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点基金,江苏师范大学怎么样
博士点基金,江苏师范大学怎么样?
微信搜索关注“南京头条”,ID:njtoutiao, 80W 粉丝等你来撩!“你哪个学校的?”
“江苏师范大学”
“南京是中国第三教育基地,那里竞争挺困难的吧?”
“在徐州……”
???
江苏师范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高校,有泉山、云龙、奎园、贾汪4个校区。是一所以文科为主,主攻师范专业的学校。是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9所实施高校之一,“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高校之一,江苏省和徐州市重点建设的省属重点大学。
然而说到江苏的大学,各地的人如数家珍,南大,东南,航大,河海,苏大……光南京近30所本科院校就够在南京的大学生们板着指头算半天了,但是人们大都忘了一所明明名字很霸气的大学——江苏师范大学。
因为很多人不清楚这个大学,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大学在哪里。
比如吧,说到江苏的师范类高校,南师大自然是第一个被提起,然后排行第二的江苏师范大学就被遗忘了。
厉害了!江苏师范大学!
明明还不错,但是就是很多人不知道,就算知道这个学校也会问一句“在南京哪个区啊”?
南京莫名其妙,徐州很委屈。
1952年,在无锡成立了苏南军区转业干部速成中学,开校后六年,迁至徐州。
1959年改名徐州师范学院。是当时苏北地区唯一的本科高校。
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96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徐州师范大学。
2011年11月,教育部同意更名为江苏师范大学。
2012年3月18日,举办了更名揭牌仪式。
在上世纪,学院著名的汉语言学家廖序东教授,是当时的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创始人,先后担任徐州师院中文系主任、副院长等职,影响了相当多的江苏师大人。
像著名诗人、现代文学研究家吴奔星,在当时的徐州师范学院教学了整整二十五年,教育了初成形的徐州师范学院的第一批人才。
吴汝煜于1963年毕业于当时的徐师大,留校任教当了教授后继续深造,终成一代著名的古代文学研究专家。
中国古代文学史家、著名戏剧家王进珊在这里担任中文系教授,在文教界有学者型的作家、才子型的学者之称。
教育家刘百川教授在1931年时出任小学校长后,不唱高调、少谈理论、多做实事,多调查、多研究,事必躬亲。并且一直沿续到担任大学教授。
而现在的江苏师大有两千多名教职工,其中教授、副教授合计71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更是达到了41.94%!还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1人!江苏特聘教授6人!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杨亦鸣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屠树江
江苏省"双创计划"人才、中国侨界贡献奖获得者沈德元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赵鹏
在唯一进入世界ESI前1%的学科的化学专业,是江苏师范大学唯一进入“自然指数”全球排名前500名的学科。学院连续七年获“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学生考研率在30%以上!
中俄学院与俄多所高校有往来,承办每年的中俄文化年江苏行主题活动,常年有俄方外教亲自授课,同学们也有大量的公派赴俄的机会,见到俄罗斯大长腿潘西简直不要太容易!
