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女武神 戴安娜,为什么电影中的超人和女侠都爱穿紧身衣
暗黑女武神 戴安娜,为什么电影中的超人和女侠都爱穿紧身衣?
这是一个好问题。
为什么超级英雄喜欢穿紧身衣呢?原因狠简单,就两个字:
方便。
你知道 DC 和 Marvel 的大部分超级英雄都是在 1960 - 70 年代诞生的。那时还都是不知名的小社,极度穷苦。要像后来的日本漫画一样,动不动给超级英雄画上一身牛X的装备,漫画家早就累得翘辫子了。
于是为了简单粗暴地给超级英雄增加辨识度,美漫想出了一个低成本的坑爹做法。 就是先画一个人体,然后在人体上加 logo
比如讲…
上面几张图都出自硬派健身的斌卡。我自己画的没他好,大家看个意思。
直接在裸奔的肉体上加 logo,会让超级英雄有变态色魔的嫌疑。这在社会道德保守的美国是行不通的。漫画家们只好自欺欺人地说他们 “穿上了紧身衣 ”。
免得有伤风化。
早期的超级英雄造型,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些 “美国元素” 的配色,这在超人和美国队长身上最为典型。
而早期的神奇女侠,甚至还有星条旗超短裙加高跟鞋这种诡异元素,显出老派漫画家惊人的直男审美 ▼
考虑到超短裙行动起来毕竟不方便,你从帝国大厦上一跃而下的时候,有可能在裙子下方造成不明真相的群众围观。
于是黛安娜公主正式登场的时候,穿的这种大裤衩模样的 大号运动短裤造型▼
而到了 1970 年代,追求肌肉力量的健美运动在美国开始流行,阿诺施瓦星格之类的健美巨星都在这个时代成名。这个潮流极大地影响了超级英雄们后来的审美走向,
至少让他们的肌肉都急速地巨大化了起来▼
强悍的肌肉审美,除了流行在穿内裤外穿的裸奔类超级英雄以外,在机甲类的超级英雄身上也跟着散播开来。
好比你看钢铁侠,他的肌甲线条对应的人体的肌肉,我们可以对照感受一下▼
勾出线条,是不是一看就懂。
不过,女性超级英雄的三围膨胀,却跟美国人的肉体审美没有太大关系。 主要是同一个时期女权主义的风潮开始兴起的缘故,
我们还是拿神奇女侠来举个栗子。
进入 70 年代以后,黛安娜公主从大裤衩一下就进化了 游泳短裤加紧身胸衣造型▼
而到越到后来,你越明显地可以看到她的裤衩越开越高,三围和身材的比例也越来越惊人▼
这种变化是为了迎合宅男们的恶趣味吗?
恰恰相反。
正是为了讨好 “越来越独立的女人”,漫画世界做出的主动改变。
70 年代恰好是美国女权运动最如火如荼的时代。男女平均,解放自己的身体和情欲的意识在女人中流传开来。
我不是为了你裸露身体,我只是解放自己的美丽。
同样的,高裤衩短裤、紧身胸衣、情趣手镯、宝剑和女王小皮鞭,从此构成了神奇女侠征服 DC 宇宙的主要武器。
而她的“亚马逊民族” 家族背景,也是正是为了迎合她的 女权灯塔 地位。
神奇女侠出身的 “亚马逊民族” ,其实跟南美洲的亚马逊雨林没有什么关系。
它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民族。
如果你们玩过暗黑破坏神大菠萝的话,应该会对 Ama 这个角色印象深刻▼
在古希腊神话《奧德賽》里,亚马逊人被设定为了一个 只有女人的战斗民族。
这个民族不允许男人和她们部落里的女性接触,否则格杀勿论。但矛盾的是,这个民族的女战士又会定期到隔壁国家去掳掠一点男人回来繁衍后代。
生了男孩则送回男方,生了女孩就留下抚养,训练她们打仗。
亚马逊人打仗的时候也不会杀光所有的男人,偶尔也会留下几个活口当作性奴▼
Amazon 这个词的本义,据说是 “割去右乳的少女” ,好方便平时射箭打猎。但根据古希腊流传下来的雕像来看,这个说法并不太靠得住。
古希腊流传下来的亚马逊人雕像,大多数都是穿着华丽的丰满美妇。
我们可以对比雕像和黛安娜公主在部落中的穿着形象感受一下▼
正是这种女性民族的背景设定,赋予了神奇女侠在 “女权灯塔” 意识内涵上更加深度的形象定义。
用女人强烈的生命力,抗击现代文明的束缚。
这也是神奇女侠相比于其他女侠角色,更有野性的力量感的原因。
此后女性超级英雄们更夸张的战斗紧身衣设计,也是神奇女侠的亚马逊战斗民族服装开始带了一个好头▼
与美漫电影经常传递出的低龄世界观不同,超级英雄在漫画原作里的属性都是比较成人向的。紧身衣一个附加的好处,是在传播成人剧情的时候让人浮想连篇的性奋。
许多美国小朋友就靠看超级英雄漫画完成了性教育的启蒙。随手我们找几张截图反映情况▼
相比其他女超级英雄们错综复杂的情欲关系, 神奇女侠的感情关系已经算简单的多。但能够轻松游荡在蝙蝠侠和超人这两个 DC 世界顶峰男人之间,这黛安娜公主的力量与能力,某些方面我们也算有了一个了解▼
在掌控男人的能力与自己的绝对力量上,能和神奇女侠勉强一较高下的,只有权利游戏中报菜单天后龙妈,才能降降赶上水准。
