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出警带枪吗,大家被尸体图吓哭过吗
110出警带枪吗,大家被尸体图吓哭过吗?
别说尸体图,真正的尸体都没有吓哭过我。我永远都记得大学时上第一堂尸体解剖课的情景。
记得大一时,入学半个学期了,我们的解剖课程还只是停留在课本上,我也以为会一直这样下去,毕竟真正的尸体可不是闹着玩的。
没想到,某天上课时,我们的解剖老师突然宣布这节课去实验室解剖尸体!当时我的兴奋还是大于恐惧的,因为毕竟是一个班的同学都在场,有什么可怕的。
当我们全班人都到达实验室时,老师才带领我们来到一个不锈钢铁盒的旁边,那是一个带有福尔马林的尸体标本盒,下面由几根柱子支撑,离地面大约70厘米高,长方形盒子的顶端有一个手摇的把柄。
然后,老师把铁盒盖打开,一阵刺鼻的味道立马扑面而来,标本是泡在福尔马林药水里面的,面上是看不见的,老师用手慢慢地摇着摇柄,只见标本缓缓地就浮出了水面。
看到真正的尸体标本后,我还是高估了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那是一具男尸,只见尸体表面皮肤已经部分腐烂,内脏器官也已经干瘪成土色,头盖骨也被切走了一半,只留下半个空荡荡的空头颅,全身完好无损的就只有那双脚趾甲了。
我强忍心中的不适,望了几眼周围的同学,看着大家个个脸色凝重的样子,估计他们的心情都跟我差不多吧。
记得下课时,我们全体同学都向这具标本敬了一个礼。
这堂解剖课,我虽然心里有一点惊悚,但是也不至于被吓哭,只是下课时再也没有单独往实验室那边走过了。
当时我们上解剖课看到尸体时,并没有太多的害怕,而更多的是对老师讲解的关注和对标本的尊重。
对你四五岁的孩子大打出手?
为什么不是问,自己孩子打伤别人了,不道歉,别人冲到你家里,对孩子大打出手,你会怎么办?
我觉得情况不同,我处理的方式也不同。如果无缘无故的就有人冲我家里打我孩子,我一定会保护好我的孩子,以命相搏,只要我不死,一定让他躺着出去。家就是我的领土,就像一个国家,敌人胆敢来侵犯,人民一定奋力保护自己的国家。不过我觉得,现在的社会,除了一些穷凶极恶的放罪分子,很少有人会无缘无故跑到别人家里打个几岁的孩子吧?除非脑袋进水了!
而楼主提这样的问题,并不是脑袋进水,是因为网上发酵的鲁医生打人的事情吧!如果我是那个调皮孩子的家长,我不会等到别人打上门,我一定会第一时间上门道歉,如果真没有时间,第一时间发个微信,打个电话道歉也是可以的。
我孩子也在幼儿园被人抓伤过,当时孩子奶奶只是轻飘飘的对我孩子说了声“对不起”,说实话,我心里也是气的很,你的一句对不起,带给我孩子脸上一条伤口,好在伤口不深,不会留疤,所以硬生生把火气压下去了,直到那个熊孩子孩子回家,他妈妈知道情况,打电话来道歉,我心中的火气才消下去。
所以我觉得,鲁医生后来更气的,怕不是自己孩子被打,而是对方家长的态度。凭什么我孩子被打,你们还好吃好玩的发朋友圈?换成任何人,心中应该都有气吧?只是有些人能忍,而鲁医生,实在忍不住,冲别人家里,对孩子大打出手。从他出手的那一刻,道理就不在站在他那边了。作为一个成年人,即使在没有理智,再生气,对一个几岁的孩子大打出手,不管什么原因,都是大错特错的。
如果我是那个熊孩子的家长,别人打上门,我一定会护着自家孩子。但我不会为了护着自家孩子而去打对方家长。本来就是自家孩子的错,犯错就要承担后果。
我孩子也曾经因为打闹抓伤过别人,老师联系我之后,我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对方家长,很诚恳的道歉。对方家长生气急了,在电话里说了很多难听的话,我就静静的听着,装孙子,不停的道歉,后来对方发泄够了,冷静下来,他反而被我谦卑的态度弄得不好意思了!为他刚刚说的重话给我道歉。其实我知道,对方家长就是气急了,需要一个发泄口而已,情绪发泄出来,问题就解决了。第二天,我买了去疤痕的药膏,让孩子带去学校给那个孩子。不管对方家长用不用,至少,表明了我作为家长为孩子承担责任的决心。后来,对方家长也没有因为此事找过我家的麻烦。
都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如果那个熊孩子的家长第一时间给鲁医生一家道歉,这件事情就不会发酵成今天这样两败俱伤的情况。
鲁医生,工作怕是保不住了,还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熊孩子家长呢?真的就赢了吗?有这样的家长,以后哪个孩子敢和他家孩子做朋友啊?反正我是一定会告诉我孩子远离这种孩子的,友友们,你还会让你孩子和打人的这个小孩做朋友吗?一起来说说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吧~
赵云与吕布论综合实力谁更强?