江苏师范大学的食堂,养肥了一届又一届的江苏师大人。最大的泉山校区,更是所有人青春的回忆。
一食堂的性价比远远高出了中式快餐的商户,每一口的珍馐都将你的味觉感用到了极致。梅汁排骨那一口鲜香与酸甜的双重口感牢牢锁住了每一个学子的心。
来不及等盒饭的人都喜欢去隔壁窗口拿一碗炸酱面。最后一把花生碎便是成了这碗面的点睛之笔,给你一场北京街口纷华喧闹的梦。
有人喜欢把三食堂的杂粮煎饼带走在路上急匆匆地吃,也有人喜欢去一趟有点远的五食堂慢慢品尝五彩饺子。菠菜胡萝卜榨汁后,放入面粉中和均匀,给素色水饺穿上了斑斓的新衣。
说到五食堂,便不能不说那瓦罐汤了。将猪蹄与黄豆用炭火烧制三个小时,小小一瓦罐却也色香味俱全。
把子肉砂锅里,腌制的五花肉香而不腻,加上去了骨的鸡腿肉,经高温煎制外壳酥脆,连着其他的菜肴,便成了一碗你想吃啥就有啥的大砂锅。
江苏师大四个校区,占地2047亩。其实也不大,但在其中学子看来就是一个温馨的家。四年校园生活,太多的朋友,太多的不舍。
90年代初,泉山校区还叫徐师一分部,校门前种了一片农田的玉米。11路公交车只到翟山,11路附线还没有开通,只有19路能从火车站到师大旁边的煤建校。19路很挤,但好在邂逅意中人的可能性也大,所以大家甘之如饴。
每周回校下了车,还得走一段挺荒芜的野地,天略黑点,女生们就吓的一路疾行,直到看到校门的灯光,才放下心来。
而现如今经历了几十年周转的江苏师大,也是通过融合其他资源慢慢成立起来的,从量变形成的质变。
几乎没有江苏师范大学的学子没踩过石刻园里的木桥,就像不可能有人没在玉泉河畔走过一般。而青春的记忆也就全部洒在了每年秋天的银杏树下,一片金黄。
除了这一地金黄,玉泉河与学生宿舍的一条樱花道,一路跑过去的落英缤纷,像是身处洛河,临逢洛神,不自觉想吟上一首《洛神赋》。
是的,玉泉河畔各种各样的树和花儿,实在见证了太多江苏师大人的故事。进校的青涩,宿醉的狂欢,考试的紧张,毕业的伤感。
已经持续了六年的中式毕业典礼,无论校长还是书记都穿着中式学位服,遵古礼传播中华师儒文化,更是为江苏师范大学妆点上了一笔鲜艳的中华红。
云龙南,泉山北,钟楼前,玉兰下。每一个江苏师范大学的学习都会在毕业时在这留张照片,纪念了大学无数次在这里发生过的故事。
江苏师范大学啊
今天我才全面地了解了你
在此郑重地向你道歉
你的强大有目共睹
愿你越来越好!
青岛大学有多少博士点?
青岛大学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
青岛大学,简称青大(QDU)是山东省与青岛市共同建设的重点综合性大学。
2007-2010年间,青岛大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5项2010年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立项18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1项,纵向科研经费达6411万元。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3项,发明专利22项。学术专著448部;发表学术论文10041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检索系统收录910篇。
青岛大学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山东省“十一五” 高校重点实验室6个,山东省“十二五”高校重点实验室9个,山东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3个,其他省属实验室13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与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17个。
211机电专业大学?
机电科技研究所(简称机电所)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电子机械工程”211工程建设项目与“电子装备结构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基地,也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的依托单位,建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机电所长期从事电子机械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形成了电子装备的机电耦合理论与方法,精密控制理论、方法与技术,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等特色研究方向。目前有研究人员50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0名、教授18名、博士30名。
2008年以来,机电所承担了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86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总装预研和国防基础科研等研究项目6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超过7200万元。获发明专利授权5项、软件著作权16项。近十年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
机电所成立以来 ,出版专著和教材20余部。2008年以来,在IEEE Transactions、ASME,Elsevier等国外学术刊物和“机械工程学报”、“自动化学报”、“力学学报”等国内高水平刊物上发表论文 260余篇。论文被SCI、EI分别收录62篇, 300余篇。
机电所已培养博士76名,硕士400余名。l篇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l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2人获洪堡奖学金,2人被评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机电所与国内外多个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关系。
合肥都有哪些历史名人啊?