但就穿紧身衣造型的个人魅力来看,龙妈的个头比起神奇女侠,差了不是一星半点呐… ▼
讲真,美漫的女超级英雄的紧身衣虽然性感伙伴,加上手段高超。就我自己的审美来说,神奇女侠过于强势的肌肉形象并不能激发少男春心的更多浮想。
相比而言在紧身衣方面,小时候给我最多回忆的,还是北条司的盗贼漫画《猫女三姐妹》。
真的,说出这个名字,真的暴露年龄了…▼
总之啊,穿紧身衣的女英雄们…想想还是真是,让人觉得美好呢。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威廉和哈里两位王子和卡米拉的关系怎样?
套用英国王室传记作家 Tom Bower 的一句话就是:女王和菲利普亲王就像胶水一样把所有人粘在一起,一旦他们去世,结局就会以悲剧告终。
据《New Idea》杂志报道,尽管在公共场合,媒体拍到的照片里大家都在微笑,但私底下威廉和哈里两兄弟和父亲查尔斯王子一直关系很僵,并且他们不喜欢他们的继母卡米拉。
Tom Bower 说,这一方面是因为母亲戴安娜王妃所受过的遭遇,另一方面是因为查尔斯王子在兄弟俩年幼的时候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了。之所以少是因为查尔斯王子一直 “沉迷于他自己的感情世界和各种问题里”。
Pop Sugar 杂志称,婚姻破裂的戴安娜很明白地把自己对卡米拉的感情传达给了两个儿子,她管卡米拉叫 “查尔斯的女人”(Charles' lady),以致随后很多年,威廉和哈里都保持着对卡米拉的愤怒。
离婚5年后的查尔斯于1997年夏天想正式把卡米拉介绍给两个儿子,但威廉王子十分抗拒。两个月后,戴安娜王妃因为车祸去世。威廉和哈里两兄弟开始被迫度过一段黑暗的孤独岁月,而他们的父亲并没有花太多时间和他们在一起。
哈里之所以在母亲戴安娜去世后变得那么叛逆、狂野,和父亲的缺席有莫大的关系。而父亲之所以缺席是因为他那时候正和卡米拉纠缠在一起。
外媒《Daily Star》杂志援引威廉王子一位朋友的话说: “他【指查尔斯王子】除了管着两兄弟的钱之外,对他们几乎毫无影响力。他是如此沉浸在自己的生活中,忙着和卡米拉在一起,忙着完成女王和父亲堆积过来的额外工作,以致他没有多余的时间【花在两兄弟身上】”。
和父亲的关系如此疏远,威廉和哈里更不可能和卡米拉亲近。
戴安娜去世后,媒体称卡米拉为 “英国最遭人恨的女人”(most hated woman in Britain)。
两兄弟第一次和卡米拉正式会面始于1998年6月,威廉王子16岁,哈里14岁。官方媒体报道这次会面进行很顺利,但用词谨慎。据《每日邮报》后来报道,卡米拉在结束和威廉王子的会面后说: “我要喝一杯。”
自这次正式会面后,两兄弟和卡米拉的关系缓慢地进展着,但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时不时就传出不和(freud)的传闻,不是凯特王妃和卡米拉不和,就是威廉两兄弟和卡米拉不和,而且这种传闻往往并不是空穴来风。
《New Idea》杂志曾报道过,卡米拉说哈里女友梅根的坏话,还挑剔她在皮帕婚礼上的裙子不合时宜,导致哈里很不高兴。卡米拉对于王室新生代威廉、哈里,凯特和梅根的崛起,再加上听到女王说他们是王室的未来,感到很沮丧。因为卡米拉认为两兄弟威胁到了父亲的王位继承。New Idea 评论说,哈里这些年和卡米拉关系一直不睦,这只不过是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查尔斯王子这些年一直在汲汲营营,想要卡米拉在他继位后成为英国王后而不是王妃,但据外媒《Express》杂志报道,两位王子并不同意父亲这样做。
去年是卡米拉70岁,同时也是戴安娜去世20周年。卡米拉找人出了一本传记,里面对她自己有诸多美化和粉饰,但这本传记因为戴安娜的周年纪念活动而被克莱伦斯宫延期了。媒体希望威廉和哈里两兄弟能对此说点什么,但兄弟俩依旧一言不发,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纪念母亲,用白玫瑰将母亲曾住过的肯辛顿宫装饰成一片花海。
《每日邮报》评论说,20年过去了,兄弟俩和卡米拉的关系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失而变得紧密,但他们已经放过了父亲。两兄弟的一位朋友说:“他们和卡米拉一点也不亲近”。
一位到肯辛顿宫参与讨论戴安娜塑像的人的密友告诉《每日邮报》说:“很明显,他们对卡米拉没什么好话。”(It's pretty clear that they don't have a good word for Camilla.)
