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火线8月9日惊天大礼,罗马两送乌龙大礼

2023-07-12 02:00:05 128阅读

穿越火线8月9日惊天大礼,罗马两送乌龙大礼?

巴萨的比赛肯定是要熬夜看的,其实这场比赛肯定是没任何悬念的,罗马的败局也早已注定,如若不是罗马门将阿里森发挥神勇,这场比赛罗马得输6个起步。

与拜仁vs塞维利亚的欧冠比赛极其相似,前一天的塞维利亚被大家调侃道:“进了三个球,自己却1比2输给了拜仁”。

穿越火线8月9日惊天大礼,罗马两送乌龙大礼

今天的罗马也是一样,自己三球一助攻,然后1比4输掉了比赛,当然其中俩球一助攻他们有共同的名字叫作乌龙。

说实话,巴萨这场发挥真的不算好,虽然苏牙打破了长达13个月的欧冠球荒,但是状态真的不在最佳,而且梅老板由于前阵子有些轻伤的缘故,这场似乎不是很兴奋,发挥也不算太理想,虽然第一个乌龙来自他与老白的配合造成了德罗西的失误,以及第三个进球外脚背给苏亚雷斯造成了阿里森脱手从而皮克轻松补射打进自己欧冠第12粒进球,但总体来说本场比赛梅西是有几次破门机会没抓住的,而且本场比赛丢球稍多,毕竟他是梅西,我们对他期望太高太高了,不过,话说回来,再优秀的球员一个赛季几乎场场出战,再加上些许伤病,状态起伏很正常。而本场比赛拉基蒂奇,老白,塞梅多包括罗贝托表现都比较可圈可点,成功举起了巴萨的进攻大旗,当然大根真的是神勇无敌,自己玩火挖坑自己又给填上了,当真是玩的就是心跳。

而反观罗马这边真的缺少一锤定音之人,哲科勉强算一个,纵观全场,罗马起码有三次左右破门的绝好机会,但却只有哲科把握住一次,不得不说还是有些遗憾的,当然巴萨同样也浪费了几次,这也许就是足球吸引我们的地方,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

说实话,这支罗马打到8强,感觉已经不虚欧冠之行了,输给巴萨也并不可惜。而这场巴萨的状态不算理想,若想最终捧杯,状态还得调整,而巴萨的梅西依赖症真是越来越严重了,这点真的不是好事,同时也希望梅西可以尽早伤愈恢复状态,毕竟还有太多比赛等着他,包括他梦寐以求的大力神杯。

古代斩首犯人时?

古代死刑包括很多种类,比如斩首、腰斩、车裂、绞刑、凌迟等。斩首是古代最主要的死刑种类,存在历史也非常悠久。古今中外,不知道有多少人死于斩首之刑。

斩首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斩首意味着结束一个人的生命。相比较于枪毙和安乐死,斩首更加残忍,也更加痛苦。如果刽子手一刀毙命倒还好,如果刽子手无法一刀毙命的话,场面可能非常血腥、残忍。斩首本身是一件非常严肃、残忍的事情,但有时候斩首现场也有可能出现一些“逸闻趣事”。

当大家看惯了斩首,可能对于斩首的恐惧感会逐渐降低,甚至会当成“逸闻趣事”来看。在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中,面对斩首事件,不少老百姓成了“麻木的看客”。阿Q说到枪毙的时候,认为枪毙没有斩首“好看”。由于不少人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以及斩首现场的各种突发事件,斩首之时有可能出现一些“逸闻趣事”。

说到斩首时的“逸闻趣事”,不得不提到金圣叹。金圣叹是明末清初人,一个才华横溢的才子,也是一个非常富有“网络精神”的才子。我第一次熟悉金圣叹,还是在大学研究《水浒传》之时。金圣叹评水浒使《水浒传》得以发扬光大,金圣叹所评的水浒的权威性也最高。

金圣叹在文学方面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段子方面”也给后人留下了不少经典的段子。金圣叹将“段子精神”进行到底,临死之前都不忘发扬“段子精神”,为原本严肃恐怖的刑场增添了一丝“乐趣”。