吕布强过赵云十倍,赵云大战吕布,赵云必输!从《三国志》记载中看,赵云若与吕布比综合实力,说一句可能会挨板砖的话:
二人实力相差万里,赵云虽壮猛忠勇,但赵云的本事,只能给吕布提鞋而已。
如果赵云大战吕布,那么二种结局。
(1)二人各领一军对战。
凭数百骑兵就能搅得天下不宁,让二袁与曹操等枭雄忌惮万分的吕布,必定会完胜从未有过独领一军独当一面经历的赵云。
(2)二人单挑。
白马银枪赵子龙的赫赫名声,是演义给的。
而吕布在并州军中时,就以武艺搏得飞将之称,这名声是白纸黑字的记载于正史上的,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所以,二人也不需大战多少回合,吕布只凭借骑射就能杀了赵云。
若不信,那么来具体分析二人的对比。
就算以演义情节比较二人,那么经演义夸大之后的赵云,除了单挑武艺或可与吕布媲美(但仍是略逊)外,其他如威名、统军、临阵指挥等能力,也是远无法与吕布相比的。这里以正史角度,将二人履历、武艺,战绩、统兵指挥能力比较一下。
吕布与赵云的履历对比。一:
吕布,五原郡九原人。
古地名九原,为今内蒙包头市。
先是在并州为县吏,并州为汉边境地区,胡汉杂处,常有战事。县吏吕布以骁勇、善骑射,屡立功绩,以此闻名州中。
刺史丁原闻吕布之勇名,于是,吕布就由县吏入了并州军中,至何进召边军进京、谋诛宦官时。吕布已凭军功升迁、成了丁原的主簿。且还被丁原认为了义子。
重点再说一下主簿是个什么官?
这是各州郡与军中一级主官属下掌文书的佐官。而由吕布以武勇闻名军中,又能担任主簿,可知东汉时的文武一体。而吕布虽然性格粗豪,却并不是没有文化的纯武夫。
等到董卓想吞并丁原的并州军时,首先就是收买吕布,吕布一杀丁原降了董卓,并州军包括张辽、高顺名将等,就全体跟随吕布投了董卓,由步亦可知,吕布在并州军中的威名,是无与伦比的。
二:
赵云的早期履历与凭骁勇武艺威震一州的吕布相比比,那就只能用“默默无闻”四字形容了。
直到刘备驰援徐州时,公孙瓒送了些步骑兵力帮助刘备,这时候赵云才登上了历史舞台。
须注意的是,那时候,州郡割据之势已成。没有一个军阀会舍得将精兵猛将赠送给他人。所以,赵云那时在幽州军中,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军官。
那么,幽州与并州一样,汉军与乌丸鲜卑的小战也是不断的。按理说,白马银枪赵子龙早就应该像吕布一样,在战斗中名声大噪了,可又为何会名不见经传呢?