都看到这儿啦,顺便点个赞、关注一下诗安吧~~以下是诗安的阅读网页,感兴趣的亲可以继续深入阅读。
参考阅读1. Popsugar: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illiam, Harry, and Camilla Really Like?
2. kiis1065: Prince Harry is apparently upset about Camilla
3. allthingsoneplace: Queen Elizabeth likes Camilla Parker Bowles, despite William and Harry refusing to allow her to be queen
4. Yahoo: How Well Do William and Harry Really Get Along With Camilla?
5. Daily Mail: How William met 'the Rottweiler'... and she came out saying: 'I
need a drink'
6. Daily Mail: Will William and Harry refuse to let Camilla be Queen? Charles is
thrilled about the engagement... but trouble may be brewing, writes RICHARD KAY
7. New Idea: Why Harry and William can't stand Prince Charles and Camilla
8. Express: Prince William and Harry could REFUSE Charles request to let Camilla be Queen
9. Oversixty: Prince William & Prince Harry “not close” to Camilla
一生铁腕的撒切尔夫人?
1990年撒切尔夫人辞去首相职务,此时她65岁,进入“23年的退休”生活。退休后,她仍然是英国最有钱的人之一,财源滚滚,70岁生日还大场面的庆祝3次,所以不能完全说撒切尔夫人晚年过得有多凄凉。生命的最后十年,面对死亡的考验,那些痛苦每个人都是无法绕开的。
当然,她淘气的儿子给她最后的人生添上了更多折磨,这位前首相的儿子惹出的祸甚至是南非国家政变。
出生不高
玛格丽特•撒切尔,1925年出生于英国北部一座小城里,父亲罗伯茨开着一家杂货铺,母亲结婚之前是一个裁缝,婚后和父亲一起努力攒了点钱,在繁华点的街区开了这家杂货铺。
撒切尔是家里的老二,她还有一个姐姐,比她大四岁。由于父母善于经营店铺,家里的日子过得还算不错。父亲罗伯茨酷爱阅读历史,政治,人物传记读了很多多,同样也要求自己的孩子读。每周撒切尔都要跑图书馆借还书,也帮母亲借她爱读的小说。
父亲觉得撒切尔是一个有潜力的孩子,对她的教育更是严格。他要求撒切尔“永远争坐第一排”,哪怕是坐公共汽车。这是态度问题。成为首相后,撒切尔曾说,她的成功归功于良好的家庭教育,感谢父亲的谆谆教导。
外祖母也住在撒切尔家,这位干净利落的老太太对外孙女要求极其严格,有维多利亚时代的遗风,为人处世,言行举止,衣着打扮等,在撒切尔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孩时,外祖母就大刀阔斧的要求她,到了撒切尔十岁基本能按照外祖母的要求做好。外祖母对撒切尔的影响很大,不亚于父亲。
即使成为了首相,一样喜爱阅读,和父亲一样爱读人物传记,永远打扮大方优雅。这些都是从小就刻在骨子里的习惯。撒切尔上学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考上牛津大学。
嫁给富商
撒切尔夫人的丈夫丹尼斯•撒切尔,比她大10岁,有过一次婚姻。他们认识是在一次保守的集会上,算是一见钟情,此后,他们就开始交往。