合肥名人
安徽合肥历代名人:
杨行密:长丰人。五代十国吴国开国皇帝。吴太祖。
包拯:肥东人。天章阁待制 、龙图阁直学士,权三司使。任枢密副使。知开封府时,以廉洁著称,执法 严峻,杜绝吏奸,不畏权贵。被作为“清官”
形象,为历代民众所称颂。
余阙:元合肥人.散文家.刑部主事。淮西宣慰使.淮南行省右丞,不会阿谀权贵,弃官归庐州。后又被起用,仍直言敢谏。明宋濂在《余左丞传》中说:“阙在位,知无不言,言峭直无忌。人劝阙少避祸,其曰:‘吾纵昏,岂不知披麟为危。委身事君,身虽杀,弗悔也’。”《元史》本传称余阙“留意经术,《五经》皆传注。”
吴复:肥东人。明代开国大将。安陆侯。
叶升:明代开国大将。镇辽东,修海、盖、复三城。
张德胜:肥东人。明代开国大将。蔡国公。
陈文:明代开国大将。东海侯。
濮英:明开国大将领。金山侯 进赠乐浪公。
濮子玙:明开国大将。西凉侯。
赵庸:合肥人。明代开国大将。南雄侯。
杨璟:合肥人。明代开国大将。营阳侯。追封芮国公。
龚鼎孳:明末清初名声显赫的诗人。与钱谦益、吴梅村并称“江左三大家”。
李文安 :李鸿章父亲。刑部主事。
李翰章:李鸿章长兄。 湖广 两广总督 。
李鸿章:肥东人。北洋军政首脑。掌管清廷外交、军事、经济大权。
龚镇洲:铁血军参谋长。领导了江苏清江起义。“铁血大将军”
龚照瑗:1893年11月谕命为驻英、法、比、意公使。
刘铭传:肥西人。台湾首任巡抚。
张树声:肥西人。镇压太平军及剿捻。署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任两广总督,署直隶总督,署 北洋通商大臣。
周盛波:淮军“盛字营”首领,历任甘肃凉州镇总兵、湖南提督等职。以屯田试验生产小站稻而闻名。
周盛传:淮军“传字营”首领,历任广西右江镇总兵、湖南提督等职。以屯田试验生产小站稻而闻名。
聂士成:直隶提督。在天津八里台壮烈殉国。
叶志超:中日平壤战役清军主帅。“如日军合围,清军将会全军覆没.叶与众将商议后,下令乘夜出平壤,向北撤退.17日,北洋舰队在大东沟海战中失败,清军后路更为危险.叶志超率军突出重围,急行军回到国内”。
唐殿魁:肥西人。淮军铭字营总兵。谥“忠壮”。
唐定奎:肥西人。记名提督。实授福建陆路提督。同治十三年日军侵台,奉命赴台抗日,迫使日军议和退走,为保卫祖国神圣领土台湾建立功勋。
章高元:淮军大将。署天津慎,后徒重庆镇。每临阵“率骑马前往,以率士卒,视弹子如无物”。
王孝祺:合肥人。淮军将领。署潮州、碣石总兵。北海镇总兵。
李经方:肥东人。出任钦差全权大臣,清廷商约大臣。以邮传部侍郎首任邮政总局局长。
李经羲: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李鸿章的侄子、曾任清末云贵总督。
龚心湛: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兼国务总理。
贾德耀:北洋政府国务总理。曾任陆军总长。追赠上将。抗战初期曾拒绝为侵略军“维持局面”,有“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语。
段祺瑞:皖糸军阀首领。“北洋之虎”。国务总理。“中华民国临时执政”
段芝贵:北洋政府陆军总长。定国军前敌总司令。
王揖唐:北洋政府内务总长。曾任安福国会从议院议 长、南北议和北方总代表。
吴光新:北洋政府陆军总长。陆军训练总监。曾任湖南督军。长江上游总司令。被国民政府追赠为二级上将。
龚友元:淮军旧将 北洋陆军将领。
阮忠枢:出身于淮军将领家庭,由李鸿章推荐入新建陆军,管理军制饷章文牍机务,成为袁世凯重要参谋人员。
吴新田:直系将领。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北洋陆军中将(1916年3月9日升
时为第七师第十四旅旅长)。第二集团军第五军军长。军事参议院参议。
吴 谷:长丰人。与赵声、倪映典等成立同盟会南京支部。后追赠为陆军上将。
倪映典:长丰人。1909年2月因新军与警察局发生冲突 ,他决定提前起义。后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
范鸿仙:与于右任等主编 报》,,《民 。“铁血军总司令”。被国民 政府追授以陆军上将衔。
刘和珍:烈士。她十四岁时父亲死在合肥,母亲何氏,江西人。“遗下她的母亲和两弟一妹在南昌生活,入女师大后改为江西南昌籍。”
卫立煌:国民革命军上将。“五虎上将”之“虎将”。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东北战区最高司令长官。
吴忠信:国民党首都警察总监。贵州 安徽省府主席。国民党蒙藏委员会委员长。中央党部秘书长等职。
余心清:策动国民党第十一战区司令孙连仲反蒋兵变,遭到国民党反动派逮捕。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国家民委副主任,国民党中央常委。
董寅初:肥西人。中国致公党中央主席,中央名誉主席,著名爱国侨领、社会活动家。
张劲夫:国务委员兼国家经委主任。
柯武东:肥东人。红军第一军团红三军第三军第一纵队司令员。
徐百川: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三师长。
蔡炳炎:陆军少将。黄埔一期国民党18军67师201旅旅长。淞沪会战壮烈殉国。追为中将。
张义纯:中将。桂系国民党第二十一集团军军长。
史文桂:中将。国民党军炮校教育长、台湾炮兵司令。
刘和谦:肥东人。海军一级上将 台参谋总长。
