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议会正式解散,议会是什么机关
英国议会正式解散,议会是什么机关?
议会是立法机关的一种型态。议会常用来指称民主国家的立法机关,由于其运作内容很大部分来自人民的意向,因此亦被称为“民意机关”;而国家层级的议会,被称为国家议会,简称“国会”。议会起源于英国,是从封建性质的等级会议演变而来的。1265年贵族西蒙·德·蒙德福特(又译西蒙·德·孟福尔)以摄政名义召开由贵族、僧侣、骑士和市民参加的会议。
后来被认为是英国议会的开端,1688年“光荣革命”后,议会于1689年、1701年通过《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赋予议会立法、决定财政预算、决定王位继承、监督行政管理等方面权力,从此议会成为最高立法机关。
现代民主国家的议会一般都以历史最悠久的英国国会作为典范,英国是第一个君主立宪议会制国家,奉行两院制。
美国和英国退群的差别后果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美国与英国退群是不同的,美国像退出"朋友圈",英国脱欧更像分家,两者差别就太大了。
特朗普上任以来,可以说是美国开启了“退群”模式。相继退出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简称TPP)、巴黎气候变化协定》(简称《巴黎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移民协议、伊朗核协议、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等6个"群",美国还宣布要退出万国邮政联盟,特朗普本人甚至扬言退出WTO。退群的理由总结起来,无外乎这些群对美国“不公平”。
美国如此频繁的“退群”可以算是特朗普的“美国优先”论和商人本质的最好体现。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在许多国际组织中都充当着"群主"的作用,的确也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和义务,这在特朗普看来是对美国的不公平,凡是要“群主"多出钱做多贡献,或者是出了线没有回报的群,应该都没有必要继续干下去。要问有什么后果,对美国来说,退了群需要时还可以再加群,在当今这个世界谁又能奈何得了美国呢?
反观英国的脱殴“退群",可谓是步履坚难,自2016年7月,前首相卡梅伦因脱欧公投过关而辞职,接任的英国首相特雷莎·梅一直为脱欧协议奔波,由她主持制定的脱欧协议,2019年1月15日晚被高票否决后,经过反复酝酿修改的“升级版协议”在3月12日再次被英国议会下院否定。
英国的脱欧通俗地说就像"分家",英国与欧盟在一起的时候,欧盟各成员国之间在经济、金融、贸易等领域都是在统一的欧盟体系下运行,英国脱欧后也就是与欧盟分家后,其经济、金融、对外贸易等都得与欧盟体系分开,双方公民也不可像往常一样随便的进出。更还有一个辣手问题就是关于爱尔兰与北爱尔兰的边境线一直陷于僵局,爱尔兰共和国也是欧盟的一个成员国,而北爱尔兰则属于英国,一时很难扯清。另外,英国还要付给欧盟一笔不菲的"分手费"
英国脱欧涉到英国、欧盟,英国国家利益和内部各党派,问题错综复杂,利益纠葛不清,处理起来可谓是难上加难,看来英国脱欧还存在着"变数",道路还很漫长。
宣布永久退出政坛的英拉如今怎么样了?