1661年,因为“哭庙案”,金圣叹成为十三名主犯之一,以叛逆罪判处斩首之刑。此后又有一些人被先后抓捕,总人数共达了十八人。7月13日金圣叹等十八人被斩首于南京三山街,一代才子就此陨落。

一般人面对死刑判决,可能已经吓得站不起来,但是金圣叹却非常坦然。在死牢里依然谈笑风生,而且不忘调侃县令。金圣叹让狱卒拿来笔墨,写出一封家书。金圣叹托狱卒将这封家书捎给家人,一方面故意嘱咐狱卒千万不要告诉县令,另一方面告诉狱卒信上内容:

“杀头,至痛也,灭族,至惨也。圣叹无意得此,呜呼哀哉,然而快哉!”

狱卒将这件事告诉了县令,县令怀疑金圣叹一定还有“谋逆”之言,于是打开了金圣叹的家书。结果发现“家书”并不是此前那一句话,而是另外一句话:

“字付大儿看,盐菜与黄豆同食,大有胡桃滋味。此法一传,我无遗憾矣。”

我们不知道县令看着这封“家书”时的心理活动。如果我看到这样的“谋逆”之言,一定是哭笑不得,一定会又气又恨。金圣叹通过这样的方式,戏谑了县令一番。

斩首日期即将到来之际,金圣叹还不忘在监狱里对对联。金圣叹的牢房里,并没有哀怨之声,只有对对联的声音和朗朗的笑声。知道人认为金圣叹为人爽朗,不知道的人还以为金圣叹很快就要被无罪释放了呢或者疯了呢。

临行刑前,金圣叹决定将“段子精神”进行到底。金圣叹向监斩官索要一壶酒,喝完之后大笑道:

“割头,痛事也;饮酒,快事也;割头而先饮酒,痛快痛快!”

法场本来挺严肃的,被金圣叹这么“一闹”,反倒有一点“欢乐”的感觉。感觉金圣叹不是马上赴死,而是迎来了新生。

根据习惯,犯人临死之前家人可以为其送行,行刑完毕之后也可以为其收尸。金圣叹的两个儿子,前往刑场为金圣叹送行。面对与亲人之间的“死别”,金圣叹虽然内心伤感,但还是决定发扬其“段子精神”,跟儿子对起了对联。金圣叹的两个儿子的小名分别为莲儿、梨儿。

金圣叹出上联说:“莲(怜)子心中苦”。这时候,金圣叹的儿子怎么可能有心情对对联,两个儿子早就已经泣不成声。此时,金圣叹内心估计也非常伤感,但是表面上还是一副“段子精神”。金圣叹说到,还是我来帮你们对吧,接着说:“梨(离)儿腹内酸”。

金圣叹到底是才子,随便一副对联不仅能把两个儿子的名字融入其中,而且还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囊括其中。旁人听到金圣叹的对联,无不为之感动,也无不为之动容。虽然金圣叹内心非常痛苦,但还是决定继续“游戏”人生。

刑场之上,金圣叹告诉刽子手先斩自己,身上的两张银票是自己的谢礼。不少刽子手都想从死囚犯身上捞点好处,听说金圣叹身上有银票自然非常开心。于是,开开心心地手起刀落,一刀结果了金圣叹。金圣叹不可谓不聪明。古代死囚犯和家属往往会贿赂刽子手。如果贿赂刽子手,刽子手便会手起刀落一刀毙命,会最大限度减轻犯人的痛苦。如果不给刽子手塞点钱,刽子手有可能多砍几刀,增加犯人的痛苦。

刽子手一听说金圣叹身上有银票,自然知道怎么回事,于是干脆利落地结果了金圣叹。刽子手在金圣叹身上怎么也找不到银票,最后金圣叹的耳朵里滚出两个纸团。刽子手以为这就是金圣叹所说的银票,赶紧打开来看。结果发现根本不是什么银票,一张纸团上只有一个字。一张纸条上写着“好”,另一张纸条上写着“痛”,合起来就是“好痛”。