唯一答案就是,能力不足!这是铁一样的事实。
如果赵云是出类拔萃的人物,那么已有割据野心的公孙瓒,早就重用赵云,是不会放他随刘备南下的。
吕布与赵云武艺的对比。吕布的武艺,就无须多说了。史书给予的评价是有武勇、善骑射、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
冷兵器时代的武艺,就是看骑射,骑射之技更在与驰马刺击之上。而史书对于吕布的描写,那是不吝笔墨的。
《三国志》记载的辕门射戟故事,见证了吕布的神射。
而吕布白刃冲锋的事迹,亦见于史书。
(袁)绍与吕布击张燕于常山。燕精兵万馀,骑数千。布有良马曰赤兔。时人语曰:「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常与其亲近成廉、魏越等陷锋突阵,遂破燕军。
而赵云的武艺如何,史书只字未提。
当然,赵云作为大汉幽州边防军中的军官,岂能没有武艺。
但史书为何没有特别注明他的武艺,正史也没有赵云在战斗中摧锋破阵的记载?
这就说明赵云在武艺上,并无特别的过人与出众之处。
而长坂坡七进七进,斩杀曹军名将五十,那是演义虚构的。
吕布与赵云统军能力的对比。实际与武艺相比,群雄之所以忌惮吕布,并非怕吕布的武艺,武艺再强,也只是十人之敌,最多不过百人。
而群雄真正畏惧的,主要是吕布麾下来去如风的骑兵部队,以及吕布指挥骑兵作战的能力。
白门楼吕布被擒时,对曹操说:
“明公所患不过於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
这一番话里透出的,就是吕布无与伦比的骑兵指挥能力。
而曹操也是颇为意动,若非刘备咬了咬耳朵,爱才如命的曹孟德或许真就收了这头猛虎。
而吕布身为大将名震群雄的时候,天下谁也不知世上有赵子龙这个人。
凉州军反攻长安,吕布率数百骑兵从武关出逃进入关东,从此就凭这数百骑为基本部队,横行天下,威震江淮。
吕布的战绩:
吕布先从淮南,袁术畏其勇,不敢收留吕布,吕布至河北,大破黑山黄巾,让袁绍忌惮不已;
又从河北南下,夺兖州,与曹操连年大战,打得曹操差点儿要把妻儿送去袁绍处为质,从此投效袁绍了。幸亏让程昱力谏而阻止了。此事见《三国志·程昱传》。
吕布是三国时唯一能在正面交战中数次击败过曹操的人。所以白门楼乞降时,曹操才会差点儿心动。二年,吕布兖州兵败,率残部往投徐州,此时徐州刘备兵强马壮,关羽张飞赵云等皆在身旁。但吕布就凭借残部,硬夺了徐州,然后纵横淮泗间。
《三国志》记载了两场战斗。
刘备率关张等据守小沛,吕布派麾下大将高顺攻击小沛,刘关张不敌,弃城而逃,往投曹操。
曹操派夏侯淳率军助刘备,然后夏侯惇与刘关张合兵,又与高顺战,然后又让高顺打得大败。
必须注意的是,高顺率领的军队包括军史迷们津津乐道的“陷阵营”,那统统是属于吕布的。
吕布经常撤了高顺的职,陷阵营也不会为高顺鸣不平,这就是说明,他们服从高顺,但效忠于吕布。
而上述这二场大败仗之中,关羽、张飞的武艺起不到作用,而赵子龙是否在刘备身边?也未知,或许在!
由此可知,吕布虽不是王霸之才,但其人统军领兵打仗的能力,在三国早期时代里,是数一数二的。远不是赵云可与之相比的!
而赵云的统军能力与战绩,欲与吕布比,那是乏善可陈的!
根据史书记载,赵云领兵比较稳重,善守,却鲜有攻城略地、横扫千军、克敌大胜的战绩。而吕布却是真有这本事。
所以只能说,赵云是一位忠勇尽职、合格的偏将。但他离大将二字,还着的很远。
仔细读一读《三国志》,真实历史的精彩之处,并不逊色于演义。而把赵云与有着虓虎之勇的吕布相比,那是没法相提并论的!
