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航股票,巴菲特为什么清空航空股

2023-07-03 04:30:04 129阅读

美联航股票,巴菲特为什么清空航空股?

巴老在整个投资生涯中经历了“不看好航空业——看好航空业——又不看好航空业”,这一波三折的心路历程应该是他对各个行业的投资看法中变化最多的了。

他第一次的“不看好”,甚至认为航空业是价值毁灭机器,是因为这个行业的产品高度同质化,而廉价航空的诞生又让竞争愈发无序,因此没有谁能够真正建立护城河。

美联航股票,巴菲特为什么清空航空股

第二次的“看好”,则是因为在08年经济危机后,美国航空业的参与者大幅缩减,龙头公司市占率提高,出现了垄断带来的超额利润。因此巴老一口气把整个赛道都买了下来,以确保自己能够享受到行业格局变化带来的红利。

那么这一次的清仓式“不看好”,又是什么原因呢?

巴老并非波段高手,因此如果只是觉得疫情期间航空公司业绩糟糕,那么肯定是不至于清仓的,毕竟在疫情已经开始蔓延的三月份,他还选择出手增持了达美航空。

更何况理论上说,疫情只会导致那些弱小的航空公司倒闭,让市场份额更加集中,而这正是巴老之前投资航空业的逻辑所在。

如果照此推论,就算巴老觉得现在时机未到不应该继续增持,也不至于清仓航空股才对。

因此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巴老预测疫情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一系列事件,很可能将对全球经济的运行轨迹产生重大影响,从而破坏他对航空业的投资逻辑。

巴菲特亏本也要清仓的背后,是国际航空业前景不明的恢复之路。

目前约有80%的航班运力处于闲置状态,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暗示,航空业的复苏之路将是曲折的。鉴于财务影响以及可能需要采取的安全措施,达美航空CEO Ed Bastian也认为,航空业可能需要3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可持续复苏。

对于航空业者来说,最关键的两个问题是:何时将能恢复?以及何时才能重现昔日的辉煌。

关键问题:乘客何时恢复信心

不少人同意,一旦旅行限制取消时,乘客需要有足够的信心来乘坐飞机。

IATA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最近的旅客中有40%表示,疫情得到控制后,他们可能至少要等6个月才会再次出行;近70%的人表示,在个人财务状况好转之前,他们可能会推迟旅行。

一个选项是在机场保持社交距离,然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希斯罗机场CEO就表示,保持社交距离的措施将使航班的运力削减50%以上,从而使价格大幅上升,这也就意味着很多人将难以支付昂贵的机票。

而且更严重的是,如果不采取广泛的检测或是有疫苗出现,未来几个月甚至几年航空旅行都不会接近正常水平。

航空业的复苏不仅仅关于人们对航线的信心,同时也与旅行业、旅馆业采取的措施有关。比如人们打算去旅行,可能还要考虑到酒店是否会消毒、出租车是否消毒了。这取决于广泛的、即时可用的、高度准确的、以及廉价的检测,让人们相信自己既不会被感染,也没有携带病毒。

航空业还需要进一步救助?

美国4月份通过了价值2.2万亿美元的经济救助法案,其中包括超过580亿美元的航空业纾困资金。

而且,如果未来几个月旅客对于乘坐飞机的信心没有提高,美国航空业可能需要新一轮的补助和贷款。

分析师Scott Hamilton就认为,除非政府再次实施纾困,否则没有任何办法避免航空公司的裁员。他所在的咨询公司预计,航空业将花费4只8年的时间才能恢复到疫情爆发前的水平,而这一切都取决于疫苗出现的速度。

美国空乘联合会(AFA-CWA)负责人Sara Nelson也认为,国会再次采取行动是有可能的,政府不希望出现大规模裁员的情况。

另外,航空业如果想要恢复,还可能要求更多资金用于诊断和检测。

推论至此,我能想到的答案只能是巴老不再看好全球化的趋势。

因为事实上,过去一个世纪里航空业的蓬勃发展,正是全球化格局形成的最佳代言人。

根据IATA的数据,2019年全球航空业的收入达到创纪录的8400亿美元,运送了45亿人次的乘客。考虑到这个世界上还有一半多的人口从来没乘坐过飞机,这是非常惊人的一个数字。

在如此频繁的飞行背后,是各个产业的高度全球化,也是全球资本的高速流动。

然而,如果疫情之后大量的产业重新回归本地化,各国之间的商务往来不再那么频繁,那么这显然会对全球航空业的需求造成重大打击,从而从根本上改变这个行业的供需关系。

或许是我想太多,但巴老此举,可不可以理解为是在用脚对全球化投票呢?

“对航空公司来说,世界已经改变了。我不知道它如何改变的,我希望它能够以合理快速的方式修正自身。我不知道美国人是否由于这一段时间,已经或将会改变他们的习惯。”

巴老,你确定你只是在说疫情吗?

美国现累积新冠确诊病例超609万?

