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专家,常遇春都在明末
炮火专家,常遇春都在明末?
杞人忧天的烂题目,用大明王朝最杰出的将领对阵猪皮野蛮的清🐶不合时宜,败就是败了,大明王朝不缺名将大帅,只缺失英明神武勤政爱民的帝王,从明孝宗朱见深开始皇帝们一代不如一代,🈶喜欢暴🏠吃喝玩乐的,🈶向嘉靖帝一样喜清词40年不上朝的,也🈶奋发图强才5年而逝的,更🈶万历皇帝,幸🈶张居正以十年改革图新令帝国欣欣向荣中兴🈶望,但万历皇帝🈶废除新法恢复了旧制令大明似昙花一现掉入万劫不复之地,万历又是约35年不上朝,但万历皇帝非无能之辈,在他任内与英国,日本,荷兰,法国打了四仗无一改绩,令人感动。而且帝国主义还赔了28OO两银子,万历皇帝之后上了一个小木匠皇帝,,🈶惯用了一个九千岁魏忠贤,加上东林党和宦官们撕杀内斗,纵🈶孙传庭,卢文召,熊庭弼,袁崇焕,也是子事无补,更何况徐达戚继光,呼,崇祯帝嘴上无毛了小事不牢,加上财政收入几呼为零,皇帝不差无钱无粮之兵,凭心而言,明未天灾人祸连年大旱,十室九空,民不聊生,种一亩地才c可收入文银约八两,可官府约苛捐杂税确要强收十两,官逼民反天下大乱,他们的腐败无能以达极点,如果崇祯帝🈶一点良心发现,也不会去镇压手无寸铁快饿死的人民大众,为何大汉帝国🈶昭宣盛世,汉宣帝在卜民间生活了约20年深知人民之苦,才会于民以利,修养生息创造了太平盛世,不是将军们不中用,而是皇帝自以为是才导致了亡国灭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即便是天神再世亦无力回天,更何况大清帝国人才济济有向皇太极,和努尔哈赤那样的一代枭雄。
袁到底能不能平定辽东?
从经济、政治、军事上来说,明朝都远不如满清,就算袁崇焕再厉害,也改变不了什么,更何况他并没有多厉害,所谓的五年平辽只不过是他求官心切,欺负崇祯年轻随口吹牛而已。为了避免争议,像袁崇焕擅杀毛文龙之类的就不说了,不影响整体形势。
经济实力决定一切,打仗,打的就是钱。
第一,明朝的税收制度极为落后,无法有效攫取社会资源为己所用。明朝的经济总量是满清的无数倍,明朝江南地区普通富户家中都有十多万白银,扬州富豪一顿饭数千两白银,但是这些和崇祯没有关系,他一分钱都收不上来,只能不断的压榨可怜的农民,加征三饷。所以,没有钱,就什么事情都办不了。
第二,明朝无法将现有经济收入转化为综合实力。明朝虽然无法有效增加税收,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现有的农业税也比满清收入高太多,但是没用,比如军饷,层层克扣,根本到不了普通士兵手里,导致军无战心。比如碾压游牧民族的利器火枪,因为克扣工钱原料,一用就炸膛。所以,明朝就算有钱也没用,转化不成军事实力。
第三,满清虽然经济实力远不如大明,却能不断攫取战利品并转化为实力。通过打胜仗获得战利品,通过入关抢劫,获取大量人力,财力。更关键的是,能够充分利用晋商集团,一方面倒卖战利品赚钱,一方面通过晋商大量采购粮食和铁器,满清在沈阳的铁铺,延绵十余里,军官和精锐都披双层 甲胄,从装备上来说,比明军好太多,而且利用晋商 的粮食,渡过了艰难的缺粮危机。
从政治上分析第一,双方的最高领导层能力差距巨大。崇祯帝几乎可以说不懂军事,而且 还喜欢瞎指挥,而反观满清这边,尽管我们很不喜欢他们,但是还是不得不承认,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再到多尔衮,个个智勇双全,能征善战,甚至次一些比如豪格,多铎,阿济格等等,人才辈出,而且皇太极更厉害的是,非常善于招揽汉族人才为他所用。
第二,明朝以文制武的 制度极大伤害了军队的 战斗力。明朝末年把以文制武的制度发挥到了极致,文官驱使武官如驱使家奴走狗一般,在重大军事问题上,武官没有任何发言权。就算是偶尔有几个诸如孙传庭,卢象升,洪承畴之类,也被崇祯的 瞎指挥给害了。所以这极大的伤害了军队的战斗力。