(图来自网络)
{!-- PGC_COMMODITY:{"charge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item2?id=3362662507515924955&origin_type=&origin_id=105195025304_3401078284518333089&alkey=1306_105195025304_0_3401078284518333089_011&c_biz_combo=2","client_goods_data":"{\"promotion_id\":\"3401078284518333089\",\"product_id\":\"3362662507515924955\",\"title\":\"《白话三国志》共3册\",\"cover\":\"https:\\/\\/p1.toutiaoimg.com\\/img\\/temai\\/FlLS0-_p1kf6LccYHMPp6o8jZmWWwww750-750~400x0.webp\",\"price\":9800,\"market_price\":16800,\"cos_fee\":1470,\"detail_url\":\"sslocal:\\/\\/webview?swipe_mode=1&url=https%3A%2F%2Fhaohuo.jinritemai.com%2Fviews%2Fproduct%2Fitem2%3Fid%3D3362662507515924955%26origin_type%3D2003002000%26origin_id%3D105195025304_3401078284518333089%26alkey%3D13_105195025304_0_3401078284518333089_011%26c_biz_combo%3D2%26buyin_track%3DCA0QmOfy8IcDGgQIABAAIgAo26OLoMD3pNUuMAE&title=%E5%95%86%E5%93%81%E8%AF%A6%E6%83%85\",\"sales\":159,\"item_type\":4,\"cos_ratio\":15,\"favor\":false,\"in_shop\":false,\"platform_label\":\"小店\",\"h5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item2?id=3362662507515924955&origin_type=2003002000&origin_id=105195025304_3401078284518333089&alkey=13_105195025304_0_3401078284518333089_011&c_biz_combo=2&buyin_track=CA0QmOfy8IcDGgQIABAAIgAo26OLoMD3pNUuMAE\",\"selling_point\":\"\",\"coupon_amount\":0,\"elastic_title\":\"《白话三国志》共3册\"}","commodity_id":"3401078284518333089","detail_url":"sslocal://webview?swipe_mode=1&url=https%3A%2F%2Fhaohuo.jinritemai.com%2Fviews%2Fproduct%2Fitem2%3Fid%3D3362662507515924955%26origin_type%3D2003002000%26origin_id%3D105195025304_3401078284518333089%26alkey%3D13_105195025304_0_3401078284518333089_011%26c_biz_combo%3D2%26buyin_track%3DCA0QmOfy8IcDGgQIABAAIgAo26OLoMD3pNUuMAE&title=%E5%95%86%E5%93%81%E8%AF%A6%E6%83%85","goods_json":"{\"original_price\":168,\"price\":98,\"real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item2?id=3362662507515924955&origin_type=2003002000&origin_id=105195025304_3401078284518333089&alkey=13_105195025304_0_3401078284518333089_011&c_biz_combo=2&buyin_track=CA0QmOfy8IcDGgQIABAAIgAo26OLoMD3pNUuMAE\",\"shop_goods_id\":\"3362662507515924955\"}","img_url":"http://sf1-cdn-tos.toutiaostatic.com/obj/temai/FlLS0-_p1kf6LccYHMPp6o8jZmWWwww750-750","item_type":4,"origin_price":"","price":98,"promotion_id":"3401078284518333089","promotion_source":4,"source":"精选联盟","title":"《白话三国志》共3册"} --}
作为普通人应该做些什么?
电鱼行为首先是危险的,易造成电击伤亡事故。其次电鱼、毒鱼、炸鱼都是违法行为,大家自觉得不要去做违法犯罪的勾当。现在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想吃鱼可以买到,想钓鱼可以陶冶情操。但是电鱼即不是满足口腹之欲也不是陶冶情操,而是亦裸裸的掠夺、破坏自然资源的违法商业行为(电鱼的绝大多数都是上市场上出售),大自然可以满足人类生存的需求,却永远满足不了某些人类贪婪的欲望。过度消耗自个资源必受大自然更严厉的报复。
所以看见电鱼的可以劝阻,也可选择以报警。尽一个公民应尽之责,既是对社会、他人负责,也是对爱护自然和谐一份贡献!
士兵通常携带多少子弹?