你看到的只是表象,美国的经济危机已经开始逐渐出现了。随着疫情的不断蔓延,美国经济状况的严峻性会越来越明显。

看了一下,截至今天上午10:53,美国累计新冠病例已经613万了,而且昨天再次新增42843例,现有累计新冠病例为254万。目前,美国疫情严重性依然排名全球首位。

美国很多名企受到疫情影响招架不住

与此同时,在美国当地时间8月18日,美国300家必胜客计划永久关闭,原因是必胜客母公司百胜集团在美国特许经销商NPC国际面临破产,NPC国际在美国共有1227家必胜客门店,除关闭300家外,剩余927家门店也将被出售。

截至6月30日,美国雅诗兰黛公司净销售额为142.9亿美元,同比下降62%,受这次疫情影响,雅诗兰黛所在的门店也有相当一部分倒闭,雅诗兰黛计划裁员2000人。

同时,美国的名企亚马逊,微软,宝洁这样的巨头企业受益,相比之前也有不同程度下滑。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随着疫情的不断延续,美国很多大企业将迎来破产潮,现在美国大型企业申请破产正以创记录的速度增加,并将超过2009年金融危机达到的水平。

疫情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我们试想一下,在我国发生疫情后,两三个月就导致很多门店转让,一些公司做不下去,而且身边很多创业的公司也被迫去上班了。好在我国的防疫措施及时给力,扭转了局面,要不然后果很严重。

而美国呢,一个三四亿人口的国家,累计确诊人数就超过了613万,死亡人数正在以每天一千多的速度增加,目前疫情还没得到有效控制。而且美国民众超前消费意识高,基本很多都没有什么存款,什么车贷,房贷,信用卡之类的,一旦因为疫情停工停产,没有了经济收入来源,就美国的那点救济金基本是杯水车薪,后果可想而知。

而且美国对疫情的防控治疗跟我国不同,它是收费的。这样,很多没有经济条件不好,年老的可能面临的就是不治。当然,这对特朗普说的一样,反正死亡的都是老弱病穷。但美国不可能到处都是繁华地带,有些基础的劳工也需要这些人去做。

确实,美国是世界强国霸主地位,都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再大的骆驼在无止境的疫情消耗下也得玩完。美国其实经济已经出现了问题,要不然,特朗普发疯了似的要阻止华为5G技术的全球推行,制裁参与南海建岛的20多家企业,干涉香港内政,南海问题,甚至还对我国台湾指手画脚。反复无常进行贸易战。

因为我国的迅速发展,可能会撼动它的霸主地位。到时候,很多资源的倾斜性就不一定都被美国所占领了。所以,我们也不难理解,特朗普在美国疫情如此严峻的情况下还要不断重启美国经济,作为一个商人,他深知不复工复产,后果会相当严重。但复工复产美国疫情将更加严重,这样导致了美国现在疫情的局势。

现在美国四年一度的总统竞选又将在11月3日举行。不管上任的是不是特朗普,都将面对目前美国疫情的防治,以及美国经济的重启和救治。说目前美国经济没受到影响这是不可能的,随着疫情一直的不到控制,后期爆发的国内矛盾,和经济重建是美国当局需要面临的挑战。

911劫机者为何选择撞上世贸大楼?

911劫机者之所以没有选择撞白宫,或许就是恐怖袭击与正规战争的区别吧。我们古代的兵法就说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要想打胜仗最简洁有效的办法就是实施斩首行动,把对方的指挥控制系统打掉了以后,又容易乱中取胜了。

然而恐怖袭击是一种典型的非对称战争形态,力量对比完全是不对称的。就像911劫机者,总共只能劫持五架飞机。这五架飞机还没有武器没有弹药,驾驶员只能实行自杀式攻击。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对于攻击目标的选择,优先级或许不是对方的最高领导人了,而是如何产生最大影响力的行动了。

从事后的效果看,尽管飞机也撞到了五角大楼,五角大楼也是重要的军事枢纽,然而其效果并不明显。远没有撞击世贸大厦的影响力那么大。因此可以想见,即使撞到了白宫,造成的损失也将必然很有限的。因此从911组织者排兵布阵的情况看。最强的力量放在确保撞击世贸大厦上了,其他几路都是辅助性的。

当时一共五架飞机被劫持,对应五个目标。世贸大厦两座大楼,五角大楼,国会山,白宫。世贸大厦是重点,因为楼高容易撞。其他目标都比较低,容易撞上其他建筑。后来五角大楼也被撞了,国会山的那个没撞到,坠毁了。另一架在宾夕法尼亚就坠毁了。

由于白宫的价值,主要在于总统,而且也只有这一个目标,非常容易打不准。事实上当时的小布什恰好在外地的一所小学里面与小朋友一起去交流呢。而世贸大厦双子星,不管怎么样都会有几个人的,确定性非常高。

所以911恐怖袭击,只能用非对称作战才能解释得通他们的战术。#新媒体##自媒体##微头条日签##我要上头条##911#

疫情排名第一第三恢复航班?

