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问析题,桑弘羊的经济政策如何评价

2023-06-19 10:30:08 143阅读

理财问析题,桑弘羊的经济政策如何评价?

桑弘羊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理财专家和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他因能“言利事,析秋毫”深得汉武帝赏识,被委以重任,历任大农丞、大农令、搜粟都尉兼大司农等要职,统管中央财政近四十年之久。桑弘羊为汉武帝竭尽全力聚敛资财以增强国力,为武帝屡败匈奴、打通西域、开发西南等奠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桑弘羊的经济思想承自管子,其经济思想体现于《盐铁论》一书中。

理财问析题,桑弘羊的经济政策如何评价

一、桑弘羊宏观经济政策的历史背景及其内容

桑弘羊在任期间始终强调和维护中央集权,并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任何一种政策的出台都有其特定的历史环境,我们在了解桑弘羊的经济政策时,首先需分析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其变迁。

西汉初年,由于经历了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和连年的战火,社会生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经济凋弊,财政空虚,百废待兴。因此,如何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力民力便成为当务之急。汉高祖刘邦总结了秦王朝灭亡的教训,以“黄老无为”思想为指导,作出了“与民休息”的正确决策。这一政策的核心就是轻徭薄赋、崇俭抑奢、重农抑商、开山泽之禁任民开发,甚至允许百姓私铸钱币等等。这些政策符合汉初的社会经济实际,因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到惠帝时期“流民既归,户口亦息,列侯大者至三四万户,小国自倍 ,富厚加之”。

汉朝经过文景之治后,社会经济的发展显著,“百姓无内外之繇 ,得息肩于田亩,天下殷富,粟至十余钱,鸣鸡吠犬,烟火万里”。但是这种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在武帝时期也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带来了一些新的矛盾。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增强了大地主、大商人的经济实力,助长了兼并土地之风。 汉初三十税一的轻税政策使拥有大量土地的封建地主获益,而佃农给地主要交纳十分之五的地租 ,畸轻的田赋和畸重的地租刺激了豪强地主兼并土地的欲望,致使“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 ,农民不得不“亡逃山林,转为盗贼”。 一些大商人凭借实力开山泽煮盐、冶铁,甚至铸币以牟取暴利,积蓄了极为雄厚的经济实力,他们又反过来大量购置田产 ,兼并土地。

其次,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增强了诸侯的势力,使国家面临着封建割据乃至分裂的危机。 诸侯凭借财势,日益骄横,“出入拟于天子”,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甚至联合叛乱 。“七国之乱”就是自由放任政策下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势力之间尖锐矛盾的爆发。

西汉之初,限于国力财力,对北方的匈奴一味隐忍和亲。而匈奴人却屡次犯边,汉朝中央政府需要雄厚的财力去平定匈奴。因此汉武帝时,自由放任主义的经济政策也不适应当时的实际情况,需要的是政府统筹的强硬经济政策。桑弘羊便是这一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桑弘羊的经济政策主要包括: 置盐、铁、酒榷,加强中央政策对关系国计民生重要资源的控制。由政府掌握对盐、铁和酒类的专卖,增强中央政府财政收入。 食盐由官方招募盐民去煮,国家供应生产工具和发给工资,并统一收购运销产品。 冶铁从采矿、冶炼、铸器到运输、销售都由官方或派人完成,各郡县普遍设盐铁官管理盐铁事务。禁止民间私自酿酒,酒类由官府酿造并批零销售。

桑弘羊还创造性地开办了均输和平准等国营商业企业,使之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组织经营活动,发 展国营商业的调控作用,既增强了中央财政收入,又平抑了市场物价。桑弘羊在各郡国设置均输机构,将各郡国应上缴之贡物以时价折为当地的土特产品,缴与各郡的均输机构,由其调运到价格较高的地区销售,然后以商业收入上缴中央财政。

另外,由中央政府出面,取缔私铸,统一币制。元狩 四年,汉武帝下令禁止民间铸造货币。把铸币权收归中央。将中央政府制造的五铢钱作为唯一法定的货币。 这是一次成功的币制改革, 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中央财政实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桑弘羊的宏观经济思想

桑弘羊的经济政策削弱了地方诸侯和大商人、大地主的经济实力,也遭到了这些人的强烈反对。公元前 81年,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盐铁之争”,其内容被编辑为《盐铁论》一书。