第三,明朝在根本战略上犹豫不决 ,缺乏担当,疲于奔命。两线作战,是一个国家的大忌,就算是强大如德国,也因为两线作战被活活拖死。更何况是风雨飘摇的明朝。明朝最好的办法就是趁着满清刚刚壮大,野心还不够强大的时候议和,专心对付农民军。可是就是拉不下这个面子来,崇祯也是没有担当和决断的主,结果导致次次都是两面作战,被活活拖死。
从军事上来分析第一,明朝的家丁制度,彻底破坏了军队战斗力,导致武将军阀化。明朝的文官向来有克扣军饷的传统,而武将也层层克扣军饷,最后拿出一小部分钱粮来培养少数家丁,而广大普通士兵就变成了乞丐,没有丝毫战斗力,而有战斗力的家丁,成了将领的私兵,舍不得使用。
第二,满清虽然是野蛮人部落,但是在军事上,战法是先进的而且非常善于学习。一是善于使用间谍,不论是利用晋商的商业网络获取情报,还是使用间谍赚开城门,满清使用的都非常熟练,反观明朝的军队,完全是瞎子和聋子。二是战法先进,骑兵使用重甲长弓,重甲防御,长弓射程远,威力大,三是非常的善于学习,一旦见识到火枪和火炮的厉害,立刻进行学习,利用,仿造,孔友德等汉族军队来投,虽然双方有深仇大恨,但是因为他们的部队会使用火器,不惜以王爵相待。等到后期,清军其实已经可以非常熟练的使用火炮了。
明朝积弊两百年,各种问题盘根错节,各种矛盾集中爆发,国运早就奄奄一息,不是袁崇焕一个人能够挽救的回来的 。大厦将倾独木难支,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长城炮中间旋钮是干嘛用的?
1. 中间旋钮是用来控制炮管高低角度的。2. 长城炮是一种重型远程火炮,射程很远,需要通过调整炮管的高低角度来控制射程和射程精度,中间旋钮就是用来控制这个角度的。3. 长城炮是中国的一种重型远程火炮,是中国军工技术的代表之一,其独特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备受世界军事专家的关注和赞誉。
72坦克为何如此出名?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因为T72曾经很牛逼,后来一塌糊涂。
第一次实战
T-72刚刚开始大量生产,苏联就开始出口给一些国家。
1983年第五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为了消除巴解组织对其威胁,出动主力部队进攻黎巴嫩。期间,以军装甲部队和叙利亚,巴解组织的坦克部队有过多次交手。
当时叙利亚已经装备了一些当时最先进的T-72主战坦克,而以色列方面也有当时最先进的自产坦克梅卡瓦1型。
梅卡瓦1型在1979年刚刚进入以军现役,是以军结合多年实战经验和美国高超的坦克科技,苦心研究近10年的产物。梅卡瓦1型在当时算是非常先进的坦克,其主要性能都全面超过美军当时主力坦克M60,尤其防御能力上,更是比M60强出一倍有余,还有相当先进的火控系统。
以军本来并不需要使用这种刚刚加入现役的坦克,但是得知叙军有相当数量的T-72坦克,以军现役的所有坦克没有战胜它的把握,所以只能将近200辆刚刚出厂的梅卡瓦1型加入战斗。
双方的交手中,梅卡瓦1型有几十辆被击中,由于防护能力出色,很多坦克被击穿以后并没有造成无法修复的损坏,完全损坏不能修复的有7辆。T-72坦克的损失和梅卡瓦1型基本相当,数量稍微多一些,有9辆被完全击毁无法修复。
战后西方宣布梅卡瓦1型可以对付T-72,但是苏联方面不以为然。因为黎巴嫩的地形比较特殊,多是山地和丘陵,双方交战多是山地战。山地战和城市战一样,对于坦克属于“特种作战”。
双方坦克发现对方普遍在1000到1500米以内,这么近的距离,梅卡瓦1型的M68型105毫米线膛炮还是可以击穿T-72的正面装甲的。
苏联专家认为梅卡瓦1型在正常平坦地形下,很难有机会在这么近的距离开火,2000米上穿甲能力不到250mm的105毫米线膛跑,也不可能击穿T-72的350mm正面装甲。所以T-72还是大大强于西方现役主力坦克,无须担心。
苏联官方在冷战期间一再通过媒体申明:西方没有一辆坦克可以击穿T-72的正面装甲,也没有一辆坦克可以抵御T-72火炮的打击!