过的比大多数人好。
你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富人的比例虽然少,但他们掌握着世界上的绝大部分财富。
世界上20%的人掌握了80%的财富……
而根据一项数据显示,全球最富的8个人,包括贝索斯,比尔盖茨,巴菲特,扎克伯格等人,加起来的财富资产总和相当于世界人口的一半,大约是36亿最贫困人口的财富总额。
富人到底多有钱,我们是难以想象的。
而泰国前总理英拉,正好属于富人的行列,并不是英拉总理贪污腐败,而是人家一出生,就决定了她的富人命运。
英拉的家族西那瓦,这是泰国的高门显贵,原本在早年间也是华人下南洋发了家,英拉属于在泰本土出生长大的西瓦那家族成员。
这个家族如今是泰国影响力最大,财富最多的家族之一。
同时英拉的家族中还在300年的时间中诞生了三位泰国总理。
英拉和她哥哥他信都是。
英拉的家庭背景大到即便她和哥哥都被军方背景推翻总理之位,但依然能在身处困境的情况下,成功地逃出泰国,并且安全的在国外生活。
试想,若非在英拉家族的帮助下,他们兄妹二人又怎么可能先后逃出呢?只能说泰国的军政两届,都要考虑西瓦那家族的影响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已。
一个家族能够干预到泰国的军政,可谓逆天。
西那瓦家族,控制了泰国的墨粉业,航运业,零售业,垄断电信业,在金融业页有重要地位。
而根据2018年年度全球财富报告指出,泰国已经成为全世界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1%的富人拥有全国66.9%的财富,而最贫穷的1%人口拥有的财富甚至为负债。
同时也能看出西那瓦家族的财力雄厚。
同时在泰国底层民众心中,英拉和他信都是值得爱戴的对象。
英拉被罢免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大米渎职案,事实上就是英拉为了搞惠民措施,用高价从米农的手中回购大米,然后等待米价上升的时候卖出……
但这一做法被泰国法院认为渎职。
最终被弹劾下台,但此举更加深了,英拉在泰国民众心中的地位,同时也让新纳瓦家族更受底层民众的爱戴。
所以英拉和他信虽然都流亡国外,但西那瓦家族反而更有影响力。
离开泰国之后先后辗转了迪拜,英国等各个国家,等同于不停的游山玩水,还取得了塞尔维亚国籍,成功的依靠这个身份,可以凭借塞尔维亚护照没有签证的情况下前往100多个国家,同时回了潮汕祖籍祭祖。
而根据塞尔维亚总理所说,这项措施符合国家利益。
其背后的国家利益自然是西那瓦家族给塞尔维亚政府一大笔金钱,不然他怎么会把一个泰国的通缉犯纳入塞尔维亚国籍呢,何必轻易的得罪泰国呢?自然是足够的利益……
由此也能看出,即便被泰国追捕,英拉过的并不坏,这还是金钱的魅力。
还是因为有钱,英拉在2018年12月成为了汕头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和董事长。
政界虽然失利,但可以继续的往商界发展,前路漫漫,英拉依旧海阔天空……
在西那瓦家族的庇护下,英拉仍旧可以比大多数人过得都好。
英首相安排议会休会引发抗议游行?
说句实话,议会休会,抗议游行,这还真不一定是女王想要的结果。议会休会,应该是英首相约翰逊想要的结果。此次约翰逊直接关掉议会,10月14日议会才重新召开,摆明了就是想搬开议会这个绊脚石,省的给英国脱欧添麻烦。而抗议游行,一方面是维护民主的各方人士的选择,而另一方面,也是反对党对此的反抗。
英国下议会,是议事的重要之处,一共650个席位。而英国首相,才是政府首脑。对于英国来讲,英国女王只是国家的象征。对于英国现任首相的提议,她并没有否决权,只有选择签字“同意”。换句话说,英国首相递交这项决议给英国女王,只是走了法律流程。而女王是否想要这个结果,尚未可知。
但是毋庸置疑,英国女王应该希望,无论是否脱欧,早处理早解决,省的英国继续动荡。从2016年开始的卡梅伦首相,到特蕾莎梅,再到约翰逊,英国在脱欧问题上愈演愈烈。卡梅伦暂且不提,特蕾莎梅所倡导的三次脱欧议案,全部被否,这里未尝不是下议院纷争不停的原因。
下议会基本分为三派,硬脱欧派,软脱欧派,还有留欧派。这就比较有趣了。要知道想要拿下新的脱欧方案,首相必须要在票数上占优。如果说议会持有两派意见,想想办法,终归是能找到解决票数的问题。但是,这三派并存于议会,这就导致了任何一派都没办法拿到票数优势,但是又能完美的毁掉另外一派的优势。而议会纷争,女王本身是脱离于事外的。不参与,不争执,不多嘴。毕竟这属于政务,女王只能表示自己重在参与。
而至于事情闹得今天这般地步,估计英女王也是不想的。虽然英国此次30多个城市大规模游行,伦敦也有数万人上街游行,但这与女王并无关系。然而英女王毕竟是国家元首,是英国乃至英联邦的象征。事情闹大了,终归是不好的。但是,无论愿意与否,这毕竟是属于英国的政治游戏:约翰逊粗暴处理问题在先,自然就不要怪反对党在下面搞风高雨。
所以单纯从英女王的角度来看,对于眼下发生的事情,她只能爱莫能助。无论是谁当值,只要英国能顺利脱欧,度过难过,才是英女王最为期望的结果。只不过,事情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
英国女皇有什么权利?