资料没有记载当时刽子手的反应,他的内心一定是崩溃的,也一定是无奈的。金圣叹凭借着自己的“段子精神”,将幽默演绎到了人生的最后阶段。

除了,金圣叹被斩首时充满了“幽默”之外,刑场之上还有其他一些“逸闻趣事”。比如著名化学家拉瓦锡被杀之时。据说,拉瓦锡临死之前想验证一下,头颅被砍掉之后人还有没有知觉。于是,拉瓦锡和旁人约定以眨眼为“暗号”。拉瓦锡的头被砍下之后,他还是拼命的眨了十一下眼睛。

刑场之上,生死只在一刀之间。绝大部分犯人都知道,他们已经没有生的可能。既然死亡已经成为必然,有些人选择以坦然的态度面对,金圣叹和拉瓦锡就选择了坦然面对。

日本兵集体自杀是为了保护什么秘密?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为了以示诚意,尼克松给我们送了一份大礼,这份大礼就是日本二战当中被美国击中,仅仅3分钟就沉入海底的大型商用运输船阿波丸号沉入海底的具体位置以及当时船中所装载的货物清单。

根据这个清单来看,其中不仅涉及到我们的一些国宝,还有大量的金银以及钻石在里边,经过五年的慎重思考以及勘察,最终我国在1977年5月,开始对阿波丸号进行正式打捞,随着打捞不断深入,很多历史谜团也逐渐有了一些线索,可是一些新的谜团又在逐渐产生,阿波丸号上边当初究竟放了什么东西,又为何会全体船员自杀而亡呢?

阿波丸号出现的原因及历史背景

1943年,日本造了5艘超级巨轮,其中有4艘后来被日本改造成了轻型航母,只有1艘十分特殊,居然被改造成了商用运输船,这让很多人都匪夷所思,为何这么大并且具有十分完善的各种军用功能的超级巨轮,会被改造成一艘商用运输船,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都觉得有些别扭。

改造好之后的阿波丸号全长154.9米,总载重11249吨,在当时的太平洋战争如火如荼的历史背景下,按理来说日本的商船是不允许在海上出没的,为何这艘巨轮却能畅通无阻呢?

原来是为了援助东南亚15万处在生死边缘的盟军战俘以及那些普通百姓,瑞士作为中立国家,具有和其余国家沟通的优势,所以美国通过瑞士这个中间桥梁,最后找到了日本来完成这个援助任务。

日本决定派出阿波丸号来执行任务,但是需要有一些特殊的权利,后来经过美国与日本双方交涉谈判之后,达成一致协议。美国同意在规定的航线之内,给阿波丸号提供通行以及安全保护服务,但是要求阿波丸号必须把船身涂为白色,船上的烟囱涂为绿色,并且在烟囱上边标示一个白色十字标志,这样美国就能一眼认出来这是阿波丸号。

日本作为阿波丸号的拥有者,当然也向美国提出要求,这个要求就是为了保证阿波丸号能够迅速完成任务,美国不允许对其进行攻击或者以临时检查等方式进行干涉。美国为了能够完成任务,也答应了日本的这个要求,虽然听起来这个要求有些奇怪并且不太合理。

就这样,自从达成一致协议之后,阿波丸号成为了日本唯一一艘可以在太平洋上畅通无阻的船只,并且也确实把援助任务完成得比较不错,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战争局势不容乐观,在太平洋战争中也是屡屡受挫。

在这样的情况下,阿波丸号变得越来越神秘了,就连装载货物的过程也变得越来越神秘,甚至连船员都不知道阿波丸号上边装载的是什么东西,只有日本部分高层知道,每次装载货物的时候,都需要严格保密。

原本作为一艘援救难民的商用运输船,逐渐性质似乎发生了一些改变,美国人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1945年2月17日,阿波丸号按照约定的航线将2000吨物资,经过23天的航行,送达目的地印尼。