不过西方专家并没有同样的看法,他们认为T-72相对梅卡瓦1型没有绝对的优势,尤其在火控上较差。双方在山地近距离遭遇,也让T-72比较容易瞄准射击,没有发挥出梅卡瓦1型火控系统的威力。
但是西方专家认为T-72的打击能力还是很强的,梅卡瓦1型是特别重视装甲防护的坦克(坦克有60吨,超过T-72近20吨,重量增加主要是增加的 装甲防护。由于以色列有钱有武器,但是小国寡民,人口很少,士兵更少,他们所有的武器装备都以保护战斗人员为第一位。武器损失了可以再造,但是有经验的老 兵损失了,他们无法弥补),有西方专家苦心研究的复杂防御措施。就是这样也被技术差劲的叙利亚坦克手轻松击穿了数十辆,确实是不能容忍的。
-----T-72对乘员保护很不好,一旦被击中往往引起弹药的殉爆,就像这样。
然而,表面上很牛的T72,在海湾战争却让人大跌眼镜。
海湾的大败
但是,此时双方实力却此消彼涨了。当时美国由于担心传统的M1A1主战坦克没有对T-72百分之一百的取胜把握,所以使用了当时最新科技成果,也就是最新的使用贫铀装甲和贫油穿甲弹的M1A1HA(Heavy Armour)主战坦克。
可以说,贫铀材料美国已经秘密研究很几十年,从50年代末开始苦苦研究,到了1985年形成战斗力,足足花费了两代美国科学家的心血。直到今天,美国在贫铀材料方面还遥遥领先世界所有其他国家。
由于使用的贫铀合金材料远比钢密度大(是优质钢的2.5倍),柔韧性强,所以使用这种材料的M1A1主战坦克主战坦克的装甲防御能力是原先M1A1基本型的两倍,大约相当约700mm均质装甲厚度。至于打击能力更是提高到穿甲厚度2000米距离内650mm均质装甲。
可以说,此时的M1A1主战坦克,无论打击力,防御力,火控系统都远远超过T-72。尤其M1A1的贫铀装甲,穿甲能力仅仅350mm的T-72主 炮根本无法击穿,其实当时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款主炮可以击穿它,连M1自己的贫铀弹也不行。而M1A1的120mm火炮发射的贫铀穿甲弹和先进的火控技术, 可以在T-72射程之外1000米的距离上将其准确击毁。
美国的坦克脱胎换骨了,就算是当时苏联最先进的T-64终极改进型的T-80主战坦克也很难对付M1A1(T-80主炮穿甲能力不过500mm),更不要
说是简化T-64的T-72了。在况且,伊拉克共和国卫队装备的500辆T-72坦克还是苏联的出口型号,在很多方面比苏联自己用的T-72还进行了简化,比如装甲防御能力仅仅为320mm。这场战斗几乎没有悬念!
