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炼的冒险家灵魂,上海人的典型心理特征是什么
淬炼的冒险家灵魂,上海人的典型心理特征是什么?
我在上海生活了差不多20年了,1998年从北京到上海创业,2018年回老家照顾自己的父亲,整整20年的时间可以说对上海人还是有初步的了解。
由于上海的独特地位,早期的上海人都有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根本看不起外地人,称外地人为乡下人,他们那种骨子里的骄傲是与生俱来的,但话又说回来,他们也很勤俭节约,家里来客人了,买菜数量多,但量都很少,
看上去有十几个菜,但都是用小碟子装的,一个菜随便夹几口就没有了。
特别要说的是上海男人,真的很不容易,家里洗衣,做饭,买菜,打扫卫生,样样都来事,
直到03年开始上海人的优越感开始慢慢降低了,我记得03年非典的时候,上海买房就和菜场买菜差不多,我也是从早上六点到售楼处去排队,到中午才能轮到我挑选房子,那个时候买房的人基本都是外地人多,本地上海人并没有多少人,而且我们外地人很多都是全款买房,大概是这个原因刺激到上海人了,他们这才感觉到原来一直被他们看不起的乡下人都这么有钱啊!
后来几年明显可以感觉到上海人没有那么看不起外地人了,
其实上海街面上很多比较辛苦的生意基本都是外地人在做,比如早点摊位,菜场卖菜,夜市,小吃店,等等,几乎都是外地人,因为很多外地人到上海就是为了赚钱的,只要能挣钱什么活都肯干,而上海本地人却很看不起这样的小生意。
到一几年的时候,上海人已经没有那么排斥外地人了,很多上海人也多多少少都有些外地人的朋友,这个就是上海人的改变。
友友们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有什么不同看法可以留言给我!
DNF搬砖去哪最好?
现在版本搬砖,最热门的莫过于循环刷图或者去摸金爆传说、粉装以及卡片,但是,前者收益比较稳定,而后者则更加注重的是额外不菲的一笔收益。
起源版本之后,虽然TX意在打压搬砖党、商人,导致搬砖工厂的收益有点小削,但是对于搬砖来说,格兰迪还是承包了搬砖第一工厂的名号,其次就是钢铁之臂。而当下除了去远古图摸金以外,还增加了两个新的特殊图,他们分别是90级魔界图血色防线以及65级图天界图哈尔特山,其摸金的收益也不容忽视。如果是日常搬砖号,可以到格兰迪工厂,虽然魔刹石现在的价位还在3600左右浮动,但是确依旧稳赚,毕竟如今安图恩已经沦为养猪场,对于魔刹石还是很大的消耗,其次,就是选择是去收益相对来说少一点的钢铁之臂,由于卢克团的门槛慢慢放低,而且数据芯片的爆率实在不堪入目,加上许多a套大佬渐渐进攻卢克,向b套发展,荒古升级圣耀等等,导致目前数据芯片价位普遍位居在6000左右的价格。然而,亦可以选择去远古当摸金校尉,传说、粉卡、挑战书等等,但也可以有更多选择,去魔界血色防线,次元光辉、粉卡、粉装、紫、蓝、白装、挑战书以及时空石,另外还可以去哈尔特山,如今粉装的爆率还是可观的,但是,能不能出远古遗愿,这还是要看脸。对于搬砖来说,个人搬砖建议优先去异界,原因是,一,可把异界装备分解成虚空魔石或者虚空魔石碎片,目前虚空魔石拍卖行售价7500左右,二,是需要看脸,5次的Boss图能否爆出浓缩的异界脊精髓以及粉卡片,可以加大对搬砖的收益,然后将剩下的PL去搬砖格兰迪,运气好的时候,收益往往比整条PL循环刷格兰迪的收益要高得多。
dnf强韧的灵魂精髓怎么得到?
dnf淬炼的灵魂精髓怎么得?