等到阿波丸号返航的时候,却在东南亚停留了一段时间,并且将原来仅仅核载236名的船,硬是挤进去2009人,再加上船上运输了一些东西,导致巨轮的吃水线比平时都要低一些。4月1日,当阿波丸号经过牛山海域的时候,周围浓雾弥漫,能见度不足200米。

此时美国正在巡逻的皇后鱼号潜艇发现了阿波丸号,由于能见度太低,当时皇后鱼号的船长拉福林也没有看清眼前的这艘巨轮就是阿波丸号,所以就发出要对阿波丸号进行临时检查的要求,结果阿波丸号似乎丝毫没有听见拉福林的命令,继续前行。

眼看情况不妙,拉福林命令朝着阿波丸号发射4颗鱼雷,被击中的阿波丸号在3分钟内沉入海底,皇后鱼号想要去试图救援阿波丸号上边的船员,结果大家都不愿意接受救援,只有一个厨子下田勘一郎得到救援。

阿波丸号上边究竟装了些什么东西

阿波丸号被击沉之后,最开始日本还要求美国进行赔偿,可是后来却不了了之了,美国以皇后鱼号错误击落阿波丸号为理由,可是其中的船长拉福林,原本应该负主要责任,后来却并没有遭到美方的收拾,反而官越做越大了。

所有这一切看似合理的行为,却又让人觉得背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一样,日本为何就不追究责任了,难道是他们自己知道阿波丸号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还是说阿波丸号上边装载了援助物资以外的东西?

美国的皇后鱼号,从在海上巡逻之后,从来没有出现过错误,为何会在阿波丸号这么巨大的轮船上边出错误?原本达到军用标准的阿波丸号,在之前完成任务的时候,被数次击中,也没有任何问题,如今美国的4颗鱼雷,就给击沉了,并且仅仅3分钟时间就沉入海底,这一切都显得十分不合常理并且诡异。

可是随着后来二战的结束,这些事情也就被随着阿波丸号沉入了海底,一直到1972年尼克松访华,才把这个被尘封的秘密逐渐摆上台面,在1977年的打捞当中,我们确实也发现了阿波丸号上边的一些秘密。

美国给我们的物资清单显示,在阿波丸号上边装载有40吨黄金、12吨白银、15万克拉钻石以及国宝北京人头盖骨,可是在我们进行打捞之后,发现清单上这些东西都没有,只有其余一些并不值钱的东西。

当然了,虽然没有这些宝藏,可是在阿波丸号上边,我们发现了一个惊喜,那就是上边运输的物资居然包括了近3000吨锡锭、光学玻璃、云母、橡胶等其他物资3000多吨,这些物资都是用来制造飞机的原材料,按理来说运输援助物资的阿波丸号,是不允许运输这些东西的。

知道了上边运输的东西之后,我们其实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当时阿波丸号会在3分钟内沉入海底了,其实这明显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信我们接着分析。

为何阿波丸号船员全部选择自杀

根据正常情况来说,阿波丸号要在3分钟之内沉入海底,只有这么3种可能,第一种就是4颗鱼雷击中了阿波丸号的要害地方,直接导致阿波丸号分成两半,这样才会迅速沉入海底;第二种可能是阿波丸号上边运输的物资严重超重,导致阿波丸在被击中后迅速沉没;第三种是阿波丸号上边有自爆装置,人为自爆导致船只沉没。

经过我们1977年的打捞行动之后,发现阿波丸号并没有从中间分裂成两半,由此可知当时的鱼雷并没有导致阿波丸号直接分裂,不足以导致阿波丸号沉没,因此排除第一种可能性;此外当时阿波丸号上边的总物资加起来重量也就9800吨左右,还没有达到阿波丸号的最大载重,因此不足以导致阿波丸因为超重沉没,所以就只剩下第三种可能性了。

因为当时的阿波丸号在太平洋上执行了原本不该属于他们执行的任务,他们借助运输援助物资的便利,开始给自己国家运输军用物资以及掠夺东南亚地区的金银珠宝和贵重物品,这些都属于当时国际不允许的,所以当阿波丸号遇到皇后鱼号想要临时检查的时候,做贼心虚就不接受检查,当被击中之后,干脆自爆沉入海底,防止这些事情被其余国家知晓。船上的成员自杀,目的就是为了保密而已。

结语

关于阿波丸号的秘密,其实还有很多,需要以后进行慢慢研究,比如其中的那些宝藏以及北京人头盖骨等,它们究竟是沉入海底了,还是另有归处?都是值得我们去慢慢研究探索的!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慈禧口中那颗夜明珠被孙殿英盗走之后?