丹尼斯是子承父业,父亲是一位农民企业家,生产除草剂和羊毛清洗剂,收入相当可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丹尼斯结婚了,新婚燕尔,就去上了战场,等到战争结束,与自己的妻子已经形同陌路,两人于1946年离婚,没有孩子。
这次集会是欢迎撒切尔夫人,成为保守党协会候选人。这里女人很少,年轻的更少,此时撒切尔24岁,主办方认为要给撒切尔请一位男士作陪。这次宴会的负责人就想到了自己的好朋友丹尼斯。
宴会结束,撒切尔仍然兴致勃勃的在认识新朋友,久久不愿离去,因为她对政治太喜爱了,这可能来自父亲的熏陶。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半夜,撒切尔回家要先坐火车到伦敦,再转车。
丹尼斯提出送她一程,因为他正好回伦敦,撒切尔开心的接受了。后来,丹尼斯说:“当时他正在寻找理想中的伴侣,也有中意的人选,但是第一次见到撒切尔后,撒切尔排到了第一。”
丹尼斯很喜欢把女朋友介绍给朋友认识,得到了朋友们的大加赞美,两人交往了两年多,于1951年12月13日正式结婚,她的名字变成了玛格丽特•撒切尔,撒切尔夫人,这一年撒切尔夫人26岁,丹尼斯36岁。
婚礼很简单,在卫理公会教堂举行,只有50人出席,双方家庭对这样的结合都有不理解的地方,尽管两人不仅有爱情,还有相当匹配的三观。撒切尔夫人家都是卫理公会虔诚的基督徒,不能接受离婚这样的事情,所以父亲罗伯茨一直不满意女婿离过婚。丹尼斯家寡居的母亲和妹妹也不能理解丹尼斯如此钟情一个杂货铺店主的女儿。
婚后,撒切尔夫人很快就怀孕了,1953年8月,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女儿卡罗尔,儿子马克,对于一个女人来说,人生是相当幸福了。
丹尼斯靠着自身的勤奋,把家族事业扩大,做起了石油生意,成为了百万富翁,撒切尔夫人曾直言:“他的钱帮了我大忙。”确实相比其他男性议员,撒切尔夫人起步是不用为钱发愁了。丹尼斯不追求政治,安心做好自己的生意,用他的话说,他要养活一个妻子和两个孩子,他必须要努力挣钱。
婚姻生活
丹尼斯不追求政治,但是绝对支持妻子这个政治狂热爱好者,不仅是金钱的支持,还有中肯的建议,可以安慰妻子的肩膀。
1975年撒切尔夫人当选保守党领袖,丹尼斯正好退休,此后全心投入服务于妻子的政治生涯,总是能以适当的姿态紧跟在妻子的身后,是她的战友,支持者,保护神,后盾等等角色。
丹尼斯是个浪漫的生意人,能说出全国每一个高尔夫俱乐部的地址,了解伦敦附近的每一家酒吧。丹尼斯和撒切尔夫人的婚姻生活堪称经典。家中有女强人,丝毫不影响他们的婚姻质量,更何况这个女强人还是世界公认的“铁娘子”。
他们一生的瑕疵应该就是有一个四处闯祸的儿子。
撒切尔夫人曾说,她非常感谢父亲给她良好的家庭教育,养成了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可惜,撒切尔夫人没能把父亲罗伯茨教育孩子的方法应用到自己子女身上。
生下双胞胎后,撒切尔夫人喜悦之余没有忘记自己的事业,还躺在病床上就开始准备考律师资格考试。
那么两个孩子只能顾保姆照顾,他们在自己租住的房子旁边又租了一套房子,打通之间的墙壁,由一条长长的走道连接,孩子们和保姆住在新租的房子里。
撒切尔夫人以前只能把政治事业当做业务活动,因为首先要养活自己,而现在她可以全身心投入她的政治梦想中,因为丹尼斯•撒切尔先生有雄厚的财力养活家庭,支持她的事业。婚姻有时候就是女人的第二次生命,嫁对了人,真的是一路开挂。
当然,有得必有舍,人的精力时间都是有限的,她没有太多时间照顾孩子,而又非常溺爱孩子,即使成为首相后。
丹尼斯也抱怨孩子被妈妈惯坏了,准确说,是儿子马克被惯坏了,女儿卡罗尔则多次说,母亲重男轻女。撒切尔夫人对女儿很严厉,对儿子则是尽心侍候,不责备。
荒唐马克
马克不成才甚至导致80岁的撒切尔夫人还要四处替他灭火。这也让撒切尔夫人在生命终点忍受老年痴呆折磨时,多了更多精神折磨。
马克读了哈罗公学,父亲丹尼斯曾经读的学校。马克没能考上大学,学习成绩一塌糊涂,不得不去父亲朋友的公司学做一名会计。因为自高自大,总是以父母的身份抬高自己,马克在学校和公司人缘都非常糟糕,没有朋友。