玩家在分解师处分解装备时,可额外获得附在装备上的灵魂;
灵魂分为‘平凡的冒险家的灵魂’,‘淬炼的冒险家的灵魂’,‘强韧的冒险家的灵魂’。
这三种灵魂是控偶师制作人偶必备的核心材质。
dnf淬炼的灵魂精髓怎么得_dnf淬炼的灵魂精髓如何得_dnf淬炼的灵魂精髓攻略
魔力结晶是炼金师的产品,可以制作魔力产物与人偶
炼金术士制作魔力结晶需要2个璀璨玫瑰,2个魔法珍
有了魔力结晶和淬炼的冒险家灵魂之后,我们就可以找控偶师来制作淬炼的灵魂精髓了
DNF大转移后满级附魔师分解异届装和假紫能分解出什么?
你好 分解师,可以分解装备。分解紫装可以得到无色,下级元素结晶或者金色小晶体; 控偶师,可以制作灵魂提取器,50级以下可以提取出淬炼的冒险结晶,50级以上的可以提取出强韧的冒险家灵魂或者成熟的冒险家灵魂。 附魔师,可以制作魔力提取器,...
你知道哪些民国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案件?
1945年3月20日深夜,上海市新昌路酱园弄85号发生一起骇人听闻的谋杀亲夫案。一位身高不足1.6米的女人詹周氏,居然将身高足有1.85米的大块头丈夫大卸16块,然后分装5个木箱中。
杀人偿命,天经地义。据当时新闻媒体报道,詹周氏后在上海提篮桥监狱被执行绞刑。可谁料1990年,有一位记者居然在江苏大丰农场采访到了依旧健在的詹周氏。
难道死刑犯又“死而复生”了吗?这其中到底隐藏着怎样离奇曲折的谜团?当年那个血腥的夜晚到底发生了怎样可怕的事情?就让我们一起进入民国四大奇案之酱园弄杀夫案。
酱园弄85号的二房东王燮阳,人送外号王瞎子。其实他并非全盲,只不过有些高度近视罢了。王燮阳家住在一楼。这天凌晨3点多钟,睡梦中的王燮阳突然听到楼上房客詹云影发生一声惊人的惨叫。王燮阳赶紧跑到楼梯口询问詹云影遇到了什么事情。詹云影的妻子詹周氏回应道:“没啥事,这是詹云影做恶梦了。”
王燮阳一听也未多想就转身回去接着睡觉。可谁料刚过一会儿,竟有不明液体顺着楼板缝隙滴答滴答地落了下来。王燮阳虽视力不好,但鼻子嗅觉还很灵敏,闻到一股血腥味,遂赶紧让妻子上楼查问究竟。
王妻上楼拍开詹云影家门,只见披头散发的詹周氏手拿滴血的菜刀木然说道:“我把詹云影杀了,分了16块装在5个木箱中……”
当时已近汪伪政权统治末期,人们在动荡岁月中早已变得有些麻木。但是谋杀亲夫案还是瞬间震惊了上海滩,成为了人们街头巷议的热门话题。
旧礼教下的女人们被“三从四德”所束缚,向来讲究出嫁从夫、夫为妻纲。简单说就是女人出嫁后要视丈夫为天,一切都要围着丈夫转。这就是中国千百年来旧传统中夫与妻之间的关系写照。
谋杀亲夫那还了得,所以人们最初一提起詹周氏,就联想到《水浒传》中的潘金莲,把詹云影比作无辜被害的武大郎,并试图寻找詹周氏就是潘金莲的罪证。但事件真相真的如此吗?