在这次辩论中,桑弘羊认为:农工商是国民经济中三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部门,“工不出则农用乏,商不出则宝货绝,农用乏则谷不殖,宝货绝则财用匮。”桑弘羊坚持工商业对于农业乃至整个国计民生的作用,要求政府调整和安排好封 建国家农、工、商之间结构的合理性,“开本末之途 ,通有无之用”,达到“农商交易 ,以利本末”的目的。桑弘羊做为商贾的后代,对商业致富格外倚重。他认为各郡国、各大都市之所以富裕繁华,并不是“有助之耕而田其地”,而是“商贾之所臻”。 所以“富国何必用本农,足民何必井田也。”

桑弘羊不仅认为商业可以致富,而且在调剂余缺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只有“财物流通,有以均之”,才能使“多者不独衍 ,少者不独馑”。 如果没有发达的商业 ,则“桔柚不鬻,朐卤之盐不出 ;旃 不市,而吴唐之材不用”。

在桑弘羊的经济政策中,山林、川泽、矿产等自然资源必须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统一开发和管理。自然资源是君主所私,就应由国家加以控制和利用。 如果自由开放 ,则必为豪强大贾所占,对国家统一构成威胁。 盐、铁、酒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最重要的资源,把这些行业的生产和经营控制在国家手中,由政府来垄断经营 ,则可以“佐助边费”以抗击匈奴的 侵略 ,也能使政府得到极大的财源。

三、桑弘羊的思想来源

为什么重农抑商的汉代会产生并接受桑弘羊的“重商思想”?这是因为桑弘羊虽然在政 治上继承了法家的传统,但在经济思 想上,既没有发扬法家代表人物商鞅的耕战论,也没有强调儒家的伦理道德,而是冲破了以维护自然经济为特征 的重农思想的束缚,用商业观点看待国家的经济管理,从而形成了比以往更为明确 的重商观点。

桑弘羊以前所未有的姿态,从理论上公开否定富国只有重农的传统论点。他认为 “贤圣治家非一宝,富国非一道。” 他特别强调工商在繁荣和发展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认为许多地区经济的兴旺主要不是因为务农,而是由于经商 。“燕之琢、蓟,赵之邯郸、 魏之温、织,韩之荣 阳,齐之临淄 ,楚 之宛、陈,郑之 阳翟,皆为天下名都。非有助之耕其野而田其地者也。。。。故物丰者民衍,富 在术数,不在劳身; 利在势居,不在力耕也 。” 商业和农业一样也是 财富的源泉,国家又为什么不能以商业而富强呢 ?

只有大力发展商业,才能改 变各地贫富悬殊、发展不平衡的经济状况,使社会经济得到改善和加强 。这些在 桑弘羊以前从来没有人提出过的重商观点,是桑弘羊对发展商业的信念,是对商业认识的新发展。

桑弘羊经济思想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古代商业思想影响推动的必然结 果 。早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西周, 就出现了市场和商人。 春秋时期,随着商业的发展,出现了范蠡、管仲为代表的重商论者。 范蠡总结出了“积著之理 ” , 管仲则第一个把商业法则与国家的财政管理结合起来。管仲明确提出了“仓禀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 ” 的观点,对商品 流通领域 进行了系统 的多方面的概括和总结,这对桑弘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盐铁会议的辩论中,桑弘羊多次引用《 管子 》 的论点。要知道,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并不顺利,在战争频繁的春秋战国时期,君王们看重的是充足的粮食和强大的军队,秦国更是凭借商鞅的“耕战论”,实行了变法,最终统一了天下。商鞅的思想影响也一直延续到汉代 。 汉朝为了防止商人对农业的干扰,采取的也是抑商政策,使得很多人宁愿“输甘食好衣,而不事 贮藏之业”。

但是历史是向前发展的。西汉王朝在经过文景之治的积累后,出现了统一安定的社会局面,这不仅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稳定,也给商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汉武帝时,政府虽然一开始也限制商业,但商业凭着强大的生命力仍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并越来越多的影响着社会经济。这种历史的必然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这种形势更加加强了桑弘羊重商的信念,也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汉武帝本人对商业和商人的看法。

四、桑弘羊经济思想的评价

历史上对桑弘羊经济思想的评价有三种不同意见:一是全盘肯定,高度赞扬 。 比如后魏经济学家贾思珊就认为桑弘羊的均输法是“益国利民,不朽之术” 。明代思想家李贽说桑弘羊的均 输之法,是“国家大业,制四海,安边足用之本,不可废也 。 ”孙中山先生也认为“古今唯桑弘羊为知金钱之为用”。