曾经,撒切尔夫人带着他到同学家做了,临走不肯与小主人告别,因为他不想和邋遢的人做朋友,而事实上,只是那位同学穿着简朴,而他穿的跟个小勋爵一样。
工作之后,马克换女朋友跟走马灯似的,经常出现在女子网球俱乐部,新闻已经满天飞,1982年,英国和阿根廷爆发马岛战争前几天,马克失踪了,他是在巴黎到达喀尔的汽车大赛中,迷失于沙漠。撒切尔夫人已经无法镇定,甚至公开流出了眼泪。
媒体的一系列报道也让撒切尔夫妇受不了,什么有多少人在这条赛道上丧生,如果马克丧生,撒切尔夫人会中断她的政治生涯等等。直到6天后,新闻爆出:马克平安无事,马上就可以回到家。撒切尔夫人看到报道,才放松下来,投入繁忙的工作。
回来的马克还一脸费解,说这次出动的记者比保守党年会还多,大谈他和漂亮女伴的沙漠冒险生活,有多开心刺激。他不知道,英国和阿尔及利亚因为他,后者出动军队寻找。马克赛车技术很差,从1979年开始,赛道上几次差点车毁人亡。
马岛危机期间,马克被爆出参与一家公司向阿根廷出售武器。给外国公司做模特期间,被爆出去脱衣舞夜总会赚钱。马克的负面新闻太多,变成了人们心中的花花公子,结婚,离婚,再婚。
相比之下,女儿卡罗尔就平淡了许多,这也是她追求的,卡罗尔讨厌在伦敦被当做特殊人对待,所以她经常出国旅行,独自在悉尼呆5年,后来长居瑞士。
撒切尔夫人执政11年,成绩斐然自然不必多说,那么她的退休生活呢?
撒切尔夫人65岁退休,对于政治人物来说,这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退休后,她成了“旅行政治家”,到世界各国演讲,收入也是相当可观,仍然是英国最有钱的人之一。
离职三个月后,撒切尔夫人就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成了世界演说界的明星。没人知道她一场演说能赚多钱钱,这都事先签订了保密协议,但是我们还是能从其他地方得到佐证。
在马德里的一次35分钟的电视访谈酬金是4万英镑;在韩国的一次巡回演讲挣了25万英镑;在日本进行的6场演讲,每场5万英镑;在纽约的一次演讲要价15万美元。
这也是退休后主要的收入来源,另外,撒切尔夫人还有三家基金会,1995年三家基金会财富积累到600万英镑,其中5%用于,撒切尔夫人及其工作人员每年的出国访问旅行等。美国万宝路烟草公司聘她为顾问,年收入估计在25到75万英镑之间。
退休后,撒切尔夫人在丈夫丹尼斯的陪伴下,演说着自己的信仰,依然活跃在聚光灯下,应该说晚年撒切尔夫人还是很幸福的,当然,那一双儿女依然不在她的掌控之内,这也没得办法,从年轻的时候就这样。
直到2003年前后,也就是退休后的13年,撒切尔夫人迎来了普通人或者说每个人都要经历的生老病死规律。
她的身体状况不好,记性越来越差,不得不渐渐退出社交圈。而2003年,一直无微不至照顾她,爱她的丈夫丹尼斯因为心脏病去世了,这个打击,对撒切尔夫人是致命的。
她悲痛欲绝,心力交瘁,加重了她的老年痴呆症,记忆力差到,读书看报也没有意义了,因为读了下句忘了上句,甚至一句话没读完已经记不得开头了,所以她也不再读书看报。
曾经的政治界友人也少有来往,很多已经去世,里很,戈尔巴乔夫,密特朗等等。子女依然在世界各地,甚至儿子依然在闯祸,以至于坐牢,要80岁的撒切尔夫人拿钱保释。独自一人的撒切尔夫人虽然被恪尽职守的工作人员照顾的很好,但是内心是孤独凄凉的。
结束语
撒切尔夫人一生要强,更是走运有一个好丈夫,全力追逐自己的信仰,事业达到了巅峰,堪称完美人生。
唯一的瑕疵,就是子女的问题,有时候又何尝不是她首相的身份给世人用放大镜在审视她的子女呢?人在被人用放大镜看,孩子承受的压力也是难以估计的,叛逆,逃离都随之出现。
撒切尔夫人最难过的应该是生命的最后十年,身体状况不允许她继续自己的工作,没有家人的陪伴。反观普通大众,谁又不是孤独的走向生命的终点,这个自然规律,即使是“铁娘子”也无法逃脱。
2013年撒切尔夫人去世,享年87岁,她有两个低调的孙辈,一个孙子,一个孙女,还有一直孝敬她的儿媳,也算欣慰了。
DC正义联盟里母盒到底是干嘛的?