所谓“夜明珠”,其实就是一种稀有的天然矿石,能够在黑暗中发出耀眼的光泽,也被称为随珠、悬珠或者明月珠,历来就是不可多得的宝物。

在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夜明珠当属慈禧死后随葬的那颗,专家估值在8亿元以上。只不过,这个价值连城的国宝已经遗失多年,至今都众说纷纭和不知所踪,实在是令无数的国人都抱憾不已。

本着实事求是和客观公正的态度,文史不假带您探寻真相,竭力还原这颗夜明珠所经历的那段历史。为了抵制抄袭,本人在来源于网络的图片附加水印实属无奈,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924年9月,随着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直系将领丁香玲奉命北上去抵挡奉军。利用这个机会,驻扎在河南的孙殿英迅速另立山头,还通过搜罗教匪和招兵买马逐渐扩充势力,拥有了上千人的武装队伍。

1924年10月,趁着吴佩孚在长城和山海关一线与奉军激战之际,第三军总司令冯玉祥在张作霖的拉拢下战场倒戈,率部从古北口和密云前线回师北京并且囚禁了总统曹锟,史称“北京政变”。以此为标志,直系阵营全面溃败,第二次直奉战争也就此终结。

1926年春,张作霖违背之前“奉军不入关”的承诺后进入北京城,排斥冯玉祥从而控制了北京政权,自行就任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并且摄行大总统职权。在这个背景下,孙殿英也迅速“城头变幻大王旗”,被奉系的张宗昌收编为第35师的师长。

1926年7月,广东国民政府成立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目标直指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为了阻挡北伐军的攻势,孙殿英的第35师被扩编为第14军,他也由“师长”摇身一变成为“军长”,不过依然还是爹不疼娘不爱的杂牌军。

1926年9月,冯玉祥在绥远的五原宣布将部队改编为国民联军,从此加入了北伐军的序列共同对北洋军阀作战,史称“五原誓师”。之后,孙殿英被张宗昌派往豫北地区抵挡对方,结果一击即溃后只能率领残部退至蓟县一带驻守。

1928年春,随着北伐军势如破竹击败了张宗昌,孙殿英再一次“城头变幻大王旗”,迅速向蒋介石投降并且成为了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为了剿灭被奉军收编的土匪马福田,他一路率军追至马兰峪附近才原地驻扎。

1644年满清入关后,在明代原有墓葬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废除火化后开始推行棺椁土葬。同时,以“明十三陵”为蓝本规划和建造自己的皇陵,从顺治帝开始一直到光绪帝,朝廷先后在京畿附近建成了清东陵和清西陵。

在河北遵化的马兰峪一带,先后建成了五座帝陵,分别是顺治的孝陵、康熙的景陵、乾隆的裕陵、咸丰的定陵和同治的惠陵。除此之外,还有慈安、慈禧等后陵十五座和妃嫔、王公等陪陵一百三十多座,合称为“清东陵”。

在河北保定的易县一带,先后建成了五座帝陵,分别是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光绪的崇陵和宣统的陵墓。除此之外,还有钮祜禄氏和佟佳氏等后陵九座和妃嫔、王公等陪陵几十座,合称为“清西陵”。

当时,由于连年的战乱和灾祸,清东陵和清西陵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地面的原有建筑物已经所剩无几,甚至就连各种仪树也都被砍伐殆尽。不过,由于守陵人的看护,地下的陵墓尚没有被破坏,最起码没有被大面积盗掘过。