罗本立:肥东人。陆军一级上将。参谋总长。
郑为元:上将。国防部长。
郭寄峤:上将。国防部长。曾任第十四集团军参谋长和第一、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谋长,亦曾任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前敌总司令部参谋长。
刘和鼎:上将。驻闽绥靖司令官。国民党11集团军副总司令。
丁之发:上将。国防部督察部主任 联勤总司令。
汤尧 :上将。国民党陆军总司令部参谋长、陆军副总司令兼参谋长。
王亚樵:中国暗杀王。“铁血锄奸”先后策划刺蒋、刺宋、刺汪暗杀,闻名于世。任淞沪抗日义勇军司令,积极配合十九路军抗日。派尹奉吉炸死日本派遣军司令陆军大将白川义则。沈醉先生曾风趣地说:世人都怕魔鬼,但魔鬼怕王亚樵。
吴半国:肥东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张如屏:长丰人。黄埔军校六期毕业。曾任合江省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共合江省委秘书长。建国后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人事部第一副部长、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湖北省第四界政协副主席等职。第五界全国政协常委。
杨振怀:水利部部长、党组书记。全国人大环境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汪纪戎:女.肥西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
叶厚荣:肥西人。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现任)
徐立全:安徽省副省长(现任)
柏苏宁:肥西人。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现任)
周本立:肥东人,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现任)
孙安华:长丰人。中共江苏省委常委、省九届政协副主席、省委政法委书记(现任)
王建煊: 台湾经济部长
蒯寿枢:佛学人物。“中国佛教复兴之父”杨文会弟子(杨为安徽石台人)。国民党政府驻日学务总裁。
亚明:新金陵画派后期代表人物。新金陵画派四大家之一。新金陵画派中坚组织者与推动者。
葛介屏:书法家。是中国当代仅有的几位书写篆隶高手之一。
张琴襄:合肥人 学习继承了邓石如、包世臣的书艺精髓,以篆隶称雄。
张充和:女 著名旅美书画家。曾担任美国昆曲学会的总顾问。
张元和:女 旅居美著名昆曲家。顾传玠之妻
张允和:女 昆曲家。。周有光之妻。
张兆和:女 民国女作家。、、《湖畔》、《招弟和他的马》。沈从文之妻。
梁小斌:朦胧诗六个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雪白的墙》、《中国,我的钥匙丢了》等篇章是梁小斌的代表作。
唐德刚:旅美著名历史学家。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曾协助胡适、李宗仁等人作口述自传。曾任纽约文艺协会会长。
刘文典:语言学家。毕生从事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在校戡方面成绩尤为显著。国立安徽大学校长。
杨宝森:京剧大师。“四大须生”之一。
胡允恭:长丰人。前福建师范学院院长。
郑大章:著名化学家。师从居里夫人学习放射化学的第一位中国研究生。
获法国国家理化博士学位。镭学研究所副所长。首创的“水法”找矿,国外一直沿用到20世纪60年代。
1938年底从大量铀盐中分离制出很强的新β放射源,发现了β射线的吸收系数随放射源周围物质的性质而改变,由此形成背散射法鉴别不同支持物质其及厚度的理论。
杨武之:中国早期从事现代数论和代数学教学与研究的学者。中国因数论研究而成为博士的第一人。
杨振宁: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国际理论物理界权威。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盛纲:肥东人。电子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校长(1985-2001)。为等离子体微波电子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彭一纲: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名誉院长。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本谦:建成全国高温热物性测试基地金属所部分。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正国:第三军医大学交通医学研究所所长,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家洋:肥西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美国布兰代斯大学生物学博士学位。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牛维麟:肥东人。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长年从事教学和行业教育管理工作,对该领域有着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郁道银:肥东人 天津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