《正义联盟》发新预告了!与此前的预告和曝光片段相比,这款预告在色调上更加明亮,更偏《神奇女侠》而非《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在基调上则更加诙谐,不似之前预告的凝重。不知道是否是扎导离开、尾灯接手后所做出的改动。
比如神奇女侠向博物馆同事撒谎说周末没干什么有趣的事(其实她去杀贼了)、阿尔弗雷德调侃爆炸的发条企鹅(暗指蝙蝠侠曾经的敌人企鹅)、闪电侠在大战前袒露心声说自己连架都没打过(他就是逃得快)、闪电侠跟戈登局长调侃说超级英雄们不等戈登说完话就闪人是非常失礼的(《黑暗骑士》里就用过这套路)。
75折大优惠,点击实景看房
广告
75折大优惠,点击实景看房
鸟哥此前对蝙蝠侠、神奇女侠、闪电侠、海王、钢骨等角色都做过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但是看一看各位的英姿还是大饱眼福!
老爷身手依然凌厉:
感觉刮过胡子的老爷突然秀气了:
神奇女侠实力爆表,一人独斗荒原狼:
怎么能少了神奇女侠标志性的扫荡腿:
钢骨这动作简直就是DC版钢铁侠:
闪电侠风驰电掣:
海王帅得一塌糊涂,鸟哥已被实力圈粉:
至于至今还未在预告中露面的超人,每个影迷都知道他一定会回来。
在预告片结尾,阿尔弗雷德跟某个未露面的人有过对话,说:
He said you'd come. Now let's hope you're not too late.
他说你会来。希望你没有来得太晚。
啧啧啧,还不够明显?
超人归来,指日可待!
当然最想他回来的人自然是老爷。当荒原狼的旁白说“No Kryptonian”时,老爷的眼神是这样的:
双眸中满是对基友的怀念。相爱相杀,妈还叫一个名儿,这就是缘分。
《正义联盟》的官方故事梗概是这样的:
布鲁斯.韦恩重拾对人类的信心并被超人的无私举动所鼓舞,他招募了新盟友戴安娜.普林斯来帮助自己面对更强大的敌人。蝙蝠侠与神奇女侠很快招募了一支超人类小组来应对刚刚复苏的威胁。但面对一场针对地球的大规模灾难袭击,这支由蝙蝠侠、神奇女侠、海王、钢骨和闪电侠所组成的前所未有的联盟或许已经来迟一步。
而在这款最新预告中,我们大概能够梳理出剧情脉络。
荒原狼(Steppenwolf)带领类魔大军(Para入侵天堂岛。
入侵的目的就是夺走被存放在天堂岛的
片中的这只母盒长这样:
母盒由天启星科学家Himon使用X元素创造。Himon是新神(New Gods)种族的一员。根据DC的设定,母盒是一个有知觉的超级计算机,拥有无限能力。在DC宇宙中,母盒可以被用来当做武器、信息源、远距传物通道、重力操纵工具、生命再生工具等等。
制片人查尔斯.罗文(Charles Roven)曾透露:很久很久以前,亚特兰蒂斯人(海王一族)还没有生活在水下,那时出了一件大事儿,于是人类、亚特兰蒂斯人、亚马逊人以及古老的神聚集在一起,决定母盒应由亚马逊人、人类和亚特兰蒂斯人看管,很可能三个种族各保管一只母盒。
至于为什么是三只母盒,《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曾给过我们暗示。
当荒原狼在《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中出场时,他正与莱克斯.卢瑟对话,面前是三只母盒。
在《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片尾,莱克斯.卢瑟向蝙蝠侠怒吼“他来了”,这个“他”就是荒原狼,而荒原狼的目的就是那三只母盒。
因此,荒原狼势必会进攻亚马逊人、人类和亚特兰蒂斯人,并因此导致神奇女侠、蝙蝠侠、闪电侠、钢骨、海王等三族英雄的联盟。
PS:低估《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的人啊,那是因为你们根本没看懂这部信息量巨大的影片。
在《正义联盟》中,荒原狼首先盯上了由亚马逊人看管的母盒。
我们会看到熟悉的希波吕忒女王(如果你还记得《神奇女侠》的话)。
接着,荒原狼亲自登场抢盒子。
来个定格:
亚马逊人和荒原狼的大军还会有一场大混战:
当老爷召集神奇女侠、闪电侠、海王、钢骨一起开大会时,我们看到他们面前的桌上也放着一个母盒。
这是人类保管的母盒,曾制造出了钢骨这位超级英雄。
正义联盟首先要保护这只母盒,不让荒原狼抢走它。
正因为天堂岛的母盒被抢、人类的母盒面临巨大威胁,蝙蝠侠和神奇女侠才开始组建正义联盟的团队。