孙殿英亦兵亦匪,从来都不顾及什么人伦纲常和道德法律,刚抵达马兰峪就萌生了盗掘清东陵的想法。只不过,他还有些犹豫,又有些担心,毕竟这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行径。

北伐军攻下北京后,蒋介石为了提升自己的个人威望而提出“瞻仰先总理遗容”的口号,邀请冯玉祥、阎锡山和李宗仁等人共同前往香山的碧云寺祭拜。之后,各方势力召开了灵前会议,就下一步的军队编遣和势力划分交换意见。

与会的各方虽然表面上都拥护国民政府,都高喊着“打倒军阀”的口号,但实际上却各有盘算。冯玉祥作为第二集团军总司令,拥兵20万分驻陕西、甘肃、河南和山东各省;阎锡山作为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占据着山西和河北两省;李宗仁作为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占据着湖南和湖北两省;白崇禧作为第四集团军前敌总指挥,驻屯于唐山和山海关一线;李济深作为总参谋长,占据着广东和广西两省。

对于蒋介石组织召开的这次灵前会议,或者说裁军会议,每个人都是心知肚明,谁也不会轻易交出自己的军队和地盘。因此,这场会议非但没有达成多少共识,反而为今后蒋、桂、冯、阎四派的对抗埋下了伏笔。

看到各方大佬们闹得不可开交,早就心怀鬼胎的孙殿英终于开始蠢蠢欲动了。于是,他向自己的顶头上司徐源泉抱怨部队缺乏装备和补给,如果不能得到军饷的话就只能自行筹措了。

作为第六军团的总指挥,徐源泉当然知道孙殿英的图谋,但却采取了不理不睬的态度。得到了上司的默许,他终于开始实施自己的盗墓计划,最终选定了位于清东陵的乾隆墓和慈禧墓。

1928年7月,孙殿英以军事演习为名,将清东陵方圆十几公里的范围都划定为警戒区,而且还清空了周边的百姓。之后,他们肆无忌惮地闯入皇陵内并且开始寻找地宫入口。不过,由于陵墓的设计非常巧妙,结构也非常复杂,这些门外汉找了两三天都毫无头绪。

无奈之下,孙殿英派兵抓来了守陵人和修陵人,一番严刑拷打后终于确定了地宫的位置。只是,由于入口已经被花岗岩牢牢封死,他们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使用炸药将慈禧的地宫炸开。

慈禧虽然过世已有二十年的时间,但刚打开棺椁时依然面貌如生,不过很快就因为氧化而变成了黑色。这伙人毫不犹豫地将她的陪葬物品都一一取出,还把尸体扔到了旁边的棺材盖上。据《孙殿英东陵盗宝记》记载:

盗匪们首先收走慈禧周围的大件宝器翡翠西瓜、蝈蝈白菜、玉石莲花、珊瑚树等,再把压在慈禧尸下的珠宝也尽数取走,随后还把尸体抬上棺盖抓下龙袍,将周身珠宝都搜索精光,又把含在口中的稀世明珠取走。

洗劫完慈禧陵墓后,孙殿英还不知足,接着又下令炸开了乾隆的裕陵,再次获得了其中的无数珍宝。事后,他竟然还毫无羞耻地回忆:

棺材内的乾隆尸体已化,只留下头发辫子。但陪葬宝物却不少,其中最宝贵的是颈上的一串朝珠,108颗中最大的两颗是朱红色,还有一柄九龙宝剑,剑鞘上嵌了九条龙,剑柄上嵌满了珠宝……。

当晚,孙殿英就将两座墓中盗出的所有宝物都装载运走,足足使用了30辆大卡车。对于如此龌龊和不堪的行径,他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更煞有介事地表示“这是继孙中山辛亥革命和冯玉祥驱逐溥仪后,汉人对满清的最后一击”。

1928年7月26日,北京的琉璃厂像往日一样人头攒动,既有文人墨客,又有商贾巨甲,还有遗老遗少。曾经作为镶黄旗都统的衡永也在四处溜达,他在一家名叫“尊古斋”古玩店里见到了一柄金如意,柄身镂花金字镌刻着“宜子宜孙”,柄头的三朵祥云下还镌刻着“囍”。