天津市光学学会理事长。现正承担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心血管造影图像中血管网的提取与三维重建"等项目。
黄德双:肥东人 工学博士、双博士后。纽约科学院院士。
郑永飞:长丰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化学地球动力学研究实验室主任。兼任《科学通报》执行副主编、《Geochemical
Journal》Associate Editor、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副理事长。
史存直:语言学家。历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音韵学研究会顾问,全国高等院校文字改革学会顾问、全国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顾问,上海市语文学会副会长。
瞿林东:北师大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负责起草高等学校历史学科“十五”研究规划及课题指南(草案)工作。主编:《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历史卷》等。
段开龄:美国著名保险学教授。被誉为“保险先生”。美国天普大学终身荣誉教授。段祺瑞之孙。
吴光杰:军事译著专家。
吴新智:古人类学家。考古学家。中科院研究员。古人类研究室主任。所长。中国解剖学会常务理事,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人类学学报》副主编。
李家同:台湾清华大学校长。
王唯农:台成功大学校长。
贾成炳:中央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现任)曾任机械工业部人劳司司长、办公厅主任、部党组成员。
沈荣骏:中将。原国防科工委副主任 神舟一号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
温光春:中将。肥东人。总后勤部副部长(现任)
徐承云:中将。肥东人。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现任)
徐法宽:少将。长丰人。海军装备部总工程师 (现任) 原二炮装备技术部特装阵地管理部长
刘正宗:少将 。原安徽省军区副司令员。
龚澎:才女外交家。龚镇洲之女。建国后历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外交部部长助理。乔冠华夫人。
龚普生:合肥人(生于上海)。联合国问题专家。龚镇洲之女。新中国外交部第一位女副司长,1979年11月29日被任命为中国首任驻爱尔兰大使,时年66岁。她是新中国150余位首任大使中第一位女性,也是第二位驻欧洲国家的女大使。
李道豫:生于上海。前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前驻美大使。
杨元庆:联想集团董事长。
赵经彻:肥东人。兖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局主席。中国贸促会煤炭行业分会(商会)副会长(皆为现任)
蔡永祥:肥东人。钱塘江大桥卫士。1966年仅18岁的蔡永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表彰他的英雄业绩,南京部队党委决定追认蔡永祥同志为中共正式党员,并追记一等功。
宋有明:前中国驻温哥华总领事馆总领事。现加拿大-
中国贸易理事会荣誉顾问;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特邀顾问;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理工学院高级顾问等。
吴世珊:女 第一个被批准进入美国的中国新娘
。美国华人妇女商会创会人、纽约皇后华人妇女会理事长、《妇女心声》总编辑、《美东时报》社顾问。
查明哲:中戏导演系79班毕业生.“残酷导演”.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导演.代表作有《死无葬身之地》.《纪念碑》.《文化部2000年春节电视晚会》等.
王晓鹰:中戏导演系79班毕业生.中国第一个戏剧导演博士生,现为国家话剧院副院长.代表作品:探索戏剧《魔方》、《浴血美人》.
雷国华:女 中戏导演系79班毕业生.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导演.代表作品:《蛇恋》《原罪》《生死界》等.