而亚特兰蒂斯人保管的母盒也被荒原狼盯上,海王的加入也就顺理成章。
再来看看荒原狼。
荒原狼是来自天启星的新神,是天启星军事指挥官。他是黑暗君主达克赛德的叔叔,而达克赛德是全宇宙最牛逼的存在之一,很可能是接下来正义联盟所要面对的超级大BOSS。
PS:漫威中的灭霸就是参考了达克赛德这个超级牛逼的原型。
荒原狼有一支类魔部队,他带着这支部队入侵地球。
荒原狼和类魔部队
类魔是天启星的人造生物兵器,没有思想。而掌管天启星类魔大军的正是荒原狼。
《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早就透露过这些信息。
比如片中出现的巨大欧米茄标志,这是达克赛德的符号:
在同一片段中,从天而降袭击蝙蝠侠的红眼睛带翅膀的家伙就是类魔。
真该好好再刷一遍《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信息量真心大,而且不仅仅是有关《正义联盟》的信息。
荒原狼在新款预告中亮相颇多,而且基本都拿着他的标志性武器。
比如砍柴功:
又比如一跃而下怒劈蝙蝠侠的最新装备夜行者(Night Crawler):
当老爷发现敌人是荒原狼、而母盒是敌人的目标后,就立刻召集了海王、神奇女侠、闪电侠、钢骨。
在预告片的召集片段中,我们听到荒原狼
翻译过来是:“这里(地球)没有保护者。没有绿灯军团,没有氪星人(超人)。这个世界将如同其他世界一样沦陷。”
信息量也不小。
荒原狼或许曾和绿灯军团交过手,且知道地球上没有绿灯侠,同时也知道超人已死(估计是莱克斯.卢瑟告诉他的)。
但莱克斯.卢瑟没告诉荒原狼地球上还有蝙蝠侠、神奇女侠、闪电侠、海王、钢骨?莱克斯集团搜集的超人类(metahuman)资料究竟有何用?!
不管怎么说,总之,荒原狼没想到地球上有一帮超级英雄准备与他大战一场。
“团结”是《正义联盟》传达得最多的概念。
在预告片中,我们发现当超级英雄们单打独斗时,每个人都被限制住而无法有效打击敌人。因此,他们唯一击退荒原狼的方法就是团结一致。
神奇女侠就在预告片中说:
Don't engage alone, we do this together.
别单打独斗,我们联手出击。
正如最新海报上所言:You Can't Save The World Alone,你无法独自拯救世界。
在海报的标语中,我们依次看到了闪电侠、钢骨、超人、蝙蝠侠、神奇女侠和海王的标志。
鸟哥目前为止唯一的疑问是:《正义联盟》的绝对主角会设定为蝙蝠侠还是神奇女侠?
比如两部复仇者联盟,超级英雄再多,绝对主角也都是钢铁侠。
从之前的预告看,蝙蝠侠无疑。但这版预告揭露天堂岛母盒被抢是。
如果让你向别人推荐十部电影?
世间的美好太多了,每个人的口味也不同,我只能说列举一下我最喜欢的十部电影吧,排名不分先后。
1、《007:大战皇家赌场》
最经典的谍战,最原始的谍战,当属007系列。007系列一共更换过六位男主,而我所看过的几位男主的电影中,我最喜欢的莫过于这一部大战皇家赌场。不仅仅是因为这部电影中硬核的打斗戏,真实的飙车戏,充满智慧对决的赌博戏,更重要的是因为女主,Visper,邦德唯一爱过的女人,以往的007系列中,全部是男主拯救世界,顺便拈花惹草,处处留情,无论是法国情人苏菲·玛索,还是黑色珍珠哈莉·贝瑞,在007电影里仿佛失去了自己的色彩,沦为一个无足轻重的花瓶。
可惜相爱的人最终不能长久,她还是选择了自杀,自那以后的007再也没有对别的女人动过心。
2、《盗梦空间》
诺兰出品,必属精品。盗梦空间本质上是一部科幻片,是一部可以让人脚趾头扣紧的科幻片,梦中与现实相互纠缠,让人绞尽脑汁,梦幻中的种种不可思一突兀的出现,让人有一种穿越的幻觉,尤其是结尾时的仍旧在旋转的陀螺,将人拉入思想的深渊,第一次看这部电影难免会有思路混乱的情节,但这部电影值得N刷。
3、《指环王1-3系列》
收到魔幻,那就必须要提到指环王系列了。犹记得十年以前,我第一次看到指环王这部电影,我被里面的世界观深深的吸引了,霍比特人,矮人,精灵,索伦,半兽人,咕噜咕噜,巫师。它的世界观,它的构思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甘道夫的形象被借鉴到全世界的游戏剧情当中。但当我长大以后,我看见的不仅仅是魔幻本身,是这部电影对人类贪婪的诠释,一颗象征至高无上权力的魔戒,迷惑了多少的人,波罗莫,比尔博,萨鲁曼,咕噜咕噜。引发的战争跨越几个纪元,毁灭了数个种族,这就是人类贪婪的下场。
附上这张图片,人类电影史第一冲锋!