詹周氏名叫周慧珍,其实她本姓杜,江苏丹阳人。詹周氏自幼父母双亡,遂寄养在亲戚家中,没读过什么书。9岁时,詹周氏被亲戚卖给上海一家开典当行的周姓老板做丫鬟,所以跟随主家改姓周。
詹周氏17岁时,由主家作主与同给周家打工的詹云影订婚。21岁时,詹周氏与詹云影正式结婚。至案发时,两人已经结婚9年了。
詹云影长得方头大耳,身高体壮,人们都叫他“大块头”,当时詹云影在周家典当行做朝奉,整天给典当物估价,这份工作也算体面,可以说是典当行的二掌柜,偶尔还能偷偷拿点回扣。
詹周氏对丈夫说不清是喜欢还是讨厌,总之没啥特别的感觉。但自幼孤苦无依的詹周氏觉得丈夫能有一份稳定收入,能给她一个家的稳定依靠就满足了。因为身边女人都是这样每日过着粗茶淡饭、相夫教子的平凡生活。
新婚之初,詹周氏与丈夫相处得还算融洽。那段时间也许是詹周氏前半生最美好的时光,只可惜好景不长,新婚刚刚2个月,詹周氏就发现丈夫在外边有了别的女人。
詹周氏哭过、闹过,可丈夫根本不拿她当回事,反而变本加厉又迷上了赌博。詹云影因经常彻夜赌博,以致白天瞌睡连连影响到工作,而被典当行炒了鱿鱼。
詹云影刚失业时,也想再寻一份工作。可是战乱年代,想找一份既轻松又薪水丰厚的工作谈何容易。而差点的工作,詹云影又看不上。如此高不成低不就的詹云影索性破罐子破摔,整日流连赌场,每个月能有一两次拿钱回家就算不错了。
詹周氏想规劝丈夫却也自知无用,可又做不出撒泼打滚的泼妇模样,也只能等待丈夫主动回心转意。但家中米缸不等人,很快就见了底。詹周氏为了活下去,只好托人找了一份纱厂女工的工作。
纱厂工作很累,工钱很少,但詹周氏做得很开心,因为赚了钱就能买米吃,不用挨饿了。但喝得醉醺醺的詹云影听说老婆找了份工作,居然跑到詹周氏做工的纱厂,当众大骂詹周氏做工是假,出来找野男人是真。
詹周氏气不过辩驳了几句,竟遭到丈夫拳脚相加的殴打。即便回到家,詹周氏依旧遭到丈夫的拳打脚踢,被打得头破血流,几天都无法下床。詹周氏害怕了丈夫泼皮无赖的模样,只得辞掉了纱厂的工作。
詹周氏失业了,就连那点儿微薄的收入也没有了。可生活还得继续,詹周氏不得不时常出入当铺,然后怀里揣着当票,手里握着几个小钱在粮店、煤店间辗转。
但家里哪有多少东西可以典当?房东来催要租金了,詹周氏去找丈夫要钱,丈夫不理。家里没粮了,詹周氏又去找丈夫要钱,丈夫还是不理睬。詹周氏心中那点儿“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的念头,也没有了指望。
没有办法,詹周氏只得向左邻右舍借钱。邻居们最初都很同情詹周氏,即便从牙缝里省也纷纷借钱给其救急。借钱总归是要还的,可如果时间长了,总是借钱不还,那么再借就难了。即便邻居们不好意思说什么,詹周氏自己也不好意思开口了。
也许有人会质疑詹周氏为何不离婚呢?我们姑且不论脾气暴躁的詹云影是否会同意离婚,就从詹周氏自身条件来说,她也不可能想到离婚这条出路。
詹周氏没啥文化,自身长相并不出众,又身处底层社会,可想而知她既无法接触到更好的男人,也无法自动觉醒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所以即便詹云影同意离婚,詹周氏心中可能也未做好未来独立生活的准备。
走投无路的詹周氏想像邻居样摆个排骨年糕摊糊口,但她连这点小本钱都凑不齐。即便借够了钱,又不知丈夫回来会弄出什么幺蛾子,她真的再也丢不起那个人了。詹周氏饿极了,就想喝来沙尔(一种消毒剂)自尽,但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又救了过来。原来想自尽也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事。
自幼父母双亡的悲惨境遇,使詹周氏内心比别的寻常女子,更多了一份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但詹周氏婚后实际境遇与别的女子相比又是极度的不幸,这就使詹周氏内心形成一种巨大的落差。如果现实情况得不到解决,假以时日,詹周氏内心的负面落差就会逐渐耗尽她的耐心与期待,只要遇到一点诱因就有可能集中爆发出来。
1945年3月20日凌晨三点,喝得酩酊大醉的詹云影回来了。詹周氏又向丈夫提出了变卖点家具换钱做个小生意的事,詹云影照例是责骂几句然后倒头就睡。
但詹周氏却睡不觉了,她觉得身后总有个声音在说:“杀掉他,只有杀掉他,你才有可能重生,不然你永远不可能重生,你以后有的苦吃!”詹周氏产生了幻听幻觉,难道她是在精神失常的情况下杀掉丈夫并分尸的吗?