结果海湾战争100个小时的地面站果然是完完全全的一边倒。
-------M1A1依靠巨炮和坚甲几乎毫发无伤的击溃T-72,也创造了世界坦克战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美军此时发挥数字化信息化战争,和空地一体化的特点。在之前38天的战略和战术空袭中,出动飞机11万架次,发射巡航导弹288枚,投弹量达20万 吨以上。
所以伊军部属在科威特和伊拉克南部的41个师54万人(配备坦克3000多辆、装甲车2800辆和火炮2000门),没有遭受盟国地面部队打击,就几乎崩溃了。后期被盟国地面部队一碰,就大批大批的投降。
还有战斗力的部队主要是在巴士拉附近最后防线的7个伊军精锐师,其中包括5个师是伊军中最为精锐的共和国卫队装甲机械化师。
实战中,普通伊拉克军队的装备的大量T-54,T-55,T-62还有从中国购买的59式,69式坦克,自然根本不是美军的对手。实战中,美军的 M1A1,M60和英军装备的挑战者2型坦克都所向无敌,在攻击机和武装直升机的掩护下,几乎毫发无伤的轻松收拾了这些伊拉克坦克。连美军的M2布雷德利 步兵战车的25mm机关炮也可以击毁伊军这类老坦克。
100小时地面战中的硬仗,还是和装备T-72的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的决战。
在巴士拉南部美军470辆M1A1主战坦克和300辆M2步兵战车的3个精锐装甲师,向合围圈子中的装备300辆T-72坦克和另外数百辆老式苏制坦克的伊拉克共和国卫队3个师开战。
这是伊军残余的主力部队,负责拱卫伊拉克本土的南部门户港口城市巴士拉,也是萨达姆的最后希望。
由于盟国白天空中优势过大,伊军部队根本无法有效行军作战(仅仅美军众多空中打击机型中的一种-A10攻击机以损失6架的微弱代价,击毁伊军坦克和 装甲车2087辆,消灭了伊军总装甲力量的三分之一。其中有一个2架A10攻击的小组,一天之内摧毁23辆伊军坦克和数十辆装甲车卡车。而美军另外还有数 量众多的武装直升机,F16等先进飞机),伊军地面部队和盟军的决战主要还是在晚上。
众多战例中,最典型的还是1月26日巴士拉附近美军两个装甲师和一个骑兵师,同伊军共和卫队麦地那装甲师,汉谟拉比师以及光辉装甲师的激战。
美军3个师共装备M1A1坦克470辆,330辆M2步兵战车,而伊军共和国卫队3个师装备300辆先进的T-72坦克和大量老式苏制和中国制坦克。
伊军由于没有有效的夜视仪器,夜战中只能发现800百米内的目标,且无法准确瞄准射击。而美军主战坦克使用高效的夜视装备,可以在2000米到2500米距离上准确射中伊军坦克,伊军在战斗中没有办法有效发现美军坦克,完全成为瞎子,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另外,伊军T-72坦克的125mm主炮根本无法击穿美军M1A1主战坦克的前部装甲,曾经有一辆M1A1坦克因为机械故障无法动弹后掉队,后又遭 遇伊军3辆T-72坦克的突击偷袭。伊军坦克首先在1000米近距离内连续射中美军坦克数炮,都无法击穿其正面装甲,只打出几个小坑。M1A1随即还 击,2炮就击毁2辆T-72,剩下1辆赶快逃走隐蔽,最后也在2500米距离上被一炮击毁。
------------T-72是伊拉克最为先进的坦克,它在战斗中至少还击毁了盟军一些坦克和装甲车。而从中国进口的59式,69式坦克几乎是活动的棺材。
实战中,伊军坦克作战中仅仅造成M1A1坦克4辆被击中完全摧毁。但是这4辆被击毁的坦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自身火控系统出现故障,无法在探 测到伊军坦克(由于伊拉克沙漠温度过高,很容易造成M1A1精密的火控系统过热而自动关机),结果被躲藏在沙丘或者工事后面的T-72坦克在很近距离伏击 击毁的。可以说,只要美军不发生战术错误,伊军的T-72几乎没有获胜的可能。
同时,伊军坦克根本无力防御美军坦克贫铀穿甲弹和高效火控系统的打击。
实战中,美军火控系统具有极为惊人的准确度,他们在运动中射击低速敌军装甲目标的首发命中率高达90%。如美海军陆战2师4营B连的12辆M1A1 坦克遭遇伊军共和国卫队塔瓦卡第三机械化师的35辆坦克(其中30辆T-72)。美军12辆坦克第一次齐射就全部命中目标,摧毁1500米外伊
军12辆坦克。此时伊军由于夜视仪器差,还没有发现美军坦克位置,被打的措手不及。
但是共和国卫队毕竟是精锐部队,他们随即根据炮声的方向冲锋上去。双方激战,美军凭借高效的火控设备,在伊军射程之外攻击,10分钟内击毁伊军大部 分坦克。伊军残余装甲见势不好逃走,美军随后追击,30分钟内将35辆坦克全部击毁,又击毁了7辆装甲车。自己只有1辆M1A1在混战中被伊军在摸进到 1000米内击中,受了轻伤。
而伊军的T-72坦克的火控系统比对手差了一个时代,只有简单的光学测距仪和落后的早期弹道计算机,只能在静止不动的情况下,射击静止或者低速运动目标的能力。而美军坦克可以在运动中击中对手。大家都知道,打运动目标比打击静止目标要难十倍。
除了火控以外,由于贫铀穿甲弹十分惊人。伊军很多坦克藏身在所谓的萨达姆防线的沙丘和水泥工事后面伏击美军。但是美军往往在2000米外一炮击穿 1.5米后的沙丘和牢固的钢筋水泥工事,将其击毁。战后分析战果,发现很多贫铀弹从T-72的车头射穿从车尾射穿,穿过了整个车身,实在让人惊奇。
由于打击能力的巨大差距,26日一夜战斗中,共和国卫队的光辉师很快被全歼,麦地那装甲师和汉谟拉比师被美军包围重创,装甲装甲车几乎全被击毁,仅有少量步兵和卡车逃走,完全失去战斗能力。
实战中,美军第二骑兵团E连一个连十几辆坦克,23分钟内摧毁伊军T-72坦克28辆和55辆其他坦克装甲车。而美军第一装甲师第二装甲旅45分钟 内全歼麦地那师1个装甲旅,摧毁55辆T-72和近百辆其他坦克装甲车,混战中美军自己只损失3辆M1A1坦克(基本都是轻伤),这种打击效率极为惊人!