吴静娴:女
台湾电视连续剧《星星知我心》《京华烟云》主演。1970年获选为台湾十大歌星,1971年获选为香港十大歌星。1983年因参加电视连续剧[星星知我心]演出,于1984年获金钟奖最佳女演员。因[星星知我心]在大陆播出造成轰动,成为大陆最受欢迎的艺人,目前在正声公司及华卫电视台主持联播的节目[我为你歌唱]。
奚秀兰:女
曾获1978年国际演唱会最佳歌唱奖;她灌唱的歌曲[我的祖国],获1982年香港"白金唱片奖";同年,她唱的[阿里山的姑娘]在台湾被评为第一名;她唱的其他歌曲还获过两次"白金唱片奖"和五次"黄金唱片奖"。1984年应中央电视台的邀请,参加春节联欢晚会,成功地演唱了[我的祖国]等十多首歌曲。1985年在上海发行[大地回春]磁带,这是香港歌星第一个在内地发行的原声带。
田歌:女 北京电视台电视导演兼节目主持人。美国新闻文化署邀请的第一位中国电视主持人。
张恒:女 影星。主要作品:《还珠格格》中饰演塞娅公主,《红色康乃馨》等。
李琳:女 影视明星 主要作品:《历史的天空》《搭错车》《茶色飘香》、《弄潮儿女》、《大漠祭》等电视剧
《关中刀客之肉瓤子》。《25个孩子一个爹》等电影。
张燕:女
中国民歌四小花旦之一。《人间第一情》《在希望的田野上》《中华满堂红》《新世纪艳阳天》《阿里山新歌》《月亮女儿》《采茶少女》《欢天喜地》曾获:97年迎香港回归"飞图杯"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第一名."98全国声乐新人新作品比赛民族唱法"第一名.
01年CCTV--MTV音乐颁奖盛典获内地最佳民歌奖. 01年10月〈新世纪艳阳天〉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01年〈阿里山新歌〉获第六届康佳杯音乐电视大赛金奖. 02年获第八届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唯一的"最佳民歌类歌手奖".
李娜: 女
中国女子跳水运动员。2000年在第27届奥运会上,与队友桑雪合作获女子跳台双人金牌,10米跳台个人银牌。1998年在世界杯大奖赛中获10米跳台冠军。1999年在世界杯跳水比赛中,与桑雪合作获双人跳台冠军,10米跳台单人亚军。2000年在世界杯赛中,获10米跳台单人、双人(与桑雪合作)2枚金牌。
刘敏:女 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舞蹈界唯一一个在全国性舞蹈大赛中获"三连冠"的青年舞蹈家。
吴伯华:肥东人。淮军华字营统领。
吴毓兰:肥东人。淮军华字营副营。官至天津布政司。一品封典。
吴育仁:肥东人。直隶通永镇总兵。官至正一品。
吴中英:肥东人。中将。安徽布政司司长。
李铣:合肥人.国民党中将。陆军总司令部附员.
魏超:合肥人。现任合肥市安徽新长江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秦皇岛渤海物流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政工
跟着社保基金炒股?
跟着“社保基金”炒股是不是靠谱真的很难说。普通投资者难以了解“社保基金”入市的股市点位,更搞不清楚它们在什么价位买了什么股票。等到上市公司公布年报、中报、季报的时候,发现“社保基金”的影子已经有点晚了。 在所有机构资金中,“社保基金”的风格是最为稳健的,大都以长线操作为主。建仓的股票以低价大盘蓝筹股为主,短期内涨幅有限,散户很少有耐心能够长线持有。
何况“社保基金”还有护盘、稳定证券市场的作用,所以老股民一般不会跟在“社保基金”后面,因为捡不到什么大的皮夹子。资深的老司机宁可自己找牛股,也不去做“社保基金”的跟班。
还有,“社保基金”品种繁多,每一家都有自己的主题和偏好。或属股票型、或是基金型,或属债券型。即使在股票投资方面,亦有不同的风格。虽然“社保基金”主要投资大盘蓝筹股,但是在中小创公司的流通股排列中,经常看到“社保基金”的持股明细。作为体量较大的主力资金,“社保基金”介入小盘创业板股票很容易令其上涨。 真正想跟“社保基金”,与其共舞,还要做足功课。仔细研读“社保基金”的公开信息,研究其持股明细,了解其买卖股票的时间与价位,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否则,只要看到财经媒体上某某股票有“社保基金”持股,就贸然跟进将得不偿失。证券投资是一门科学,大学里还开设博士点,可见其学问之深。
欢迎批评指正,敬请点赞关注,顺祝本周工作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