分尸案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想将尸体藏匿起来;二是因为怨愤太大、仇恨太深而疯狂地发泄情绪。
而詹周氏杀掉丈夫,并不是为了重启未来美好生活,而只是想与过往生活做一个了断。所以当唯一的现场目击证人王妻看到詹周氏时,她一脸木然不躲不避,只静静地等待警方来抓她。
詹周氏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对犯罪细节表述清晰有序,再加上二房东夫妇的证词,由此当时的司法机关认为詹周氏不是精神病患者,具有完全的法律责任能力。詹周氏作为一个清醒的谋杀亲夫的女人,罪行严重等待她的只有死刑,而几乎没有从轻量刑的可能。
案情到此似乎就可以结案了,但此案仍有许多疑点令人感觉怀疑,像詹周氏这样一个身高刚过1.5米的身单力薄的女人,既没有精神失常,也没有行为错乱,又是如何用一把菜刀将大块头丈夫分尸的呢?难道詹云影在生死关头,还制服不了一个女人与一把菜刀吗?
古语有云:“无奸不杀”,于是人们纷纷怀疑詹周氏杀夫案背后,一定还有别的男人相帮。
警方随即改变侦破方向还真的发现了一个新线索。原来就在案发那天早晨,詹家的邻居贺大麻子失踪了。贺贤慧是詹家的邻居,人称“贺大麻子”,他被当作第一嫌疑人逮捕后,主动供出确实一直与詹周氏逢场作戏。
贺大麻子是一名铜匠,始终同情詹周氏的遭遇,但凡詹周氏开口借钱,即便手头再紧也要给詹周氏匀出一点钱。时间久了,这些钱又总是有借无还,于是詹周氏就与贺大麻子好上了。
我们姑且不论到底是詹周氏主动用自己补偿,贺大麻子顺水推舟来者不拒,还是贺大麻子趁人之危胁迫詹周氏就范,总之两人确实暗渡陈仓了。不过贺大麻子只承认自己与詹周氏有私情,拒绝承认参与到詹周氏杀夫案中,并辩称当日是怕私情暴露被怀疑,所以才仓惶逃走。
就在案情还未厘清时,詹周氏又供出了一个人小宁波。小宁波名叫何宝玉,是詹云影的朋友。据詹周氏交代,她与小宁波相好,谋杀詹云影都是其与小宁波事先商量好的,这一切都与贺大麻子无关。
那天深夜小宁波溜进詹家,趁着詹云影熟睡之际,向詹云影的脖颈处砍了一刀,紧接着詹周氏又向詹云影的脑袋砍了一刀。
詹周氏说得有鼻子有眼,不由得警方不信,小宁波也一下子百口莫辩了。人们都恍然大悟般自觉是神探,一切都未出所料,詹周氏说到底就是潘金莲。
但詹周氏很快又翻供了。她交代说既没有与小宁波相好过,也没有与其合谋杀人,一切都是屈打成招,之所以选择诬陷小宁波,就是怨恨他带坏了丈夫。随后警方又走访了多名证人,证实小宁波与贺大麻子都没有作案时间,遂将两人皆无罪释放。
1945年5月3日,詹周氏杀夫案正式开庭审理,案情简单,事实清楚,詹周氏作为此案唯一凶手,似乎没有任何从轻发落的借口。很快法院判决詹周氏因杀人罪处以死刑,剥夺公权终身,没收菜刀一把。
就在人们津津乐道此案的诸多细节时,人们的舆论也由最初的猎奇转向了。因为人们在了解了詹周氏杀夫的前因后果后,对这个可怜又可悲的女人生出了怜悯与同情,继而开始有人站出来为詹周氏辩解发声了。
其中站在舆论最前沿,发声最活跃的就是民国著名女作家苏青。苏青经历过婚姻失败的磨砺,极为关注妇女解放问题。当时苏青的剧本《娜拉出走之后》正在热映,遂正急需新的女性题材进行下一步创作。
而詹周氏的遭遇正好契合了苏青的需求,于是苏青就想通过詹周氏案件,进一步唤醒社会对妇女权益以及妇女地位的关注。所以苏青在其自办的杂志上刊发了一篇名为《为杀人者辩》的文章,为詹周氏仗义执言,将舆论重心引向了案件发生的原因分析,继而将此案提升到了呼吁妇女解放的高度。