残余的另外两个伊军共和国卫队师 塔瓦卡尔那机械化师和阿德南摩托化师赶忙向后撤退,但是又被美军攻击机和直升机和地面部队追上一顿痛打,击毁了他们大部分的坦克装甲车辆。
伊军共和国卫队5个装甲机械化师全军覆没,同时伊拉克部署抵御盟军的41个师中,有38个师丧失战斗力,伤亡10万人,被俘8.6万人,损失坦克 3874辆,装甲车1450辆,火炮2917门,飞机324架,海军作战舰艇被全歼,萨达姆很快决定承认失败的现实,同盟国签订停战协定。
其实整个海湾战争中,美军仅仅有9辆M1A1被伊军坦克击中后或毁或伤,其他都是毫发无伤。这些坦克中,仅仅有4辆无被完全击毁无法被修 复。分析这4辆坦克被击毁的原因,全部都是在混战或者伊军伏击战中,让伊军接近1000米甚至数百米内击中坦克薄弱的侧面或者后方装甲而毁坏。
在这个距离 内,伊军125mm火炮的威力还是很大,足以击穿厚度不到坦克300mm的侧后装甲。可惜实战中,坦克一般都是正面对者敌人,用侧面和后部对着敌军几乎不 可能。
-------------被炸的粉碎的T-72坦克,它对坦克乘员保护太差。后面的T-90和T-80都一定程度改善了这点。
而伊军T-72的防御能力成为美军嗤笑的根源,一旦被美军击中,往往造成弹药殉爆,掀翻炮塔,炸碎车体。有时候T-72的炮塔炸飞到10多米的高空,里面乘员自然全部粉身碎骨,没有全尸。
总之,实战中T-72根本不是美军M1A1的对手。
日军对美国的战俘有多狠?
二战期间,虽然意大利拖了后腿,但丝毫不影响另外两个法西斯国家的癫狂。比如纳粹德国左突右冲,妄想学秦始皇来个大一统。而日本人心不足蛇吞象,占领大半个中国和东南亚各国后,竟然不知天高地厚挑衅美国佬,逼得想渔翁得利的美国不得不对日宣战.。
俗话说“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二战初期日军可以说是顺风顺水,但是到了二战后期,美军后来居上,越来越在战场上占据了主动。这时候轮到很多日本人做美军的俘虏了。大家都知道,美国大兵都堪称是性情中人,面对这些残杀他们同袍的恶魔,耿直的美国大兵没有选择轻易放过他们。
但是,美军也忘不了日本对美战俘的恶劣情景,1942年4月9日,美军在太平洋上的重要据点——菲律宾岛上的驻军在经过四个月的惨烈抵抗后,宣布向日军投降。当时投降的八万多美军战俘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会遭遇什么,这些美军俘虏一心以为日本人会多少遵守《日内瓦公约》中对战俘的规定,结果他们大大低估了日本人的残忍了。
美军投降后,日本人就强迫他们来了一场“死亡行军”,即著名的“巴丹死亡行军”。将近八万美军俘虏,在日本人穷凶极恶地驱使下,于炎炎夏日在菲律宾进行了长达120公里的死亡行军,结果八万人死了一万五千人,很多美军战俘都是被活活渴死的,因为日本人不允许他们在行军过程中喝水。
但那些经过死亡行军到达集中营的美军战俘接下来却面临着更为残酷的迫害,日军对他们动辄殴打折磨,甚至不给他们吃饭,所以很多美军战俘最后饿得皮包骨头。在到达战俘营两个月后,这些美军战俘又有两万六千人人痛苦死去。