第二种评价是肯定桑弘羊的理财之术,但对其历史地位评价不高。这种评价以司马迁和班固为代表,他们在《史记》与 《汉书》中,既忠实记录了桑弘羊的理财业绩,承认他的政策收到 “ 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 ” 的功效,但却否定其历 史地位,甚至不为其立传 。

第三种意见是批评其思想,否定其作 用。司马光说桑弘羊“不加赋而国用足”,是 “设法以阴夺民权,其害有甚于加赋 ”。这些从不同立场产生的评价,正好反映了历史上对桑弘羊经济思想的不同看法。 这些看法不论正确与否 ,都或 多或少地抓住了桑弘羊政策执行中的一些 事实。因此我们评价桑弘羊的经济思想,不能简单的看表面,而必须以历史唯物论为准则,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出发。

桑弘羊经济思想是封建中央集权制早期时代的产物。 西汉政治上的统一与稳定, 要求有相应的经济措施来保证。这是当时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汉代统治者面临的历史任务。 西汉前期采取的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以及重农抑商政策,主要是为了防止更多的人弃农经商,是为了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西汉前期以强制手段打击商人,并没有阻止商人的发展。到汉武帝时,富商大贾 遍布全国。 这说明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如果不能以强有力的经济措施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就不可能动员足够的物质力量去支持国家在政治 、经济 、军事等方面的需要。 汉武帝打击和剥夺豪强富商的财富,虽然暂时取得了一些经济效 果,但却对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国家也因缺乏必要的商业流通而变得疲弊。而正是桑弘羊推行以商理财的经济措施,使得汉朝财政收入增加了,老百姓的日子好了,汉朝的国防强大了。这不能不说是桑弘羊的历史功绩。

桑弘羊打破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提出 “工商富国论 ”,制订推行了一系列发展商业的经济政策,解决了政府的财政需要,也强化了中央集权,发挥了商业思 想在理财上的重大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桑弘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是应该肯定的。

桑弘羊建立了由国家统一掌握的官营商业,使得汉朝突破了自然经济的束缚,打通了各地 物资流通的渠道,实现了早期商品经济的发展。 在封建社会中能够出现这样的理论和实践,尤为可贵。这些思想打破了自然经济造成的闭塞,推动了 商品的流动,使社会生产力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进步。桑弘羊的思想代表着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进步思潮,尽管这种思潮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不能占据整个社会的支配地位,但他的理论和实践,为后世商品经济的管理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

散户是怎么赔钱的?

散户在股市里确实是弱势群体,股市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同样遵从丛林法则,弱肉强食,而散户大多数时候都是鱼肉。还有一部分散户往往被戏称为韭菜,韭菜长势喜人,但总是每过一段时间就会被高高举起的镰刀割上一茬。

那么散户为什么在股市里总是容易亏钱呢?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信息滞后

股市瞬息万变,有时候股票涨得好好的,突然就来个直线跳水杀跌,出现“天地板”走势;有时候还在半死不活新低不断,突然就出现了连续涨停。其实这些走势都存在随机性、偶然性,但这些走势的后面,本质上都是由资金推动的。

而资金的背后是人,人的后面是依据信息作决策。但是散户获取信息与主力资金存在着明显的不对称,可能有人说,现在都是网络时代了,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还得等新闻登报后买报纸看才知道,现在刷个APP马上就知道最新的新闻了。

这话是没错,但我们刷到的新闻,都是大家能同时看到的,那么这些信息对股价产生的影响会同时反应在每个投资者上,但有些信息我们是看不到的,或者说当我们看到的时候这个信息已经过时,网络只是一种传播方式,并不能保证信息在第一时间公开。

当股价大涨之后,散户看到了利好,然后满仓杀入,其实主力早就知道这个利好了,正好派发筹码给你。当散户看到利空时恐慌割肉,实际上主力在利空前一周就清仓了,现在正好收入带血筹码,因为接下来又要有利好了。这样一来,表面上看,散户总觉得自己做得没错,但钱就是越来越少了。

第二,心态崩了

“炒股炒心态”这可不是一句空话,心态需要长期的修炼,有时候比技术还要重要。就好比开车的老司机,他掌握的开车技能和新司机其实是一样的,但是当碰到突发路况的时候,老司机心态稳经验足,可以轻松应对,新司机手忙脚乱,神经紧绷,很容易出事。