作为满清的旗人,作为古董的行家,衡永当即判断出这种“宜子宜孙”的双喜金如意是帝后大婚时才会用到皇家器物,也是皇后死后的必随殉品。很显然,已经有皇陵被盗了,而且最起码也是后陵。

衡永立即派人前往清东陵和清西陵去查看,这才得知乾隆墓和慈禧墓均被洗劫一空。而且,陵墓内狼藉一片,就连尸骨都散落一地,实在是惨不忍睹。

衡永一面向警方报案,一面向居住在天津静园的清废帝报信。惊闻噩耗,溥仪气得数度晕厥,立即安排辅国公载泽和内务府大臣宝熙等人赶赴现场进行修缮,同时敦促国民政府严查真凶。

作为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兼平津卫戍总司令,阎锡山命令天津警备司令傅作义派兵进驻清东陵并且封锁现场。经过一系列的排查和布控,孙殿英属下的一名师长谭温江被当场擒获,顺带还搜出了大量的陪葬物。

经过媒体的大肆报道,“东陵盗宝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愤慨,纷纷要求国民政府严惩此事。面对各方压力,蒋介石自然不敢公开包庇孙殿英,而且作为刚刚收编的杂牌军也不值得包庇。于是,他在报纸上冠冕堂皇地表示:

呈文具悉,通饬所属,一体严密缉拿,务获究办,毋稍宽纵。

眼看小命不保,孙殿英只得将盗墓所得的财宝都用于四处打点,真可谓不惜血本。其中,乾隆颈项上108颗朝珠中最大的两颗送给了戴笠,乾隆墓中最珍贵的九龙宝剑送给了蒋介石,而慈禧口含的夜明珠则送给了宋美龄……。

这颗夜明珠原是印度莫卧儿王朝沙·贾汗国王的珍宝,后来被阿富汗国王所抢夺。18世纪中期,他们遣使觐见乾隆皇帝时以国礼相赠,等到慈禧掌权后被视为心爱之物并且随葬。

据说,这颗夜明珠最大的神奇之处在于“一分为二”,分开是均匀的两半,合拢就是标准的圆球,并且会发出绿色的寒光。除此之外,它还具备尸身不腐的功效,根据《孙殿英东陵盗宝记》记载“慈禧太后过世二十年面貌如生”也能证明这点。

宋美龄欣然接受了这颗极具传奇色彩的夜明珠,并且还特意订制了一双鞋分别镶嵌在表面。每当有重要场合时,她才会穿着这双史上最贵鞋子出席,将自己的贵气显露无疑。

打通各个关节后,孙殿英变得有恃无恐起来,甚至还带话给被捕的谭温江拒不认罪,继续宣称为了“扫除封建的残余”。最终,此案被国民政府一拖再拖,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1942年11月18日,宋美龄从陪都重庆乘坐波音307客机起飞,经非洲和南美洲后于27日抵达纽约。此行的任务,她除了医治顽症慢性荨麻疹病外,还肩负着更重要的任务就是政治游说和争取美援。

抵达美国后,宋美龄随即开始了横跨东西部地区的漫长巡回演讲,积极为中国的抗日战争赢得国际支持和援助。期间,她向全美和全世界展现了东方大国第一夫人的魅力,而且委婉批评罗斯福政府“先欧后亚”的战略是错误的。

1943年2月18日,宋美龄在罗斯福总统夫人和副总统华莱士的陪同下前往美国国会,全体议员都起立欢迎这位中国特使到来。随后,她用流利的英语演讲了《战争无法让中国屈膝》,反复强调在东方打败日本和在欧洲打败德国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伴随着宋美龄在美国掀起“中国热”,有一个人也在密切关注着她的行程,这个人就是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的儿子约翰·洛克菲勒。不过,他并不关心中国的抗日战争,而是惦记那颗珍贵的夜明珠。