首先谢谢楼主提问!楼主的提问可以理解为战场上“单兵”携带子弹数量的问题,这个问题比较笼统,“单兵”的范畴过大,不同兵种的单兵携弹量并不相同,同一兵种在不同国家携弹量也不相同。一般来说,轻步兵由于强调徒步机动,携弹量往往较少;而机械化步兵可以搭乘步兵战车或装甲输送车,因此能够携带更多的弹药。从二战到现在,一般步兵作战,携弹量主要有120发,200多发和300发三种。在栓动步枪时代,携带120发比较多,在自动步枪时代携带200多发比较多。弹药量以“基数”为单位,每一个“基数”,依据武器性能不同、单兵携行能力和一般战斗消耗量综合确定,每种武器的“基数”都不同。士兵配的弹匣,称为“战斗携行弹药”,弹匣的多少取决于士兵个人的携行能力决定,一般标配数量与士兵战术背心上的弹匣袋数量+武器自身弹匣有关,另外依据任务不同,对士兵弹药携行量的规定也不同,治安战斗相应减少,防御战斗相应增多,但在不影响士兵战术动作的前提下,允许多带无上限。一般如果使用56式全自动,可以携带7个弹匣,一个弹匣标准是30发子弹。7个7.62毫米弹匣重量为10斤。美军如果是在阿富汗执行巡逻任务,会携带10个弹匣,重量为14.46斤,但是这种巡逻是乘车巡逻,因此对重量不是很敏感,具体携带子弹数量,也要看任务。如果是非洲维和这种任务,携带5,6个弹匣就可以,如果是在阿富汗执行战斗巡逻任务,需要7-10个弹匣,如果是据守危险地区哨所,比如在也门,阿富汗和叙利亚战场,那就需要至少2个弹药基数,600发子弹。特种兵一般携带5个弹匣,大约150发子弹。特种兵不是精锐轻步兵,不是去执行硬抗硬打任务。主要是执行侦察,暗杀,爆破,空地或者空海引导,炮火引导,还有袭扰等任务。不是端着自动步枪当兰博,一个人打50个人。因此,不会携带特别多的弹药。特种兵实战弹药消耗量反而比普通步兵参加山地战和丛林战弹药消耗少。
如果按满编携带,一个现代步兵,执行战场任务,负担20多公斤,就已经是比较合适的重量。重量再大,非常容易消耗体力,难以灵活活动。钢盔,防弹衣,手雷,榴弹,侦察设备,通信系统,步枪,手枪,最后可以留给子弹的重量,最多就是210发,7个弹匣。按照我军70年代时的弹药基数规定,7.62毫米手枪(54式)弹药基数为40发,7.62毫米冲锋枪(56式)弹药基数为300发,7.62毫米轻机枪(56式)弹药基数为1000发,一般来说我军士兵在行动中携带0.5个基数的弹药。另外,步兵班组中担负火力压制的机枪手由于携带较重的轻机枪,往往要配有专职携带弹药的副机枪手,或由班组内其他士兵分担部分弹药携带,这使得机枪手的弹药携弹量往往不固定。
不难看出,步兵在作战时携带的子弹其实很少,基本不会出现某些FPS游戏中动辄三百发子弹以上的情况。但在实战中,很多士兵往往会想尽办法多携带一些弹药。比如在苏联侵略阿富汗战争期间,苏军士兵在缴获阿富汗抵抗武装使用的56式胸挂携行具后,经常会将其用水泡松后使用,这样可以将原本只能插入一个弹匣的弹匣包插入两个。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单兵携弹量也不再具有严格的统一标准,如美军采用的多款战术背心都可以灵活配置插包,因此一些士兵在作战时往往会多带几个弹匣包以备不测。因此,目前单兵携带弹药的数量其实是越来越没有规范的,这个问题也可以说越来越难以回答。
现在以我军步枪射手为例:目前公开的资料中体现出两种携带体制:体制一:前胸子弹带携带4个30发弹夹、枪身自身一个弹夹,另外携带2包50发的散装子弹,合计携带250发子弹。手榴弹标准配备4枚。
体制二(临汾旅):前胸子弹带携带4个30发弹夹、枪身自身一个弹夹,另外战斗外挂装有4个30发弹夹的子弹带,合计携带270发子弹,手榴弹标准配备4枚。