到今天为止,英国历史上已出现过七位女王,其中在位时间最长者,当属现任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目前时长为66年,并将继续创造纪录。女王在位的66年间,已经成功地“熬”过12位美国总统、13位英国首相、28位日本首相、9位法国总统,“战绩”非常耀眼。
作为目前世界上在位最久的君主,伊丽莎白二世虽然没有实际权力,但依然凭借着和善亲民的形象,深受英联邦各成员国的爱戴,成为王室在英联邦范围内得以存在的民意基础。毫不夸张地讲,如果没有伊丽莎白二世,英联邦很多成员国极可能已经抛弃君主制,给王室政治带来“灭顶之灾”。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位传奇女王。
伊丽莎白二世的全名为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温莎,是英王爱德华八世的侄女,乔治六世与伊丽莎白王后的长女,温莎王朝第四任君主,1926年4月21日出生。乔治六世即电影《国王的演讲》中的主角,本来并没有继承王位的可能,只因兄长爱德华八世执意迎娶两度离婚的美国女人辛普森,为此甚至不惜放弃王位,由此才使得乔治登基为王。
乔治六世由于没有男嗣,所以即位后便立伊丽莎白为王储,并在身体每况愈下之际,将很多公众事务交由女儿打理。1952年2月,正当伊丽莎白访问肯尼亚期间,乔治六世驾崩,前者随即宣布继位。翌年6月,伊丽莎白正式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加冕仪式。
伊丽莎白二世在位时期,英国早已奉行“虚君政治”,女王名义上拥有的权力包括:颁布或废止法律、缔结或废除国际条约、召集或解散议会、任免首相及内阁成员、宣战或媾和,以及任免高级教士、海外属地或英联邦成员国的总督。
但在实际上,女王只是国家统一的象征和英联邦名义上的元首,对政治不再起任何主导作用,对议会法案也无否决权。有句玩笑话称,即使议会通过处决女王的法案,女王所能做的,也只有签署同意而已。
女王虽然在政治上无法发挥影响力,但在礼仪性的社会事务中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并凭借着和善亲民的形象,赢得英国及英联邦成员国民众的爱戴。女王思想开放、为人幽默,而且非常喜欢追逐新潮事物,又能放下身段与民同乐,因此获得各阶层民众的喜爱。
根据媒体报道,女王曾参加过《007》系列电影的拍摄,公开宣布自己是阿森纳的球迷和Ali G喜剧脱口秀的“粉丝”,而且还时不时在公众场合闯入别人的自拍照中,喜感十足。
作为新世纪的女王,伊丽莎白深知角色转型的必要,为改善王室的形象做出不少的努力。例如,对外开放王室温莎城堡的部分房间,将一些“二线”的王子、公主剔除出王室的名单,不仅减轻了国家负担,还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人们对王室的神秘感。这些措施,很是赢得民众的好感,对于维系王室的存在大有裨益。
在社会事业上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伊丽莎白也收获了一份完美的爱情。1947年11月,伊丽莎白与第三代表兄、希腊的菲利浦亲王结婚(即后来的爱丁堡公爵),婚后两人相濡以沫、互相扶持,到今天已共同走过61年的岁月,堪称“模范夫妻”。
女王夫妇共育有3子1女,其中长子查尔斯在十岁时被封为王储,到今天已有60年时间,是英国史上时间最长的王储。因为母子间关系并不融洽,加上查尔斯在国民中的形象不佳,有消息称,女王计划在驾崩后由长孙威廉直接“接班”,以此来维护王室在国民中的良好形象。
到目前为止,伊丽莎白已在女王的位子上坐了66年时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已经有12位美国总统、13位英国首相、28位日本首相、9位法国总统成为历史,而女王却依然安坐王位,实在是国际政坛中的一则奇迹。如今女王已经年近92岁,但丝毫没有退位的打算,属于她的传奇记录依然在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