在股市里面,散户的心态总是不稳定的,比如说有些散户进入股市,是看到别人炒股赚钱了,可能是自己的同事,可能是朋友,还可能是家人,别人赚能,自己也能赚,然后就入场了。结果买入之后股票马上跌停,心态崩了,只能割肉离场。

还有些散户,买了股票之后,它就是不涨,半死不活,而没买的股却连续大涨,这个时候就受不了了,马上割掉不涨的,换入牛股。结果刚卖掉就连续涨停,一买就就套。这个时候更加气愤,继续换股,越越换亏,越陷越深。还有些散户,开始炒股时运气好,正好买到牛股,赚了一笔,然后觉得自己是股神,就去借钱炒股,甚至套信用卡炒股,这个时候心理压力是很大的,一旦投资不顺,心态崩了,就会加速亏损。

第三,不够专业

散户亏钱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不专业。不专业的投资者与专业的投资者在市场中竞争,必然就是亏钱的概率大,毕竟股市里面有人赚钱总要有人亏钱,别人赚的钱就是你亏掉的钱。

有不少散户进入股市,仅仅是因为听说股市容易赚钱,自己对股市根本不了解,既不懂股市的交易规则,也不懂公司基本面分析,更不懂技术分析。那么炒股就如同猜硬币的正反面一样,完全是凭运气,运气好的时候确实可以赚到钱,但没有谁的运气会一直好。

比如说散户看到一只股票大涨了,就觉得是牛股,盲目买入,殊不知这只股票马上就要退市了,然后买进去后血本无归。比如说看到一家公司公告净利润大增500%,以为是绩优股,全仓买进,结果这家公司去年净利润1万,增长500%也只是实现5万的净利润,而公司市盈率高达200倍,结果买了后还是跌。股市里有太多需要我们学习的东西了,要想在股市中赚到钱,就需要让自己变得更加专业。

1040工程是传销?

说起1040工程是传销,为什么还会有人去做?

说起1040工程,本人是亲身体会的,2016年跟人合伙生意,但合作的不是很如意,后来就退出了,好久没联系的高中同桌打电话给我,我也把我最近的心酸事跟他唠唠,他跟我说不行过完春节去他那里,他说他在贵阳那边做二手房东,做的很不错,我一听反正没找到工作就过去那边试试也行。

春节过后,我坐高铁坐了七八个小时到他那边,到那边已经是晚上了,他租一套房子,里面有两个房间,4个人,我同学就跟我介绍了一下,然后洗澡后跟他睡一个房间。

第一天吃完早餐,他带我去他的工地看了一下,还给师傅一根烟后,然后带我去当地那里的5A景区,去那里拜了一下午,也看了很多动物。(此处无关就略过了)

第二天他说带我去看生意,他跟另外一个人带着我去吃早餐,然后打电话给一个人,问他有空没有,然后就带我过去他家,进去之后,介绍了一下,然后他一个人在那里一直说,刚开始我都不知道他在说什么,老是说附近的楼盘这些,还说要带我去看看,我一听也没发现什么异样,毕竟是做二手房东。出来之后,又打电话给另一个人,又去他家,又是他一个人在那里一直说,下午也是一样,带我去看了两个人,说的话让我很懵逼。到晚上我想跟我同学了解情况,我同学说听他们说就好,我也就没下文,但我自己起了一点疑心。

第三天还是一样带我去四个人的家里,不过这次介绍的比较清楚,早上就跟我说了这边的项目叫1040,为什么叫1040,投资几万(具体多少万我也忘了),什么事都不用做就可以赚1040万,我马上就想到是传销,我看了我同学,感觉有点害怕,但我还是冷静了下来。到晚上,我跟我同学说要出去外面散步,我同学安排两个人跟我一起,两个人一直跟我,没找到机会走,回去后,我越想越害怕,打算假借上厕所半夜溜走,发现我外套在桌上(主要是里面放着身份证和银行卡),拿了怕他起疑心,我就没有逃跑。