4、《速度与激情4,5》
说一本与汽车有关的电影,大家一定会在第一时间想起速度与激情系列电影。速度与激情系列已经拍了8部之多,但我个人还是偏爱其中4,5这两部。前几部的剧情略显幼稚,人员还没有完整,给人一种小打小闹的感觉,而第四部加入了盖尔·加朵,第五部正式的团队作战,街头飙车,最重要的是此时保罗·沃克还没有死,而之后不断地加入反派和激烈的械斗让人觉得这部系列电影又走上了好莱坞的老路,失去了自己的鲜明特点,变得和全世界扫奸除恶的美国大片一波一样。
5、《加勒比海盗1》
加勒比海盗在我心目中一直是自由的象征,当我第一眼看见化着烟熏妆 ,走路摇摇晃晃的杰克·斯派洛船长时,我心目中的海盗就与这个形相重合了,他躺在甲板上喝着朗姆酒,他在酒吧里寻花问柳,他放荡不羁,他随心所欲。他因为懒散屡屡丢失自己的黑珍珠,却又为了自己的船不断搏命。他坦然面对背叛,他的眼中只有星辰大海,他就是我们心中自己的倒影,我们每个人都想过独自出航,都想过自由自在,却无能为力,羡慕杰克船长有勇气打破规则,冲破束缚。
6、《蝙蝠侠:黑暗骑士》
超级英雄一定会在电影史上留下一个重要的位置,近些年来漫威的超级英雄们团体作愈来愈猛,但我却偏爱蝙蝠侠,凡人的身体,钢铁的意志,凭借一己之力行走在哥谭市的黑暗边缘,为了光明,他可以被误会,可以不被理解,他所做的一起都是为了哥谭市的人民。一部电影只有伟光正的主角是不够的,借用周董的一句歌词,别忘记蝙蝠侠靠我才票房冠军。只有小丑能够真正的完善蝙蝠侠,两者在电影中的表现才能相得益彰,只有他才是蝙蝠侠真正的敌人。
7、《碟中谍6》
再美的女神也敌不过岁月,但是我在阿汤哥身上看不见岁月留下的印记。碟中谍系列拍到第六步,人们对它理应喜新厌旧,然而这部电影却依旧保持高分,只是因为一个人,一个可以在60岁的时候不用替身不用特效拍动作电影的男人,从飞机上降落巴黎,两万英尺的高空跳伞,他拍了106次。市区内的飙车,也是实景拍摄,就连结尾的直升飞机驾驶,他也是苦练两个月考出了直升机驾驶证。汤姆·克鲁斯用切身的经历演绎《碟中谍》告诉我们什么是“没有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8、《爱情与灵药》
好的电影里不能没有喜剧,爱情与喜剧融合,就是我最爱的电影之一《爱情与灵药》,经典的桥段,不一样的结局,这部电影让我知道爱情里从来没有公平一说,因为深爱,所以要相知相守。真正的爱情会让彼此变得更加杰出而伟大。情侣之间理解与交流才是保证爱情的要素,不要彼此盲目的做出牺牲,而要懂得对方需要什么。这部电影刚好是安妮·海瑟薇颜值的巅峰期,她在电影里的表现实在是太美了。
9、《一天》
上一部电影是喜剧,这一部电影就是悲剧,主角还是安妮·海瑟薇,原谅我实在是太爱她了。
"I love you,Dexter. So much
I just don’t like you anymore."
-----《oneday》
两个人不敢正视自己对对方的感情,以朋友的身份兜兜转转20年。各自结婚生子,却终于在40岁的时候明白了自己心中所爱。当结尾时安妮骑着自行车穿过大街,却不是我们所熟知的happy ending,女主死了,男主独自领着女儿郁郁寡欢,可能这就是我们显示的世界,相爱的人终会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在一起,珍惜眼前美好,切勿丧失了爱的能力。
10、《流浪地球》
如果说科幻片是好莱坞的标配,那么流浪地球也代表着我国正式进入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所表现的内涵与传统的好莱坞电影完全不同,他蕴含了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精神内容,人定胜天。当灾难来临,我们众志成城。其中最让我喜爱的就是保留了各个国家自己的风土人情,大家同心协力,不像好莱坞那样的全世界的都苦练英语,男主一人拯救世界。最让我感动的就是饱和式救援,它体现了我们的精神,面对共同的灾难,无论付出怎样的代价,我们都会为之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