苏青身为一个因离婚离家出走的女作家,站在女性的角度对詹周氏给予了极大的同情与支持。苏青认为詹周氏杀夫原因就是生活悲惨,尝尽了世间艰辛后,经年累月的苦闷郁结于心,以致心理变态,但因学识所限没有想到离婚,尝试过自尽却没有死成,所以只有杀人了。
苏青为此又在七月号的杂志上特辟杀夫案专栏,集中呼吁人们进行踊跃讨论。此专栏相继刊发的《武大郎与詹云影》、《法理人情》、《我以为》以及《詹周氏与潘金莲》等4篇文章中,撰稿人皆旗帜鲜明的亮出观点,认为詹周氏谋杀亲夫就是死里求生,拼命求活,如今因生活所迫而杀人或自尽的人不知有多少,所以詹周氏杀人未尝不是整个社会的问题。
苏青等作家呼吁社会重视妇女在家庭中受到的不公平对待,呼吁法院要将詹周氏的苦难遭遇纳入量刑的考量范围。而上海的许多普通民众也开始为詹周氏奔走,强烈呼吁“轻判詹周氏”。
詹周氏在社会舆论影响下也不想死了,于是向法院提起上诉。只可惜因其杀人情节太过严重,法官依法驳回她的上诉请求。
詹周氏似乎死定了,可此案的舆论声势太大了,人们就是愿意竭尽全力地帮助她。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一位天主教堂的洋嬷嬷走上法庭为詹周氏做证,说她怀孕了。那么詹周氏只有生完小孩后,才能执行死刑,于是其暂时逃过了死劫。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了,汪伪政权忙于逃窜,詹周氏遇到了大赦生机,被改判为无期徒刑,命总算保住了。新中国成立后,詹周氏又被改判15年有期徒刑,并被送到了距上海600公里的大丰农场。她就在那里获得了自由。
1990年,记者采访詹周氏时,发现她的眼神有些凶,带有一种莫名的凌厉之光。也许这与詹周氏依旧硬朗的身体状态,以及历尽岁月淬炼的坚韧有关吧。
詹周氏出狱后的生活过得很平静。1959年,她又再婚了,丈夫严少华同在大丰农场做炊事员。丈夫知道詹周氏的所有事情,十分体恤她的不易,所以从不介意她有杀人的前科。
詹周氏的第二次婚姻很幸福,只是其再婚时已经40多岁了,所以未能生育自己的孩子。但詹周氏特别喜欢小孩,所以就到幼儿园做阿姨,一直做到退休为止。丈夫去世的早,但詹周氏的晚年并不孤单,因为她在左邻右舍认养了许多干儿子与干女儿。
1990年时,詹周氏的退休工资有100多元,足够她生活得很好。没事时那些孩子们就陪着她打打小麻将,照顾她的生活,只是她不愿再提起曾经的尘封往事,直到去世也未再踏足上海一步。
殴打、辱骂、饥饿甚至有被饿死的危险,詹周氏在丈夫制造的家庭暴力中,苦熬了长达9年的时光,经受着身体与精神的双层折磨。她脑子里没有离婚的概念与勇气,只能在绝望中向丈夫举起了菜刀。
事过境迁,如今酱园弄已经化为乌有成了新建小区,而酱园弄杀夫案似乎也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但我们身边因家庭暴力引发的悲剧不仅没有绝迹,反而更加层出不穷。
据全国妇联统计数据显示,全国2.7亿个家庭中有30%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现象,而其中超过9成施暴者都是男性。我们惟愿女性朋友当自强,努力提升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以便拥有向家庭暴力说“不”的底气与勇气!希望詹周氏的悲剧不再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