因为太平洋战争初期日军连连捷战,美军俘虏高达10万人,于是对美军战俘进行了分流,温莱特中将被分到了台湾的战俘营,作为战俘的失败者,日本人把温莱特拉到街上游街示众,试图用这种方式羞辱他,饱受精神摧残。后来他得知本想投降想挽救更多美军士兵生命的,谁知除他这样的高级战俘外,大部分美军战俘被日军赶上了死亡行军的道路,温莱特没有想到日军如此灭绝人性,更是误判了日军对《日内瓦公约》的履行程度,日军对死亡行军路上的战俘各种手段残忍虐杀。
图右为温莱特将军,被解救时非常瘦弱,不到90斤,听力严重受损。
战俘营里的战俘都是瘦的皮包骨,每星期一次在公共浴池洗澡的情形更是惨不忍睹,瘦成皮包骨的战俘们劳动时消耗完了臀部的肌肉,臀部的皮落在骨头上就像两个深深的口袋,战俘营里每天都有大批人去世,特别是到了冬天,比如英军少将史密斯、美军保罗上校等,战俘营里每个人都写好了多封遗书,互相交给可能活着出去的人。
1945年9月2日,温莱特在密苏里号上见证了日军投降签字仪式。
1945年8月19日,美国救援队解放了沈阳战俘营,救出了关押在那里的2000名战俘,其中就有包括温莱特将军,可是他在面对救援人员时,却内心挣扎,一度将自己反锁在牢房里,因为正是他一声命令投降让美军死在了异地他乡。
二战时期日军不仅对他所占领的地区的俘虏进行惨无人道的屠杀,而且对待美军俘虏也是如此,如让为之震惊世界的巴丹死亡,在押解过程中美军和菲律宾俘虏就有15000人死于日寇的刺杀枪杀或者是活活的饿死。(当时美军和菲律宾的俘虏合计有80000人)
在太平洋战场中,让日本恨的咬牙切齿美国军队就是美军的喷火兵了,当美军进攻日本所占领的地区时,日本总是利用碉堡和美军交火设置没了武器弹药也不出来,而当时美军的喷火兵就是日本碉堡的克星。而当时的日军躲在碉堡里不是被美军的喷火兵活活的烧死就是被闷死,不过美军的喷火兵还是算幸运的,由于自身的装备,很少成为日本的俘虏。
到了二战后期,最让日本最恨的就是美军的轰炸机飞行员,在进行原子弹投放之前,美军就对日本东京就行过一次轰炸,此次轰炸美军派出334架B29轰炸机对日本东京进行了长达2个小时的轰炸,由于B29轰炸机的飞行高度超过了一万米,当时日本的任何一款飞机和各种高射炮根本拿美军飞行员没有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他离开。让日本最恨美军飞行员的一次军事行动,当属美军飞行员把原子弹投放在广岛和长崎了,此次原子弹爆炸导致广岛和长崎两个地方死亡人数多达20万,以致后来天皇就直接通过广播宣布无条件投降。
而那些飞行员因机械故障或者不幸被日本击中成为俘虏的美军飞行员就惨了。被日本俘虏的美军飞行员被日本送到了医学部,成为日本的试验品。在些痛苦,不亚于临时处死。那些不幸被迫降落在日本控制岛的美军飞行员就更惨了,他们是被日本当作食物的给活活吞了。
二战结速后,如果说苏联对日本战俘是冷血的话,那么美国和澳大利亚对待日本战俘,那就更为残忍。毕竟菲律宾战役投降的八万美菲联军,去战俘营的路上就死了一万多。还有新加坡战役,向日军投降数万英澳联军也是历经磨难,其中一万多澳军有七千多人被日军折磨而死。
因此无论是澳军、还是美军,对待日军俘虏都毫不手软。通常都是以牙还牙,在新几内亚岛战役中,澳军直接就处死一万多的日军俘虏。
二战结束后,美军为了达到统治日本的目的,就没有太为难日本战俘。而澳大利亚就厉害了,他们甚至还嚷嚷着要处死日本天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