美国和印度同意恢复客运航班,引来大家的热议,因为现在不少国家之间相对还是比较封闭或者说有一定的客运限制。

毕竟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尤其是美国和印度,累计新冠肺炎确诊人数一个排名全球第一超过383万,一个排名全球第三超过107万。

大家纷纷表示,这是疫情排名第一和疫情排名第三的国家互相万里投毒,各自给对方火上浇油。更有人说是这是强强联手,也有人说是破罐破摔共享群体免疫。

当然,我个人觉得美国和印度各自有各自的小九九,或许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们联合起来拉全世界下水。

美国和印度对待疫情的态度,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是美国和印度都不把新冠病毒当回事,不同的地方是美国是真不当回事,而印度是真不当回事加无能为力。

美国是经济发达,科技发达,医疗发达,但就是真没把疫情当回事。政府不当回事,领导人不当回事,政府忙甩锅,领导人也在甩锅,误导了民众,让民众放松了警惕。

印度的人口居多,贫富差距悬殊,医疗体系相对薄弱,医疗资源相对贫乏,这个有点无能为力。政府在防疫上投入不足,宁愿把大把的钱用在购买武器装备上,也不愿意拿来防疫,这是不重视。

美国为何一直热衷于恢复通航?重启经济,拉动美国经济复苏,挽救美国的航空业。

航空业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很重要,这个毋庸置疑。受疫情影响,全世界的航空业都遭到严重的打击,美国作为世界唯一一个超级大国,航空业非常发达非常繁荣,而美国疫情全球第一,因此美国航空业受疫情冲击也最为严重。

另外美国政府一直在推重启经济,而恢复航空业,势必会拉动美国经济的复苏。所以美国政府一直不遗余力支持美国各大航空公司恢复航线,并为达到这个目标,使出浑身解数,甚至不惜两败俱伤。

美国航空业也需要自救,否则面临裁员破产。

今年三月份,美国通过了价值2.2万亿美元的经济救助法案,其中包括超过580亿美元的航空业纾困资金。四月份,美国四大航空公司美国航空,西南航空,达美航空,联合航空接受了政府纾困资金附带的条件:限制高管薪酬、不得使用援助款项回购股票、不得裁员等。

说明美国这些航空公司真的很难,但这资金远远不够,所以这些航空公司为了避免裁员避免破产,必须自救。怎么自救,肯定是尽快恢复航线。

就拿美联航来说,截至去年底美联航拥有约9.6万名员工,如果疫情继续扰乱旅行需求,那么可能有约3.6万名一线员工,也就是超过员工总数的三分之一的员工,将不得不“休假”。

美国为何选择印度复航?在美国的印度留学生规模不小

印度在美国的留学生规模也非常大,据相关统计,2017年共有近25万名印度留学生在美国各类大学注册就读,2018-19年度印度约派遣了202,014名学生去美国留学。

大家都差不多,谁也不会嫌弃谁。

这个很好理解,本来就是因为疫情才切断的航运,哪个国家疫情严重,哪个国家确诊病例多,哪个国家就会被其他国家在航空客运上有所限制,大家都怕境外输入。美国和印度在疫情上一个第一一个第三,大家差不多谁也不嫌弃谁。

拉全世界下水

抗疫是全球的事情,现在是地球村,国家与国家之间有各种利益上的牵扯,当然经济上也是如此,抗疫上更是如此,两个疫情如此严重的国家联合起来,恢复客运航线,这大概率会造成疫情进一步扩散。

不排除有其他利益交换。

可以联想一下美国最近的动作,印度最近的动作,或许他们私下有相关的利益交换,当然这个就不是我们所知晓的了。

11恐怖袭击事件对历史进程产生了哪些影响?

让中国获得了10年的韬光养晦的时间,借着这10年的默默耕耘,中国成功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等在美国前方的是08年由次贷危机引起金融危机,并同时深陷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场泥潭,数万军人或死或伤,光荣退役的也患上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

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911之前,中国被美国视为潜在竞争对手,在各方面都被钳制。军事上禁售,许多世界先进的雷达、火控设备都不允许出口到中国,不仅美国自产的不行。只要设备里有美国零件,统统都在禁售之列。经济上,中国被排除在世界市场之外,空有庞大的人口红利却无法发挥。

911爆发后,美国的注意力成功被恐怖主义吸引,而放松了对中国的部分监控。911事件发生的同年底,中国加入WTO,终于成为世界贸易的全方面参与者。911到08年奥运会,可以说是中国发展最为迅速的几年。

对美国意味着什么?

911发生前,美国也对恐怖主义保持着高度的重视,但还没有形成同仇敌忾的情况。双子楼轰然倒地的惨状,成为美国人挥之不去的梦魇。因为即使在二战最紧张的时候,美国本土也没有遭受过外敌的侵扰。

911的发生,成功提升了美国好战派的力量,也把美国的施政中心带离了原来的方向。上万亿美元的资源,被投入到战争领域,并越陷越深,在经济方面的用力却越来越少。中美差距也是在这段时间被快速拉近。

对伊拉克意味着什么?911引发的伊拉克战争可以说摧毁了一个国家,国家首脑身首异处,国防体系被彻底摧毁。伊拉克也成为美军的占领区,本国民众只能眼看着他国军队在大街上耀武扬威而无可奈何。伊拉克宛如历史车轮下被彻底碾过的蝼蚁。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