第四天上午,去第一个人的时候问我清楚了没,我说还不是很清楚,问我想不想了解,我说想啊,主要是想放松对方的警惕,他说什么就是什么,然后他也直接提出来说会不会觉得是传销,我没说话,他跟我说不要紧,跟我说广西传销是假的,是国家为了不让更多人知道这个项目,然后在网页打出了广西传销和贵阳传销,里面两张图片一样的,只是地方不一样,而且跟我说你看到图片里面的人被抓到还这么开心,还有一些在聊天,跟我说你觉得可能吗,我说这些网页自己可以做的,他立马就急了,跟我说你做给我看,我说我不会,但我知道这些新闻也是别人上传上去的。还说我不相信可以自己去网上查,出来之后再带我去另外一个人,说的是贵阳当地一个建筑物,建筑物那栋名字之前是这个项目的名字,为了不让更多人知道就改了名字,给我看了图片,还说建筑物前面有一个圆球,里面有刻字,现在还有,里面也是能证明这个项目的存在。出来之后,到中午了,我同学叫另外一个人先回去吃饭,他跟我打车去看所谓的建筑物,看完之后,要回去,我跟他说我想上厕所,刚好附近有厕所,他不用上,我进去后看到有个残疾人厕所里面的窗子比较大,我爬上去跳出去一直跑,看到的士后就上去跟他说去另外一个区,到了那里,后来还是不放心,再打个的士去隔壁市然后坐长途车回家。

1040工程是传销为什么还有人做,很多人都是被亲人被朋友以工作或者过去玩骗过去洗脑,相信了这个项目是真的,到被骗后才恍然大悟,投资了几万,不想打水漂,想赚回来,所以只能骗别人。

看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吗?

看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吗?

当然是真的!

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千古名言绝对不是神话。经过看书学习,到达理想彼岸,看书收获的是知识,改变的是命运。

你喜欢看怎样类型的书,将会决定你往后就业和从事哪个领域发展 ,甚至成为怎样的人。所以看书的选择也非常重要。

一本好书就像一盏引路灯,照亮你前方的路,给你带来光明,给你方向。

如果你从小就选择看一些关于文学的书,将来你可能会成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如果你一直看关于财经的书,可能会从事理财方面工作或者成为一名生意人。如果你喜欢看一些关于历史方面的书,将来或者成为历史学家或者考古学家……

你看的每一本书都可能因为它而改变你的三观,也因此改变你的命运。

当然不是我们简简单单地看完几本书就能有改变命运,看书是前提,还有后续的吸收,思考,转化以及坚持。

最后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经典名言来结束这个回答,希望我们都能从书中吸氧,改变命运,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买基金好还是买股票好?

人们为投资而苦恼,为赚钱而操心劳神!没钱时候想法挣钱,手头有点钱想赚更多的钱。人这一辈子,虽说不能成为钱的奴隶,但是没听任何人说过嫌钱多!

有人说钱赚钱容易,但是想过赔钱也容易吗?基金、股票就属于这类投资。

既然是投资就一定会赚钱吗?答案是否定的。那到底买基金好还是买股票好?

这个问题真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基金除了货币基金低风险低收益外,其他基金基本都与股票有关联,只不过是投资股票的比例不同而已,投资比例大的称为股票型或混合型基金,买这类基金等于把钱交给基金公司帮你炒股票,基金公司从中提取费用供公司运转,赔赚风险由投资人承担。你愿意买基金吗?

其实买基金一般是冲着基金经理去的,有的基金经理是炒股高手。我查了近一年翻倍的基金,大概10多支!(看下图)。

买股票与买基金不同。买基金是别人替你操刀,买股票是自己亲自下厨,炒菜香不香只有自己知道。当然,买股票不是都不挣钱,要是那样,股市就没有人玩了。股市的魅力在于,每个人在股市中曾经挣过钱,但算总帐都是赔钱!那为什么股民乐此不疲呢?大概都有跟我一样的心理:捞回来!万一碰到涨停的呢?为此奋斗二十年仍津津有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但也听说真有炒股发大财的,炒股赚钱买宝马买别墅的,那除非撤出来不玩了,只要一天人在股市,就永不言胜,也永不言败!

炒股票的书很多,技法也很多,什么蜡烛K线、什么缠论、易经、八卦等等,但是要是赶上牛市,闭上眼睛买股都赚钱,美国十年牛市,从2009年3月份开始,道琼斯指数从6500点涨到最高点29000点,股民都发了财。

那认为买股票是好是不好?咱们大A仍在摸索中前进,随着经济形势好转,外资也许会不断流入抄底。假如也走出十年牛市,不买股票岂不后悔!

所以,到底买基金好还是买股票好?就要看个人喜好,俗话说的好:"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我既买基金又买股票,脚踏两只船!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