约翰·洛克菲勒特别喜欢收集世界各国的奇珍异宝,而且为了存放这些宝物还建造了专属于洛克菲勒家族的私人博物馆。在一次宴会中,他直言不讳地询问夜明珠的真实与否,还提出高价购买并由宋美龄自行出价。

由于二战的爆发,无论是东方世界还是西方世界,谁也离不开对于石油的需求。因此,掌握巨量石油的洛克菲勒家族根本不缺钱,而且断定宋美龄不会因此拒绝自己而得罪美国的政商两界。

果不其然,宋美龄自然不愿意得罪洛克菲勒,而且还希望通过这个家族去影响美国的政策和援助。因此,她非但没有出价,反而将夜明珠无偿捐献给了洛克菲勒家族的私人博物馆。

当然,洛克菲勒也没有失信,家族投桃报李动用各种资源支持中国的抗战事业。事实证明,宋美龄的这次美国之行非常成功,美国比之前投入了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来援助中国战场。

有人说,慈禧太后的这颗夜明珠虽然离开了中国,但却以另一种方式支持了国家的抗日战争。只不过,这个“功臣”却已经不知所踪,洛克菲勒家族从来都没有公开承认过拥有此物,现在何处仍然是个未解之谜,回归祖国更是无从谈起。@文史不假

罗纳尔多是否因早年在荷兰服用禁药?

我来分享一下:

这件事情直到现在依旧是个谜,大罗虽然退役多年,但他只是个球星,想必顾忌的太多,也不敢实话实说。

1998年法国时罗纳尔多21岁,他所在的在淘汰赛中先后战胜智利、和,决赛中与东道主相遇,赛前罗纳尔多突然,罗纳尔多虽然首发,但是却状态全无,法国队则依靠齐达内的两记头球和终场前珀蒂的进球3-0战胜巴西夺得本届世界杯冠军。.

在之后的访谈节目中罗纳尔多也曾谈到过那时发生的昏厥,来看看他本人的讲述:”那时候,我看到人们显得很害怕。罗伯托·卡洛斯说我的抽搐发作了40秒钟。当我醒来时,队医已经到了我的房间,我当时还不明就里,谁也没跟我说什么。莱昂纳多叫我去,跟我谈了。他想跟我说,以我那种情况,我不应该上场了,他告诉我犯了病”。

同时他还说:“在更衣室里有争斗,邓加和贝贝托有过争吵。不过,我们还是杀进了决赛。但命里注定,我们不该拿那届世界杯。尤其是决赛之前,我还昏厥抽搐。竞技层面,法国队更强,我们连皮球是什么颜色都没看清楚。我们被人家戏耍了,之后,我的犯病成了解释失利的一个借口。谁想怎么说,谁就怎么说吧”

这是罗纳尔多的回忆,但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他发生抽搐,他自己也并不清楚。当时罗纳尔多同屋的是罗伯特-卡洛斯,在罗纳尔多出现抽搐的情况后,他叫来了隔壁的埃德蒙多,他是罗纳尔多的替补。据埃德蒙多回忆:“罗纳尔多躺着,全身乱动,手臂挥舞,牙齿打颤,嘴角有白沫。当时我跑到队友的房间,把包括扎加洛和队医在内的所有人都叫了过来,队医到之前,一些队员按住罗纳尔多的胳膊,抽搐的时间不长。”

.阴谋论:下药或是收买

赛后不久,一个从法国内部传出的惊天秘密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向全世界蔓延:“巴西人已经从法国人手里接过了高于捧得的奖金。”这则消息透露,巴西人正是因为接受了法国人的2500万欧元的超级大礼而放弃了荣誉。

世界杯决赛之前,巴西队上下都知道了罗纳尔多的状况,然而此时仍安排他首发登场,难道这是有意要输掉比赛的信号?由于这届世界杯巴西决赛输的实在蹊跷,赛后爆出太多他们决赛踢的内幕,法国作为东道主做没做手脚无从得知,但在1999年法国即刻减免了巴西3亿美金的国债,事件的一前一后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