师工作报告、法律意见书的北京市东易律师事务所及直接主管人员;欣泰电气相关责任人;欣泰电气控股股东辽宁欣泰股份有限公司等26名被告起诉到法院。

兴业证券称,欣泰电气欺诈发行行为属于证券市场侵权行为,自己与众被告对于投资者的损失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但自己所设先行赔付专项基金赔付的金额已大大超出自己应当承担赔偿的份额,故就支付的超出自己应赔偿的份额向其他连带责任人进行追偿,要求判令各被告赔偿自己就欣泰电气欺诈发行事件因先行赔付投资者而支付的超出自己应当赔偿数额的损失226858909元。

这个案件突出的反映了目前中国关于退市赔偿问题的空白地带。现在要求保荐人先行赔偿,但是保荐人称自己不应该先行垫付,而是由大家一起拿钱,但是其他人没钱,只能他拿,这不公平。证券投资保护基金虽然说是负责赔偿一事,但是也并没有拿出钱来先行赔付。

所以再来看乐视,贾跃亭作为乐视网的创始人兼大股东,现在一屁股债,真要退市赔偿,他拿不出来钱的。那到最后要么现二股东孙宏斌赔付,要么就是保荐人平安证券赔付。这个估计要协商一下。

但是孙宏斌肯定不会接受的,毕竟自己也是受害者啊,投资150亿,结果要退市了,找谁说理去呢,说不定还能去申请赔偿呢。

平安证券可能要做冤大头了。

难道中国平安最终要当背锅侠……

如何提高思维逻辑能力?

逻辑思考力是一种,用有逻辑的思维来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首先,为啥要提升逻辑思考力呢?答曰:为了高效,高效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则,提高决策能力,二则,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提升逻辑思考力的方法,散落在各种好书里,比如西村克己的《逻辑思考力》、比如芭芭拉·明拖的《金字塔原理》,比如大前研一《思考的技术》、比如麦克伦尼的《简单的逻辑学》等。

虽然这些书名能帮助我显得博学,但是深切知道,多即是无,这里只说6个最最最常见常用的方法,即学即会、不会反弹:透明法则、三角逻辑法、归纳演绎法、逻辑树法则、MECE法则、思维导图法。

最后,很多人觉得自己逻辑差,是不是哪里先天不足,其实不是的,说话慢一点,做事多检查几遍,慢慢逻辑性就强了,好,接下来工具请拿走:

1、透明法则:分解过程并透明化

咱们知道,人都懒于改变,会在潜意识中假装看不见、听不到、不晓得、忘记了。所以但凡提倡精进的书籍,都倡导咱们,要把目标可视化,要把事项细分、成文、公布出来,让问题明显暴露,这样既有利于梳理内容,也也利于执行,最常用的工具模板就是透明化法则。

如图所示,这是我遇事经常会用的透明法则,用张A4纸,写出如上几个问题,通常就能帮忙解决80%的问题。

比如:我高中时害怕考试,但是我不知道或是不愿相信,害怕考试的真实原因是害怕考高数、考英语,更深入看是害怕数学中的微积分、害怕英语中的长词。

后来我发现,自己不能很模糊的认为是害怕考试就算了,让自己一边害怕着、一边却无所适从、无力改变,我要用“过程透明化”方法进行梳理。后来一试,果然有效。

问题:怕考不好

主题:为了考好高数,这个月拼了

分析现状:微积分太差、计算能力不行

探究原因:没看过书,没训练过做题

确立改革方案:拒绝晒太阳,马上看书,马上做题

实施改革方案:接下来一个小时,做两套数学题

确认改善结果:完成,奖励;未完成,惩罚,

虽然这个方法很简单,虽然我一直是个懒虫,但是这个方法帮助我分析问题、呈现缺点,并顺便让我一直是高中第一名,直到现在,当我跨领域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我还在用这个思维框架,只是内容更复杂些罢了,不过大框架没变。

2、使用三角逻辑法

三角逻辑法是指使用数据、论据、结论进行思考的一种分析方法。在对具体数据、事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会发觉一些原理和原则,进而可以推导出一些结论。这样的结论思路清晰、呈现清晰、可操作化明显。

比如:朋友劝酒的时候,你说:“我过敏,不能喝酒,不信你问他们”。很明显这样的说辞是没有说服力的,寄希望于“他们”很不明智,劝酒的不就是“他们”嘛。

那么怎么回答呢,用三角逻辑法:

数据:不好意思啊,我3岁的时候就生了1场大病,人生到现在总共喝了5次酒,其中有4次都过敏了。每次喝酒后身上有108处瘙痒,要吐约1L苦胆,卧床2天……

论据:如果今天我喝了这1杯酒,可能我就会皮肤瘙痒。喝2杯可能就会病倒、喝3杯可能要住院……

结论:要么喝了它,和大家伙永别;要么我以茶代酒,互相尊重情谊在

如果都这样说了,他们还劝酒,那么就更不用喝了……

3、数据不行,还可以归纳

归纳法通常是指:从经验观察出发,通过对大量现象的观察概括出具有普遍性,或一般性结论的方法,即看到数据汇成论据,看到论据,浓缩成概况,这是人类社会的重要逻辑能力。

英国哲学家穆勒认为,归纳因果关系的方法有这五种:

求同法;

差异法;

求同求异法;

共变法;

剩余法。

不多说了,归纳演绎都懂的。

4、应用广泛的MECE法则

取名于英文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即不遗漏、不重复的原则,虽然是一个小原理,但是应用十分广泛。

比如做问卷设计,问题要求:完备性、互斥性、连贯性、时效性

比如给文章加小标题,要求:要点明确、分类叙述、各类分级

反正,不管是做计划、写PPT,写方案,做汇报,每一个事项基本都可以用到MECE法则,只要记住两句话就可以了:所有子选项共同组成整体,每个子选项之间互不包含。

5、好看好用的逻辑树法则

逻辑树是很可爱的一个罗辑思维工具,相对而言,门槛低、效果好、应用广泛,记住这两个图,包治百病:

6、传说中的思维导图法

咪蒙、视觉志等大号写文,都是有套路的,最常用的套路就是思维导图,先画出文章主干,再慢慢填充段子,比如现在我想写篇文章《学好逻辑写作,看这一篇就够了》,它的目录就可以用思维导图来罗列:

7、其他注意事项

最后,针对逻辑性差的问题,还有几句心法送你,一定要背得哦,我们改天要抽查的,背不出来要打手心的哦:

首先,不要急于表达结论或主张,先让事情充分浮出水面,让想法充分酝酿。

其次,澄清问题,要有对构成要素进行拆分的思维。

再者,区分事实和判断,多描述,少判断。别说“他是公司职员”,而应该说“他在系领带”,别说“这屋子很热”,而应该说“房间温度30,湿度70%”;别说“那个人很着急”,而应该说“他在小跑哎”。

最后,别光想不做,别光想不做,别光想不做。

2018年5月意大利股债汇危机有多严重?

(本文由经纬观天下原创)

和欧洲一样,纽约的银行股价也在下跌。在华尔街,意大利的政治危机破坏了股票经纪人的情绪。最重要的是,银行股价值受到空前未有的压力,因为投资者希望保证本金安全而从自己的证券账户中将银行类股票纷纷抛光,人们都在猜想意大利会否引爆欧元危机,现在问题开始多元化扩散,国际贸易商都很清楚欧元汇率的大跌将对欧洲的对外贸易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不仅是华尔街的道琼斯指数和标准普尔指数开始下跌,就连日经指数也开始下跌。

大规模持有欧洲政府债券的高盛、摩根大通和花旗银行的股价跌幅一度超过百分之四,银行和保险公司的股价风险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发生飙升。意大利经济动荡的原因是在经济产出方面承担着自希腊危机之后的最大债务高峰,国际金融市场敏锐的发现了意大利的此次危机与希腊危机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意大利是欧洲主要经济体之一。鉴于债务水平,意大利的经济危机在可预见的将来是无法在财政方面得到妥善解决,鉴于政局不稳,政府也拿不出来解决办法。

其次,在货币市场上可以看出意大利正在勾出欧元危机的爆发苗头。欧元在2014年春季的时候也达到了与大熊市同样的下行势头。直到2015年春季的短短一年内,欧元兑美元汇率下跌了四分之一。北美对许多欧洲公司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欧元兑美元汇率的走低将立即反映在国际贸易的业务当中,因为欧洲与美国的几乎所有商品交易所都是以美元为计费单位。很明显,意大利的经济危机正在为下一次欧元危机的阴霾推波助澜。由于美国与欧洲的利率政策持续分歧,货币动荡和新兴市场危机的风险正在增加。

意大利的政局危机正在使其境内的金融市场处于悬置状态,临时政府必须撑过漫长的6月,直至7月开始的大选。意大利永久减少其沉重的债务负担的唯一途径是通过改革产生新的经济增长,而不是新的债务。至少,也要提高居民的储蓄水平。但从目前来看,临时政府并不想迅速提升意大利的储蓄水平,因此意大利的债券风险不太可能出现下降,反而正在随着政局的不确定性而不断上升。欧元区可能会被引燃债务危机,不是因为希腊,而是因为意大利。

A股为何有黑色星期四一说?

另一个问题是,为什么A股有“黑色星期四”的说法。

“黑色星期四”指的是2015年6月25日,也就是上海和深圳股市同时出现暴跌,A股市值一度蒸发了3.2万亿元人民币,创下了历史新低。

这次股市暴跌主要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首先是股市泡沫,中国在2014年曾经历过一轮股市大涨,但由于基本面没有得到支撑,这个泡沫最终破灭。其次是政策的影响,当时政府采取了鼓励股市上涨的政策,放松了股市杠杆,并刺激了投机性的购买。

此外,国内外经济上的诸多风险也对股市造成了负面影响。2015年6月,希腊债务危机再次升级,欧洲经济出现不稳定情况;同时,中国经济低迷,利率上涨,房地产市场降温也困扰着市场。

总的来说,“黑色星期四”是A股投资者受到的沉重打击,更是中国股市进一步走向市场化的历史性事件。它也让政府和投资者认识到了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和风险,加强了市场监管和风险防范的意识。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